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名胜古迹
西城区
- 人民大会堂
- 在天安门广场西侧。建于1959年。建筑面积达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迎面有12根25米高的浅灰色大理石门柱。厅后是宽达76米、深60米的万人大会场,大会场北翼是有5000个席位的大型宴会厅;南翼是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楼。大会堂内还有富于地方特色的、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命名的厅室。
- 中山公园
- 在天安门西侧。原址是辽、金时代燕京东北郊的兴国寺,元代改称万寿兴国寺,明代改建为社稷坛,是皇帝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场所,清代沿用。1914年辟为中央公园,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改今名。占地面积362亩,前临长安街,后倚故宫筒子河。主体建筑有社稷坛、拜殿及其附属建筑。中山公园以古柏著称,园内四周有上千棵树龄数百年的古柏,其中南门内的7棵,据传是辽金时代古刹内的遗物。
- 社稷坛*
- 中山公园内主体建筑。在全园轴线的中心。坛方形,汉白玉石筑成。上层每面长16米,中层16.8米,下层17.8米。上层台面铺五色土,中黄、东青、西白、南红、北黑以象征五行。坛建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社(土地神)稷(五谷之神)、祈祷丰年的场所。
- 保卫和平石牌坊
- 在中山公园南门内。为汉白玉制成的四柱三楼蓝瓦庑殿顶式的石牌坊。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男爵在东单总布胡同西口被打死,事后清政府于光绪二十八年在该处修建石牌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牌坊被捣毁。1919年中国政府将牌坊迁往中央公园内,改名为公理战胜牌坊。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确定将其改为“保卫和平”石牌坊,并由郭沫若题写,刻在正楼额枋上。
- 中山堂
- 在中山公园社稷坛北。原为社稷坛的拜殿,是皇帝祭祀时休息或遇雨时行祭礼的地方。殿为黄琉璃筒瓦单檐歇山顶,面阔5间,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曾在此停柩,1928年改今名。
- 兰亭碑亭
- 在中山公园唐花坞西。兰亭原建于圆明园文源阁,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圆明园被毁后,于1917年将兰亭碑及碑石柱移此。石碑正面刻有兰亭修禊曲水流觞图样,背面刻有清高宗书兰亭诗;亭中8根石柱上分刻有历代书法家摹写的王羲之《兰亭序》及柳公权的《兰亭诗》。亭为重檐蓝瓦八角攒尖顶,额书“景自天成”四字。兰亭碑放置亭中。
- 中南海*
-
在西城区。与北海统称“三海”。中海建筑是水云榭,为水中凉亭,亭中有“太液秋风”碑,是“燕京八景”之一。还有紫光阁、蕉园等。南海主体建筑为瀛台。还有丰泽园、怀仁堂、海晏堂等建筑。民国初年曾在此设总统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此办公。毛泽东主席曾在此居住。
- 紫光阁
- 在中海西北岸。是明武宗朱厚照观看跑马射箭之处。台高数丈,上建黄顶小殿,取名紫光阁。左右各4间,覆盖黄瓦。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并在阁内绘功臣图,刻御制诗。阁后有武成殿,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皇帝邀集功臣进殿,设宴款待。同治年间(1862-1874),清政府在此第一次正式接见外国使臣。
- 丰泽园
- 在南海西北面。是清帝行演耕礼之地。园内有颐年堂,原名崇雅殿,乾隆帝常在此设宴赏赐王公宗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住此。堂前东配房菊香书屋,是毛泽东的书房。
- 瀛台
- 在南海中。三面临水,衬以亭台楼阁,像座海中仙岛,故名瀛台。清顺治、康熙年间曾两次修建,是帝王、后妃的避暑、游览地。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曾被慈禧太后幽禁在这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死于此地。瀛台南面有蓬莱阁。
- 北海*
-
在西城区故宫西北。是我国现存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一处古代帝王宫苑。金在今北京建中都,大定十九年(1179年)在此大兴土木,营建离宫别馆、亭台水榭,名为大宁宫,明昌二年(1191年)更名为万宁宫。13世纪元建大都,宫殿建筑以琼华岛海子为中心,建成一座封建帝都的禁苑。
- 北海中心的山称万寿山(亦名万岁山),水域称太液池,山顶和山腰兴建广寒、仁智等宫殿。明时在太液池北岸修筑五龙亭,清顺治八年(1651年)又在广寒殿旧址建造白塔,并将岛南部的宫殿改建为永安寺。乾隆时除在琼华岛四面建亭榭楼台外,又在北岸修建了先蚕坛、阐福寺、西天梵境、万佛楼、小西天、静心斋等,在东岸修建濠濮间、画舫斋等,具备了今天北海的规模。
- 太液池
- 指北海的水面。元代名太液池,明代因与中海、南海区分而称北海。太液池水面广阔,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琼华岛耸立于水面南部。沿岸一带建有濠濮间、画舫斋、静心斋、五龙亭等。
- 琼华岛
- 在北海太液池南部。清顺治八年(1651年)于山顶建白塔,始称白塔山。南面以永安寺为主体。西面为悦心殿、庆霄楼、琳光殿及存放乾隆时摹刻珍品《三希堂法帖》的阅古楼。岛东建筑不多,但林木成荫,景色幽静。乾隆书“琼岛春阴”石碑,立于绿荫深处,为“燕京八景”之一。北面山麓沿岸一排双层60间的临水游廊景色如画。
- 白塔
- 在北海琼华岛之巅。是北海公园最突出的建筑。清顺治八年(1651年)建于元代广寒殿旧址上,并于半山建永安寺。康熙十八年(1679年)、雍正九年(1731年)因地震塌毁,先后重建。1964年和1977年两次修缮。白塔为喇嘛塔,高35.9米,下为高大的砖石台基。1976年唐山地震时,白塔受损严重,在塔刹内曾发现部分文物。
- 琼岛春阴
- 在北海白塔山东、倚晴楼南。“燕京八景”之一。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立,碑首盝顶,四方形。碑阳刻乾隆御笔“琼岛春阴”四字,碑阴为乾隆帝御制诗。
- 阅古楼
- 在北海白塔山西坡下。平面作半月形,为两层楼宇,上下各25楹,左右围抱。内有蟠龙升天式螺旋楼梯。楼内上层壁间嵌满《三希堂法帖》(即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乾隆帝收得这些珍贵墨迹后,命其堂为三希堂) 等刻石495方,保留了魏晋以来到明未历代书法家134人的墨迹。
- 漪澜堂
- 在北海白塔山山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仿照江南镇江金山寺建造的建筑群。与北岸五龙亭、西天梵境隔水相望。
- 悦心殿
- 在北海白塔山西坡上。坐北朝南,面阔5间,前后出廊。原为皇帝临时办理政务和召见大臣之处。
- 画舫斋
- 在北海东岸,隐于土石山林之中。南接濠濮间,北邻先蚕坛,原为皇帝行宫,门前一带曾是练习弓箭的地方。是北海的园中之园。
- 静心斋
- 在北海北岸。原名镜清斋。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建。正门与琼华岛隔水相望,四周以短墙围绕,南面为透空花墙,使内外景色交融。斋内遍布太湖石山景,与隐现在翠竹花木中的亭、轩、桥相互辉映,有乾隆小花园和园中之园之称。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增修斋内建筑,并设小火车站,铁轨由中南海经阳泽门沿西北岸直抵斋门。1913年经修葺,改称静心斋,成为北洋政府外交部宴请外使的场所。
- 五龙亭
- 在北海北岸西部。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清代屡有修葺。5座亭子临水而建。亭顶式样富有变化。亭与亭之间用S形平桥相连。
- 九龙壁
- 在北海北岸天王殿西。是一座彩色琉璃砖影壁。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建。面阔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底座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绿琉璃须弥座,座上的壁面,前后各有9条形态各异、奔腾在云雾波涛中的蛟龙浮雕。影壁用424块预制的七色琉璃砖砌筑而成,是清代琉璃结构建筑中的杰作。
- 团城*
-
在西城区北海南门外西侧。原是太液池中的一个小屿。金时,为御苑的一部分。元代在其上增建仪天殿,明代重修,改名承光殿,并在岛屿周围加筑城墙,墙顶砌成城堞垛口,初步奠定了团城的规模。城高4.6米,面积约4500平方米。殿内有一尊雕琢精美、洁白无瑕的玉佛。殿前玉瓮亭为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增建,内藏整块墨玉雕成的玉瓮。
渎山大玉海及小亭
渎山大玉海
- 承光殿
- 在团城城台中央。平面呈带折角的十字形。殿前后有方形月台,殿正中为重檐大殿。顶为黄琉璃筒瓦绿剪边,飞檐翘角,宏丽轩昂。清代前为圆殿,现存方殿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东西各有配庑7间。殿东侧有株高大苍劲的油松,树冠如盖,距今已有800年历史,清乾隆帝曾封之为“遮阴侯”。殿内后厦有木龛一座,供奉整玉雕琢的白玉坐佛像一尊,色泽清润,高1.5米,头顶部和衣褶嵌红绿晶石,左臂有刀痕,为1900年八国联军所砍。
- 景山
- 在西城区故宫神武门对面。元代为大都城内的一座土丘,名青山。海拔88.7米。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为营建宫殿,将拆除元代宫城和挖掘紫禁城护城河的渣土加堆其上,取名万岁山。相传皇宫曾在山下堆存煤炭,俗称煤山。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拂晓,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仓皇出逃,在煤山自缢身死。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改名景山。景山南门内有绮望楼3楹,供奉孔子牌位。山北有寿皇殿,是供奉清皇室祖先影像之地;另有观德殿,是清代帝后停灵的地方,均为乾隆十四年(1749年)后所建。景山有5峰,东西排列,峰顶各建一亭。
- 景山五亭
- 在景山顶上。中峰名万春亭,三重檐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亭东西两峰有重檐绿琉璃瓦、八角攒尖顶的亭各一座,东亭名周赏亭,西亭名富览亭。两亭外侧两峰又建有两座重檐蓝琉璃瓦圆攒尖顶小亭,东名观妙亭,西名辑芳亭。
- 大高玄殿
- 在西城区景山前街。坐北朝南,前临筒子河。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建。明清两代及民国后曾多次重修。面积约1.3万平方米,正面有两重绿琉璃仿木结构券洞式3座门,门后为过厅式的大高玄门。正殿名大高玄殿,面阔7间。殿为明清两代的皇家道观,清代因避圣祖玄烨之讳,文献中常写成“大高元殿”。
- 北京图书馆
-
中国的国家图书馆。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称京师图书馆。初收纳南宋皇家图书馆缉熙殿和明代皇家图书馆文渊阁的藏书,以及内阁大库藏书、翰林院残存的《永乐大典》、国子监南学藏书、敦煌写经等,约10万册。1912年正式开放,馆址在什刹海广化寺(鼓楼西鸭儿胡同内)。1928年改名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址迁到中海居仁堂。1931年于北海西侧建成宫殿式新馆,因馆内藏有文津阁的《四库全书》,馆前街名称作文津街。1949年改名北京图书馆。1987年10月在海淀区石桥路紫竹院北侧落成新馆,建筑面积达14万平方米,有19层(地下还有3层),可藏书2000万册。文津街原馆改称分馆。1990年底,藏书近1600万册。为我国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在世界公共图书馆中也名列前茅。
- 恭王府*
- 在西城区前海西街。是清道光帝第六子恭忠亲王奕欣的府第。前身为乾隆时大学士和坤的邸宅。嘉庆四年(1799年)和坤获罪,邸宅入官,嘉庆帝将其一部分赐给其弟庆僖亲王永麟,是为恭王府。咸丰、同治年间曾整修,并在府后添建花园。王府分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占地3.1万平方米,分中东西三路,由三条轴线贯穿的多进四合院组成。在三路院落之后,环抱东西长160米的40余间两层后楼,东边名瞻霁楼,西边名宝约楼。楼后即花园—萃锦园,俗称恭王府花园,占地2.8万平方米。
- 锡晋斋
- 恭王府西路院落最北端的正房。原名庆颐堂。面阔7间,前有庑廊,后出抱厦5间。正中厅内东西北三面为两层暗楼,楼内的碧纱橱、槛窗、栏杆等楠木装修,雕饰精美细致。其外檐柱的鼓形柱础,与承德普宁寺大乘阁的形制相同。和坤罪状第十三款中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隔断式样,皆仿宁寿宫制度”,即指此而言。光绪六年(1880年),奕欣从成亲王府中得到晋陆机《平复帖》后,存放室内,乃改今名。
- 郭沫若故居*
- 在西城区前海西街。大门东向,前临什刹海。清乾隆年间(1736-1795),曾是和坤的花园;咸丰、同治年间,是恭亲王奕欣的马号。清室亡后,为达仁堂乐家药铺乐松山的宅园。1963年10月郭沫若寓此,直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故居为大型四合院。
- 醇亲王府
- 在西城区后海北沿。是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赐给道光帝第七子、醇亲王(光绪帝之父)的新府邸。因原醇亲王府(南府,在今西城区太平湖东里)为光绪出生地,依清制升为宫殿,故赐新府,又称北府。可分为两大部分,西部是王府花园(即现在的宋庆龄故居),东部是王府本身。其建筑可分为东、西、中三路。建国后对醇亲王府进行了大规模修缮,成为北京保存最为完好的王府之一。
- 宋庆龄故居*
- 在西城区后海北岸。原为清初大学士明珠的宅第。清末是溥仪生父醇亲王载沣王府的花园。是一座秀丽的园林式庭院。1963年宋庆龄寓此,直至1981年5月29日病逝。园内一座中西结合的二层楼房为其工作室和起居室。
- 什刹海
- 在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以北。元代原是一条从西北斜向东南的宽长水面,与通惠河相通,为大运河繁忙港口。明初上游淤废,水面缩小,形成3个相连的水面,俗称后三海(西海、后海、前海),或总称什刹海。清代已成为人们游乐消夏之所,附近又多名园、王府、古庙,更增添这一带的繁华。
- 徐悲鸿纪念馆
- 在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1953年徐悲鸿病逝,次年曾将其旧居(东受禄街31号)辟为纪念馆。1966年因建地下铁道,旧馆拆除。1983年徐悲鸿逝世30周年时,纪念馆在新址落成。展厅分上下两层,陈列面积1213平方米。馆藏徐悲鸿绘画1200余件和其生前收集的绘画珍品及资料1万余件。
- 梅兰芳纪念馆
- 在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原是晚清庆王府的一部分,1951年为梅兰芳全家住所。1986年10月27日建成纪念馆并正式对外开放。梅兰芳(1894-1961),是中国戏曲艺术大师。纪念馆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筑。书房的书柜里收藏大量珍贵手抄剧本,墙上悬挂张大千、齐白石、陈半丁等著名画家的作品,各项陈设均按梅兰芳生前生活原状布置。东西两边厢房原为梅兰芳子女的居室和餐厅。
- 月坛
- 在西城区南礼土路西侧。明嘉靖九年(1530年)建。坛东向,白石砌成。月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夜明之神(月亮)的处所。
- 白云观
- 在西城区广安门滨河路。全真派的著名道观。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建,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九年(1224年)安置长春真人邱处机于此,改称长春宫,越三年东移今址,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改今名。现存寺观为清代重建,规模宏丽壮观,由几进院落组成。邱祖殿为主要殿堂,内有邱处机的泥塑像。据传,此处即邱处机仙逝后安藏遗骨的“处顺堂”故址。此观清代改建时将布局改成类似佛寺建筑,唯细部装饰彩画用道教图案,如灵芝、仙鹤、八卦、八仙等。观内存有大量碑刻。现为中国道教协会会址。
- 西什库教堂
- 在西城区西什库大街。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慈禧扩充西苑,怕府右街蚕池口的教堂钟楼能望见中海,特和法国公使商量,拨给旧西什库地20英亩,补偿迁移费7.5万英镑,迁建原天主教北堂于此。后经扩建,成为北京最大的天主堂。
- 都城隍庙大殿
- 在西城区成方街。供奉都城的城隍神庙。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建,名佑圣天王灵应庙,天历二年(1329年)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明永乐年间(1403-1424)重修,改名威灵祠。明正统、嘉靖和清雍正、乾隆、同治年间均经重修。现存大殿黑琉璃瓦顶,气势雄伟。
- 历代帝王庙
- 在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俗称帝王庙。明清两代祭祀历代帝王的地方。原为保安寺故址,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以主体建筑景德崇圣殿最为宏丽,面阔9间,重檐庑殿顶,原为绿琉璃筒瓦,乾隆时(1736-1795)易为黄琉璃瓦,殿前有汉白玉石月台,三面有汉白玉石护栏。殿内原有11龛供历代帝王牌位。碑亭内的雍正、乾隆御制碑是重要的石刻文献资料。
- 妙应寺白塔*
- 在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元至元八年(1271年)建。因塔身通体皆白,俗称白塔。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曾参加设计与兴建。至元十六年,塔前增建规模宏大的寺院,赐名大圣寿万安寺;明天顺元年(1457年)改名妙应寺。寺由四层殿堂和塔院组成,规模宏大。白塔为喇嘛塔,高50.9米。华盖顶的铜质小塔形宝顶,高近5米,重达4吨。它是我国现存元代喇嘛塔中最大的一座。1976年唐山地震时该塔受损严重,1978-1979年进行抢修。在塔顶内发现了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时散装的佛教文物,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 广济寺
- 在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东口路北。金代为中都北郊的西刘村寺,元代曾改建,明天顺元年(1457年)重建,改名弘慈广济寺。明成化、万历和清康熙年间都有扩建。1934年,庙内正殿及后殿烧毁大半,所存明代经典及国外进贡的白檀木释迦立像亦毁,次年重建。1952年和1972年曾两次作较大的修缮。寺占地2.3万平方米。
- 鲁迅故居
- 在西城区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鲁迅寓此。故居为一小四合院,院内南北房各3间,东西厢房各2间。南房是客厅;北房东屋后接一个不大的小屋,人称“老虎尾巴”,鲁迅自称绿林书屋,为工作室和卧室。前院有鲁迅手植的丁香。后院有一井,井旁植有刺梅。
- 德胜门箭楼
- 在西城区北部。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因地震塌毁而重建。原德胜门由城楼、箭楼和瓮城组成。城楼在1969年地下铁道施工时拆除,仅存箭楼和瓮城部分垣墙。
- 万松老人塔
- 在西城区砖塔胡同东口。金元时,万松行秀禅师(自称万公野老)住燕京西郊仰山栖隐寺,耶律楚材曾从其学。死后瘗骨于此,建八角七层密檐式砖塔。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修,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时加高至9层。1986年维修时,发现清塔中包著元塔。
- 利玛窦墓
- 在西城区车公庄大街路南。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人。明万历十年(1582年)来华,为天主教耶稣会著名传教士。万历二十九年至北京,进呈自鸣钟、万国舆图等物,以传授西方科学知识为布道手段,同时把我国的科学文化成就介绍到欧洲。死后神宗“诏以陪臣礼葬阜成门外二里沟嘉兴观之右。”碑身刻中西文合璧“耶稣会士利公之墓”。左右两侧分别有南怀仁、汤若望二外籍传教士的墓和碑。
- 南堂
- 在西城区前门西大街。北京最古的天主教堂。清顺治七年(1650年)天主教耶稣会教士德意志人汤若望在利玛窦所建经堂旧址上营造。堂前至今保存著顺治十四年《御制天主堂碑记》和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徐日升保卫天主教碑》。现存建筑为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建。顶为拱券形。外观宏敞,加上镶嵌著彩色玻璃窗,更显得富丽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