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网
三门峡市人物
- 姚崇(650-721)
- 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今三门峡市东)人,唐大臣。历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朝,官至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一代名相。
- 姚合(约779-846)
- 唐大臣、诗人。姚崇孙。历官监察御史、给事中、陕虢观察使等职,终秘书少监。工诗,有《姚少监诗集》、《极玄集》等。
- 董遇
- 弘农(治今河南灵宝)人。不善言谈,好读书,劳作间隙手不释卷。郡举孝廉,后任黄门侍郎,汉末曾献帝侍讲,魏明帝时官至大司农。精通《老子》,有训注。主张“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书利用“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 王濬(206-285)
- 字士冶。弘农湖(今河南灵宝)人。出生世族。曾为羊祜部属,初仕为州从事,除巴郡太守,广汉太守。两任益州刺史。晋武帝伐吴,受诏修舟舰。在益州,积极修葺船舰,打造兵器。及平吴,率舰队从蜀沿江直捣建邺,吴主孙皓诣军投降,以功封侯,升辅国大将军。累至抚军大将军、散骑常侍、开府仪同三司。太康六年死,谥武。
- 杨元琰(639-718)
- 字温,唐虢州阌乡(今灵宝市)人。初为平棘令,以善政称。载初累官至云麾将军,封弘农郡公。睿宗即位,三迁刑部尚书,改封魏国公。
- 宋之问(?-713)
- 一名少连,字延清,唐虢州弘农(今灵宝市)人。武则天召为直习艺馆,出为洛州参军,官至鸿胪主簿。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与杜审言等同被选为弘文馆学士。
- 杨凭(?-?)
- 字虚受,又字嗣仁,唐虢州弘农(今灵宝市南)人。重交游、尚气节,历为节度府属吏,累迁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入拜京兆尹。位终太子詹事。
- 杨虞卿(?-835)
- 字师皋,唐虢州弘农(今灵宝市)人。元和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穆宗初即位,疏于政务,他上疏讽劝,受到嘉勉。长庆间官至吏部员外郎。太和二年因故免官。李宗闵、牛僧儒辅政,起为左司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与李宗闵朋比唱和,时人称之为党魁。
- 杨嗣复(782-848)
- 字继之,唐虢州弘农(今灵宝市)人。元和间历任刑、礼二部员外郎。开成二年,为户部侍郎,领诸道盐铁转运使,次年以本官同平章事,不久加门下侍郎。李德裕辅政时,以其与牛僧孺相近,出为湖南观察使,再贬潮州刺史。宣宗即位,起为吏部尚书,未莅职即卒。
- 许进(1453-1526)
- 字季升。灵宝人。明成化二年任御史。历甘肃、山东、皆有政绩。擢右佥都御史。入为兵部左侍郎,代刘大夏为尚书,改迁吏部,加太子少保。
- 许诰
- 字廷纶,进次子。明弘治进士。官刑科给事中。正德元年(1506)改任翰林检讨。他父违刘瑾意被革职,他也被贬为全州判官。奔父丧归,起为尚宝丞,复引疾归,家居授徒讲学。嘉靖时,官侍讲学士、南京户部尚书。他曾建议在太学中建“敬一亭”,竖御制《敬一箴注》、程子《四箴》、范竣《心箴》等石碑,并撰写《道统书》,言宜崇祀五帝、三王,以周公、孔子配祭,帝采用其言,与弟赞都为户部尚书,兄弟并司两京,缙绅以为荣耀。卒官,赠太子太保。
- 许赞(1473-1548)
- 字廷美,进三子。明弘治九年进士。授大名推官。以辨疑狱出名。升御史。正德元年(1506)任编修。刘瑾罢逐进,赞也贬为临淄知县。累升为浙江左布政使。嘉靖中官户部尚书、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时翟銮、严嵩柄权,多所请托,不许。帝眷嵩,反切责赞。自是慑嵩不敢抗,颇以贿闻。严嵩专权,因他柔和易制,仍让他参与机务,政事全决於嵩。年过七十,数乞休。帝责其忘君惜身,罢官闲住,归三年卒。后复官,赠少师,谥文简。
- 许论(1488-1559)
- 进少子。明嘉靖进士。官右副都御史、兵部尚书。好谈兵。幼从父巡视边境,故尽知关塞险易,因著《九边图论》献帝。帝喜,颁发边臣议行,自是以知兵闻名。迁南京大理寺丞。出督宣、大、山西军务,加太子太保。曾代杨博兵部尚书之职。在管理京营戎政时,曾修筑京师外城,有御边功。时严嵩父子专权,论已年老,大权旁落,充位而已。被吴时来弹劾,革职。三十八年(1559)复起故官,督蓟、辽、保定军务。被弹劾冒奏军饷银,夺官闲住,不久卒,隆庆初,复官,谥恭襄。
- 郝鹏举(1903-1947)
- 河南阌乡县城郝家巷(今属灵宝市)人。国民党陆军中将。先在冯玉祥西北军第二集团军任独立炮兵团团长、第二军参谋长。投靠蒋介石,被任为第二十五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处长、第三十军参谋长兼第三十师副师长。抗日战争期间,公开投靠汪伪政权,担任第一集团军参谋长、苏淮行政长官和淮海省省长等职。抗战胜利后,又转而投靠蒋介石。1946年投向华东人民解放军。1947年又叛变革命投蒋,旋被解放军生俘。是“中国军阀中著名的反复无常的人”。
- 曹端(1376-1434)
- 字正夫,渑池人,明经学家。专心性理,坐下著足处两砖为穿。为霍州,蒲州字正。修明经学,人服其化。卒于官,霍人罢市巷哭。私谥静修。有《孝经述解》、《四书详说》等。
- 耿九畴(?-1460)
- 字禹范。卢氏人。明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1431)授礼科给事中。议论能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西淮盐政萧条,被推荐选拔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盐政复兴。上奏五事,著为令。十年(1445)为都转运使。节俭无其他嗜好,公余读书,廉洁名声益大,妇孺皆知其名。因事被诬,事白,任刑部右侍郎。屡办疑狱。景泰中,累官右副都御史,曾兼理两淮盐政,兼抚江北诸府,代镇陕西。天顺时历任右都御史、南京刑部尚书。上疏建议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尝、重台宪五事。
- 耿裕(1430-1496)
- 刑部尚书九畴子。明景泰进士。官户、工科给事中。天顺初,父为右都御史,改裕官检讨。父因弹劾石亨被贬为泗州判官。成化初,复检讨,历祭酒、吏部尚书。因事,调南京礼部。孝宗嗣位,转南京兵部,参赞机务。弘治改元,任礼部尚书。后为吏部尚书、太子太保。提倡节俭。铨政平允。自奉淡泊。父子并有名德。卒,赠太保。
- 牛金星
- 卢氏人。举人。明崇祯十四年(1641)参加李自成起义军,任谋主,深得自成信任,为自成左辅。崇祯末,官大顺天国天佑殿大学士。义军攻占北京后,以宰相自居。清军入关,义军西撤,进谗言杀李岩,使义军瓦解。后降清。
- 曹靖华(1897-1987)
- 翻泽家,作家。卢氏人。1920年赴苏联留学。北伐战争中,作翻译工作。1927年再次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大学等校任教。1933年回国后,任中国大学、北平大学、西北联合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主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二十年代初期,与鲁迅、瞿秋白共同致力于介绍俄国和苏联文学,译著宏富。著有《花》、《曹靖华散文选》,译有[苏]绥拉菲摩维奇《铁流》,《苏联作家七人集》等。
- 上官仪(608-664)
- 字游韶,唐陕州(今陕州区)人。召授弘文馆直学士,累迁秘书郎。官至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曾主张废武则天皇后,后被下狱。工于诗,尤精五言,其词琦丽婉媚,人多仿效之。
- 上官婉儿(?-710)
- 唐陕州(今陕州区)人,上官仪孙女。她因聪敏有文才而受到武则天喜爱,带在身边经常参与诏命文告的起草。中宗立其为昭容。李隆基诛韦皇后,同时被杀。
- 魏野(961-1020)
- 宋陕州(今陕州区)人,字仲先,隐士。筑草堂于陕州东郊乐天府洞前。真宗在汾阴祭祀的那一年,与表兄李渎同被推荐,野辞而不受。卒,赐秘书省著作郎。与寇准、王旦友善。寇准被罢京官后,谪陕州任知州时,曾亲自拜访魏野,这时魏野年近五十,看透了世态炎凉,他赠诗劝寇准:“好去天上辞将相,归来平地做神仙。”有《草堂集》十卷。
- 韩川
- 陕(今河南陕州区)人。第进士。为开封府推官。元祐初,授监察御史。极论市易法之害。迁殿中侍御史,出知颍州。入为侍御史、枢密都承旨,进中书舍人及吏、礼二部侍郎。与孙升同受谪,累贬岷州团练副使,道州安置。徽宗立,起知青、襄二州,卒。
- 孙兆(?-?)
- 宋河南陕州(今陕州区)人。自称孙思邈后人,以医知名。官至殿中丞。与孙奇、高保衡同校医书,治平年间书成,名《外台秘要》。又与林亿校《黄帝内经素问》,增加注释二千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