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人物

济宁市

郑均
东汉东平任城(今山东济宁)人。少好黄老书。不应州郡辟召。汉章帝时公车特征,历官尚书、议郎。为人好义笃实,谦恭俭约。退职后章帝曾赐以尚书禄,时称“白衣尚书”。

魏舒(200-290)
任城樊(今山东济宁东)人。出身贫寒,举孝廉,为渑池长,累至尚书右仆射、司徒。德高望重,为时人所称道。后以病求免官。太熙元年卒,谥康。

李贺(790-816)
字长吉。唐宗室。河南福昌(山东济宁东北)人。唐诗人。以父名晋肃,避讳不得举进士。长于歌诗,尤精熟乐府。其诗作想象丰富,善于熔铸词采,具有新奇瑰丽的境界。曾任过太常寺协律郎。

明宣宗恭让胡皇后(?-1433)
济宁人。永乐十五年(1417),选为皇后太孙妃,不久,封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立为皇后,时孙贵妃有宠于宣宗,后多病无子,帝令其先辞位,遂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卒,葬金山(今江苏镇江市西北)。

于慎行
东阿人。隆庆进士。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升修撰,充讲官。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诗成,请人代书,具以实对。帝悦,大书“责难陈善”四字以赐,词林传为盛事。累升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由他裁定。屡言请早立太子,违帝意。被弹劾。乞休。学有原委,贯穿百家。神宗时,词馆中以慎行及临朐冯琦一时冠。三十三年(1605)诏封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要。得病,廷谢数日卒。年六十三。赠太子太保。

焦秉贞
山东济宁人。康熙中,官钦天监五官正。通测算,擅长人物楼观画,参用西洋画法,分别向背明暗,有立体感。得康熙帝赏识,奉命绘《耕织图》四十六幅,刻版印行。

孙玉庭
山东济宁人。乾隆中期进士。历官湖南、湖北布政使,广东、广西巡抚,湖广、两江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嘉庆晚期,整顿江南盐务、漕政,筹款生息,津贴屯丁,减省漕委。道光中,疏请禁革直省陋规,汉口封轮售盐法,请改漕粮浮收为明行八折征收。后坐事革职,留浚运河工程。

孙毓汶(?—1899)
山东济宁州人。尚书孙瑞珍之子。咸丰进士。历官工部左侍郎、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咸丰十年在家乡办团抗捐,被革职遣戍。后输纳军饷恢复原官。先后主持会试及四川、顺天乡试。中日甲午战争时,与李鸿章相勾结,认为战不可恃,力主和议,光绪二十五年卒。

靳云鹏(1877-1951)
济宁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1908年任云南新军第十九镇总参议。辛亥革命时,曾举兵抵抗蔡锷所发动的新军起义。在昆明五华山战败后,化装逃走后受袁世凯信任,任北洋军第五师师长、山东都督。1918年任参战督办公署参谋长。曾代表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军事协定。1919年后两度出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1921年直奉战争爆发前去职。后寓居天津。

乔羽(1927-)
作家。济宁人。1946年入冀鲁豫边区方大学艺术学院学习。1977年后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院长。著有电影文学剧本《刘三姐》、《红孩子》,歌词《我的祖国》、《祖国颂》等。

黄伯寿(1930-)
舞蹈编导。济宁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冀鲁豫军区战友剧社演员、平原省军区文工团舞蹈组组长。建国后,任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舞蹈队副队长。1957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校编导训练班。后任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舞蹈队创作组组长、编导室副主任,战友文工团编导室主任。合作创作舞剧《宝莲灯》、《剑》等。主持编导舞剧《雁翎队》、舞蹈《草原与民兵》和大型舞剧《神州武魂》。参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的舞蹈编导。

曲阜市
皋陶(?-?)
颛顼子。传说中的东夷首领。生于曲阜。尧帝赐姓偃。尧禅舜,命之作士,与禹共辅舜政,明五刑,弼五教。在“知人”、“安民”治国大计上,功不在禹之下。禹以其最贤,遂选为继承人并授予处理政务的权力。未及禅,即卒。

鲁公伯禽
周公旦子。武王灭商,封周公旦于鲁,不就封,由他受封为鲁公。管、蔡、东夷反叛,他曾率师伐叛,平徐戎。

鲁隐公(?-前712)
名息。惠公长庶子。惠公死,太子允年少,鲁人拥立他摄政。与郑交换土地,以许田交换郑祭祀泰山的祊邑,土地王有制逐渐瓦解。前712年,为公子挥所杀。

鲁桓公(?-前694)
名允。惠公子。前712年,使公子挥杀其兄隐公而即位。与宋、蔡等诸侯相会于曹,伐郑纳厉公。前694年,和夫人至齐,被齐襄公使公子彭生击杀。

鲁庄公(?-前662)
名同。桓公子。前692年即位。立五年,伐卫。11年,齐内乱,公子纠奔鲁。次年,以兵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被先归国的齐桓公发兵击败,被迫杀纠并送管仲回齐。前681年,与齐桓公会于柯,鲁人曹沫劫齐桓公,逼齐退返所侵占鲁国土地。晚年,其弟庆父、叔牙、季友三人争权内讧。

鲁宣公(?-前591)
文公子。母敬嬴。受宠。前609年,文公死,贵族襄仲杀其兄恶与视,拥立他即位。国人对襄仲杀嫡立庶愤懑,称公子恶与视之母为“哀姜”。宣公欲加强公室,未果。从此鲁国公室日卑,三桓(鲁桓公后代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强大。

鲁定公(?-前495)
名宋。昭公弟。前510年即位。政权操纵在季氏手中,形成民不知君的局面。前503年,齐伐鲁,取郓,送给季氏家臣阳虎,阳虎想除三桓势力,为三桓所败,奔齐,复奔晋,为赵鞅家臣。前500年,和齐景公相会于夹谷,孔子行相事,令鲁兵诛齐侏儒淫乐,齐侯惧,被迫归还所侵鲁地。不久,齐人送女乐于鲁,孔子离去。

庆父(?-前660)
姓姬。鲁桓公子,庄公之弟。又称仲庆父、共仲。鲁国大夫。庄公死。子斑即位,图谋自立为君,遭国人反对,出奔莒。厘公立,鲁用贿赂求莒将庆父送回,在回国途中被迫自缢。其后裔即鲁国“三桓”的孟孙氏。

孔子(前551-前624)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大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鲁国陬(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少家贫。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天命之年,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游历卫、宋、陈等国。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所授弟子达三千余人,著名者七十二。自汉以后,其学说被奉为两千多年道德、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都为之“进爵”,追尊为“圣人”。

子思(前483-402)
战国初鲁国人。孔丘之孙,孔鲤之子。作《中庸》。晚年返鲁,宣扬儒学。系统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铸下儒学正统的始基。再传至弟子孟轲。南宋崇宁元年(1267年)追封为沂水侯。咸淳三年(1269年)加封为沂国公。列孔庙四配之一。元至顺元年(1330年)加赠沂国述圣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称述圣。

孔鲋(约前264-前208)
秦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后裔。秦并天下,召为鲁国文通君,迁少傅。秦始皇焚书坑儒,传他将《论语》、《尚书》、《孝经》等藏于故宅墙壁中,隐于嵩山,随陈胜军反秦,为博士,后退居陈下。

丙吉(?-前55)
西汉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初为鲁狱史,积功迁廷尉右监。武帝末,治巫蛊之狱,曾救护武帝曾孙(即宣帝),后为大将军霍光长史,受重用,迁光禄大夫给事中。昭帝死,他建议迎立宣帝。地节三年(前67)任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封博阳侯,后代魏相为丞相。为人宽厚,不扬己善。

丙显
丙吉子。少为诸曹,后任卫尉,迁太仆,任职十余年,与官属为奸利,赃钱达千余万,宣帝甘露年间,为司隶校尉劾治,被削爵降为关内侯。后复任城门校尉。成帝鸿嘉元年,因念其父救护宣帝有功,复封其子昌为博阳侯。

孔霸
西汉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十三世孙。治《尚书》,事夏侯胜,昭帝末为博士,宣帝时为太中大夫,授皇太子经学,迁高密相。元帝即位,以帝师赐爵关内侯,号褒成君,给事中。元帝欲以为相,辞让。死,谥烈君。

孔光(前65-公元5)
西汉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霸少子。通经学,元帝时,为谏大夫。成帝即位,任博士、尚书令,掌管中枢机要十多年。后任御史大夫、丞相,封博山侯。哀帝时,因忤傅太后,一度免相,后复起为丞相。曾与大司空何武拟定限田限奴婢方案,以缓和社会阶级矛盾,因遭贵族官僚反对,未能实行。元始五年病死。

史恭
西汉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有妹即史良娣,为武帝戾太子妻,生悼皇考,皇考生宣帝。太子、良娣与皇考均死于武帝未年巫蛊之乱。宣帝小时依托于史家,由他及其母贞君抚养。宣帝即位,他已死,其子三人高、曾、玄均受封为侯。

史高(?-前42)
西汉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史恭子。宣帝即位,以外戚侍中贵幸,因发举霍禹谋反事,有功封乐陵侯。宣帝病,任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元帝即位,辅政五年,告老乞归,罢就第。死谥安侯。

史丹(?-前13)
西汉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史高子。初以父爵任中庶子,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元帝病,力争立太子。成帝立,由长乐卫尉迁左将军,封武阳侯,赏赐累千金。为人足智,粗多财,僮奴以百数,后房妻妾数十人,内奢淫,极声色滋味之乐。其家族四人封侯,官至二千石者十余人。

孔安国
西汉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后裔,其祖子襄为孔鲋之弟。世传经学,武帝时治《尚书》为博士,迁谏大夫至临淮太守。相传他曾得孔子壁中所藏古文《尚书》,是古文尚书学派的开创者。但其书为后来学者所怀疑,西汉时未立于学官。司马迁也曾从受业,故《史记》所载《尧典》等篇,多古文之说。

丙氏
一作曹邴氏。西汉鲁(治今山东曲阜)人。以冶铁起家,富至巨万。而居家仍尚俭约,父兄子弟俯仰之间纤利必取,所营商贾及放高利贷,遍及于郡国。邹鲁之人羡富裕,多弃文学而趋商贾,求工商末业之利。

朱家
秦汉之际鲁(治今山东曲阜)人。以“任侠”闻名,曾藏匿解救豪强和亡命者以千百计。赴人之急,家无余财,在关东地区势力很大。高祖即位,下令追捕原项羽部将、楚地著名游侠季布,他用计使季布解脱,关东士庶多慕名相交。

史良娣(?-前91)
西汉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入太子宫,为卫太子良娣,生男名进,号史皇孙。征和二年(前91)遭巫蛊之祸,与卫太子及史皇孙同时遇害。宣帝即位,追尊为戾后。

孔融
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东汉末历官北海相、少府、大中大夫等职。喜交士人,时常宾客迎门。为人恃才负气,多次轻慢曹操,被操借故杀掉。有文名,所著诗、颂、碑文、论议等各体文二十五篇。是“建安七子”之一。

孔道辅
初名延鲁。孔子四十五代孙。举进士。历知仙源县、左正言、尚书兵部员外郎等。明道二年(1033),召为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性鲠直无阿,遇事弹劾,无所顾避,为权贵所忌恨。为争郭皇后废立,忤宰相吕夷简意,出知徐州,徙兖州。入为御史中丞,又出知郓州,行至韦城,病死。皇祐三年(1051),追赠尚书工部侍郎。

孔勖
道辅父。第进士,为太平州推官,以殿中丞通判广州。时,真宗东封,躬诣孔子祠,召对,授太常博士、知曲阜县。勖在广州,以清廉著称,及被召赴阙,蕃酋争持宝货以赠,皆拒收纳,加以抚慰。累迁秘书监,分司南京,后以尚书工部侍郎致仕。卒。

孔宗翰
道辅子。举进士,知仙源县。有善政,不以私情枉法。司马光等皆上章推荐,由通判陵州为夔峡转运判官,提点京东刑狱、知虔州。历陕、扬、洪、兖诸州,俱以治绩闻。宋哲宗初立求言,吏民上书以千数,诏司光采阅其中可用者十五人,唯称奖者二,宗翰第一。元祐初,召为司农少卿,迁鸿胪卿。因宗翰进言,诏改衍圣公为奉圣公,不领他职,给庙学田万亩,赐国子监书,立学公官以诲其子弟。进刑部侍郎,以疾求去,卒。

巢尚之
南朝宋鲁郡(今山东曲阜)人。宋文帝时侍始兴王刘睿读书,涉猎文史。孝武帝时,任东海国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参与政事,权重一时。前废帝时,为抚军谘议参军、淮陵太守。明帝时复兼中书通事舍人,迁中书侍郎。后病卒。

孔尚任(1648-1718)
兖州府曲阜(今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初隐居石门山中,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帝南巡至曲阜时,被召讲经,破格授予国子监博士,后升户部福建司主事、广东司员外郎。三十八年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当时与《长生殿》作者洪升有“南洪北孔”之称,其后罢官归乡。通音律、工乐府。

孔毓珣
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六世孙,福建按察使孔恩洪之子。赐恩贡生。历官四川布政使、两广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江南河道总督。为官颇有声誉,数次被举荐为政绩优异。重视水利,康、雍两朝中,先后经理邳睢河务,修筑湖广江堤,四川灌江口堰,勘察黄、运诸河,于治河助漕多有建议,皆得准行。在广东整理盐政、军备。为雍正帝所信任。

孔伯华(1885-1955)
中医学家。曲阜人。与汪逢春、萧龙友、施今墨并称北京四大名医。学自家传。建国后,任卫生部顾问、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学术上,主张病必求其本,临证注重湿与热。以善治温病著名,更以善用石膏一药,为医林所敬仰。著有《时斋医话》、《传染病八种证治晰疑》。有《孔伯华医集》。

孙祥柯(1887-1920)
山东曲阜人。孔子七十五世孙。北京译学馆毕业,民国元年(1912年)任山东省临时省议会议员,选任副议长兼山东高等学校校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中国代表参加巴黎和会,为收回青岛主权,在和会上慷慨陈词。“闻者动容,外方绝域报章传载”。

孔庆德(1911-2010)
曲阜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连、营、团、师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团长、冀南军区分区副司令员。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旅长,中原军区纵队副司令员兼桐柏军区副司令员,河南军区副司令员、军长。参加了上党、邯郸等战役和进军大别山。参与开辟桐柏解放区。建国后,任河南军区副司令员。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中南军区炮兵代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孔德成(1920-2008)
曲阜人。字达生。孔子第七十七代后裔。曾任国民党政府孔子奉祀官。1950年到台湾后在台湾大学、师范大学、中兴大学任教。后任台湾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馆”联合办事处主任委员。

周南(1927-)
曲阜人。194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学系。建国后,历任北京外语学校教员,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三等秘书、二等秘书,外交部西亚北非司科长,驻坦桑尼亚大使馆二等秘书、一等秘书,驻联合国代表团一等秘书参赞,常驻联合国大使衔副代表,外交部部长助理、副部长,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

兖州市
陈汤
字子公。西汉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东北)人。少好读书,家贫,不为州里所称。后为太官献食丞,求使外域,元帝时为西域副校尉。匈奴郅支单于盘据康居,杀汉官员,攻略乌孙、大宛,奴役康居人民。建昭三年(前36)他和西域都护甘延寿矫制发兵四万至康居,攻杀郅支单于,封关内侯,为射声校尉。战功卓著。但因“矫制”发兵,以及自身“素贪”,多次被免官降职。后以罪免为庶民。

汉定陶丁姬(?-前5)
哀帝生母。西汉山阴瑕丘(今山东衮州西北)人。为定陶恭王姬。哀帝即位,称太后,其兄明任大司马骠骑将军辅政,封阳安侯。兄子满封平周侯。哀帝死,王莽执政,傅、丁外戚被排斥,她贬号为丁姬,丁氏皆免官徙归故里。

何休(129-182)
字邵公。东汉任城樊(山东济宁兖州)人。东汉今文经学家。幼时口拙,笃志好学,官至谏议大夫。著《春秋公羊传解诂》,获得“学海”美誉。

毕再遇
南宋兖州人。以荫得官,隶侍卫马司。开禧兴兵北伐,遂领敢死军为前锋,克泗州城,复败金兵于灵壁。以战功擢左骁卫将军。据守楚州、六合抗金。旋命节制淮东军马,击败来犯之敌,为一时名将。除镇江都统制兼知扬州,淮东安抚使。嘉定和议即成,乞归。嘉定十年(1217),以武信军工节度致仕。卒,赠太尉,累曾赠太师,谥忠毅。

马世骏(1915-1991)
昆虫生态学家。兖州人。1937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生物系。1951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主任、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备组组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为我国生态学特别是昆虫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作出了贡献。

邹城市
孟轲(前372-前289)
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即孟子。先世为鲁国公族。代表孔门嫡系正统著重阐发孔子“仁学”,提出“仁政”主张。公开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口号。《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

韦贤(前148-前60)
西汉邹县人。韦孟四世孙。为人质朴少欲,笃志于学,为邹鲁大儒,被征为博士,给事中,授昭帝《诗》,官至大鸿胪。宣帝即位,因参预策立谋议,赐爵关内侯,徙为长信少府。前71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地节三年(前67)以老病罢归。汉丞相辞职归老贤始。

韦玄成(?-前36)
西汉邹县人。韦贤少子。少好学,宣帝时以明经擢为谏大夫,迁大河郡都尉。父死,因兄有罪不得嗣,诏令其嗣嗣爵为侯,佯狂不肯受爵。宣帝以其高节,封河南太守,迁太常。后因杨恽友善,恽被诛,株连免官,不久削爵。元帝即位,历任少府、太子太傅、御史大夫,永光中官至丞相,复封侯故国。为相,持重不及其父,而文采过之。为相七年,卒谥共侯。初赐陪葬于宣帝杜陵,死前自请归葬故里父墓侧,帝许之。父子俱以儒学至相位,邹鲁称赞云:“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韦赏
西汉邹县(今山东邹县东南)人。韦弘子。韦贤孙。明《诗》经,哀帝为定陶王时任太傅。哀帝即位,以旧恩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列为三公,赐爵关内侯,食邑千户,年八十余卒。其兄弟宗族官至二千石者十余人。

龚遂
西汉山阳南平阳(今山东邹县)人。初为昌邑王刘贺郎中令,贺淫逸,他犯颜直谏。宣帝时,渤海和附近各郡连年饥荒,农民纷起反抗,封建官府不能制。他任渤海太守,至郡开仓借粮,奖励生产,劝民“卖刀买犊”,以事农桑,结果农民归田,狱讼减少,郡内大治。后官水衡都尉,卒于官。史家将他与黄霸并称为封建“循吏”的典型人物。

唐彬(235-294)
鲁国邹(今山东邹城南)人。泰山太守唐台子。初仕为郡主簿,监巴东诸军事。随王濬伐吴,以功升右将军,封侯。转镇幽州,威抚鲜卑各族。督促农桑,为当地百姓所追慕。累至前将军、雍州刺史。元康四年卒,谥襄。

鱼台县
王龚
东汉山阳高平人。出身豪族。初举孝廉,后历青州刺史、司隶校尉、汝南太守等官。喜才爱士,奖掖后进,曾举荐黄宪、陈蕃等名士。顺帝时官至司空、太尉。疾恶宦官专权,上书请求贬斥,不被顺帝采纳。

王畅(?-169)
王龚子。初举茂才,后历官尚书令、齐相、司隶校尉、渔阳太守等职。任南阳太守,始则不避权贵,抑制豪强,不久又改行“宽政”,与地方势力妥协。灵帝时官至司空。

单飏
东汉山阳湖陆(今山东鱼台)人。初举孝廉,后历官太史令、汉中太守、尚书等职。精通天官、算术。灵帝末谯县曾有黄龙现,飏谓五十年后当有王者兴,后果然魏代汉。

刘表(142-208)
山阳高平(今山东鱼台县东北)人。字景升。东汉远支皇族。少知名,为“八俊”之一。初平中任荆州刺史,得豪族蒯良、蒯越等之助,据有今两湖之地。后为荆州牧。汉献帝都许,他遣使纳贡,同时又北与冀州牧袁绍相结援,先后平定属境“宗贼”及几股割据势力,后又收编张济部众,拓地数千里,率军十万,成为当时一支重要割据势力。刘备来投,厚待之而未能用。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征荆州,未至而表病死。子琮降曹操。

王粲(177-217)
山阳高平(今山东鱼台县东北)人。汉献帝初,知名京师,尤受蔡邕器重。初事刘表,后劝刘琮归降曹操,被操辟为丞相掾,官至侍中。曾参与魏初礼仪制度的制定。博闻强记,善于算术,工于文笔,所著诗、赋、论、议数十篇。是建安时期著名文学家,为“建安七子”之一。

仲长统(180-220)
山阳高平(今山东鱼台县东北)人。少博学有才,善于文辞,曾游学青、徐、并、冀之间。生性好爽,不拘小节,敢直言,当时称为狂生。建安时任尚书郎,后又为曹操僚佐。著有《昌言》三十四篇,为当时著名思想家。

王弼(226-249)
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鱼台县东北)人。三国时魏玄学贵无论的创始者之一。提出“以无为本”,“举本统末”的哲学根本观点,及“得意忘象”的方法论,在历史上有著深远的影响。

金乡县
彭越(?-前196)
昌邑(今金乡西北)人。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原为渔民,后率众响应秦末农民起义,攻取十余城,声势浩大。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率兵将三万归附刘邦,拜魏相国,略定梁地。项羽刘邦相拒荥阳时,攻克睢阳等数十城,得粟十余万斛供汉军。后率兵从刘邦大败项羽于垓下。汉朝建立封梁王,都定陶。高祖十一年陈狶谋反,高祖命其率军讨伐,称病未至。以谋叛罪囚至洛阳。后赦为庶人,徙蜀青衣县,途中遇吕后,自言无罪,请居故地昌邑。吕后佯为许诺,同车返洛阳后,即被杀。

曹竟
西汉末山阳(今山东金乡西北)人。儒生出身,王莽执政时,去官不仕。更始政权建立,征以为丞相,封侯,不受爵。赤眉军入长安,令其降,不肯,格斗死。

满宠(?-242)
山阳昌邑(今山东金乡)人。初被曹操辟为兖州从事,后历任许令、汝南太守、前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太尉等。居官称职,勇而有谋,曾佐曹仁守樊城,力拒蜀军进攻。镇守扬州,屡出奇策,击败孙吴军队。平生不治产业,家无余财。卒后谥景侯。

郗鉴(269-339)
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人。初为司马伦掾,转中书侍郎。司马睿镇建康,授龙骧将军、兖州刺史。王敦叛乱,与温峤等联兵讨平。又与王导等人受遗诏辅佐成帝,进车骑大将军,加散骑常侍。咸和中,苏峻叛乱,协助陶侃等共同讨平,升司空,加侍中,封公。咸康五年卒,谥文成。

郗愔(313-384)
郗鉴子。初袭父公爵,授中书侍郎。其间因病去职,居家十余年。太和中,桓温北伐,复用为都督晋陵军事,领徐、兖二州刺史。累迁司空,加镇军将军。太元九年卒,谥文穆。

郗超(336-377)
郗愔子。初仕为征西大将军桓温掾,深得桓温器重,为温谋划霸王之业。桓温北伐,超以为或径占邺城,或屯兵河济以控槽运,温不能采纳而北伐失败。历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司徒长史。太元二年卒。

郗昙
郗鉴子。初仕为司徒王导秘书郎,历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加散骑常侍。累迁北中郎将,督晋陵军事,领徐兖二州刺史。后与傅末波交战失败,降为建威将军。卒于任上,谥简。

郗恢
郗昙子。少居清显。历散骑侍、黄门侍郎,深得晋孝武帝宠信,出为建威将军、雍州刺史,都督梁、秦、雍、司、荆、扬、并州军事,镇襄阳。先后与慕容重、姚苌、拓跋珪大战于黄河南岸。后被殷仲堪派人暗杀。

檀道济(?-436)
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县北)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武帝刘裕部将。刘裕建宋王朝,改封永修县公。出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义熙十二年(416)随刘裕北伐,率军为前锋,攻取许昌、洛阳。南朝宋景平元年(423)与徐羡之、谢晦等废少帝,迎立文帝。文帝即位,进封武陵郡公。以讨灭谢晦、北伐功,迁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司空。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督师伐魏,用“唱筹量沙”计退北魏军,晋封司空。功高位显,威名太重,为文帝所忌。元嘉十三年,被彭城王刘义康矫诏杀害。

梁高祖郗皇后(468-499)
即郗徽,梁武帝萧衍皇后。高平金乡人。少读史书,善隶书。宋后废帝欲纳为后,齐安陆王缅欲与婚,皆以疾辞。后嫁与萧衍,生玉姚、玉婉等。齐永元元年卒。萧衍称帝,追崇为皇后,谥号德。

周冠五(1918-2007)
金乡人。1937年参加金乡县抗日动员委员会。曾任八路军苏鲁豫军区营长,金乡县、单虞县县长。晋冀鲁豫野战军团长,江西省军区分区副参谋长。建国后,历任石景山钢铁厂副厂长、厂长,石景山钢铁公司经理,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兼首都钢铁公司党委书记,首都钢铁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嘉祥县
微山县
曹褒(?-102)
鲁国薛(今山东微山)人。少传父业。精通《庆氏礼》。初举孝廉,章帝时拜博士,参与制定礼乐制度。和帝时历官将作大匠、河南太守等职。博物识古,当时称为儒宗。著有《通义》等书,门徒多至千余人,庆氏学于是通行。

梁步庭(1921-)
微山人。曾任中共鱼台县委书记、湖西地委青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北局青委副书记。青年团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副主任,中共青海省委秘书长、书记、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山东省省长,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中共山东省顾委主任。是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

张仲先(1926-)
微山人。1940年参加八路军。曾任东北野战军营教导员。参加了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1950年在海南岛战役中立大功。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1963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吉林省军区副政委,沈阳军区炮兵政委,广州军区政委。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汶上县
夏侯胜
西汉东平(今山东汶上附近)人。始昌族子。少孤好学,从始昌学经文《尚书》,又从欧阳生学习儒经。为西汉今文尚书学“大夏侯学”的开创者,称“大夏侯”。昭帝时,立为博士、光禄大夫。宣帝即位,迁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常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后为太子太傅。年九十卒于官。

夏侯建
西汉东平(今山东汶上附近)人。夏侯胜从父之子。从夏侯胜与欧阳高学今文《尚书》,左右采获,另成一家,为西汉今文尚书“小夏侯学”开创者,称“小夏侯”。其学为夏侯胜所非议,谓之章句小儒。宣帝时,立博士。官至太子太傅。其著作已佚。

夏侯千秋
西汉东平(今山东汶上附近)人。夏侯建子,传其父学,仕于汉,官至少府、太子太傅。

王杲
汶上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临汾知县。升御史,巡视山西茶马。嘉靖时,累官户部尚书。事无不办。帝深倚赖。后召买龙涎香,他久拖不进,帝以此不悦。给事中马锡弹劾他受贿,斥为民。卒于雷州戍所。隆庆初,复官,赠太子太保。

吴岳
汶上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官山西右布政使、南京礼、吏、兵部尚书。曾督饷宣府。吏进送羡金数千,拒绝收受。在任怪清静得民心。廉洁有节操,清望冠一时,尚书马森言平生见谦节之士二人,即岳与谭大初。病卒。赠太子太保。

刘韵珂
山东汶上人。拔贡生。历官四川布政使、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鸦片战争爆发,设海防、收难民,反对琦善以香港易还定海。力荐伊里布可当大用。上疏陈浙事有十可虑,筹海疆善后事宜二十四条,定预杜偷漏稽查洋人条款。同治初年卒。

泗水县
仲由(前542-前480)
仲氏,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春秋时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人。孔子弟子。性情直爽,勇敢好胜。初陵暴孔子,后成为孔子学生。曾对孔子提出的维护旧统治秩序的“正名”主张表示怀疑。孔子认为他在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但又批评他好勇偏激。孔子任鲁司寇,他被任为季孙氏家臣。后仕于卫,任卫大夫孔悝的家臣,在贵族内讧中被杀。

张致一(1914-1990)
内分泌学及生殖生物学家。泗水人。194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52年获美国衣阿华大学动物学系博士学位。1957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学部副主任。从事发育生物学、比较内分泌学和生殖生物学的研究。

梁山县
吕僧珍(454-511)
东平范县(今山东梁山县)人,世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家寒贱。萧衍为雍州刺史,召为中兵参军,委以心腹。萧衍起兵,授辅国将军,率军为前锋。建康平,先入宫,封检府库。梁国建立,封平固县侯,迁埚兖州刺史。在任不私亲戚,处事公平,复征为领军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