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名胜古迹

济南市

七十二泉
多分布于济南市旧城区。济南地下多灰岩溶洞和裂隙,储水丰富,沿地下裂隙出露成泉。计约100多处。城区内外,清泉涌流,水质洁净甘洌。有关济南泉水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鲁桓公“会齐侯于泺”,泺,即今趵突泉。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泉名七十有二,济南“七十二泉”之名遂流传于世。泉水众多,不可胜数,历代诸家所记七十二泉亦不尽相同,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老残游记》作者刘鹗谓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故济南有“泉城”之名。

趵突泉
在济南市西门桥南。宋代始称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为古泺水发源地。水质清醇甘洌,煮茶最宜,宋曾巩有“润泽春茶味更真”之句。北有泺源堂,始建于宋,清代重建,堂前抱厦柱上刻有元赵孟頫撰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李清照纪念堂
在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女词人。还协助其夫赵明诚编著《金石录》。传说她的故宅在漱玉泉、柳絮泉附近,常对泉梳妆。1956年修纪念堂,1980年重建。郭沫若题词云:“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另有叶圣陶、臧克家、冯沅君等人诗词、题字、绘画甚多。

珍珠泉
在济南市泉城路北。“七十二泉”之一。此地历代为官府侵占。明成化年间(1465-1487)德王建藩邸于此,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建为山东巡抚院衙,后又为军政官署。附近还有濯缨、王府、溪亭等10处名泉,组成珍珠泉群,均流入大明湖。清刘鄂《老残游记》描绘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景色当指这一地区。

黑虎泉
在济南市黑虎泉西路。“七十二泉”之一。在济南市黑虎泉西路。题名在金代以前。源出悬崖下洞穴中,泉水经三石虎头喷出。

五龙潭
在济南市旧城西门外,南距趵突泉约0.5公里。“七十二泉”之一,由5处泉水汇注而成。相传唐代秦琼居此,旧有“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故宅”石碑。

大明湖
在济南市旧城北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处泉水汇成,湖面46.5万平方米,出小清河流入渤海。大明湖之名始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城西南有泺水,“北为大明湖”。清人刘凤诰咏湖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句。湖东有纪念宋代文学家、齐州知州曾巩的南丰祠。

湖畔牌坊

小沧浪
在大明湖西北岸亭园。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以修铁公祠之余工建此。小沧浪亭居园中临湖处,三面荷池。登亭四眺,全湖在目;晴明之时,可见十里外的千佛山。清代书法家铁保所书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楹联,镌刻于园门两侧。其东铁公祠祀明兵部尚书、山东布政使铁铉。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起兵南下夺取帝位。铁铉坚守济南,屡挫燕王。后燕王入京,铁铉被擒,不屈死。今祠已废圮。

厉下亭
在大明湖中小岛上。以近历山(千佛山)而得名。约建于北魏年间。唐天宝四载(745年)诗人杜甫在济南与书法家北海太守李邕相会,留下了《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宋、元、明均有历下亭,但不在今址,已废。今亭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主亭八角重檐,中悬清乾隆帝书“历下亭”木匾。大门楹联为清代书法家何绍基书杜甫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厅内西壁嵌有杜甫、李邕石刻画像,东壁有何绍基书《重修历下亭记》石刻。

北极阁
在大明湖东北岸。始建于元代,明永乐年间(1403-1424)曾重修。阁筑于岸边高台之上,由山门、钟鼓楼、前后两殿及东西配房组成,周匝垣墙。前殿内正中为真武帝君像,另有四大天君、四神及仙真、风伯、雨师、电母、雷公等塑像。后殿为真武大帝父母像。立于高台,举目远眺,南部群山连绵,近处烟树云天,恍若置身江南。

遐园
在大明湖南岸、南门西侧。清宣统元年(1909年),山东提学使罗正钧创办山东省图书馆时所建,面积9600平方米,是大明湖的园中园,素有“济南第一园林”称誉。设计布局仿天一阁。门内以假山为屏障,山石陡峭,有小路可攀。园西北角长廊壁间,嵌宋以来石刻多种,其中有岳飞书写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等。

辛稼轩纪念祠
在大明湖南岸原李公(鸿章)祠内。简称稼轩祠。1961年建,1980年重修。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祠为民房式建筑,院落两进,坐北朝南。大门悬陈毅手书“辛稼轩纪念祠”匾。

解放阁
在济南市黑虎泉西路,隔护城河与黑虎泉相望。为纪念济南解放而建。1948年9月24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突破此段城墙解放济南。1966年市政建设工程中,有计划地保留了当年作为内城突破口的东南角城墙,并在原址上用浑厚石块砌成高达10米的大型基座,命名为“解放阁”。基座长50米、宽40米,四周围有石栏。镶嵌在半腰的“解放阁”三个金色大字,苍劲有力,为陈毅手书。1988年,在基座上新建二层楼阁式建筑,通高30米,顶为重檐四角攒尖,覆黄琉璃瓦。

万竹园
在济南市西青龙街与花墙子街的转角处。万竹园之名始见于元代。明隆庆四年(1570年),武英殿大学士殷士儋(历城人)遭高拱排挤,罢官后归隐此园,起建“蒙斋亭”,并易园名曰“通乐园”。后几易其主,直至废为菜圃,皆呼其为“阁老园”或“殷家亭子”。清康熙年间(1662-1722),园归诗人王苹,人称“王氏南园”。王氏依望水泉建造精舍,因该泉列济南名泉第24位,故名其为“二十四泉书屋”。清末民初,北洋常备军第五镇统制张怀芝任山东督军兼省长,圈购此地,建造私人宅第,人称“张公馆”。园坐北面南,面积1.3万平方米,计有厅堂楼厢180余间,均砖石木结构。主轴线有前后三进院门,前院用作公务理事,后院为内眷住宅。

广智院旧址
在济南市广智院街(今文化西路103号)。1904年,英国浸礼会在青州开办的博古堂迁来济南,由英籍牧师怀恩光主持兴建院舍。翌年,首期工程竣工,命名广智院,是外国教会在中国兴办最早的博物馆之一。陈列大厅通面阔15间,其中正厅7间,深4间。1952年,由山东省自然科学研究所接收,后成为山东省博物馆的自然陈列室。

济南道院
在济南市上新街南首。始建于1934年,1942年竣工。坐北面南,共4进院落。是一处现代工艺技术与传统建筑造型相融合的仿木作殿堂建筑。1954年辟为山东省博物馆历史陈列室。

南大寺
在济南市礼拜寺街。始建于元代,明、清、民国均曾重修。总面积约32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礼拜殿在高4.2米的台基上,由卷棚、前殿、后殿三部分组成,面阔5间,进深10间,前后两殿中间以卷棚相连。屋顶翼角翘起,全为黑瓦,巍峨壮观。望月楼建在13级台阶的高台上,长13.5米,宽7.6米,檐高约10米,单檐黑瓦庑殿顶。邦克楼3间,也是单檐黑瓦庑殿顶。

千佛山
在济南市南郊。古名历山,隋开皇年间(581-600)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海拔185米,层峦叠嶂。登山有东西两路,盘路各300级左右。因李贺“遥望齐州九点烟”诗名,有“齐烟九点”坊建于盘路中。悬崖下有唐贞观年间(627-649)建的兴国禅寺。登临远眺,明湖似镜,黄河如带,泉城风貌,尽收眼底。

山上牌坊

兴国禅寺*
在千佛山之阴半山坳中。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1-600),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627-649)改称兴国禅寺。后遭兵燹,殿宇残毁。明成化七年(1471年),德王府内官苏贤重修佛殿僧舍。清嘉庆、咸丰间迭经拓修,始成以门坊、殿阁、洞窟及摩崖造像为主的建筑格局。寺顺依山势,作东西狭长布局,全长220米,占地1.25万平方米。现存东西两院。山门起于陡崖梯道之上,额嵌“兴国禅寺”泥金巨匾。两侧嵌石刻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西院南侧峭壁陡立,俗称“千佛崖”,现残留隋开皇年间摩崖造像60余尊。

黄石崖造像
在济南市东南螺丝顶山主峰西侧黄石崖。因山岩色黄而得名。北魏正光四年(523年)至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开凿,随山就形,分布崖壁与天然洞窟内,计残存大小佛龛19个,佛菩萨等浮雕像85尊。佛像高约1.5米,造型庄穆,刀法简朴。造像题记7则,魏书,苍劲萧洒,工整豪放,具有由篆隶向楷书演变的特点。

大佛头造像
在济南市历城区佛慧山北。开凿于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翌年竣工。依山凿窟,就岩石镌成佛头,高7.8米,宽5.35米。1923年增修石窟一座,高约9米。

大佛寺造像
在济南市历城区西南青铜山南壁悬崖上。山麓原有大佛寺,已废圮。佛像唐代开凿。通高9.25米。左侧有菩萨与供养比丘雕像。菩萨高2.2米,面容丰满,宛如唐代妇女画像。窟前有平台约50平方米,中有石供桌、香炉等物,左右各存古柏3株,虬枝横出。

玉函山造像
在济南市历城区玉函山上。山上有碧霞祠。隋代造像居山阴处,俗名西佛峪,现残存佛像90余尊。峪内造像共5层,高25-130厘米。另有造像题记16则。

龙洞山
在济南市历城区东南。以山有龙洞得名。独秀峰、三秀峰、锦屏岩三峰环列,溪涧幽深,多泉潭瀑布。龙洞在西峰悬崖上,下临深谷。洞口高约8尺、阔4尺。洞门内高爽如殿堂,洞壁有石刻造像,高逾4米。洞东西相通,深里许。龙洞下有寿圣院(一名龙洞寺)古刹遗址,摩崖石刻“敕建龙洞院”,传为苏轼所书。院内尚存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封龙洞神敕牒碑。周围山崖有东魏、隋、唐石刻造像,鹫栖岩巅有政和六年(1116年)所建七级报恩塔。东峰锦屏岩层峦叠伏,峥嵘突兀。龙洞东面有佛峪,四山顺合,环境幽深。岩下有隋代般若寺遗迹和精美的摩崖造像。东南危岩孤立,名“灵台”,俗称“钓鱼台”,上有古亭,下临深涧,瀑布数叠,峰回溪转,乱流入林。秋季红叶满山。

四门塔*
在济南市历城区柳埠村青龙山麓神通寺遗址东侧。塔为隋大业七年(611年)所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塔身为大块青石砌成,单层方形,高15.04米,每边宽7.4米,四面各辟一半圆形拱门,明清以来习称“四门塔”。檐部叠涩挑出5层。塔顶用23行石板层层收缩叠筑,成四角攒尖锥形。塔室有方形塔心柱。塔后有参天古柏,重围合抱,主干上分9枝,称九顶柏。附近重峦叠嶂,幽谷清泉,并有千佛崖、龙虎塔、祖师林、神通寺遗址等佛教遗迹。

四门塔

龙虎塔
在济南市历城区柳埠村四门塔西北白虎山下。因塔门上雕有龙虎而得名。塔北有僧墓塔林,共41座,多系宋元时和尚墓葬。龙虎塔始建年代无考,据建筑风格推断,塔基、塔身建于唐,塔顶补建于宋。塔呈方形,高10.8米。塔身由4块长方形石板筑成,每面辟火焰形券门。室内有方形塔心柱,每面雕佛像一尊。此塔建筑华丽优美,在现存唐塔中别具一格。

千佛崖造像
在济南市历城区柳埠村龙虎塔西白虎山崖壁上。南北长65米,大小窟龛100多个,佛像210余尊。造像大部成于唐初,宋、元、明各代也有零星刻凿。较大的石窟5个,佛像均高2.6米左右。造像者多为皇亲、贵族、官使、僧侣,其中有唐太宗第三女南平公主、驸马渝国公刘元意等人为已故太宗祈福所造;也有少数为平民所造。

九顶塔
在济南市历城区柳埠村灵鹫山九塔寺内。寺已废。塔始建于唐,单层八角,顶有小塔9座,通高13.3米。塔身用水磨砖对缝砌筑,檐部叠涩挑出17层,檐上又叠涩收进16层,形成八角平座。平座之上各隅均筑高2.84米的三层叠涩挑檐方形小塔一座,正中筑一同样小塔,约高5.3米,高出8座小塔之一。塔后灵鹫山悬崖上有唐摩崖造像3处,计17龛58像,雕凿精美,具有盛唐风格。1962年在梁思成教授指导下修复。

华不注山
在济南市历城区北部。海拔197米,西与鹊山相望。山阳小清河东流入海,山阴黄河如带,景色雄奇。明清两代在山南麓建有华阳宫、泰山行宫、三元宫等道观。元代书画家赵子昂《鹊华秋色图》,即描绘这一带风光。

张养浩墓
在济南市历城区北园张庄村东。张养浩(1270-1329),元代文学家,济南人,徒家历城。累官监察御史、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卒谥文忠。封土高3米,墓前有明清石碑4座,石狮一对。

房彦谦墓
在济南市历城区西采石村东北。房彦谦(547-615),曾任北齐齐州刺史、隋监察御史等职。居官勤勉廉正,隋文帝派人考查州县群吏,推房为“天下第一能吏”。因系唐太宗宰相房玄龄之父,父因子贵,追赠徐州都督、临淄公。墓高5米,直径15米。墓前有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唐故徐州都督房公碑》及唐代雕刻的石虎、石羊等。

章丘市
城子崖遗址*
在章丘市龙山镇东北。1928年春发现,1930-1931年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面积1568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大批文物。城子崖系一隆起高地,遗址面积近2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3米,内涵丰富,延续时间较长,包括龙山、周至汉等几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它是黄河下游地区直接承袭大汶口文化(请见山东泰安市名胜古迹中的介绍。)发展起来的古文化之一支,以素面磨光黑陶为主,盛行三足器、圈足器,胎薄如蛋壳的陶杯、鸟首形足的陶鼎等为其主要代表性器物,并已有冶铜技术。考古学界已将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1989-1990年,对该遗址进行勘探和试掘,发现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城址。发掘者认为。这三个城址,分属龙山文化时期、岳石文化时期(即夏代)和周代。龙山文化城址平面近方形,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全国已发现的同期城址中最大的一个。夏代城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早期城市发展关键时期的空白。

黑陶鬶,高21.4厘米。(注:鬶,古代陶制炊具,嘴象鸟啄,有把柄和三个空心的短足。)

黑陶鼎,高25.7厘米。

李开先墓
在章丘市埠村镇东稻庄村南。李开先(1502-1568),明文学家、戏曲家、书画鉴藏家。为“嘉靖八才子”之一。墓园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50米。李开先与其父、祖父三墓南北依次排列。墓前神道仅存“李氏先茔”石坊一座,墓碑4块,翁仲、石马、石羊和石虎各一对。

百脉泉
在章丘市明水镇。

旧军
在章丘市明水北19公里刁镇。明洪武二年(1369年)孟姓迁此,其后人经营商业,从清乾隆年间以来,创办瑞蚨祥、泉祥、隆祥、谦祥益、鸿祥、瑞昌祥、庆祥、益和祥“八大祥”号等59家企业,在北京、天津、济南、青岛、周村、烟台、武汉等地设立分号。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按古城样式修筑旧军围墙,高5米,宽4米,上有女儿墙,周长10里,约占地190多亩。孟姓10家的住宅就有近千间,均为水磨砖、细石、雕梁画栋的楼台亭阁,还有花园。有永兴寺佛殿、清净观、文昌阁等。

赫胥氏陵
在章丘市临济村。

汉代郦食其墓
在章丘市临济村。

终军墓
在章丘市临济村。

马融墓
在章丘市临济村。

汉平陵王墓
在章丘市山后寨。

董东大汶口文化遗址
在章丘市。

齐长城遗址
在章丘市。

东平陵故城遗址
在章丘市。

赵八洞石刻造像
在章丘市。

长清区
五峰山
在长清区城东南,为泰山支脉。因有会仙、志仙、群仙、望仙、聚仙(一称迎仙)五峰而得名。五峰绵亘错列,云绕峰巅,泉出石罅。山西石壁上有北魏至隋石刻造像多尊。

洞真观
在五峰山东侧志仙峰下。金泰和年间(1201-1208)建,元明两代皆有所扩建。明万历时(1573-1620)敕命辟山重修,颁道藏全经。建筑环依山势,起伏连贯。观内古柏参天,古银杏一株,腰围6.5米,高30米左右,当植于建观之初。古碑碣数十块,以《崔先生像赞》最为珍贵。崔先生真静,金代道人,传在此修炼得道。另有元好问、刘祁、杜仁杰像赞各一。

莲花洞石刻造像
在五峰山西峭壁上。凿刻年代约在东魏至隋之间。石窟高3米,窟内正壁雕佛一、僧二、菩萨二,四壁及拱门两侧雕小佛242尊。洞外东石壁雕小佛十余尊。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在长清区孝堂山上。传说为汉代孝子郭巨墓祠。就祠内题记和画像风格判断,建筑年代约为公元1世纪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之一。祠堂全部石筑,室内宽3.8米,进深2.13米。祠内石壁和三角石梁上雕刻有精美图画,风格劲利,在汉画像中独具一格。祠内最早的游人题记有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和永康元年(167年)两则。西山墙外壁刻有北齐武平元年(570年)的《陇东王感孝颂》。此祠自宋赵明诚《金石录》以来累见著录,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

灵岩寺*
在长清区东南方山下、泰山西北麓。相传苻秦永兴中竺僧朗来此说法,“猛兽归伏,乱石点头”,故称灵岩。寺兴于北魏,盛于唐宋,最盛时殿阁40余处,禅房500多间,僧侣500余人,与天台国清寺、江陵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同称我国四大丛林。经历代修葺增建,寺院布局恢宏,文物古迹丰富。主要建筑有千佛殿、大雄宝殿、御书阁、钟鼓楼、壁支塔等,还有积翠证明龛、墓塔林、五花殿石柱及唐代李邕撰书《灵岩寺颂碑》、元代日本僧人邵元撰书《息庵禅师道行碑》等唐宋以来碑碣420余块。明代学者王世贞有“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之说。

千佛殿
在灵岩寺内。唐代始建,宋代拓修,现存殿宇为明代建筑,其前檐下柱础仍为唐宋遗物。殿阔7间,进深4间,单檐庑殿顶。殿中为毗卢遮那、弥勒、药师像。四壁有众多高30厘米的木雕小佛。壁前分列40尊高101-120厘米的罗汉和高僧祖师彩色泥塑。塑像以现实人物为基面,摆脱了一般佛教造像的固定程式,喜怒哀乐,神态逼真,且无一协同。梁启超游览至此,叹为“海内第一名塑”。

辟支塔
在灵岩寺内。唐天宝十二载(753年)创建,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重建。塔基为石筑,四周浮雕阴曹地府酷刑场面。塔身砖砌,八角九级,通高约54米。底层设有塔心柱,有砖砌阶梯可以登塔,五层以上沿塔身外檐旋转上登塔顶。塔身挺拔雄伟,耸立山腰,登临其上,尽览灵岩景物。

墓塔林
在灵岩寺西。有自唐至清灵岩寺历代住持僧的墓塔167座,其形制多样,数量众多,为国内罕见。最早的慧崇塔建于唐天宝年间(742-756),为一重檐单层石塔,高5.3米。另有志铭古碑81通,其中元至正元年(1341年)的《息庵禅师道行碑》,为留学中国20年的日本正法禅寺住持邵元和尚撰书。

积翠证明龛
在长清区灵岩寺后方山之巅。唐初开凿,北壁雕塑释迦像,高约5米,形容壮硕生动,体态丰满自然,身著袈裟,结跏趺坐。东西壁各雕菩萨一尊。龛上绝壁如削,为灵岩胜景之一。

济阳县
商周时期邝冢遗址
在济阳县。

小李遗址
在济阳县。

刘台遗址
在济阳县。

玉皇冢遗址
在济阳县。

龙山文化遗址
在济阳县邝家村。

平阴县
洪范池
在平阴县洪范池乡。四周崇峦叠嶂,沟壑纵横,唯在一高台地上突地涌泉。水质清洌,纯洁甘甜,是优质的矿泉水,名贵中药阿胶以此水熬制而成。

多宝佛塔
在平阴县翠屏山(水山)顶的玉皇阁院内。始建于唐贞观四年(630年),明初倾圮,嘉靖元年(1522年)重修。整体石砌,密檐实心十三层,通高20米,平面呈八边形。除底层东西南北四面各为高1.2米的大佛外,余皆为0.6米的小佛。原有104尊,现存88尊,少数为唐代遗存,多数为明代造像。

书院泉
在平阴县。

石门邑大汶口文化遗址
在平阴县。

斗祭台商周文化遗址
在平阴县。

项王墓
在平阴县。

明文学家于慎行墓
在平阴县。

北安故城遗址
在平阴县安城。

商河县
商芦坊遗址
在商河县。

汉小宫庄墓群
在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