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网
南平市名胜古迹
- 南剑州重建州学记碑
-
在南平市剑津中学校内。碑高3.13米,宽1.64米,黑页岩石质。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州学重建之时。碑文记叙地方官学体制的演进过程,颂扬南宋初教育、科举的盛况。南剑州州学是宋代全国最早兴办的州学之一。创办于天圣三年(1025年),比朝廷颁布兴学诏书早20年,故福建地方史志有“南剑州学,独先于天下”之记载。当时州学规模宏大,殿、阁、堂、庑等建筑雄伟壮观。有书斋和生员宿舍及礼殿、射圃、庖廪等附设施,四面以墙垣围筑。可供200名生员习礼、学射、锻炼、生活、娱乐之用。曾培养出482名进士。
- 九峰山
-
在南平市,与市区隔江相望。九峰重叠如屏障,故名。为市郊诸峰之冠。上有明代实心石塔。宋时建有延平书院,传为李侗、朱熹讲学之处;另有天庆阁、万福精舍、剑溪草堂等,均废。
- 茫荡山
-
在南平市西北,距市区15公里。方圆40多公里,海拔1,363.4米。山顶有一片纵横10余公里的开阔缓坡,布满各具形态的岩石。在金交椅的东北面有岩洞群,洞旁流泉飞溅;又有墨砚窟,在岩石上,清泉一泓,四时不涸。山的东北部有闽、赣古道三千八百坎,古木阴森,中有滴水岩。上有石砌古堡,东面有石佛山,石佛高约4丈,旁有峰状似鹫鸟,名小鹫峰。宋代南剑州知州陈宓所题的摩崖石刻,谓山中风景不亚于武夷、天台、雁荡、庐山诸胜。
- 游酢祠
-
在南平市大凤乡凤池村。祠背倚狮山,始建于元延佑三年(1316年),现存建筑系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修。由门楼、庭院、前堂、天井和大堂组成,四周围以墙垣。占地1,085平方米。祠内保存众多元明清碑刻、牌匾、楹联、画像及游裔谱牒等文物。游酢(1053-1123),北宋学者,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登进士第,任州郡官和监察御史。师程颐兄弟,与杨时、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曾同杨时一道前往拜见程颐,留下“程门立雪”佳话。《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在宋代理学发展中起承上启下作用,被称为“道南儒宗”。
- 归宗岩
-
在建瓯市徐墩镇,离市区15公里。方圆485平方公里。相传南宋淳熙间(1174-1189)有曹、刘二道人由岩入居此山草庵归宗,故得名。景区内峰奇石秀,岩怪洞奇,林泉优美。以峰、岩、洞、泉、寺、亭为胜。山中古刹崇仁禅寺,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寺内终年不见尘埃蛛网,甚为神奇。现存建筑为清咸丰十年(1860年)所建。
- 文庙
-
在建瓯市仓长路。始建于北宋。明永乐三年(1405年)迁至今址。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4)按明制重建。占地5000平方米。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高17米,阔5间(31.4米),深4间(23.9米)。殿有36根大楠木柱,梁架天花为苏式彩画。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 凤凰山
- 在建瓯市。
- 黄华山
- 在建瓯市。
- 光孝寺
- 在建瓯市芝城镇。
- 天童寺
- 在建瓯市吉阳镇。
- 宝莲寺
- 在建瓯市吉阳镇。
- 西周青铜甬钟
- 在建瓯市小桥镇。
- 文昌阁
- 在建瓯市小松镇。
- 报恩寺
- 在建瓯市小松镇。
- 石门崖刻
- 在建瓯市水源乡。
- 福慧寺
- 在建瓯市水源乡。
- 白云寺
- 在建瓯市龙村乡。
- 熙春山
-
在邵武市区西隅。邵武历史上的“昭阳八景”、“昭阳续八景”多在此山。宋、元、明、清历代在山上山下建造许多楼台亭阁。历代名人如朱熹、严羽、戴式之、周亮工等都曾流连于此,并留下大量诗词楹联。
- 李纲祠堂
-
在邵武市内仁爱路。建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年),几经修建。原祠规模宏大。奉祀宋丞相李纲(邵武人),朱熹曾为之撰建祠碑记。现存建筑为清末民国初年重建,祠内有西桧树一株。1983年按明代建筑布局全面修葺。
- 宝严寺大殿
-
在邵武市新建路。建于唐大顺元年(890年),初名兴会寺,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今名。仅存大殿,重檐歇山顶,面阔、进深各5间,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重修,其梁柱斗拱均保存宋代建筑风格。
- 沧浪阁
-
在邵武市郊熙春山之东,俯临富屯溪。原为明万历年间(1573-1620)所建八角楼。清雍正元年(1723年)为纪念南宋著名文学评论家严羽(邵武人,号沧浪逋客),改称沧浪阁。历代屡有修葺。亭阁翘立岩石之上,上有古樟蔽荫。阁西约200步溪边,传为严羽垂钓之地。
- 武夷山
-
在武夷山市南15公里。面积60平方公里,四面溪谷环绕,不与外山相连,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主要风景是“溪曲三三水(九曲溪)”、“山环六六峰(三十六峰)”和九十九岩。弯曲碧绿的九曲溪水,荡漾著无数红色砂砾岩组成的岩峰。构成一幅碧水丹山的天然美景。名胜古迹多集中在九曲溪一带,有冲佑万年宫(武夷宫)旧址、朱熹讲学的紫阳书院(武夷精舍)旧址、悬崖隙洞中的千年虹桥板和架壑船棺、元代的御茶园旧址、历代摩崖题刻,以及大王峰、玉女峰、天游峰、接笋峰、小桃源、水帘洞、流香涧、一线天诸胜。山中盛产色艳、香浓、味醇的岩茶,以“大红袍”最为名贵。
- 一线天
-
在武夷山二曲溪,有一座巨石,名南灵岩,岩倾斜而出,覆盖著3个毗邻的岩洞,其顶裂隙100余丈,宽不及1米。进洞仰观,可看天光一线的奇景。三洞名伏羲、灵岩、风洞,前后通连,由一线天兜进的风,转从风洞而出,迅疾不停,到此顿觉凉爽。灵岩洞终年滴水,汇成一壑清泉,叫圣水。洞南有一座巍岩,名楼阁,传说中谓之神仙楼阁,岩壁题刻颇多。
- 大王峰
-
在九曲溪口,是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峰。又称天柱峰,雄踞在九曲溪口。峰顶古木参天,有天鉴池、投龙洞、仙鹤岩、升真观遗址诸胜。峰高数百仞,顶大腰细,四壁陡峭。登其巅,放眼四望,武夷三十六峰皆朝拱此峰,若王者之尊。古人云:“不登大王峰,有负武夷之游。”
- 小桃源
-
在武夷山六曲北岸苍屏峰与北廊岩之间。又称桃源洞。以风光近似武陵桃源而得名。这一带多为悬岩峭壁,有松鼠涧疾流夺谷而出。沿涧入谷里许,乱石塞谷断流,有巨石相倚成洞,曲转而上,见一石门楹刻:“喜无樵子复观弈,怕有渔郎来问津。”过石门豁然开朗,四山环绕中有田园十数亩,有庐舍、桃园、竹林、石池、小涧。乍一回顾,仿佛来处并无门径。宋儒陈普、吴正理等曾隐居于此。有桃源庵、开源堂旧址。
- 九曲溪
-
发源于三保山,经星村入武夷山,折为九曲,到武夷宫前汇于崇溪。盘绕山中约7.5公里。是武夷山风景的精华。每曲自成异境,浅的成滩,深的成潭,滩声水势,不一其变。游览九曲山水,乘竹筏从星村顺流而下,或从武夷宫溯流而上,时而掠过浅滩,急浪飞溅,忽又泛游澄碧深潭,波平如镜,只半日时光,可览尽两岸千峰竞秀。
- 云窝
-
在武夷山五曲接笋峰和六曲仙掌峰之间。依崖临水,奇石盘错。每当晨昏,常有云雾飘泊,故名。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兵部侍郎陈省隐居此地。
- 天心岩
-
在武夷山东北部。全山百二十里度之,是峰居其中央,犹天之枢极,故曰天心。山北著名的名胜古迹,如流香涧、玉柱峰等都在它的周围。岩下有寺,清代改名永乐禅寺。楼阁嵯峨,是全山最大的寺院之一。天心岩是武夷山产茶区之一,寺西九龙窠山腰,是驰名中外的“大红袍”岩茶产地。“大红袍”以早春幼芽勃发、通树艳红似火袍而得名,现仅有3丛,极为名贵。
- 天车架
-
在武夷山东北部丹霞嶂上。丹霞嶂是一座形如城墙的峭壁岩嶂。在距地30余米的嶂壁上,有一串裂隙岩洞,洞内构筑一列木楼,半悬洞口,洞沿设有围栏和吊架。从嶂下仰望,俨然半空楼阁。传说是清咸丰年间(1851-1861),当地三家富绅,为逃避太平军而在此营造的避难所。
- 天游峰
-
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后。巍然高耸,独出群峰,常有云雾弥漫,登其巅,观云海,有如天上邀游,故称天游。为武夷第一胜地。绝顶有一览亭,高踞万仞之巅,四周有诸名峰拱卫,三面有九曲溪环绕,武夷全景尽收眼底。徐霞客评点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 水帘洞
-
在武夷山天心岩南1公里,是武夷山最大的岩洞,有“山中最胜”之称。岩壁高宽各数十丈,上凸下凹,形成岩穴。洞内敞亮可容千人,依崖散建数座不施片瓦的庙宇,中以祀宋代刘子翬、朱熹、刘珙的三贤祠最为著名。岩顶有两道终年不竭的流泉,微风吹动,化为水珠,俨若悬挂洞顶的两幅珠帘,注入岩下浴龙池。
- 玉女峰
-
在武夷山二曲溪南。突兀挺拔,岩石秀润有光洁,峰顶草木参簇,宛如山花插鬓、亭亭玉立的少女,故名。此峰与大王峰隔岸相峙,其间横亘一堵黛色岩石,名曰铁板嶂。峰下有浴香潭。右侧有一圆石叫镜台。
- 御茶园
-
在武夷山四曲溪南、更衣台之左。又称焙局。是元代官府督制贡茶之所。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罢贡,园废。现有呼来泉(即通仙井)等遗址。
- 冲佑万年宫
-
在武夷山九曲溪口、大王峰麓。俗称武夷宫。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6),初名天宝殿。清代改曰冲佑万年宫。是著名的道教活动中心之一,宋代著名学者陆游、辛弃疾、朱熹、刘子翬等曾先后主管观事。宋明两代,规模宏敞,殿宇多达300余间,清代中期逐渐倾坍。主殿于1990年重修。
- 虎啸岩
-
在武夷山二曲溪南。岩四壁耸峙,高勒云际,形似伏虎。有巨洞,山风穿过呼啸传声,故名。上有虎啸庵,旁有驻真洞,附近有不浪舟、集云关等八景,尤以有如小儿牙牙学语的语儿泉,泉水甘洌,久负盛名。
- 架壑船棺
-
在武夷山九曲溪两岸和北山一些岩峰的悬崖壁洞中。外形若船,故称架壑船,是古代当地的一种葬具。因其形制独特,又存放于高空悬崖隙洞,为历代游人学者所注意。
- 倒流留香涧
-
在武夷山天心岩北麓。武夷全山溪涧都东奔汇入崇溪,唯独此涧由东南倒流入山。涧旁丹崖壁立,青藤垂蔓,一丛丛山蕙、石蒲、兰花散发出一缕缕幽香。明诗人徐熥睹此景,改其名为留香涧。北有清凉峡,峡内危岩夹涧,水清沙细,午间方见日照。
- 紫阳书院
-
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是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著名理学家朱熹讲学处。初名武夷精舍,南宋末年扩建,称紫阳书院,明正统年间(1436-1449)改称朱文公祠。朱熹曾在此从事著述和讲学活动达10年之久,生徒众多,影响深远。
- 汉城遗址
-
在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距市区35公里。城址坐落于连绵起伏的丘陵地上。东、西、北三面崇溪环绕,依山傍水,地势险要。面积48万平方米。城墙夯土建筑,周长1896米,城门两座。城内探明大型建筑群基址4处,冶铁作坊遗址5处,居住区15处以及烽火台、排水系统、古道路多处。中心建筑区是一组大型宫殿建筑。反映了汉代闽越族人民建筑成就。城址保存相当完整。
- 书林门
-
在建阳区麻沙镇书坊乡。书坊古称崇化,当时盛产麻竹、红梨木,造纸和雕版资源丰富,是宋代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刻印的书籍世称“麻沙版”,流传海内外,与浙江杭州、四川眉山所刻书籍并列为宋刻善本。宋朱熹曾在忆坊街建同文书院,以为藏书之所。清代以后,印书业渐趋衰落。书林门原为崇化里东门,其地为书市,四方书贾云集于此,刻书业繁荣,盛极一时。门高4.9米、宽5.3米,由斗砖铺砌而成。正面门额镶砖刻“书林门”,背面刻“邹鲁渊源”,皆楷书。
- 朱熹墓
-
在建阳区黄坑乡后塘村。背靠九龙山之九龙岗。旧时有两孔喷泉从岗前涌出,舆地家称为龙归后塘。墓地系朱熹生前所选。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朱熹病卒建阳考亭,十一月二日与夫人刘氏合葬于此。墓顶为圆丘形,周壁以鹅卵石垒砌,后立石碑。形制较简朴。附近有“文武百官至此下马”和清乾隆年间(1736-1795)所立的禁止在墓田放鸭石碑。另有神道碑,竖于距墓1公里处的虎头山坳。
- 宋慈墓
-
在建阳区崇雒乡昌茂村西北山林中。墓为圆形土堆石砌,直径1.9米,高1.7米。宋慈(1186-1249),建阳童游里人,南宋著名的法医学家。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历任今广东、湖南等省提点刑狱等职,淳佑九年(1249年)病殁广东任所。他总结宋代以前法医学经验,结合本人实践,于62岁时著《洗冤集录》一书,是世界最早的一部较完备的法医学专著。此书至今在法医科学上仍有重要价值,曾先后被译成朝鲜、日本、法、英、荷、德、俄等国文字。
- 考亭书院
-
在建阳区考亭村,距县城2.5公里。为南宋理学家朱熹晚年居住和讲学之地。绍熙三年(1192年)朱熹筑室居此,因四方来求学的人众多,复建屋于居室之东,称为竹林精舍,后改名沧州精舍。宝庆元年(1225年)建阳县令刘克庄建祠纪念。淳佑四年(1244年)诏为书院,御书“考亭书院”匾额。
- 湛卢山
-
在松溪县茶平乡。主峰港云峰距城12公里。广袤数十里。群山逶迤,重峦叠嶂,有湛云、玉女、剑炉峰峙立。形似笔架,终年云雾凝聚。登湛云峰之巅,可观赏旭日初升及云海变幻奇景,并俯瞰城关全貌。相传春秋时,欧冶子曾在山中铸剑,以其为越王所铸五剑之一湛卢为山名。炉岸传为欧冶子铸剑炉址。有试剑石,深可数丈,其痕笔直。因宋理学家朱熹筑“吟室”于山,历代文人墨客接踵前来探胜。山顶有古刹清凉寺,始建于唐神龙年间(705-707)。现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观音殿等建筑。寺南原为宋宝文阁待制陈戬祠,后改称大奶殿。
- 宋奎光塔
- 在松溪县松源镇。
- 宋九龙窑遗址
- 在松溪县松源镇。
- 津岩石刻
- 在松溪县郑墩镇。
- 晋古墓遗迹
- 在松溪县渭田镇。
- 罗汉寺
- 在松溪县河东乡。
- 久福寺
- 在松溪县旧县乡。
- 中峰寺
- 在松溪县旧县乡。
- 回龙塔
- 在松溪县溪东乡。
- 报恩寺
- 在松溪县花桥乡。
- 积阐寺
- 在松溪县祖墩乡。
- 杉关
- 在光泽县。
- 铁牛关
- 在光泽县。
- 洞光岩
- 在光泽县管蜜村。
- 清司前泰安桥
- 在光泽县。
- 新石器古遗址
- 在光泽县止马镇。
- 商周古遗址
- 在光泽县止马镇。
- 纱帽石
- 在光泽县岛石村。
- 狮子崖
- 在光泽县岛石村。
- 武夷天地
- 在光泽县寨里镇。
- 宋银场遗址
- 在光泽县寨里镇。
- 明城垛遗址
- 在光泽县崇仁乡。
- 宋窑址
- 在浦城县大口窑村。
- 南宋真德秀故居
- 在浦城县仙阳镇。
- 越王台
- 在浦城县南浦镇。
- 仙楼山
- 在浦城县南浦镇
- 梦笔山
- 在浦城县南浦镇
- 岩顶寨
- 在浦城县富岭镇双田。
- 天仙庵
- 在浦城县富岭镇双田。
- 汉阳城遗址
- 在浦城县仙阳镇。
- 吴兴城遗址
- 在浦城县万安乡。
- 唐黄巢屯兵处
- 在政和县黄念山。
- 护国寺
- 在政和县凤林村。
- 旧镇衙
- 在政和县镇前镇。
- 跑马场
- 在政和县镇前镇。
- 官仓岭
- 在政和县镇前镇。
- 天烛岩
- 在政和县宝岩村。
- 彩虹桥
- 在政和县宝岩村。
- 十八音洞
- 在政和县宝岩村。
- 岩船
- 在政和县宝岩村。
- 佛子岩
- 在政和县外屯乡狮子岩村。
- 清平寺
- 在政和县澄源乡。
- 风雨寺
- 在政和县澄源乡。
- 宝崖
- 在政和县。
- 合掌岩
- 在顺昌县。
- 宝山
- 在顺昌县大干镇。
- 七台山
- 在顺昌县大干镇。
- 玉龙泉
- 在顺昌县洋口镇石溪。
- 余良弼神医碑
- 在顺昌县水南镇。
- 狮峰
- 在顺昌县。
- 仙峰庙
- 在顺昌县郑坊乡。
- 虎山塔
- 在顺昌县谢屯。
- 清铁井栏
- 在顺昌县岚下乡。
- 古佛庵
- 在顺昌县岚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