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闻(2)
马师曾和红线女把艺术献给祖国(1956年)
马师曾(右)和红线女在粤剧“搜书院”中。马师曾饰老师,红线女饰改扮男装的丫环。
“搜书院”的另一个场面中,丫环关在柴房里,她的伙伴正来探望她。红线女饰丫环(左)。
周恩来总理和马师曾、红线女在酒会上合影。
马师曾和红线女又同他们的多年老友梅兰芳会面了。
马师曾、红线女和粤剧团其他团员在北京北海公园。
华侨新村(1957年)
华侨新村是1954年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建设的,土地免费使用,并免收房地产税5年。在这个新村里,第一个住户是赵华协。他19岁就到美国去谋生,1940年回国一次,但在海关上遭到搜查,好东西全被借故拿走了。过了7年,他再回国时,又一连三次被人割破衣服,掏走钱包。他在家住了几个月就走了。这两次回国的遭遇给了他很恶劣的印象。1954年他打算把妻子接到国外去度过晚年,当然,做出这个决定有一个原因:他怕回国后真象有些人所说的,自己多年积蓄的财产会被没收。但是,他的在国内大学读书的儿子到香港来接他,向他讲了祖国的真实情况,他回到家乡后又处处受到关心和尊重。于是他改变了主意,在华侨新村盖了房子,全家在这里住下来。
广州玉子岗兴建的华侨新村第一期建设规划设计模型。
在广州玉子岗兴建的华侨新村。
印尼归侨锺昌安一家,他还有两个孩子在北京和天津。
印尼归侨锺昌安在新村的住宅。
印尼归侨梁尚义的夫人教媳妇使用印尼抱带来抱小孩。
新村小学的礼堂。这里也为居民和学生放映电影。
美国归侨赵华协是最早搬进新村的住户,他现在是广州市人民代表。
上茶楼去(1957年)
广州人讲究饮食,更喜欢上茶楼。人们常常说“三茶两饭”所谓三茶就是早、午、晚都要饮茶。广州市的茶楼现有百多家;在广东省乡下,一个七八千人的村镇,就有一两个茶楼。
陶陶居是广州著名茶楼之一。
大多数茶楼都有点心零售部。
迎接茶客之前。
房座,专门接待好静的茶客。
喜欢热闹的人最爱茶楼的大厅。
茶楼所见:“喜欢么?”
别有天地。
等待。
两种心情。
也可以在这里聚餐。
曲艺一开始,茶楼的大厅马止变成了剧场。
茶客对粤曲总是百听不厌。
说书艺人黄祥明在说英雄故事。
全神贯注。
有所不明。
英雄落难。
广州体育俱乐部(1957年)
这个俱乐部是广州体育运动委员会去年在二沙头岛建立的。它占了半个小岛,光排、篮球场便有16个,还有足球、田径、自行车、投掷、游泳、跳水等运动场和风雨操场。广阔的珠江河面更是良好的水上运动场。俱乐部的运动员可供450人居住,宿舍周围环境极其优美。此外还设有食堂、图书馆和放映电影、举办舞会的运动员俱乐部。
足球队队员的身体锻炼。
广州体育俱乐部一角。
跳水池畔。
拱形跳台可以容纳六个人一齐跳水。
俱乐部的饭厅和舞厅。
在这里锻炼的航海运动队。
国家建筑排球队和广州体育学院排球队在这里相遇了。
吉林足球队守门员练习接球。
12月的太阳。
福建来的羽毛球运动员特别喜欢浪桥。
环圈绕标练习。
体育岛(1962年)
屹立在广州珠江中的二沙头,是体育俱乐部所在地,人们称它为“体育岛”。
体育岛—二沙头。
俱乐部建筑的一角。
100公尺蛙泳世界纪录的创造者戚烈云(左)和黄国雄又一次来到这里。
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们。聚集在江畔,度过愉快的夜晚。
赛艇飞驰。
排球场。
贸易盛会(1962年)
自1957年以来,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盛况一次比一次热烈。参加1962年秋季交易会的有来自五大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界人士二千六百多人,成交额达人民币三亿五千多万元(相当于五千一百多万英镑),比最近几年均有增加。
丝绸。
我国出口的各种钢材。
这届交易会新辟的建筑材料陈列厅。
缅甸联邦合作供应部代表团团长貌埃少校(左第二人)在选购陶瓷日用品。
绢人。
景泰蓝香炉。
锡兰来宾。
大理石。
脱胎漆器。
食品陈列馆。
港、澳的贸易界人士正在参观这届交易会上的新展品对开平板胶印机。
澳大利亚商人选订呢绒纺织品。
乌拉圭商人在轻工业品陈列厅里。
叙利亚客人已经是贸易会的老主顾了。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举行酒会,招待与会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