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包头市
战国属赵九原地。秦置九原县,为九原郡治。秦末汉初匈奴入居。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复置九原县,后改为五原。郡治于此。三国为鲜卑所据。北魏置怀朔镇。隋、唐为突厥、回鹘、沙陀等族聚居。辽、金元为云内州地。明初废云内州,属东胜卫。明天顺年间蒙古人入牧。清为土默特右翼旗地。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置包头镇,属萨拉齐厅。1938年改为省辖市。1949年置包头专区,治包头市,属绥远省。1952年改属集宁专区。1954年撤绥远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为直辖市。
-
邮编:014025
区号:0472
五当召
陶埙。上面是吹口,下面有两个音孔,为草原地区最古老的吹奏乐器。阿善遗址出土。
骨针和古针筒。阿善文化,阿善遗址出土。
包头昆独仑(1957年)
包头昆独仑原来只有一座喇嘛庙,随着包头钢铁基地的建设,它将变成几条铁路的枢纽。
又一个钢铁基地(1957年)
为包钢厂房和住宅生产预制构件的混凝土预制厂。
包钢原料基地之一的白云鄂博露天铁矿正在加紧剥离土石。
为包钢服务的包头热电站正在施工。
提前动工的住宅。
包头钢铁公司的一号高炉(1959年)
包头钢铁公司的一号高炉,作为职工们向建国十周年的献礼,9月26日比原计划提前一年投入生产了,它是我国又一座世界第一流的高炉。
汽车列车上山(1959年)
包头市第一运输公司的汽车队在山路上试行多挂拖车成功,一部汽车的载运量一般等于4部汽车。
崛起在草原上的钢铁城(1959年)
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城市,在它的二百多年的历史中,一向是皮毛集散地。过去这里只有7万多人、四座小工厂和17盏半明半灭的路灯。现在,包头已成为拥有65万人口的工业城市。
乌拉山下的包头钢铁联合企业基地。
青年工人正在迅速成长,两年前开始参加包钢建设的王继中(上)和陈驯诚已能焊接热风炉顶了。
风沙和严寒阻挡不住包钢的建设,这是炼钢工地上用蒸汽加热的方法继续浇灌混凝土。
基地的白云铁矿,生产是全部机械化的。这里的四立方米电铲机斗还是一个舒适的休息场所。
安装三个热风炉炉体只花了十天半的时间。
包钢的建设得到了苏联的巨大帮助。这是苏联专家斯捷班斯基(右二)、刘顿斯比克尔(右一)和列文(左一)在一号高炉高地上。
机械总厂为基地的建设制造着大量设备,铆锻分厂赫忠盛小组的工作很是出色。
电焊工石连柱在安装一号高炉炉体时,提高工效一倍。
工人高喜亭提出一个建议,因而征服了流沙,解决了水的问题。
钳工于长玉将40吨塔式吊车的旋转角度从135度改为225度。大大提高了吊车的能力。
蒙族电铲机手包喜和其他许多蒙族青年一样,放下了牧鞭,成为包钢的建设者了。
工地上铁路和公路纵横交错。
高炉旁的景象,一处沸腾。
钢铁城的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