曲阳修德寺石造像

1953-1954年发掘河北省曲阳县西南修德寺塔基及宋代寺址时,出土大量北魏至唐代的佛教石造像残片,经修复,得残像二千二百余躯,高度均在30-50厘米之间,显为世俗信徒供养之像。除个别青砂石和陶像外,绝大多数为曲阳黄山所产类似玉的白色大理石(俗称汉白玉)所制,不少残像仍保留着彩绘痕迹,计有朱砂红、赭、金黄、黄孔雀蓝、佛青、深绿、粉绿、墨、泥金或金箔等彩色。从造像的用料和形象分析,其年代相当于北魏云冈期至盛唐。其中纪年造像二百四十七躯,自神龟三年(520)至天宝九载(750),历北魏晚期、东魏、北齐、隋、唐五个时代。题材有释迦、秋迦多宝、无量寿佛、弥陀佛、弥勒、观音、思惟、三尊式及弟子僧等十多种。石像阴镌长短不一的发愿文,有的铭文运用了北魏书法格体,但多数出自民间楷法,还使用简体字、别字和假借字。不少的石像供奉佛陀,反映了该地区根深蒂固的崇玉、爱玉的古老玉文化传统与来自西方的佛教信仰相融洽。总之,长达二百三十年间的纪年造像,充分地反映了佛教造像形式在河北中山地区的演变序列,经及庶民佛教信仰和造像的特色。尤为重要的是系列化的东魏、北齐、隋三朝纪年造像,为研究佛教文化艺术发展变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石雕观音立像(高34.5厘米 北魏永熙二年张法姜造)

石雕菩萨立像(高35厘米 东魏武定二年苏丰洛造)

石雕菩萨思惟像(高46.5厘米 东魏元象二年惠照造)

石雕双观音立像(高54厘米 北齐大宁二年刘仰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