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人物
保定市
- 刘文质
- 宋保州保塞(今河北保定)人。简穆皇后从孙。太宗授为左班殿直。历两浙走马承受公事、麟府濁轮砦兵马钤辖。李继迁扰边,以私钱二百万犒军,兵皆感奋,破继迁。咸平中,清远军陷,坐不授救,雷州安置。官至知代州,卒。
- 刘涣
- 文质子。以父任为将作监主簿。仁宗亲政,擢右正言。西夏攻宋,出使河西,还,献其誓书与西州地图。加直昭文馆,历吉州刺史,知保、邢、泾、澶诸州等。治平中,河北地震,右姓饥馑,贱卖耕牛以食,涣尽发公钱收买。次年,民无牛耕,复出所市以原价给民。以工部尚书致仕。
- 尚文(1235-1327)
- 保定人。初为王椅荐辟裳书记。元至元六年(1269)奉命与诸儒,采唐《开元礼》及近伐礼仪之可行,斟酌损益,立朝仪,任右直侍仪使,转司农都事。元贞初,拜中台侍御史。先后任江南湖北道、河北河南肃政廉访使。大德元年(1297)黄河决蒲口,他提出“顺水之性,筑长垣,以御泛滥”的治河之策,后为中书右丞、中书平章政事。
- 贺虎臣(?-1633)
- 保定人。明天启中,以延绥副总兵,代理都督佥事。崇祯时,升总兵官。镇守宁夏,有讨“贼”功。插汉虎墩兔率寇五万骑逼灵州,虎臣出战大沙井,阵亡。赠都督同知。
- 王振铎(1911-1992)
- 直隶保定人。燕京大学肄业。曾任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昆明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建国后,历任文化部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故宫博物院科技史研究室主任、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工作,研究、复原了记里鼓车、司南、指南针、罗盘、张衡地动仪、苏颂水运仪象台、明代运载火箭等,并制成模型在国内外陈列展出。
- 孟目的(1897-1983)
- 药学家。直隶保定人。1918年毕业于协医学院预科。1925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药学院。是英国皇家药科学会第一个中国会员。1925年回国。曾任协和医学院药科副主任,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药物化学系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理事长。1936年创办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并任教授、校长。建国后,历任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兼总干事,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区品检验所所长、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为《中华药典》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53年版和1963年版的编纂负责人之一。
- 王良楣(1914-1991)
- 高级工程师。直隶保定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45年至1947年先后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和自动化仪表厂实习。后任中央工业试验所室主任、总工程师。建国后,任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总工程师。
- 苏叔阳(1938-)
- 剧作家。河北保定人。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1960年毕业,先后在母校、北京师院等任教。1977年开始创作话剧、电影文学剧本,次年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1979年任中国影协、作协理事等。话剧《丹心谱》获建国三十周年献演出创作一等奖,《左邻右舍》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剧本奖,《生死之间》获第七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涿州市
- 崔发(?-23)
- 西汉末新莽时涿郡(治今涿州)人。西汉末以明经任骑都尉。王莽执政,攀附莽,承意解说符命,王莽称帝后,封说符侯,任五威中城将军。建议莽修建九庙,靡费数百钜万,卒徒死者以万数。公元23年任大司空,其时反莽斗争四起,又劝莽率群臣至南郊仰天大哭以求神佑。莽为绿林军所破,降于申屠建,被杀。
- 卢植(?-192)
- 字子干。涿郡涿县人。东汉著名经学家。少与郑玄俱师马融,博通古经今文经学。灵帝时历博士,庐江太守、尚书等职,曾率军镇压黄巾起义。董卓专权,他不肯屈节,被免官,遂隐居上谷而卒。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
- 刘备(161-223)
- 涿郡涿县人。字玄德。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少孤贫,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东汉末起兵,曾平定黄巾之乱。先后投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三顾诸葛亮于隆中,得其辅佐,采用诸葛亮联孙抗曹之策。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大破曹操于赤壁,占荆州。十六年,引兵入蜀,夺取益州(四川境内及云南、贵州一部分),自领益州牧。二十四年,取汉中,为汉中王。魏代汉后,于魏黄初二年(221年)称帝,国号蜀,年号章武。都成都。与魏、吴鼎足而峙。次年,亲率大军东下伐吴,与吴军相拒于夷陵道(湖北宜昌市东),吴将陆逊火攻蜀军四十营,兵败退守白帝城。蜀章武三年病卒,谥曰昭烈皇帝,史称先主。
- 蜀后主(207-271)
- 即刘禅。刘备子。刘备称汉王,被立为王太子;备称帝,又立为皇太子。年十七继位,年号建兴。初期委政丞相诸葛亮,后期信任宦官黄皓,国势益弱。炎兴元年(263)降于魏将邓艾。后卒于洛阳,谥思公。
- 刘永
- 刘备子。初立为鲁王,蜀后主改封甘陵王。遭后主猜忌,十余年不许上朝。后主降魏,他随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 刘理(?-244)
- 刘备子。初立为梁王,建兴八年(230)改封安平王。卒后谥悼王。
- 刘璿(225-264)
- 蜀后主子。延熙元年(238)立为太子。蜀亡,为乱兵所杀。
- 张飞(?-221)
- 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字翼德。蜀汉时,与刘备、关羽桃园结义为兄弟。少随刘备起兵,从曹操大破吕布,拜中郎将。后刘备定江南,为宜都(湖北宜昌市西北)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守益州,义释刘璋将严颜。与刘备会于成都,任巴西(四川阆中县一带)太守,镇守川北。蜀章武元年(221年),迁东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率万人攻吴,自阆中会江州(四川重庆市一带),为部将张达、范疆所杀,追谥桓侯。
- 蜀后主敬哀皇后(?-237)
- 车骑将军张飞长女。建兴元年(223)立为皇后,十五年卒。
- 蜀后主张皇后
- 车骑将军张飞女,敬哀皇后妹。建兴年间相继立为贵人、皇后。蜀后主降魏,她随迁洛阳。后不甘受辱,自杀。
- 简雍
- 涿人。与刘备有旧交。备得荆州,为从事中郎,常奉命出使。后随备入蜀,曾入城说降刘璋,以功拜昭德将军。
- 卢钦(?-278)
- 范阳涿人。魏司空卢毓子。初仕魏为掾,投附司马氏,官至散骑常侍,封侯。入晋,累迁侍中尚书仆射,领吏部。好清淡有远识,笃志经史,著有诗赋论难数十篇,名《小道》。咸宁四年死,谥元。
- 卢志
- 卢钦侄。初仕为公府掾。“八王之乱”中,投附成都王司马颖,为其心腹,以功封侯,加散骑常侍。累至中书监。永嘉末,洛阳城破,携家北投并州刺史刘琨,被刘粲军俘杀。
- 卢谌(284-350)
- 卢志子。娶晋武帝女荥阳公主为妻,授驸马都尉。永嘉末,与父卢志北依刘琨,被刘粲俘获,留为参军。刘粲为刘琨所攻,又依刘琨,后又随琨依附鲜卑段氏。石季龙破段氏,被俘,仕石赵,累至侍中、中书监。晋穆帝永和六年,冉闵诛石氏,死于乱军。
- 卢循
- 东晋范阳涿县人。孙恩妹夫。善草隶书,好奕棋。孙恩率众起兵败死,众推循为主。率军进攻江东,不利,泛海至番禺,攻占广州,自号广州刺史、平南将军。时东晋内乱,无暇顾及广州,授以征虏将军、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以示安抚。义熙中,趁刘裕北伐,与徐道覆分别从从广州和始兴起兵,水陆并进,攻打建康。刘裕灭南燕回师建康,循与刘裕战,兵败投水自杀。
- 卢同(477~532)
- 范阳人。北魏孝文帝太和中,起家为北海王常侍。干练善权变,迁至尚书左丞。明帝时,附元叉,元熙举兵败,同追究熙党,治以重罪。迁度支尚书,幽州刺史,后以附叉免官,节闵帝时,为侍中,久病体弱,犹求为仪同,帝与其有旧,进位仪同三司,孝武帝永熙初,卒。
- 郦道元(466或472-527)
- 字善长。北魏时范阳涿县人。好学博览,在各地从事地理考察,所撰《水经注》,详记水道千余条,叙其地理变迁沿革,旁及城郭、风俗、土产、人物等,对历史地理学有重大贡献。
- 贾岛(779-843)
- 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家境贫寒,一度为僧,法名无本,受韩愈影响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唐开成二年(837年)任长江(四川蓬溪县)主簿,时称贾长江。继为普州(四川安岳县)司仓参军。诗多为写景、送别、怀旧之作,以五律见长。
- 赵匡胤(927-976)
- 涿州人。生于洛阳夹马营。即宋太祖。后周显德元年(954年)从后周世宗柴荣亲征,破北汉兵,拜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又从征南唐,又北征平关南,以功拜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六年,世宗逝世,恭帝即位,改归德军(河南商丘县)节度使、检校太尉。七年春,受命御北汉、契丹兵入侵,军至陈桥驿,与同僚发动兵变,即帝位,国号宋,建元建隆。在位时亲征北汉。先后攻灭荆南、后蜀、南汉、南唐诸国割据政权。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对内改革官制,加强中央集权。选精壮地方厢兵为中央禁兵,以削弱地方兵力。立更戍法,使兵将不相知,以防将领拥兵谋反。又派文臣带京朝官衔任地方知县、知州等,代替军人掌握地方政权。本鉴于唐末五代藩镇跋扈,故采此措施,但其重文轻武、偏重防内的政策,对宋朝的积弱形成有所影响。
- 宋太宗(939-997)
- 名匡义,改名光义。太祖弟。初任开封尹兼中书令。后封晋王。开宝元年(976)即位。太平兴国三年(978),迫使吴越王钱椒纳士。次年,亲征,灭北汉,乘胜攻辽,高梁河之战,宋军大败,再次攻辽,岐沟关之战又惨败,自此放弃收复燕云之计划,对辽取守势。收节度使所领支郡归朝廷直辖。设置考课院、审官院等。建崇文院,编纂《太平御览》等书。在位二十二年,病死。
- 宋真宗(968-1022)
- 即赵恒。初封韩王,改封襄王,后封寿王,任开封尹。至道三年(997)即帝位,以李沆等为相,景德元年(1004)辽圣宗率军进范中原,在宰相寇准促使下亲征,主力和议,遣曹利用为使,至契丹营议和,力拒割地,与辽订立“澶渊之盟”。既崇道且信佛,广建宫观、佛寺,劳民伤财。
- 宋仁宗(1010-1063)
- 即赵祯。真宗子。乾兴元年(1022),即帝位。康定元年(1040),元昊建夏称帝并遣使上表,为宋廷拒绝,宋、夏战起。宋军于三川口之役、好水川之役、定川砦之役及麟、府之役中皆惨败。辽乘机索取关南地。庆历三年(1043),双方议和。对辽增纳岁币。冗费、冗兵、冗官日益严重,一度起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遭到权贵的反对,不久就失败。在位四十一年,病死。
- 宋英宗(1032-1067)
- 即赵曙。濮王赵允让子。嘉祐七年(1032),立为皇子,次年,仁宗死,英宗即位,因疾由曹太后垂帘听政。治平三年(1066),因宋延州指使高宜侮辱西夏使臣,还诬告西夏使臣傲慢无礼,宋、夏战起,后双方议成。司马光进所撰《通志》八卷,命其置局设官继续编撰,终于完成《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在位五年死。
- 宋神宗(1048-1085)
- 英宗子。治平三年(1066),立为太子。次年,即帝位。熙宁二年(1069),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以图富国强兵,在司马光等大臣反对下,对变法开始动摇,变法终于失败。四年(1071),命王韶攻取熙、洮等五州,设熙河路,史称熙河开边。元丰中,实行官制改革,史称元丰改制。屡遣将派兵攻西夏,灵州之战、永乐城之役皆失利。病死,在位十九年。
- 宋哲宗(1077-1100)
- 即赵煦。神宗子。初封延安郡王。元丰八年(1085),立为太子,同年三月即位,年幼,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起用旧党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为相,新党皆被逐斥,王安石新法废除,史称元祐更化。元祐八年(1093),太后病死,亲政。次年,诏令恢复神宗新政,罢免宰相范纯仁等,任命新党章惇为相,以曾布、蔡卞为执政,相继恢复元丰时的新政,史称绍圣绍述,重修《神宗实录》。在位十六年,病死。
- 宋徽宗(1082-1135)
- 即赵佶。神宗子,哲宗弟。初封遂宁郡王,改封端王。元符三年(1100)继位,“崇奉熙宁新法”,重用蔡京等主持朝政。蔡京等以复新法为名,禁锢元祐党人,称为“奸党”,变乱新法。尊崇道教,广建宫观,称“教主道君皇帝”,骄奢淫逸,大兴土木,设应奉、造作两局,搜括江南奇花异石,称“花石纲”,劳民伤财。遣使约金攻辽。宣和七年(1125),金军南犯,传位太子赵桓(钦宗),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北行。后死于五国城,在位二十五年,擅书法,善绘画,能诗词。
- 宋钦宗(1100-1161)
- 即赵桓。宣和七年(1125)金军犯汴京,即帝位。靖康元年(1126),金军再犯汴京,军民要求抵抗,虽被迫起用李纲抗金,仍向金屈辱求和,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不久,金军攻破汴京。次年,与徽宗一起被俘北行。北宋灭亡,在位二年,后死在五国城。
- 宋高宗(1107-1187)
- 即赵构。徽宗第九子。初封广平郡王,改封康王。汴京被围时,使金营求和,曾被扣作人质。靖康二年(1127),徽、钦二帝被俘北去,即帝位于南京,改元建炎,史称南宋。采纳黄潜善之策,南迁扬州,继为金军追击,渡江南逃,建行都于临安。镇压钟相、杨么等农民起义。一度任用岳飞、韩世忠等名将抗金;为求和,与宰相秦桧收三大将兵柄,冤杀岳飞。绍兴十一年(1141),经割地、纳贡、称臣等条件,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三十二年(1162)年,传位于太子。在位三十六年。
- 宋孝宗(1127-1194)
- 太祖七世孙,高宗嗣子。初封普安郡王。后立为皇子,绍兴三十二年(1162),立为太子,旋即帝位。初起用张浚,力主抗金,收复中原。隆兴元年(1163),宋军北伐败于符离,与金订“隆兴和议”。用虞允文等抗金,积极备战,终无成就。淳熙十六年(1189),传位给儿子赵惇(光宗),在位二十八年。
- 宋光宗(1147-1200)
- 孝宗第三子。初封恭王,后立为太子。淳熙十六年,即帝位。与金通好。皇后李氏请立皇子赵扩为太子,为孝宗拒绝。五年(1194)孝宗死,太皇太后吴氏从赵汝愚等所请,强迫光宗退位,立赵扩即帝位,在位六年。
- 宋宁宗(1168-1224)
- 即赵扩。光宗子。孝宗死,光宗称病不出持丧,知枢密院事赵汝愚,请高宗宪圣吴后垂帘,逼光宗退位,遂即帝位,追封岳鄂王。开禧二年(1206),夺秦桧王爵,改谥谬丑,并下诏伐金。因兵败,向金求和,史弥远等同杨皇后谋杀韩侂胄。嘉定元年(1208),与金订立“嘉定和议”。在位三十一年,病死。
- 宋理宗(1205-1264)
- 即赵昀。太祖十世孙。嘉定十七年(1224)宁宗死,权相史弥远矫诏立为帝。绍定六年(1233),弥远死,始亲政。端平元年(1234),蒙古灭金。尊崇理学,表章《四书》。宝祐六年至开庆元年间(1258-1259),蒙古兴兵攻宋,震惊朝野。贾似道专权,国库空虚,滥发纸币,加紧搜刮,国势危急,在位四十年,病死。
- 宋度宗(1240-1274)
- 理宗弟。景定元年(1260),立为太子。五年(1264),理宗死,即皇帝位。以贾似道为太师、平章军国事,擅权害政,专横跋扈,国势力日衰,边患日急。咸淳九年(1273),襄阳、樊城为元兵攻破,南宋灭亡,危于旦夕。在位十一年,病死。
- 宋恭宗(1271-1323)
- 度宗子。咸淳九年(1273),封嘉国公。次年,度宗死,奉遗诏即帝位,年幼,谢太后听政。鄂州为元军所攻破,继之贾似道兵败于芜湖,逃奔扬州,诸军尽溃。德祐二年(1276),从太后降元,元军进驻临安,被送往大都,降封瀛国公。在位三年。
- 宋端宗(1269-1278)
- 度宗庶子。咸淳十年(1274),封吉王。德祐二年(1276),徙封益王,判福州,福建安抚大使。后被陈宜中等拥立,即帝位于福州,改元景炎。元军追击至福建,逃往海上,在位三年。
- 宋帝昺(1272-1279)
- 即赵昺。度宗庶子。初封信王。德祐二年(1276),元军逼近临安,徙封广王,后封卫王。景炎三年(1278),端宗死,陆秀夫等拥立为帝,改元祥兴,逃亡崖山。次年,宋水师败,被迫投海而死,南宋五朝遂亡。在位二年。
- 赵廷美(947-984)
- 本名光美,为宋太祖、太宗弟。建隆元年(960),授嘉州防御使。次年,迁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后加检校太保、侍中、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太宗即位,加中书令、开封尹,封齐王。从征太原,进封秦王。太平兴国七年(982),被诬告骄横、异谋,罢为西京留守。坐与卢多逊交结,诏降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忧悸成疾致死。追封涪王,徽宗即位,改封魏王。
- 赵德昭(951-979)
- 太祖次子。初授贵州防御使,擢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平兴国元年(976),任京兆尹,移镇永兴,兼待中,封武功郡王。四年(979),从太宗征辽。军中尝夜惊,不知太宗所在。有谋拥立德昭者,太宗闻之不悦。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以此为言,太宗大怒,严加斥责,遂自刎。赠中书令。追封魏王。
- 赵德恭(956-1000)
- 魏王廷美长子。太平兴国末,拜峰州刺史。雍熙元年(984),为左武卫大将军,封安定郡侯。判济州。历左骁卫大将军、左神武大将军、胜州团练使等。景德初,改衡州防御使。卒,后追赠护国军节度使兼侍中,封高密郡王。
- 赵德隆(964-986)
- 魏王廷美第二子。雍熙三年(986),知沂州,卒于任上,赠宁远军节度使,追封临沂郡公。
- 赵德彝(967-1015)
- 魏王廷美第三子。雍熙中,授右千牛卫大将军,封长宁郡侯,判沂州。时,儒生乙恕屋前横有一尸,被捕入狱,欲判罪。他怀疑其冤,令缓刑以候,不久,擒获杀人凶手,恕遂获释。进封郡公。淳化四年(993),为右监门卫大将军,迁左武卫大将军,改封广平郡公。咸平中,授徐州刺史,累迁保信军节度观察留后。
- 赵克继(?-1090)
- 德恭孙。善楷书,尤工篆隶,以宗正荐,仁宗亲试,令其摹仿蔡邕古书法,写《论语》、《诗经》及《书经》。训子弟力学,一门登儒科者十二人。元祐五年(1090),以定武军节度观察留后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建国公。
- 赵克己
- 德恭孙。晓音律,曾作《雅乐图》乐曲以献,侍宴大清楼,进所学虞世南书法。官至右千牛卫大将军,死,赠深州防御使、饶阳侯。
- 赵叔韶
- 德恭曾孙,克己子。庆历六年(1046),与诸宗子在仁宗面前临摹真宗御书,选为第一。皇祐初,献其文章,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自太子右监门率附副率迁至右领军卫将军,入谢,仁宗赐“九经”。后迁右屯卫大将军。至和中,加领贺州刺史。官至和州防御使,卒,赠镇东节度观察留后,会稽郡公。
- 赵德雍
- 魏王廷美第四子,淳化初,授右骁卫将军,历右羽林、龙武二将军,累迁蔡州观察使、咸宁郡公,官至天平军节度观察留后。
- 赵德钧(?-1007)
- 魏王廷美第五子。性温和,善书翰,好为文。淳化初,拜右武阳将军。累迁至右卫将军。景德二年(1005),加右监门卫大将军。
- 赵德钦(974-1004)
- 魏王廷美第六子,淳化元年(990),授右屯卫将军。累迁右羽林将军。
- 赵德润(975-1003)
- 魏王廷美第七子,颇好学,善赋诗。淳化元年(990),始授右领军卫将军,累迁右羽林将军。
- 赵德文(975-1046)
- 魏王廷美第八子,德文自少好学,至老手不释卷,凡经史百家,亲手抄摘,工辞章。淳化初,授右监门将军,累迁滑州观察使、冯翊郡公。数请愿得名士为师友,真宗特命翰林学士杨亿与之游。天圣中,迁横海军节度观察留后,拜昭武军节度,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庆历四年(1044),宗室王者四人中德文既尊且贤,进封东平郡王。兼侍中。
- 赵德愿(976-999)
- 魏王廷美第九子。淳化元年(990),授右千牛卫大将军,累迁左武卫大将军。
- 赵德存(982-1011)
- 魏王廷美第十子。年仅九岁即授右千牛卫将军,历监门至骁卫。从祠泰山。领奖州刺史,祀汾阴,以恩迁左羽林将军。
- 赵世清
- 燕懿王德昭曾孙。累官茂州防御使。以本宫之长,封申国公。熙宁中,坐上书请袭曾祖越懿王封不归,夺一官。但议者同意其请,迁越州观察使,袭封越国公,进会稽郡王,至保信军留后。
- 赵世开
- 燕懿王德昭曾孙。七、八岁,日可育万言。事继母孝,抚孤侄如子。以御史吴申荐,召试学士院,累召不赴,神宗召对,世开论事甚多。欲授宗正,请辞不就,乃进一官。后官至奉国军留后,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信王。
- 赵世雄(1031-1105)
- 燕懿王德昭曾孙。少发力学闻名。尝请立三舍以训学者。诏用其议,置两京敦宗院,六宫各建学舍。徽宗即位,以世雄于太祖之宗居尊长,拜崇信军节度,袭封安定郡王。
- 赵惟吉(966-1010)
- 燕懿王德昭第二子。劝好学,读书诵诗,及长,善为文章。太平兴国八年(983),授左监门卫将军,封平阳郡侯,加左骁卫大将军,进封安定郡公。淳化中,迁羽林军大将军。真宗即位,授武信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以疾改感德军节度使,病卒,赠中书令,追封南阳郡王。
- 赵惟忠(?-1015)
- 燕懿王德昭第四子。太平兴国中,赐今名。授右千牛卫将军,累迁右龙武将军。大中祥符二年(1009),进左监门卫大将军、叙州刺史。后进昌州团练使。卒,赠鄂州观察使,封江夏侯。
- 赵惟和(978-1013)
- 燕懿王德昭第五子。颇好学,为诗颇清丽,工笔札,喜为文,死后录文稿,真宗为之序,藏于秘阁,端拱元年(988),授右武卫将军。在历骁卫、神武龙武军、右卫将军。后迁右千牛卫大将军。卒,赠汝州防御使、临汝侯。
- 赵令畴(?-1134)
- 燕懿王德昭玄孙。喜读书,善文辞。早以才著称。元祐六年(1091),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为知州,爱其才,举荐于朝廷。宣仁太后以其德行不高竟不许。后轼贬谪。畴以此罚金。附内侍谭稹以进。绍兴初,累官右朝请大夫。以交结稹改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防御使,权知行在大宗正事,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同知行在大宗正事,卒,赠开府仪同三司。
- 赵令衿(?-1158)
- 燕懿王德昭玄孙。博学,以能文著称。大观二年(1108),中舍选,靖康初,为军器少监,以言事忤旨,夺官,绍兴中,如为都官员外郎。谏罢张浚,被罢官,吏部奏请除德安府通判,造知泉州。不附秦桧,二十六年(1156),授明州观察使,以疾请奉燕王祠,旋加庆远军承宣使。卒,赠开府仪同三司。
- 赵令话(?-1132)
- 燕懿王德昭玄孙。建炎末,为右武卫大将军、信州防御使。绍兴元年(1131),令话袭封,授宁州观察使。死,赠开府仪同三司。
- 赵令德(?-1171)
- 燕懿王德昭玄孙。乾道元年(1165),为武德郎。大宗正司奏请令舆授武定军承宣使,袭封。家贫寒,几乎不能出蜀。卒。
- 赵德芳(959-981)
- 宋太祖第四子。初授贵州防诈使,迁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后加检校太尉。太平兴国六年(981),病卒,赠中书令,追封楚王,谥康惠。
- 赵惟叙(977-1011)
- 秦王德芳第子。颇好学,为官谨言慎行。端拱初,授开武卫将军。累迁左卫将军,领勤州刺史。大中祥符四年(1011),从祀汾阴,拜左千牛卫大将军。年三十五而卒,赠怀州防御使,追封河内侯。
- 赵惟宪(979-1016)
- 秦王德芳次子。少颇放荡,善射,好吟咏,喜读道书。端拱初,授左屯卫将军,累迁左羽林将军、领演州刺史,加左卫大将军、领贺州团练使。
- 赵惟能(979-1008)
- 秦王德芳幼子。端拱初,授右屯卫将军,累迁右神武军将军。卒,赠蔡州防御使、张掖侯。
- 赵子偁(?-1144)
- 秦王德芳后裔,高宗族兄。宣和元年(1119)。舍试合格,任嘉兴丞。同年,其子伯琮诞生,后选入宫,是为孝宗。改宣教郎,通判湖州,旋除直秘阁。后累官左朝奉大夫。绍兴十三年(1143)致仕。死于秀州。加赠太师、中书令,封秀王,谥安僖。
- 赵师夔
- 崇敬王伯圭长子。初以祖恩补官。隆兴初,授右承务郎,知湖州。由于归附从军者甚多,湖州官廪则供不应求,他奏请增添廪粮,并给租屋钱以安其居。为孝宗赞扬,诏诸郡效法。迁浙西提刑,改永庆军承宣使。宁宗即位,加检校少保,充阜陵桥道顿递使,阜陵建成,迁开府仪同三司。
- 赵师揆(?-1214)
- 崇王伯圭第二子。初补右承务郎奉祠,改婺州通判,加直秘阁。守臣韩元吉荐其才。除江东提举。迁淮西提刑兼提举,领屯田事,奏请以荒圩给军士,其屯田为民世业者勿夺,从其请。除直秘阁。宁宗即位。除奉国军承宣使,旋升节度使。召见,授检校太保、开府仪三司,充万寿观使。
- 赵元佐(965-1027)
- 初名德崇。太宗长子。从征太原、幽蓟。太平兴国中,拜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卫王,旋赐名元佐,进封楚王。初,秦王廷美以异谋得罪,元佐独申救。廷美死后,遂发狂。雍熙二年(985),坐给火烧宫,废为庶人。安置均州。真宗即位,拜天策上将军、兴元牧。仁宗即位,兼江陵牧。卒,追封齐王,谥恭宪。
- 赵允升(?-1035)
- 汉王元佐长子,幼养于明德太后宫,太后亲自抚视。真宗赐名元中,授右监门卫将军,又惕今名,累迁澶州观察使,封延安郡公,进武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历安德、建雄、安国军节度使。死,赠太尉、平阳郡王。
- 赵宗旦
- 汉王元佐孙。平阳郡王允升子,初选为仁宗伴读。及即位,获超选。治平中,同知大宗正事。神宗即位,拜崇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大宗正。元丰中,封华丽阴郡王,加开府仪同三司,典司宗籍十六年,宗子有过,则教诲,有善则奏闻。卒,赠太尉、腾王。
- 赵宗悌
- 汉五元佐孙,平阳郡王允升子,轻财好施,敬母以孝。生母早亡,宗悌不识,从父婢得其母生平,即涕泣,继而得其生母肖貌,遂描画其像,并加以供奉。官至明州观察使,卒,赠保宁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东阳郡王。
- 赵允言(?-1029)
- 汉王元佐次子。累官左屯卫将军,尝称疾不朝,降太子左卫率府率,旋复官。坐笞侍婢,悖慢无礼,贬副率。官至左监门卫大将军、黄州刺史,卒,赠明州观察使、奉化侯。
- 赵元僖(966-992)
- 初名德明。宋太宗次子。太平兴国七年(982)封广平郡王。次年,进封陈王,改名元佑。雍熙时,任开封尹兼侍中,改今名,进封许王,加中书令。病卒,赠皇太子,谥恭孝,性沉默寡言,为开封尹五年,政事无失。
- 赵宗保(?-1074)
- 昭成太子元僖孙,年七岁,授左侍禁。累官代州防御使,袭封燕国公。性仁恕,主藏吏盗米千斛,宗保宽纵不问。尝书“忍”字为座右铭。熙宁七年(1074),卒,以其子仲鞠泣请,优赠静难军节度使、新平郡王,谥恭静。
- 赵元份
- 宋太宗第四子。初拜同平章事,封冀王,改名元俊。雍熙三年(986),改今名。加兼侍中、威武军节度使,进封越王,后改镇宁海、镇东。真宗即位,加中书令,徙镇永兴、凤翔。真宗北征,为东京留守。卒,赠太师、尚书令。治平中,封鲁王,徽宗即位,改封商王。
- 赵允宁(?-1034)
- 商王元份长子。好学,尤喜读唐史。通晓近朝典故。工虞世南楷书法,真宗赐诗以奖励。善射,尝侍射后苑、屡破的。初授右千牛卫将军,历右武卫、唐州团碟使、颍州防御使、同州观察使,进彰信军节度使观察留后、武定军节度使。景祐卒,赠太尉,信安郡王。
- 赵元杰(?-1003)
- 初名德和。宋太宗第五子。太平兴国八年(983),改今名,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益王。端拱初,加兼侍中、成都尹、剑南东西川节度使。真宗即位,授检校太尉兼尚书令、徐州大都督、武宁泰宁等军节度使,改封兖王。颇好学,建成楼藏书二万卷。善为词,工草、隶、飞白。卒,赠太尉、尚书令,封陈王。
- 赵宗望
- 越王元杰后裔。仁宗尝至延和殿试宗子书法,宗望名列第一,又常献其文章,赐国子监书,并给御书“好学乐善”四字;其所居建御书阁,仁宗亲自写匾额以赐,官至右武卫大将军、舒州防御使。
- 赵元偓(977-1018)
- 宋太宗第六子。初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徐国公。真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封彭城郡王,旋加检校太傅,改镇静难、彰化,进封宁王,累官成德安国等军节度使,封相王。真宗屡以学术鼓励宗子,元偓夺魁,更好学不倦。咸平六年(1003),进太尉。天禧初,换成德、镇宁二镇,进封徐王。病座赠太师、尚书令、邓王,谥恭懿。治平,追封韩王。为人厚道、寡言,晓音律。
- 赵允弼(?-1069)
- 镇王元偓子。八岁召入禁中,登楼宴饮,可与皇子(后为仁宗)并坐。累迁武宁军节度使兼侍中,判大宗正事,封北海郡王。领宗正三十年,与濮王允让共事,相友爱,宗子都推崇,英宗时,拜中书令,为东平王。神宗即位,拜太保、凤翊雄武军节度使。病卒,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相王。
- 赵宗景(1032-1097)
- 镇元王偓孙,相五允弼子。以明相州观察使同知大宗正事。元祐中,累迁彰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封济阴郡王。坐事夺开府仪同三司,后复授其官。绍圣四年(1097)卒,赠太师、循王。
- 赵元偁(981-1014)
- 宋太宗第七子。初授检校太保、右卫上将军、泾国公。真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安定郡王,进检校太傅。后从祀阴,加兼中书令,为镇南、宁国军节度使,旋拜太保。病座赠太尉、尚书令,追封曹王,谥恭惠,后改封蔡王。撰有集三卷,笔札一卷,真宗为之作序,藏于秘阁。
- 赵元俨(985-1044)
- 宋太宗第八子。真宗即位,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曹国公,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广陵郡王,进封荣王。侍婢纵火,延燔禁中,降封端王。仁宗即位,拜太尉、尚书令兼中书令,徙节镇安、忠武,累封荆王,更加尊宠。元俨自幼寡欲,喜读书,好文词,颇善二王书法,工飞白。病死,赠天策上将军、徐兖二州牧、燕王。
- 赵允初(?-1064)
- 周王元俨子。勤于朝会,虽风雨无阻。未尝问财物厚薄,惟诵佛书。累迁宁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赠中书令、博平郡王。
- 赵允让(995-1059)
- 太宗玄孙,商王元份子。始为右千牛卫将军。仁宗即位,授汝州防御使,累拜宁江军节度使。帝肖建睦亲宅,知大宗正事,宗子好学者则勉励,不求上进者则劝戒,宗子莫不畏服。庆历四年(1044),封汝南郡王,拜同平章事,改判大宗正司。卒,赠太尉、中书令,追封濮王,谥安懿。仁宗无子,乃以允让第十三子宗实为皇子,后为英宗。
- 赵宗朴
- 濮王允让第二子。为陇州防御使,封岐国公。与英宗相友爱。初,诏英宗入居庆宁宫,固辞,宗朴率亲属敦请,英宗遂入宫。治平中,拜彰德军节度使,封濮国公。神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兼侍中,进封濮阳郡王。卒,赠太师、中书令,追封定王。
- 赵宗晟(1031-1095)
- 濮王允让子。好学,藏书数万卷,为仁宗嘉重,授国子监书。治平时,英宗患病,他密请早立皇太子,乃天下之望,时称其忠。绍圣元年(1094),以武安军节度使判大宗正事,加检校司徒,嗣濮王。卒,赠太师、昌王。
- 赵俣(?-1127)
- 神宗第十子。初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成国公。哲宗朝,封咸宁郡王。徽宗朝,累封卫王、魏王、燕王。靖康初,迁太师,河东剑南西川节度使、成都牧等。汴京陷。送二王往金兵营,北行至庆源境上,饿死。
- 赵楷
- 徽宗第三子。政和进士。初封魏国公,进高密郡王、嘉王,历泰宁、镇安、镇东、武宁、保平、荆南、宁江、河东等十一节度使。靖康初,与诸王俱北迁。
- 赵枢
- 徽宗第五子。初封吴国公,进建安郡王、肃王,历节度六镇。靖康初,金军围汴京,逼宋帝子弟为人质,并求割两河地。遣宰臣张邦昌从枢密金营,为金军所扣留,后挟以北行。
- 赵杞
- 徽宗第六子,初授武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冀国公。大观中,改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封文安郡王,政和中,授检校太尉,旋迁太保,追封景王。靖康元年(1126),授荆南、镇东军节度使,迁太傅。次年,北行,须发尽白。
- 赵栩
- 徽宗第七子。初授镇洮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鲁国公。大观中,封安康郡王,政和中,改荆南、清海军节度使,进封济王。靖康元年(1126),授护国、宁海军节度使,迁太傅。与景王杞为贺金人正旦使,既还,且言金帅请与上皇相见,遂同钦宗至金营,北行。
- 赵棣
- 徽宗第十四子。初授镇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徐国公。政和中,授检校太保。宣和中,改镇南军节度使,封高平郡王,旋进封徐王。汴京陷,从渊圣(即钦宗)北行。
- 赵栻
- 徽宗第十七子,初授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广国防大学公。政和三年(1113),授检校太保,旋改宣武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南康郡王。靖康初,授瀛海,安化军节度使、检校太傅,追封和王。金兵围汴京,从渊圣(即钦宗)出郊北行。
- 赵榛
- 徽宗十八子。初授建雄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福国公。宣和末,改安远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平阳郡王。靖康元年(1126),授庆阳、昭化军节度使,迁检校太傅,进封信王。金兵围汴京,从渊圣(即钦宗)出郊,被迫北行,至直定境内。时马扩等聚兵五马山寨,迎榛入山,主持抗金,两河人民举戈响应。遣扩去扬州请援兵。金兵破五马山寨,榛下落不明。
- 赵谌(1117-?)
- 钦宗长子。初授检校少保、常德军节度使,封崇国公。靖康元年(1126),迁昭庆军节度使、大宁郡王。诏立为皇太子。次年,金人请宋徽宗、钦宗谕太子出城,孙傅不许,范琼惟恐生变,以卫士挟持太子与皇后同车送往金营,百官军吏奔号哭,太学诸生拥拜车前,谌呼喊:“百姓救我!”哭声震天,车往北去。
- 赵旉(1127-?)
- 高宗子。拜检校少保、集庆军节度使,封魏国公。金兵犯淮南,从父至临安,苗傅、刘正彦作乱,逼高宗禅位于旉,改元明受。不久,傅等被杀,高宗复位,立其为皇太子,从高宗至建康。卒,谥元懿。
- 赵愭(1144-1167)
- 初名愉。孝宗长子。初补右内率府副率,赐今名,旋除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刺史。孝宗即位,拜少保、永兴军节度使,封邓王。乾道元年(1165),立为皇太子。三年(1177),患病,医误投药,病重而死,谥庄文。
- 赵恺(1146-1180)
- 孝宗次子。初补右内率府副率,转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孝宗即位,拜雄武军节度使、封庆王。庄文太子病死,恺理应当立。帝意未决,遂加恺雄武、保寒军节度使,进封魏王,判宁国府;恺关必民事,修筑圩田。淳熙元年(1174),徙判明州,以奉邑田租兴学,旋改永兴,成德军节度使、扬州牧。七年(1180),死于明州,赠淮南、武宁军节度使、扬州牧兼徐州牧,谥惠宁。
- 赵询(1192-1220)
- 初名与愿,年六岁,赐名俨。初除福州观察使。嘉泰二年(1202),拜威武军节度使,封卫国公,听读于资善堂。开禧初,金兵压境,要诛首谋北伐者;后立皇太子,拜开府仪同三司,封荣王,更名帱,旋改今名。卒,谥景献。
- 赵竑(?-1225)
- 初名均,旋改名贵和。嘉定时,皇太子询卒,立为皇太子,赐名竑,封祁国公。十五年(1222),加检校少保。封济国公。丞相史弥远擅权,他极为不满。宁宗死,弥远矫诏立赵昀为帝(即理宗)。封竑济阳郡王,以醴泉观使就第。宝庆元年(1225),湖州人潘王壬等谋立竑,竑知起事不成,率兵讨平。弥远派人逼竑缢死。德佑初,赠太师、尚书令,封镇王,谥昭肃。
- 赵子崧(?-1132)
- 燕王德昭五世孙。崇宁进士。宣和间,累官至宗正少卿,除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汴京府。汴京失守,起兵勤王,道阻未能进军。闻知张邦昌僭位,致书康王,请遣师阻击金兵于河上,迎请两宫,总问罪僭逆,若议渡江,恐误大计。康王即位,请放诸路常平积欠钱;献三屯之议:一屯澶渊,一屯河中、陕、华,一屯青、郓间,以张声势。后除延康殿学士、知镇江、两浙路兵马钤辖。坐擅弃城,降单州团练副使,谪居南雄州,卒于贬所。
- 赵子栎(?-1137)
- 燕王德昭五世孙。元祐进士。靖康中,为汝州太守。金兵叛盟,破荆湖诸州,唯独子栎能保境抵御金兵。李纲言于朝,迁宝文阁直学士,旋提举万寿观。绍兴七年(1137)卒。
- 赵希怿(1155-1212)
- 燕王德昭八世孙。淳熙进士。赵汝愚专权,调江东运司干办,迁江西茶盐提举。岁饥,恶少聚动,亲自审理,发粟赈济,擒首犯惩治,余众散走。称知太平州,熟知州民利病,以昭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卒,赠少保,封成国公。
- 赵士珸
- 濮安王允让曾孙。初为右监门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汴京陷,从上皇北行,至洺州东,与诸宗室议,欲遁还据城。其谋未就,金兵围捕,徙步至磁州,招集义兵解洺围,得兵五千,入城驻守败敌,以功迁权知洺州兼防御使。绍兴时,迁平海军承宣使、知南外宗正事。卒,赠少师,追封和义郡王,谥忠靖。
- 赵士皘
- 宋宗室。汴京失守,从宋徽宗、钦宗俱北迁,乘机改姓名入僧寺中,落发,穿僧衣,抵会稽。后为千牛卫将军,卒。
- 赵不群
- 太宗第六世孙。靖康初,为济南章丘县令,其县当山东、河北冲要,募勇士五千人,修城浚濠,为战守备,金兵围攻两个月不胜而去。历维州判、知鼎州、湖州兵马副钤辖,后知荆南府,两浙路转运副使。
- 赵不尤
- 宋宗室,有武力,靖康末,与王明募义兵,击金兵,声震河南、北。高宗即位,率部来归,补武翼郎。从岳飞镇压杨么起义。岳飞被冤杀,桧夺其兵,遣守横州,卒。
- 赵不弃
- 附秦桧,桧忌四川宣抚使郑刚中,除不弃四川宣抚司总领官。两人互不相容,不弃升敷文阁待制,知临安府。后任敷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时浙东旱,饥民多流亡。提举秦昌时(桧兄子),不弃竟上奏称,其尽心赈恤,救活饥民甚众。以此讨好桧。不久死。
- 赵善俊
- 太宗七世孙。绍兴进士,善俊喜功名,尤好论事。孝宗朝,曾缺丞相多年,善俊极言相位不可无人,为人所难言尽而尽言无隐。初补承节郎。虞允文荐其有边帅才,知郴州,改知庐州,岁旱,江、浙饥民涌至,遂括境内官田均给。贷牛种,租屋以居。知鄂州,南市火灾,即往视事。弛竹木税,发粟赈民,开古沟,创火巷,以绝后患。历江西转运副使、秘阁修撰,知镇江府。母死,终丧而卒。
- 赵汝述
- 太宗八世孙。淳熙进士,调南剑顺昌尉。累官将作少监,权侍立修注官。嘉定中,任兵部侍郎,改刑部侍郎,迁尚书,知平江府。
- 赵叔向
- 魏王廷美玄孙。金兵破汴京,乃潜出城,至京西。金兵退,引众屯青城,入都堂,大声指斥王时雍等速归政,置救驾义兵。后为部将于涣向朝廷告其谋乱,诏刘光世捕杀。
- 赵彦逾
- 宋宗室。绍兴进士,迁太府少卿、四川总领。知镇洒府,旱饥,遂节浮费,发粟,赈灾,饥民赖以济。孝宗死,光宗称疾。知枢密院事赵汝愚议请嘉王赵扩为帝(即宁宗),闻之大喜,极力赞助。以定策勋,累迁资政殿大学士,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乞祠以归,旋卒。
- 赵子砥
- 宋宗室。官至鸿胪丞。北迁至燕山,遣人至中京,求得上皇宸翰,归来。建炎二年(1128),高宗命辅臣召问于都堂。子砥建言今金人讲和以用兵,我朝敛兵以待和,何以制敌。主张反和主战。命知台州。
- 赵伯圭(?-1191)
- 孝宗同母兄。初以恩补将仕郎,调秀州华亭尉,累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公事。孝宗受禅,除集英殿修撰、知台州,颇有政绩,改知明州,充沿海制置使。奉诏徙戌定海,时海寇猖獗,遣人谕降寇首葛明,擒倪德,并安抚其伙,海寇平。累升显谟阁、龙图阁学士。在郡十年,为政宽和,浚湖陂,兴水利,平冤狱。光宗即位,升少师,迁太保,封嗣秀王。绍熙二年(1191),除判大宗正事,建请兴宗学以教宗子,拜太师,兼崇信军节度使,旋死于家,追封崇王。
- 赵与懽
- 燕懿王德昭八世孙。嘉定进士。历宗正丞兼权都官郎官、户部侍郎兼权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兼权吏部、吏部尚书等。立朝论事,指斥时政得失,朝令夕改,浮冗不节,物价腾贵,流民充斥,法削国弱,又陈边事尤为深切。知温州,亲处政事,创水砦,修贡院,授安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万寿观使,拜少傅。卒,赠少师,追封奉化郡王,谥清敏。后累赠太师。
- 刘廷让(929-987)
- 涿州人。小隶周太祖帐下,补内殿直押班。从世宗征淮南,以功领雷州刺史。宋初,为行营先锋使,从征李筠。乾德二年(964),以西川行营前军兵马副都部署,率禁兵步骑万人等由归州入后蜀,连破三会、巫山诸砦及峡中诸郡县。雍熙中,为瀛州兵马都部署,契丹兵战败于君子馆。改知雄州,因擅离屯年被黜,怏怏不食,行至华州卒,赠太师。
- 邵雍(1101-1077)
- 字尧夫。理学象数学派创立者。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幼年随父迁居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百泉苏门山。出游河、汾、汉、淮。时李之才为共城令,从李之才受《河图》、《洛书》及象数之学。后居洛阳三十年,居所名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屡授官不赴。反对熙宁新政,与司马光、富弼等人交往甚密。据《易传》参以道教思想。与周敦颐、张载、二程同称北宋五子。卒谥康节。
- 张世杰(?-1279)
- 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为小校,积功至都统制。德祐元年(1275),元兵南下,征诸将勤王多不至,世杰率部入卫临安,遣将收复平江、安吉诸城。元兵逼临安,世杰请与文天祥合兵背城一战,丞相陈宜中遣人请和,世杰以为不可。二年(1276),临安陷,提兵入定海,杀元劝降使卞彪。至福州,与宜中奉赵是为主,拜*枢密副使。景炎三年(1278),是死,赵昺立,拜少傅、枢密副使。屡战皆败,徙厓山。次年,与元钭张弘范战于海上,兵败,以十余舰突围,遇飓风覆舟,溺死于平章山下(约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的海陵岛对开海面)。
- 冯铨(1595-1672)
- 顺天涿州人。明万历进士。附和魏忠贤,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崇祯时罢官。顺治元年(1644)应清廷征召,入内院协理机务,后累官礼部尚书,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弘文院大学士,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初年上疏请恢复明朝票拟旧制,议定郊社、宗庙乐章。后屡次受诸言官弹劾。顺治十三年以年老离职,仍留备顾问。康熙十一年卒。
- 卢坤(1772-1835)
- 顺天涿州人。嘉庆进士。历任陕西巡抚,湖广、两广总督加太子少保。道光中抚治陕西南山地区,广兴水利,大举垦务。回疆叛乱起,驻肃州办理平叛军需,多有建树。改革湖广盐务,浚河筑堤。道光十二年(1832)督师用兵湖南、广东瑶疆,封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后在广州治海防,办理与英国交涉事宜,驱逐入侵黄埔之英舰。道光十五年卒。
- 冯至(1905-1993)
- 诗人、翻译家。直隶涿州人。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5年获德国海岱山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同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文学历史、文物研究院外籍院士。1981年当选为联邦德国麦因茨科学与文学研究院通讯院士。1986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通讯院士。
- 张天民(1933-2002)
- 小说家、电影文学家。河北涿县人。1951年开始发表小说。次年入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学习。1954年到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工作。1956年调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编剧。著有长篇小说《创业》,电影剧本《创业》。
定州市
- 李广利(?-?)
- 中山(今河北定州)人。汉武帝李夫人之兄。汉太初元年(前104年),领兵数千前往贰师城取良马,故号“贰师将军”。后统帅边骑数万,出敦煌伐大宛,得胜而还,以功封海西侯。征和三年(前90年)复领兵七万出五原击匈奴,兵败,为单于所杀。
- 李延年(?-约前87)
- 西汉中山(今河北定州)人。乐工出身,父母兄弟皆亦为乐工。因犯法被处腐刑,供事于狗监。善歌,又善创造新声。其妹得幸武帝,称夫人,他被任为协律都尉,宠幸与韩嫣相等。曾为《汉郊祀歌》十九章配乐,又作新声二十八解。李夫人死后,其弟犯罪,被族诛。
- 汉武帝李夫人
- 西汉中山(郡治今河北定州)人。本为乐工,善歌舞。其兄延年知音善歌,侍武帝,因平阳公主将她荐之于帝,有宠,生昌邑哀王。早死,武帝眷念,使画工绘其像于甘泉宫,并自歌赋以悼之。其兄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兄延年为协律都尉。武帝死,追谥为孝武皇后。
- 汉中山卫姬(?-约10)
- 平帝母。西汉末中山卢奴(今河北定州)人。父子豪。成帝时为中山孝王妃,元延四年(前9)生男,年三岁嗣位为王。哀帝死,无子,元帝王皇后与王莽欲专权,迎立幼王为帝,即平帝。并禁止她及外家不得至京师。莽子宇私与卫宝等通书信,教其上书求至京师。事发觉,莽杀宇,尽诛卫氏族属。王莽代汉,她被废为庶人,岁余死。
- 卫子豪
- 西汉中山卢奴(今河北定州)人。官至卫尉。妹为宣帝婕妤。受帝宠爱,生楚孝王。长女复入宫元帝婕妤,生平阳公主。成帝时,中山孝王无子,又娶其次女为妃,元延四年(前9年),生子,后被立为帝(即平帝)。有子二人,长曰宝,次曰玄。
- 卫宝(?-3)
- 西汉末中山卢奴(今河北定州)人。平帝舅。公元前1年哀帝死,王莽以太皇太后(元帝后)之名,迎立仅九岁的中山王为帝,即平帝。他与弟玄被封为关内侯。莽为操纵朝政,禁止帝母及舅入京师。他与莽子宇合谋,令帝母卫姬上书求入。后莽子宇又令人乘夜以血洒于莽宅第,欲托以鬼神进行恐吓,事发觉,他及卫氏被族灭。
- 独孤永业(?-580)
- 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初为军士,有武艺,善歌舞,被文宣帝赏识。位渐显贵。孝昭时为洛州刺史,在州数年,治军有方,又善抚民,因不亲权贵,解职。武平中再任洛州,以计退周武帝所率军,封临川王。闻后主兵败,请北讨,不报。愤而降周。位至襄州总管。大象二年,受疑被杀。
- 许洛仁(577-662)
- 博陵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协助李世民起兵晋阳,累立战功。唐武德九年(626年),参与玄武门之变,诛建成、元吉有功,授大明府别将,后又为大明府统军。贞观二年(628年)除右卫原城府统军,授右武卫。卒谥曰勇。陪葬昭陵。
- 宋太祖母(?-?)
- 即杜太后。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太祖母。后周显德中,封南阳郡太夫人。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建隆二年(961),病重,太祖侍药,遗命太祖传位于弟,令赵普同记此言,并命其于榻前约为誓书。藏于金匮、卒年六十。
- 杜审琦(893-927)
- 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昭宪皇太后(即杜太后)兄。仕后唐,为义军指挥使。卒,赵匡胤即位,赠左神武军大将军。
- 杜审琼(897-966)
- 审琦弟,建隆初,授检校国子祭酒。历左领军卫将军、左龙武军大将军、右卫大将军。乾德初,领富州刺史。乾德三年(965),权判右金吾街仗事。次年,步军帅王继勋罢职,复兼点侍卫步军司事。旋卒,赠太保、宁国军节度使,谥恭僖。景德中,加赠太傅,又赠太师、中书令。
- 杜审肇(903-974)
- 审琦弟,建隆初,授左武卫上将军、检校左仆射致仕,赐宅于京师。开宝三年(970),起为右骁卫上将军,旋出知澶州,不久,河大决,汇于郓、濮数郡,民田颇受其害。太祖怒其不即时奏闻,审肇免官归家。旋复旧官,令致仕。卒,赠太保、昭信军节度使,谥温肃。景德中,加赠太傅。
- 杜审进(910-988)
- 审琦弟,建隆三年(962),授右神武大将军,改右羽林大将军。乾德初,领贺州刺史。五年(967),为保义军节度使。太宗即位,加检校太傅。太平兴国中,契丹犯边,审进率师抵御。加检校太师。官至静江军节度使。后加开府仪同三司。审进镇陕二十余年,劝农务本,庶民称便。虽居位节制,无骄矜之色,待人宽厚。卒,赠中书令,谥恭惠。景德中,追封京兆郡王,又赠尚书令。
- 石琚(1111-1182)
- 定州人,性笃厚好学,博通经史,善诗词文章。天眷二年(1139),中进士第一,授弘政,刑台县令,任上甚有政绩,迁吏部郎中。大定二年(1162),迁左谏议大夫兼吏部侍郎,奉诏详定制度,于朝政多有匡正,升参知政事,历尚书左右丞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封莘国公,致仕。大定二十二年死,谥文宪。
- 郝浴(1623-1683)
- 直隶府定州(今河北定州)人。号雪海,后更号复阳。清顺治进士,授刑部主事,后改湖广道御史,巡按四川。有气节,不畏权贵,不附势。因疏劾吴三桂而流徙奉天(辽宁沈阳市),后迁铁岭。读书讲学于银岗寓所,益潜心于义理之学,注周义解古。士人宗之,称为“复阳先生”。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果叛。十四年,特旨召还,复授湖广道御史,迁左佥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后仕至广西巡抚。巡盐政,赈灾荒,治善后,有政绩。康熙二十二年卒于任所,赐祭葬。
- 鹿钟麟(1884-1966)
- 定州人。西北军著名将领,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自北洋新军学兵营与冯玉祥相识后,随冯戎马生活近四十年,成为冯的主要助手。在“北京政变”中,率部先行入城,不费一枪一弹,仅三天就控制北京全城。将中国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废为平民。北伐后,曾任南京军事委员会委员、军政部次长及代理部长、河北省主席、兵役部部长等要职。1949年后,以普通公民积极参加街道居民工作。1954年,毛泽东主席接见他时,称其为“街道工作专家”。是年,任国防委员。
- 马溶之(1908-1976)
- 土壤地理学家。直隶定县(今河北定州)人。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地质系。建国后,历任南京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会员。
- 王琇瑛(1908-2000)
- 护理学家。直隶定县人。女。1931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1936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后获文科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副教授。建国后,历任《中华护理杂志》主编,中华护理学会第十七至十九届副理事长,全国妇联第五届副主席。长期致力于提高我国护理教育水平及培养护理人才的工作,1983年获第二十九届国际红十字会委员会南丁格尔奖章。是我国第一位获此项国际护士最高奖的护理工作者。
- 王子纲(1909-1994)
- 直隶定州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电台台长。建国后,历任北京市电信局局长,邮电部电信总局副局长、局长,邮电部副部长,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邮电部部长、顾问,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第一届理事长。
- 孙志远(1911-1966)
- 直隶定州人。曾任共青团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冀中军区、八路军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晋绥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三纵队政委,第一野战军第七军政委,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政务院副秘书长,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是中共七大代表、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安国市
- 刘祐
- 东汉中山安国人。初察孝廉,补尚书侍郎。历任城令、扬州刺史、尚书令、大司农等职。曾触犯宦官,被免官。灵帝初,陈蕃辅政,被任为河南尹。蕃被诛,罢官归乡。为名士“八俊”之一。
- 魏献文思皇后李氏
- 中山安喜(今河北安国)人。孝文帝宏母。追谥为思皇后。
- 关汉卿(约1220-约1300)
- 大都蒲阴(今河北安国)人。在金曾为太医院尹,入元不仕。在大都(今北京市)组织玉京书会,从事杂剧创作,间或粉墨登场。一生所作杂剧今知有六十余种,现存有《窦娥冤》、《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等十三种,大多揭露时政兴弊,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所作散曲,现存十四套,小令五十二首,其作品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 刘卓甫(1911-1993)
- 直隶祁县(今安国)人。1936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生物系。同年作为中国篮球队队员参加了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深县县长、晋绥贸易总公司副经理、西北农民银行副行长、陕甘宁边区工商厅副厅长。建国后,历任商业部、农产品采购部、城市服务部副部长,云南省副省长。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国家物价总局局长,中国价格学会会长。
高碑店市
- 孙程(?-132)
- 涿郡新城(今河北高碑店)人。宦官。安帝时为中黄门。安帝卒,他与中黄门王康等十八人首谋拥立济阴王称帝,即顺帝。诛杀外戚阎显,封浮阳侯,加官骑都尉。官至奉车都尉。卒后谥刚侯。
- 杜防
- 涿州归义(今河北高碑店东南)人。开泰五年(1016),中进士甲科。太平中,拜中枢密副使。重熙九年(1040),夏攻宋,奉命使夏,各归侵地,拜参知政事。十三年,拜南府宰相。清宁二年(1056),拜右丞相,死后谥元肃。
- 时立爱(1056-1137)
- 涿州新城(今河北高碑店)人。辽时,中进士,历同知春州事,燕京副留守,辽兴军节度使。累迁御史中丞,刚正敢言,不畏权贵。后以平州降金太祖。历侍中、知枢密院事加中书令。跟随完颜宗望军多年,谋划居多。天会十五年致仕,加开府仪同三司,封郑国公。同年死。
- 王棠
- 涿州新城(今河北高碑店)人。博古善文,辽重熙十五年(1046)进士,累迁东京户部使。大康中,辽东饥,民多死,奏请赈济。后历枢密副使、南府宰相。精通朝政,临事不苟。死于大安末年。
- 张永
- 宦官。保定新城(今河北高碑店)人。明正德时,为刘瑾党人,总神机营。后与瑾交恶。与杨一清谋诛瑾,进封侯,世宗立,被弹劾,降司香孝酵陵。嘉靖八年(1529),复掌御用监,提督团营。不久卒。
- 张鲸
- 宦官。保定新城(今河北高碑店)人。冯保专权,鲸为帝划策斥逐保,乃掌东厂,兼掌内府供用库印,颇为时相所惧怕。后被大臣交章论劾,遂令闲住。不久复入召,再被诸大臣阻谏,宠遂衰。
满城县
- 罗玉川(1909-1989)
- 直隶满城人。曾任中共满城县工委书记,晋察冀三地委宣传部部长,冀中四地委书记,冀中行署主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建国后,历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中共平原省委副书记,平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林业部副部长,农林部副部长兼国家林业总局局长,林业部部长。
- 刘宁一(1907-1994)
- 直隶满城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唐山市委书记、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1937年后,任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1944年后,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秘书长。1950年后,历任全国总工会第七届副主席兼国际联络部部长、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世界工联副主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全国总工会第八届主席、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代理部长。1966年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后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国国际信托公司党组书记、顾问。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亚非人民团结组织执行委员会会议1961年12月9日至11日在巴勒斯坦的加沙市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总宣言和其他一些决议。总宣言号召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有人民力量进一步团结起来,提高警惕,加强对帝国主义的斗争。这是参加会议的中代表团,右起:廖承志、刘宁一、包尔汉。
- 郁文(1918-2010)
- 直隶满城人。1937年赴延安,入抗大、中央党校学习。曾任延安《新中华报》采访通讯部主任、《解放日报》采访通讯科科长、新华通讯社晋绥总分社社长、《晋绥日报》采访通讯部主任、晋南日报社社长、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建国后,历任新疆日报社社长,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干部局局长、副秘书长、政治部主任兼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副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 张宗祜(1926-2014)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家。直隶满城人。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5年获苏联莫斯科地质堪探学院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总工程师,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
清苑县
- 孙行友(902-981)
- 莫州清苑人。农家出身,以妖术聚众于定州狼山中。后晋时,委为边界遊奕副使,抵御契丹来犯,边民赖以无患。投郭威,为定州留后,后加检校太傅。宋初,加同平章事。建隆时,奉诏举族赴京师。乾德二年(964),迁右监门卫大将军。改左龙武军大将军。卒,赠左卫上将军。
- 李原名
- 安州(今河北清苑东北)人。明洪武十五年(1382)被推举为御史。二十年使平缅,称帝意,升为礼部尚书。自是凡外事多向他咨询。凡部礼、宗庙、社稷、岳渎诸礼仪制度,都由他最后修定。二十三年以老致仕。
- 傅珪
- 清苑人。明成化末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官编修、左在允。与修《大明会典》。武宗时,历官翰林院学士吏部左右侍郎、礼部尚书。纂修《孝宗实录》。不阿附刘瑾,曾被降官。闲居类似木讷者,及临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其志。与权幸相恶,被矫旨令致仕。归三年卒,嘉靖元年(1522),追赠太子少保。
- 阎鸣泰
- 清苑人。明万历进士。屡官山东佥事。分巡辽海。天启中,廷推为辽东经略,无所作为。暗中勾结魏忠贤,得官至兵部尚书。曾巡抚顺天、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崇祯帝定魏党逆案,遣戍死。
- 徐寿朋(?-1900)
- 字进斋。直隶清苑人。原籍浙江绍兴。禀贡生,捐纳主事。以熟悉外国情况,佐津海关办理交涉,历官道员至安徽按察使、外交部左侍郎。光绪初,先后驻美、日、秘鲁等国使馆参赞,于华工待遇问题多所交涉。二十四年(1898)任韩国全权议约大臣,议定商约十三条。后改充出使韩国大臣,奏设汉城总领事,保护侨民。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佐李鸿章议和。通西方语言文字。
- 朱彦丞(1912-1980)
- 教授。河北清苑人。1935年毕业于中法大学生物系。1946年获法国国家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曾任中法大学教授、北平研究院研究员、云南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云南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教务长,中国植物学会和中国生态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 李英儒(1914-1989)
- 作家。直隶(今河北)清苑人。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参加河北游击军。曾任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敌工部处长、华北敌工部科长,参加了保北、平津等战役。建国后,历任总后勤部政治部文化部、宣传部副部长,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组组长。著有长篇小说《战斗在滹沱河上》、《野火春风斗古城》、《女游击队长》、《还我河山》,有《李英儒短篇小说集》。
- 刘焕岐(1928-2014)
- 清苑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华北野战军连指导员。参加了平津、太原等战役。1951年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后任空军飞行中队中队长,飞行大队大队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大队大队长、师领航主任。曾击落敌机两架。后任空军团、师长,军区空军副参谋长,济南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 傅铁山(1931-2007)
- 河北清苑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文声学院神哲学系。1956年在北京西什库教堂晋升为神甫。1979年祝圣为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1998年起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副会长。2003年任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名誉主席。2005年任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代主席。是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阜平县
- 耿莲凤(1944-)
- 歌唱家。阜平人。女。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任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演员。长期与张振富合作从事男女声二重唱表演。演唱的歌曲有《祖国一片新面貌》、《藏族人民纵情歌唱》、《各族人民心向党》、《年青的朋友来相会》等。
徐水县
- 李产
- 晋范阳(今河北徐水北)人。初避乱依附于同郡祖逖部,后返回乡里,仕石赵。慕容儁南征,被俘降燕,历尚书、太子太保。性刚直,每上朝直言朝政得失。后辞官归家。
- 许惇(?-572)
- 高阳新城(今河北徐水西南)人。东魏时,为阳平太守,治称天下第一,累迁至大司农,供军需,从无迟滞。北齐初,为殿中尚书,后主武平初,为尚书右仆射、特进。敏识善断,长于政务,与士人聚,则杜口终日,或伏几沉睡,年老解职,武平三年卒。
- 郝天挺(1246-1313)
- 安肃州(今河北徐水)人。为忽必烈召见,后拜中书左丞。仁宗即位,奉召与张闾等十人,共议大政,革尚书省之弊,遂成皇庆之治。又为御史中丞,首陈纪纲之要。又上疏陈七事。升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卒,追封冀国公,谥文定。
- 赵豫
- 安肃(今河北徐水)人。明永乐中历兵主事、员外郎。洪熙时升郎中。宣德五年(1430)任松江知府。择谨厚者为吏,均徭役节费用,裁减吏员、减轻田租。正统中,任职期满考绩当去。部民五千余乞留,命增秩还任。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去郡,老幼攀辕惜送,后配祀周忱祠。
- 郑洛
- 安肃(今河北徐水)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登州推官,征为御史。万历时,以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款抚俺答,威望大著。累加官至太子太保,召为戎政尚书。洮河用兵,诏兼右都御史,经略陕西、延、宁、甘肃及宣、大、山西边务。言官弹劾其重利媚敌,谢病归。卒,赠太保。
- 陈矩
- 安肃人。明万历中,为司礼秉笔太监,提督东厂。平恕识大体。《续忧危竑议》书案起,帝大怒,命矩及锦衣卫大索,必得造妖书者。时大狱发,株连甚众。次辅沈鲤、侍郎郭正域、锦衣指挥周嘉庆及株连者,皆赖矩得活命。卒,赐祠额曰清忠。
- 袁复礼(1893-1987)
- 教授。直隶安肃(今徐水县)人。1915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2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瑞典合作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中方代理团长,清华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1928年至1930年在新疆发现以他的姓氏定名的“袁氏三台龙”兽形类爬行动物化石。1935年获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的“北极星”科学勋章。
- 师昌绪(1920-2014)
- 金属学家、材料科学家。直隶徐水人。1945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2年获美国欧丹特大学冶金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领导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铸造多孔气冷涡轮叶片,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李灿(1925-2011)
- 直隶徐水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北岳军区团特派员、营教导员。参加了平津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军区空军组织部副部长,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组织部部长,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副政委。军事教育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定兴县
- 蒯通
- 本名彻,因避武帝刘彻讳,史称蒯通。秦末汉初范阳(今河北定兴北)人。陈胜起义后,派武臣北攻赵地,他说范阳令徐公归降,使武臣不战而下三十余城。后又说韩信攻取齐地,并劝他离叛刘邦自立为王,独立发展其势力。信不听,遂佯狂离去。惠帝时,为丞相曹参宾客。著有《隽永》八十一篇。论战国时策士权变之术。
- 卢责
- 涿郡范阳(今河北定兴县南)人。通晓经史,懂音律。北周时袭父爵,杨坚为大司武,贲倾心相结。勒兵胁百安拥坚入宫,遂掌宿卫。坚称帝,以为左领军、右将军。忌高颍。与刘昉等谋黜颍,事泄被贬为民。年余,复官。任怀州刺史。修利民渠、温润渠;为齐州刺史时因灾求利,贬为民。后坚欲以一州赏其旧功,有怨言,坚怒,不复任用,卒。
- 张柔(1189-1268)
- 易州定兴(今河北定兴县)人。金贞佑年间,金兵入河北,组织地方军队自卫,后受金招抚,任为经略使。兴定二年(1218年),被蒙古兵俘后降元。成吉思汗还其旧职,率旧部攻克雄(河北雄县)、冀(河北冀县)以北,镇(河北正定县)、定(河北定县)以东三十余城,扩地千里。加荣禄大夫、河北东西等路都元帅、拔号都鲁。蒙古窝阔台汗五年(1233年),随蒙古将领拖雷南下伐金,破汴京(河南开封市)。后多次随蒙古军进攻南宋,得河南、两淮诸地。从忽必烈攻鄂州(湖北武汉),积有战功,升万户。封蔡国公。
- 张弘略(?-1296)
- 张柔第八子。通经史,善骑射。1255年为万户,蒙哥征蜀,中统三年(1262)李璮勾结宋将夏贵反叛,他率领蒙军攻破夏贵占领的蕲州。至元三年(1266)修大都(今北京)城,他辅佐其父筑宫城总管。十六年(1279)任江西宣慰使,镇压饶州地区农民起义军。二十九年为河南行省参知政事。
- 许显纯(?-1628)
- 定兴人。举武会试锦衣卫都指挥佥事。性残酷,大狱频兴,毒刑拷打。杨涟十余人,皆死显纯手,崇祯初伏诛。
- 鹿传霖(1836-1910)
- 直隶定兴人。都匀知府鹿丕宗子。咸丰中,从胜保军镇压捻军,官至同知。同治元年(1862)中进士。历官河南巡抚、四川总督,至军机大臣,礼、工部尚书兼督办政务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光绪中,清厘河南粮税,措置川、藏土司事务,请归流改汉,以抗英、俄窥藏。中日甲午战争及义和团运动起,皆遣兵入卫京师。奉命查办归化城垦务,劾置贻谷等人。光绪、宣统之际,与摄政醇亲王同受遗诏,晋太子太保。宣统二年卒。
唐县
- 王恂
- 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初从刘秉忠学于紫金山。1253年为忽必烈召见,为太子伴读。后任国子祭酒。又与许衡、杨恭懿、郭守敬等人,考订四十余家历书,昼夜测验,创立新法,谓《授时历》。病死,追赠定国公。
- 王鹤寿(1909-1999)
- 直隶唐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1937年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科科长、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兼黑龙江军区政委、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部长。1953年后,历任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部长,国家建委主任,中共鞍山市委第一书记兼鞍山钢铁公司党委书记。1979年后任中纪委副书记、常务书记、第二书记。
- 贾庭三(1912-1984)
- 直隶唐县人。曾任望都、定唐县县长,张家口市建设局局长,冀热察行署财政厅厅长。建国后,历任北京市公用事业局局长,中共北京市委工业部部长,北京市工业生产委员会主任、副市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贵州省委第二书记,北京市委第三书记,北京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北京市顾委主任。是中共八大代表。
- 臧伯平(1913-2005)
- 直隶唐县人。北平民国大学毕业。曾任晋察冀四专署专员,察哈尔省五专署专员兼军分区后勤司令员。建国后,历任石家庄市市长,河北省建工局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局长,北京航空学院党委第二书记,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教育部副部长。著有长篇小说《破晓风云》、《七月风暴》、《足痕》等。
- 韩劲草(1918-2010)
- 直隶唐县人。曾任唐县文化界抗日救国会主任、《晋察冀日报》编辑科科长、中共豫西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开封市委办公室主任。建国后,历任中共河南省委副秘书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委书记兼宣传部部长、河南省委书记、中共河南省顾委副主任。
- 王昆(1925-2014)
- 歌唱家。直隶(今河北)唐县人。女。曾任西北战地服务团演员。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音乐系。曾在新歌剧《白毛女》中饰主角喜儿。建国后,历任东方歌舞团艺委会主任、团长。
北京文艺工作者150多人,1955年12月13日访问了郊区农村,并在张郭庄、辛庄两乡农业合作化庆祝大会上演出了一些精彩的文娱节目。这是歌剧演员王昆在歌唱。
- 田华(1928-)
- 电影女演员。唐县人。1940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员剧团团长。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主演的影片有《白毛女》、《党的女儿》、《秘密图纸》、《法庭内外》等。
高阳县
- 王尊
- 西汉涿郡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少孤,牧羊泽中,勤奋自学,粗习史书,年十三为狱小吏。旋从师学《尚书》、《论语》。元帝即位,任虢令,以供职称能迁安定太守。后历任护羌将军、盖州刺史、东平相、司隶校尉等官,数度免而复起。执法不畏权贵,严惩豪强猾吏,曾劾奏丞相匡衡,故常坐免左徙。成帝初,平定南山傰宗起义,由京辅都尉升为京兆尹。后坐事免,复为徐州刺史,东郡太守,卒于官。
- 许允
- 出身冀州高阳世族,为当时名士。魏明帝时为尚书选曹郎,后迁侍中、尚书、中领军。与夏侯玄、李丰亲善。玄、丰谋诛司马氏失败,他被株连收捕,不久流徙乐浪(今属朝鲜),卒于途中。
- 孙承宗(1563-1638)
- 高阳人。明万历进士。天启二年(1622年),由礼部右侍郎擢升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以阁臣掌部务。又以原职总督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州、莱州等处军务。在关四年,整饬战备,练兵屯田,筑宁远等城堡五十四座,垦荒地五千多顷;又兵大凌河以东,收复后金占地200公倾,扭转颓局。后受魏忠贤排挤去职。崇祯二年(1629年),明廷起用孙承宗守通州,后移镇山海关。率军收复失地多处,再次受命督师蓟辽。崇祯四年,罢官归里。十一年,清兵攻高阳,他率家人守城抗敌,子孙十余人皆战死,城破,自缢殉国。
- 李霨(1625-1684)
- 直隶高阳人。明大学士李国缙之子。顺治进士。历官编修、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太子太师。康熙前期,深受康熙帝信用,每每参与重大决策,起草机密诏旨,调和大臣,匡救时政。平定郑氏之后,力主设官镇守,反对弃置台湾地方。先后参与校定大清律例,重修《太宗实录》,充任《世祖实录》总裁。康熙二十三卒。
- 李殿图(?-1812)
- 直隶高阳人。乾隆中期进士。历官给事中,甘肃巩秦阶道,安徽、福建巡抚。乾隆中,参与用兵甘肃回疆之役,治办粮饷台站;勘察泾、渭河水清浊源流,绘图附说。疏论仓谷、关津税口诸弊。后坐失职被贬。嘉庆十七年卒。光绪初年追谥文肃。
- 齐如山(1876-1962)
- 直隶高阳人。原名宗康。早年入北平同文馆。1901年任李鸿章参赞。后赴欧洲游历。1912年主持留法预备学校校务。后致力于戏曲搜集整理及研究工作,并任北平女子文理学院教授。1931年参与组织北平国剧学会。对北京民俗颇有研究。1948年去台湾。后任台湾中国歌剧改良委员会主任委员。
- 佟麟阁(1892-1937)
- 原名凌阁,字捷三。“七·七事变”时,他指挥陆军第二十九军坚决抗战,喋血南苑,壮烈殉国,被追晋为二级陆军上将。他是我国抗战中最早捐躯疆场的一位高级将领,“给了全体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 李煜瀛(1881-1973)
- 直隶高阳人。字石曾。早年留学法国,曾在巴斯德学院及巴黎大学研究生物与生物进化哲学。1906年在法国参与创办世界社,出版《新世纪》周报。同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参与组织京津同盟会。1915年参与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后任北京大学教授。1920年创办中法大学,任董事长。同年在法国里昂办中法大学。1928年后任北平临时政治分会主席。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校长,北平研究院院长,总统府资政。1949年后旅居瑞士、乌拉圭。1956年到台湾,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 盖叫天(1888-1970)
- 京剧演员。直隶(今河北)高阳人。幼年入天津隆庆和科班。工武生。后以演短打武生为主。曾在上海、浙江等地演出。建国后,历任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第二届理事、浙江分会主席。表演造型优美,体现人物气质精神,武戏文唱,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盖派”。所演《武松》、《三岔口》、《一箭仇》等剧影响广泛。1956年文化部举办了盖叫天舞台生活六十年纪念活动。
- 侯德封(1900-1980)
- 地质学家、矿床学、地球化学家。高阳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曾任北京地质调查所技师、四川地质调查所技正、所长,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重庆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毕生从事地质研究,为寻找我国急需的一些矿藏资源作出显著成绩。开创了我国的地球化学新领域,创立了核子地质学。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和工作报告百余篇。
- 马士修(1903-1984)
- 教授。直隶高阳人。1923年赴法勤工俭学。1925年毕业于法国加恩大学理学院,后获该校数学硕士、国家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在法国潘加赉学院研究理论物理。1935年回国。曾任中法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建国后,任北京工业学院教授、工程光学系主任。是我国工程光学专业主要创始人之一。
- 王重民(1903-1975)
- 教授。直隶高阳人。字有三。192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曾任北京图书馆索引组组长,并被派往法国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建国后,历任北京图书馆代理馆长,北京大学教授、图书馆学系主任。九三学社社员。对敦煌学、方志学、中国古典文献、太平天国文献深有研究,尤长于版本学、目录学。
- 张宝树(1911-1998)
- 直隶高阳人。河北省水产专科学校毕业。后赴日留学,获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河北省水产专科学院教授、国民党河北省党部副主任委员、河北省政府秘书长。到台湾后,历任台湾大学教授,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总统府”资政。是国民党第十一届中央常委。
- 阎逊初(1912-1992)
- 微生物学家。直隶高阳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中法大学经济系。1942年毕业于法国里昂大学生物系。后在该校实验室从事高等真菌性现象的研究。1949年至1950年在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工作。1951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研究员、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长期从事放线菌分类研究工作。领导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有关放线菌分类的著作《链霉菌鉴定手册》。
容城县
- 孙礼(?-250)
- 涿郡容城人。初曹操司空谋掾。魏明帝时任尚书,反对大修宫室,并自作主张,罢止延期劳役。任冀州牧,主张以果断手段解决清河、平原二郡长期争界问题,因而得罪权臣曹爽,被免官。曾婉劝司马懿除去曹爽一党。爽被诛,历官司隶校尉、司空等。卒后谥景侯。
- 刘因(1249-1293)
- 字梦吉,号静修。保定容城人。理学家。自幼六岁能诗,七岁能属文,稍长,钻研程朱之学。至元十九年(1282)诏征为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辞归。二十八年为集贤学士,以疾固辞。卒。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
- 杨继盛(1516-1555)
- 容城人。明嘉靖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后改兵部员外郎。直言敢谏,不畏权贵。瓦剌俺答南侵时,因拒绝大将军仇鸾请开马市的议和主张,被贬狄道典史。不久再任刑部员外郎,改兵部武选员外郎。不久因奏劾严嵩十大罪,下狱,后被害。穆宗时昭雪,追谥忠愍。
涞源县
望都县
- 刘昉(?-586)
- 博陵望都人。周宣帝时为小御正,受宣帝宠信。宣帝病重失语,昉与郑译谋,引杨坚入宫。坚疑事难成,昉为司马。又诱汉王宇文赞出宫,助坚成事。时人言“刘昉牵前,郑译推后”,拜上大将军,封公爵。后尉迟迥等举兵,昉日以财利为事,于政事无所用心。隋初进位柱国。而无职任。遂与宇文忻等谋反。开皇六年,事发被杀。
安新县
- 陈德华(1697-1779)
- 直隶安州人。雍正二年(1724)状元。历官刑部侍郎,户部、兵部、礼部等部尚书。为官俭朴,不求名。先后督学广东肇高、广韶,充《大清一统志》副总裁官,供职上书房,教诸皇子读书。屡被削官夺奉。乾隆二十九年(1764)休致,十五年后卒。
- 陈调元(1886-1943)
- 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原系北洋军阀直系将领,后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军军长。以后曾两度任安徽省主席,以及山东省主席、军事参议院院长等职。
- 刘瑶章(1897-1993)
- 直隶安新人。19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天津《益世报》总编辑、南京中央通讯社编辑主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河北省党部主任委员、河北省参议会议长、北平市市长。1949年随傅作义起义。建国后,历任水利部办公厅主任、部长助理,水电部顾问。
- 冯秉铨(1910-1980)
- 电子学教育家。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人。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4年获燕京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1943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无线电电子学博士学位。曾任岭南大学教授、教务长。建国后,历任华南工学院教务长、副院长,中国电子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专于无线电振荡理论、电声学、水声工程。
- 陈继德(1920-1990)
- 直隶新安人。1937年参加入八路军。曾任晋察冀军区团政委,华北军区步兵学校大队政委。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等战役。建国后,任第十九兵团军政干部学校政委、第五政治干革命部学校副校长。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军事政治系。后历任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军政委,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湖北省军区政委,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
易县
- 张通古(1088-1156)
- 易州易县人。博览经史,善属文。辽末中进士,为枢密院令史,后辞官隐居,与金侍中刘彦宗友善。荐为枢密院主奏。历中京副留守,诏谕江南使、参知行台尚书省事、平章政事、司徒,致仕。虽居宰相之位,自奉如寒素。历封谭、郓、沈、曹王。正隆元年死。
- 敬嗣晖(?-1170)
- 易州(今河北易县)人。天眷中,中进士,为怀安丞,渐迁参知焉政事,海陵王南伐,留驻南京,治尚书省事。世宗即位,因曾为海陵执政,被放归田里,后起用为丹州刺史,令其将功补过。官至左宣徽使。参知政事。大定十年死。
- 何伯祥
- 易州易县(今河北易县)人。幼从军于金,后从张柔归附铁木真。在保定大败金将王子昌。双攻汴梁,拔洛阳,围归德,破蔡州,因功为易州等外军民总管。1237年从察罕伐宋,攻拔三十余栅,获战舰千余艘。忽必烈南伐时,他参预军事。死于军中,追封易国公,谥忠毅。
- 何玮(?-1310)
- 何伯祥长子。初镇亳州。又从围襄樊,击败宋将夏贵。至元十一年(1274)从阿术渡江,在丁家洲大败宋丞相贾似道。任户部尚书,两淮都转运使。又升至中书参知政事。大德七年(1303)为御史中丞,陈当世要务十条。至大元年(1308)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在汴京,建诸葛祠,立书院。卒,追封梁国公,谥文正。
- 赵鹏飞(1920-2005)
- 直隶易县人。满族。曾任定兴、龙华县县长,晋察冀边区专署专员。察哈尔省实业厅厅长。建国后,历任北京市建设局副局长,市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北京市建委主任、副市长,国家房产管理局局长,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市第五届政协主席,北京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第八、九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 解峰(1922-2004)
- 直隶易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易县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昌平县公安局局长。建国后,历任中共张家口地委第二书记、石家庄地委第一书记、河北省委副书记、河北省省长。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 唐诃(1922-2013)
- 作曲家。直隶易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晋察冀军区曙光剧社歌舞队队长、七月剧社音乐组组长,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军文工团指导员。建国后,历任华军区文工团歌舞队代队长,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编导、副团长兼编导室主任。
曲阳县
- 杜弼(491-559)
- 中山曲阳(今河北曲阳西)人。家贫好学,长于文。魏宣武帝末,以军功起家,为广武将军、恒州征虏府墨曹参军。敢于直言劝谏,屡言应严禁贪污。北齐初,以功为骠骑将军、卫尉卿。曾言鲜卑车马客,治国当用汉人。遭文宣忌恨。任胶州刺史时,帝饮酒醉,遣使至州杀之。弼好玄学,注有《庄子·惠施篇》、《易·上下系》。
- 王安中(1076-1134)
- 中山曲阳人。举进士。调瀛州司理参军。政和间,以御史中丞,劾徐禋罪,又劾蔡京蠢国害民数事,迁翰林学士承旨。宣和元年(1119),拜尚书右丞。授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为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安中不能制。召还,除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因事罢,提举嵩山崇福宫,累贬象州安置。绍兴初,复左中大夫。卒。善为文,尤工诗。
- 赵金科(1906-1987)
- 地质古生物学家。直隶曲阳人。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至1939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回国后,曾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研究了广西地层,对确定该区弧形构造有重要贡献。
蠡县
- 史弼(1232-1318)
- 一名塔刺浑,蠡州博野人。通蒙古语,臂力过人。中统末,为管军总管。奉命从刘整伐宋。至元十年(1273)攻樊城,杀牛都统,又从伯颜南征,攻沙洋堡,平鄂州,抵扬州,擒张都统。十五年,升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行黄州等路宣慰使。他三官扬州,人刻石《三至碑》颂之。二十九年,奉召往征爪哇,从泉州出发,历交趾,占城界,至爪哇,攻邻国葛郎,取胜,返回途中,遭爪哇土罕必那夹路相夺,士卒死者三千余人,经六十八个日夜,才达泉州。后因朝廷以其亡失多,被杖十七,没家赀三分之一。延祐五年(1318),升平章政事,封鄂国公,卒于家。
- 杨瓒
- 蠡县人。明永乐末进士。授赵城知县,考绩为山西最佳者,越级升为凤阳知府。正统十年(1445)被举为天下治行卓异者。升浙江右布政使。曾建议民间子弟有可造就者甚多,请增加生员,勿规定限额,礼部采纳他的建议,考取附学,附学生由他建议始。景泰二年(1451),均平湖州诸府官田赋税,田赋称平。卒官。
- 楚溪春(1896-1966)
- 直隶(今河北)蠡县人。1918年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五期步兵科。1924年任北京执政府卫队旅参谋长,后任国民党政府第三集团军北路军参谋长,北京宪兵司令、警备司令。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二战区参谋长、第八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二战区北区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南京军训团副教育长、沈阳防守司令官、河北省政府主席、北平督察总监。1949年在北平随傅作义起义。建国后,历任政务院参事,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委员兼副秘书长。是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 梁斌(1914-1996)
- 作家。直隶蠡县人。山东剧院肄业。曾任冀中区新世纪剧社社长,冀中文化界抗战建国联合会文艺部部长,中共蠡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副书记,中共襄阳第五宣传部部长,襄阳日报社社长,中共襄阳地委青委书记。建国后,历任武汉日报社社长,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翻身纪事》。
- 刘秉彦(1915-1998)
- 直隶蠡县人。北京大学肄业。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冀中军区团长、军分区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纵队参谋长。参加了清风店、平津战役。建国后,历任华北军区防空军参谋长,解放军防空军副参谋长,第三机械工业部、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共河北省委书记,河北省代省长、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 袁晋修(1916-1983)
- 直隶蠡县人。曾任蠡县联络部部长。1942年后在北平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建国后,历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人事处干部科科长,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副局长、市第二商业局局长,中共北京市委财贸部副部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 黄胄(1925-1997)
- 河北蠡县人。中国画画家。1942年从赵望云学画。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西北师范学院讲师,解放军部政治部创作室、军事博物馆创作员、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 王丙乾(1925-)
- 直隶蠡县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世界银行理事会中国理事。
- 刘晋峰(1926-2015)
- 直隶蠡县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津南县公安局局长。建国后,历任天津市公安局局长,天津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书记,天津市农委主任,天津市副市长,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天津市第八届政协主席。
顺平县
- 刘仙洲(1890-1975)
- 教育家。直隶完县(今河北顺平)人。1908年加入同盟会,在保定等地参加辛亥革命活动。191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曾任北洋大学教授、校长,东北大学教授、机械系主任。三十年代起致力于中国工程发明史的研究。建国后,任清华大学第一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务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和第二、三届副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一届理事长。
- 刘秀峰(1908-1971)
- 直隶完县(今河北顺平)人。曾任晋察冀省委组织部、宣传部部长,中共张家口市委书记,石家庄市委书记兼市长。建国后,历任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兼副市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组织部部长、副书记兼工业部部长,华北行政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建筑工程部部长。是中共八大代表。
- 晨耕(1923-)
- 作曲家。直隶完县(今河北顺平)人。满族。1937年参国八路军。曾任华北军区军乐队指导员。建国后,任华北军区文工团音乐舞蹈队队长。1958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干部进修班作曲系。历任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歌舞团团长、文工团副团长兼歌舞团团长,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创作室主任。作有歌曲《新战士王二发》、《歌唱光荣的八大员》、《两个小伙一般高》。军乐曲《骑兵进行曲》等。参与创作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博野县
- 王武(?-前52)
- 西汉涿郡广望(今河北博野西北)人。宣帝舅父。本居民间,其妹翁须寄居他人家内学歌舞,后被人买去送入武帝太子家,为皇孙妻妾,生宣帝。前73年,宣帝由民间被迎入即位后,他以皇舅封为乐昌侯。其兄无故,封平昌侯,赏赐以钜万计。
- 王商(?-前25)
- 西汉涿郡广望(今河北博野西北)人。后徙杜陵。王武子。少为太子中庶子,父死嗣侯位,为诸曹侍中中郎将。元帝时,官右将军,定陶共王爱幸,帝欲以为嗣,他以外戚护佑太子。
- 史皇孙王夫人(?-前91)
- 名翁须。西汉涿郡广望(治今河北博野西北)人。武帝太始中为史皇孙妻。征和二年(前91)生宣帝,数月后,卫太子、史皇孙因巫蛊之祸遇害,她与其他家人均被杀,独宣帝在襁褓中得全。宣帝从民间被迎立为帝后,她被追尊为悼后。
- 程琳
- 永宁军博野人。历任判吏部流内铨、知开封府、三司使等。北宋景祐中,拜参知政事。西夏元昊称帝,遣使来朝,廷臣多请诛杀,唯琳以为不可杀。元昊死,谅祚立,三大将分治,议者可以节度使引诱,加以分化,琳仍以为不可。以平章事复判大名府,前后守大名十年,择要害,缮壁垒,加强对契丹防守。改镇安军节度使,上书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性啬于钱财,为官长于政事。病死,赠中书令,谥文简。
- 刘吉(?-1493)
- 博野人。明正统末进士。授编修,充经筵讲官。修《寰宇通志》成,升修撰。天顺四年(1460)侍太子讲读。宪宗即位,召纂修《英宗实录》,升侍读。实录成,升侍读学士,累官至礼部左侍郎。成化时,累进户部尚书。孝宗即位,万安、尹直罢官,他独留任,数兴大狱,中外侧目。升少傅华盖殿大学士。多智数,善附会,时人视之为“刘绵花”,意指他耐弹,后被帝讽令致仕。弘治六年卒。赠太师。
- 颜元(1635-1704)
- 字浑然,号习斋。清颜李学派的创始人。勇于反对旧传统程朱理学,倡导实学,以经世为宗,以学用结合的教育代替无用的浮文教育。作为清代学术启蒙时期的先导大师之一,间接地开导了学术新途径,侯外庐先生称为“十七世纪思想界中的一支异军”。
- 尹会一(1691-1748)
- 直隶博野人。雍正进士。历官两淮盐政、河南巡抚、工部侍郎。乾隆中,于河南农政、纺织、仓储多有建议。黄河水灾,以工代赈。后督学江苏。乾隆十三年卒。
- 张荫梧(1891-1949)
- 国民党陆军上将。曾任晋军师长、军长、北平警备司令、北平市长、四存中学校长等职。抗战初期,任河北民军总指挥,曾屡次与八路军发生冲突,杀害抗日干部及八路军官兵,与共产党争夺政权,被毛泽东同志称为“磨擦专家”。抗战后期,任冀察战区总参议兼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解放战争期间,任京(平)汉路北段护路司令、华北“剿总”上将参议。1948年底,北平被围困,他不甘心失败,成立“华北民众自救会”,搜罗人马,企图与共产党顽抗到底,北平和平解放后,其阴谋败露,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
- 程茂兰(1905-1978)
- 天体物理学家。直隶博野人。1925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4年毕业于雷恩大学数学系。1939年获法国国家数学博士学位。曾任法国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研究员。多年从事恒星、极光、夜天光光谱的实测和研究工作。曾获法国科学院奖金和骑士勋章。
- 傅铎(1917-2005)
- 剧作家。河北博野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入华北联大文学院戏剧系学习。1942年到冀中军区火线剧社任戏剧队队长。1945年创作了描写解放区妇女参加大生产运动的大型歌剧《王秀鸾》,深受欢迎。1947年任该剧社社长。1949年任全国文联委员、剧协理事。次年到总政任创作员,写出了反映军民关系的多幕话剧《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获1956年全国话剧汇演创作奖。1951年调总政文工团任团长兼话剧团团长。以后曾四次深入朝鲜战场,创作了表现上甘岭战役的多幕话剧《地下长城》(与人合作)等。
雄县
- 赵振
- 宋雄州归信(今河北雄县)人。景德中,授三班借职。历庆州沿边都巡检使,知顺安、保安、文信军、霸州、象州防御使。元昊攻宋,刘平等战死,擢鄜延路副都总管、知延州,代范雍。西夏兵破塞门砦,振坐按兵不救,贬白州团练使、知绛州,再贬太子左清道率府率、潭州安置。后起为左神武军大将军。振刚强自负,有武力,善弓马,有谋略,轻财尚气节,士卒乐为其用。
- 袁宗儒
- 雄县人。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御史,十二年,帝在大同,力谏回銮,并请罢皇店,遣边兵,谏帝巡边,语极危切,升大理寺丞。嘉靖三年(1524)争“大礼”,受廷杖。后历官贵州、郧阳、山东巡抚、左副都御史。因属吏赈饥无术,不能觉察,被罢官。后起官,卒。
- 王安
- 雄县人。明万历中,为皇长子伴读。光宗即位,升司礼秉笔太监,曾劝帝行善政,中外称其贤。光宗死,安力保熹宗即位。后魏忠贤擅权,被杀。崇祯初,赐祠额曰昭忠。
- 孙连仲(1893-1990)
- 国民党陆军上将。他原是冯玉祥的主要将领之一,中原大战后,接受蒋介石的改编,被任命为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在台儿庄战役中以卓著的战功赢得了抗日名将的称誉。后来,出任国民党河北省主席、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解放前夕,飞往台湾。
- 李万春(1911-1985)
- 京剧演员。直隶雄县人。满族。幼年随父学艺。八岁登台。工武生,兼演老生。后自组班社在京津沪及山东、东北等地演出。建国后,历任北京京剧一团团长、北京京剧院演员。擅演剧目有《武松打虎》、《九江口》等。
- 顾金池(1932-2009)
- 雄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北京第一机床厂党委副书记、自贡市长征机床厂党委书记、中共自贡市委书记、自贡市副市长、四川省副省长、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甘肃省委书记。是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委员。
- 李艺花(1963-)
- 女子跳水运动员。雄县人。第三届世界杯跳水赛中获女子跳板跳水冠军。
涞水县
- 祖逖(266-321)
- 字士稚。范阳遒(今河北涞水北)人。侨居阳平。上谷太守祖武子。东晋名将。西晋末,率宗族亲党避地淮泗,司马睿用为军谘祭酒。上书力主北伐,收复中原,司马睿授予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主持北伐。祖逖闻鸡起舞,北伐中,渡江击楫,率领宗族、乡亲,积极联合当地军民,收复黄河以南地区,把石勒的势力驱逐到黄河以北。后东晋发生内乱,司马睿以戴若思为都督,受戴若思节制,忧虑而死。
- 祖纳
- 祖逖兄。初仕为平北从事中郎,历中护军,封公。西晋末,避地东南,司马睿引为军谘祭酒,累迁光禄大夫。
- 祖约
- 祖逖弟。永嘉末,随兄过江,为司马睿掾属。祖逖死,代兄为平西将军、豫州刺史。无绥御之才,士卒不为所用。出兵拒战王敦,以功进号镇西将军。苏峻叛乱,攻占建康,矫诏授约侍中、太尉、尚书令。石勒攻约,兵败降石勒,后被石勒以不忠罪诛杀。
- 祖冲之(429-500)
- 字文远。范县遒县(河北涞水)人。南北朝时期科学家。历南徐州从事、公府参军、谒者仆射、长水校尉诸职。通历法,以宋何承天《元嘉历》粗疏,更造新历;又造指南车、千里船、水碓磨等机械。著《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特别是对“圆周率”研究的杰出成就而名闻于世。他计算的两个数,盈数为3.1415927,肭数为3.1415926,圆周率正好在两数之间。他采用了分数值的圆周率,即355/113(约等于3.1415927),称之为“密率”。在欧洲,一直到1573年才由德国数学家求出了355/113这个数值。
- 祖珽
- 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人。起家秘书郎。聪明机敏,懂各族语言,为文典丽也擅长音乐、绘画、阴阳占候等,性放纵,少信义,屡以盗窃公私物品及贪污遭贬罚。曲结高湛,湛即位,超拜中书侍郎。进禅位后主议,事行,谋为宰相,攻讦和士开,徙光州置地牢中,双目失明。后主亲政,复官,与陆令萱、和士开结党,位至尚书左仆射,势倾进野,促后主杀斛律光。欲整顿吏治,贬黜群佞,与陆令萱反目。己素非廉慎,被陆等检举。出为北徐州刺史。亲临战阵,击走陈军。卒于州。
- 赵柔(?-1236)
- 涞水人,有胆略,善骑射,好施与。金末避兵西山。后与刘伯元、蔡友资、李纯等聚众数千,并为长。1213年在铁木真破紫荆关时,率众降附。1226年群盗并起时,他说降其众,因功任真定涿等路兵马都元帅,兼银治总管。卒,追封天水郡公。
- 张鹏(?-1491)
- 涞水人。明景泰二年(1451)进士。授御史。上疏建议四事,帝颇采用。出按大同、宣府。建议停止征收淮、扬赋税,给牛耕种。天顺元年(1457)因弹劾石亨、曹吉祥,得罪,下狱,充军南丹。宪宗时,历任福建按察使、广西、淮、扬四府巡抚,兵部尚书。有剿蛮寇功。初为官,刚直尚气节,有威名。后惟事安静,循职而已。弘治四年死,谥懿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