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名胜古迹

张掖市

甘州区
鼓楼
在市区中心。曾称靖远楼。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重建和修葺。共两层,建于台上,重檐四面坡,攒尖顶。面阔3间,进深3间,底宽16米。台平面呈方形,每边长32米,高10米,东西南北中轴辟门,贯通4条大街。鼓楼上有铜钟,高1.3米,直径1.1米,上窄下粗,略呈喇叭形。经鉴定为唐钟。

万寿寺木塔
在市区内。万寿寺(又名木塔寺)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年),唐贞观十三年(639年)、明永乐元年(1403年)、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重修。清末木塔毁于大风,现存为1926年重建。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八角九层,高32.8米。台基为正方形,20米见立。塔底由20根大而结实的木柱支撑。一至七层为砖砌塔壁。第三层开始,每层周围由8根木柱均匀支撑,另有8根横梁分别指向八方,整座塔的外形为完整木架。空心,能登临,各层门窗互异。后有藏经楼完好。近年加固塔基,修葺塔身,在原址复修万寿寺庙堂。

山西会馆
在市区南街。据碑记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后屡有修葺。山门5间,两边砌八字墙。山门后为舞台,重檐歇山顶,雕梁画柱,装饰精美。舞台南北两侧各有看楼7间,东西长21米,架天桥与舞台相通。看楼之间为花圃,其后钟鼓楼如双峰对峙,边宽5米,两层正方形,四面坡攒尖顶。钟鼓楼之间竖有3间牌坊,宽8.3米,高约10米,歇山顶。紧挨牌坊两侧各为5间厢房。最后居中是大殿,面阔3间,宽13米,进深15米,卷硼顶,前檐下额枋上雕有各种花草,殿角为砖砌方柱。殿上建后楼3间,歇山顶。整个建筑气势雄伟,风格独特,建造奇巧,素有“三不见”之说,即站在山门上看不见牌坊、大殿和后楼。

西来寺
在市内西南隅。“西来寺明建,有落星石,清雍正十年喇嘛刘劳藏募资重修。”现存观音殿为明代建筑,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12米,进深3间8.6米。殿内顶部为圆形藻井,天花板满绘各种图案,色彩斑斓。

大佛寺
在市内西南隅。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现存主体建筑大佛殿,平面呈长方形,两层重檐歇山顶,高20米,面阔9间49米,进深7间25米,面积1370米。四周木构廊庑。檐下额坊上雕龙、虎、狮、象等。正壁佛坛上塑释迦牟尼涅般像,泥塑中空,金妆彩绘。身长35米,肩宽7.5米,姿态恬静安详,是现存全国最大的泥塑卧佛。身后塑十大弟子,优婆夷、优婆塞塑像分立大佛头前和脚前。南北两侧塑十八罗汉,形态各异,或喜或怒,栩栩如生。四壁和二层板壁上绘壁画,共逾530平方米。除金刚外,多为佛教题材、天女、西游记故事等。门上正中悬“无上正觉”木匾,指佛觉行已达最高境界。门两侧嵌彩绘砖雕,各由50块方砖拼成4.6米见方,左为祗园演法,右为西方圣境,刻工精细,富丽浑厚,残留彩色、涂金闪烁,为砖雕之精品。是甘肃境内最大的西夏建筑遗存。

殿后有藏经阁,保存明正统十年(1445年)英宗皇帝颁赐给大佛寺的佛经,计3584卷,是省内最完整的一部。尾部土塔,通高20米,建于方形台基上。1986年修复,四周两层木构塔廊,第一层须弥座上有8座小塔,塔身上又有一层座,四面各开5个小龛,内置佛像。1985年修复,四周两层木构塔廊,第一层须弥座上有8座小塔,塔身上又有一层座,四面各开5个小龛,内置佛像。1985年以来,按原布局迁建牌楼、山门和3座殿堂。近年在藏经阁夹墙发现500多年前的佛经6000多卷。

提督府
在城内西北隅。俗称大衙门。据《张掖县志》载:明代原为镇守太监府,嘉靖中改为总兵府,清为提督军门府。原来规模宏大,建筑豪华。设两道大门,大门外有东西辕门。院内主要建筑现仅存二堂、三堂各一座。二堂面阔7间27.3米,进深3间14.4米,悬山顶,檐下无斗拱,梁架结构较简单;三堂较小,面宽5间19.3米,进深3间9.25米,卷棚顶。院内有古榆十余棵。

黑水国汉墓群
在市区西北15公里。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2.5公里,地势平坦,贫瘠荒漠。兰新公路从中穿行。墓葬密集,砖室,封土风蚀,残高在半米下,多数与地平,地面暴露的子母砖、灰陶片和绳纹粗细陶片比比皆是。曾发掘出土大量陶壶、罐、鼎、豆、奁、仓、屋、井、灶和五铁钱。对研究“丝绸之路”的沿革有重要价值。墓群内发现有城堡村落遗址4处。

黑水国城堡遗址
在市区西北约15公里汉墓群中。又称黑水锅城堡。当地俗称黑水国或老甘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南北两城堡对峙,相距2公里。兰新公路从两城间穿行。南城平面呈方形,黄土夯筑,厚4.8米,夯层0.15米,东西长248米,南北宽222米,东西正中开门,筑瓮城,门宽7米,墙四角上筑土台,台上似有角楼。城池内街衢巷道,建筑布局依稀可见。北城形制与南城相似,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20米,门开在南面,门宽4米,墙垣西南角筑有土台,正方形,每边宽9.5米,西南角城垣被流沙埋没。黑水国之名,不见史书记载,传说海子边有黑水国,居民为黑奴。另一说,黑水河流经附近,即唐僧取经路过的地方,故名。确切年代待考。

东古城城楼
在市区东20公里古城村。又称人寿驿。据史志记载为汉屋兰古城,俗有“先有东古城,后有张掖城”之说。原城周长1500米,东西垣辟门,城内建筑甚多。现仅存原西门城楼,上下两层,单檐歇山顶,施琉璃瓦,高近30米。下层砖券门道宽近8米,进深约13米。城东南为规模较大的汉墓群,墓群北侧有一方形土墩,传为霍去病屯兵时所筑,俗称“霍墩子”。

民乐县
八卦营墓群
在民乐县城东南15公里。东为山丹霍城故址,西为5个丘陵,布满古墓。沿山脚为土穴墓,少数是子母砖室墓和埋葬儿童的瓮棺葬。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券顶、单室。出土彩绘木器有车、牛、塔、案,陶器有罐、耳环、鼎,铜器有弩机、箭头、长矛、弓箭等兵器及五铢钱。文物保存较好。墓葬多为汉代官兵,相传是霍去病屯兵之地。墓地西北有紫英城和古代屯兵的营盘遗迹。地处祁连雪山北麓,经险隘可通青海,古代为一军事要地。

元通寺塔
在民乐县城北25公里六坝城堡内。寺毁于解放前,塔为寺内建筑,平面呈方形,每边8.7米,通高23.35米,土砖结构。两层须弥座上四角各有小塔,覆钵四面开龛,内置铜佛、菩萨共20身,密宗题材。相轮上圆形刹盘,悬挂铁铃,精巧美观。

山丹县
焉支山
在山丹县城东南50公里。又称胭脂山、燕支山,一名删丹山。因山石赭红似胭脂而得名。绵延祁连山和龙首山间,是山丹河(弱水上游支流)与石羊河的分水岭。天然林区,面积15万亩。水草丰美,宜于畜牧。冰雪融化,清流缓缓而下,汇集成渠。山下绿草如茵的马营草场滩,是久负盛名的牧场。建国后,辟为山丹军马场。山坡上原有哥舒翰修筑的寺庙,早毁。山下西北有霍城遗址,据传是汉大将军霍去病屯兵之处。当年霍去病出临洮越燕支山大破匈奴,匈奴失此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匈奴称夫人为阏支,借音寓意,可知此山之见重于匈奴。又匈奴族无文字,此一歌谣,口头流传,是我国文学史中的珍品。

峡口明长城
在山丹县城东35公里金川峡谷。距谷底5米许的崖壁镌刻隶书“锁控金川”四个大字。这里是焉支山和龙首山之间最狭窄处,也是“丝绸之路”最狭窄处,自古为东西交通必经孔道。山巅矗立烽火台墩,营盘小堡清晰可见。峡口有一大城堡当道。城略呈长方形,南、北开门,筑瓮城,门阙尚存。城门砖砌,城墙黄土筑,四角存有角墩。南北大街两侧居民所建土木房舍院落保持原样。南门内160米路中有过街楼,两砖包土台相距4米,上架三层四面坡重檐木构楼,为清建筑。城垣残,城池轮廓犹存。城东北有教场。正北是长城,出峡口进入开阔的大草滩,保存完整,一般高4-5米,女墙尚存。夯土版筑,烽火台墩间距1.5公里,排列在墙体紧靠内侧,夯土层约20厘米,边长14X14米,高12米。覆斗形,仍可连瞩相望。城墙长达30公里,南距20米与汉塞堑并行于大草滩。

临泽县
黄家湾汉墓群

高台县
许三湾城堡故址
在高台县城西南约30公里的戈壁茺漠里,东距骆驼城废址约5公里,西距草古井城废址5公里。为汉唐故城。平面呈方形,东西66米,南北84米。门开南垣中,宽7米,加筑瓮城。城垣保存完整,基厚8米,上厚3.5米,残高8米,夯土版筑。城四隅筑角墩,上有建筑物遗迹。城西约1公里处有墓群,范围较大,墓冢密集,排列整齐,大小相等。1958年当地群众在城中收集铜箭头和五铢、大泉五十、货泉、开元通宝等古钱币1吨多,铜印刻阴文篆书“部曲督印”一方。

高台烈士陵园
在高台县城东南1公里。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西路军孤军深入,转战河西,弹尽粮绝,全军覆没。为了纪念1937年1月高台战役中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及3,000名红军指战员,1957年建高台烈士陵园。入内为烈士纪念堂,堂后合葬烈士遗骸。堂前南北两侧筑有董振堂、杨克明的纪念亭。

骆驼城故址
在高台县城西南22公里戈壁滩上。为汉唐故城。城平面呈长方形,分内外两城。外城南北494米,东西425米;内城南北210米,东西424米,通长704米,总面积29.92万平方米。基厚6米,残高7米。城内建筑物早年已圮。外城除东墙和内城北墙全部倒塌之外,其余尚完好。内外城西南、东南角均筑方形土墩。外城东、西、南各开一门,筑有瓮城;内城南面正中开门,亦筑瓮城,与外城相通。南门外左侧有烽火台,与东西相隔约3公里的另两台相望。西距许三湾古城废址5公里,东临沙丘,南望祁连山。附近有汉墓遗存。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文殊山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北部。传说文殊菩萨曾居此山,因而得名。山势不高,但峰峦罗列。北距嘉峪关约30公里,实为河西走廊西端,山下为古代通西域的孔道。南面碧草连天,为天然牧场;远眺祁连山,白雪皑皑,绵亘千里。山有文殊寺,从北朝到清代,历代都在山上开凿石窟,兴建庙宇,分前山里和后山里两个区域。朝山拜庙之风至今流传未已。为河西游览胜地。

文殊山石窟
在文殊山山谷中。洞窟大多分布在前后两山崖壁上,现存窟龛十余个,多已残破。千佛洞、万佛洞两窟较为完整,相距100米,均属北魏支提窟。万佛洞在千佛洞北,比千佛洞大,平面近方形,有中心柱的早期洞窟,似与千佛洞同期开凿。塑像虽经后代重修,作品尚有保持早期塑像艺术风格者。壁画色彩妍丽。

千佛洞
在文殊山前山里。为文殊寺石窟之一,开凿于崖壁半腰。建于北魏,为支提窟。窟外三开间窟檐为清末重建。基坛以上每面分两层开佛龛,圆拱形龛口,上加宝珠形龛楣。塑像为后代重修,壁画多被涂没。窟顶绘会乐飞天壁画,右壁上部绘贤劫千佛,中部为说法图,两旁是菩萨像,下部绘供养人行列,色彩鲜丽如新。

马蹄寺石窟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河西岸。依山面水,群山环抱。山上林木茂密,峰顶四季积雪。石窟群包括北寺、南寺、金塔寺、上中下观音寺和千佛洞等7处。每处有一至十余个石窟不等,相互间的距离近的2公里,远的5公里。窟龛开在石壁高处或近水的岩壁上。除横向排列外,也有向上高达七层者。窟前多有寺院建筑,窟口大半有后代建筑的窟檐,远望层楼复阁,十分壮观。始建于北魏。现存窟龛、壁画、造像多为唐代以后的遗存。其中北寺、金塔寺保存较好。

北马蹄寺石窟
马蹄寺石窟的组成部分之一。共有洞窟22处,其中三十三天洞有窟龛19个,自上而下排列为五层。第一、二、三层各为平列5窟,第四层3窟,最上一层1窟,重叠成宝塔形。洞窟形制一是平面呈方形,顶作人字坡,一是平面呈方形,顶作覆斗式四面坡。两种窟正中均开一大龛,龛内有造像。窟门很深,券顶、四壁残留元明影塑千佛。东北3公里峭壁残存8窟,其中4个为中心柱“支提”窟,中心柱细长挺拔,直通窟顶,下有坛基,四面分四层造像。壁画有四层之多。底部发现西魏供养人像。表层绘元明壁画。

金塔寺石窟
在马蹄寺石窟。分东西两窟。洞窟开凿在刺沟山谷的峭壁上,距地面约60米。窟内正中有通顶中心方柱,顶作覆斗形,高6.05米,宽9.7米,残深7.65米,中心柱四面分3层开龛造像,高处彩塑飞天、千佛、菩萨和莲花生童子等,栩栩如生,形态各异,部分飞天悬空作下飞状,为其他石窟所不见,别具一格。现存壁画为明代所绘,多已模糊。西窟形制与东窟相同,规模较小,塑像多为后代补作。

卯来泉城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西北约150公里的堡子滩。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筑,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城坐北向南,平面呈方形,面积10712平方米。南垣正中筑有瓮城,北垣两角有方形角墩。城垣高10米,城内有马道,周有护城河一道。现保存基本完好。

明海城故址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北80公里戈壁滩。东、南、北三面临海子湖,西靠沙滩,为汉唐故城。城平面呈凸形,每面长155米,面积24025平方米。南垣正中有瓮城,面积560平方米,门开东、南方向,宽6米,北面正中开一门与内城相通,宽10米。城垣高10米,底宽10米,顶宽3米。现西、南面保存完整,东、北两面有几处倒塌。

皇城故址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城东南的皇城乡。为元代故城。南北两城并峙,相距约200米。南城平面基本为正方形,东西长320米,南北宽300米,门开南垣。城垣四周每面筑有圆形土墩数座,墩距相等,四角各筑一方形角墩,有护城河两层,外河宽9米,内河宽10米,内外河之间每面各有5个墩台。城内建筑已圮,城北遗存一建筑遗址,高出地面1米,呈工字形,遗址西北角有一圆形石柱基。北城为方形,每面长395米,门壁南垣。城内又筑一墙东西相隔,似为内城。城周有护城河一道,附近有土堡一处,还有地道通祁连山。此城虽为夯土版筑,但结构复杂,将城郭同军事防御巧妙地结为一体,是少见的建筑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