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锦(1959年)

内蒙古的高等教育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解放前经济不发达,文化非常落后,全区800多万人口中连一所正规专业学校也没有,除掉极少数统治阶级的子弟能到北京等大城市读书以外,进大学对劳动人民只是一种梦想。解放以后,政府不仅在全区开办了100所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还分别在呼和浩特、包头、扎兰屯等处陆续建立了内蒙古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工业学院、钢铁学院、师范学校等18所高等学校。1957年成立的内蒙古大学校校舍全部竣工后,建筑面积将达12万平方公尺。

内蒙古大学。

好学的内蒙古大学学生随时随地在一起讨论课程中遇到的难题。

蒙古人民共和国专家罗布桑巴拉丹正在内蒙古大学讲授蒙古通史。

呼和浩特市第二师范学校的两位蒙族教师都是内蒙古师范学院的毕业生。

师范学院地理系学生在作测量实习。

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工作的师范学院毕业生恩和其其格在编辑高初中蒙古文学教科书。

畜牧兽医学院培育的三河奶牛日产牛奶43公斤。

畜牧兽医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在手术室里实习。

内蒙古的歌手

有唱有演的内蒙古自治区民歌歌唱展览会,曾在自治区各地举行。这是来北京展览。

牧民歌手齐齐格。

歌手莎琳。

歌手宝日玛。

杜古尔演唱自己的作品。

歌手托娅。

歌手哈札布(左)和齐•达仁泰对唱。

内蒙古的马术

每年六、七月,内蒙古的牧民要作一年一度的休息。这时家家户户都带着蒙古包、牲畜聚集在交通方便、水草丰美的地方,举行各种民族形式的体育活动,马术是其中最热烈最精彩的一种。自治区各盟、旗几乎都成立了马术队,在技术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除了赛马以外,还有马球、障碍赛马、轻乘(马上技巧)等项目,其中仅轻乘就有100多项动作。

今年五月在内蒙古自治区运动会上,表现了传统马术的新成就。这是马球队在激战。

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新建的赛马场。

马上技巧。

女运动员乌云齐木格轻巧地跳越了1.5米的高障碍。

16岁的清赛玛在1分13秒内跑完了1千公尺。

马球。

内蒙牧区在前进

内蒙古自治区的牛、羊、马等牲畜,去年纯增200多万头,虽然有些地方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在那辽阔的草原上,30多万牧民曾经大兴水利,开辟了许多缺水牧场和饲料基地,修建了许多棚圈,其中还有一部分暖圈。他们对于改良畜种、防役等工作都比以前更加重视。国家还为牧民建立了机械育草站和机械防火站。因为牲畜总数比1957年增加了十分之一左右,去年内蒙古自治区就向兄弟省区调出耕畜和菜畜120多万头、冻肉7000吨。

有些蒙古包里已经安上了电灯。

手摇剪毛机很受欢迎。

小学教育正在普及中。

锅驼机把井水源源不断地送到饮水槽里。

牧民定居地点之一。

新开辟的饲料基地。

草原上的风是取之不尽的动力。

揭开巴丹吉林大沙漠的秘密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有一个纵横约39000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大沙漠,它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之一。历史上没有关于它的任何记载,我们仅从地图上知道它的名字。去年10月,内蒙、新疆等6个省和自治区的治沙会议,吹响了向沙漠进军的号角。主要的任务是考察路线,探索沙漠的基本情况,为将来改造和利用沙漠提供全面的科学资料。

巴丹吉林大沙漠,古称“瀚海”,意思是沙山起伏,浩瀚如海。

营地。

在沙漠边缘找到的毁于战争的古城黑城子。

沙漠中的盐湖。

考察队越过高达数百米的大沙山。

沙漠中的发现:胡杨树,有五六十棵。

黄羊羔。

名贵的中药:肉苁蓉。

黑城子中的建筑物。

喜欢卷尾巴的“沙和尚”—沙漠晰蝎。

十来秒钟就能打一个洞的跳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