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名胜古迹

西安市

西安城墙*
在西安市。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为我国中世纪后期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用黄土分层夯筑。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4米,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墙顶内、外沿筑矮墙(又称女墙),外沿墙有垛口5894个,内沿墙无垛口。城墙外壁四周有马面98个,上建墩楼,马面长12米,宽20米,高与城墙齐。城四角各有角楼一座,近南门东侧有奎星楼一座。城墙外有城壕。城门有四:东名长乐,西名安定,南名永宁,北名安远。每门门楼有三重:阙楼、箭楼、正楼。

鼓楼
在西安市西大街北,东与钟楼对峙。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及乾隆五年(1740年)先后重修,但楼体仍保持原建筑特点。通高33米,面阔7间,进深3间,四面设施回廊,为歇山顶重檐三滴水木构建筑,各层檐下均施斗拱,层次更为分明。楼座为长方形,全用青砖砌筑,座高7.7米,长52.6米,宽38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宽各6米的券门,门洞内路面和基座部分,通用青石条,楼建于基座中心。

钟楼
在西安市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会处。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原址在今西大街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1582年)重修。基座为正方形,高8.6米,每面宽35.5米,用青砖砌筑。四面各有高、宽均为6米的券形门洞。由地面至楼顶,高36米。楼的整体为重檐覆屋四角攒尖顶的木质结构。每层均施斗拱装饰,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新建巨钟一口。

西安钟楼

西安碑林*
在西安市三学街。原文庙所在地。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为保存唐开成年间(836-840)镌刻的《十三经》而建立,历代都有增添,规模逐渐扩大,清初始称“碑林”。现有7个陈列室、6个游廊和1个碑亭,共展出碑石墓志1000多块,自汉迄清,荟萃各代名家手笔。特别唐代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阳冰、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智永、李隆基、史维则等人的手笔刻石,最为珍贵。宋、元、明、清的名家墨迹,如米芾、蔡京、苏轼、赵孟頫、董其昌、林则徐等也为人们所注意。

碑头、碑侧、碑座上浮雕、线雕、减地雕的各种花纹,成为美术工作者借鉴的蓝本。碑文内容保存了各种史料,如“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不空和尚碑”以及唐中尼合文的陀罗尼经幢,是研究中外关系的重要实物。114石的《开成石经》,两面刻《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等12部经文,共计65万余字,是一座大型的石质书库。此外,昭陵六骏浮雕石刻等亦移入碑林。

西安碑林外景

唐道因碑—龙朔三年为德因法师而立,字为欧阳询儿子欧阳通手笔。

西安事变旧址*
在西安市,包括张学良公馆和杨虎城公馆止园等建筑。张公馆在建国路69号(原金家巷1号)。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外有围墙。东楼是机要楼,中楼有客厅、会议室,西楼为张学良居室(在三楼)。“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叶剑英率中共代表团来西安,住在东楼。中共代表团与张杨会谈及与南京政府代表谈判多在中楼。止园在北大街青年路。建于1933年。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拱顶、飞檐、碧瓦、朱柱。“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此密商发动兵谏,1936年12月17日,周恩来亲到止园,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86年在张学良公馆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

东岳庙
在西安市东门内昌仁里。东岳即指泰山,历代统治者认为山高有灵,修庙祭祀,因之东岳庙遍及全国。此庙建于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明弘治年间(1488-1505)及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先后重修。庙院由大殿、后殿、东西两庑及三门组成,院内有石牌坊一座。大殿建筑宏伟,东西墙面满布大幅彩色壁画,内容为楼阁仕女,超出了宗教题材范围,颇具元、明时代气韵。

广仁寺
在西安市西北角。原为西北和康藏一带喇嘛进北京路过陕西时的住宿地,故又称喇嘛寺。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为西安地区唯一的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供奉藏密宗诸佛。有康熙皇帝御书“慈云西荫”匾额一块。寺前有六角攒尖顶御碑亭。寺内排列著大殿、藏经殿、讲经堂三座宏伟的殿宇。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四、五两日,举行纪念黄教祖宗喀巴大师成道日灯会,游人很多。平时西藏僧众来内地,多去寺内禅礼。

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旧址*
在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旧址包括七贤庄第一、三、四、七号院。建于1936年。一号院是主要办公地点。建筑为砖木结构平房,硬山顶,下设地下室。三、四、七号院结构与一号院基本相同。三、四号院为办事处下属各部门和工作人员居室,七号院为招待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共产党在西安市七贤庄一号设立了“红军联络处”。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军联络处”改名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周恩来、朱德、刘少奇、林伯渠、董必武、彭德怀、叶剑英、邓小平、邓颖超等,都曾先后在这里居住过。白求恩、柯棣华和巴苏以及美国作家史沫特莱等亦曾在此居住和工作过。1946年9月,办事处奉命撤回延安。

城隍庙
在西安市西大街路北。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庙内原有建筑,大都不存,仅有清雍正元年(1723年)建造的大殿一座。斗拱出檐,雄伟壮观,屋顶覆盖琉璃瓦,前檐隔扇门窗浮雕各种精美的图案花纹,雕工极其巧丽。庙内原有明嘉靖年间(1522-1566)铸造的铜狮一对,已移至西安碑林博物馆大门外。

清真寺*
在西安市内西北隅化觉巷。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重建。其建筑风格采用内地建筑范式。坐西面东,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全寺沿东西向中轴线前后共四进院落,主体建筑为前后大殿、省心楼、凤凰亭、朝阳殿,合称五凤朝阳殿。大殿可容千人礼拜。系明代风格,藻井和神龛两侧则采用伊斯兰教习用的花草纹作装饰。最西端为礼拜大殿,七楹,高踞殿台之上,阶墀皆用白石,雕琢精致。另有石牌坊一座,亦系明代建筑,寺内有自明以来的各种石碑多通和明天启二年(1622年)董其昌题“敕赐礼拜寺”木匾、阿拉伯文“一真”木匾、清末慈禧太后题“派衍天方”匾等20余块。

关中书院
在西安市南城门内东侧书院门街中段。关中书院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为陕西最高学府,是当时著名学者冯从吾讲学之处。书院建筑规模宏大。清康熙三年(1664年),西安知府叶承祧,咸宁(今长安区)知县黄家鼎督修关中书院,扩充院址,使关中书院曾一度成为督学使署。光绪七年(1881年)曾修葺。光绪三十二年废书院,改为学堂。民国时期又改为陕西省立师范学校。1963年后,为西安市第五中学所用。现为西安师范学校校址。

宝庆寺塔
在西安市南门内书院门街北侧。隋文帝仁寿初年于大兴城安仁坊内建宝庆寺,五代初年迁塔于寺内。塔始建于唐太和、开成年间,以五色砖筑成。后寺毁塔存。明清屡经重修。现存宝庆寺砖塔是明景泰二年(1451年)重建。为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通高23米。塔身第二、三层的六个面和第六层正东面佛龛内镶嵌著北魏、隋、唐时期的石刻造像13块。

大雁塔*
在西安市南4公里慈恩寺内。全称“慈恩寺大雁塔”。寺为唐高宗为其母追荐冥福而建。唐永徽三年(652年),慈恩寺住持僧玄奘为保护由印度带回的经籍,由唐高宗资助,在寺内西院修建。初建为砖表土心5层方形。长安年间(701-704),纯用青砖改修成方形楼阁式的7层,登塔攀梯也改成盘道。大历年间(766-779)又改建为10层。后经战火破坏,剩下7层,明代塔又残坏,在外表加砌面砖予以保护,即为今塔。高59.9米。塔基座东西45.9米,南北48.8米,高4.2米,合底座与塔身总高64.1米。塔南面两侧镶嵌唐太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二通,书者为书法家褚遂良,字体秀丽,为唐代遗留于后世的名碑。

大雁塔

小雁塔*
在西安市南约1公里荐福寺内。全称荐福寺小雁塔。寺创建于唐文明元年(684年)。初名献福寺,是为唐高宗献福而建立的寺院。塔修建于景龙年间(707-710),因比慈恩寺大雁塔小,故名小雁塔。塔身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为15级,后经多次地震,塔顶被震坍,塔身破裂,现余13级,塔基座亦呈方形,塔底层每面长11.83米,通高43米。型体秀丽美观。

小雁塔

大兴善寺
在西安市南2.5公里。始建于晋泰始至太康年间。隋开皇二年(582年)建大兴城,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改名大兴善寺。隋唐时为京师名刹。隋开皇时印度僧人那连提黎耶舍、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先后来长安传授密宗时住此。唐开元四年至八年(716-720)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在这里翻译出密宗经典500多部,为当时长安城内佛经三大译场之一。日本僧人也有来此学习的。其后在一行和尚住持时,寺内僧众对天文、数学的研究曾作出重大贡献。子午经纬度的长度就是一行计算出来的。唐时建筑早已毁损,仅遗留有唐刻青石龙头和历代整修寺院的碑碣。现存的佛殿、禅堂、配房、钟鼓楼等,都是明清时的建筑物。

大明宫遗址*
在西安市北1公里龙首原上。初建于唐贞观八年(634年),名永安宫,是唐太宗为其父李渊修建的夏宫。工程未完,李渊死后改名大明宫。尔后两次易名,神龙三年(707年)大明宫的名称才固定下来。宫殿区范围,东西1.5公里,南北2.5公里,共33门,正殿为含元殿。唐末为朱温所破坏,又经韩建缩小长安城时拆毁,已成废墟。今遗址内含元殿、麟德殿、翔鸾和栖凤两阁以及太液池、蓬莱亭等遗迹,尚可辨识。1957-1959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四座城门和含元、麟德两殿遗址。

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莲花纹方砖—边长31厘米,含元殿出土。

大明宫麟德殿遗址

石螭首,麟德殿出土。

大明宫三清殿遗址

陕西历史博物馆
在西安市南郊小寨东路91号。是我国在“七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1987年7月1日主体建筑动工,历时四年,1991年6月20日建成开馆。建筑融古典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为一体,吸收唐代建筑雄浑博大的风格特色,借鉴中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征。

曲江池
在西安市南约5公里之低凹地带。隋宇文恺设计大兴城时,为人工挖凿屈曲的湖泊而得名。唐代此地宫殿连绵,楼阁起伏,每逢上巳(三月三日)、中元(七月十五)、重阳(九月九日)皇室贵族,达官显贵都来此游赏,樽壶酒浆,笙歌画船,宴乐于曲江池上。每当新进士及第,常到这里聚会庆贺,四方居民都来观赏,唐皇帝也携带嫔妃前来取乐。天宝末年“安史之乱”,这里遭到严重破坏。现在的曲江池,一片平凹,禾苗青翠,绿茵被野,当年彩霞亭和紫云楼两座建筑遗址,犹清晰可见。

轵道
在西安市东北灞水西岸的一条大道上。秦时为一亭名,汉高祖元年(前207年),刘邦入关,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在此投降,刘邦遂西入咸阳,结束了秦朝的暴政。

铜人原
在西安市东南10公里。《关中记》:“秦为金人十二,董卓坏以为钱,余二枚,魏明帝欲徙诣洛阳,到霸城重不可致,今在霸城大道南。”铜人原在汉长安城东门外偏南处,是西汉时的墓葬区。成帝曾在这里营造吕陵,因费工太大,经刘向等谏阻中止,今遗址尚存,农民称八角琉璃井。

灞桥
在西安市东10公里,横跨在灞水上。又称霸桥。是历史上一座富有诗意的古桥。早在春秋初秦穆公时,与东方诸侯争雄,改滋水为灞水,就修了桥梁。《史记·王翦列传》载:王翦伐荆,“始皇自送至灞上”。《汉书·高帝纪》汉元年“沛公军霸上”。灞桥就是长安向东方出入的要道。隋开皇三年(583年),又在秦汉桥南里许修了南桥,后经历代重修。该桥桥面宽2.5-2.6米,桥洞跨4米,全用青石和砂岩石砌筑。全长400多米,是一座多跨石拱桥。唐人送客多到灞桥,折柳赠别,至此黯然,故又名销魂桥。“灞柳风雪”被列为“关中八景”之一。

白鹿原
在西安市东南约10公里。原上有霸陵(汉文帝墓)、薄太后墓、滕公冢(灌婴墓)。《三秦记》载:“周平王东迁,有白鹿游于此,以是得名。”因此霸陵又称霸陵原。东晋永和十年(354年),东晋桓温伐秦,与苻雄战于此。

终南山
在西安市南40公里。一名中南山,又称太乙山。是秦岭西自周至县境,东至蓝田县境的总称,包括翠华山、南五台、圭峰山、骊山等峭壁秀丽的山峰。如锦绣的画屏,屹立在古长安之南,为西安市郊游览胜地之一。

南五台
在终南山中段。以有大台、文殊、清凉、灵应、舍身五个小台(即五座小峰)而得名。有磴道直登峰顶,南望终南群峰,如翠屏环列。北望秦川,莽莽苍苍。最高峰1688米。为我国佛教圣地之一。这里有明清以来建造的大小庙宇40多处。塔寺沟圣寿寺内有隋建七级方形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高33.5米,塔身底层每边长7.33米,塔刹、相轮为铁制。另外还有大殿、廊房和1943年秋修建的“印光法师影堂”石塔一座。石塔四方形三层,通高7.8米。大台顶端隋建的圆光寺,虽仅留废墟,但登临其上,“一览众山小”,别具风趣。

翠华山
终南山一个支峰。汉武帝曾在这里祭过太乙神,故又名太乙山。山间有太乙谷,谷口有汉元封二年(前109年)修造的太乙宫遗址,自入山约5公里,便到达名胜集中点的大正峪村。村前怪石林立,盘旋而上,俗称“十八盘”;村居峰顶,三面翠峰环列,只有西南方较开旷;村旁有太乙池,传说是唐天宝年间(742-756),山峰崩裂,山水堵塞,汇集成池,池水碧青,面积约7万平方米。山影倒映池中,令人有山中有水,水中有山之感。村东南有龙涎窝,瀑布汹涌,村东北有老君庵、金胜堂。村西有冰洞,虽盛夏亦有坚冰垂凌。村东金华祠、玉案峰等峭壁耸立。

半坡遗址*
在西安市东郊滻河东岸关坡村北。是黄河流域一个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距今六千年左右。遗址面积5万平方米,由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氏族公共墓葬区组成。1953-1957年,经过五次发掘,掘出房屋遗迹45处,圈栏2处,储藏窖穴200多处,陶窑遗址6处,墓葬250座。

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万件。生产工具主要为石器和骨器。骨器有骨针和鱼钩,陶制的有刮削器和陶锉等。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有钵、盆、碗、壶、瓮、罐、瓶等。陶器底部多有席纹和布纹,细泥陶器上多施红底黑花彩绘,以几何纹最多,兼有动、植物形象。有些陶器还刻划著笔划简单的符号,可能为记事记数的文字。墓葬都是土圹葬,无葬具。随葬品多为生活用具和装饰品。1958年在原遗址上建成半坡博物馆。

半坡遗址

半坡类型巫师彩陶盘,半坡遗址出土。

阿房宫遗址*
在西安市西郊阿房村一带。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以咸阳宫城规模狭小,驱使70万人在渭河南上林苑中营建朝宫,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续修建。楚项羽入关以后,将宫殿付之一炬。今阿房村南附近,有一个大土台基,周长310米,高约10余米,全用夯土筑起,远望宛如丘陵,当地群众称为始皇上天台,村西南还有一个长方形台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群众称为郿坞岭。这两处是阿房宫最显著的建筑遗址。

大土台基

汉长安城遗址*
在西安市西北5公里。为西汉首都。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将秦朝的兴乐宫重加修饰并改名长乐宫,七年由栎阳迁都于此,并建成未央宫,惠帝元年(前194年)开始修筑长安城墙。太初元年(前104年)又兴建了北宫、明光宫和建章宫,并在城西修扩上林苑,开凿了昆明池等。各宫之间架设飞阁和地面复道连接,彼此往来,外人不能看见。至此,长安城的规模,历经九十多年始告齐备。现残存东、西城墙及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太液池和承露殿等夯土建筑遗址。

未央宫遗址
在西安市西北约8公里、汉长安城西南部西安门里。汉长安城内的主要宫殿之一。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建成。由承明、清凉、宣室等40多个宫殿台阁组成。宫内还有鱼池、酒池。周长11公里,宏伟壮丽。为西汉及以后的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至隋初等八个朝代的行政中枢。现在遗留在地面上的有未央宫前殿以及相传为石渠阁、天禄阁等高台遗址,其中未央宫前殿台基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多米,北端最高处10余米。

这里常出土“长乐未央”、“长生无极”等瓦当以及汉空心砖、水道等文物。1980-1983年,清理发掘了未央宫第二号遗址,有正殿,东西长54.7米,南北宽47.8-51.2米;配殿南北长86-87米,东西宽44.5-50米和厢房遗址。出土了陶器、玉器、铜器、铁器和钱币等文物。1986-1987年,对未央宫第三号建筑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建筑材料、陶器、铁器、铜器和大量刻有文字的骨签。根据骨签上的文字内容,未央宫第三号建筑遗址当是西汉时期中央政府或皇室管辖各地郡国工官的官署。

未央宫前殿遗址

未央宫少府遗址

建章宫遗址
在西安市汉长安城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修建,由36个宫殿组成,周围10余公里,号称千门万户。建章宫与未央宫隔衢相望,两宫之间有飞阁相连。现保存在地面上的有前殿、太液池以及许多高大夯土台基和建筑遗迹。

青龙寺遗址
在西安市东南郊2.5公里祭台村。即唐长安城新昌坊的东南隅。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年)。唐景云二年(711年)改名青龙寺,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以后寺院被毁。青龙寺是唐长安城内著名的寺院之一。寺内的高僧,如道世、道氤、法朗、释光仪、昙壁、义操等人,在佛学著述、持咒、修禅观等方面著称于佛教史。先后在寺内求法的日本留学僧有空海、圆行、圆仁、圆珍、慧远、圆载、宗睿等人。是日本真言宗的发源地。1979年开始发掘寺院遗址。1981-1982年在遗址上修建了纪念堂和空海纪念碑。

兴庆宫遗址
在西安市和平门外咸宁路北兴庆公园。原是唐玄宗李隆基在藩邸时,与其兄弟五人的住宅。开元二年(714年)以隆庆旧宅改建为离宫,因避玄宗讳,称为兴庆宫。开元十四年,又合并周围的邸宅和寺院,重加扩建,谓之南内,有兴庆殿、大同殿、南薰殿、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主要建筑。当时兴庆宫与大明宫、太极宫之间,有夹墙阁道相通,唐玄宗处理政务接见外国使者,多在这里。唐末朱全忠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兴庆宫遭受很大破坏。宋代这里已变成了人们游赏凭吊的地方。建国后,曾对花萼相辉楼进行了部分发掘,证明该楼为火所焚。1958年在该遗址范围内,修起了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建筑,辟作公园。

沉香亭

沉香亭是兴庆宫的主要建筑之一,1958年在原址修建复原。

长乐宫遗址
在西安市汉长安城内。秦时系兴乐宫,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重加扩建,改为长乐宫。由前殿、临华、长信、宣德、温室等14个宫殿组成,周长10余公里。汉高祖七年由栎阳迁都长安居此。自惠帝以后,皇帝移住未央宫,长乐宫专供太后居住,称为东宫或东朝,现仅存遗址。

咸阳宫遗址

骊山#
在临潼区城南。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区胜区之一。因山形似骊马,故称骊山。唐代诗人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中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之句,故又称绣岭。骊山海拔1256米,山上松柏苍翠,夕阳西下,霞映山峦,青山披金,人称“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山上有周幽王戏诸侯娱褒姒的烽火台,女娲氏“炼石补天”的老母殿,道教始祖李耳的老君殿、炼丹炉,因飞泉瀑布激石成瓮而得名的石瓮寺,还有“西安事变”时在骊山半山腰捉住蒋介石的地方“兵谏亭”等。骊山北麓,温泉长流不断,水温43°C,内含多种矿物质,是“自然之验方,天地之元医”。

华清池
在临潼区城南骊山西北麓。相传秦始皇在骊山触怒神女,被唾一脸,后即发疮,始皇求恕,神女用温泉水给他洗好,因而又名神女汤。唐贞观十八年(644年)在此建汤泉宫,咸亨二年(671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年)再行扩建,改名华清宫。唐玄宗每年携杨贵妃到此过冬,常在此沐浴。

白居易《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华清池水温为43°C,水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适宜沐浴疗养。1956年按原唐华清宫的名称进行扩建。1982年3月,在温泉水源以北,经考古发掘,先后清理出唐代御汤、太子汤、海棠汤(即贵妃池)、莲花汤等宫廷汤池遗址。1990年9水,在唐代宫廷汤池遗址上,建成一座仿唐建筑博物馆。

莲花池遗址—又名御汤或九龙汤,为唐玄宗沐浴汤池。

华清池外景

华清宫石彻汤池遗址


贵妃汤遗址—又名海棠汤,为杨贵妃沐浴汤池。

坑儒谷
在临潼区城西南10公里洪庆村。传说为秦始皇坑杀儒生之处。《太平寰宇记》:“唐天宝年间玄宗诏为旌儒乡,立庙,命贾至为碑文。”今唐刻旌儒庙碑已毁,仅存残破的唐刻儒生石像。

秦始皇陵*
在临潼区东5公里下河村附近。秦始皇嬴政的陵墓。冢高55.05米,周长2000米。经1974-1978年调查钻探,陵园有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25.4米,外城周长6264米,在东侧1500米处,现发现三个兵马俑坑,坑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件之多。1980年,在陵西约500米处,发现大量胥役墓坑,每坑二至四人,大都屈肢埋葬。《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蚀,度不灭者久之。”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兵马俑丛葬坑*
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1974年春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坑内一组陶塑艺术作品,仿秦宿卫军制作。近万个陶质卫士分别组成步、弩、车、骑四个兵种,手各执弓、箭、弩及青铜戈、矛、戟等实战兵器,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面向东方,均装置在地下坑道中。1980年12月,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了两组彩绘铜车马。每辆车配4匹马,雕镂精致,金碧辉煌。

秦铜车马出土情况

一号铜车马,通长225厘米。

二号铜车马,通长317厘米。

三号坑(部分)

秦兵马俑*

鸿门
在临潼区城东约5公里鸿门堡村。在2000年前这里是通往古新丰的大道,由于雨水冲刷,形似鸿沟,在北端出口处,形似门道,故称鸿门。秦二世三年(前207年)项羽在钜鹿(河北平乡县)歼灭了秦的主力军,率军入关后,在此宴请刘邦,史称鸿门宴。

庆山寺
在临潼区新丰镇西南凤凰原上。创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唐武则天初登帝位,改新丰县为庆山县,并建寺修塔。唐会昌五年(845年)寺毁,咸通五年(864年)重修,改名鹫岭寺。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改名护国寺。宋代以后,寺毁塔崩,唯塔地宫深埋地下。1985年5月于地下6米深处发现,出土了金棺、银椁、银首金法杖、鎏金高足杯、虎腿银熏炉、凤头人面铜壶、三彩护法狮子、石刻宝帐、壁画等120多件精美的佛教文物。

唐代银椁,1985年庆山寺塔基地宫出土。

长安区
兴教寺*
在樊川东。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为迁葬唐高僧玄奘遗骨而修建。玄奘圆寂后,原葬在西安东郊白鹿原上,总章二年(669年)迁葬现址,并修寺建塔以资纪念。因唐肃宗题塔额“兴教”二字,故名。现除玄奘、窥基、圆测三塔尚存外,其他建筑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悉被兵火焚毁。1922年和1939年曾两度重修。今正殿、藏经楼及长方形敞亭等都是近代建筑。寺西慈恩塔院内,中间最高的一座是玄奘的舍利塔,塔为正方形,5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体通高21米。东西两侧是玄奘两大弟子窥基和圆测(新罗)的墓塔,均有石刻塔铭和泥塑像。
香积寺
在香积村。是佛教净土宗的门徒为纪念第二代祖师善导在其墓塔旁建造的寺院。院内有一座高13级、周围200步的砖塔。唐诗人王维《过香积寺》诗有“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之句。寺院现已毁废殆尽,仅有清建三间佛殿和唐建仿木结构密檐式砖塔尚存。大殿内有善导大师像,为1980年中日两国佛教徒为纪念善导圆寂1300周年时,日佛教徒所赠。塔已残裂为11级,高33米。1979-1980年,对善导塔的塔基台座、塔身塔檐加固维修,增设塔内楼梯,重建五间硬山式大雄宝殿。
天池寺
在太乙宫东隅蛟峪山上。唐太宗登基之初,于贞观六年(632年)亲诏华严宗初祖杜顺进宫,赐号“帝心”,命其主持修建兹德、弘福、龙池诸寺,并改龙池寺为普光寺,在方圆10里立标明界。由于该寺地处汪汪方池名曰“仰天”,故俗称天池寺。明洪武初,又加督修,开拓御道,分为上下两寺,上寺(今天池寺)有殿宇、僧舍百间,藏经千卷,良田百亩;下寺(今崔家河与沙场村之间)有寺庙五座,殿宇祠堂、廊庑库厨60余间。

这里曾有历代王侯贵戚的私第、宫馆、花苑、鱼池等,以供朝山参佛时下榻憩息。一时声著遐迩,名冠长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重修。天池寺现有大雄宝殿5间,殿内供奉3尊佛像,大殿东有僧客房11间。寺内现存六角形七层楼阁式砖塔一座,高约20米,宋代所建。有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所铸铁钟一只。寺北不远处还有唐代二龙塔一座。寺周景色幽静,风光迷人,是终南古迹胜境之一。

杜陵*
在城东伍村北。是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此地原为秦代设置的杜县。汉元康元年(前65年)春,在杜原上营建陵墓,遂改杜县为杜陵。墓形如覆斗,顶部平整,四棱角斜线分明,高29米,每边长约175米。其南侧有清代祭祀碑石十余块,多因风雨剥蚀,字迹不清,唯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立“汉宣帝杜陵”一碑尚清晰。唐李白《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即描述此陵。

少陵
在司马村东。是汉宣帝许后的墓地。北距宣帝杜陵约9公里,因为规模和封土堆都比杜陵小,故自唐以来,被称为少陵(古代少、小二字同义)。许后,名平君,汉宣帝即位后立为皇后,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被权臣霍光妻毒死。封土堆现高25米,东西90米,南北85米。唐代诗人杜甫就居住在少陵附近,又因他的远祖杜预是长安人,所以他便取号少陵、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等。

杜公祠
在少陵原西、北距西安市12公里。明嘉靖五年(1526年)为纪念杜甫而建,万历五年(1577年)和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两度修葺。明、清文人学士到此凭吊和题咏。清嘉庆九年(1804年)又修建,嗣后又两度重修,略具规模。

华严寺
在少陵原半坡,北距西安市约15公里。寺居高临下,俯瞰樊川,西望神禾原,南视终南山玉案、雾岩诸峰,自然环境十分幽美。寺建于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清乾隆年间(1735-1795),少陵原一部分崩塌,寺内殿宇全毁。

现仅有砖塔两座,东为华业宗初祖杜顺禅师塔,方形七层,高13米,上层石刻“严主”二字,第三层石刻“无垢净光宝塔”六字;西为华严宗四代祖清凉国师塔,六角五层,高12.52米,塔上有石刻“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十字。清凉国师妙觉塔因土基崩塌,塔身向西南倾斜97厘米,塔身多处裂缝。1984-1986年塔向北迁建,清理出塔基须弥座,地宫出土石函一个,内有淡黄色玉净瓶一个,内装五色石、水晶舍利子,塔身第三层发现明代鎏金铜菩萨像一尊。

丰镐遗址*
在沣河东、西两岸。丰京和镐京,是我国历史上西周奴隶制王朝的国都,均以水命名。周文王姬发又在沣河东岸营建镐京。自公元前1134年周武王(姬发)在丰京继周文王(姬昌)即位,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幽王被犬戎杀于骊山时止,丰镐一直是西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根据考古工作者的钻探,丰京的范围约在客省庄和马王一带,这里发掘的建筑遗址是一组成一定布局的建筑群,其规模超过了在周原遗址发掘的凤雏和召陈两处宫室建筑遗址,并有一套完整的地下排水管道。最大的一处遗址坐北向南,东西长61.5米,南北进深35.5米,总面积为1826.98平方米,约为穆王到厉王、宣王时期的建筑。

此外,在张家坡、新旺村一带发现有制骨作坊,车马坑以及带有铭文的多友鼎、卫鼎等大批青铜器。镐京遗址在沣河东岸的聂阳原,这里的斗门镇、花园村、落水村、上泉北村、普渡村等都在遗址东围内。经过考古钻探,这一带发现数十处夯土基址和白灰墙皮堆积等遗迹。这里的5号建筑基址,是一处大型宫殿遗址。中央的主体建筑南北长59米,东西宽23米。这里出土了大批板瓦、筒瓦等材料,约是武王到厉王时期。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沣东和沣西发掘了数以百计的西周墓葬,发现其中有20座墓有殉人,最多一墓为4人。另外还清理出十多处西周车马坑,其中张家坡的几处车马坑保存最为完整。

西周青铜器,1984年张家坡西周井叔墓出土。

张家坡井叔墓

张家坡M157-车马坑

井叔钟,通高37.5厘米。

交工鼎,高74厘米。

孟簋,高24.5厘米。

高陵县
三阳寺塔
在高陵县城东南约1.5公里高陵中学校内。按塔的造型结构看,当是宋、辽时建筑。塔原建于昭慧院内,因昭慧院地处泾阳、咸阳、渭阳之间,故亦称三阳寺,塔亦名三阳寺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圆形宝瓶式塔顶,通高53米。每层东、西、南、北四面有券门,其他四面无门。结构精巧坚固,经千年时间,几度地震,塔身毫无倾斜下沉或裂缝等现象,屹立高耸,气势磅礴。

李晟墓
在高陵县白象村渭水桥北端偏东处。唐末朱泚作乱,唐将李晟自定州率兵驰援,大军驻扎今东渭桥畔,经激战后,收复京城,迎回唐德宗。因功被封为西平郡王兼中书令,死后葬在当日驻军的地方,即今墓冢所在地。冢为圆锥形夯土堆,高5米,直径15米,由于渭水自唐迄今,已北移达4公里许,故李晟墓现距渭水畔仅有25米,部分墓道已陷落渭水中。墓前原有石碑一通,裴度撰文,柳公权书字,俗称三绝碑。明代为防止碑身掉入渭水,已迁碑于冢西北约200米处,迄今完整。

蓝田县
上下悟真寺
在蓝田县城东约10公里普化乡王顺山。分上下两院,相距1.5公里。上寺在司真峪内西边的山崖上,竹林葱翠,俗称竹林寺。下寺在悟真峪口外的蓝水南岸,环境清幽。唐代诗人王维、杜甫、张籍等均有游悟真寺诗传世。因历代破坏,范围大为缩小,殿宇都是近代建筑,只有青山绿水仍是诗人描写的“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周回绕山转,下视如青环”的意境。

水陆庵
在蓝田县城东10公里普化镇王顺山下。三面环水,形似孤岛,就此建庵。这里青山耸立,河水环流,故称水陆庵。是关中名胜古迹之一。本是古悟真寺的水陆殿。庵内大殿,系明代建筑,特别是殿内彩色泥质壁塑,是有名的古代雕塑艺术品。泥塑均采用连环塑的形式,上下叠层列塑佛本生故事。

蓝田猿人遗址*
在蓝田县陈家窝村和公王岭。1963-1966年在当地发现猿人下颌骨与头盖骨化石,两地化石统一命名为蓝田中国猿人、蓝田直立人,或简称为蓝田人。蓝田公王岭猿人化石与北京猿人化石很类似,其嘴巴隆起,脑壳较厚,眉骨发达,额骨低平,经古地磁测定,公王岭猿人距今约98-100万年。陈家窝猿人距今约50万年左右。蓝田猿人使用的石器,有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等,种类不多,大都是一件石器多种用途,形制很不规则,原料大部是用石英、脉石英打制的。

公王岭地点的石器,长3.7—4.6厘米。

户县
草堂寺
在户县城东南约20公里圭峰山下。规模不大,且系近代建筑,唯其中“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舍利塔”极为特殊。塔身通高2.33米,八面十二层,用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赭紫及灰色等八种颜色的玉石雕刻镶并而成,故俗称八宝玉石塔。整个塔身的工艺技巧,极为纯熟精湛。从佛像衣著、仰莲、覆莲及其他雕造作风看,似为唐代作品。又有《定慧禅师传法碑》一通,立于唐大中九年(855年),为当时书法家裴休撰书,柳公权篆额。寺内廊房内的壁面上还镶嵌了20多块石碑。

重阳宫
在户县城西10公里祖庵镇北。据传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在户县遇仙人吕洞宾化身,遂通仙术。后去山东传教,死后归葬咸阳。门人在户县建成道宫,门徒马丹阳手书“祖庭”二字悬于宫内。自此道教门徒称之为祖庵,后改称灵虚观。元时改称重阳宫,中统四年(1263年)又改为重阳万寿宫,增建殿阁楼台,遂成关中西部的道教大观。原来建筑多已倾圮,仅余一座四合院为清代重修。

太史桥
在户县县城西郊甘亭镇西郊村涝河上。桥为花岗石条砌筑,东西走向,十孔拱桥,长75米,桥面宽7.5米。桥建于明嘉靖初年,由邑人王九思倡导主持修建。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雩县(今陕西户县)人。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曾任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每当夏秋之季,涝河河水泛滥成灾,王九思倡议筹划并亲自制定修桥方案,筹集资金,费时两年建成此桥。后人为纪念他,遂将桥称为太史桥,并在桥的西端修庙、立碑以资纪念。

周至县
瑞光寺塔
在周至县城外西南角唐代瑞光寺遗址内。塔建于唐景龙二年(708年)。塔因其底层四面各有两块显著的阴湿痕迹,形似浮云,虽大旱亦不干,故俗称八云塔。其形制结构,与西安小雁塔相同,塔身为正四方形,共11层,高35.66米。塔身一至五层为楼阁式。塔内原有木梯可攀登。1912年初夏,河南白朗起义占据该塔,塔内楼板、扶梯全被烧毁。

楼观台
在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秦岭山麓。相传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曾在此结草为楼,观看天体,初称草楼观、紫云楼。后老子入关,在楼南高岗筑台,讲授《道德经》,故又称说经台。自秦迄清,历代均有扩建或修葺,尤以唐代为最盛。筑有台、殿、阁、宫、亭、塔、洞、池、泉等50余处。其中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隶书“大唐宗圣观记”石碑、“老子道德经”碑和元代书法家赵孟頫隶书“上善池”等碑最为珍贵。

仙游寺
在周至县城南15公里马召乡黑水河畔。寺院三面青山环抱,一面碧水环绕,风景清幽。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杨坚在此建仙游宫避暑。仁寿元年(601年)十月,命大兴善寺释童真和尚送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改名仙游寺。唐大中年间(847-859)改为三寺,黑河南岸为仙游寺,又称南寺;北岸为中兴寺,又称北寺;另一寺在宋代已毁。寺在唐、宋两代最为鼎盛。明天顺六年(1462年),由西域喇嘛桑加巴主持,复修扩建,改名“普缘禅寺”。

清康熙二年(1663年)、韩隆和道光年间以及民国初年,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葺。现存清代大雄宝殿一座,面阔五间;东西厢房20间;隋代法王塔和明清时期和尚墓塔4座;明天顺六年所铸大铁钟一口。法王塔为四方形七层密檐式砖塔,高27.78米。南、北寺之间有黑水潭,又名五龙潭,水深不可涉,唐代诗人岑参有“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诗名。唐宋两代,文人学士如卢纶、吴道子、王勃、白居易、陈鸿、王质夫、岑参、李商隐、苏轼、苏辙等均到此游览。唐元和元年(806年),诗人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时,在此写下了不朽诗篇《长恨歌》。北宋嘉佑七年(1062年)苏轼任凤翔通判时,曾两次游仙游寺,寺内现留有苏轼写的“客远红尘丛中,到此俗缘尽了;堂开白云窝里,从兹觉岸齐登”对联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