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人物

南阳市

百里奚(?-?)
春秋时秦大夫,字里,名奚,宛(今南阳)人。曾为晋所俘,作为陪嫁之臣进入秦国。出走到楚,为楚人所执,被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赎回,任为大夫。他同蹇叔、由余等共助秦穆公建立霸业。

范蠡(?-?)
春秋末政治家,字少白,楚国宛(今南阳)人。与文种同为越大夫。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击败,围于会稽山(主峰在今浙江嵊县西北),他献计以卑辞厚礼向吴王求和,并赴吴为质二年。回越后助勾践灭吴,封上将军。

孟明视
名视,字明孟。百里奚之子。秦将。前627年,奉秦穆公命与西乞术、白乙丙率兵袭郑,回师经崤,为晋军伏击,兵败被俘。旋为晋文公夫人营救释回,继为秦将。再次率兵伐晋,又败归,仍被穆公重用,王官之役,终于战胜晋军。

直不疑
西汉初南阳人。初事文帝为郎。恭顺淳谨,人毁其盗嫂,亦不自辩,时称长者。文帝以其忠顺,迁中大夫。景帝时,参加平定吴楚之乱,后元元年(前143年),任御史大夫,封塞侯。武帝即位,与丞相卫绾都以过被免职。为人学《老子》之术,不好立名。

杜周(?-前95)
西汉南阳杜衍人。初为廷尉史,因奏事武帝称意,被任用,历任廷尉,执金吾,官至御史大夫。为人少言迟重,而法深刻,常揣度帝意,帝所欲挤斥者,构法陷害之,帝所欲释者,设法以冤脱释,专以人主意志为狱,以至诏狱益多。武帝以为能,家赀累巨万。

杜延年
西汉南阳杜衍人。杜周少子。明习法律。昭帝始元四年(前83年)以校尉率兵击益州蛮夷,升谏大珍。因揭发上官桀与燕王谋反事,封建平侯,迁太仆右曹给事中。后官至御史大夫。曾建议霍光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与罢盐铁酒官营事业,主张用政宽和。经参予策立宣帝有功,益封受赏,赀数千万。病死,谥敬侯。

陈崇
西汉末新莽时南阳人。哀帝死,王莽专权,任大司徒司直。与张竦相善,共作奏,颂莽功德。莽由此称宰衡,加九锡。旋升司威。王莽称帝后,封为统睦侯。

贾贵人
南阳人。汉光武时期入选太子宫,汉明帝时立为贵人,是汉章帝生母。

李通(?-42)
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出身大商人。初为五威将军从事,新莽末助刘秀兄弟起兵,更始帝时期官至大将军,封西平王。刘秀称帝后,官拜大司农,常委以留守京师之责,官至大司空。为人谦恭,屡求退职,每受优遇,封其子雄为召陵侯。

任光(?-29)
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初为乡啬夫、郡县吏。更始时任信都太守,后被刘秀任为左大将军,佐助击败王郎。以功封阿陵侯,食邑万户。建武五年(29)征还京师,奉朝请。同年死。

任隗(?-92)
任光子。少好黄老之学,赈恤宗族,收养孤寡。明帝时历官虎贲中郎将、长水校尉。章帝时官至司空。和帝时不附权臣窦宪,以鲠直著称。

朱祐(?-48)
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光武帝二十八将之一。从征河北有功,拜建义大将军。平定新野、随、穰等地,击败秦丰、延岑等军。建武十三年(37)定封鬲侯。为人质直,尚儒学。多受降敌,不务首级之功,禁止部属虏掠。

刘隆(?-57)
南阳安众侯宗室。更始时为骑都尉,光武初拜诛虏将军,从讨李宪。后为南郡太守,以垦田户口不实而免官。从马援讨击交阯征侧有功,更封长平侯。吴汉死,为骠骑大将军,行大司马事。光武二十八将之一。死后谥靖侯。

卓茂(?-28)
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祖父官至郡守。元帝时求学于长安,号称通儒。初被辟为丞相府史,又以儒学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官密县令,礼法并施,史称教化大行,道不拾遗。王莽摄政,解职归乡。更始时曾任侍中祭酒。光武帝时征拜太傅,封褒德侯。年七十余卒。

韩歆
南阳人。从刘秀征伐有功,封扶阳侯。侯霸死后,代为大司徒。好直言,不为光武帝所容,后被迫自杀。

吴汉(?-44)
东汉开国重臣。字子颜。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初为本县亭长,后贩马为业。更始时任为安乐令,归附刘秀后从平河北,为偏将军,迁大将军。刘秀即位,官拜大司马,封广平侯。先后镇压铜马、青犊等起义军,肃清中原流散武装。为刘秀统一中原立下汗马功劳。建武十一年(35)率军征蜀,次年大败公孙述,平定蜀地。为将临危不失常度,治军严而序,深为光武帝信任。死后谥忠侯。

陈俊(?-47)
东汉南阳西鄂(今南阳市南)人。字子昭。更始时为长史,后归刘秀,参加了镇压铜马、五校军农民起义。刘秀即位封列侯。从吴汉转战各地,建武十三年,定封为祝阿侯。

朱晖(?-88)
字文季。南阳宛(今南阳)人。出身官宦世家。早为刘秀故交。光武帝时受业于太学,为诸儒所推崇。明帝时慕名拜为临淮太守。被劾免官。章帝时迁官尚书仆射、尚书令,敢于谏争,反对榷盐及均输法。为人刚直重义。建初中,南阳饥荒,晖尽散家财赈济贫民。友人有难,常慷慨相助。

朱穆(100-163)
字公叔。朱晖孙。初举孝廉,人称海内奇士。顺帝末被梁冀辟大将军府,掌典兵事,深受信任。曾屡次劝戒梁冀,不为所纳。桓帝时为侍御史,出为冀州刺史。收捕宦官赵忠家属,被桓帝治罪,太学生数千人上书诉其冤,始被释。后征拜尚书,反对宦官专权,数谏桓帝。持身俭素,家无余财。著有论、策、奏等十二篇,皆被蔡邕收藏。

张机(?-?)
东汉杰出医学家。字仲景。南阳涅阳(今南阳)人。从学张伯祖,深研《内经》,博采民间验方,著成《伤寒杂病论》。对医学发展有重大贡献。后人尊为“医圣”。今河南南阳有医圣祠。

何皇后(?-189)
东汉灵帝刘宏皇后。名不祥。南阳宛(今南阳)人。出身屠夫之家,因美丽被选入宫。生刘辩,立为皇后,遂弄权,宫中盛称妒忌。灵帝死,迎立刘辩为帝,为太后,临朝执政。董卓进京,被鸩杀而死。

何进(?-189)
字遂高。东汉南阳宛(今南阳)人。妹为灵帝皇后。因妹得宠,历官郎中、颍川太守、河南尹、大将军等职,曾镇压黄巾军起义。灵帝死,他策立少帝刘辩,专断朝政。汉末乱起,与袁绍、袁术等谋诛宦官,反被宦官张让、赵忠所杀。

何苗(?-189)
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大将军何进弟。官至车骑将军。后为何进部将吴匡所杀。

黄忠(?-220)
三国时蜀汉名将。字汉升。南阳人。初为刘表中郎将,守长沙。随刘备入蜀,任讨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于定山斩曹操大将夏侯渊,迁征西将军,赐关内侯。与关羽、张飞并列。

文聘(?-?)
三国时魏将领。字仲素。宛(今南阳)人。初为刘表大将军,表死归曹操,任江夏太守,赐关内侯,曾战败关羽。文帝时迁后将军,封新野侯,数破孙权,名震吴国。

李严(?-234)
三国蜀汉大臣。字正方。南阳人。建安十八年为都护军,拒刘备时降备,拜裨将军。平马秦等乱,加辅汉将军,又至尚书令。刘备卒,与诸葛亮同辅佐刘禅。官至骠骑将军,封都乡侯。后亮出师祁山,他主掌后勤,因失职免官。

陈震(?-235)
三国蜀汉大臣。南阳人。字孝起。随刘备入蜀,为蜀郡北部都尉。建兴二年,迁尚书令,奉命使吴。孙权即帝位,震代表蜀国祝贺,并划定蜀吴国界,还,封城阳侯。

何晏(190-249)
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母尹氏为曹操所纳,长于宫中,娶公主为妻。少以才华知名,好老、庄之学,有《道德论》及文赋数十篇,累官侍中、尚书,典选举。性轻佻,好傅粉,人称“傅粉何郎”。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谈,为一时风气。魏明帝时与邓飏、李胜等名盛一时,以浮华被废黜。曹爽当政,被任为心腹,参与策划排斥司马懿势力,失败后被杀,灭族。

乐广
南阳淯阳(今河南南阳市南)人。魏征西将军参军乐方子。初仕为太尉掾,累迁侍中、尚书令,领吏部。喜清谈玄言,名重于时,与王衍成为当时天下最风流人物。“八王之乱”时,忧虑而死。

赵彦深(507-576)
名隐,以字行,南阳宛(今南阳)人。书法家。初为东魏尚书令司马子如门客,经子如推荐,官至大丞相府功曹参军,掌管机密,文告多出其手。入北齐,官至司徒,爵至宜阳王。

韩思彦(?-?)
字英远,邓州南阳(今南阳)人。唐高宗朝举下笔成章志烈秋霜科擢第,授监察御史,数次上疏言当世得失,加弘文馆仗内供奉。奉命巡察剑南时,有叫高赀的兄弟打官司,他命宰厨饮以乳,兄弟顿以“共乳而生”悟,泣请罢讼。招抚西洱河少数民族叛,并在蜀中开仓赈济灾民。终贺州司马。

张巡(709-755)
唐邓州南阳(今南阳)人。初任清河令,天宝中为真源令。安史之乱他在雍丘起兵讨贼。睢阳太守许远遣人告急,即移睢阳与许远共守。坚守数月,城陷被俘。不屈而死。

张继(?-?)
字懿孙,唐南阳人。一说襄州(湖北襄樊市人。博学多识,好谈论。唐天宝进士。曾任洪州盐铁判官,检校祠部员外郎等职。诗多登临纪行之作,不事雕琢,明秀自然。天宝十五载(756年)流寓苏州,过寒山寺,作《枫桥夜泊》诗,为千古绝唱。

张建封(734-800)
字本立,唐邓州南阳人。初为李光弼等节度使属下将吏,擢监察御史。拜徐、泗、濠节度使,加检校右仆射。入觐德宗,献赋《朝天行》,帝赠诗并赐马鞭。卒,赠司徒。

王襄
邓州南阳人。举进士。崇宁中,擢库部员外郎。历权知开封府,吏部侍郎,知海、郓、颍诸州及永兴军等。拜同知枢密院事,坐荐引近侍罢官,起知郢州。宣和六年(1124),为河南尹。金兵来犯,为西道都总管。康王开大元帅府,襄遂率部会于虞城县,及即位,命知河南府。授救京师,故意迟留,降置永州,卒。

畅师文(?-?)
字纯甫,南阳人。曾学程朱理学,与姚燧、高凝友善。元至元间,曾上书元世祖忽必烈,被任为令史。后拜翰林学士。参与著《农桑辑要》一书。

白景亮(?-?)
字明甫,元南阳人。由征东行省译史,累官至衢州路总管。任期中,体贴民苦,兴办学校,郡内儒风大振。生性廉洁勤苦,与妻常食粗米淡饭。受到元政府的褒奖。

王鸿儒
南阳人。明成化末进士。少习书法,家贫,为知府书佐,知府段坚爱他书法,留官府中,亲自教他读书,后又送他入学校当学生,乡举第一名。官南京户部郎中、山西副使。为学,务穷理致用,为世人所推崇。正德改元,病归。刘瑾擅政,收召名流起用为国子祭酒。后累官吏部左右侍郎。为官清正。正德十四年(1519)刚任南京户部尚书,宸濠反,命督军饷。病死。谥文庄。

李震(?-?)
明南阳人。以父荫袭指挥使。从征兀良哈,进都指挥佥事。平麓川,进同知,充贵州参将。从王来、方瑛征苗,进都督佥事。瑛卒,充总兵官,代镇贵州、湖广。屡挫“夷乱”,封兴宁伯。

董作宾(1895-1963)
考古学家。南阳人。1923年入北京学研究所国学门学习甲骨文。后任福建协和大学国文系教授、中州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副教授。1932年后,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到台湾,历任台湾大学文学院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甲骨文研究室主任,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崇基书院、新亚书院、珠海书院教授。曾参与殷墟发掘工作。从事中国甲骨文字的研究。

赵东宛(1926-)
南阳人。1940年后入延安自然科学院、八路军医科大学学习。1945年后任东北医院政委、东北行政委员会辽东办事处科长。建国后,任东北企业管理局处长、抚顺重型机器厂厂长。1958年毕业于苏联重型机械研究院。同年回国。历任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器厂厂长兼总工程师,第一机械工业部局长、副部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兼国家计委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劳动人事部部长,人事部部长,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二三届中央委员。曾领导设计、制造1.5吨自由锻造水压机、3万吨模锻水压机以及1150初轧机等大型设备。

邓州市
宁成
西汉南阳穰县(今河南邓州)人。为人好使气任威。景帝时,任济南都尉,后迁中尉,其治民如郅都,不避权贵,执法严酷,宗室豪强都畏惧。武帝时,徙为内史,因罪入狱,逃归故里。在家乡买陂田一千多顷,役使贫民数千家,数年后,家产钱至数千万。出入随从数十骑,威重于郡守。后再起为关都尉,出入关者,视之胜与乳虎。

贾复(?-55)
字君文。南阳冠军(今河南邓州)人。少好学。王莽末为县掾,聚众数百人起兵。后归附刘秀,封偏将军。秀即位,拜执金吾。从平河北,收降赤眉,官迁左将军。建武十三年(37),封胶东侯。贾常随刘秀左右,深受信任。统一全国后,随罢将军衔,转治儒家,为人刚毅方直有大节。死后谥刚侯。

杜茂(?-43)
南阳冠军人。初归附刘秀于河北,常从征伐,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后常居守北边,屯田晋阳、广武,修筑亭障,转输军粮,边境遂安,卢芳势力遂弱。

郭丹(前15-62)
南阳穰人。初曾从师长安,常为都讲,为诸儒所重。更始时征拜谏议大夫。光汉帝时历官并州牧、匈奴中郎将、左冯翊等职。明帝时官至司徒。居官廉直公正,与侯霸、杜林等齐名相善。

宋均(?-76)
南阳安众(今河南邓州)人。光武时以父荫为郎,好经书,常以假日受业,通《诗》、《礼》。曾为伏波将军马援监军,讨伐武陵蛮。援卒,他建议机断专行,改讨伐为招降,获得成功。明帝时官至尚书令,议政多合帝意。生性宽和。主张选吏以弘厚为准。

宋意(?-90)
宋均族子。少传父业,明习《大夏侯尚书》。明帝时举孝廉,章帝时征拜尚书。当时诸王常留居京师,他上书建议归国,明帝从之。和帝时迁官司隶校尉,不畏权豪,数纠举窦宪一党。

左雄(?-138)
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人。安帝时举孝廉。顺帝时拜议郎,官至尚书令。曾建议修缮太学,严格察举制度,征召海内名儒为博士,废除捶扑九卿,被采纳。

张敬儿(?-483)
南阳冠军(今河南邓县西北)人。本名苟儿,宋明帝以其名鄙,改为敬儿。少便弓马,以军功累迁至宁朔将军,越骑校尉,桂阳王休范反,他诈降斩休范首,以功封襄阳县侯,迁雍州刺史。升明元年(477),荆州刺史沈攸之反,他遣军袭取江陵,杀攸之,进号征西将军,进爵为公。齐国建立,历中军将军、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以功高位重,为齐武帝所疑,被杀。

蔡道恭(?-504)
字怀俭。南阳冠军(今邓州市西北)人。仕南朝齐,累迁至右将军,司州刺史。入南朝梁,封汉寿县伯。州城为北魏所攻,病故,监终勉励将士与城共存亡。

赵骅(?-783)
字云卿,唐邓州穰(今邓州市)人。开元中举进士,累授大理评事、陈留采访使等。与殷寅、颜真卿、柳方、陆据、李华、邵轸、萧颍士为友,颇重交情,时称“殷颜柳陆,李萧邵赵。”建中初累官至秘书监。

贾黯(1022-1065)
宋邓州穰县(今邓州市)人。字直孺。仁宗时,累官至左司郎中,权知开封府。英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受诏撰写《仁宗实录》。官至给事中,权御史中丞。

刘整(1213-1275)
字武仲。邓州穰县(今邓州市)人。金朝未年将领,投南朝宋,累迁潼川安抚使。降元,忽必烈授为夔州行省兼安抚使。迁镇国上将军都元帅,官至中书左丞。

铁铉(1365-1402)
明太祖赐字鼎石。邓县(今邓州市)人。累官兵部尚书。建文初,李景隆北伐,他督饷殷富。景隆兵败。趋德州乘城守御。燕兵以水灌城,他以计焚其攻具,固守三月余,后平安统兵二十万以绝燕兵饷道,燕王解济南围而北归。铁铉屡挫燕王锐气,帝闻大悦,遣官慰劳。建文四年,因兵败被擒,磔于市。

李贤(1408-1460)
邓县人。明宣德进士。正统初,官文选郎中。随从英宗北征,全军覆没而独逃回。景泰二年(1451)建议正本十策。又陈车战火器之利,帝颇采纳。历任兵、户、吏部右侍郎。搜集古代二十二位皇帝行事可效法者,曰《鉴古录》献给景帝。英宗复位,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入直文渊阁,参与机务。外筹边计,内抚百姓,四方得恢复生息。能爱惜人才。曹钦反,秘密上疏请求擒拿贼党。终天顺世,为首辅,委任最重。宪宗立,升少保、华盖殿大学士,管理经筵事。成化二年卒。赠太师。

彭而述(?-?)
号禹峰。河南邓州(今邓州市)人。明末授阳曲知县。入清,累官贵州巡抚,官终云南布政使。著《读史亭诗集》十六卷、《文集》二十卷。

彭始搏(?-?)
字直上,号芳洲。邓州(今邓州市)人。彭而述第五子。历官翰林院庶吉士、浙江学政、礼部侍郎、经筵讲官教习、庶吉士等职。康熙亲赐御书“公明尽职”褒奖。

曹东扶(1898-1970)
古筝演奏家。邓州人。十三岁学古筝。建国后,历任河南开封师范专科学校、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教师,河南省歌舞团艺术顾问。在古筝演奏上独创一派。为曹派大调曲的创始人。创作的筝曲有《闹元宵》、《孟姜女》,琵琶曲《高山流水》,三弦曲《打雁》等。有《曹东扶筝曲集》。

姚雪垠(1910-1999)
作家。邓州人。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兼创作研究部副部长、东北大学副教授。建国后,历任大夏大学教授、文学院代理院长、副教务长。1951年后,在河南省、武汉市、湖北省文联专门从事创作。1979年后任湖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湖北分会名誉主席。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一、二、三卷),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侯》、《长夜》,中篇小说《牛全德与红萝卜》。《李自成》(第二卷)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桐柏县
魏延(?-234)
三国时蜀汉将领,字文长。益阳(今桐柏东)人。初从刘备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建兴八年,西入羌中大破魏军,迁至前将军征西大将军,封南郑侯。

朱序(?-393)
字次伦。义阳平氏(今桐柏西)人。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兴宁末,以功拜征虏将军,封襄平子。以梁州刺史镇襄阳,城破降秦。淝水之战乘机反秦。回晋拜龙骧将军,琅邪内史。

朱修之(?-?)
字恭祖。义阳平氏(今桐柏西)人。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官至司徒从事中郎,随到彦之北伐,守滑台。被北魏军围困,城内粮尽,熏鼠为食。城破被俘。北魏太武帝嘉其固守之节,嫁宗室女于他。后转回归南朝宋,任雍州刺史。为政宽简,立身清约。封南昌县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方城县
张释
之 西汉南阳堵城(今河南方城东)人。文帝时,以赀选为骑郎。累迁谒者仆射、公车令、中郎将,后官至廷尉。敢于直言极谏,多次劝谏文帝以亡秦为鉴,改善政治。他处理狱案,严格依法办事。有人犯跸与盗汉高祖庙前玉环,文帝欲他别处以死刑与族诛,他不曲法阿容,建议按法处刑,世称持平。景帝立,任淮南相。

韩暨(?-237)
三国时工程机械专家,字公至。南阳堵阳(今方城县)人。官至司徒,封南乡亭侯。参与制魏典章。精于机械设计,旧时冶铁多用马排和人排。他将水排加以改造,较马排功用提高了三倍。

韩寿(?-约299)
字德真。晋南阳堵阳(今方城县东)人。美姿貌,善容止,贾充辟为司空掾,寿为充女所爱,潜修燕好。官至散骑常侍,河南尹。卒赠骠骑将军。

杜凤瑞(1933-1958)
方城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任飞行员。1958年10月10日,随机队在福建龙田上空与台湾国民党空军作战。在敌六架F-86型飞机向我机队偷袭时,为掩护长机和战友单机冲入敌机群,击落尾追我长机的一架敌机,使长机脱险,自已陷入敌机包围之中。座机中弹,头部负伤,仍坚持攻击,又击落一架敌机。终因座机失控,被迫跳伞。在降落时遭敌机射击而牺牲。

淅川县
范汪(约308-约372)
字玄平。东晋南阳顺阳(今淅川县)人。苏峻作乱,为庚亮护军。峻平,赐爵都乡侯。从讨郭默,进爵亭侯。又为桓温安西长史,进爵武兴县侯。官至徐兖二州刺史、假节。卒赠散骑常侍。

范宁(339-401)
字武子。晋南阳顺阳(今淅川县)人。范汪次子。孝武帝初始为余杭令,有政绩,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征拜中书侍郎,出补豫章太守,改革旧制,不拘常宪。

郭舒
东晋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出生贫寒。初仕为领军校尉,后为荆州刺史王澄别驾,辅佐澄处理州事。王澄死,投靠王敦,为从事中郎,极力劝阻王敦发动叛乱。累至梁州刺史。死于任上。

范泰(355-428)
字伯伦。顺阳山阴(今淅川东南)人。南朝宋文学家。仕东晋,官至度支尚书。入宋,拜金紫光禄大夫、特进王师。撰《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文集二十卷。

范晔(398-445)
字蔚宗。顺阳山阴(今淅川东南)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袭堂伯范弘爵武兴县五等侯,累官至太子詹事。长于文,通音律,善弹琵琶,能创新曲,工草隶,精小篆。衣物多所创新。采众家之长,著《后汉书》八十卷。

范正传(?-?)
字西老。唐南阳顺阳(今淅川县)人。举进士,授集贤殿校书郎。历歙、湖、苏三州刺史,擢宣歙观察史。入仕前曾游西部边境,著《西陲要略》三卷。

镇平县
宋均(?-?)
东汉南阳安众(今镇平县东南)人。十五岁为朗,后为辰阳长,大办学校,政绩显著。刘秀诏为监军,迁九江太守,惩治贪吏,人民称快。累官至司隶校尉。明帝以为宰相,叩头乞辞。

宗炳(375-443)
南阳涅阳(今镇平县南)人。南朝宋文学家、著名画家。淡泊功名,屡征不就。爱名山、喜远游,画所游山川于室,欲“卧以游之”。有《瑞应图》、《孔子弟子像》、《秋山图》等作品传世。

刘胡(?-?)
南阳涅阳(今镇平县南)人。南北朝大将。因颜面黝黑似胡而名为黝胡。出身郡将,口捷善处分,讨诸蛮,无往不胜。蛮人畏之如虎。官至龙骧将军,冯翊太守。

宗悫(?-465)
字元干。南阳涅阳(今镇平县南)人,南朝宋将。少时,叔父宗炳问其志,以“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作答。征战四方,屡建军功。累官至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封洮阳侯。

刘之亨(?-?)
字嘉会。南阳沓阳(今镇平县南)人。南朝梁大臣。举秀才,拜太学博士。以司农卿总督军马,出师南郑,封临江子,不受,代其兄之遴为南郡太守,政绩优,人呼“小南郡”。

宗檩(约500-570)
字元檩。南阳沓阳(今镇平县南)人。北周文学家。初仕南朝梁,为湘东王萧绎记室,萧绎称帝,封信安县侯,官至吏部尚书。梁亡,归依西魏,官终北周车骑大将军。

彭雪枫(1907-1944)
镇平县人。1923年就读于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军官子弟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奉命到烟山、福山、镇江等地从事兵运、农运等工作。1930年任红五军五纵队三大队政委、师长、江西军区政委、中央军委第一局局长等。长征途中在娄山关等战役中战功卓著。抵达陕北后,任红四师政委,与红二师一起取得直罗镇大捷,全歼国民党一O九师。1936年进红军大学学习。次年8月,任八路军总参谋处处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处长,并任华北联络局书记。1937年在竹沟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统战委员会主任。同年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率队东征。1941年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后还兼任淮北军区司令员和豫皖苏边区党委委员,巩固和发展了淮北抗日根据地。1944年8月率部西征。9月11日在收复夏邑八里庄的战斗中牺牲。

孙令甫(1913-1970)
镇平人。1933年参加耀县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连、团长。参加了陕北苏区反“围剿”和长征、西征。后任八路军留守兵团骑兵团团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旅长,桐柏军区、皖西军区、皖北军区分区司令员。建国后,任农业建设师师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师师长。回国后,任江西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震亚(1922-)
作曲家。镇平人。1947年毕业于南京音乐院作曲系。建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作曲系副主任、创作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副院长。作品有合唱《阳关三叠》、管弦乐《潇湘水云》等。

郭树言(1935-)
镇平人。1959年毕业于苏联乌拉尔工学院冶金系。获冶金铸造工程师称号。同年回国。历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机械研究院沈阳铸造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国家科委发展预测局副局长,国家科委副主任,湖北省副省长、代省长,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省长。

唐河县
武姜(?-?)
申(今唐河县南)侯女,郑武公之妻,郑庄公之母。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即位,她支持共叔段叛乱。乱平,庄公将其放逐颍(今登封颖阳),立誓“不及黄泉勿相见”。后颍考叔谋“阙地及泉,隧而相见”才和庄公为母子如初。

马武(?-61)
东汉初重要将领。字子张。南阳湖阳(今唐河县)人。新莽末,参加绿林起义。更始立,为振威将军。后从刘秀,平定河北有功,官拜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又拜捕虏将军,击败宠萌。明帝时曾率大军击败羌胡。为光武二十八将之一。

冯鲂(1-85)
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人。鲂与申居季有私仇,新莽末聚宾客起兵欲灭季族,及季前来投奔,鲂遂释前嫌。建武三年(27)归附光武帝,拜官虞县令。后历官魏郡太守、太仆。明帝时曾任执金吾。为人矜严公正,建议多被采用。

冯石
冯鲂孙。初袭封获嘉侯,为侍中,任卫尉。善察人意,为安帝所宠,赏赐丰厚,租税岁入谷三万斛,钱四万。累官光禄勋、太尉、太傅,录尚书事。顺帝时曾以阿附阎显一党被免官。

樊毅(?-?)
字智烈。南阳湖阳(今唐河县)人。仕南朝梁,拜贞威将军,封夷道县侯。梁亡,归附南朝陈,拜左卫将军,封高昌县侯。攻城略地,战功卓著。官至征西将军,爵至逍遥公。

冯友兰(1895-1990)
哲学家。河南唐河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长期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在哲学思想和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自成体系。1982年被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冯景兰(1898-1976)
地质学家。河南唐河人。北京大学肄业。192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硕士学位。曾任中州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地学系主任,云南大学工学院教授、院长。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专于矿床学、工程地质学。提出“丹霞地形”新概念。

冯沅君(1900-1974)
女小说家。原名冯淑兰。河南唐河人。1922年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同年考入北大研究所。1925年毕业。1923年开始创作小说,以“淦女士”笔名在《创造季刊》及《创造周刊》上发表,有《隔绝》、《旅行》等篇,发现了五四女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颇受文坛注目。1925年后任金陵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建国后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

李季(1922-1980)
诗人。沘源(今唐河)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曾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特务团指导员、《群众日报》副刊编辑。建国后,历任《长江文艺》主编,玉门油矿党委宣传部部长,《诗刊》、《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著有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杨高传》,诗集《玉门诗抄》。

宗璞(1928-)
女小说家。河南唐河人。早年在西南联大附中读书,后入南开大学学习英语。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分配到政务院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1953年调中国文联研究部。后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编审、中国作协理事。1957年发表反映解放前夕大学生活的小说《红豆》是她的成名作。

冯钟越(1931-1982)
航空结构强度专家。河南唐河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历任沈阳飞机制造厂设计室强度组组长,中国航空研究院飞机设计所研究室主任、飞机结构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中国航空学会第二届理事。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结构强度方面的负责人。1980年主持研制成功航空结构静力分析程序系统。

南召县
张衡(78-139)
字平之。东汉杰出科学家、文学家。南阳西鄂(今南召县)人。出身大姓,少入太学,通五经,贯六艺,精通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顺帝时两任太史令,后又拜侍中、河间相。官至尚书。他创制了浑天仪、侯风地动仪和指南车、计里鼓车等多种天文、地理观测仪器。曾上书指斥图谶虚妄。天文著作有《浑天仪图注》、《灵宪》。又善文学和经学,著有《二京赋》、《归田赋》、《应间》、《思玄赋》、《周官训诂》、《灵宪》等共三十二篇。明人辑有《张河间集》。


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张衡 (蒋兆和绘)


张熠(482-541)
字景世。南阳西鄂(今南召县南)人。仕北魏为步兵校尉,督建洛阳永宁寺塔,受灵太后褒扬,功封长平县男。东魏初,拜大将,督管自洛迁邺、营造宫室事务。卒于东徐州刺史之位。

袁宝华(1916-)
南召人。北京大学肄业。曾任中共南召县委统战部部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干事,嫩江省委研究室副主任兼省委青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秘书长,重工业部副局长、局长,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经委事主任兼国家物资总局局长,物资管理部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国家经委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彭清源(1920-2003)
教授。南召人。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1947年毕业于南京政治大学研究部,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48年赴美国,先后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50年回国。历任东北财经学院副教授,辽宁大学副教授、教授,民革第六届中央副主席兼中央执行局委员、秘书长和第七届中央副主席,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副秘书长。

内乡县
新野县
洼丹(前28-41)
南阳育阳(今河南新野)人。世传《孟氏易》。王莽时避乱讲学,生徒数百人。光武帝时初为博士,后为大鸿胪。作《易通论》七篇,世号《洼君通》。学问精深,为治《易》学者所宗,称为大儒。卒于官。

岑彭(?-35)
南阳棘阳人。王莽时为本县县长,后降义军,属刘伯升部下,更始帝封为归德侯。归附刘秀后,官拜廷尉,为东汉名将。从平河北,收洛阳,定荆州立下战功。建武十一年(35),率军六万余人伐蜀,屡破公孙述军,直至成都城下,后被刺客所杀。死后谥壮侯。

来歙(?-35)
南阳新野人。刘秀外亲。更始时不被重用,后归附刘秀,为东汉名将。曾数次出使隗嚣。图谋攻取陇右。建武八年(32),率军袭取隗嚣所据略阳,功在诸将之上。又率军攻取蜀地,被公孙述派人刺死。谥节侯。

马成(?-56)
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少为县吏,归附刘秀后常从征伐。刘秀称帝,初拜护军校尉。建武四年(28),官拜扬武将军,击败李宪,平定江淮地区。后屯守北边,曾为中山太守。光武二十八将之一。

汉光烈阴皇后(5-64)
名丽华。南阳新野人。以美丽著称。刘秀初以“娶妻当得阴丽华”为志,后终于遂愿。刘秀称帝后被立为贵人,建武四年生明帝。郭皇后宠衰,建武十七年又代立为皇后。明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史称为人恭俭仁孝,不苟言笑。卒谥光烈。与光武合葬原陵。

阴识(?-59)
南野新野人。光烈阴皇后前母兄。新莽末率子弟、宗族、宾客千余人从刘秀兄刘伯升军,被任为校尉。更始时拜偏将军,大将军。光武帝时定封原鹿侯,守执金吾,常留镇京师,典掌禁兵。死后谥贞侯。

阴兴(9-47)
阴识弟。光烈阴皇后同母弟。建武初为黄门侍郎。常从征伐,典领禁兵,深受信任。后迁侍中、卫尉,封关内侯。持身谦恭,光武帝欲封高位,力辞不就。

邓晨(?-49)
南阳新野人。新莽末参加农民起义,随刘秀于昆阳之役击败王莽军主力。刘秀即位,以从平河北功封房子侯。历为中山、汝南太守等职。曾兴修鸿郤陂,溉田数千顷,汝土有鱼稻之饶。死后谥惠侯。

邓禹(2-58)
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少与刘秀为友。更始年间投奔刘秀义军为前将军,为秀谋定国大计,佐助平定河北。建武元年(25),率军攻取河东,以军功封酂侯。后经营关中,为赤眉军所败。刘秀即位,遂任大司徒,光武帝后期增户定封高密侯。明帝时拜为太傅。死后谥元侯。

邓训(39-92)
字平叔。邓禹第六子。明帝时初为郎中。章帝时任谒者,奏罢都虑至羊肠仓漕运。后长期奉命戍边,历任护乌桓校尉、张掖太守、护羌校尉。屡挫乌桓、羌胡。同时还实行怀抚政策,深得胡羌信任,居边屯田,西北得以安定。卒,各族居民争为立祠。谥平寿敬侯。

邓彪(?-93)
南阳新野人。出身官宦世家。少励志修行,让弟袭封父爵。明帝初仕州郡,后历为桂阳太守、太仆、太尉等。和帝时又任太傅,录尚书事。在位洁身自好,窦氏专权,不敢谏争。

邓骘(?-121)
邓训子。少辟大将军窦宪府。和帝时妹为和熹皇后,官至东骑将军、仪同三司。殇帝死,与邓太后定策立安帝,被封上蔡侯。率军出击凉都叛羌,大败而还,依太后之势仍拜大将军,由此外戚专权多年。太后死,被罢官,绝食而死。

汉和帝阴皇后(约75-103)
刘秀内兄阴识曾孙女。阴氏自小聪慧,和帝时选入宫中,尊为贵人,永元八年立为皇后。后因邓绥入宫受宠,渐被疏远。十四年被人告发以巫蛊,遂废迁于桐宫,次年忧郁而死。时二十八岁。

汉和熹邓皇后(81-121)
名绥。邓禹孙女。十六岁入宫,举止谨慎。汉和帝立为贵人,永元十四年阴皇后被废后立为皇后。深受宠爱。和帝死后,尊称皇太后,临朝执政,先后立殇帝、安帝。

来历(?-133)
来歙曾孙。少袭父爵,初为侍中,安帝时官迁太仆。曾因力保太子,反对废立而罢官。顺帝时官至大鸿胪。

汉桓帝邓皇后(?-165)
名猛女。和帝邓皇后族人。桓帝诛梁冀后,被立为皇后。恃尊骄忌,与郭贵人争宠失败,被废后忧郁而死。

邓康(?-134)
东汉大臣。南阳新野(今新野县南)人。邓禹孙、和帝皇后邓绥从弟。袭父珍夷安侯位,至越骑校尉。安帝时为侍中、顺帝时为太仆。为官立正,名重朝臣。

曹节(?-181)
东汉宦官。字汉丰。南阳新野(今新野县南)人。顺帝时为小黄门,桓帝时迁中常侍。迎立灵帝有功,封长安乡侯。官至尚书令。参与诛杀朝臣窦武、陈蕃等,是东汉后期专权朝政的主要宦官之一。

魏延(?-234)
义阳(治今河南新野)人。刘备旧部,以军功历迁牙门将军、汉中太守、凉州刺史等。善抚士卒,勇猛过人,曾大破魏将郭淮,迁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诸葛亮死,与杨仪争权,兵败被杀,夷三族。

邓芝(?-243)
三国时蜀汉将领。字伯苗。义阳新野(今新野县)人。刘备据益州,任郫令,迁广汉太守,入为尚书。后任前军师前将军,出督江州,迁车骑将军。备死,受诸葛亮委派出使孙吴,说服孙权重建吴蜀联盟。蜀后主时官至车骑将军。统军赏罚分明,爱恤士卒。

邓艾(197-264)
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新野县东北)人。初为郡吏。后被司马懿辟为掾,迁尚书郎。曾建议在陈、蔡之间,淮南一带大兴屯田,广开漕渠,大获成功。历官南安、城阳、汝南太守、兖州刺史,所至开荒垦田,农业发展。以功赐关内侯。有谋略,善于用兵。西征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镇守陇右多年,多次击退蜀将姜维进攻。景元四年(263),率军出阴平道伐蜀,迫使蜀后主刘禅投降,以功授太尉。后因独断专行,又遭钟会诬告,被杀。

董厥
义阳(治今河南新野)人。初为诸葛亮丞相府令史,后历官尚书仆射、尚书令、大将军等。蜀亡,任晋相国参军等。

樊建
义阳(治今河南新野)人。蜀后主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任职期间,对姜维兴师疲众、宦官黄皓专权无能为力。蜀亡后,任晋相国参军。

庾杲之(441-491)
字景行。新野(今新野县南)人。南朝齐大臣。以御史中丞兼主客郎接见北魏使臣,使臣问,何以家家题门卖宅,答以朝廷欲扫荡京洛,克复神州,魏使无言可对。官至太子右卫率。

庾诜(455-532)
字彦宝。新野(今新野县南)人。南朝梁著作家、书法家。经史百家,棋算机巧,工书善射,多才多艺。有《帝历》二十卷、《易林》二十卷,《总抄》八十卷等传世。

曹景宗(457-508)
字子震。新野(今新野县南)人。宋后废帝时为奉朝请。齐世累迁至竟陵太守。萧衍起兵,率为前锋,围郢城,攻建康,皆立大功。梁国建立,封竟陵县侯,迁郢州刺史。在州聚敛贪财,征为右卫将军。天监五年(506)北魏南寇,督诸军增援,大破北魏军,进爵为公,迁侍中、领军将军,天监七年卒,谥号壮。

庾域(?-507)
新野人。初为梁州录事参军,北魏南攻,率军固守南郑,以功拜羽林监,后随萧衍起兵,为谘议参军,每献谋划,多被采用。梁国建立,封广牧县子,出为宁朔将军、巴西、樟潼二郡太守,梁州降将引魏军袭巴西,域固守百余日,打退魏军,进爵为伯,天监六年卒。

庾肩吾(480-551)
新野(今新野县南)人。南朝梁文学家、书法家。初为梁晋安王国常侍。与其子庚信及徐陵父子俱为萧纲文德省学士,创作浮艳的宫体诗,世称“徐庚体”。官至度支尚书,封武康县侯。

庾信(513-581)
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北周文学家、书法家。初仕南朝梁为东宫学士、建康令。梁元帝即位,封武康县侯,任右卫将军。出使西魏,被强留于长安,迫仕西魏。官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入北周,封义城县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诗文有《拟咏怀》、《哀江南赋》等。工书有《庚子南集》传世。

岑义(?-713)
字伯华。唐邓州棘阳(今新野县)人。武则天时,因伯父长倩被诛,罢太常博士,贬为郴州司法参军。中宗时官至右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景云中进位侍中。太平公主专权他以同谋罪被诛。

岑长倩(?-?)
唐邓州棘阳(今新野县)人。永淳中,官至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垂拱初,自夏官尚书迁内史知夏官事。不久拜文昌右相。后被来俊臣诬以谋反,遭诛。

岑参(715-770)
邓州新野人。唐诗人。天宝八年为安西镇节度使幕府掌书记。十三年任常清府判官。安史之乱中,任右补阙。大历元年为嘉州刺史。其诗以边塞风光、军旅生活等为体才。有《岑嘉州集》。

庾敬休(?-835)
字顺之。唐邓州新野(今新野县)人。初授秘书省校书郎,入为右补阙、起居舍人。累官至尚书左丞。对朝政多有建言。

李士瞻(1313-1367)
字彦闻。新野人。元经济学家。初为中书省右司掾。累官至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封楚国公。著有《经济文集》六卷传世。《四库全书总目》评其“不独文章可观,且足为考证之助”。

梁震
新野人。袭榆林卫指挥使。明嘉靖时,历左右都督、陕西总兵官、大同镇守。廉勇,好读兵书,善训士,机智有略,号令明审。前后百十战,未曾少挫。赠太保,谥武壮。

齐慎(1775-1844)
字礼堂。新野人。嘉庆元年入清将庆成军营,镇压白莲教起义,累官至陕安镇游击。1813年晋西安镇总兵,擢甘肃提督。1826年赴阿克苏,生擒比库图鲁克叛乱,授古北口提督,寻改甘肃、四川、云南。道光二十年任参赞大臣,赴广东,夜袭镇江英军。二十四年卒。

社旗县
张炳熹(1919-2000)
矿床地质学家。社旗人。194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副教授,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地质部地质矿产司、科学技术司总工程师,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自然资源司司长,地质矿部科技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在矿床学方面有较深造诣。曾在地质部负责稀有金属、放射性元素、特种非金属的地质矿产工作。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