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名胜古迹

池州市

贵池区
大王洞溶洞群
在牌楼乡穿山村、大山村。是以水景为主要特色的大型溶洞群。由大王洞、大天牢、小天牢三溶洞相连而成。长2200米,面积3万平方米。洞外溪水环绕,茶园、梯田,一片绿色。洞前有天生桥,过桥即可入洞,因传北汉忠佑大王刘钧避难于此而得名。洞口为地下暗河下游出口处。大天牢,洞口为地下暗河入口处,洞长177米,分两段,起伏变化较大,地下水流在几处跌落,而成瀑布。小天牢为一支洞,洞内有较大石钟乳群。

万罗山
在里山乡与清溪乡交界处、清溪河西岸。海拔163米。山上竹木葱茏。山脚处有珍珠古刹,终年香烟缭绕。清溪河水碧如翠玉,绕山而过。唐诗人李白多次来这里观景、垂钓,并在此赋诗多首。至今存有李白钓台。后历代骚人墨客追踪李白足迹到此游览。仅游人的摩崖石刻,尚存的即有近百处。这些石刻,有的刻于高达10米以上的峭壁,有的雕于清溪水旁。

百牙塔
在区东北1.5公里百牙山上。塔以山名。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一座文峰塔。据清光绪《贵池县志》云,塔为池州知府陆冈所建,目的是“取地理补短益卑之象”、“大培池州风水之不足。”楼阁式砖塔。通身7级,高34.3米,平面呈六边形。底部直径6.7米。

清溪塔
在区东北2.5公里江口乡流坡村。因临清溪河,故名。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万历四十三年竣工。楼阁式砖塔。七层八角。塔高55.7米,底层直径为12米。塔底有三门可入塔心室,一门为上塔通道,余皆为盲门。塔心室穹窿收顶,有砖阶沿复壁盘旋而上,诸层内均有佛龛,内嵌佛像。塔身一侧,抗日战争时期曾被侵华日军炮击,残留10多处弹痕。

齐山
在区东南1.5公里。周围5公里,全山如伏虎昂首,从西南向东北绵延,直抵白沙湖滨。有“江南名山之胜”称誉。唐、宋、元、明、清历代在此修庙宇,兴书院,建亭阁。唐诗人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宋抗金名将岳飞出兵之前曾屯兵池州,乘月夜登齐山翠微亭,写下《池州翠微亭》诗:“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山上存有大量摩崖石刻,宋包拯任池州知府时题刻的“齐山”两个大字,至今仍清晰可见。此山位于长江南岸,地处九江、芜湖之间,水陆交通方便,上接庐山,下连九华山、黄山,为旅游纽带,与久享盛名的杏花村仅一箭之地。

杏花村
在西郊。古有酒肆,产名酒。唐诗人杜牧曾在此任池州刺史写有著名的《清明》诗,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佛此。杏花村酒的盛名历久不减。古井水清洌,俗称“得泉似酒,汲之不竭。”

东至县
东流古街
在东至县东流镇。此处唐金昌年间(841-846)设东流场,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升场为东流县。东流镇晋属彭泽县,晋陶渊明任县令时,曾来此种菊。后人为仰慕其高风亮节,遂建陶公祠、菊江亭、爱菊亭等。东流亦遂称菊邑、菊所,靠东流的长江水面为菊江,东流的泉水称菊泉。东流古街,自唐代初步形成,后历经兵灾水毁,建筑形式虽屡屡变化,但街道却变动不大。今古街呈“十”字形,东西长880米,南北长380米,宽3-5米不等。现存明清古建民居300多幢,建筑形式属微派建筑:青砖小瓦马头墙,珠檐飞角鱼悬梁。

寿字岩
在东至县城东北2.5公里梅山镇(原至德县城)侧玉峰山上。玉峰山高不过百米,山腰有一巨大“寿”字摩崖石刻,俗称“寿字岩”。字围径近4米,为汉隶八分书字体。“寿字岩”侧原有“福字岩”,两岩并峙,附近原有茹兰亭、五老亭、节孝亭等建筑,惜今均已毁废,唯“寿字岩”独存。

靖节祠
在东至县东流镇牛头山上。晋时,东流一带属彭泽,陶潜任彭泽令时,曾在此种菊、赋诗。后人敬慕他清节高风,立祠以祀,因陶公在此种菊,故南唐以前,此地称黄菊乡。历代文人称东流为菊邑,长江在东流的一段称菊江。祠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万历元年(1573年)和清顺治二年(1645年)重建。祠掩映于翠竹绿树之中,高墙环卫,有大厅一座、厢屋两排。院门上方镌“陶公祠”石质匾额。院内左右两侧各有花台,种植菊花,中有鹅卵石甬道通向厅门。厅上悬“松菊犹存”匾额。祠前有垂柳5株,婆娑多姿,譬喻陶公“五柳先生”之号。祠左为学湖,碧光粼粼,右上七里湖,烟波浩渺。祠后有秀峰塔高耸。

石台县
回驴岭
在石台县广阳镇南5公里。岭名出自杜荀鹤故事。杜荀鹤(846-907),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人。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晚唐著名诗人。青年时屡试不第,自称为“江湖苦吟士”,后入梁,为梁太祖朱温赏识,授翰林学士,仅5日而卒。杜氏与诗人罗隐相友善,罗氏亦隐居在池州(今贵池市)梅根浦,二人常互访唱和。一日杜氏出访罗氏,于此岭上与来访的罗氏相遇,遂乘驴偕归。后人为纪念杜氏,将此岭名之曰“回驴岭”。

鱼龙洞
在石台县六都乡鱼龙村内。灰岩溶洞,总长约9.3万米。水中游鱼、涧内石鸡、壁上蝙蝠成群。洞内四季如春,地下河水清澈平阔,舟筏游弋。

蓬莱仙洞
在石台县贡溪乡境内的杉山脚下。为石灰岩洞。发育于9000万年前。洞分3层,曰地洞、中洞、天洞。共长3000米,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通明宫最大,可容数千人;迷仙宫最奇,内含大小洞穴几十个,游至此,稍不留意则方向难辨。

青阳县
李氏宗祠
在青阳县沙济乡上章村。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砖木结构,坐北朝南,面阔17.6米,进深50.4米,建筑面积共887平方米。前后共3进:前厅、享堂、寝楼。圆形木柱,粗可合抱;方形石柱,顶梁而立。前厅宽敞明亮。其后一长方形天井,经两侧抚廊进入享堂(又称叙伦堂)。享堂为李氏族人聚会之所。享堂后又一天井(后天井),自后天井登石级可达寝楼。楼为李氏族议事之地。楼上为“神堂”,有藏谱室橱。

神仙洞
在青阳县南阳湾三溪河畔。为石灰岩溶洞。总长约1500米,洞体分上、中、下三层,有立体交叉式通道,洞中有洞,洞洞同通。南1公里处,有著名的鱼龙洞。

九华山#
在青阳县西南。与五台、峨眉、普陀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景区面积达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太平御览》载,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唐诗人李白有“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诗,从此更名九华山。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名胜古迹,遍布其间。唐刘禹锡赞其“奇峰一见惊魂魄”,宋王安石誉为“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开发始于晋隆安年间(397-402)。唐开元间(一说永徽间)新罗国王近宗金乔觉(地藏)来此,辟地藏王道场,大规模建筑寺庙,历经宋、元、明、清,日益兴旺。鼎盛时期,佛寺达300余座,僧众4000余人,香烟缭绕,经年不绝,享有“佛国仙城”之号。现尚存化城寺、肉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其中化城寺等9座名刹被列为全国重点寺院。佛像63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他玉印、法器等文物2000余件。百岁宫内还供有应身菩萨,即无瑕禅师的肉身坐像。

九华云海

化城寺
在九华山中心化城盆地。寺依山建筑,前后4进,随地势逐级升高,气宇轩昂,为九华山开山寺、总丛林。唐至德二年(757年),青阳人诸葛节等建寺,请金城藏居之。唐建中二年(781年)辟为地藏道场,皇帝赐额“化城寺”。明宣宗、神宗,清康熙、乾隆帝,均迭书匾额并赐金修葺。今寺仍藏有明代谕旨、藏经等珍贵文物。寺多次毁于兵火,现除藏经楼为明宣德建筑外,余均清代重建。

化城寺内院

旃檀林
在九华山化城寺西南。据传,初建寺时,伐附近古树,见其木质异坚,纹络纤细,酷具奇香,僧人喻之为佛家珍品旃檀树,故建寺名曰“旃檀林”。列存建筑物主要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遗构,后又有扩建。殿宇壮观宏伟。建筑面积达2900平方米。

太白书堂
在九华山九华街。传说为唐诗人李白隐居九华山时居所。最初为茅屋3间。后屡废屡建,规模逐渐扩大,历为进山游人常来瞻仰李白遗踪、文人的会聚之所。民国间书堂又毁。近年又在旧址上重建。

九华街

东崖
在九华山化城寺东1.5公里许。西有天池、龙女泉、闵公墓、通慧禅院、太白书堂遗址。上有巨石突兀,状如苍龙昂首,有角、有齿、有鳞甲,观似艨艟巨舰,上刻“石舫”二字,素有东崖云舫称号。巨石上有晏坐岩,为金地藏晏坐处,明王守仁两游九华到此,有“尽日岩头坐落花”诗句。

东崖钟楼

大雄宝殿

肉身宝殿
在九华山神光岭。殿宇宏观,顶覆铁瓦。殿南门厅上,高悬“东南第一山”巨字匾额;北门厅上,悬有民国总统黎元洪篆书题额。殿内七级木质宝塔,高约17米,每层有佛龛8座,供俸地藏金色坐像。塔两侧有十王立像供侍。塔基、神台、殿内地面均铺以汉白玉。殿前石阶81级。新罗国王近宗金乔觉卓锡九华,居于南台(今神光岭)。唐贞元十年(794年)99岁示寂。兜罗手软,金锁骨鸣,颜面如生,佛徒信为菩萨化身,遂建塔纪念。明神宗赐名“护国肉身宝塔”。塔、殿屡经废兴,今存者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4)重建。

肉身宝殿

祗园寺
在九华山化城寺东、东崖西麓、迎仙桥东。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代几经重修和增建,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规模为全山寺院之冠。清嘉庆间(1796-1820),隆山禅师主持开坛传戒,香火日盛,扩建殿宇,成为十方丛林。1925年段祺瑞曾书赠“慧日常明”匾额。大雄殿高约13丈,覆以金黄琉璃瓦,飞檐画栋,金碧辉煌。诸殿佛像庄严,大雄殿所供3尊大佛和海岛观音,尤为壮观。

祗园寺

百岁宫
在九华山摩空岭上。依山而建,殿宇巍峨,上下5层楼阁,曲折相通,可容5000人。宫前石碑记,明万历间(1573-1620),河北宛平(今属北京市)僧海玉,号无瑕禅师,由五台山至此山,在摩空岭摘星亭结茅而居,名摘星庵。长年以野果为生,寿一百余岁拈偈而逝,逝前嘱弟子三年后启缸。如期发现,其颜色若生,时人慕称“百岁公”,并建宫纪念。明崇祯帝敕封“应身菩萨”,御题“护国万年寺,钦赐百岁宫”。后又多次修葺。宫尚存血经一卷。

百岁宫

百岁宫寺额(黎元洪题)

上禅堂
在九华山禅光岭肉身殿下。始建于明。清康熙间(1662-1722)玉琳国师弟子宗衍扩建。境极清幽。旁有金沙泉,四时不竭,泉岩上,“金沙泉”石刻传为李白所书。泉边有金钱树,为“九华三宝”之一。传说是李白沽酒钱所化而成。据云,九华诸寺香火惟上禅堂最盛,风景惟上禅堂最佳,而院宇惟上禅堂最丽。

闵园
在九华山天台峰北。古代盛产上乘香茶,今仍为产茶名地。有上、中、下闵园之分。其中以中闵园最为著名。为朝天台的必经之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华严洞、海会寺、潮音静舍、香山茅篷、九华莲社等20座尼庵错落其中,石级山道左盘右旋,人行山径,时隐时现。传唐时此处原为闵让和庄园,闵善行布施,斋百僧缺一,金地藏至,足百数,闵部金有何求,金乞“一袈裟地”,允诺,金展袈裟罩满九华,闵遂舍地,父子并先后皈依。

闵园

凤凰松
在九华山中闵园、回龙桥东北。传为神僧杯渡手植,至今已1400余年。高近8米,松针茂密。酷似凤凰展翅。时人誉为“天下第一松”。为九华山著名景观。

凤凰松

天台寺
在九华山天台峰顶、捧日亭北。相传地藏王金乔觉曾留居天台,留有“金仙洞”遗迹。为纪念金地藏,故在此建寺。始建于明,现存建筑为清光绪间(1875-1908)重建。依山势高低构成楼阁,上下5层,有万佛楼、地藏殿等。明诗僧智仁在此著《雪华集》,明末清初兼工诗、书、画的默安禅师长期居此,清康熙间(1622-1722)僧尘尘子于寺旁结茅,名曰活埋庵。

天台寺

甘露寺
在九华山北半山腰。为九华山第一景。与祗园寺、百岁宫、东崖寺并称九华四大丛林。清康熙六年(1667年),有玉琳国师奉旨进香九华,见此地山水环拱,于是倡在此立寺,动工之夕,满山松竹皆滴甘露,兼取义佛经,名甘露寺。乾隆间(1736-1795)成为丛林。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寺依山而建,高达5层,琉璃瓦顶,金光闪耀,四周翠竹修林。寺旁有定心石,行人坐在石上,清风拂来,竹海松涛,使人心宁身爽。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

甘露寺

慧居寺
在九华山天台西、闵园东。为九华街上天台必经之路。始建于清代中期。1938年重建大殿,扩充寮房,始具丛林规模,易今名。该寺背倚高山,面对竹海。寺内菩萨塑像造型优美,尤其是十八罗汉神态逼真,为海内外佛教界所推崇。

天台峰
为九华山主峰。海拔1352米,东有龙头峰(又名青龙背),西有龙珠峰(又名天台冈),两峰间有拱形石桥,名渡仙桥。桥梁横刻“中天世界”四字,由桥下进天台。天台峰最高处名云峡,有两大岩石,并立为门,下宽上窄,从岩隙仰视,蓝天一线,又名一线天。此处是观九华全景,看云海日出最佳处,“天台晓日”为九华十景之一。

古拜经台

一线天

巨石碑刻

金沙泉

观音峰

“即是佛界”题刻

孙元良题刻—“至圣先天老祖 高哉九华与天接 我来目爽心胸扩”

大鹏听经石

龙池瀑布

泉水淙淙

九华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