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名胜古迹

郑州市

城隍庙
在郑州市商城路北。明代初年建,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其后屡有修葺。建筑均为琉璃瓦覆盖,飞檐四出,造型精致,结构紧凑。乐楼高达15米,歇山式双层建筑,正脊浮雕游龙数条,有凤凰飞舞,荷花、狮子陪衬。庙内碑碣很多,其中有明张大犹草书石碑“福赞”、“寿赞”两通,笔迹苍劲挺拔。前者碑高180厘米,宽82厘米,厚约21厘米;后者碑高181厘米,宽80厘米,厚21厘米。

苏轼书欧阳修《醉翁亭记》石刻
在郑州市博物馆内。北宋元佑六年(1091年)苏轼知颍州时,应开封刘季孙之请,以真、行、草兼用字体写成《醉翁亭记》长卷,卷末有赵孟頫、宋广、沈周、吴宽等人的跋尾赞叙。明隆庆五年(1571年)秋,刘巡邀请文彭、吴应祈为之双钩勒石,立于鄢陵县刘氏家祠内。原件墨迹。其时为高拱所得,不久又为张居正所有,张氏获获抄家,被没入宫廷,后焚毁。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高拱的侄曾孙高有闻因原刻磨损不清,出其家藏拓本重新刻石,立于新郑县高氏祠堂。刻技之精,不在鄢陵石刻之下。鄢陵石刻已全部散失,新郑石刻于1959年移置郑州市博物馆,建立长廊,妥善保存。石刻共分18块,每块长60厘米、宽40厘米左右;其后还有6块宽约40厘米、长60-90厘米的石刻,是赵孟頫、沈周、高拱等人的题跋。

商代遗址*
在郑州市区内。面积25平方公里,1959年秋发现。1955年在遗址中部又发现一座周长近7公里的城垣,为早于安阳殷墟的商代前期遗址,是商王朝重要的都邑之一。在此发掘出大量的房基、地窖、水井、壕沟、墓葬等遗迹,以及铜器、石器、骨器、蚌器、玉器、陶器、原始瓷器等遗物,还有少量的刀刻字骨和陶文符号。在城的北墙和南墙外有冶铸青铜器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西墙外有烧制陶器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北墙外还有磨制骨料的擤工业作坊遗址。在城内东北部,有大面积的带有石柱础的夯土台基,很可能是宫殿遗址。在西城墙外的社岭街和城墙东南角,出土大量青铜器,有方鼎、圆鼎、尊、卣、觚等,是商代文物之精华。

兽面纹牛首铜壶

兽面纹牛首铜尊

兽面纹铜方鼎

杜岭方鼎

1974年出土于杜岭岗南段张寨南街,通高100厘米,重86.4公斤。

杜岭方鼎

大河村遗址
在郑州市北郊大河村西南1公里处,距市区12公里。1964年秋季发现。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72-1980年曾进行11次发掘,发现大量墓葬、灰坑、房基等遗迹和遗物。是一处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为住房的遗存,已出土房基28座,年代有异,结构亦不相同。房基据碳同位素测定,距今约5000年,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大量陶器中独具风格的双连壶,红陶黑彩,白衣彩陶出土数量甚多,色彩鲜艳,花纹图案多样,为大河村彩陶的一个特点。彩陶片上绘有各种天文图象,如太阳纹、月亮纹、星座纹等。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如石制的斧、铲、刀、镰和蚌刀等的出土,高粱、粟和莲子等种了的发现,表明农业是当时人们的主要生产实践和生活来源。

彩陶钵,1972年出土。

大河村类型彩陶连体瓶,大河村出土。

吉鸿昌墓
在郑州市西郊烈士陵园。吉鸿昌(1895-1934),扶沟县吕潭镇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9日在天津被捕,24日在北平就义,葬于吕潭镇鸿昌学校花园内,1974年移葬郑州烈士陵园。

纪公庙
在郑州市西北26公里纪公庙村。汉荥阳城西南300余米。纪信是刘邦的大将,汉高祖三年(前204年),项羽困刘邦于荥阳,纪信假扮刘邦诳楚,使刘邦得以遁走成皋(治今荥阳西北汜水镇)。项羽怒,焚纪信。后人在荥阳西南为纪信修墓立庙。庙已无存,原址有唐代以后重修庙宇和赞颂纪信的碑刻30余块。其中以唐武周长安二年(702年)书法家卢藏用撰文书写的石碑最为珍贵。碑高2.27米,碑额系书“汉忠烈纪公碑”六字,碑身隶书。庙后有纪公墓,高7.5米,围125米。登冢顶可俯瞰古战场风光。

花园口
在郑州市北17公里处,紧靠黄河南岸。宋时曾在此建闸治水,后渐成村落,名桂家庄。明吏部尚书许某在此修建花园,方圆540亩余。后河道南移,村落与花园被河水吞没,成为黄河渡口,名花园口。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侵占开封,逼近郑州,国民党军队在此扒开黄河大堤,使豫东、皖北、苏北三省的千里沃野变成荒无人烟的黄泛区。1947年3月将决口堵复,河水流回故道。

古荥冶铁遗址
在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面积12万平方米。1965年和1975年曾部分发掘。发现炼铁大高炉两座,炉缸呈椭圆形,炉壁、炉基均用黑褐色耐火土夯筑而成,炉前、炉侧有冶炼的架木遗迹。经复原,高炉在6米以上,容积50立方米,周围有矿石堆、水井、水池、炼渣区等,还有预热鼓风的风管,是一个完整的冶炼作业系统。高炉附近出土大量成套的铸造模具和铁器成品,大多有“河一”铭文,产品以生产工具为主。遗址的年代为西汉中期至东汉时期。发掘材料证明它是官营的冶铸联合作坊。

原武温穆王壁画墓
在郑州市二十里铺瓦屋孙村东南。是明太祖的八世孙。墓在地面下7米处,为一坐北向南的砖券墓,墓室正面有一高大门楼,两扇石门可以启闭。墓室长6米、宽5米、高3米,墓后壁上方有一盗洞。墓内残存四块墓志铭,均为72厘米见方的石碣,说明该墓是原武温穆王及其元配张太妃的合葬墓。墓室内布满彩绘壁画,后壁中央绘有释迦佛像,两旁绘有护法灵禽、麒麟、大象。东西两壁绘有帝王和王妃画像及其亲人、侍者、菩萨、比丘,以及亭台楼阁和各种乐器等。墓顶绘日月星象,云气缭绕,仙鹤翩舞。1953年墓上方新建保护房,墓志铭镶砌在室内墙上,墓室内建有长20米的隧道,历46级可达墓底。

巩义市
石窟寺*
在巩义市区东北约8公里的大力山下。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建。东西魏、北齐、隋、唐及北宋,相继在此凿窟造像。现存5窟、256龛、7743尊佛像和数十篇题记。第一窟门内两侧雕“帝后礼佛图”,其余三壁雕佛像和佛传故事。壁脚雕神王、怪兽和伎乐人。“帝后礼佛图”分三层六组,每层比丘和比丘尼作前导,后为皇帝、皇后和侍从,前呼后拥,反映了皇室的宗教活动。为我国现存浮雕中较完整的杰作。

正龛佛像—石窟寺第1号窟中心柱正龛佛像,是北魏晚期佛像的典型代表。

杜甫故里
在巩义市老城东1公里的南窑湾。此地背依笔架山,前临广阔沃野,东泗河经此注入洛水。唐著名诗人杜甫(712-770)即诞生在笔架山下的一孔砖砌窑洞里。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县令,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诗人,杜甫少年时代即在此度过。

(1962年)

杜甫墓
在巩义市老城西北约6公里康店乡康店村西的邙岭上。墓地坐北面南,东西并排3个土冢,西为杜甫墓,向东依次为长子宗文,次子宗武之墓。墓冢呈覆斗状,高约10米,墓周长约72米。唐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在湖南湘江途中病亡(一说死于耒阳)。元和八年(813年),其孙子杜嗣业才迁葬于今址。一说迁葬河南偃师首阳山下,今首阳山下也有杜甫墓。在湖南耒阳和平江也有杜甫墓。

铁生沟冶铁遗址
在巩义市老城西南29公里。铁生沟村群山环抱,矿藏丰富,南侧为一处规模较大的西汉冶铁遗址,东西长约180米,南北宽120米,总共2.16万平方米。遗址周围断崖上,裸露出不少炼渣、矿石末、烧土和黑灰。在冶炼场附近的南北两山上,发现有汉代采矿场的遗迹。冶炼场西南3公里的罗汉寺和西北的罗泉、北庄均发现有采矿井和巷道。1958-1959年发掘,在2000平方米范围内,挖出炼炉18座。出土的煤块、煤饼和煤渣看,我国西汉时期即已用煤冶铁。特别经过对出土铁器的金相分析,发现西汉时已有球墨铸铁。

宋陵*
在巩义市西村、芝田、孝义、回郭镇附近。北宋9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均葬此。乾德元年(963年)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宏殷的陵墓由开封东南迁巩,共为七帝八陵,附葬皇后20余个。陪葬宗室及王公大臣,如寇准、包拯等墓300多座,形成庞大的陵墓群。邙岭起伏,蔚为大观。

八陵为:永安陵,赵匡胤的父亲赵宏殷的陵墓;永昌陵,太祖赵匡胤的陵墓;永熙陵,太宗赵光义的陵墓;永定陵,真宗赵恒的陵墓;永昭陵,仁宗赵祯的陵墓;永厚陵,英宗赵曙的陵墓;永裕陵,神宗赵顼的陵墓;永太陵,哲宗赵煦的陵墓。陵墓建制基本相同,都有较大的陵台。陵台四周有神墙,四角有角楼,四墙中间设神门,东、西、北三神门外各有雕狮一对,南神门外神道两侧排列著雄伟壮观的石刻群。

宋真宗永定陵石雕—是目前诸陵中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处。石望柱(不计座高)高5.7米,文武巨像体高3.7-3.8米。

雪花洞
在巩义市老城东南29公里新中乡老庙村嵩山香炉峰下。是这里20多个自然溶洞中最神奇绝妙的溶洞。因洞内石壁晶莹剔透,石林洁白如雪,故称雪花洞。洞长600多米,高13米左右,面积4000多平方米,由大小不同的6个天然溶洞组成。迎宾大厅可容纳200-300人。洞外还有杜甫故居、北宋皇陵、摩崖造像石刻、石窟寺等名胜古迹。

黄冶唐三彩窑遗址
在巩义市老城西南的大、小黄冶村。当地丘陵起伏,山沟环绕,沟岸两旁的台地上,到处呈现烧制“唐三彩”的窑址堆积。巩义市不仅是“唐三彩”的主产之一,且当时造瓷业也相当兴盛。

新郑市
郑韩故城*
在新郑市区附近双洎河(古称洧水)与黄水交汇处。春秋战国时为郑国和韩国的都城所在地,因称郑韩故城。公元前230年韩被秦灭。郑、韩在此建都长达500多年。故城平面极不规则,周长19公里。大部分城墙尚存,最高处达18米。西城中部有一座小城,应是当时的宫城。东城内有各种手工业作坊遗址。铸铜作坊遗址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制骨作坊遗址面积7000平方米,战国时的铸铁作坊遗址面积4万平方米。曾在此清理出一座熔铁炉和两个烘范窑,出土大批铁器和陶范,此外还有制陶、制玉作坊遗址。东城内的一个战国兵器坑,出土铜兵器180多件,多数有铭文。城内外发现六处墓地,出土一批青铜器、玉器等。

裴李岗遗址
在新郑市区西北约8公里。遗址西南临双洎河,东靠裴李岗村,高出周围地面约2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1977-1979年曾进行三次发掘,发现大量墓葬、灰坑等遗迹和遗物。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石器有磨制精致的磨盘、磨棒、铲、镰、斧、凿等。铲多作鞋底状,上下均有圆形弧形刃。镰似今之镰刀,而刃部有锯齿。这些都为我国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所不见或少见。陶器多红色,手制,火侯较低,器表多磨光。器形有球形小口双耳壶、三足体、三足壶及鼎、钵、盆、碗、勺等。据碳14测定,距今已8000年左右。

欧阳修祠墓
在新郑市区西14公里欧阳寺村。欧阳修(1007-1072),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墓冢高大,古柏环绕。墓前有明清重修的祠堂及石人、石兽等,祠旁立“宋太师欧阳文忠公祠墓”碑,祠墓四周围以红墙。附近还有寺院。

后周皇陵
在新郑市区北18公里郭店村。包括嵩陵、庆陵、顺陵和懿陵。嵩陵是后周太祖郭威墓,庆陵是世宗柴荣墓,顺陵是恭帝柴宗训墓,懿陵是世宗皇后符氏墓。陵前有明清祭文石碑40余通。墓冢都有封土,高20米左右。据史书记载,太祖郭威临终曾告柴荣,陵墓务求俭素,不用石柱、石人、石兽,不修下宫。此说与皇陵现状相符。

轩辕故里
在新郑市区北关。是轩辕黄帝出生地。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现有明代重建、清代重修的轩辕祠。祠院坐北向南,前有山门,后有主殿,院左右两侧是配殿,主殿正中奉有黄帝像,左殿塑有嫘母像,右殿塑有嫫母像。县城西南12公里,传说黄帝幼年曾在此活动,现仍有天寿宫、少典祠、嫘母、嫫母等祠庙遗址。县西南的具茨山主峰风后顶,是黄帝成年时期活动的主要场所。该山峻峰突兀,风景秀丽。现有黄帝祠、黄帝避暑宫、御花园、幽胜宫、力牧峰等庙宇古迹。其中以黄帝祠最雄伟,轩辕庙大殿最奇巧,医圣宫的地势最险峻,幽胜宫的环境最幽静。

新密市
打虎亭汉墓*
在新密市区西约6公里、绥水南岸台地上。东西两墓并列,高大的土冢相连,犹如土山。西墓庞大,用砖石筑成,分7室,总长25.16米,宽17.28米,中室高4.88米。墓室南有斜坡墓道,长25米。墓底铺煤,厚0.5米。墓内画像石刻丰富,雕刻具独特风格。墓门正背两面刻有铺首衔环和珍禽异兽组成的图案。壁上刻有大幅迎宾图。东、南、北三面耳室刻绘庖厨、烹饪、车辆、馈赠、宴饮等。东墓与西墓毗邻,结构近似,唯形制略小,壁画全系彩绘。后寺郭3座汉墓,在打虎亭东北2.5公里,墓室结构和壁画内容与打虎亭墓基本相同。

战国魏长城
在新密市区西北10公里。从荥密交界的香炉山起,经蜡烛山、沙岗、风门口、五岭,南到茶庵村北,长5.8公里,墙基宽2.5米,现存城墙最高处为2.5米,如同曲曲弯弯的长龙横穿许多险要的山口。墙垣为青石砌筑,保存基本完整。魏为秦所逼,将都城自安邑(今山西夏县),迁都大梁(今开封)后,为了防御西邻秦国入侵,于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由黄河北的阳武(今原阳),经过郑州西郊,南到新密,修了一条长约100余公里长的城。秦统一六国后,这条长城才被放弃。现存的魏长城遗址,是唯一保护在地面的一段。

郑庄公冢
在新密市区东南30公里王岗村东约1公里。现有圆形墓冢,高10米,周长约有125米,墓建造在土岗上。冢东距郑韩故城仅15公里。郑庄公(前757-前701),春秋时郑国第二代国君。

后士郭汉墓群
在新密市老城西北后士郭村处。地面上现存4个冢,皆坐北朝南,经发掘可知:墓室为砖石结构,随葬器物非常丰富,有石羊头、镇墓罐、彩绘陶仓楼。墓室正面壁上绘“地主收租图”图案。后士郭汉墓出土的大量随葬器物,为打虎亭汉墓断代提供了佐证。壁画“地主收租图”,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也是研究汉代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墓中的石刻“斗鸡图”壁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唯一的汉代石刻壁画,在美术史上有重要地位。

登封市
嵩山
属于伏牛山脉,其主峰在登封市西北,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东西绵延约60余公里。东周始定嵩高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这里山峦起伏,峻峰奇异。站立峰顶极目远眺,北望黄河,明灭一线;鸟瞰山麓,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著名胜迹有北魏嵩岳寺塔、汉代嵩山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元代观星台及少林寺、中岳庙、会善寺、法王寺塔、永泰寺、净藏禅师塔、初祖庵、嵩阳书院、石淙河摩崖题记、刘碑寺石碑和八方古文化遗址等,均为游览胜地。

少林寺
在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昌三年(527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历史上称达摩为初祖,称少林寺为祖庭。唐初,少林寺和尚佐唐太宗开国有功,从此僧徒常习拳术,禅宗和少林拳负有盛名,广为流传。千佛殿内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约300多平方米,白衣殿内有清代“少林寺拳谱”、“十三和尚救唐王”壁画。

白衣殿壁画

达摩亭相传是二祖慧可在此立候达摩,雪深及膝,故又叫立雪亭。寺西的塔林,西北的初祖庵、达摩面壁洞,西南的二祖庵,以及附近的唐代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时的法华塔,元代的缘公塔等,在建筑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寺内保存有唐以来的碑碣石刻约300余品,其中以唐王告少林寺主教碑,以及苏轼、米芾、蔡京、赵孟頫、董其昌、日本僧人邵元撰文和书写的碑刻最为珍贵。

塔林
在嵩山少林寺西里许。为历代和尚墓地,现存自唐至清千余年间的砖石墓塔220多座。式样繁多,造型各异,是综合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初祖庵
在嵩山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下。现存一殿、两亭和千佛阁等。大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木构梁架、斗拱都具典型的宋代风格,是河南现存木构建筑中之杰作。大殿东南有古柏一株,相传为唐初禅宗六祖慧能所植。附近保存有书法家黄庭坚、蔡卞等人书写的赞颂初祖达摩的碑石40余品。

二祖庵
在嵩山少林寺西南4公里的钵盂峰上。二祖慧可(487-593),北魏时虎牢(今荥阳市)人,从菩提达摩学佛,立雪断臂,得受衣钵后,相传在此养伤。其徒众为作纪念,在此建庵。庵内有大殿3楹,碑碣数通。殿前四井,传为慧可卓锡所凿,名卓锡泉,虽近在咫尺,而味各异。庵外有古塔3座,其中以周万岁登封元年(696年)所建的唐塔最为挺拔俊秀。南上里许有炼魔台,又名觅心台,为慧可经行处。

达摩面壁洞
在嵩山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上。传为达摩面壁十年(一说九年)处。石洞幽邃,深约7米,宽3米。

太室阙*
在嵩山中岳庙门前500米处。东汉元初五年(118年)建。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太室阙高3.92米,东西两阙相距6.75米。阙身用长方石块垒砌而成,上部用巨石雕成四阿顶,南面刻有“中岳太室阳城”六篆字,气势挺拔,苍劲有力。另有汉隶和篆、隶参半的两段铭文,记述吕常等人建阙的因由,是研究我国书法演变的重要实物。雕刻有画像50余幅。

少室阙*
在嵩山少室山下的邢家铺村。约建于东汉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118-123)之间。少室阙北面上部刻有双线勾勒的“少室神道之阙”六篆书大字,南面的隶书铭文大部剥落。阙身现存画像有60余幅。蹴鞠图雕刻栩栩如生,说明我国早在汉代已有足球运动。

启母阙
在嵩山南麓的万岁峰下。东汉延光二年(123年)建。是汉代启母庙前的神道阙。附近有巨石,周长43.1米,高约10米,据《淮南子》记载,名启母石,庙即为此而建。汉代因避景帝刘启讳,曾改名开母庙、开母阙。阙上有小篆铭文,下半部尚完好,字体遵劲俊逸,是汉代书法中的精品,为国内外金石学家所注重。铭文记述夏禹及其父鲧治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下部还有东汉熹平四年(175年)中郎将堂溪典的《请雨铭》,字为隶书,惜大部剥落。阙身雕刻的画像现存有60余幅。这些画像都具典型的汉画风格。

中岳庙
在嵩山黄盖峰下。嵩山原有太室祠始建于秦。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游嵩山时下令扩建,约在北魏时改今名。庙址屡有变迁,唐代中叶始定于现址。唐宋年间盛极一时。现存为清代重修后的规模,为河南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从中华门起,经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崧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到御书楼共11进,长达1.3公里,面积10余万平方米。有楼、阁、宫、殿、台、廊、碑楼等建筑400余间。特别是中岳大殿,计45间,红墙黄瓦,气势雄伟。庙内有唐宋以来的古柏300余株,金属铸器和石刻碑碣百余座,尤以北魏的中岳嵩山高灵庙之碑最为驰名,是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庙前石翁仲刀法古拙,北宋铸造的四大铁人,气势雄伟,堪称汉代石刻艺术和宋代铸造艺术的佳作。

中岳庙铁人
在嵩山中岳庙崇圣门东北古神库四隅。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忠武军匠人铸造。共4躯,高约3米,振臂握拳。其中一铁人背后腰部有连接痕迹,可知系接铸而成。这4躯铁人为我国现存镇库铁人中形体最大、保存最好、造型较佳的艺术珍品。

嵩岳寺塔*
在嵩山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始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年),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塔高40余米,15层,平面呈十二角形。除辟门的四面外,其余八面各砌一座单层方塔状的壁龛,突出于塔壁外。塔身东、南、西、北四面设入口,导至塔心室。此室自下而上直达顶部,分为10层,第一层随塔之外形也呈十二角形,第二层以上则改为八角形。此塔由于建筑技术高超,塔身虽用青砖黄泥垒砌而成,但经历1400余年,仍巍然屹立。

观星台*
在登封市区东南15公里的告成镇。北望中岳嵩山,南临箕山,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天文观测建筑。创建于元代初年,至今已700多年。当时由王恂、郭守敬主持,在全国设立27个观测站,此台为观测中心。郭守敬曾在此测验过晷景。台为砖石混合结构,平面呈方形,下大上小,高9.46米,连同台顶明代增建的小室通高12.62米。台顶北部有瓦房2间,北壁中间砌成一个上下直通的凹槽,用以测量日影的“景表”表身。石圭(又叫量天尺)从凹槽下方自南向北由36方青石接连而成,长31.196米。其方位与今测子午方向相符。

永泰寺
在登封市区西北11公里太室山西麓。依山建寺,寺后峰峦环峙,寺前涧水萦绕。创建于北魏,原名明练寺,唐代为纪念魏孝明帝之妹永泰公主入寺为尼,更名永泰寺。寺内现存毗卢殿、大雄殿、皇姑楼等清代殿宇30余间;唐塔一座,平面方形,高约20余米,为11层叠涩密檐式砖塔;明代砖塔一座。山门前有唐代八角形经幢2座,上刻陀罗尼经。两幢现存佛龛10余个,雕像40余尊。另有石盆一件,可容两担水,传为永泰公主浴盆。寺外有唐碑一通。陈述寺史甚详。大雄殿南边有一株枝叶繁茂的梭罗树,传为建寺时所植。

戒坛遗址
在登封市北净藏禅师塔东侧。为唐高僧一行所创。一行(673或683-727),俗姓张,名遂,巨鹿(今属河北)人,天文学家。学识渊博,武则天侄武三思沽名钓誉,欲与张结交,张不愿同流合污,到嵩山出家为僧。所创琉璃戒坛,尚存遗址。据文献记载,此坛四角镂刻天王像,栋柱磴石,各雕鬼怪山水,异常精美,并以旃坛为香材,琉璃为宝地。五代时戒坛所在的会善寺被毁。

法王寺塔
在登封市区西北6公里嵩山玉柱峰下。寺建于东汉永平十四年(71年)。三国魏青龙二年(234年)改称护国寺,后又多次更易。寺内有清代建筑的大殿。寺后有平面呈方形的唐代密檐式砖塔,高约40余米。塔内辟方形塔心室直达顶部。

碑楼寺石碑
在登封市东南刘碑寺村碑楼寺内。雕造于北齐天保八年(557年)。以“碑上置楼奉佛像”,故寺称碑楼。碑存于大殿内,高3米,宽1.41米。

净藏禅师塔*
在登封市区西北6公里会善寺山门的西边山坡上。唐天宝五载(746年)建。塔砖砌,平面呈八角形,单层重檐,立在高大台基上。自台基至顶高约9米。塔身雕刻除正面辟门外,几乎全仿当时的木构建筑样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八角形砖塔。

嵩阳书院
在登封市区北2.5公里。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宋代著名书院之一。北宋程颢、程颐曾在此讲学。院内有古柏3株,相传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游嵩岳时,见三柏高大茂盛,封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三将军柏明末毁于火,今仅存两株。大将军柏周长约6米,二将军柏周长近15米,被封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院外西南隅立有“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高约8米,为嵩山最大石碑。

嵩阳观感应颂碑
在嵩阳书院门前。刻于唐天宝三载(744年)。碑身高大,雄伟壮观。隶书端庄工整,笔法俊逸遒劲,为唐隶中之佳品。书者徐浩为著名书法家,《新唐书》有传。毕源《中州金石记》著录该碑,称徐浩“或草或隶,尤为精绝。”撰文者唐宰相李林甫,以“口蜜腹剑”著称。

周公测景台
在登封市东南告成镇周公祠前。据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碑文记载,为东周所建,今已不存。现存测景台建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天文学家一行(张遂)为改革历法,曾以阳城为观测中心,进行天文测景。为纪念周公于此以土圭测景,遂刻石立表。此台为石制,分上下两部,高9.46米。

阳城遗址
在登封市告成镇东北隅。春秋时郑国和战国时韩国西面的军事要地之一。经考古发掘,阳城的夯土城墙还大部留存,其中北墙残高8米左右。城垣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700米,城内外散布有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板瓦、筒瓦和陶器等遗物碎片。城内中北部一带地下,有战国时期的房屋地坪、储水池和输水的三通或四通陶管道等遗迹。城垣南墙外附近,有战国时期铸造铁器和铜器的手工业作坊遗址。阳城内外还出土不少印有“阳城”或“阳城仓器”陶文戳记的战国陶量、陶釜和陶豆等。

奠基坑,龙山文化二期。(有关龙山文化,见山东省章丘市的主页。)

陶罐,高19厘米。

石淙会饮
在登封市告成镇东约3公里处。石淙河汇聚成潭,两岸崖石陡峭,形如刀切,崖下潭水洞黑,深不可测。潭南有一巨石突立水中,石顶平整,可容数十人,世称乐台。河水至此两分,恰似碧绿匹练,悬挂两边。北岸有一天然石洞,内有一平方石板,据说武则天到此游览,常宿其上,故称娘娘洞,石称娘娘炕。北崖上刻有武则天于周久视元年(700年)大宴群臣时的诗作17首,南崖上刻有张易之撰写的《秋日宴石淙序》,诗与序均为恭曜手书。因武则天曾在此大宴群臣,饮酒赋诗,观赏秋景,故名“石淙会饮”,为中岳嵩山名景之一。

荥阳市
荥阳故城
在荥阳市东北古荥镇。城始建于战国,位于荥泽水西北岸,水北曰阳,故名荥阳。城垣为不规则形,周长7.5公里。城内东北为粮仓,东部高地为官署,南部是居住区,西城外为冶铁遗址。荥阳故城出土有铁器、陶器、瓦当等建筑构件和货币等。从印有“荥阳”的战国陶文戳记,可证明荥阳故城最初建于春秋,晋文公“作王宫于践土”,为荥阳营建打下基础。

青台仰韶文化遗址
在荥阳市广武乡青台村东土岗上。濒临水库,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西北距秦王寨遗址仅5公里,东距大河村遗址仅20公里。1981年共发掘面积730平方米,出土文物上千件,其中有石器、陶器和一批重要遗迹,如房基、窖穴、墓葬、瓮棺、陶窑等。发掘结果表明,早在“仰韶文化”时期豫中地区的人们就已经有了干食。从男女合葬墓和房间的组合,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家庭组织日益完善婚姻关系已进入一夫一妻制。

汉霸二王城
在荥阳市广武山上。有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在此对垒的东西广武城。西城为汉所筑,叫汉王城;东城为楚所建,称霸王城。两城间有一南北向的大沟,名广武涧,又称鸿沟。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沟内有鸿沟村。刘邦、项羽往来荥阳一带,多年战争,在此形成中分天下,鸿沟以西为汉,鸿沟以东为楚。今汉霸二王城北部已有一部坍入水中。汉王城东西长1200米,南北仅留300米,墙体塌落处宽约30米,现存最高处达10米多,高出黄河水面200余米。霸王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残长400米,墙身宽26米多,城角处宽达70米,城墙西南角高达15米。

虎牢关
在荥阳市汜水镇。传周穆王“射猎鸟兽于郑圃”,曾将进献的猛虎在此圈养,因名虎牢。此关地处东西咽喉,南连嵩岳,北拒广武(山)及黄河,山岭夹峙,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秦时因其形势险要,设置关隘,镇守重兵。楚、汉争霸时长期在此交战。东晋列国战乱时期,此地为刘渊(匈奴族)、石勒(羯族)、慕容氏(鲜卑族)等互相争夺的战场。南北朝时刘宋与北魏都曾一再攻取此关,以图消灭对方。唐初窦建德与李世民也曾在此决雌雄。现存清雍正八年(1730年)竖立的莲座石碑,上书“虎牢关”三个大字。

洞林寺
在荥阳市区东南20余公里贾峡乡寺河村。寺依山靠水,始建于汉,盛于唐、宋、元、明。古塔高耸,碑碣林立,建筑富丽堂皇,与“少林”、“竹林”合称天中“三林”。明周靖王卒葬于寺后,遂称王家之佛堂。今大部建筑已毁,仅存两殿、一古塔、一玉佛、一鼎和碑刻6通。其中的明周旨谕碑,碑高2.4米、宽95厘米,刻旨谕并明周王序。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立石,现存放洞林寺内。另外在洞林寺后古洞内,有白玉旨一尊,名为南无日光菩萨。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奉朱元璋旨造石,像高1.63米,色泽光润,雕工细巧。1980年移县文化馆保存。

中牟县
官渡之战战场
在中牟县城东北2.5公里。现有官渡桥村,因傍官渡水而得名。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即在此。距官渡3.5公里许,有一村庄名草场,因当年曹操在此存放粮草而得名。官渡10公里外霍庄村,村西有一荒岗,荆棘丛生,传是袁绍屯兵处,故名袁绍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