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人物

信阳市

朱序(?-393)
义阳(今河南信阳北)人。益州刺史朱焘子。世为名将,历鹰扬将军、征虏将军、兖州刺史。宁康中,为南中郎将、梁州刺史,镇襄阳。前秦苻坚派兵围攻襄阳,屡败秦军,终因孤立无援,城破被俘,为苻坚尚书。“淝水之战”时,密告晋军有关苻坚军的情况,并于军后大喊坚军败,造成秦军混乱。苻坚败,回归东晋,为豫州刺史,屯守洛阳。累迁征虏将军,监兖、青、司、雍、梁、秦六州军事、兖青二州刺史。太元十八年死。

张昌(?-304)
义阳(今河南信阳市西北)蛮族人。初为平氏县吏,武力过人,好论攻战,有鸿图大志。太安二年(303),率流民于安陆县石岩山起义反晋,击败太守弓钦、镇南大将军司马歆军,占有江夏。立山都县吏丘沈为天子,置百官,称汉后,建成元神凤,昌为相国。晋派兵围剿,昌屡败晋军,并派石冰攻破江扬二州、陈贞等攻长沙零陵等郡,跨有五州之地。永安元年,起义被陶侃等镇压,昌兵败被杀。

马录
信阳人。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固安知县。居官廉明,征为御史,出按江南诸府。有建树。嘉靖五年(1526)出按山西,按问李福达得实情,遂弹劾武定侯郭勋罪当坐福达狱,次年,贬戍广西南州卫,卒于戍所。隆庆初,赠太仆少卿。

何景明(1483-1521)
字仲默,号大复。信阳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中,历官吏部员外郎、陕西提学副使。刘瑾擅政,得罪瑾,被罢官。瑾诛,被推荐入直内阁制敕房。曾救李梦阳,上疏言帝不当畜义子、留边军、宠番僧、任宦官。又曾讲经学于正学书院。“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等倡诗古文,梦阳主募仿,景明主创造。天下话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志操耿介,崇尚节义。其诗对腐朽之现实时有抨击。嘉靖初,托病辞官归。卒。

李斌(?-1936)
字亚东,信阳人。清光绪三十一年加入日知会,三十二年日知会起事失败被捕。1911年10月被救,公推知汉阳府事,入季雨霖军为高等顾问,旋被豫军推为豫南总司令。1913年被冯国璋秘密逮捕,袁世凯死后释放。1924年参与国民党改组工作。1936年病卒。

吴新吾(1883-1924)
又名法鼎,信阳人,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西洋美术史家。1903年开始从事美术创作,并考入北京译学馆,学习法文和经济。1911年被河南省选派到法国学习法律。留法八年,精通法文,工于绘画,并通意、德、奥、瑞、荷、英、西、葡诸国文字。1919年归国,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油画导师。1920年任教于北京美专,后转上海美专任教。作品有《旗装妇女肖像》、《巴黎风景》、《北京风光》等。

刘少文(1905-1987)
河南信阳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开封中共支部书记、中共中央翻译科科长、中共前线委员会委员、总参谋部政治教导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秘书长、中共办事处秘书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交通处处长、情报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委员、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央军委联络部代理部长、总参谋部二部部长、总参谋部顾问。

叶楠(1930-2003)
剧作家。信阳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入海军学校学习。后任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著有电影文学剧本《甲午风云》(与人合作、执笔)、《傲雷·一兰》等。《巴山夜雨》1981年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奖最佳编剧奖。

白桦(1930-)
作家。河南信阳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中原野战军旅宣传队分队长,第二野战军师俱乐部主任,昆明军区政治部创作组组长,总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编剧,武汉军区政治部创作员。作品有电影剧本《山间铃响马帮来》,话剧剧本《吴王金弋越王剑》,诗集《白桦的诗》等。

潢川县
马祖常(1279-1338)
字伯庸,河南光州(今潢川县)人,元文学家。曾累官至枢密副使,后与权臣不合,辞职家居。其文风效法两汉,宏瞻而精核。著有《马石田集》传于世。

刘绘
光州(今河南潢川)人。乡举第一名。明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授行人,改任户科给事中。多疏奏。曾两次弹劾夏言,言怀恨,出为重庆知府。土官争地相互仇杀,他抚谕安定。言再执政,被罢归。家居二十年,卒。

黄炯(?-1643)
光州(今河南潢川)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崇祯中。累迁陕西按察使。李自成破西安,投井死。赠太常卿,谥忠烈。

吴士功
河南光州(今潢川县)人。雍正进士,历官湖北按察使、护理巡抚,陕西布政使、护理巡抚,福建巡抚。乾隆中,奏请建立抚藩离任交代制,被做为定例。建议弛闽粤滨海民人渡台之禁,属两地分居者,许报官给照迁聚。乾隆二十六年(1761)坐罪削职,发巴里坤效力自赎。

淮滨县
孙叔敖(?-?)
字叔孙,春秋楚期思(今淮滨东南)人。为楚令尹,曾在期思地区征民工,排除积水。又在雩楼(今商城)兴办灌渠,又凿芍陂,蓄水灌田,发展生产。为楚争霸打下了基础。

杨绪震(1885-1918)
字铭西,号汉光,淮滨人。清宣统元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组成“河南社会党”发展党员,10月加入中华革命党河南支部。1913年7月参与策划爆炸开封火药库事件,避难蒙古、山西等地。1918年被刘镇华暗害。

息县
赛音不花(?-?)
蒙古族,息州(今息县)人。元至正年间,随扩廓帖木儿征战,破大同、拓漠北,累官太傅、中书左丞相、河南江北知枢密院事。

黄绾
息(今河南息县)人。明正德进士。官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被杖。历郎中。出任绍兴知府,以宽大为治,被征时,士民哭声震田野,争送礼物,止取二钱,至京,下诏狱,死。隆庆初,赠太常少卿。

李若星
息县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历任知县、御史、福建右参议。多论劾。天启中,历任右佥都御史、甘肃巡抚。曾因告发魏忠贤、客氏奸。忠贤令许显纯把他列入汪文言狱词中,被革职,受杖戍,戍廉州。庄烈帝即位。赦还。累迁右佥都御史,总督川、湖、云、贵军务。兼巡抚贵州。福王时,被解职。桂王迁武冈,召为吏部尚书。未赴,死于战乱。

新县
曾昭文(1884-1913)
字可楼,光山县南新集(今属新县)人。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同盟会成立,曾昭文是同盟会筹划人之一,并为书记。1908年回国,在北京军咨府任科员。1911年在黄兴军中任副官长。1912年受孙中山委托购办军火。1913年病逝。

吴焕先(1907-1935)
新县曹门村人。1927年任中共黄安县委委员、自卫队党代表。1929年任鄂豫边土地委员会主席。1930年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中共黄安县委书记。1931年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委员。1932年重建二十五军,任军长。1934年与徐海东军合编为红二十五军,任政委。1934年11月任红军政委开始长征。1935年5月到达陕南,吴曾任中共鄂豫陕省委副书记、代理书记。10月在甘肃泾川四坡村作战中牺牲。

高敬亭(1907-1939)
光山董店(今属新县)人。1930年任鄂豫皖特区苏维埃粮食委员,后任特区苏维埃主席。1931年当选边区工农民主政府主席兼中共光山县委书记。1932年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委员组织部长。1935年重建红二十八军,任军长兼政委,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任司令员。1939年6月在安徽肥东县青龙厂被误杀。1978年追认为烈士。

范朝利(1914-2012)
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连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师参谋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团参谋长、旅参谋长,冀南军区参谋长、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夜袭阳明堡、响堂铺战斗和百团大战。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军分区司令员、旅长,中原野战军纵队副司令员,第三兵团副军长。参加了邯郸、进军大别山、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1950年后,任川南军区副司令员。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军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是中纪委委员。1955年被授中将军衔。

张体学(1915-1973)
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十五军交通队队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入延安红军大学学习。后任第二十八军保卫科科长。抗日战争时期,任鄂东抗日独立游击第五大队大队长,新四军第五师旅政委、军分区司令员,湘鄂赣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鄂东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独立第二旅政委。为配合中原突围,留鄂东坚持游击战争。后任鄂豫军区分区司令员、独立第三师师长。建国后,历任中共大冶地委书记,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第三副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长,丹江口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工程局党委书记,中共湖北省委第二书记,代理第一书记,武汉军区政委,宜昌330(葛洲坝)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是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郑维山(1915-2000)
河南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红九军二十七师政治委员、红三十军八十九师政治委员、红三十军八十八师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教导团团长、第四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张家口市卫戍司令员、冀察军区司令员、华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六十三军军长。全国解放后,历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是第九届中央委员。

李德生(1916-2011)
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第四军任团供给处指导员、排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排、连、营、团长。参加了夜袭阳明堡、响堂铺、百团大战等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团长、旅长,第二野战军师长。参加了上党、定陶、进军大别山、淮海等战役。1948年在襄樊战役中,所率十七旅获记功奖励。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副军长。回国后,任军长。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继任军长。曾主持总结“郭兴福教学法”,被推广到各部队。1968年后,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沈阳军区司令员。1969年当选为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3年当选为中共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77、1982年先后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后任国防大学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商城县
周祖植(1791-1848)
字芝生,商城人。嘉庆二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道光十七年为江苏苏松太道道员,大力兴修海塘,亲督工程。道光二十一年调安徽徽宁池太道,时值英军犯长江,镇江失守,建议积极备战。道光二十六年擢江苏按察使。次年因病解任。

周祖培(1793—1867)
河南商城人。鸿胪寺少卿周钺之子。嘉庆进士。历官至左都御史,刑、吏、兵诸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署户部尚书。道光二十六年(1846)查勘江南江防善后事宜,检阅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军伍。咸丰中,屡上疏论时政,请开捐例,速办团练。咸丰八年(1858)会办京师五城团防,上团防章程六条。英法联军入侵津、京,任留京办事大臣与英法代表谈判,条约签定,拜体仁阁大学士。咸、同之际,疏请皇太后听政。同治六年卒。

张祖谅(1911-1961)
商城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三十一军连指导员、军保卫科科长。参加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旅锄奸科科长、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太岳军区分区副政委、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纵队参谋长,华北军区纵队副司令员,第十八兵团军长,参加了上党、临汾、太原、扶郿、西南等战役。1950年任川西军区司令员。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长。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战役系。后任南京军区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陈先瑞(1913-1996)
河南商城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鄂陕游击师司令员、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师长、八路军一一五师留守处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河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豫中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豫中军分区司令员、豫西军区副司令员、陕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十九军副军长。全国解放后,历任陕西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兰州军区顾问。是中共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

固始县
丁奉(?-271)
庐江安丰(今河南固始)人。行伍出身。以军功历任偏将军、灭寇将军等。孙休称帝,他与张布谋诛权臣孙琳,拜大将军。休死,又与丞相濮阳兴迎孙皓为帝,官至大司马左军师。病卒。

王审知(862-925)
字信通,号白马三郎。光州固始人。五代闽国建立者。

祝庆蕃(1777-1853)
字晋庭,号蘅畦,固始人。嘉庆间累官至刑部左侍郎。道光二十二年任兵部右侍郎。二十五年升礼部尚书。熟于当代掌故,于天下利病知无不言。

李孟群(1827-1859)
字少樵,号鹤人,光州籍,固始人。历署广西灵川、桂平知县,南宋同知,两败太平军,功擢道员。咸丰四年随曾国藩组建水师与太平军战,署湖北按察使。六年擢布政使,调安徽。咸丰九年被太平军活捉杀之。

李昭寿(?-1881)
固始人,捻军首领之一。咸丰三年在家乡结捻起义,次年率部投降清军,咸丰五年杀死清朝道员何桂珍,投向太平军,隶李秀成部,任七十二检点。八年再次降清,渐次擢为江南提督。在家乡横行,1881年被安徽巡抚捕杀于安庆。

吴其浚
河南固始人。侍郎吴烜子,吴其彦弟。初以举人捐资为内阁中书。嘉庆二十二年(1817)中一甲一名进士。历官至内阁学士、兵部侍郎。先后主持广东乡试,督湖北、江西学政。道光二十二年(1842)驻防岳州,击败钟人杰进攻平江。后调任云南巡抚兼署云贵总督。再调山西巡抚兼管盐政,裁减公费,严捕鸦片贩子。

吴元炳(?—1886)
河南固始人。咸丰进士。从团练大臣毛昶熙回籍办团练,与捻军战于河南各地。同治二年擢侍讲学士,十年出任湖南布政使,湖北巡抚。十三年调安徽,再调江苏。光绪中,先后任江苏巡抚,三署两江总督、漕运总督。疏浚江苏高宝河、盐运河,勘察山东河工、海防,开挖黄河故道,兴修水利。光绪十二年卒于安徽巡抚任上。

凌钺(1882-1945)
河南固始人。清光绪八年生。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在天津法租界与白雅雨等组织北方共和会,任军务。运动华北军队,编组敢死队,自任队长,兼主军事。自率敢死队至滦州,与施从云等组织都督府,任外交部长。1912年5月回豫,被推为全省国民代表。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出走日本。1916年国会恢复,仍任众议院议员。1935年1月,任立法院第四届立法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随院赴重庆。1945年病逝于寓所。

蒋光慈(1901-1931)
原名蒋如恒,固始人,作家。1917年入固始中学,其间写出小说《鸭绿江上》、《少年飘泊者》。1918年入安徽芜湖省立五中,在校主编《自由魂》。1922年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诗集《新梦》出版,1927年诗集《哀中国》、短篇小说《鸭绿江上》、中篇小说《短裤党》出版。1929年先后主编《海风周报》、《新流月报》,完成长篇小说《丽莎的哀怨》,并参加南国社。1931年8月31日病卒。

罗山县
费观(?-?)
三国蜀汉将领,字宾伯,江夏黾(今罗山县)人。娶刘璋女为妻,建安十八年,参加李严军,刘备入蜀时随严一同降刘。拜裨将军,后为巴郡太守、江州都督。刘禅时,封都亭侯,加振威将军。

费禕(?-253)
三国时蜀汉大臣,字文伟,江夏黾(今罗山西南)人。初入蜀依刘璋。蜀汉初为太子庶子,迁黄门侍郎。受诸葛亮器重,以昭信校尉使吴,迁侍中。亮卒为后军师。蒋琬卒,代为执政,任大将军,录尚书事。与琬同负盛名。后为魏降人郭循所杀。谥敬侯。

李思齐(1323-1374)
字世贤,罗山人,元末地主武装头目。至正十二年,他与察罕帖木儿镇压农民起义军,功授罗山县尹、四川行省左丞、陕西行省平章兼四川行省枢密院事。洪武三年降明,授江西行省左丞、平章政事。

丁振铎(1824-1914)
字巡卿,罗山人。同治十年选翰林院庶吉士,外放甘肃新疆布政使,擢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山西巡抚,后任闽浙总督、禁烟大臣等职。

张轸(1894-1981)
罗山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1923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曾任黄埔军校第四期战术总教官,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长、师长、副军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政府第十三军军长、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六十六军军长,参加了台儿庄会战,并率部在缅甸对日军作战。1945年后,任郑州绥靖公署、武汉行辕副主任第五绥靖区司令兼河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5月在武昌率部起义。建国后,历任解放军军长。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河南省副省长,河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河南省委副主任委员。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光山县
田益宗(445-517)
光城蛮(今光山县一带)人,北魏大将。世为蛮帅,受制于南朝齐,后归附北魏,任东豫州刺史,封安昌县伯。宣武帝召入授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改封曲阳县开国伯。

胡季堂(1729-1800)
河南光山人。侍郎胡煦子。荫生。历官刑部员外郎、尚书,署兵部尚书、直隶总督。乾隆中,屡出各省按审讼狱,四至山东,二至河南,直隶、吉林、江苏各一至。嘉庆五年(1800)上疏论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方略,主张推行乡勇、团练之制。

裴其勋(1863-1933)
字尧田,光山人。1895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著《留日考察军政报告书》,被清政府作为改革军制兰本,缘此任守备官。又历充开平武备学堂都督、山东营务处提调、江西督练处参议、江北巡记营统领,升参将。“日俄战争”束升副将、协统,专职镇吉林。1916年授陆军中将。1920年任将军府将军。1933年病卒。

邓颖超(1904-1992)
生于广西南宁,祖籍河南光山。女。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1919年五四运动时,与周恩来、马骏等共同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妇女部部长。同年与周恩来结婚,参加国共合作。1926年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并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秘书。1928年在莫斯科列席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3年任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1934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央机要科科长。抗日战争时期,在武汉、重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先后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并历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兼妇女部部长、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兼妇委会书记。1945年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并任中共中央妇委副书记。1947年任中共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是著名的妇女运动领袖。全国解放后,被选为第一至第三届全国妇联副主席。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

钱钧(1904-1990)
光山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黄麻起义,曾任共鄂豫皖特别区委手枪队队长。1931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连长,率连参加河南双桥镇战斗,俘国民党政府军师长岳维峻。后任新四军营长、团长、师参谋长、军侦察科科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团长、旅参谋长、支队司令员,鲁中军区分区司令员、旅长。参与开辟泰山、沂山抗日根据地,1945年后,任山东军区师长,鲁中军区副司令员,鲁南军区、胶东军区司令员,参加了鲁南、济南、淮海等战役。建国后,历任浙江军区副司令员、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是第三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尤太忠(1918-1998)
光山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营长、副团长、团长。任晋冀鲁豫野战军旅长、第二野战军师长。参加了上党、进军大别山、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回国后,任副军长。后历任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区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万海峰(1920-)
光山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三年游击战。后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参谋,苏中军区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华中军区纵队作战科科长,华东野战军团长。参加了黄桥以及苏中、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建国后,任师参谋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师长、军炮兵室主任。回国后,任师长。1959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成都军区政委。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文圣常(1921-)
教授。光山人。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1947年毕业于美国航空机械学校。建国后,历任广西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山东大学教授,山东海洋学院教授、物理海洋及海洋气象学系主任、副院长、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