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人物

开封市

伊尹(?-?)
商初政治家。名伊,伊是官名。号阿衡。古莘川(今开封陈留)人。出身奴隶,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仕汤。后任为相,委以国政,协助汤灭夏,建立商朝。

庞涓(?-前341)
战国时魏大将。曾与孙膑同学兵法。魏惠王十六年率军围赵都邯郸,次年齐救赵,齐军直趋魏都大梁,庞涓率军兼程赶回,与齐战于桂陵,中伏大败。魏惠王二十八年,魏攻韩,齐以田忌、孙膑救韩,在马陵中伏大败,自刭而死。

杨朱(约前395-前335)
战国时魏哲学家。他对墨家的“兼爱”与儒家的“伦理”都作了批评,主张“贵生重已”、“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刑”。重视个人生命,也反对侵害别人。

石申(?-?)
战国时魏天文学家。他与甘德所测定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北极的距离,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著有《天文》八卷,今佚。传世《甘石星经》,已非他和甘德原著。

侯嬴(?-前257)
战国时魏谋士。年七十岁,为大梁夷门监者。信陵君闻其贤,迎为上客。前257年,秦围赵都邯郸,安厘王派将军晋鄙救赵,屯兵不敢前进。他献计信陵君窃得兵符,击杀晋鄙,夺取兵权,救赵胜秦。信陵君窃得兵符出发后,侯嬴守约,自刭而死。

范雎(?-前255)
战国时魏(治今开封)人。事魏大夫贾使于齐,贾疑雎以魏之机密告齐,齐使人笞击折肋。化名张禄,由郑安平、王稽帮助送入秦国,任秦相。长平之战,他忌白起之功,迫其自杀。推荐郑安平为将,王稽河东守。郑安平围攻邯郸失败降赵,而王稽又坐“与诸侯通”之罪被诛。

张耳(?-前202)
西汉诸侯王。大梁(今开封)人。少为信陵君门下食客,与同乡陈余为刎颈交。陈胜起义后,任其为校尉,因怨陈胜不任自已为将军,怂恿武臣反叛,自立为王,杀掉武臣,自任为丞相。从项羽入关,封为常山王。投奔刘邦,与韩信共破赵军,杀掉陈余,汉封为赵王。

张敖(?-前181)
张耳子。刘邦女婿。秦末陈胜起义,随其父参加起义军,被封为成都君。秦将章邯围钜鹿,他北收代地兵万余人救赵。其父降汉被立为赵王,他随父至封国。前202年,父死即位为王,娶刘邦女鲁元公主为后。前200年,因赵相贯高谋杀刘邦被囚,后获释,贬为宣平侯。

汉惠帝张皇后(?-前163)
宣平侯张敖女,其母为吕后女、惠帝之姊。惠帝即位,吕太后欲专权,遂将她配帝为皇后。无子,又使其伪装怀孕,另取后宫美人子作为己子,并杀其生母。吕太后死,她被废处北宫。文帝后元元年死。

汉高祖薄姬(?-前155)
秦汉之际魏(治今河南开封)人。原为魏豹宫女,豹为汉将曹参年擒,她被输于织室,汉王刘邦见而将她纳入后宫。后以为姬,生文帝。文帝初立为代王,随同至代为代太后。高后死,文帝即位,称皇太后。景帝二年病卒。

汉景帝薄皇后(?-前147)
文帝薄太后家族女。景帝为太子时,薄太后取以为太子妃,景帝即位,立皇后,无子无宠。立六年,薄太后死,被废。废后四年死。

郑兴
河南开封人。少学《公羊春秋》,刘歆重其才。西汉末避乱陇右,受到隗嚣礼遇。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以不善谶纬未受重用。明习《左传》、《周官》,长于历数,为著名古文经学家,对后世影响颇大。

郑众(?-83)
郑兴子。明帝时辟司空府,迁越骑司马。曾出使匈奴,不辱使命。历官中郎将、武威太守,匈奴不敢犯边。章帝时任大司农,反对复置盐铁官,以清正著称。少从父受学《左氏春秋》,兼通《易》、《诗》。为当时著名经学家。

郑浑(?-?)
三国魏大臣。字文公。河南开封人。汉末避乱淮南,初投袁术,转归曹操,为丞相掾。操征汉中,以浑留为京兆尹,颇受信爱。文帝即位为御史,明帝时做地方官,为官清廉,政绩显著。

郑袤(189-273)
荥阳开封人。扬州刺史郑泰子。初仕魏为文学掾,迁尚书郎。出为黎阳令,吏民悦服,转济阴太守,敬礼贤能,兴立学校。后附司马氏,官至散骑常侍。出为广平太守,行德政,为当地百姓所爱戴。魏末,加光禄大夫。司马炎代魏,进爵为侯。以眼失明辞官。泰始九年死,谥元。

郑冲(?-274)
字文和。西晋大臣。荥阳开封人。魏文帝为太子时,命冲为文学,迁尚书。他与何晏等人收集各家《论语》注,辑成《论语集解》。曹爽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光禄勋。齐王嘉平三年拜司空。高贵乡公时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入晋,拜太傅,进爵为公。泰始十年(274)死,谥成。

郑默(213-280)
郑袤子。初仕为秘书郎。入晋,出为东郡太守,开仓振济,为百姓所颂,升散骑常侍。累至光禄勋。太康元年死,谥成。

郑球(?-308)
郑默子。少辟宰府,入侍二宫。惠帝时,随成都王颖讨赵王伦,以功封公。累至侍中尚书、散骑常侍、中护军。永嘉二年死,谥元。

郑绍叔(464-508)
字仲明。荥阳开封人。南朝大将军。仕南朝齐,初为安丰令,以善治著称。入南梁,拜卫尉卿,封东兴县开国侯,抗御北魏军于合肥。任司州刺吏,保境安民。卒于右卫将军府邸。

郑道昭(?-516)
字僖伯。荥阳开封人。北魏著名书法家。任国子祭酒,多次上表请求兴办国子学堂,未被采纳。累官至光州、青州刺史,为政宽厚,吏民拥戴。

郑伟(?-?)
字子直。荥阳开封人。西魏文帝大统三年聚众起兵,拔东魏梁州,归附西魏。封武阳县伯,任北徐州刺史。作战勇猛,性狂好杀,进爵为襄城郡公,迁骠骑大将军。

郑道邕(?-?)
字孝穆,一字道和。荥阳开封人。仕北魏,官至左光禄大夫,赐爵永宁县侯。西魏初年行岐州刺史,考绩天下第一,封金乡县男。入北周,进爵为子,历任州刺史,有政声。

郑译(539-591)
字正义。隋荥阳开封人。有学识,兼知钟律。入北周以功赐爵开国子。宣帝时,官至内史上大夫。因与杨坚同窗,周宣帝病危时曾引杨坚入宫辅政。

王伯当(?-618)
荥阳浚仪(今开封市)人。隋末农民义军领袖。参加翟让领导的瓦岗起义军。他劝说翟让接纳李密并封为寨主。李密将他封为琅琊公。翟让被李密谋杀后,与李密分统其众。后一起归降唐朝,又叛唐,为唐军所截杀。

吴兢(670-749)
唐史学家。汴州浚仪(今开封市)人。初为直史馆修国史,与韦承庆等撰《则天实录》,转起居郎。迁谏议大夫,与刘知几撰成《睿宗实录》。天宝初为邺郡太守,撰成《贞观政要》。

崔颢(?-755)
唐汴州(今开封市)人。历官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早期的诗多写闺情,流于艳浮。后赴边塞,诗风转变,所作边塞诗慷慨豪迈。明人辑有《崔颢集》。

韩干(?-?)
唐大梁(今开封市)人。少为酒店伙计,从曹霸学画,善描人物,尤精画马。玄宗召为太府寺丞,每西域等地进献良马,皆命他依样摹画。但今存只有两幅:一为《牧马图》,存台湾;一为《照夜白》,在美国。

刘昌(738-803)
字公明。唐汴州开封人。初为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帐下裨将,相继在李忠臣、刘玄佐部下为将,屡立战功,累擢至金吾卫大将军。贞元四年授泾原节度使,在镇亲率军士垦田以实军资;收葬“平凉败盟”时将士遗骨,以慰军心民心。

何继筠(921-971)
宋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字化龙。随父征战于行伍,历任棣州团练、关南兵马都监、防御使。李继勋征太原,继筠为先锋,大胜。太祖征晋阳,继筠拒敌援兵于石岭关,大胜。功拜建武军节度。

和岘(925-981)
宋河南开封人。字晦仁。太祖以其才拜为邢部员外郎兼博士,判太常寺。岘熟知旧制、祀祭等仪礼,遇事,帝均与之面议。岘性苛刻吝啬,好财,曾以官船私货贩运谋利。

石守信(928-984)
开封浚仪(今开封市)人。后周时屡建大功,官至义成节度使。宋太祖即位,任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参与平定潞州李筠、扬州李重进叛乱。建隆二年(961),出为天平军节度使。宋太祖授意与王审琦、高怀德饮酒,席间被威胁交出兵权,与王审琦等禁兵宿将皆称疾辞职,史称“杯酒释兵权”。长期任节度使,坐镇地方,搜括钱财,聚敛巨万。太平兴国四年(979),从征范阳,督军失律,贬授崇信军节度使。后任中书令。卒,赠尚书令。追封威武郡王。

石保兴
守信长子。建隆初,以父荫补供奉官。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出任高阳监军。西夏李继迁扰边。授银、夏、绥、府都巡检使。后与范重召等领兵分五路出击,吴移、越移诸部归降。咸平五年(1002),以病求归京师,后卒。

石保吉
守信次子。以父荫补天平军衙内都指挥使。北宋雍熙四年(987),召为横海、安国两镇节度。景德元年(1004),契丹犯中原,以驾前都排阵使,率兵抵御,契丹兵退。次年,改镇安军节度命使,后加检校太师。卒,赠中书令。

刘廷翰
开封人。周世宗镇澶渊,以膂力隶帐下。世宗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累从征伐,以功迁至散指挥第一直都知。入宋,迁铁骑都指挥使、领廉州刺史。契丹南犯,先列阵于徐河,与崔翰等合击,败契丹兵于满城,以功领大同军节度使、殿前都虞候。以病求解官。廷翰自卫士至上将军,颇以武勇自任,宽厚待人,善于驭部下。卒,赠侍中。

薛居正(912-981)
开封浚仪(今开封市)人。后唐清泰进士。历仕后晋、汉、周。宋初,迁户部侍郎。太祖亲征李筠、李重进,并判留司三司,出知许州。历兵部侍郎、参知政事等。旋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太平兴国初,加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为相宽简,不好苛察。爱好读书不能自休。其子惟吉收集为三十卷以献,赐名《文惠集》。中毒死。赠太尉、中书令。

上官正(923-1007)
开封人。举进士,为鄜州摄官。淳化中,李顺起义,以作坊副使、剑门都监,与成都监军宿翰迎击,获胜,阁道得以通畅,宋军长驱直入,擢西川招安使。真宗即位,改庄宅使。广武卒刘盱聚数千人起事,攻汉蜀邛州等地,与马知节率部击败,杀盱,迁南作坊使。后历高阳关副都部署,知梓、沧、瀛、镇、贝、潞、同诸州等职。官至左龙武军大将军、平州防御使,分司西京,致仕,卒。

周审玉(924-997)
开封人。仕后周,初补殿直,从世宗攻瓦桥关。入宋,为供奉官,旋加閤门祗候。雍熙中,契丹南下,先锋刘绪陷入敌阵,审玉跃马冲击,救绪而归,以勇猛闻。淳化中,知贝州,有骁捷卒戌州者三十七人谋起事,被审玉击败,以战功领顺州刺史。后历并州钤辖,知凤翔府。以目疾,请老,授千牛卫大将军致仕,卒。

王继英(946-1006)
开封祥符人。少事赵普。宋真宗即位,擢引进使,咸平初,迁左神武大将军、枢密都承旨,改客省使。景德初,授枢密使,从真宗至澶州,参与契丹议和事,进检校太傅。卒,赠太尉、侍中。

王显
开封人。初为殿前司小吏,尝事太宗天晋邸。及宋太宗即位,补殿直。太平兴国八年(983),拜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旋授枢密使。参与处理朝政,护己短终不肯改,黜为随州刺史,充崇信军切度、观察等使。徙知延州,时李继迁攻宋与李顺起义,显奏请加强备御,限期荡平。咸平二年(999),复拜枢密使。言者多谓显专掌军事,谋略非长。遂改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北都转运使兼知定州,契丹来犯,领兵击败。上章求致仕,改河阳三城节度使。景德初,徙知天雄军府。契丹入犯,显复陈三策。患病,许还京师,卒,赠中书令。

李神福(947-1010)
宋汴京(今开封市)人。少事太宗于晋王府,太宗即位,转入内班都知,加宫苑使。太宗好笔札,每侍其侧。太宗病,朝夕左右亲侍药膳,入内侍都知。累官宣庆使、宣政使。为人恭顺和气,在内府五十年。卒赠润州观察使。

卢斌(949-998)
开封人。太宗即位,补殿直,雍熙中,为霸州破虏军缘边巡检,改永兴军、华州巡检,旋任梓、遂十二州都巡检使。淳化中,王小波、李顺起义,斌率部抵成都,退守梓州,义军蜆用机石、连弩、冲车、云梯围攻,凡八十天,与石知颙援军南败义军。擢丁京作坊使,领成州刺史。在山峡六年,累立战功,拜东上閤门使、检校左仆射。以灵环路钤辖,领兵二万为前锋,攻西夏李继迁,无功而还。以疾,卒。

向敏中(949-1020)
字常之。开封人。北宋太平兴国进士。历任淮南转运副使、知制诰、权判大理寺等。出知广州,以清廉闻。咸平初,拜参知政事。四年(1001)拜相,旋罢,出知永兴军。大中祥符五年(1012),复为相,天禧初,进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居相近三十年,门庭寂然。以年老累请致仕。卒,赠太尉、中书令,谥广简。

薛惟吉(955-996)
薛居正养子,以荫补右千牛卫睾身,历太子通奉舍人,西头供奉官。居正死,喜接贤士大夫,颇涉猎书史,时人称赞。出知澶州,改扬州。诏知河南府,又知凤翔府。淳化末,迁领军卫大将军。知过能改,折节下士,轻财好施,但治家无法,死后家人争财,对讼公庭。

张耆
开封人。宋真宗即位,授西头供奉官,咸平中,契丹犯边,以功授天雄军兵马钤辖,迁英州防御使、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拜同平章事、判陈州,召为枢密使兼群牧制置使、会灵观使,后以左仆射、护国军节度使出判许州,封徐国公。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太师兼侍中。

李继宣(950-1013)
宋浚仪(今开封市)人。以材武补右班殿直,上命陕州捕虎,生擒二虎一豹,杀二十余只。掌南作坊使,改供奉官,出任巡检、都监。从曹彬北征,功擢崇仪使。与契丹战,每战必胜。进秩东上阁门使,还为郓州部署,加四方馆使。

段少连(?-1038)
宋河南开封人。字希逸。知崇阳、蒙城诸县,皆有治绩。太后崩,召为殿中侍御史。出为两浙转运使,凡下送文件,必亲自抽阅,吏莫敢欺。元昊犯边,范仲淹荐少连才堪将帅。聪敏有才,临事立即断决,不为权势所屈。遂迁迁工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知泾州,改渭州,命未至而死。

刘平(?-?)
宋祥符(今开封市)人,字士衡。崇仪使刘汉凝之子。进士出身。寇准荐为殿中丞。仁宗立,历迁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环庆路马步军副总管。赵元昊反,任鄜延路副总管兼鄜延, 环庆路同安抚使,兼管勾泾原路兵马,进步军副都指挥使等职。赵元昊攻保安军,平督骑兵日夜兼程前往救援,路遇敌,力战三日,因失援被俘。

任福(?-1041)
宋河南开封人。字佑之。咸平中补卫士,以忻州团练使任鄜延路副总管。知庆州兼环庆路副总管。西夏入侵,与子怀亮平定骨咩等四十一族,以功拜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贺州防御使。改任侍卫马军都虞侯。康定二年,西夏谋攻渭州,命福将兵趋怀远捺龙川,与西夏战。谍传敌兵少,福轻敌,率一万八千众追至六盘山下,中西夏埋伏。率兵力战死。

宋太祖贺皇后(929-958)
开封人,后周显德三年(956),封会稽郡夫人。五年(958)病死,后诏追册为皇后。乾德二年(964),谥孝惠。

宋神宗陈皇后
开封人。幼颖悟、庄重,入宫为御侍。生徽宗,进美人。终年三十二。建中靖国元年(1101),追封为皇太后。

宋神宗朱皇后(1052-1102)
开封人。熙宁初,入宫为御侍,进才人,婕妤。生哲宗,累进德妃。哲宗即位,尊为皇太妃。卒,追册为皇后,谥钦成。

宋徽宗郑皇后
开封人。好观书,能写章奏,徽宗爱其才。崇宁初,封贤妃,进贵妃。政和元年(1111),立为皇后,钦宗受禅,尊为太上皇后,称宁德太后,汴京为金军攻破,被俘,从徽宗,钦宗北行,死于五国城。

宋徽宗王皇后(1084-1108)
开封人。元符二年(1099),归于端王邸,封顺国夫人。徽宗即位,册为皇后。生钦宗等。卒,谥静和。绍兴中,谥显恭。

宋徽宗韦贤妃(1080-1159)
开封人。高宗母。聪明有智虑,性节俭。初入宫,为侍御。崇宁末,封平昌郡君。大观初,进婕妤,累迁婉容。后进封龙德宫贤妃。从徽宗北迁。建炎元年(1127),遥尊为宣和皇后,遣使不绝。绍兴中,南归渡淮,迎至临安。卒。谥显仁。

宋钦宗朱皇后
开封祥符人。钦宗在东宫,册为皇太子妃。靖康元年(1126),立为皇后,被俘北迁,庆元中,谥仁怀。

宋高宗邢皇后(1106-1139)
开封祥符人。康王时,封嘉国夫人。金兵犯京师。从三宫北迁。高宗即位,遥册为皇后,死于五国城,谥懿节,改谥宪节。

宋高宗吴皇后(1115-1197)
开封人。年十四,选入康王宫。博习书史,颇善翰墨,宠遇渐盛。绍兴中,诏立贵妃为皇后。高宗内禅,诏后称太上皇后。孝宗即位,更号寿圣皇太后。孝宗死光宗称疾,不出执丧,太后旋用枢密赵汝愚之计,逼光宗退位,立皇子赵扩为皇帝(宁宗)。

宋高宗张贤妃(?-1142)
开封人。建成炎初,为才人,得宠。进婕妤。伯琮年幼入宫,高宗命其为母养育,后为孝宗。迁婉仪,死,赠贤妃。

宋孝宗郭皇后(1126-1156)
开封祥符人。孝宗为普安郡王时纳郭氏,封咸宁郡夫人。既建太子,追封皇太子妃。及受禅,追册为皇后,谥恭怀,改谥成穆。

丁度(990-1053)
宋祥符(今开封市)人。字公雅。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改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曹。仁宗即位后,迁翰林学士,审察在京师刑狱。西夏元昊攻宋,刘平、石元孙战败,度指陈时政,上书献《备边要览》十条。擢工部侍郎、枢密副使,又上《庆历兵录》五卷与《赡边录》一卷。拜参知政事,晚年奉诏领诸儒预纂《武经总要》四十卷。为卫士之变事与夏竦争于帝前,罢为紫宸殿学士,迁尚书右丞。

王继忠
开封人。少事真宗在藩邸。及宋真宗即位,得真宗宠信,累迁殿前都虞候、领云州观察使,改镇、定、高阳关三路钤辖兼河北都转运使。徙定州。咸平六年(1003),契丹南犯,与之战于康村,兵败被俘。景德初,契丹愿和好,令其上书真宗,南北和议遂成。因誓书约中未涉及继忠事,未被召回。契丹主待之甚厚,契丹赐姓名耶律显忠,改名宗信,封楚王。

范恪(1000-1050)
宋河南开封人。字许国。骁勇善射,临难敢前,积功迁保信军节度观察留后。恪所用弓特别强劲,名曰铧弓,所发必中。取焦蒿砦归途中,恪殿后,被数千敌袭击,仅余二箭,恪即作引满之势,敌遽退。

向宗回(?-?)
宋河南开封人。字子发。初为相州观察使,徽宗即位,为彰德留后。出知蔡州,擒剧贼,并歼其党。岁饥,开官仓以工代赈。饥民得救济,而官舍、银仓也修葺一新。封郡王。

向宗良(?-?)
宋河南开封人。字景弼。历宁海军节度使,封永嘉郡王。钦圣后临朝时,有人曾论其与蔡京勾结。宗良参与朝政亦能恪恭自守。卒赠少保。

向综(?-?)
宋河南开封人。字君章。曾知随、鼎、漳、粉、密、棣、沂七州。沂州多盗,民不得安,综绳之以法乃平。善治理繁难之事,对奸恶毫不宽恕。官至中散大夫。

陈绎(1021-1088)
宋开封人。字和叔。英宗嘉其文学,任命为实录检讨官,参加修撰《仁宗实录》。知制诰,拜翰林学士,撰写《拜罢录》。因耿直论事不避权贵,权知开封府事。坐事贬官,复任大中大夫。

李舜举(?-1080)
宋河南开封人。字公辅。少补黄门,督工冶金制器具,仁宋嘉其诚实,受以秦凤路走马隶。转嘉州团练使。沈括请筑永安城,舜举参加筹划。城成,西夏以三十万攻城,城陷,与主将徐禧皆死。仁宗题字以表其精神。

王中正(1029-1099)
宋河南开封人。字希烈。以父职初入内黄门,赴延福宫学诗书历算。因奇其才,仁宗命置左右。庆历卫士变,中正援弓矢督捕射,乱平,迁东头供奉官。随王韶入熙河,升内侍押班。解茂州围,进昭宣使、入内副都知。

孙路(?-?)
宋河南开封人。字政甫。原为司农丞,邓润甫荐为御史。召对,其言与新政不合,徙兰州。西夏范边,以论捍御功进五阶,为陕西转运判官。以直龙图阁知庆州。

燕达(1030-1088)
宋河南开封人。字逢臣。行伍出身,以材进隶亲卫,为延州巡检,戍守怀宁寨,以五百人抵御西夏三万骑兵,所向披靡。擢升鄜延都监,屡次深入敌境,获胜而归。任秦凤副总管时,曾大破河州羌人,降服木征,迁升副都总管。官至武信军节度使。从郭逵攻交趾,为行营军副都总管。哲宗立,为殿前都指挥使。燕达喜读书,以为用兵“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毅敏。

刘舜卿(1032-1092)
宋河南开封人。字希之。任昌州驻泊都监,谕降“泸水蛮”有功,知水洛城。知雄州,恩威并用,边事平靖。知熙州,解天都围,迁马军都虞侯、徐州观察使,知渭州。卒,赠奉国军节度使,名著北方各州。

杨遂
北宋开封人。善骑射,应募隶军籍,从攻贝州王则起义军,穴城而入,以军功补神卫指挥使。又进击侬智高,获捷,擢荣州团练使、京城左厢巡检。英宗即位,为邓州防御使、步军都虞候。官至殿前副都指挥使。卒,赠侍中,谥庄敏。

贾嵓
开封人。少善骑射,以才武为内殿承制、庆州荔原堡都监,为河东将,败西夏兵于明堂川。累功转庄宅使。绍圣中,西夏兵围麟州神常砦,他率骑兵驰援,一矢殪其酋长,敌众骇溃。擢知皇城使、威州刺史。守边二十年,有智略,驭士卒,为良将。除步军都虞候、濠州团练使。卒,赠雄州防御使。

张蕴
开封人。从军为小校,隶刘昌祚部,攻灵州有功。历知绥德、怀宁、顺宁军等城。领兵取宥州,破西夏兵于大吴神流堆,再战,获马、械甚多。累迁皇城使、荣州刺史、成州团练使、通州防御使,除开德、河阳马步军副总管。卒,赠感德军节度使,谥荣毅。

王恩
开封人。以善射入羽林,补供备库副使,为河州巡检,迁泾原将,升马军都虞候。出为泾原副都总管,进筑西安城及监羌、天都十余堡。羌人围平夏,无所剽掠,退兵中埋伏,恩获大胜。徽宗立,以卫州防御使徙熙河,改知渭州。括隐地二万三千顷,分给弓箭士耕屯,为三十一部,以省餽饷。以检校司徒致仕。卒,赠开府仪同三司。

安焘(1034-1108)
宋河南开封人。字厚卿。欧阳修荐为吏部南曹,转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出使高丽,不辱礼数,授左谏议大夫。后累官同知枢密院。元祐二年(1087),进知院事。绍圣初,拜门下侍郎。与宰相章惇不合,出知郑州,徙大名。徽宗立,复知区密院,旋罢。崇宁初,论其议弃湟州罪,累降建昌军安置。后复通议大夫,还洛阳卒。

童贯(1054-1126)
北宋开封人。“六贼”之一。徽宗任为供奉官。荐蔡京为相,蔡京则捧他为西北监军。掌握兵权约二十年。宣和二年,以宣抚使率十五万兵镇压方腊起义,大肆屠杀东南人民。攻辽失败,乞求金兵援助,代取燕京。宣和七年金兵攻宋,随徽宗南逃,钦宗即位被处死。

郑居中
举进士。崇宁中,以贵妃从兄弟,由都官、礼部员外郎、起居舍人至中书舍人,同知枢密院。以外戚秉政。改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兼侍读,进知枢密院事。政和中,再知枢密院,拜太宰。反对蔡京变乱法度,蔡京、童贯力主遣使与金夹攻契丹,复燕云,居中力陈不可。病亡,赠太师、华原郡王,谥文正。

刘嗣明
开封祥符人。以试艺名出诸生之上。崇宁中,自校书郎长至给事中。与郑居中阴结朋党,欲倾倒宰相张商英。商英遂与嗣明相争,商英罢。嗣明遂论商英荐引李士观、尹天民入政典局,同为奸谋,三人俱坐贬。迁大司成,言者论其取悦权贵,黜知颍州,旋为工部侍郎、尚书。卒,赠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

郑亿年
居中子。为侍从。“靖康之难”时,北行至金。后被遣事伪齐刘豫,晚年方得南归。秦桧擅权用事,擢为资政殿大学士,位及执政,桧死,亿年随之窜死于抚州。

赵野
开封人。北宋政和进士。历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等。宣和七年(1125),拜尚书左丞。靖康初,授门下侍郎。以北道都总管。援救京师,有意迟留,降置邵州。建炎初,起知密州,盗贼充斥山东,他弃城逃走,被军校杜彦所杀。

吕由诚(?-?)
宋河南开封人。字子明。以父恩得官,调邓州酒税。处事精明,差知袭庆府。金人陷京师,立张邦昌为兵省大臣,胁士大夫臣服,由诚微服出逃得免。康王移军济阳,由诚竭力馈饷。金人百道攻城,城陷被执,不屈被害。

何灌(1065-1126)
宋祥符(今开封市)人。字仲源。善射,为河东将,声震辽夏。徽宗召问边事,论述甚详,提点河东刑狱,任沧州知州,治城有功转引进使,累官河东河北制置使兼副都统制。靖康元年金兵攻汴京,灌入援,背城拒敌三日而阵亡。

王禀(?-1126)
宋开封人。字正臣。官至婺州观察使、步军都虞侯。从童贯攻辽,败于白沟。童贯败走太原,王禀留守,军民断粮,固守太原二百五十余天。城陷与城亡。

梁师成(?-1126)
宋开封人。字守道。“六贼”之一。性阴险狡黠,深得徽宗宠信。入处殿中,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官至太尉,开封府仪同三司。专横跋扈,京人以“隐相”看待他。钦宗即位,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

张叔夜(1065-1127)
宋开封人。字稽仲。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迁给事中,敢谏,进礼部侍郎。出诲州知州,以镇压宋江义军,加直学士。徙邓州,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下,自邓州领南道都管率师援汴京,进签书枢密院事。与金兵大战,斩金将二人。进资政殿学士。京城失陷,力战被俘。从徽宗、钦宗北行,绝食而死,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忠文。

耿南仲(?-1129)
宋开封人。字希道。以礼部员外郎为太子右庶子,迁宝文阁直学士。钦宗即位,拜尚书左丞。金兵南下,金请割太原等三镇以和,议者多主战,唯南仲坚主割地求和,与李纲等持异议,故战守之备皆撤除。出使河东,与金议割地。高宗即位,论其主和误国罪,安置南雄州,行至吉州卒。后赠观文殿大学士。

王黼(1079-1126)
开封祥符(今开封市)人。字将明。北宋“六贼”之一。才疏学浅而多智佞,任右司谏,助蔡京有功,超迁御使中丞。由通议大夫超迁八阶,朝廷欲结女真攻辽,黼借机搜刮,买五座空城以报捷。钦宗即位,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

张克戬(?-1126)
宋开封人。字德祥。初任吴县令,有政绩。任汾州知州,解太原围,进直龙图阁。太原城陷,虽数次打退敌人,而援兵不至。城破,克戬南向自戕,一家死者八口。金兵将其葬于后园,立庙以祭。

王履(1080-1127)
宋河南开封人。字坦翁。以荫为三班奉职,因上书谏朝政阙失,编管新州。靖康元年,为和议使出使金国,不为威力屈节。从钦宗至金营,被执后因痛骂金人被杀。

韩公裔(1092-1166)
宋开封人。高宗宠臣。以三馆吏补官,充康王府内知客。金兵范汴京,随康王出,一路谋划甚多。高宗即位,累迁武功大夫。给事藩邸三十余年。虽与黄潜善、秦桧抵触,而宠信不少衰。

王继先(?-1182)
宋河南开封人。以权术得高宗宠信。权势同秦桧。绍兴末,金兵将至,诋贬新进主战官并请斩,以固与敌和好。侍御史杜莘弹其十罪,诏命其于福建居住,籍其家资以千万计,天下称快。

李师师(?-?)
宋开封人。名妓,号“飞将军”。能歌善舞,色艺双绝,有侠士名。徽宗常微服入其家,后入宫封瀛国夫人。徽宗禅位时曾献资助饷抗金。钦宗即位,籍没其家,流落浙、湘。

曾觌(1109-1180)
宋汴(今开封市)人。字纯甫,号海野老农。以荫为建王内知客,建王受禅,即孝宗,迁武翼郎,与龙大渊朋比为奸。为太子伴读,升承宣使。出使金国,归任武泰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权倾中外。帝知其潜逐大臣,渐疏之。

张说(?-1180)
宋河南开封人。娶寿圣皇后妹为妻,迁知阁门事,兼枢密副都。加明州观察使,声势赫然。出任安庆军节度使、江西转运判官。孝宗察其欺罔数事,罢太尉。被劾有奸赃,降明州观察使,责居抚州。

吴益(1124-1171)
宋河南开封人。字叔谦。以恩补官,娶秦桧长孙女为妻,与王继先互相引荐,所以三家姻族,皆得美官,历官至保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桧死,升敷文阁待制。孝宗即位,进少傅、太师,封太守郡王。

吴琚(?-?)
南宋河南开封人。字居父。吴皇后侄,不以皇戚自骄。历任尚书郎、明州知州,兼沿海制置使。位至少傅,曾与赵汝愚定策立宁宗。

张岩
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徙居扬州。乾道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严道学之禁,诬逐在朝贤者。累迁给事中,除参知政事。以言者罢为资政殿学士、知平江府,旋升大学士、知扬州。拜参知政事兼同知国用事。开禧二年(1206),迁知枢密院事,次年,督视江、淮兵马。为章燮所劾,夺职,奉祠,以银青光禄大夫致仕,卒。

钟嗣成(?-?)
字继光。汴梁(今开封市)人。元剧作家。参加科举,累试得意,但均以貌丑被罢免。遂绝仕途,专工戏曲,以布衣终身。著《录鬼簿》、《太和正音谱》传世。

张桢(?-?)
字约中。汴(今开封市)人。元登元统进士,迁监察御史。因看不惯元朝末年官场污浊、政治黑暗,弃官隐居于河中安邑山谷中。有访问者,不再言时事,但对坐流涕。

孙蕙兰(1304-1341)
女。祖居汴(今开封市)人。曾徙居陕西彬县。六岁丧母,其父教以诗书。生性高朗秀慧,所作诗皆典雅清丽。但常自焚其稿,认为女子应当以纺织刺绣为业,作诗词无非偶尔适情遣意而已。嫁诗人傅若金。卒,存诗十八首,未成章者二十六句。今存《名媛诗归》中。

张玉(1342-1400)
字世美。祥符(今开封市)人。元末为枢密知院。元亡,从走漠北。洪武十八年归,以功授济南卫副千户。任燕山左护卫,骁果善谋划,为王亲任。朝廷讨燕,屡出巧计,每每获胜。随明成祖攻东昌与盛庸军遇,成祖杀出重围,张玉不知成祖所在,复入阵中力战,被杀。成祖称帝,追赠荣国公。

张輗(?-1462)
玉次子。由功臣子任命为神策指挥使。正统五年(1440),三次升官至中府右都督,统领宿卫。景泰三年(1452)加封太子太保,英宗复位,以迎立功,封文安伯。天顺六年死。赠侯。

张辅(1375-1449)
河间王玉长子。燕王起兵反朝,辅任指挥同知。玉死,辅嗣父职。从战有功,封倍安伯。妹为帝妃。永乐三年(1405)封新城侯,五年讨平安南,设交址布政司。自唐亡,四百余年,至是交址复入明朝版图。六年封吴国公。十三年任总兵官镇守交址,有治绩。仁宗即位。封太师。宣德四年(1429),封光禄大夫柱国,英宗即位,加号翊运佐理。主持经筵,监修实录。严于治军,军纪整肃。三定交南,威名震海外。历事四朝,小心谨慎。与骞夏、三杨同心辅政,二十余年,国内安定。后死于土木堡之难。追封定兴王,谥忠烈。

张懋(1441-1515)
辅子,九岁嗣位公爵。宪宗时,累加官至太师。武宗即位,与群小狎游。懋率文武大臣恳切规劝。豪侈,对军士颇苛薄,屡为言官所弹劾。嗣公六十六年,掌握兵权者四十年,尊宠为勋臣之首。正德十年死。赠宁阳王,谥恭靖。

王良
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洪武末,累官佥都御史,因事贬为刑部郎中。建文中,超升刑部左侍郎。建议减轻燕王府人罪,不合建文帝意,出外任为浙江按察使。燕王即位,颇感激他,派使者召用。良捕捉使者将斩首,被众人把使者劫走。他把诸司印集中于自己家里,与妻商议自杀,先把儿子溺死,收敛妻子尸体毕,再架柴自焚,诸司官印俱毁。

王观(?-?)
字尚宾。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性格耿直,善于谈论。由乡举荐进入太学,提拔为苏州知府,公正廉明有威望。捶杀多次陷害长官的狡黠府吏钱英,受太祖褒奖,劳以御酒。遇灾年,百姓多交不起田赋,部里督催甚急,他置酒,宴请众富人,劝他们贷粮款给贫民交租,话语诚恳,富人皆受感动,所欠田赋交齐。朝廷称赞他的才能,发布榜文以激励天下。为苏州郡守者先后有季亨、魏观、王观、姚善、况钟,皆贤,时称“姑苏五太守”。

李濂(?-?)
字川父。明祥符(今开封市)人。正德九年进士。官至山西佥事。少贫俊才,常从侠少联骑出城,搏兽射雉,慕信陵君为人。作《理性赋》、友人左国玑送李梦阳,梦阳登次台造访,自此濂声驰名河、洛。既罢归,更致力于学,以古文名于时。

李钺
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弘治九年(1496)进士。授御史。巡视中城。天河东盐政,皆有声绩。正德时,因论中官李兴等罪,刘瑾恨他弹劾己党,假借他事令罚他米输边。瑾败,官右佥都御史,入理院事。曾镇压方四等起义。世宗时,累官兵部尚书兼督团营。因病,乞休,未行卒。赠太子少保。

张国纪(?-1644)
祥符人。明熹宗张皇后父,天启初,封太康伯,魏忠贤与客氏因忌皇后,乃谋陷国纪。庄列帝即位,得免,崇祯末进爵为侯,死于“流贼”之难。

明熹宗懿安张皇后(?-1644)
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国纪女。天启元年(1621)封为皇后。性格严肃正派。多次在帝面前讲客氏、魏忠贤的过失。曾欲将客氏绳之以法。客、魏痛恨,遂诬陷后。三年,后有娠,客、魏竟使人暗损其子。帝曾至后宫,后正在读书。帝问何书,后说是《赵高传》。帝默然不语。时有匿名书揭露魏忠贤罪状者,忠贤党欲兴大狱,杀尽东林诸臣,另立皇后。时熹宗病重,挫败忠贤阴谋,传位信王,全仗皇后之力。庄烈帝上其尊号曰懿安皇后。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后自缢。

王懿德(1798-1861)
河南祥符(今开封)人。道光三年进士。1841年黄河决口,以湖北襄阳知府衔在开封办赈,升按察使,迁布政使。1851年升福建巡抚,镇压太平军,1855年任闽浙总督,与太平军林俊、黄位等部数战,胜负互有。咸丰二年(1852)上疏请改货币用银为行钞引。主张发钞,认为“钞之行不在于发,而在于收”。时当太平天国运动兴盛,在境内镇压会党,击退太平军对福建之进攻,升任闽浙总督。咸丰十一年卒。

冯汝骙(?-1911)
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光绪进士。官历军机章京、知府、道员至陕西布政使,浙江、江西巡抚。在江西推行“新政”,量力而行。武昌起义爆发,南昌军队响应。拒绝出任新总督,出走至九江自杀。谥忠愍。

程克(?-?)
原籍江苏无锡。因其父幕于汴而为开封人。以官费送往日本留学。缘事被使馆革除官费,靠同学资助继续留日学习,不久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章太炎到日本任《民报》总编,程克负责庶务,因事不和,辞职。适逢刘青霞游历日本,出资创办《河南》杂志,程任社长。一年后走南洋,旋又返国投靠满清贵族肃亲王门下。赵秉钧任内务部长,委以参事,旋改阿尔太山办事长官。1922年任内务部长。1924年孙中山北上,赴沪迎接,以其加入北洋安福系,卖党求荣,受到谴责。抗战初,死于天津市长任上。

秉志(1889-1965)
动物学家。开封人。满族。1909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1918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5年与留美同胞组织了我国最早的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学术刊物《科学》杂志。1920年回国。次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创办我国第一个生物系。1922年创办我国第一个生物研究机构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1928年创办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我国近代动物学的奠基人,中国动物园学会的创始人。对动物分类学、形态学、生理学、昆虫学、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卓著成就,尤精于解剖学和神经学。对我国白垩纪昆虫化石的研究成绩,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发表论文和科普文章百余篇。

张春霖(1897-1963)
鱼类学家。开封人。蒙古族。1926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1928年至1931年在巴黎自然博物馆工作。1930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大学、中法大学、辅仁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兼脊椎动物区系分类室主任。是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创建人和我国现代鱼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曾领导我国海区鱼类调查。

刘敬宜(1897-1973)
开封人。1921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1927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河南省实业厅厅长,中东铁路局工务处处长、代理中方副局长,南京飞机制造厂、南昌飞机制造厂厂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政府航空委员会参事、空军驻美国代表。1945年任国际民航组织中国理事兼中国民航高级顾问。1947年回国,任中国航空公司总经理。1949年11月,在香港与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陈卓林一起,率两航职员起义。后继任中国航空公司总经理。是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后病逝于澳大利亚。

王实味(1900-1947)
翻译家、杂文家。原名王诗薇。河南开封人。早年在北京大学读书。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左翼作家联盟时期,翻译出版外国文学作品多种,并与鲁迅有过交往。1929年,翻译《列宁遗嘱》,并曾翻译《托洛斯基自传》中的几章。后与中国的“取消派”有过往来。抗战时期到延安,在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任特别研究员。写过《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等杂文。延安整风时期受到批判。1947年由延安转进西北途中,被押送人员枪杀。

白寿彝(1909-2000)
历史学教育家。开封人。回族。1929年至1932年在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后任云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史学研究所所长、古籍研究所所长。专于中国史学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的研究。

柏杨(1920-2008)
作家。开封人。东北大学毕业。1946年后任东北青年日报社社长、沈阳辽东学院副教授。1949年到台湾。历任台湾《幼狮文艺》杂志总编辑、《自立晚报》副总编辑、平原出版社社长、台湾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68年初因其负责的《中华日报》“大力水手漫画”问题,被台湾当局判刑。1877年获释。后任“中国大陆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赵长军(1960-)
武术运动员。开封人。回族。1971年入陕西队。1980年获全国武术比赛长拳、地躺拳、棍术第一名。1981年获全国武术比赛长拳、棍术和刀术第一名。1983年获第五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全能冠军,地躺拳、刀术、棍术第一名。1985年获全国武术比赛全能、刀术、棍术、地躺拳、长拳冠军。同年获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全能冠军,长拳、刀术和棍术冠军。

祥符区
虞放(?-168)
东汉陈留东昏(今祥符区东北)人。字子仲。少为太尉杨震门徒,曾力为震申冤,桓帝时官至司空。他曾议诛大将梁冀,又最疾恶宦官,故为奸佞所不容,因谋宦官事败被杀。

朱震
字伯厚。东汉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人。初为州从事,曾上奏济阴太守单匡贪赃罪,当时谚称“疾恶如风朱伯厚”。与陈蕃友善,蕃被杀,为其收葬,并助其子亡命甘陵。事发入狱,备受酷刑而不言。

王吉
东汉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宦官中常侍养子。任沛相,为人残忍,用刑残酷,如生子不养即斩父母,杀人游行展尸等,任官五年,共杀万余人。后被阳球收杀狱中。

蜀先主穆皇后(?-245)
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人。初为刘焉子刘瑁妻,瑁死,守寡。后被刘备纳为夫人,相继立为王后、皇后。刘禅即位,尊为皇太后。

支遁(314-366)
东晋陈留(今祥符区东南)人。字道林。年二十五出家,精玄理,善法谈,为玄言诗重要作家之一。后入剡,于沃州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哀帝初,征至都,止洛阳东安寺,三年后归隐余杭山。

张立道(?-1298)
字显卿。陈留(今祥符区)人。随元世祖北征,侍卫左右。出使安南,定岁贡之礼。授大理巡行观农使,组织农人修治昆明池,得良田万顷,改种桑养蚕办法,累拜云南行省参政。

刘忠(1452-1523)
字司直。明陈留(今祥符区)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授编修。弘治中,历官侍讲、以筵讲官侍讲学士。与修《宪宗实录》,寻迁侍东宫讲读。武宗时,擢学士,掌翰林院,仍直经筵。历官南京礼吏部尚书、少保兼太子太傅。刘瑾专权,日引诱帝游戏。他上言戒逸游,崇正学数事。在南京正直有美名。然对下过严。纠劾过于严厉。五年,改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专典制诏。瑾诛,入阁预机务。有平宁夏功。张永、魏彬辈擅政。乞致仕。世宗即位,屡荐不起。嘉靖二年卒。赠太保。

尉氏县
阮瑀(?-212)
东汉陈留尉氏人。字元瑜。曹操征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又为仓曹掾属,邺下文人集团“建安七子”之一。善作书檄,《为曹公作书与孙权》,铺张扬厉,有纵横家特色。

阮籍(210-263)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字嗣宗。陈留尉氏人。魏丞相掾阮瑀子。初仕为太尉蒋济掾,后依附司马氏,累至散骑常侍,封侯。任性不羁,常酗酒沉醉终日。博览群书,尤好老庄,善诗赋,与山涛、嵇康等人交游,为“竹林七贤”之一。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生当魏晋之时,感时伤乱,纵酒谈玄,尝以“白眼”看“礼俗之士”。魏元帝景元四年死。

阮浑(?-?)
字长成。晋陈留尉氏人。阮籍子。少慕通达,不饰小节。籍常诫之“仲容已豫吾此流,汝不得复尔”。晋武帝太康中为太子庶子。

阮咸(?-?)
字仲容。晋陈留尉氏人。阮籍兄武都太守阮熙子。历散骑侍郎,始平太守。解音律,善弹琵琶。一种称为“阮咸”的古琵琶,即以其善弹而得名。性放任不拘,嗜酒沉醉终日。与叔父阮籍等人交游,为“竹林七贤”之一。

阮种(约240-约316)
字德猷。晋陈留尉氏人。弱冠有殊操,为公府掾,太保何曾举种贤良,对策居上第,除尚书郎。复廷试,对策第一,转中书郎,进止有方,正已率下。迁平原相,为政简惠,百姓称之。

阮瞻(约277-约312)
字千里。阮咸子。初仕为晋东海王司马越记室参军,怀帝永嘉中为太子舍人。性清虚寡欲,读书不甚研求,而默识其要。善弹琴,人往求听,不问贵贱长幼,皆为弹之。持无鬼论,无人能屈。病死于西晋末,时年三十岁。

阮孚(约279-约372)
字遥集。阮咸子。初辟太傅府,迁骑兵属。避乱渡江,以安东参军转丞相从事中郎,官至散骑常侍。明帝时,随讨王敦有功,转任吏部尚书,封侯。成帝时,官至镇南将军,都督交广宁三州军事。酗酒成性,终日酣纵,尝用金貂换酒。

阮放(286-330)
字思度。晋陈留尉氏(今尉氏县)人。元帝建武元年除太学博士、太子中舍人、庶子。转黄门侍郎,迁吏部郎,掌管官吏考核,颇著政绩。求出为交州,乃除监交州军事、扬威将军、交州刺史,卒于官。性清约,不营产业,为吏部郎,仍不免饥寒。

阮孝绪(479-536)
字士宗。陈留尉氏人。南朝梁目录学家。性至孝,心淡泊。十三岁遍五经,十五岁,息交绝游,闭门读书。表兄王晏显贵,每至其门辄穿篱逃匿。王晏获罪被杀则幸免,征召不就。

阮卓(531-589)
陈留尉氏人。南朝陈文学家。官至中卫府记室参军。奉诏安抚南方少数民族,珠宝一无所取,人叹其廉。晚年归隐,聚宾友以文、酒相娱。隋文帝杨坚曾派薛道衡、颜之推同他赋诗谈宴。

刘仁轨(603-685)
字正则。唐汴州尉氏人。初任陈仓尉,以刚正受太宗赏识,调栎阳丞,迁青州刺史。解百济城围,统兵镇守,政绩卓著。后伐新罗、破吐蕃,拜太子太傅等职。

神秀(约605-706)
唐汴州尉氏人。禅宗北宗创始人。隋末出家为僧,以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弘忍为师。后赴江陵当阳玉泉山传授禅法。武则天敕在当阳山置度门寺以旌其德。中宗、睿宗皆有礼遇。

黄樵松(1920-1948)
尉氏人。抗日战争初期任二十七师步兵旅长、师长。胜利后任国民党三十军副军长、军长,1937年率部在盘石车站勇挫日军。1945年奉命守南阳,重创日军后突围。1948年任国民党整编三十军中将军长,致电徐向前表示起义,因部下告密,11月27日在南京雨花台被杀。

兰考县
虞延
陈留东昏(今河南兰考)人。少为亭长。东汉建武初仕执金吾府,除细阳令,二十四年(48)迁洛阳令,后又升南阳太守,执法严厉,外戚为之敛迹。明帝时征拜太尉、司徒。后以楚王谋反事牵连被迫自杀。

史弼(?-?)
东汉陈留考城(今兰考县东南)人。字公谦。少笃学,聚徒教授。初仕州郡,桓帝时为平原相。曾上书劾桓帝弟渤海王惺,严惩地方豪强。党锢事起,诏命州郡奏报党人,青州六郡只有平原不报,免祸者有千余人。迁河东太守,抑制豪强,不受请托,被宦官侯览诬陷下狱,几乎被杀。

晋元敬虞皇后(278-312)
即虞孟母,济阳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人。晋南阳王文学虞豫女。初为琅邪王司马睿妃,永嘉六年死。司马睿即帝位,追尊为皇后。

蔡廓(379-425)
字子度。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南朝宋文学家。仕东晋,官至太尉参军。入宋,任御史中丞,多所纠弹、百官震肃,官至祠部尚书。朝廷仪典,皆向他咨询而后施行。

江秉之(381-440)
字玄叔。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仕东晋为徐州主簿。入宋,官至临海太守,为政简约,以善政著称。任建康令吏治严察,京城安定。为官清廉不营田产,俸禄散给亲友儿女常受饥寒。

江湛(408-453)
字徽渊。南朝宋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官至吏部尚书。人为廉洁,不营财利,家无余粮。积极赞助宋文帝北伐,任领军。太子刘劭谄陷江湛,文帝不听,刘劭杀父自立,江湛遇害。谥号“忠简公”。

蔡兴宗(415-472)
南朝宋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早年以学识德行著称。官至吏部尚书。正言得失,无所顾忌。孝武帝常廷辱群臣,唯兴宗方正刚直而未加侮谩。临终遗嘱其子奉还封邑追赠。

江智渊(418-436)
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南朝宋文学家。官至尚书吏部郎,为人谦让,甚受宋孝帝宠爱,因遇冠朝,常独蒙引见,而每以越众为惭,未尝有喜色。因切谏孝武帝而失宠,又因议宣贵妃殷氏谥号而为孝武帝所衔恨。忧惧而死。

江谧(431-482)
字令和。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仕南朝宋,官至尚书左丞。入南朝齐,官至左户尚书,封永新县伯。为政严苛,善趋时利。

江祏(?-499)
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姑为萧鸾之母,故少与鸾恩如兄弟。鸾辅政,委以心腹,助鸾废郁林王称帝,迁中书令,势冠当时。明帝崩,受遗诏辅政,为“六贵”之一。以谋立始安王遥光为帝,被杀。

江淹(444-505)
字文通。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南朝梁文学家、书法家、考古家。早年仕途坎坷,遭诬下狱,上书自辩得免。入南朝齐,官至御史中丞,权贵违法乱纪,多所弹劾。入梁,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少以文章著名,晚年才思渐退,时人谓之才尽。天监四年卒,谥宪伯。

江泌(?-498)
字士清。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南朝齐士子。以做木拖鞋为生,夜读书,捧书随月光登屋而视,倦极堕地,醒而复登。为南朝齐南康王萧子琳侍读,及琳被齐明帝杀死,前往哭奠,泪尽继之以血,不久而卒。

江子一(487-548)
字元贞。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南朝梁文学家。任遂昌令、曲阿令,皆有政绩,官至戎昭将军。侯景围京城建康,赴京抗击叛军,率百余人出战,与其弟江子四均阵亡。

江式(?-523)
字法安。陈留济阳(今兰考县)人。北魏书法家、文学家。官至骁骑将军、著作佐郎。其家世传篆籀训诂之学。善书,尤工篆体,洛阳宫殿各门所题门额,皆其手迹。

江革(?-535)
字休映。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南朝梁文学家。仕南朝齐为尚书驾部郎。入梁,任建康令、会稽郡丞等职。为政明肃,豪强敛迹,在职清约。离任还朝,清贫无物,船倾斜漂荡不能安卧,拾江边石片镇船。

江禄(?-?)
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南朝梁文学家、艺术家。任梁湘东王咨议参军,恃气陵王,招致怨恨。为武宁太守,多聚财产,湘东王改其官为“荣财”。笃学能文,工书善琴。

江德藻(509-565)
字德藻。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南朝陈文学家。仕南朝梁,官至尚书吏部侍郎。入陈,官至通直散骑常侍。自求出任县令,作新喻令,政绩优异。出使北齐著《北征道里记》。

蔡大宝(?-564)
字敬位。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初为岳阳王萧侍读,继而为其记室,助萧建立附庸于北周的梁国,官至中权大将军,兼吏部尚书,封安丰县侯。有智谋,才茂思捷,文告皆出其手。

蔡徵(?-?)
字希祥。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七岁亡母,居丧如成人。虽受继母虐待而侍奉更为殷勤。南朝梁为太学博士。仕南朝陈,官至吏部尚书,裁决政务,巨细不遗。

江总(519-594)
字总持。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文学家、书法家。仕南朝梁,官至太子中舍人。入陈,官至尚书令,然不问政事,日夜陪陈后主宴游于后宫,作艳诗以博帝欢心。笃学有辞采,行草为当时独步。

蔡景历(519-578)
字茂世。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文学家、书法家。初仕南朝梁,官至从事中郎。入陈,以佐立文帝功封新丰县侯,官至度支尚书。工草隶,为文不尚雕饰,长于叙事。

蔡凝(543-589)
字子居。济阳考城(今兰考县)人。南朝书法家。娶陈高宗信义公主,任黄门侍郎,性耿直,恃才傲物,触怒权贵,免官。能文工书,行书尤擅一时。

刘随(973-1039)
宋河南考城(今兰考县)人。字仲豫。景德进士,为永康军判官。因拒绝上官请托,被诬判归。后改任大理寺丞,为详断官,徙通判晋州。还京迁升右司谏,任三司户部判官。随作为言官,以清直敢言著称。出使契丹,以足疾不能跪拜,被弹劾。官终天章待制。

傅求(?-?)
宋河南考城(今兰考县)人。字命之。进士甲科。任泗州时,淮水溢,毁城,于汴堤前高丘取土,舟运筑城,省工近半。为梓州转运使,平少数民族乱。徙陕西,关中有盗铸当十之铁钱,求下令变法,以十当三,民受其惠。进户部副使,加龙图阁直学士。

王廷相(1474-1544)
字子衡,明仪封(今兰考县)人。幼有文名。登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迁山东副使,治行卓异。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后召理院事,迁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屡劾重臣索赂牟利者,加太子太保。博学好议论,尤精经术,著述较多。

张伯行(1651-1725)
字孝先,号恕斋。清仪封(今兰考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居官清廉,体恤民苦,曾奏请减免赋税,赈济灾荒。建请见书院和鳌峰书院,献所藏书,搜先儒文集,刊印《正谊堂丛书》以授诸生。卒谥号清恪。

张师载
名儒张伯行子。举人。初以父荫任户部员外郎。历官江苏按察使、安徽巡抚、漕运总督、河东河道总督。长于治河,屡赴南河,协办防务。少时读其父著作,研究性理之学。卒后赠太子太保。

杨廷弼(1855-1922)
字子良。清兰阳(今兰考县)薛庵村人。身材魁梧,武功卓越。光绪五年武状元及第。光绪七年初任陕西神木营参将,后调西安,继又升兰州副总兵,河州协台、新疆巴里坤总镇。以守戍边疆有功,被封为新疆伊犁靠山侯,前后在任三十年。生平善使大刀。

王阑西(1912-1996)
兰封(今兰考)人。复旦大学肄业。1930年参加左联。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赴日本留学。1937年回国。曾任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宣传部和文化部部长。建国后,历任文化部电影局局长、部长助理,广东省副省长,文化部副部长。1963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筹备委员会1956年4月29日在北京举行联欢会,欢迎波兰、缅甸、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的电影工作者。前排左起:苏联著名导演克里斯基,波兰电影工作者代表团团长拉德凯维超娃,我国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局长王阑西,缅甸电影代表团团长吴仰拿,捷克斯洛伐克电影工作者代表团团长伊里•马里克。

图为著名演员杜敏敏钦在联欢会上唱缅甸民歌。


杞县
郦食其(?-前203)
秦汉之际策士。秦末汉初陈留高阳(今杞县)人。初家贫,无衣食业,为里监门吏。自称“高阳酒徒”,人称狂生。秦末农民战争时归刘邦。献计取陈留,封广野君。常为说客,驰使诸侯。楚汉战争中,说齐王田广归汉,不战而得齐地七十余城。并劝刘邦坚守敖仓。后韩信乘机袭齐,齐王以为他欺骗自己,将他烹死。

郦商(?-前180)
秦末汉初高阳(今河南杞县)人。郦食其弟。秦末陈胜起义,他聚众数千人,后归属刘邦,积军功升为将军,封信成君。楚汉战争中,从击项羽,迁梁相国。汉朝建立,随高祖击破燕王藏荼叛乱,升为右丞相,又击破陈豨,从击英布,封曲周侯。后事惠帝、吕后,吕后死后,病不治事,旋病卒。

郦寄
汉初高阳(今河南杞县)人。郦商子。与吕禄相友善,吕后死,大臣想诛灭诸吕,当时吕禄为将军,掌握北军,太尉不得进入北军调动军队,于是派人劫郦商,令其子骗走吕禄。他按父命诳吕禄出来游,周勃乘机入据北军,发兵诛灭诸吕。时人称郦寄卖友。景帝时,任将军,参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因欲娶景帝母家平原君,获罪免爵。

郦疥
西汉初年高阳(今河南杞县)人,郦食其之子。曾数次率兵从刘邦征战,汉十二年(前195年),高祖平定英布叛乱,赏举功臣,思念食其,哀其为说齐王被烹,遂封疥为高梁侯,后更食武阳。

蔡邕(132-192)
字伯喈。陈留圉(今杞县)人。东汉著名学者、文学家、杰出书法家。性至孝,少博学,精于辞章、术数、天文,音律。工书法,尤善隶书,创“熹平石经”、“飞白书”。灵帝时为议郎,因议政触犯权幸获罪,流放朔方。遇赦后,畏宦官陷害,亡命江湖十余年。董卓专权,受到礼遇,官至右中郎将。卓被诛,以附逆为王允所捕。所著《独断》、《劝学》、《释诲》等各体文共一百多篇。

董宣
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初为司徒府属吏。任北海相,属官大姓孙丹杀行人,宣收杀其父子及宗亲三十余人。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杀人,他伺机杀苍头,光武帝命向湖阳公主赔罪,他坚不从命,被称为“强项令”。年七十四卒官。

楼望(21-100)
陈留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初仕郡功曹,明帝、章帝时历官大司农、太常、左中郎将等职。精通《严氏春秋》,讲学不倦,世称儒宗,赵节王栩曾慕名遣使厚礼相请,不受。弟子多至九千余人。

蔡琰(?-?)
东汉末著名女诗人。字文姬。陈留圉(今杞县)人。蔡邕女,博学多才,精通音律,嫁河东卫仲道,遭夫亡,无子回家寡居。汉末流落于南匈奴,嫁胡人左贤王,生二子。曹操以金璧赎回,再嫁董祀。所留五言《悲愤诗》、骚体《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皆为自传。

江统(?-310)
字庆元。西晋陈留圉(今杞县)人。袭父爵为亢县男,除山阴令。作《徙戎论》主张使氐、羌等族回到塞外,朝廷不能采用。未及十年而有永嘉之祸,人服其深识。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韩亿(972-1044)
字宗魏。原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徙居开封雍丘。第进士。岳父王旦为相,避嫌而数任外官,知永城,有治绩。王旦卒,官至尚书左丞。出使契丹应对得体,同知枢密院。景佑四年(1037),拜参知政事。为谏官所劾,罢知应天府。亿性情持重,治家严。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益忠宪。

韩绛(1012-1088)
字文华。亿第三子。进士出身。通判陈州,直集贤院,迁御史中丞。神宗立,拜枢密副使,陈差役之弊。熙宁三年(1070),除参知政事。西夏扰边,自请出为陕西、河东宣抚使,即军中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素不知兵事,指挥无当,筑啰兀、抚宁堡,调役扰民,后失守,庆州士卒作乱,罢知邓州。七年(1074)代王安石为相,朝中政事多稽留不决,与吕惠卿不协,密请神宗再用王安石。哲宗立,为北京留守,封康国公。为官临画果断,数荐司马光可用。告老,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卒,赠太傅,谥献肃。

韩维(1017-1098)
字持国。亿第五子。以荫入官,知太常礼院。神宗封淮阳郡王、颍王,维皆为记室参军。及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历知汝州、开封府、襄州、许州等。熙宁七年(1074),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时天大旱,陈青苗等新法之弊。兄绛为相,出知河阳,复知许州。神宗死,疏论“赋役非人力所堪者去之,法禁非人情所便者蠲之”。元祐初,拜门下侍郎。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中,坐“元祐党”。安置均州。卒。

韩缜(1019-1097)
亿第六子。第进士。历两浙、淮南、河北、陕西转运使,枢密都承旨等。元丰五年(1082),擢同知枢密院事,进知院事。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元祐元年(1086),御史中丞刘挚、谏官苏辙等论缜“才鄙望轻,”割地给契丹,不可居相位。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颍川府,徙太原府。请老,以太子太保致仕。卒,赠司空,谥庄敏。

韩宗武
缜子。第进士。徽宗即位,为秘书丞,上疏言事,称:守边无御侮之臣;开境土以速边患,耗赋财以弊民力;岁谷不登,仓庾空竭;李治朋党,追报私怨,正士黜废,旋起大狱;大河决溢,饥馑荐臻等。擢都官员外郎,改开封府推官。乞求补外郡,为淮南转运判官。官至太中大夫,卒。

宋痒(996-1066)
宋河南雍丘(今杞县)人。字伯痒。北宋文学家。擢大理评事,通判襄州。召试,迁太子中允,至左正言。为废郭后事,与御史伏阁争论,坐罚金。为相儒雅,习故典,遇事能分别是非。官拜郑国公,不好声色,读书至老。

宋祁(998-1961)
开封雍丘(今杞县)人。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庠同举天圣进士第一,授复州军事推官,召试,授直史馆,迁太常博士,官至三司史。与欧阳修同修《唐书》历时十七年。

韩元吉(1118-1187)
宋开封雍丘(今杞县)人。字无咎,号南涧。以荫为南剑州龙泉县主簿,改建安县知县,曾上书张浚勿轻举。权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贺生辰还,上“当养威蓄力,待机图金”。知建安府,大兴学校,修创郡志。

刘诏(?-1629)
杞县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由知县累升兵部尚书。嗜利无耻,事魏忠贤如父。崇祯帝定魏党逆案,被逮论死。

李岩(?-1644)
原名信。杞县举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参加李自成起义军。改信为岩。建议钧田免赋,作“迎闯王,不纳粮”等歌谣,使从自成者日众,受封为制将军。义军攻占北京后,又建议勿妄杀戮。只有他对士大夫没有拷打索饷追赃。清兵入关,义军退出北京后,他向自成索兵往河南,遭牛金星谗言被自成杀害。

红娘子
江湖艺人。李岩在河南杞县散粮赈饥时,她率众起义。攻占县城,与岩成婚。岩逃归家乡,被官府逮下狱中,她与当地饥民救出岩,同投李自成,成为起义军中著名女将。

陈大文(?-1815)
河南杞县人。原籍浙江会稽(今绍兴)。乾隆中期进士。历官至左都御史,工部、兵部尚书。嘉庆中,先后出任广东、山东巡抚,两广、直隶、两江总督。重捕盗,严察属吏,在山东一年劾治达三四十人。尤锐意剔除重征、折收、漕运陋规,所至皆有政绩。嘉庆二十年卒。

吴芝圃(1906-1967)
杞县人。1926年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7年领导了豫东农民暴动。曾任豫东特委书记兼豫东人民抗日游击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六游击支队副司令员、第四师政治部主任,中共豫皖苏区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副书记,豫皖苏边区行署主任。建国后,历任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副主席,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第二书记、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

师陀(1910-1988)
小说家、散文家。河南杞县人。1931年到北京开始创作生涯。1936年到上海,同年出版小说集《谷》,获《大公报》文学奖。抗战期间居住上海,曾任苏联上海广播电台公司文学编辑、上海文华电影公司特约编辑。建国后,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辑等职。

穆青(1921-2003)
杞县人。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文学系。曾任延安《解放日报》、《东北日报》记者,新华通讯社特派记者。建国后,历任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主任、副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社长,中国新闻学院院长,《瞭望》杂志社社长。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著有《穆青散文选》、摄影集《九寨沟》等,合写有《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等新闻通讯。

李宣化(1922-2018)
杞县人。1938年参加新四军。曾任第三野战军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参加了淮海、渡江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团政委。回国后。任坦克师政委、北京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政委、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乌鲁木齐军区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政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通许县
高柔(174-263)
字文惠。陈留圉城(今河南通许东南)人。曹魏时期历任营长、丞相理曹掾、颍川太守、廷尉、太常、司空、太尉等。长期典掌刑职,熟谙法律,常断疑狱、大案,以执法公允著称,虽遇皇帝干预亦坚持依法处理。曾数谏魏明帝,反对大兴土木、广纳宫女。卒后谥元侯。

高光
魏太尉高柔子。初仕为太子舍人,迁廷尉。晋惠帝时,讨成都王颖有功,授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封公。怀帝时,官至尚书令,加光禄大夫。死于任上。

高韬
高光子。历至右卫将军。晋惠帝后期,东海王越辅政,密与杜概等人谋讨司马越,事泄露,被杀。

王拱辰(1012-1085)
字君贶。宋咸平(今通许)人。举进士第一。通判怀州,入集贤院。知制诰,拜御史丞。反对庆历新政,以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夏竦任枢密使,极论竦经略西边,无功而归,入府非宜,竦遂罢。因使契丹受非常之礼遇、赂送张贵妃宝物被劾,召还为武安节度使,抗言新法之害,加检校太师。卒,赠开封仪同三司,谥懿恪。

胡石青(?-1941)
名汝麟。通许县人。晚清秀才出身。京师大学堂毕业后返豫,任河南高等学堂教务长,兼河南省谘议局书记长。1912年底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1913年任梁启超为首的民主党河南支部常务干事。1909至1915年河南发生矿案,以矿务会副会长身份兼民绅代表,促成福中总公司(由中原煤矿公司与福公司合并)的成立。1917年与王抟沙创办《新中州报》。梁启超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时,任全国烟酒专卖局总办,教育部次长。1921年至1923年出国游历亚、欧、美、非四大洲的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1938年经刘峙保举为国民参政员,出席在武汉召开的第一届国民参政会。1941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