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名胜古迹
滁州市
- 上下水关
- 在滁州市内。均为桥式建筑。建于宋嘉定十年(1217年)。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重修,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新修关,并增置铁栅,上设辘轳桩石以时启闭,同时置铺守卫。上水关在今市区西大街南侧,居旧永丰门和观德门之间;下水关在今市区环城路北端,居旧化日门和环猗门之间。两关均横跨西涧之上。今上水关长22米、宽11.9米,高及水面约7米,3孔。现存的宋代城市水关实属少见。
- 清流关
- 在滁州市西郊关山中段。为古代重要关隘。始建于南唐。宋以后陆续有所扩建。此关形势险峻,深10余丈,用块石垒砌。关洞呈拱形,现基墙尚残存2米以上。关西门额上嵌有“古清流关”大字石刻。因隋、唐、南唐时此地属清流县,又处于清流河上游,故名。此关北控江淮丘陵,雄踞于关山之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后周显德三年(956年),赵匡胤率兵攻南唐,首役即于此,破南唐军15万,并生擒大将皇甫晖和姚凤。明崇祯间(1628-1644),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张献忠与明军激战于此,河水尽赤。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亦在此与清军大战。明代,这里是连接京都(南京)与凤阳(府治)的官马大道。今仍存长4公里,宽5米的石铺道。是保存校好的古驿道和关隘。
- 琅邪山#
- 在滁州市城西南5公里。又称琅琊山。西晋伐吴,琅邪王司马攸率兵出涂中,吴主孙皓献玺请降于此,因名。最高峰317米。山中有唐建琅邪寺、宋建醉翁亭等古建筑群,唐、宋以来摩崖、碑刻数百处。古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称誉,为历史上有名的风景区。韦应物、欧阳修、曾巩、苏轼、宋濂等名家,均有诗文纪其胜。
- 琅琊寺
- 在琅琊山中。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唐大历年间(766-779)刺史李幼卿与僧法琛创建,此后历代均有重修或增筑。为全国重要寺观之一。
- 醉翁亭
- 在琅琊山中。为我国名亭之一。北宋庆历六年(1064年)欧阳修知滁州时,山僧智仙建亭于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酒,“饮少辄醉”,时年仅40岁,却自号“醉翁”,故名醉翁亭。并撰脍炙人口之《醉翁亭记》以记其事。亭屡经废兴。亭周有二贤堂、冯公祠、古梅亭、怡亭、意在亭、九曲流觞、醒园等胜迹。亭内有苏轼手书的大字《醉翁亭记》碑。
- 宝宋斋
- 在琅琊山醉翁亭内。明天启二年(1622年)南京太仆寺少卿冯若愚建,用于保护苏轼手书《醉翁亭记》著名碑刻。欧阳修所撰《醉翁亭记》,初刻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本地人士以其字划褊浅不能远传,于元佑六年(1091年)请苏轼改书大字重刻,文章与书法相得益彰,为金石中珍品。
- 酿泉
- 在琅琊山醉翁亭下。泉水澈澈寒洌,甘醇可口,四季不竭。欧阳修《醉翁亭记》有“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之誉。
- 丰乐亭
- 在滁州市西丰山下。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知滁州,感太平已久,物阜年丰,人民安乐,乃辟地建亭,命名丰乐亭,常与友人游其间,并作《丰乐亭记》。亭中树苏轼手书的《丰乐亭记》碑刻,与醉翁亭碑记齐名。亭建于紫微泉旁,一面高峰,三面竹岭。当年欧阳修所植银杏树和松柏树,仍苍翠繁茂。
天长市
- 胭脂山
- 在天长市区西北角。明嘉靖《天长县志》载:“城西北隅,厥有高阜,日光掩映,赤色灿烂。包公(丞)为县(令),名曰红山,今呼胭脂山。”
- 沃公墓
- 在天长山市区东门外邱家湾天(长)扬(州)公路南侧。沃公即沃田,山东登州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武进士。嘉靖三十二年倭寇犯扬州,进逼天长,沃提兵迎击,于城东6里许破敌,天长得以保全。沃在追击倭寇时,不幸马陷泽中,遇害。敕赠镇远将军都督佥事。民念其功德,建墓立祠。
- 朱孝子祠
- 在天长市区东22.5公里秦栏镇。为纪念宋代著名孝子朱寿昌专祠。朱寿昌,天长人。7岁时,其母刘氏被时任雍州郡守的父亲休弃。他寻母50年,不得,他闻其母在陕西则弃知州之官,千里寻母,迎还,瞻养至终。朝廷下诏褒奖,天下皆知其孝。王安石、苏轼等争为诗颂美之,后世一直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一。祠始建于宋,以后屡有修葺、扩大。现前后两进,每进各3间,两进之间为天井。
明光市
- 自来桥
- 在明光市区东南约45公里、自来桥乡南端。因建桥石料非当地采置,系由大水自远方流来,故名。桥置于旧滁州至来安县大道上,地位重要。始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清雍正五年(1727年)重修。现桥基与桥面基本完整。为单孔石拱桥,长12米,宽4米,高6米,券跨5米。桥面由块石铺就,其中一巨石长3.88米、宽1.6米。该桥仍保留有元代风格。
- 跃龙岗碑与圣祖灵迹碑记碑
- 在明光市区东北5公里、明东乡赵府村跃龙岗上。跃龙岗,又名孕龙基,原为不知名土岗,因明太祖朱元璋诞生于此,故岗名冠以“跃龙”。此地嘉山县建县前,属盱眙县。跃龙岗碑,立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现残存原碑的三分之二,残高91厘米。碑府尚在。碑正面阴刻楷书“跃龙岗”三大字。圣祖灵迹碑记碑,与跃龙岗碑同时而立,现碑亦残,残高56厘米,宽76厘米,紫色大理石质地,碑额正中阴刻篆书“圣祖灵迹碑记”六大字,两侧和上端,皆有浅雕双龙图案。
- 法华禅庵塔
- 在明光市横山乡林圩村境内。因塔在大横山北坡半山腰处,故又名半山塔。由佛门信弟子捐资所建。为仿木构建筑的砖塔,楼阁式。原塔层数不详,现残存两层,高11.2米。内部构造为全砖式,有条石台阶的旋转梯。塔的第一层正面砖壁上嵌有3块石碑,刻有元至正年间(1341-1370)的“建塔记”,从碑文中得知,此塔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元代佛塔,安徽省迄今发现仅此一处。
全椒县
- 吴敬梓故宅
- 在全椒县城北河湾。吴敬梓(1701-1754),安微全椒人,《儒林外史》作者。其曾祖吴国对为清顺治一甲第三名探花,故此宅又称探花第。面临襄水,背有吴氏花园,溪水如带,环绕其间,四周藏林修竹,楼台亭榭,十分幽雅,为有名的书香门第。吴敬梓中年家业败落,流寓南京卖文过活,探花第毁于咸丰年间(1851-1861)兵火,惟存门前4座鼓形旗杆基石与吴氏花园石刻20余方。在故宅后山走马岗上,建有吴敬梓纪念馆。纪念馆占地5000多平方米。刘海粟、林散之为纪念馆题写馆名,周谷城、臧克家、郭绍虞、李苦禅等分别题词、作画或撰书对联。
- 国光楼
- 在全椒县城襄河北岸、今全椒中学南侧。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为儒林士人读书讲学之所。明万历,清顺治、康熙年间均有重修,嘉庆年间(1796-1820)更名奎光楼,并于券门上嵌“奎光楼”三大字石质横额。辛亥革命时始用今名,有“推翻清朝以振国光”之意。楼体两层,系砖石垒成。吴敬梓青少年时代常登楼凭栏远眺,在他的《儒林外史》中,对此楼宏伟规模,有详尽描述。楼侧原有魁星楼,已毁。楼下曾出土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手书“仙苑”大字石刻。
- 神山寺
- 在全椒县城西15公里神山。山上古木参天,路转峰回,清泉涓涓,萦绕寺前。寺系唐大历年间(766-779)建,历代均有修葺。原有前、中、后三进,现存前楼和中进大殿。寺旁有神仙洞,传闻有一道士居于洞中,以白石为餐。唐滁州刺史、诗人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因而神山寺名闻久远。
来安县
- 半塔集
- 在来安县城东北30公里,地处皖、苏两省交界。集旁原有古塔一座,名曰白塔,传为三国东吴赤乌元年(238年)所建。后遭雷击,残存其半,故名半塔。集市亦以半塔为名。因此处丘陵起伏,地势险要,为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皖东活动中心。
- 顿丘山殷商遗址
- 在来安县新安镇。
- 花红园
- 在来安县新安镇。
- 古玻璃井
- 在来安县新安镇。
- 汉阳城遗址
- 在来安县水口镇。
定远县
- 藕塘烈士塔
- 在定远县藕塘镇。镇居于青山绿水之间,是安徽省有名的革命纪念地,革命战争年代有“小莫斯科”之称。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于1939年率部挺进津浦路西,创建以藕塘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 韭山洞
- 在定远县。
- 虞姬墩
- 在定远县二龙回族乡。
- 包公判虎台
- 在定远县定城镇。
- 明吴良墓
- 在定远县三和集镇。
- 包公祠遗址
- 在定远县仓镇。
凤阳县
- 明中都鼓楼基座
- 在凤阳县城内。鼓楼,又称“中都谯楼”,为古中都城市建筑中一重要组成部分。原与钟楼早已毁圮,鼓楼亦仅存基座。建于明洪武初年。原基座以上建筑宏壮无比,毁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战火中。现存基座尚保存完好,高大雄伟,整个基座为砖石砌就。砖大而厚重。基座长方形,南北长72米,东西宽34.25米,高16.8米。下有门洞3个,每洞外侧遍镶汉白玉石,每石宽10厘米。中门洞上端迎面为汉白玉石门额,阴刻楷书“万世根本”四个大字。基座顶端长60米,宽32.4米,顶面尚存35个巨型石础,基座西南侧上基座顶面的斜道,道宽12米。
- 龙兴寺
- 在凤阳县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为国内著名古刹之一。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早年出家礼佛的皇觉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自凤阳县西南6公里的廿郢,移至今址重建。太祖赐名“大龙兴寺”,并亲撰《龙兴寺碑》文,设僧录官住持,颁降龙兴寺印。《大明洪武实录》载:此寺有“佛殿、法堂、僧舍之属凡三百八十一间”。寺内原藏有朱元璋画像、铁像以及铜镬、铸有铭文的铁罄,并有御书亭一座,亭内有明太祖“第一山”手书石碑。明清两代名人诗词题刻琳琅满目,嵌于东西两廊。历经600余年,现尚有殿阁20余间。
- 明皇陵
- 在凤阳县西南8公里,距明中都城西南5公里。与中都城西北5公里的明十王四妃坟遥遥相对。是明太祖父母的陵墓,后来他的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哥、三嫂和两个侄子的坟墓也附于此。洪武二年(1369年)始建,十一年竣工。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皇城,呈长方形,城墙高2丈,周75丈5尺,内有正殿、金门、左右庑、碑亭、御桥、华表并石人石兽36对。砖城,亦呈长方形,城墙高2丈,周长3.8公里,城开四门。土城,呈正方形,周16.9公里。皇城内有左右二碑亭,明太祖亲撰《皇陵碑》和无字碑凌空耸立。洪武二年五月特立皇陵卫守卫。宫阙殿宇毁于明末兵火,今尚存墓冢、墓前碑刻、石人、石兽、华表和《皇陵碑》、无字碑。墓系平顶覆斗式大土堆,长约60米,宽40米,高10米,上植松柏,郁郁葱葱。为全国著名的明初皇家陵园建筑。
- 明太祖御制皇陵碑
- 在明皇陵。碑自下至上分四部分:龟趺、碑座、碑身、碑额。整个碑高8.47米、宽约2米,有碑文26行,共计1105字,每字径约6厘米。文为楷书,额篆“大明皇陵之碑”。朱元璋嫌原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乃亲撰碑文,重立新碑,叙述他的家庭出身、本人经历、元末农民起义和他参加起义军的情况,以及东渡大江,统一全国的简略过程。文字通俗易懂,感情丰富,脍炙人口。碑文原是明洪武后历代皇帝必读的圣训。
- 明中都城
-
在凤阳县城西北隅凤凰山之阳。明洪武二年(1369年),太祖朱元璋下诏,“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以其发祥之地凤阳为中都,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集中全国名材和百工技艺,营建达6年之久。主要建筑有外、中、内三城。外城周25公里多,中城周6.5公里,内城周3公里。内城高约15米,城内殿宇壮丽。它是我国古代最豪华壮丽的都城建筑之一。明亡后,内城建筑基本完好,清康熙六年(1667年)凤阳县治移于内。此后历经沧桑,中都城毁坏。
明中都皇城城墙午门
- 钟离古城址
- 在凤阳县临淮镇东1.5公里、淮河南岸。为春秋时钟离子国故城址。《左传》(鲁)叔孙侨如及诸侯大夫会吴于钟离,吴国始通中国,即此。后为楚邑,秦代置县。因地处淮河中游,为历代兵争之地。今城址尚可辨认,长方形,有4门,东西宽360米,南北长380米,城垣遗址高4-10米不等。原有护城河,宽约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