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人物

惠州市

王度
归善(今广东惠州)人。长于文辞,被推荐为山东道监察御史。建文时,燕王举兵反朝,他全心全意赞画,讨伐燕兵。及王师屡败,他又建议请募兵。按照他的计策才有东昌之捷。有人叹惜用他未尽其才。燕王称帝,坐孝儒党贬守贺县,又坐出言不逊,灭族。

叶梦熊
归善(今广东惠州)人。明嘉靖四十年(1561)进士。任户部主事、御史。曾转饷宁夏。因谏受把汉那吉降,贬郃阳丞。万历时,历任右都御史、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有胆识,敢干任事。适逢哱拜反,他上疏自请讨贼。卒官。

邓承修(?-1891)
广东归善(今惠州)人。咸丰末举人。捐纳为刑部郎。历官御史、给事中、鸿胪寺卿至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敢直言,与张佩纶等主持清议,多有弹劾,号曰“铁汉”。屡上疏劾李瀚章、崇勋、王文韶等大臣。中法战争时,先后上十三疏,力主抗战,筹战守策,劾李鸿章主和。中法议和,佐李鸿章与法人订新约于天津。赴广西与法人会勘中越边界,据理力争。光绪十四年病退,主讲丰湖书院。三年后卒。

惠阳区
廖仲恺(1877-1925)
广东归善(今惠阳)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出身于美国华侨家庭。清光绪十五年(1893年)回国,二十八年又赴日本留学。三十一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任同盟会总部外务部干事。辛亥革命后,任广东省军政府总参议,兼理财政。旋任南北议和会议南方代表。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后,曾去北京动员国会议员反袁世凯。民国2年(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随孙中山再度亡命日本。次年,中华革命党成立,被举为财政部副部长。后协助孙中山进行反袁、护法抗争。民国8年,与朱执信等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传播孙中山学说。民国10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任财政部次长、广东财政厅厅长。民国11年,曾代表孙中山与苏俄代表越飞会谈多次,积极协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民国13年,国民党改组,被任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并先后担任工人部长、农民部长、黄埔军官学校党代表、广东省省长、财政部长、军需总监等要职。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坚决执行三大政策。积极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战争与镇压杨希闵、刘震环的叛乱事件,支持广东的工人、农民运动。民国14年8月20日在广州被暗杀。

邓铿(1885-1922)
原籍广东惠阳,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县)。名士元,字仲元。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广州将弁学堂,毕业后留充步兵科助教,兼公立法政学堂体操教员。三十三年,充学兵营排长、代理左队队官。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往香港。武昌起义后,历任广东军政府陆军司长、稽勋局局长、琼崖镇守使。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日本,民国3年(1914年)协助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不久返粤讨伐袁世凯,任粤军参谋长、师长,在驱逐盘据广东的军阀龙济光、莫荣新等战役中,功绩卓著。民国11年3月2日,在广州为孙中山北伐筹划响械,被刺身亡。

官文森(1886-1957)
祖籍惠阳,生于马来亚雪兰莪州。早年参加同盟会,被委派主持雪莪州同盟会日常工作。后加入中华革命党。长期在马来亚经营采矿、橡胶等企业。1941年任马来亚抗日总动员会主席。曾参与组织东江华侨服务团回国抗战。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马来亚总支部委员兼民盟雪兰莪分部主任委员。1947年加入中国致公党。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国务院事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侨联常委,广东省侨联副席,致公党第五、六届中央副主席。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叶挺(1896-1946)
广东惠阳人。1912年起,先后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堂、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1919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时,与叛军激战终日,掩护宋庆龄脱险。1924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1925年9月回到广州,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处长。同年11月成立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四军独立团,任团长。1926年秋,在北伐战争中,率部担任先遣队,长驱直进,连战皆捷。作战中身先士卒,多谋善断,屡建奇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率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后升任第四军二十五师副师长、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师长。

1927年8月1日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代理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11日与张太雷等领导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总司令。在敌人反扑的危急时刻,与聂荣臻一起果断下令撤退,保存部分武装力量。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欧洲,后回到澳门隐居。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皖南事变时,指挥部队浴血奋战九昼夜,后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在上饶、重庆、恩施等地被监禁五年多。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屈。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获释,即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获准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4月8日由重庆赴延安,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廖梦醒(1904-1988)
惠阳人。女。岭南大学肄业。1927年在广州协助母亲何香凝创办仲恺农工学校。1929年赴法国留学。1931年在香港中共秘密交通站工作。1938年后,参加筹建保卫中国同盟,任总务和宋庆龄秘书,负责宋庆龄与周恩来之间的联络工作。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任全国妇联国际联络部副部长。著有《我的母亲何香凝》。

廖承志(1908-1983)
广东惠阳人。廖仲恺、何香凝子。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1925年在广州参加五卅运动,并发动岭南大学工人罢工。1927年夏赴日本留学,参加日本社会科学研究会和反日大同盟活动,曾三次被捕。1928年夏被日本政府驱逐回国。同年冬被中共中央介绍赴德国,转为德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由瞿秋白派赴汉堡中国海员中做兵运工作,曾去荷兰、比利时等国,对中国海员进行宣传组织活动。1930年在荷兰成立西欧中国海员工会分会。后任汉堡海员俱乐部书记,领导中国海员罢工获胜。同年夏被德国驱逐出境,赴苏联莫斯科参加赤色职工国际五大。1931年冬回国到上海。1932年1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1933年3月因叛徒告密被捕。后经营救出狱。同年秋去川陕革命根据地。

1934年初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同年夏因肃反扩大化被错误地开除党籍,撤职拘禁。1935年4月被押解随红军长征。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师后,经周恩来等证明重新恢复党籍。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解放社)秘书、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中共香港统一战线工作委员会书记兼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在中共七大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华总社社长、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台办公室主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是中共第八、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廖承志办事处和高碕办事处关于在互派代表并互设联络事务所的会谈纪要、关于中日双方交换新闻记者的会谈纪要和备忘录贸易会会谈纪要的换文仪式,四月十九日在北京举行。图为廖承志和松村谦三(左)在交换关于中日双方交换新闻记者的会谈纪要文本后握手。

我国首都各界人民2月13日举行集会,热烈庆祝中苏两国人民共同节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十二周年。廖承志在大会主席台上讲话。


曾生(1910-1995)
归善(今惠阳)人。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文学院教育系。曾任中共香港海员委员会组织部部长、书记,华南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员,中共东江工委书记,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共渤海区委副书记,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司令员。参加了豫东、济南、广东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华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海军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广州市市长,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广东省副省长,交通部副部长、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黄秉维(1913-2000)
地理学家。惠阳人。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理系。曾任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室(所)专员、研究委员、专门委员。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长期从事地貌和自然区划的工作,对我国区划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卢伟如(1919-1985)
广东惠阳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参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后任东江纵队大队政委、团长、江南指挥部指挥员。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师副师长。1960年毕业于苏联炮兵学院地面炮兵系。后历任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所长、副院长,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部、后勤部副部长,炮兵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政委。

叶正大(1927-)
惠阳人。1947年入东北民主联军俄文学校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制造系。历任国防部第六研究院副所长、副院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廖晖(1942-)
惠阳市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解放军中工作。1983年后,历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兼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是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

惠东县
博罗县
龙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