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网
宜春市人物
-
陈重
- 字景公。东汉豫章宜春人。举孝廉、茂才,拜尚书郎、细阳令、侍御史等官。曾代人还债钱数十万而不言,品行为同僚所服。
-
宋孝宗夏皇后(?-1167)
- 袁州宜春人。初入宫赕宪圣太后閤中侍御,普安郡王夫人郭氏卒,太后以夏氏赐王,封齐安郡夫人。孝宗即位,旋奉上皇命,立为皇后,死,谥安恭。宁宗时,改谥成恭。
-
彭莹玉(?-1353)
- 豫章郡宜春(今江西宜春)慈化东屯村人。元末徐寿辉红巾军将领。曾入慈化寺为僧,以白莲教组织群众。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年)与其徒周子旺袁州起义,失败后,避走淮西。至正十一年(1351年),与邹普胜聚众响应刘福通。十二年,率兵攻占江、饶、信州(江西九江、波阳、上饶),被徐寿辉任命为江南行省参知政事。旋攻安徽、苏南、浙江等地。后在瑞州(江西高安)遭元军突袭,战败身亡。
-
袁继咸(1598-1647)
- 宜春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授行人。崇祯时,曾任湖广参议等职。因襄阳为义军占领,被逮戍贵州。后以廷臣推荐,又复起用。由御史历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曾分巡武昌、黄州,移守淮阳,抚治郧阳,总督江西、湖广、应天、安庆军务,以讨流“贼”。福王立南京,他又参与南明抗清之战。颁诏武昌,当时左良玉不拜诏,他致书申明大义,劝导受诏。左良玉反,继咸至九江劝其退兵。良玉卒,复劝其子左梦庚回师。梦庚降清,执继咸,挟持北上,终不屈,被杀。
-
徐犀(97-168)
- 豫章南昌(江西丰城市)人。字孺子。博学卓识,躬耕而食。寄寓南昌时,太守陈蕃对他极为尊敬,为之特设一榻,去则悬之。桓帝备厚礼徵召,因不满宦官专权,终不仕,时人称之为“南州高士”。王勃《胜王阁序》中有“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即出此典故。
-
朱善(1314-1385)
- 字备万。丰城人。元末避兵乱,隐居山中。洪武初,为南昌教授。八年(1375),廷对第一,授修撰。逾年,奏对失帝意,改任典籍,放回乡。复任为翰林待诏。上疏论婚姻法律。十八年升为文渊阁大学士。不久,请告归。卒年七十二。正德中,谥文恪。
-
黄宗载(1366-1444)
- 丰城人。洪武三十年(1397)进士。累官司正。永乐中,任御史、詹事府丞。参与撰写《永乐大典》。主持建造海运巨舰数十艘。出按交址,归,不携带交址一物。洪熙元年(1425)任行在吏部侍郎。宣德时清军浙江,督办采木。英宗初,任南京吏部尚书。曾巡抚陕西。乞休归。持廉守正,不矫不随,正统九年死。
-
范衷
- 丰城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授寿昌知县,开荒,兴水利。正统中考绩最佳当迁。县民颂其德乞留,允。后知汝州,举天下廉吏第一。
-
李裕
- 丰城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御史。天顺中,巡按广西,上安边八事。以实上报石亨从子彪滥报首功,由是有强直名声。成化中,历任右都御史、工部尚书。有政绩。曾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诸府,疏浚白塔、孟渎二河以便漕运。
-
杨瑄
- 丰城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御史。天顺初,条列曹吉祥、石亨怙宠专权罪状上告于帝。不久,石亨西征还,十三道掌御史张鹏及御史刘泰等将弹劾亨、吉祥许多犯法事,给事中王铉先一日泄密于亨。亨与吉祥哭诉于帝前,诬告鹏等结党排挤构陷他们。帝怒,把鹏等下狱。后释放,贬戍南丹。因忠谏名扬天下,为士论所重。宪宗即位,升浙江副使。十余年,政绩卓著,升按察使。疏浚西湖,设防置闸,以利灌溉,功未就,卒。
-
杨廉(1452-1525)
- 丰城人。父从师胡九韶。廉承父学。成化末进士。弘治中,历南京户、刑、兵科给事中,多建言。正德时,官南京礼部右侍郎。曾极陈时政缺失,疏谏南巡。世宗即位,迁礼部尚书。与罗钦顺善。研究居敬穷理之学,文必据《六经》,学者称“月湖先生”。曾进《大学衍义节略》。帝优诏答之。乞休归。家居二年卒。赠太子少保。
-
李遂
- 丰城人。从师欧阳德。嘉靖五年(1526)进士。历官苏松兵备副使、右佥都御史、南京兵部参赞尚书。请列“大礼”之狱。诸臣于赦令中。有平定江北倭寇功。曾抚定振武营军变。以老致仕。卒,赠太子太保。
-
雷礼(1505-1566)
- 丰城人。明嘉靖进士,官至工部尚书。以忠敬勤敏,诏加太子太保,历阶少傅。性嗜学,尤明习朝典。
-
邓子龙(?-1598)
- 丰城人。相貌魁梧,骁捷过人。一生备受排斥,曾两次被劾罢官。善书法,喜吟咏。嘉靖中,累功授广东把总。万历十一年(1583年)外军侵云南,他奉命前往,屡败敌军,讨平缅甸、孟养思箇叛,因功授副总兵兼参将。二十六年(1598)从陈璘援朝抗倭,英勇奋击,在海战中,力战死。朝鲜统制使李舜臣赴救,亦死。赠都督佥事,庙祀朝鲜。
-
李材
- 丰城人。尚书遂子,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刑部主事。隆庆中,由兵部郎中稍迁广东佥事。因罗旁之役及御倭功,升副使。万历间,官云南按察使、右佥都御史。曾抚附孟养、蛮莫两土司以制缅甸。适逢有人说他冒功,被下狱多年,后戍镇海卫。所至,则聚徒讲学,久之赦还。卒年七十九。
-
鄢懋卿
- 丰城人。因是严嵩党,得御史,升左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曾总理两浙、两淮、长芦、河东直政。倚严氏父子,所至卖权纳贿,聚金巨万,馈严氏及诸权贵,不可胜数。嵩败,戍边。
-
熊佛西(1902-1965)
- 戏剧教育家。丰城人。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教育系。1926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曾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教授,四川戏剧教育界实验学校、上海实验戏剧学校校长。1932年后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戏剧委员会主任。曾在河北定县从事农民戏剧研究与实验。建国后,历任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校长,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
萧燧(1117-1193)
- 临江军人。绍兴进士。授平江府观察推官。不附秦桧,被排斥。孝宗初,以“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入对。擢左司谏。劝孝宗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淳熙末,拜参知政事、权知枢密院。卒,谥正肃。
-
萧逵
- 燧子。淳熙十四年(1187),登进士第,名列第四,与其父同举高科,为孝宗所喜爱。累官至太常。
-
章颖(1141-1218)
- 字茂献。临江军人。以兼经中乡荐。孝宗立,应诏上书,礼部奏名第一,调道州教授。历太学博士、左司谏等。宁宗即位,除侍御史兼侍讲,被劾罢。授集英殿修撰,累迁刑部侍郎兼侍讲,迁礼部尚书。奉诏考订辨诬,从实上报。奉祠。卒,赠光禄大夫,谥文肃。
-
杨廷麟(?-1646)
- 清江(今樟树)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编修。上疏弹劾杨嗣昌,嗣昌怀恨,施诡计推荐廷麟知兵,改兵部职方主事,意希战死。京师陷,募兵勤王。南京失守,江西诸郡惟赣州存。唐王加封吏部右侍郎,与国子祭酒刘同升谋反清。乘虚复吉安、临江,加封户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清兵破赣州,投水死。
-
邓常恩
- 明临江(今樟树市)人。由宦官陈喜推荐进帝,以晓方术,累官太常卿。
-
杨锡绂(1701-1768)
- 江西清江(今樟树)人。雍正进士,历官广西巡抚、湖南巡抚、礼部尚书、漕运总督。乾隆中,先后用兵苗疆。疏请禁民间废水利设施为田地,陈米贵之因三端。总督漕运十二年,于漕务多有兴革,皆得准行。编辑有《漕运全书》,为后任所遵循,乾隆三十三年卒。
-
黄克维(1907-?)
- 神经病理学家。清江(今樟树)人。1933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35年入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病理研究院学习,1939年回国。曾任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四川省立医院院长兼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教授、重庆大学医学院教授兼中央医院内科主任。1949年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1950年回国。历任四川医学院教授兼教务长,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科主任、副院长、教授。我国神经病理学创始人之一。
-
钟传(854-917)
- 洪州高安人。少年负贩自业,博览经史,喜兵法,好射猎。时朝政不纲,水旱相仍,他聚集千余人,众推为长。率众徙居九峰,依末山为堡,三年至万人。唐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造反,威震江南。传率众先平抚洲,后取洪州,诏为刺史。广明元年(880年)晋观察使。中和四年(884年),封镇南节度使,检校太保中书令。爵颖州郡王,又徙南平王。天佑四年(907年),朱温篡唐,传耻心而不仕,遁居钟家渡,散千金以赐亲朋,后归宿九峰。
-
陈仲微(1209-1280)
- 祖籍江州(今江西九江),徙居瑞州高安。嘉泰进士,所至皆有政绩,忤丞相贾似道,被劾罢。后叙复官,上书极论国势危急,朝廷掩恶,有谋难展,有败无诛,兵不知将,请君相幡然改悟,国事尚可为。遂出为江东提点刑狱,益王即位海上,拜吏部尚书、给事中。厓山兵败,走至安南(今越南)。他恶衣菲食,饱学六经,精研理学,涉及诸子百家、天文、地理、医药、释老之学。
-
陈鉴
- 高安人。宣德二年(1427)进士。授行人。正统中,官御史。出按顺天,言京师风俗浇漓之故有五。改按贵州,时麓川酋思机发屡上书求恕罪进贡,不许。复大举远征,兵连不断,云、贵军火民疲敝。十四年(1449)鉴抗疏言贼酋远逃,不为边患,宜专责云南守臣相机剿灭,无需远征劳师。王振怒,改鉴为云南参议,复加其罪,论死下狱。景帝嗣位,得赦。授河南参议。致仕归。死。
-
吴山
- 高安人。嘉靖进士。历官编修、礼部尚书、太子太保。虽与严嵩同乡,不佞附嵩。四十年二月朔,日当食,微阴。嵩以为天眷,急上贺。山言不当贺,帝大怒,令冠带闲住。穆宗即位,召为南京礼部尚书,坚辞不赴。卒,赠少保。
-
熊石齐(1591-1722)
- 高安县人。一生历经明清两代的万历、泰昌、天启、崇祯、顺治和康熙六朝,寿131岁。聪敏善言,性甘淡薄,无意仕进,长期隐居山林,躬耕终老,是位高士寿星。
-
朱轼(1662-1736)
- 瑞州府高安县人。清康熙进士。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督学陕西学政。五十六年授浙江巡抚,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平冤狱,抑豪强,居廉洁,兴学校,修筑海塘,办水利,巩固边疆,政绩卓著。博学多才,曾任《清圣祖实录》和《世宗实录》总裁。著作很多。
-
吴有训(1897-1977)
- 物理学家。高安人。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央大学校长。德国自然研究者皇家学会会员。二十年代与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康普顿教授合作,证实了近代物理学中“康普顿吴有训效应”。这是近代物理学的一大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认识到电磁辐射以微粒的形式被吸收和发射,导致了近代量子物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是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委员,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
贾石(1919-1988)
- 高安人。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曾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干事,西北土产公司三边分公司副经理,嫩江省军区后勤部部长,兴安省、牡丹江省财政厅厅长,沈阳市财政局局长。建国后,历任贸易部副部长兼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外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任。
-
李叔正
- 靖安人。时为江西十才子之一。因推荐授国子学正。洪武时历任兴化知县、国子助教、礼部尚书。曾单骑判决同州与蒲城地界之争。丈量田亩,立法精密,使豪强按田数缴纳赋税。任教,严立教规,教授严肃认真,朝臣称其贤。又曾断明琼州府官吏告发知府之事不实。其妻夏氏,陈友谅攻陷南昌时投井死,感妻节义,终身不再娶妻,卒于官。
-
况钟(1383-1442)
- 靖安(江西靖安县)人。初为小吏,后为礼部仪制司主事,明永乐中荐授礼部郎中。明宣德五年(1430年)任苏州知府。当时苏州府赋役繁重。豪强猾吏狼狈为奸,最为难治。钟至府,为政周密,采取减免重赋,用济农仓粟,除赈荒外,以代民间杂税及欠租。协助巡抚周忱奏免田赋七十余万石。曾设置记民善恶、通关勘合、纲运、馆夫等簿,以防奸宄弊端。锄豪强,扶植善良,民奉之若神。重学校,礼待文儒,单门寒士多被赈赡。正统六年(1441),任职期满,部民二万余人,请求再任。诏令仍视府事。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在任十三年,被称为“况青天”。前后苏州知府无人能与之相比。八年卒于官。
-
惠洪(1071-1128)
- 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名学范,俗姓彭。一作慧洪。自幼聪颖,《千家诗》中《秋千》一诗即其十三岁时所作。十四岁时,父母并亡。出家于县城北郊三峰山石门岭宝云院。好作诗词,结识黄庭坚。所作诗篇,一时名震京华。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从徙洪州石门。后入清凉寺。曾识张商英,结交郭天信,后因受张、郭得罪受牵连,流入朱崖(海南境)。三年后,赦归新昌,住洞山、度门寺等地。
-
姚勉(1216-1263)
- 瑞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中进士第一。初任翰林正字,因忤理宗被免归。后起用为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又因面斥贾似道遭罢免,贫忧而亡。其诗文名重当时。
-
袁彬(1401-1488)
- 江西新昌(今江西宜丰)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以锦衣校尉随从英宗北征。土木堡之役,也先俘虏英宗北去,随从官员全都逃散,唯有他不离英宗左右。周旋患难,未曾违帝意。夜则与帝同寝,天寒冷,常用胁暖帝脚。帝视他如亲骨肉。在敌营生活一年,后与英宗同归。及帝被释放还北京,景帝仅授给彬锦衣试用百户。英宗复位,历官指挥使、都指挥佥事。授一品镇国将军衔。帝非常关照他,有所奏请无不从。时召入曲宴,叙患难时事,欢洽如往昔。有平曹钦功。被门达诬告,成狱。狱解,调南京锦衣卫。英宗死,复原职,仍掌卫事。成化初,历任都督佥事、前军都督府。八十六岁告老归家。弘治元年卒。
-
邹维琏(1579-1636)
- 瑞州新昌(江西宜丰县)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授延平推官。耿直有大节。天启中,官郎中。刑部主事谭谦益推荐妖人宋明时,说其能够役使神兵收复辽左失地,魏忠贤暗中主使。维琏极言其妖妄。忠贤怒,假托圣旨而责备。又极论债帅之弊,讥刺中官、大臣,调为稽勋郎中。时言路横恣,诸贤不安其位,维琏欲去不得,诏留视事,乃严核官评,无少宽容。因抗疏言魏忠贤大奸大恶,被定罪戍边。复追论。革职。崇祯初,起为南京通政参议,迁太仆少卿。崇祯五年(1632年),升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派游击郑芝龙击败荷兰的侵扰,收复厦门。在事二年,劳绩甚著。后被温体仁诬陷罢官。崇祯八年,敕许起用,不久拜兵部右侍郎,因病未赴,卒于家。明思宗称他为“天下第一清忠”。
-
陈泰来(?-1646)
- 江西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由宣城知县累升为吏科右给事中,曾出视诸军战守方略。唐王任用为太仆寺少卿,与万元吉同守赣州。复以右佥都御史提督江西义军。适逢上高举人曹志明等起兵反清,泰来与之相联络,攻取上高、新昌、宁州、万载。清兵逼新昌,泰来走界埠。进攻抚州,兵败死难。
-
胡思敬(1870-1922)
- 瑞州府新昌(今江西宜丰)人。清光绪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又改任吏部主事,宣统初任广东道盐察御史。民国以来,居南昌与新昌办退庐图书馆、间影楼刊书社,搜辑唐、宋以来江西名人著作,行将散孤本一百余种,校勘注录为“豫章从书”。著述甚富。
-
阴幼遇(1264-1331)
- 奉新县人。少时熟谙诸史,博览群书,才学过人,被誉为神童。十三岁时开始编纂《韵府群玉》一书,其兄中夫作注。在父阴应梦的指导下,兄弟二人居韵府楼三十年,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编成,全书共二十卷。
-
宋景(1477-1547)
- 南昌府奉新人。宋应星曾祖父。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累官至南京工部尚书、吏部尚书,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正德五年(1510)任河南道御史。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为官廉洁。二十六年卒,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
-
邓显麒(1482-1528)
- 奉新下坊人。明正德进士。武宗南巡,抗疏伏阙力谏,遭廷杖,谪国子监学正。正德十四年(1519年),分派北闱校阅试卷,推荐杨维聪。第二年廷试,杨维聪果得第一,众皆敬服。嘉靖元年(1522年)复原官,升俸一级。翌年擢浙江道御史。因上疏宣讲圣贤之学,以表嘉靖(中兴之治),上书弹劾皇亲陈万言有功。四年,升为湖广巡按。七年卒。
-
蔡国珍(1527-1610)
- 奉新人。明嘉靖进士,任南京刑部主事,调吏部郎中,出为福建提学副使。后遭母丧,居家二十年。万历十一年(1583年),仍以故官任职福建,迁湖广右参政。十八年,赈湖广饥民有功,擢浙江左布政使,召为左副都御史,历任吏部左右侍郎、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为官公正廉洁。列上三等:人品正大,心术光明者;才有足录、过无可弃者;因人所误,过非自取者;请录用。不从,求去。二十六年,多次上疏,辞官告老还乡,家居十三年卒,年八十四。赠太子太保。
-
帅众(1567-1640)
- 奉新人。明万历进士,授淳安县知县,不久,调金华县知县。因治理有方,擢升浙江道御史。后历任福建道御史、太仆寺少卿、陕西巡抚、左副都御史等职。崇祯十三年卒。
-
宋应星(1587-1661)
- 南昌府奉新人。字长庚。明万历举人。历任袁州分宜县教谕、汀州府推官、亳州知州。南明时,授除和道、南瑞兵巡道。学问渊博。著述丰富。其中《天工开物》为明代工农业生产技术之总结,对后世影响很大。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
甘汝来(1684-1739)
- 江西奉新人。清康熙进士。清雍正四年(1726年),擢广东布政使、礼部侍郎。乾隆元年(1736年)擢兵部尚书,转吏部尚书兼兵部。所至革除杂派,严治豪猾。乾隆中,疏陈广东沿海沙坦垦殖事宜,请禁私征税课。四年,晋太子少保。同年卒于宦署。
-
许振祎(?-1899)
- 江西奉新人。清同治进士。咸丰中,以拔贡生参曾国蕃军幕,与太平军战于湖南、江西。同治二年中进士,授编修。历河南彰卫怀道至河东河道总督、广东巡抚。出督陕甘学政,建味经书院,请准陕、甘分试。光绪十二年(1886年)任江宁布政使,不久徐淮地区发生水灾,曾筹款赈济,维修里下河堤防。修筑里河堤防,筑荣泽大坝,胡家屯、米童寨各石坝,严核经费,除积弊,工归实用。二十一年任广东巡抚。两年后奉调内用,乞假归。
-
张勋(1854-1923)
- 字少轩,号松寿,江西奉新县人。近代保皇派领袖。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在长沙投军,曾参加中法战争,后因功升参将。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投靠袁世凯,先后任管带、副将,参加镇压山东义和团,累升至总兵。后两宫回銮,因保驾有功,得慈禧太后宠信,赐以卫戍成都门。三十三年后历任云南、甘肃、江南提督。辛亥革命后,清室被推翻,张勋坚持守旧,曾在南京大肆屠杀革命党人,不仅自已蓄长辫,所统全军亦皆如此,以示效忠大清王朝,被人讥为“辫帅”和“辫子军”。袁世凯死后,民国6年(1719年)趁北洋军阀内讧,以调停名义带兵北上,驱逐总统黎元洪,公开拥护清帝溥仪,自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演出复辟丑剧,但很快彻底失败,只身逃入荷兰公使馆,遭通缉。次年十月被北洋政府“特赦”。后病死于天津。
-
杜平(1908-1999)
- 江西万载人。原名杜豪平。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政治部宣传科科员、科长、训练大队长、政治委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留守兵团警备第三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秘书长、东北民主联军组织部部长,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是中共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是中顾委委员。
-
王宗槐(1915-1998)
- 万载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三军师青年科科长,第一军团教导营政委、组织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八路军总政治部青年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分区副政委。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后,任晋察冀军区组织部部长、晋察冀野战军纵队政委、第十九兵团军政委。参加了平津、太原、兰州、宁夏等到战役。建国后,历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青年部部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干部部副部长,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高等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昆明军区、第二炮兵副政委。是中共七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