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网
驻马店市名胜古迹
- 商文化遗址
- 在杨庄。
- 郭楼遗址
- 在橡林乡。
- 薛庄遗址
- 在橡林乡。
- 北泉寺
-
在确山县城西北9公里秀、乐两山之间。始建于北齐。寺外蟠山回绕,群峦积翠。寺内隋果、唐柏挺拔苍劲,古塔、丰碑、奇石罗列,还有鲁公祠、大佛殿、天河九曲、八卦池潭等。池泉四季清澈。唐建中四年(783年)淮西镇节度使李希烈叛唐,德宗命太子太师颜真卿赴蔡州宣谕,被拘,百计诱挟不得,送资福寺幽禁,次年被缢死于寺内银杏树下,后人将其书“天中山”制匾悬于祠上。
- 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
-
在确山县城西32公里竹沟镇。坐北向南,有房12间,组成一四合院。临街草房3间,北屋3间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办公室,东屋3间为刘少奇和警卫住室,南间窗外原有一株刘少奇载的石榴树。西屋3间为郭述申住室。这三处房屋均为灰砖青瓦硬山式建筑。竹沟镇地处确山、沁阳、桐柏三县交界处,四面环山,中间为一不大的盆地。它是西进桐柏山、北进伏牛山的咽喉,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11月至1939年11月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原局领导机关驻此。
- 新蔡故城
-
在新蔡县城的西北部。故城周长3215米,面积约583万平方米。今故城南、北、西三面被占用,唯东南角存1415平方米,已绿化保护。现存城墙最高处10米,宽50米,低处2-7米,宽20-40米。地面遗存大量灰陶豆柄和盘、绳纹瓦片等。据载,周景王十四年(前531年)楚灵王灭蔡。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公子弃疾逼死灵王,自立为平王,把已灭掉的陈蔡二国恢复起来,把蔡灵侯少子姬卢立为蔡平侯。蔡平侯为了依附楚国,把国都从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迁至离楚国近的古吕地,名新蔡。蔡都此共三代(蔡平侯、悼侯、昭侯)。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蔡昭侯受到楚昭王袭击,迁都于吴的的“寿州”(今安徽寿县),曰下蔡。新蔡城是春秋战国著名的蔡都三迁之一。城北有蔡侯墓及古墓群,周围有72冢。
- 蔡国故城
-
在上蔡县城关一带。始建于公元前11世纪。前531年楚灵王诱杀蔡灵侯,灭蔡。两年后,蔡平侯复国,迁都于吕。历史上称故都为上蔡,蔡国在此历经五百余年,故城平面略呈长方形。现存城墙高4-11米,宽15-25米,总长约10490米。城墙为夯土筑成。南城墙三处,西城墙一处,保存较好。城内中部有一土台,称二郎台,面积120万平方米,可能是蔡侯的宫殿区。台上曾发现很多古井及陶制排水管道,台上、台下还有许多古春秋陶片及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城内西南隅翟村一带,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出土。古城西北有9个土冢,传为蔡侯墓。
- 龙泉
-
在西平县城西南45公里处。楚王邀越欧冶子来楚铸剑,用龙泉水淬火。剑特利,能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陆地上可以斩杀马牛,水里可以斩杀鹄雁,遇到敌人秒杀之。)战国时西平属韩。龙泉水汇为溪,宛如银蛇曲行15里,绕冶炉城半周向北流入洪河。因夹岸多棠棣,逢春开花,倒映溪水,故名棠溪。韩国为御敌自强,承楚铸剑之法,造棠溪剑。在各诸侯大国,棠溪剑与龙泉剑、合伯剑同负盛名。龙泉池至今犹存,泉水清澈。
- 铜峰山
-
在泌阳县城东30公里。南北宽1.5公里,东西长4公里,海拔632.6米,属桐柏山脉北部,此山雄伟高大,悬崖峭壁,山林藏密,绿竹丛生。山上有庙宇4座即北宫、南宫、清凉寺(滴水崖)、铜山顶,古碑林立,共有建筑百余间。寺庙为后梁武帝时创建,历代重修。从山下至山顶经四道天门,由两道铁索攀缘而上。
- 铜山
-
在泌阳县城东30公里大路庄乡。长4公里,宽1.5公里。海拔632.2米。是桐柏山和伏牛山的界山。山上有怪石嶙峋的滴水崖,滴水崖石洞深三四米,阔六七米,洞内四季滴水,冬暖夏凉,水质甘洌。开阔处有寺院一座,为东西各3间单檐石柱建筑。寺院前修竹成林,涧水长流。山上还有四道天门可到达顶巅,第三道天门长70米,130个石阶,人称“一线天”。两壁间只能容纳一人通过。第四道天门更为险峻,古阶在凌空绝壁上凿出,不足一尺,一边壁如九削,另一边则是悬崖谷壑深不见底。山顶平坦,上有南楼3间、北楼1间。南楼下面有一神仙洞,内有石床、石枕、放灯台、念经洞等。北楼西南是铜山顶宫。据山上石碑记载,这些建筑均为东汉时创建,明代重修,清乾隆年间(1736-1795)复修。
- 焦坟
-
在泌阳县城东北贾楼乡焦坟村。系明正德年间(1506-1521)文渊阁大学士焦芳之墓。坟地坐北朝南,东西两岗环抱,岗下两条小溪沿焦坟周围两侧成“人”字形,流入泌阳梁河。焦芳,河南泌阳人,正德初任吏部尚书,后兼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墓区南北870米,东西190米,成石碑形。从正门而入是一长廊,称“神路”。长廊两侧有两排左右对称,均衡分布的动物石雕,其中石猴两对,卫官一对。沿“神路”而入是东西两厢房、大殿等,其后是焦芳及其子孙焦希程等人坟墓,墓前各立有碑。石雕均用南阳菜花石,并按玉石的自然特征雕成,白如雪,黑如墨,造型优美。
- 普照寺塔
-
在平舆县城西南约14公里普照寺村后。又称秀公戒师和尚塔。寺早毁,塔建于金明昌五年(1194年),为纪念普照寺住持秀公戒师和尚而建。是一座六角形密檐式砖塔,高14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保存完整。秀公戒师和尚,俗姓张,河南扶沟人,7岁出家于偃师县城彼岸寺百法院,15岁剃度受戒为僧。金天德年间(1149-1153),主持普照寺。
- 小南海大士寺
-
在汝南县南关外南湖中。明代创建。寺在一高台之上,背靠湖堤,面对城郭。寺内供大士像,分前、后两殿,以三座拱桥跨水连接。寺外四面环水,可通小舟。左边南湖,迤连吉祥寺,寺中佛塔9级,矗立岸边。右边小河,抱观音阁于其中。
- 观音阁
-
在汝南县南关小南海内。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明末毁于兵火,清顺治八年(1651年),于原址重建。阁筑在5米高的台基之上,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12米。单檐歇山顶,上覆以绿色琉璃瓦。内外用红木柱24根,下为青石覆盆柱础。整个建筑高耸秀丽,宏伟壮观。距阁前约100米处还有一山门,面阔3间,进深3间,硬山顶,覆以灰色板瓦,门上嵌有青石枫额楷书“敕赐观音阁”五个大字。观音阁西与悟颖塔隔水相望。
- 悟颖塔
-
在汝南县南关外。俗传冬至正午无塔影,故又名无影塔。塔南向,平面呈六角形,为九级楼阁式砖塔,通高20余米。塔内有盘旋梯道,可逐级登临眺望。根据塔的建筑结构分析,可能建于北宋中早期。
- 宿鸭湖
-
在汝南县西北部。1958年修建。面积35.85万亩,堤坝长35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堤坝最长的平原水库,被誉为“人造洞庭”。宿鸭湖自然风光优美,东岸是雄伟的大坝,西岸有万亩芦苇,环湖有数万亩绿杨翠柳,湖中盛产鱼、虾、蟹、蚌等水产。每到冬季,成群大雁、仙鹤来这里栖息。
- 天中山
-
在汝南县城北1.5公里。上土下石。《重修汝南县志》谓: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南尤在豫州之中,故聚土垒石以标天中,名天中山。唐建中四年(783年)淮西镇节度使李希烈叛唐。太子太师颜真卿奉廷命往蔡州宣谕,被囚,为天中山书碑。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和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分别在此建天中书院和中岳庙。颜真卿书天中山碑至今犹存。
- 嵖岈山
-
在遂平县西35公里处。长2.5公里,宽1.75公里,面积4平方公里,海拔417米。山形独特,由蜜腊峰、南峰、北峰三大主峰构成。蜜腊峰风景秀丽,石奇峰峭。南峰小巧玲珑,山间有细流,至低洼处汇为小潭。山上有风景名胜。北峰险峻陡峭,顶峰有名胜。
- 吴房故城遗址
- 在遂平县灈阳镇。
- 禅云寺遗址
- 在遂平县土山村西。曾出土有小平底灰陶碗、澄滤器、鼎、鬲等文物。
- 江国故城
- 在城关镇东南37.3公里的涂店村西北。
- 东汉石阙
- 在正阳县真阳镇。
- 汉临淮城遗址
- 在正阳县朱店村。
- 王家冢遗址
- 在正阳县熊寨乡东北部。
- 黄叔度墓
- 在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