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遗址

隋唐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城址位于周王城和汉魏故城之间,前对伊阙、背倚邙山,东逾瀍河,西临涧水,洛阳贯穿其间,其规模仅次于国都大兴城。唐时对其城垣和殿阁进行了局部的增建和改建,但基本格局并无大的变化。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隋唐洛阳城做了大量的考古工作。通过详细的勘探和重点发掘,已经究明了城址的规模和平面布局,确定了各城门的位置,并重点发掘了外郭城的定鼎门和永通门、皇城的右掖门、宫城的应天门以及东城的宣仁门等门址。探明了街道、里坊和市场的布局及位置。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记载,可以大致复原出隋唐洛阳城的概貌。

在近年的考古发掘中,较为重大的发现有:1986年在宫城内发掘的武则天时期的明堂遗址,宫廷御花园—九洲池遗址;1989年在应天门内西侧唐代的残房基中发现的唐哀帝即位玉册等;在里坊区,1992-1993年对履道坊白居易故居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这些重要遗迹、遗物的发现,为研究隋唐东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吉字凤凰纹方砖(边长37.6厘米)

莲花纹方砖(边长38.6厘米)

唐洛阳城平面图

应天门遗址

明堂中心柱础

唐哀帝玉册(长28.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