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北京(2)

北京动物园

大熊猫是世上极其稀有的动物,园里养着三只。

锦鸡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产。

我国的东北虎是世界上体形最大毛色最美的虎。

非洲的斑马。

观赏池里的金鱼、绿毛龟和鲵鱼。

在水禽湖里,20多种水禽生活在一起,其中有我国特有的鸳鸯。

棕熊。

丹顶鹤出产于我国东北,它是长寿的象征。

花叶猴产于广西的南部。

越南赠送的“阿邦”(前),已有42岁;印度赠送的“阿萨”,刚刚17岁。

苏联赠送的狮子,今年只有3岁。

北京副食品供应

从东北运来的苹果。

从广东运来的香蕉。

“这些黄河鲤鱼多新鲜!”

从四川运的橙子。

北京市屠宰场的卫生检验人员对羊肉进行检查。

每天都可以买到新鲜的肉。

购买副食品的家庭主妇。

中国食品公司北京市公司从西北采购来的绵羊。

从内蒙古运来的鸡蛋。

在菜场里。

聋哑人的生活

聋哑学校的学生们也有很活耀的文娱生活。周未晚会上,大同学们用自己制造的木偶演出“黄鹤的故事”后,小同学们走上前去表示谢意。

聋哑人耿继舜是北京市第一玩具生产合作社的社员,又是北京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模范工作者。

聋哑人跟一般人有着相同的职业。北京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第三缝纫组的社员们都是聋哑人。

聋哑人冯增春在卫生部卫生教育研究所担任画宣传画的工作。

张福徵和他的妻子李振清都是聋哑人,并且同在国务院监察部工作。他们有4个孩子 ,家庭生活很幸福。

聋哑的孩子在解放后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北京市第二聋哑学校一年级采用了新的口语学法,教员全如琨正在教孩子们练习“茶壶”两个字的发音。

聋哑学校还使学生掌握生产技能。这是木工班学生在制造玩具和教学模型。

牛街

牛街是北京市回族人民聚居区之一,这里有2800户人家,回族居民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牛街已经有文化站了。

设立在牛街上的回民学院附属小学。

马长林父子3个都在铁路局工作。假日,他们一家到陶然亭公园划船。

刘钰(看报者)在解放前兼做外科中医师和卖羊肉的小生意。解放后,2个孩子都找到了工作,他专门在家行医了。

刘钰的女儿刘淑敏现在回民学校读书,她在课余里教侄女识汉字和阿拉伯文。

丁瑞玲是小五年级的学生,也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儿童广播合唱团的小歌唱家。

回民昌宽,解放后当了石景山钢铁厂的工人,他家住的房子逐渐由一间改为五间。今年11月他结婚时,亲友和同院的汉族木工李润华都来贺喜。

回民昌宽。

牛街清真寺是北京最古老的清真寺,建于宋代。图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中国朝觐团团长达浦生阿訇正在寺内向教胞们报告赴麦加朝觐的经过。

1953年落成的回民医院。

图为病房。

北京医学院培养少数民族的医务工作者

北京医学院现在有少数民族学生134人,包括回、满、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乌兹别克、塔塔尔、蒙、苗、藏、彝、民家、水家、仲家、撒尼、侗、傣、爱尼、僮、黎、瑶、侬、摩些、朝鲜、布依等25个民族。他们在不同的年级学习着不同的专业,有的学医疗预防,有学口腔医学,有的学公共卫生,有的学药医。

藏族优良生班马旦增(前)在做细菌学实习。

哈力莎(左,乌兹别克族)和郭静秋(右,汉族)在宿舍内共同学习药理学。

准备去参加联欢晚会(自左至右:吐尔孙耐,乌兹别克族;孙伯丽,俄罗斯族;俸郁青,傣族)。

北京医学院医疗系一年级丙班在上生物课。这一班学生属于14个民族。

医疗系三年级蒙族、民家族和汉族的学生在学校的附近属医院里作物理诊断实习。

一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在生物展览室内温习功课。这里陈列着实物、模型和图表,对温课有很大的便利。

(北京)张郭庄—(捷克斯洛伐克)维纳尔日采村

北京市郊的张郭庄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维纳尔日采村,1953年4月24日开始建立了直接的友好关系。

北京市郊张郭庄农业生产合作社去年委托到捷克斯洛伐克去访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向维纳尔采日村统一农业合作社赠送礼品。

张郭庄和维纳尔日采村建立友好关系2周年时,捷克斯洛伐克驻我国大使康萨拉(中)前来张郭庄参加庆祝会。左为张郭庄农业社主任郭荣。

张郭庄的诊疗所里有许多维纳尔日采村送来的医药器材。捷克斯洛伐克副总理柯别茨基去年来参加我国国庆节观礼时,曾到这里来参观。

张郭庄的儿童非常喜爱维纳尔日采村送给他们的服装和玩具。

维纳尔日采村也给张郭庄送来了拖拉机、抽水机和卡车。

今年,在张郭庄农业社用送来的拖拉机耕种的土地上,玉米又庆丰收。

北京职工文艺表演

1954年11月6日,北京市举行了职工业余文艺会演大会。筹备期间,各基层单位约有1万名演员和工作人员参加了选拔演出。演员包括钢铁、煤矿、铁路、纺织、印刷等业的工人以及清洁队员、店员等等。

在北京市职工业余文艺会演大会上的北京人民印刷厂工人业余合唱队的大合唱。

北京市第一医院的护士们演出的“迎春舞”。

宣武区瓦工陈万林表演杂技“耍盘子”。

曹玉娴是北京第一机床厂的工人,她参加演唱的“互助合作”获得了大会的二等奖。

北京人民印刷厂工人王启荣和王信增的相声“飞油壶”经常在厂内表演。他们这个节日三会演中获得了一等奖。

宝店砖瓦厂的工人常在工作之余吹奏民间乐器。刘振兴等7人在会演中获得了二等奖。

北京机织印染厂演出的话剧“百年大计”。导演兼演员陶天礼(剧照中左起第二人)是该厂铁工部的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