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地方特产

泉州市

福建良友榄
又名化皮榄。成品椭圆形,淡黄绿或淡绿色,半透明状,具光泽,糖液渗透均匀,果肉爽脆,食时脱核,无明显粗纤维感,滋味清甜,具原果风味。
泉州改良竹编
为泉州市对传统竹编结构进行改良制成的新型竹编工艺品。其主要特点为吸取古今优美器皿形式,采用外插花与器物结构相结合的作法,改变传统的平编素织。产品外表著色,古朴浑厚。目前改良竹编产品已有瓶、盘、篮、罐、盒、盂、花盆套、灯罩、杯套、竹编动物形器具、动物挂屏等十一大类,花色品种达3000余种。
泉州江加走木偶头
系艺师江加走(1871-1954)为地方流传的木偶剧种所制的雕刻艺术品。分提线与掌中两类。前者别称傀儡戏;后者别称布袋戏。全以手工制成。人物形象性格鲜明,艺术处理相当完美,颇具典型。如;媒婆,下巴可动,表现其能说会道,善于随机应变的特征。其制作,举凡头像、手掌、脚趾,均用质轻的樟榆木刻制。清乾隆年间,当地已有专营偶头雕刻的粉彩铺多家,“西来意”所制的提线偶头造型典雅为世所重,涂门街黄氏兄弟及其传人的作品亦著声誉,而集大成者当推江加走。其作品早年行销于台湾及东南亚华侨旅居地,部分销给闽南地区的木偶戏班;新中国成立初,被列为国际交往的珍贵礼品。
泉州花灯
其题材广泛,品种丰富。其中,彩扎灯景为花灯名品,系利用绸、布、纸张、竹篾等扎成。
泉州彩扎
因采用彩色丝绸扎制得名,俗称糊纸,起源于唐代初年,已有千余年历史。以竹篾、彩纸、绸缎、浆糊及泥人头为主要材料,仅需大小剪刀、裁纸刀等简单工具。
通草画

清源茶饼

源和堂蜜饯

范志神粬

石狮市
石湖红膏鲟
以产自蚶江镇石湖得名。
石狮甜粿

通草画

晋江市
草画

竹编

刺绣

海贝

龙湖鳖
以产自龙湖镇得名。
源和堂蜜饯

泉茂绿豆饼

深沪鱼丸
以产自深沪镇得名。
灵水菜脯

西畲铸锅

石狮甜粿
又称塘头甜粿,原产于石狮镇塘头村,创制于清道光年间。呈满月形,整齐美观,块重1斤左右,底与面同呈滑油蜡白色,质地软嫩,入口韧而不硬,不粘牙,清凉爽口,气味芳香稍带金桔香味。
衙口花生

南安市
眉山乌龙茶
眉山乡盛产色种红茶,又名眉峰茶,有千年历史,为中国名茶之一。
金淘草席
产自金淘镇,历史悠久。
石亭绿
又名石亭茶,属炒青绿茶。始于宋末,产于丰州镇九日山及莲花峰上,因莲花峰上有一石亭,故名。春茶芬芳馥郁;夏茶味浓而浊;秋茶清香可口;冬茶味淡而甘。但基本特色为“三香三绿”,即色泽银灰带绿,汤色清澈碧绿,叶底明翠嫩绿;具绿豆香、杏仁香与兰花香。
南安太同红腐乳
其外表鲜红,质地软嫩细腻,鲜、甜、咸适度,有酒、脂芳香。
南安砻石
石材历史悠久,远销海外。
惠安县
青石雕
驰名中外。
永春县
芦柑

岵山荔枝

湖洋“水仙种”茶叶

永春老醋

永春佛手茶
成品条索紧结肥壮卷曲,色泽砂绿乌润,香气浓郁清长,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橙黄明亮,具有独特果香。当地群众常用以制作盐茶和柚米茶,治疗痢疾、中暑、高血压等症。
永春漆篮
创始于仙夹乡龙水村,又称“龙水漆篮”。产品造型美观大方,精巧牢固,不变型,不褪色,耐酸硷,滴水不漏,腐蛀不生,焕发光亮,一尘不染。该篮于明正德年间创制,经不断改进工艺,流传至今。
汉口神香

竹席

安溪县
“黄金桂”乌龙茶

柿饼

湖头米粉

龙绢红曲

尚卿竹编罩

花瓶、花盆套

安溪油柿
皮薄易剥,肉质柔软,细腻,纤维少,味甜。主产地城厢、魁斗、蓬莱、金谷、官桥、龙门、虎邱、西坪等地。
安溪铁观音
属乌龙茶类。以其成品色泽褐绿,沉重若铁;茶香浓馥,比美观音净水而命名。成品外形条索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油亮带砂绿色,红点明显,具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砂绿带白霜;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呈绸面光泽;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长,香锐而浓,有“七泡有余香”之誉。本品属半发酵茶,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并具兰花香味。饮之具有清心明目,防止动脉硬化,减轻辐射伤害等功效。
豆干

桔红糕

名茶“毛蟹”

红菇

德化县
十全大补酒

德化瓷塑
为以洁白瓷质制成的工艺美术品,又称建白瓷塑。产地境内瓷土蕴藏丰富,质地优良。产品按瓷质分为普通白瓷、高白瓷、建白瓷3种,以后两种为名贵。创作题材以瓷观音为大宗,产品洁白如玉,温润似脂,宛若象牙,光泽如绢,釉水莹厚,高洁素雅。

(清)德化窑—白瓷观音

建白瓷
早在明代即已闻名。瓷色白中泛黄如象牙、凝脂,一般以“象牙白”、“猪油白”形容其美质。釉面滋润如玉,透光性能良好。制品不施色彩,素妆淡雅,独具一格,尤以雕塑观音、佛像最负盛名。
柑橘

开片釉瓷器

百草蝉砖茶

金门县

水产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