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人物

铜川市

耀州区
傅亮(374-426)
北地(今陕西耀州)人。博览经史,善作文章辞赋,初为建威参军,后长期为宋武帝刘裕掌机要,官至中书令。武帝卒,受遗诏辅政,与司空徐羡之、领军将军谢晦等废黜少帝,迎立文帝。元嘉三年为宋文帝年诛。

傅昭(454-528)
北地灵州(郡治今陕西耀州)人。初为齐丹阳主簿,明帝时,累迁至中书通事舍人。时任此职者,皆势倾天下,昭独廉静自守。入梁,历五兵、左民尚书,临海太守,金紫光禄大夫。居官无所请托,不畜养私人门生,不谋取私利。终日笃学,至老不衰。时人皆重其道,宗其学。大通二年卒,谥贞子。

孙思邈(581-682)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人。医学家。少时多病而有志于医。治学至勤。并融贯经史百家学术,又兼通佛典。修隐太白诸山,行医民间。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先后以高爵召诣京师,固辞不就。是主张妇、儿设科的第一人。其医学代表作《千金要方》,集公元7世纪以前医学大成,又多自已丰富创造,对国内外古代医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被后人尊为“药王”。日本、朝鲜等国古代医学著作都奉《千金要方》为圭臬。

柳公权(778-865)
字诚悬。公绰弟。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人。杰出书法家。唐元和进士。穆宗时,诏为右拾遗侍书学士。大中年间,官至工部尚书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开国公。工书,楷书尤知名。初学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又遍学各家之长,推陈出新,自成一家,世称“颜筋柳骨”。传世书碑甚多,以《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最著。卒,追赠太子太师。

王国
耀州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历官河南道御史、山东参政、右都御史。在职以公廉称。与弟吏部侍郎图并有时望,为党人所忌,乞休归,卒。

王图(?-?)
耀州人。王国弟。人称王天官,明礼部尚书。万历进士。授检讨。以右中允掌南京翰林院事。“妖书”事起,沈一贯欲兴大狱,他尽言规劝。屡升吏部右侍郎,掌翰林院。有宰相声望,为东林党人推重。四十五年京察,以拾遗落职。天启中为礼部尚书。被魏忠贤党刘弘先弹劾,革职。不久卒。崇祯初,赠太子少保,谥文肃。

宋师襄(?-1643)
耀州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历官御史,巡抚河南,得罪魏忠贤,遂归。崇祯时,累迁至太常卿,致仕,李自成军克耀州,死。

张仲良(1907-1983)
陕西耀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耀县特支书记、区委书记、县委书记。1934年后,历任第三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关中分区军事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关中军分区司令员。1946年后,历任陇中分区专员、西北野战军第四军政治委员、青海省委书记。1950年后,历任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甘肃省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处书记。是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张邦英(1919-2010)
耀州人。曾任中共耀县县委书记,陕甘边南区委书记、游击队政委,陕甘省委组织部部长,陕甘宁边区委组织部部长,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副议长,中共中央西北局组织部副部长,中共延属地委书记兼八路军三五九旅政委,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副书记、西北局秘书长,中共陕南区委第一书记兼第二野战军军政委。建国后,历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陕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三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候补书记,民政部副部长。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至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宜君县
杨素蕴
陕西宜君人。顺治进士。历官知县、四川道御史、湖北巡抚。顺治末年,上疏参劾吴三桂越权限,擅作威福。提出要“防微杜渐”,被免官。“三藩之乱”起,补为湖广下荆南道,开谷城水运通道,供应军饷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