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地方特产
临沂市
- 临沂塘米
- 产于大塘堰村塘圈一带,故名。稻谷呈紫褐色,糙米浅褐略带绿色,精米白色,生熟粒均有浓郁纯正的香味,焖饭熬粥清香四溢,粘糯细腻,又为制作元宵、粽子、粘糕及各种高级糕点的上等原料。其栽培历史悠久,唐代被列为贡米。
- 沂蒙酸枣仁
- 主产于沂蒙山区,野生资源丰富。《蒙阴县志》载:“酸枣处处皆有,秋末采实破核仁,核可代炭,仁充药材。”
- 临沂八宝豆豉
- 系用黑豆、茄子、鲜姜、杏仁、紫苏叶、鲜花椒、香油及白酒8种原料酿制而成,故称八宝。产品色鲜味美,爽口去腻,醇香浓厚,营养丰富,长时存放不烂、不粘、不硬、不结块。创始于1880年,临沂县王某集中民间制作经验,并经研究改进,初由唯一斋酱园批量生产,其后10余家相继仿制。
- 琅玡石雕
- 泛指临沂地区生产的各种石雕工艺品。产品分两大类,一为建筑石雕;一为陈设石雕。建筑石雕主要有以当地所产大理石、石灰岩、花岗石、红砂岩等石材雕凿的佛塔、狮、龟、炉、鼎、碑等。陈设石雕多用当地产的黄花石、嵩山玉、风山玉、浮莱山石等彩石雕成工艺品。品种有花瓶、笔筒、烟具、书立、镇纸、线刻石板画以及人物、鸟兽、山水、花卉等摆件。其石雕历史至少可追溯至汉代。
- 泰沂燕子石雕
- 以泰沂山区出产的燕子石为原料所雕刻的工艺品。该石又名蝙蝠石,属含三叶虫化石的沉积灰岩,因三叶虫化石形似飞燕、蝙蝠,故名。其石质细嫩,沉透若玉,抚之如凝脂。泰安地区大汶口、莱芜市燕子山、团山,临沂地区沂源县燕子崖以及费县、平邑均有发现。以大汶口汶水河床砂砾深层挖得者品质最佳,石色多为沉绿间或有紫褐色,所含三叶虫化石完整,凸出于石面,极为清晰。达数十品种,古朴浑厚,风格典雅,静中有动,妙趣天成。历来为文人雅士及文物收藏家所喜爱。
兰山区枣沟头镇:编席。
罗庄区罗庄镇朱陈村:接骨膏药。
罗庄区程庄乡:塘崖所产塘米,系名贵特产,清代为贡品。
河东区九曲镇、九曲镇桃园村:剪刀。
河东区相公镇:大白菜。
沂南县
- 徐公砚
- 产于青驼镇徐公店,艳丽清雅,形状奇特,有云雾、冰炸纹、天然石乳边。
- 黑灰大理石
- 产于张庄镇的黑灰大理石,被誉为“沂蒙墨玉”。
特产全蝎。
郯城县
- 郯城银杏
- 壳色白净,果仁饱满光亮,粒大均匀。炒(煮)后趁热入口,小苦微甜,风味别致,细细品嚼,香糯柔软。2000多年前即有人工栽培,宋代被列为贡品。
- 琅玡草编
- 为用琅玡草(俗称黄草)编制的日用工艺品。琅玡草系当地专门栽培的草种,纤维长,拉力强,柔软洁白,宜于编制器物。产品具有素雅、柔软、精巧、美观、细密、坚实的特点。该草编已有近百年历史,该县港上、重坊一带早在清代后期即善编结草鞋、草帽及其他日用品。
郯城镇后东庄:板栗、玫瑰花、药香附。
重坊镇:琅玡草编。
港上乡:手工凉席、琅玡草帽。银杏。
胜利乡:板栗、银杏、香附。
沂水县
酸枣仁、全蝎产量在山东居重要地位。
沂水镇:沂水布鞋。
兰陵县
- 苍山白皮大蒜
- 集中产地为神山镇、沂堂乡南部、磨山镇、卢作乡、长城镇、六庄镇、三合乡一带。大蒜经长期栽培,选育出糙蒜、蒲棵蒜、高脚子蒜3个优良品种。该蒜栽培历史已1900余年。据《汉书》记载:东汉章帝(76-88)时,李恂由胡地(西域)来山东兖州任刺史,引进胡蒜种于官府后园,不久即扩散至苍山。
- 薛南石砚
- 产于薛南山,形似竹节、马蹄。
兰陵镇:兰陵美酒。
横山乡金山:镰刀。
甘霖乡:金银花。
费县
特产金银花。
刘庄乡:所产砚石称金星砚,又因产地属王羲之故乡琅琊郡,也称“羲之乡砚”。
平邑县
金银花产量全国第一,素称“银花之乡”。
莒南县
- 莒南蟾酥
- 产于营南、莒县、日照、五莲等县,以莒南所产最著。因质地优良,纯度高,国外有“东酥”之誉。
- 紫丝砚
- 带有青紫相间松皮花纹,质朴无华。
大店镇薛家窑:烧制土陶器。
板泉镇:白柳条编制品。
官坊乡杨家三义口:板栗。
蒙阴县
特产全蝎、丹参。
坦埠镇:所产黄烟著名。
桃墟乡:为蒙山黑山羊主要产地。
临沭县
- 山东太子参
- 17世纪末叶开始人工栽培。表面光滑,色泽黄白,质地坚脆,粉性足。
特产板栗、太子参。
白旄乡柳庄村:柳条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