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网
漳州市名胜古迹
- 仰文楼
-
在漳州市中山公园内。原是唐宋以来漳州府后楼,南宋朱熹任知事,公余曾在此读书。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知府魏荔彤为仰慕泉子之名改建为仰文楼。
- 漳州文庙碑刻
-
在漳州市文庙内。碑刻颇多,今存者有二:一为清康熙八年(1669年)修建碑,郡人宗人府丞唐朝彝撰文,西宁道戴玑书丹;一系1924年“重修漳州学宫碑”,康有为撰并书。碑高1.84米、宽0.78米,青石,字大径寸。康有为书法渊源北魏,写此碑时年已古稀,然工力深纯,笔气雄健。
- 嘉济庙碑
-
在漳州市青年路嘉济庙中。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立,郡人林焊撰文,邑人李宓书。碑宽1.27米、高1.48米,字作中楷,书法精妙,乃李宓中年所作。李宓字羲民,布衣,工诸体书,为当时名书法家董其昌所欣赏。董尝具书币请书,自叹不及。漳州现存李书碑版,惟三平、嘉济二碑,而嘉济碑石尤佳,且保护完好。此碑拓本流传甚广,为闽南金石刻巨擘。
- 塔口庵经幢
-
在漳州市大同路塔口庵前。花岗石宝塔式建筑。建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由24块不同形态的石雕垒叠而成,通高7米,底径1.2米,八角形须弥座。幢身7层。
- 陈元光墓
-
在漳州市郊浦南镇石鼓山。墓碑题“唐开漳陈将军墓”,墓前原有石牌坊,已圮,现存石羊、石虎及华表柱各一对。陈元光(657-711),河南光州固始人。父陈政在绥安县辖地云霄(现为云霄县)屯垦病死。陈元光接替父职,平息绥安之乱。唐垂拱二年(686年),陈上《请建州县表》,建置漳州郡,首任刺史。在任厉行法治。重垦荒,兴水利,使漳州日臻繁荣。唐景云二年(711年)十一月,陈死于征战中,就地安葬于绥安的大峙原,贞元二年(786年)移葬今址。
- 南山寺
-
在漳州市南郊丹霞山麓。系闽南著名佛寺。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历代重修,现存建筑为清光绪间(1875-1908)重修。大雄宝殿内奉金身坐佛三尊,殿右挂一大铜钟,系元延佑年间(1314-1320)铸造。直径1.15米,高1.84米,重1300余斤。藏经殿建于右侧坡上,收藏《三藏经论》及血书《华严经》等珍贵文物。殿中龛内有玉佛一尊,用纯白大理石雕成。殿左廊旁有净业堂,堂中有天然巨石雕成弥陀佛像,高5.2米,为唐代大型造像。
- 芝山
-
在漳州市西北。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山上长紫芝,改称紫芝山,简称芝山。从天宝山起,有十二峰峦起伏,逶迤至此峻拔高耸,为漳州主峰。自唐以来,梵宇称盛,先后兴建开元、净众、法济诸寺,因年久荒废,现仅存甘露、威镇、日华三亭。芝山南麓,有红砖楼房一座,原为浔源中学。1932年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毛泽东曾居此。
- 白礁慈济宫
-
在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奉祀民间名医吴韬。宫三进、双层,依山而建,占地1609平方米。正殿前献台须弥座束腰有宋代精美浮雕“飞天神女”、“狮子戏球”。庭院有“龙泉井”。献台前置吼立状石狮,称“国母狮”。殿前檐柱有10根精雕的蟠龙石柱。吴韬(979-1036),龙溪(今为龙海)人,著名道士。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生前有“神医”之称。在闽台民间影响极其深远。卒后乡人建祠祀之。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乡宦颜师鲁奏请立庙。乾道二年(1166年)赐额“慈济”。
- 万松关
-
在龙海市步文乡堆云岭,距漳州市区15公里。明崇祯二年(1629年)郡守施邦曜建。原高25米,厚7米,长100米,用长方形花岗石砌成,历来为漳东屯御要地,明末郑成功、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均曾在此击溃清军。现存残关高8米,厚4米,长55米。堆云岭为漳郡通往京、省孔道,明正统间(1436-1449)郡绅陈克聪植松夹道,以庇行人,后遂以万松名关。沿途摩崖石刻颇多。
- 云洞岩
-
在龙海市步文乡鹤鸣山,距漳州市区10公里。怪石兀立,洞壑绵密,素称“丹霞第一洞天”。山上有胜景30余处。明理学家蔡烈隐居山中,四方名士,访道问业,接踵而至,摩崖题字,盛极一时。岩上现存大小石刻150余处。文辞书法蔚为壮观,有闽南碑林之称。
- 百花村
-
在龙海市九湖乡长福村。自明代中期,朱熹后裔朱茂林在此创拓花园后,世代以卖花为生,俗称卖花长福。1954年建“长福花果苗场”,1963年朱德来此观赏花木,命名为百花村。现有花卉数千种,水仙花、兰花等花木盆景远销世界各地。
- 江东桥
-
在龙海市北溪下游,距漳州东16公里。南宋嘉定年间(1209-1224)筑墩架木为桥。淳佑二年(1242年)桥毁于火,始改铺石梁。现存石梁板最重者达200吨,当时能以偌大石梁架桥,实属难能可贵。明清两代,屡坏屡修。民国间漳嵩路通车,改建钢筋水泥桥,抗日战争时曾毁。建国后重修,现尚存旧石桥二墩。
- 邺山讲堂
-
在龙海市步文乡东桥畔邺侯山麓,背山面江,距漳州市16公里。为明末黄道周讲学处。讲堂已毁,周围峭壁尚存黄道周手书石刻5处。黄道周(1585-1646),漳浦人,明学者、教育家、书画家。不畏权势,挺身进谏。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充军广西,赦免复职后,回乡在此营建邺山讲堂,从事讲学。
- 木棉庵碑刻
-
在龙海市九龙岭下、木棉村口,故名。庵外榕荫下原有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镌刻“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石碑一方,后断毁,仅存半截。今碑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龙溪知县袁本濂所立。贾似道系宋末权奸,德佑元年(1275年)元军南侵,贾以右丞相领兵救鄂州(今湖北武昌),全军覆灭,群臣上疏弹劾。因被贬循州(治今广东龙川西南)安置。县尉郑虎臣,奉命监押似道,途经漳州木棉庵,遂将贾处死。
- 太武山
-
在龙海市东南海滨,与厦门市五姥峰隔海对峙。山上建有石塔,名延寿塔,台湾海峡过往船舶,望以为标,惜已断塌。山势巍峨壮丽,南麓峭壁林立,凝眸东望,汪洋无际。
- 三平寺
-
在平和县文峰乡三平村九层岩峡谷中。唐宝历三年(827年),僧义中创建。久历沧桑,清末重建。在密林丛中建筑三进殿宇、楼阁、塔殿。总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分前后两组。
- 灵通岩
-
在平和县西南。海拔1282米,为闽南名山之一。岩顶寺宇,由一巨石覆盖。石上瀑布飞溅。左有七星井,水清且甘。沿磴攀登,经灵通寨、旭日岩,到狮子岩(又名吼岩)为最高峰,亦叫大峰山。山上巨石如狮,张口欲跃。山上有石刻,镌“擎天”二字,字径2米许,为明代进士张举中所题。
- 怀远楼
-
在南靖县梅林乡坎下村。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内通廊式圆楼。由外环建筑和内环同心圆形祖堂组成,占地1516平方米。外环建筑墙高12.28米、外径38米。墙脚为大河卵石浆砌。内侧为穿斗式木构屋架。共4层,每层有房28间。底层是厨房、餐室,二层为粮仓,三、四层作卧室,二至四层内侧为走马廊,可联通各个房间。内环是祖堂。祖堂前面开敞,与左右回廊围合成半圆形小天井。堂上高悬“斯是堂”匾额,是全楼核心。楼内共有房120间,并有水井、米椎等生活设施。圆楼外环只开一门,一、二层不开窗,三、四层开小窗。第四层外墙四面挑出眺望小楼。墙上密布射击枪眼。大门横梁上埋设三根竹筒,灌水时可在厚实木门上形成水帘灭火。是一座封闭性极好的防御性民居。是福建内通廊式圆楼的典型代表。
- 德远堂
-
在南靖县塔下村。为张氏家族祠堂。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历代有修葺。是闽南著名宗祠建筑。祠堂平房,两进两廊,面阔、进深均3间,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祠前竖立19根“石杆旗”,高7-8.5米,精雕细刻龙、凤等吉祥物。祠堂与周围方、圆土楼等古民居相映成趣。张氏族人遍布台湾省和东南亚各国。台南依此规制亦建有德远堂。
- 九侯山
-
在诏安县东北,距城约15公里。前人誉为南闽第一峰。方圆十余里,层峦叠翠。山间有巨石拱立,崖壁镌刻“天开”二字,俗称天开门。沿径上山,峭壁镌有“九侯名山”四大字。周围题刻颇多。上有观音三宝石,下建九侯禅寺。寺中有佛像及十八罗汉。
- 浙山
- 在诏安县。
- 悬钟城
- 在诏安县梅岭镇。
- 怀恩古井
- 在诏安县南诏镇。
- 丹诏书画院
- 在诏安县南诏镇。
- 澹园寺
- 在诏安县南诏镇。
- 文庙
- 在诏安县南诏镇。
- 父子进士坊
- 在诏安县南诏镇。
- 七贤庵
- 在诏安县四都镇。
- 祥麟塔
- 在诏安县梅岭镇。
- 望洋台
- 在诏安县梅岭镇。
- 分水关
- 在诏安县深桥镇。
- 南山寺
- 在诏安县深桥镇。
- 三忠王庙
- 在诏安县深桥镇。
- 龙山岩
- 在诏安县霞葛镇。
- 五通宫
- 在诏安县霞葛镇。
- 金乌台
- 在诏安县秀篆镇。
- 黄道周墓
-
在漳浦县北山演武亭。是夫妻合葬墓。墓三合土构。平面宽10米,深12米。墓周遍植树木。黄道周(1585-1646),漳浦人,明天启进士,南明弘光帝任为礼部尚书。清兵南下,他拥立隆武帝,募兵抗敌,为清兵所俘,清顺治三年(1646年)在南京被杀,后归葬于此。
- 东皋书舍
-
在漳浦县城东约1公里。为明黄道周讲学处。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44年),改建四合院式堂屋,名明诚堂,取义于《中庸》。堂内有黄道周手书横匾“东皋书院”、“明诚堂”及对联。天井中有天方图,俗称天地盘,系用石板砌成。台阶两层,每边长3.7米、高0.42米,盘面刻16284个方格,方格间刻同心圆8圈,圆圈表示天,方格表示地。结合其著述《易本象》、《易象正》、《三易洞玑》讲析天文历象。
- 赵家堡
-
在漳浦县湖西乡赵家村,距城关31公里。南宋亡时,宗室闽冲郡王赵若和等从广东崖山逃至漳浦隐居。明万历间(1573-1620),其后裔赵范建城堡于湖西。堡墙条石砌筑,上为三合土板筑城垛,高6米,基宽约4.5米,周长1082米,有4门;内建完璧楼一座,3层,高20米,府第5座,共150间。堡中还有七级方形聚宝佛塔和花园、辑卿小院、汴派桥等,构成较完整的古城堡建筑群。
- 海月岩
-
在漳浦县沙西乡金刚山,距城40公里。宋时建。背山面海,方圆5公里。南有石矾塔,屹立于漳江入海波涛之中,北有老人峰,高耸于云雾缥缈之际。岩系天然石洞,洞顶覆盖一巨石,石长31米,宽13米。依洞建寺,寺里石璧雕刻如来佛一尊。岩间有石刻60多处,依景而镌。
- 诒安堡
-
在漳浦县湖西乡。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太常寺卿黄性震捐资兴建。至今保存完好。堡墙用花岗石条砌成,周长1200米,高6.7米。走马道宽3.3米。墙顶外侧筑高2米三合土女儿墙,上开城垛365个。墙内每隔50步修一登城梯。东、南、西三门建城楼,城东南、西南隅建小谯楼。城中现存筑城时建造的房舍95座,黄姓宗祠2座。是福建保护最完好的古代城堡。
- 龙潭
-
在华安县潭口火车站附近。相传梁大同六年(540年)有九龙昼戏于此,故亦称九龙潭。潭中还有纱帽石、石蟾蜍、石棺材、龙舌等奇岩怪石。潭两岸青山迤逦,草木荟蔚,潭面江风习习,水缓波微。
- 仙字潭摩崖石刻
-
在华安县汰溪中游峭壁上,距漳州市西北34公里。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图像文字石刻。共6处,除一处正书为后人所刻,其他5处共20字近似商周象形文字,深奥难释。
- 二宣楼
-
在华安县仙都乡。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单元式圆形土楼,由内处两环建筑组成。外环楼四层。开大门和两个侧门。每层52开间,除大门、侧门和祖堂占4间外,由土墙分隔为12个单元。单元有单独楼梯经中心内院进出,完全独立。单元间以门相隔,可开可闭,因此既是单元式圆楼,又具有内通廊圆楼的优点。第二至四层建内走廊,可绕屋一周。楼底层是客房、卧室,第二至三层为卧室,第四层中心有宽敞的厅堂,供奉祖先牌位。厅后有室内环形通道,连通全楼,夯土墙上密布长条和圆形枪孔。内外两环之间以过廊相连,并围合成单元内部的小天井。全楼有房200余间。二宜楼背倚高山,面对溪流,楼前平坦开阔,大门正对远处高耸的九龙山和附近低矮的龟山,故有“宜山宜水”、“宜室宜家”之名。是福建传统民居中的典范。
- 江都寨
-
在长泰县城东北江都崎头。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寨内奇石林立。花岗石垒成。寨墙高4.62米,厚实坚固,设4个寨门。寨中瞻衣堂系连氏祖祠,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祠前还有7口水池。明成化年间(1465-1487),江都寨不少连氏族人迁往台湾南部开拓。他们沿用祖籍地村名、地名,在台南、双溪等地建造宗祠,以昭不忘故土。清咸丰十年(1860年)台湾连日春登第后回江都寨建敬圣亭。
- 新石器遗址
- 在长泰县林溪汤池。
- 天成寨
- 在长泰县。
- 天柱山
- 在长泰县。
- 董凤山
- 在长泰县。
- 天柱岩
- 在长泰县陈巷镇。
- 天竺岩
- 在长泰县枋洋镇赤岭村东北大岭上。
- 江都三峰院
- 在长泰县枋洋镇。
- 陈政墓
-
在云霄县城西将军山东麓,距城3公里。为唐代开发漳州先驱者陈政与夫人司空氏合葬墓。将军山原名云霄山,“因唐陈将军葬于此,故名”。南宋、清代曾重修。附近有普贤寺、小龙湖风景区。陈政(616-677),字一民,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功拜玉铃卫翼府左郎将归德将军。唐总章二年(669年)奉旨由岭南率军入闽“平乱”,屯垦于云霄。仪凤二年(677年)病殁。子陈元光葬父母于此。
- 石矾塔
-
在云霄县漳江入海处的小礁上。始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后倾圮。嘉庆十九年(1814年)重建。八角七层,空心楼阁式石塔。高24.81米。每层内铺石板,内壁嵌石梯可盘旋至顶。各层均设拱门。石矾塔与将军山对峙,在万顷波涛之中突兀而立,宛如中流一柱。
- 天地会创始地遗址
-
在云霄县东厦乡高溪村,距县城8公里。村中的高溪庙、观音亭是天地会最初传会故址。高溪庙又称灵王庙,现存寺宇系明代重建。木石结构,占地750平方米。观音亭,始建年代无考,木石结构,二进一院,占地550平方米。提喜(1721-1779),人称洪二和尚。云霄县高溪村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邀人结盟拜会,以人生以天地为本之义,取名天地会,翌年在高溪村观音亭传徒。乾隆四十四年病逝。天地会继续传播,扩展至台湾、两广及长江流域一带。
- 关帝庙
-
在东山县铜陵镇岣嵝山东麓。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多次重修。庙依山而筑,规模壮观。庙门宫殿式楼亭,用6根石柱顶托斗拱构成,数百年来历经台风、地震,迄无损坏。庙中木雕石刻,工艺精致。庙西为黄道周出生处,称石斋故里。
- 风动石
-
在东山县铜陵镇岣嵝山东麓。巨石临海,高4.37米,宽4.5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底部呈圆弧形,贴石磐处,尖端仅数寸,悬空斜立,狂风吹来,摇动不定。一人仰卧,翘足蹬推,石身晃动,危危欲坠,有“风吹一石万斤动”之喻。
- 水寨大山
-
在东山县铜陵镇北面。明初设铜山水寨钦依把总署,故名。是历代军事要地。戚继光、郑成功均曾先后屯兵于此,有郑成功水操台,训练水师和造船以及万军井等遗址。山临海起凸,雄踞铜山湾隘口。山上巨石垒叠,百级石阶蜿蜒曲砌,拾级攀登,有一石洞曰“铜山石室”,容座数十人。
- 铜山古城
-
在东山县铜陵镇。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取铜钵村和东坑村东山各一字命名。历代有修葺。城依山临海,雄踞东山港口,为东南沿海军事要地。史称“滨海重镇”。墙花岗岩叠砌,周长1903米,高7米。设四门。明清两代,戚继光、路振飞、徐一鸣、郑成功等均在铜山抗击倭寇、荷兰殖民者的入侵。1661年,铜山青壮年500余人随郑成功渡海收复台湾。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施行迁界政策,城墙部分被毁,康熙十九年铜山复界,重修铜山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陈化成在此打退英国舰队的进犯。
- 八尺门
-
在东山县西北隅。是通往大陆的古渡口。长600米、深20米,暗礁密布,地形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唐总章年间(668-670)陈元光开发漳州,把中原农业技术、文化传入东山岛,渡口遂称“陈平渡”。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戚继光到东山抗倭,镇兵于此。明末,郑成功在八尺门渡口南面建筑营盘城堡,遗址犹存。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勒逼岛上居民迁入内地,并在此筑一条高8尺,厚4尺的界墙,不准人们越界。东山人民思念故土,常在八尺墙上眺望。后人为纪念这段苦难经历,便将渡口改名“八尺门”。1960年八尺门海峡修建一条长620米、宽12米、高16米的海堤,使东山与大陆连接起来。
- 石斋
-
在东山岛东门屿。岛上有二洞,一为云山石室,即明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少年时读书处。清巡抚潘思渠在此竖立牌坊,南面横额镌“黄石斋先生读书处”。对面一洞,有巨石状如雄鹰,称鹰石洞,为黄道周卧室,上镌“石斋”二字于洞上。《明史》云:“道周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铜山在孤岛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卧其中,故学者称为石斋先生。”屿上有文峰塔,一名东门屿石塔,明嘉靖五年(1526年)建。八角七层,高32米,座围14米,为附近海区航行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