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山市
古称香山。因有香炉山(亦称五桂山)多奇花异卉,色香俱绝而名。唐属东莞县,至德二年(757年)设香山镇。宋初置香山场,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析东莞、南海、番禺、新会诸县濒海之地置香山县,治铁城(今石岐城区),属广州府。元属广州路。明属广州府。清因之。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遂改其故乡香山县为中山县。1970年属佛山地区。1983年撤县改市(县级市)。1988年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
-
邮编:528403
区号:0760
孙中山(1866-1925)
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照
广东中山县翠亨村是孙中山的故乡。图中的白色房屋是孙中山故居。(1956年)
广东中山县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已把“热托25K”轮式拖拉机和“德特54”链式拖拉机改装成可耕水田的拖拉机。每8小时前者可耕30亩,后者可耕100亩。(1956年)
养鸭是广东省中山县沙朗乡农业社的副业,这是社里新买的3万只小鸭。(1957年)
皮薄、肉嫩、渣少、味甜。这是广东“三月红”荔枝的特点。中山县小杭人民公社的“三月红”荔枝,今年因为肥料充足,成熟得特别早,质量特别高。(1959年)
中山县农业合作化大发展(1956年)
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传到了广东省中山县。
张家边乡第一村的农民纷纷报名入社。
到处搭起彩牌楼,迎接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同胜乡农民的游艇宣传队。
所有的老社都抽调一批有经验的社员帮助新社建社。
中山县有5千多农民到广州参观了苏联展览馆。苏联的农业机器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远景。
让没有入社的农民亲眼看看合作社的庄稼。
永宁区和南头区合办的短期训练班正在培养第二批建社骨干。
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山县民放了40多万元贫农合作基金贷款,解决了贫农入社的困难。
粤中造船厂制造了大批船只,支援农业社的生产。船只的价格也比以前降低了。
新华书店的流动服务把有关农业合作化的书籍及时地送到农民的手里。
县里举办的合作化社会计训练班,前后已训练会计员1600人。
岗尾乡6个新建的农业社从县供销合作社里买回一批耕牛。
张家边乡第二村新建的第三农业社正在搭盖牛棚。
张家边乡第四村第六农业社成立后开始集体积肥,4天就挖了27万多斤河泥。
县长罗章有(左起第二人)和中共县委第二书记刘虎江(左起第三人)到竹溪乡一个新建的社来了解生产情况。
贫农高华森被选为群众乡第七农业社副主任。
门路广,收入多(1957年)
圣狮社地少人多,但由于处在亚热带,具备了经营多种作物和副业的有利条件。去年这个社转为高级社的时候,曾在增产粮食的同时,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经营。统计全社经营的作物和副业生产,共有65种,不但充分利用了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也发挥了社员们的特长。
圣狮农业社的自然环境宜于经营多种作物和副业。
社里新建的谷仓。
社里的船只都由自己修造。
185亩鱼塘使圣狮社成了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山坡地好养羊。
450亩菜园今年可以收入3万元。
社里的鸭繁殖得特别快。
社里计划今年大量种植香蕉。
优秀的饲养员彭桂英。
沙田改面貌(1964年)
水稻联合收割机是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设计制造的,已在中山县收割成功。这对南方水稻地区实现耕作机械化有重大意义。
小榄人民公社永宁大队的电动排灌站。中山县已有这样的排灌站二百六十多座。
河上运粮忙。
横栏人民公社为了便利居住在河网地区的社员,特设了流动的电力碾米船。
农业用的湖州变电站。
这里已使用了水稻脱粒机,这种机械为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设计制造,每小时能脱粒七千斤,很受农民欢迎。
民众人民公社干部都种植试验田。
中山县新貌(1977年)
翠亨村孙中山先生故居。
中山县农机三厂为实现中山县的农业机械化作出了贡献。
东河水闸。这座水闸包括三十二个孔。净宽一百六十米的水闸和一座十三米的船闸。
中山县县城石岐镇岐江河畔新兴的工业区。
喜晒丰收粮。
荔枝熟了。
民众公社新平一大队青年突击队部分队员。
捕捞塘鱼。
喷灌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