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人物

宝鸡市

党崇雅(?—1666)
陕西宝鸡人。明天启进士。在明朝官至户部侍郎。顺治元年(1644)被举荐出任新朝刑部侍郎。次年疏请颁恩赦令,以免株连。被采纳。历官刑部、户部尚书、国史院大学士,加少傅加太子太傅。顺治十二年告退。康熙五年卒。

杨畏知
宝鸡人。崇祯中,官云南副使,讨平武定土官吾必奎反,击杀沙定洲叛众甚多。唐王时任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为孙可望所败,逃归阿迷。复被可望战败,被俘,与可望共誓匡扶明室,永明王加封为兵部尚书,因至肇庆为可望请封事,与可望相牴牾。知可望杀严起恒等,痛哭自劾,语多侵可望。可望怒,使人召至贵阳,面责,畏知愤极,除头上冠击可望,被杀。

陈仓区
史玉孝(1933-2005)
宝鸡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了兰州等战役。1980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南京军区副政委、政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歧山县
神农氏(?-?)
即炎帝。传说中古代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我国中原地区部落首领。姜姓生于姜水(陕西岐山县东),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河南淮阳县及安徽亳州市一带),后徙鲁(山东省),起于烈山(湖北随州市),号烈山氏。人身牛首,以牛为图腾。即相当于原始农业,进入削耕翻土、饲养牲畜、以及从事原始制陶和开始纺织操作的时代。他用木制作耒耜,教育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尝遍百草,发现药材,以药治病。曾作五弦琴,将八卦变成六十四卦。

周文王(?-?)
姓姬,名昌。西周建立者。承父季历,任周族首领,实行德治,以宽和政治,按纳诸侯,使周族很快发展起来,商纣封其为西伯。不久出兵伐商,建立华夏部,将国都由岐邑迁到丰(陕西长安沣河以西),史称西周。

周武王(?-?)
名发。文王子。继位后,用姜尚、周公、召公、毕公辅政,继承父亲遗志,联合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族,率兵伐商。牧野之战,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建立西周王朝,定都于镐。实行分封制度,封贵族、功臣为各地诸侯,加强对全国统治。灭商两年后病卒。

周成王(?-?)
名诵。其父武王死时,年幼,由叔父周公旦摄政,平定武庚与管叔、蔡叔等叛乱。后年长亲政,营建洛邑,东伐淮夷,继续分封诸侯,周王朝疆域进一步扩大,政局安定,边境息慎(肃慎)族来朝。

周康王(?-?)
名钊。成王子。由召公、毕公辅作即位,去奢崇俭,简政安民,保持着成王以来的安定局面,史称“成康之治”。

周昭王(?-?)
名瑕。康王子。即位后,周朝统治开始衰落,多次南伐荆蛮,最后死于南征途中。

周穆王(?-?)
名满。昭王子。五十岁即位,曾西征犬戎,东伐徐夷。因边境各族反抗,诸侯不睦,采用甫侯建议,加重刑罚,详订五刑三千条。名曰《甫刑》,或称《吕刑》。

周厉王(?-前828)
名胡。懿王孙,夷王子。暴虐好利。用荣夷公执政,实行专利政策,垄断山林泽的收益。人民不满,又令卫巫监视“国人”,杀死议论朝政的人,激起人民反抗,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他出奔于彘,朝政由召公、周公执掌,号曰“共和行政”。十四年后,死于彘。

周宣王(?-前782)
名静,又称靖。厉王子。厉王奔彘后,匿居于召公家,前828年即位。改良政治,“不籍千亩”(废除籍田制度,一说废除籍田上的奴隶集体耕作),多次对淮夷、荆楚、玁狁用兵,初胜后败,损失大量人力物力,于是“料民”(检核户口)于太原。

周幽王(?-前771)
宣王子。前782年即位。用善谀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残酷剥削人民,加之遇上地震和旱灾,人民痛苦不堪。又宠爱王妃褒姒,废申后和太子宜臼。前771年,申后父申侯联合缯侯和西部的犬戎族举兵攻周,他被杀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

周平王(?-前720)
姓姬,名宜臼,又称宜咎。幽王子。申后所生。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灭西周后,被申侯等立为周王。因镐京残破,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此后周朝日益衰微,诸侯互相兼并,大国争霸,政由方伯。

周显王(?-前321年)
名扁。威烈王之孙。前369年继其兄烈王喜即位。前364年,贺秦献公,献公称伯(霸)。过四年,又致文武胙于秦孝公。前344年,秦以霸主会诸侯于周。前337年秦惠王立,次年周王致贺。前325年,秦惠王称王,其后诸侯均称王。

周赧王(?-前256)
名延。前315年即位。当时,周王室微弱,并分裂为西周、东周两部,遂徙都西周。前256年,秦昭王攻西周,西周尽献其地。赧王卒,东西周均为秦所灭。

周公旦
姓姬,名旦。周武王弟。武王即位,他辅政伐纣灭商。周朝建立,被封于鲁,但不就封,留于朝中辅政。因食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他摄行王政。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不服。联合纣子武庚及东方夷族反叛。他率兵东征,平定叛乱,继续大规模分封诸侯,并兴建洛邑,作为东都。又吸取先代历史经验,厘定礼乐刑罚制度,主张“明德慎罚”,使朝统治得以巩固。后成王年长,乃返政于成王。

李俊
岐山人。成化五年(1469)进士。累官吏科给事中。时帝耽于玩乐,群小乱政,大臣不称职,爵尝太滥,工役过烦,进献无厌,流亡未复业。帝优诏报闻,降李孜省为上林丞,邓常恩为本寺丞,继晓革掉国师为民。举朝大悦。出为湖广布政司参议。弘治中,官山西参政。

凤翔县
杨炎(727-781)
字公南,号水炎山人。陕西凤翔人。唐大臣。初为河西节度府掌书记,迁礼部侍郎,知制诰,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官至宰相。其推行的“两税法”对唐朝财政及后世具有深远历史影响。

霍瑄
凤翔人。由乡举入国学,授大同通判。正统二十年(1447),因推荐就任大同知府。也先挟持英宗至城下,他出城拜见,叩马号泣。也先众兵拔刀叱之,不为之动。英宗嘉叹。诏任山西右参政,仍治府事。英宗复位,历任工部右侍郎。成化初,屡为言官所弹劾。命致仕。初治郡有名声,晚节不检点。卒于京师。

袁应泰(?-1621)
凤翔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授临漳知县,筑长堤,御漳水,调繁河内,穿太行,引沁水,修成二十五堰,灌溉田数万顷,邻邑皆得其利。以按察使治兵永平。辽事棘手,应泰练兵缮甲,修亭障,饬楼橹,关外所需刍茭、炎药等供应及时,深受经略熊廷弼信赖。累升兵部右侍郎,巡抚辽东。谋复抚顺,然用兵非其所长,规画颇疏。天启改元,清兵攻沈阳,城破自缢死。赠兵部尚书。

刘之勃(?-1644)
凤翔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行人,升御史。上节财六议。十五年出按四川。张献忠破成都,被杀。

陇县
张仲实(1903-1987)
翻译家。陇州(今陇县)人。1929年赴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大学、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任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部长、《世界知识》主编、《大众生活》编辑、生活书店总编辑。参与发起组织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1940年到延安后,任中共中央马列学院编辑部主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国际问题研究组组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科、教育科科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国际处处长,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翻译局副局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参加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的编译和部分译文的定稿工作。译有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家庭、私有财产和国家的起源》,斯大林《论民族问题》等。

太白县
麟游县
扶风县
窦滔(?-?)
宝鸡扶风人。前秦安南将军。

张继孟(?-1644)
扶风人。万历末进士。由知潍县升南京御史。奏筹边六事。得罪魏忠贤,削籍归。崇祯二年(1629)起故官,多疏劾,得罪权臣,出为广西知府。用计鸩杀土酋普名声。迁浙江盐运使,得罪内官崔璘,降为保宁知府,不久进副使,分巡川西。与陈其赤等佐巡抚龙文光协守成都,张献忠陷城,被俘。不屈死。

千阳县
郭钦
西汉右扶风隃麋(今陕西千阳)人。哀帝时为丞相司直,执法不阿。鲍宣任豫州牧,行视郡县,所察烦苛,越出六条规定,被他奏免。后又奏免京兆尹薛修等。因劾宠臣董贤,降为卢奴令。平帝时任南郡太守。王莽执政,病归乡里。

段秀实(719-783)
汧阳(今陕西千阳)人。字成公。唐玄宗时举明经,弃去。后从军安西,累立战功,官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因军法严整,数年中吐蕃不敢侵犯。德宗即位,为宰相杨炎所忌,调任司农卿。唐建中四年(783年),朱泚据长安称帝,召其议谋,他伪与合,乘泚召他议事之机,突起以象牙笏猛击朱泚头。遂遇害。后追赠太尉。谥忠烈。

眉县
白起(?-前257)
战国时秦国名将。眉邑(今陕西眉县)人。为官秦国,作战有方,屡战屡胜。秦昭王二十九年(前278年)攻克楚都郢(湖北江陵县西),以军功封为武安君。为秦国攻下和占领的城邑有七十余座,斩首达九十二万人之多。五十年,因与相国范睢意见不合,被逼自杀。

法正(176-220)
字孝直。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建安初依益州牧刘璋,不受重用,为新都(成都附近)县令、军议校尉。后奉命邀刘备入蜀,遂献策刘备乘机取蜀。备得益州,历任蜀郡太守、扬武将军。220年,刘备自立为汉王,任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善出奇谋,曾建议备取汉中,被采纳,获得成功。卒后谥冀侯。

鲁芝(190-273)
扶凤郿县(今陕西西眉县东)人。家世为西州豪族。初为魏郡上计吏,转州别驾,深得雍州刺史郭淮器重,荐于公府。“高平陵之变”,斩关出洛阳告曹爽,劝其挟天子保许昌,曹爽不能听,被司马氏所杀,芝罪当诛,后被司马懿赦免。累迁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入晋,为镇东将军,封侯。为官清忠洁正,得到武帝嘉奖,迁光禄大夫。泰始九年死,谥贞。

鲁爽
祖籍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人。初为北魏荆州刺史。数有过失,惧诛,元嘉二十八年(451)叛归宋,授司州刺史。次年率军北伐,进至虎牢,以水军失利,退还。刘劭弑文帝,他与荆州刺史刘义宣起兵入讨,孝武帝即位,迁豫州刺史。孝建元年(454)与荆州刺史刘义宣、江州刺史臧质俱反,兵败被杀。

鲁宗之
鲁爽祖父。晋孝武帝时自关中流亡至襄阳,历官至南郡太守。义熙元年刘裕平定桓玄,起兵响应,以功授雍州刺史。又从刘裕讨刘毅,以功封南阳郡公。以屡建大功,惧不为刘裕所容,叛归后秦,病卒。

鲁悉达
南朝梁、陈时人。祖籍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侯景之乱,纠合乡人屯据新蔡,遣弟领兵随王僧辩讨侯景,梁元帝授以北江州刺史。敬帝时,保据五郡,独立于各割据政权之间。后地为北齐攻占,乃入陈,仍授北江州刺史,封彭泽县侯。官至吴州刺史卒,谥孝侯。

鲁广达
祖籍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人。初为梁邵陵王国右常侍,随王僧辩讨侯景,元帝授以晋州刺史。入陈,历为吴州、巴州刺史,以平周迪、华皎功,封中宿县侯。宣帝时,屡率军北伐,累迁至平西将军、都督郢州以上十州诸军事。后主即位,改封绥越郡公,征为中领军。隋军渡江,亲率士卒苦战,建康城陷,被俘。迁入长安,遇疾不治而卒。

张载(1020-1077)
字子厚。凤翔眉县(今陕西眉县)人。北宋哲学家。举进士,授祁州司法参军,改云岩令。熙宁初,为崇文院校书,因疾屏居,旧衣蔬食,读书讲学。少喜谈兵,欲结客取洮西。向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已。讲学关中,称为“关学”,召为同知太常礼院,复以疾归,卒,嘉定时,谥明公。淳祐初,封郿伯。

张戬
字天祺,张载弟。举进士,授知金堂县,尝养老恤穷,召父老使之督教其子弟,讼狱日少。熙宁初,为监察御史里行,屡论王安石乱法害国,又劾曾公亮,韩绛等。安石执政,多次上书言事,出知公安县。年四十七而卒。

李达(1905-1993)
陕西眉县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北伐战争。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二军团参谋长,参与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及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太行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军区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全国解放后,历任云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是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是中共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凤县
张珏(?-1280)
陇西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人。十八岁从军抗元守合州(四川合川县),以功升中军都统制。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与王坚在钓鱼城合力击退蒙古重兵。坚死后,为主将,练兵积粮,与元军长期对峙。德佑元年(1275年)升四川制置副使,知重庆府。次年,出兵解重庆围,收复泸州、涪州等地。祥兴元年(1278年)重庆被围粮尽,乘船突围被俘。押至安西(陕西西安市东北三公里)自缢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