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貌(9)

生活里的小故事(1964年)
怀表

上海九十六路公共汽车售票员奚履平有只心爱的怀表。每逢汽车经过重要的站头,他总要把这只怀表掏出来看看时间。由于他和驾驶员配合密切,行车时刻一向执行得很好。可是,当他发觉另一辆汽车的驾驶员丁延甲没有表,为了让老丁掌握行车时刻方便,便主动把怀表让给老丁使用。老丁不肯接受,他恳切地说服了老丁。

老奚让表的事情传开以后,一天晚上,有位中年男子冒雨来到了九十六路公共汽车车队办公室。他请值班员把一个小纸袋转交给奚履平。说完,转身消失在雨夜里。原来里面装着一只亮晶晶的怀表,还附着一张纸条。写着:他知道了奚履平关心工作,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让表给丁延甲的事情以后,深受感动,特送上怀表一只,请奚履平同志一定收下。署名是:“请原谅我不留姓名”。读完这封信,值班员抑制不住激动,立刻把这事汇报给领导。领导上决心要找到这位雨夜送表的人,经过向多方面询问,终于知道这位送表的人是上海德安乐器铜厂的会计王全青。

图为上海九十六路公共汽车车队工会主席黄有才代表工会和奚履平本人来到德安乐器铜厂,向赠表的王全青(左)表示感谢。

友爱

双腿残废的张雅芳,在上海同仁医院治病。图为张雅芳的亲密伙伴徐桂英(右)来到医院看望她。

张雅芳考进东光中学后,同学们为她做了一辆木车,由六个少先队员轮流接送她上学。

张雅芳今年十六岁了,可是她从来没有象别的孩子那样自由地跑啊,跳啊,甚至没有用自己的双脚好好地走过一步路。还在解放前,她刚生下不久,就患了小儿麻痹症。九岁那年,父母将她送进了附近的一所小学。因为不能单独行走,每天上学、放学都由父母接送。日子长了,不时接送不能按时。张雅芳的同班同学徐桂英看到这一情况,便主动地来向张雅芳的父母要求,让她来接送。从此,徐桂英每天提早起床来扶张雅芳一起上学,放学后又送她回家,晚上,她们还在一起复习功课。这样,六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

去年秋天,张雅芳从小学毕业,考进了东光中学。她的亲密伙伴徐桂英则考进了飞虹中学。可是迎接张雅芳的仍然是个友爱的集体。

在东光中学的迎新会上,初一(4)班的同学知道了徐桂英接送张雅芳的事,纷纷要求接徐桂英的“班”。班主任接受了同学们的请求。从此,不管晴晦风雨,张雅芳又由同学们陪伴接送。这件事在学校传开了。

初三(1)班共青团支部书记戴行信想,如果能给张雅芳造一辆推车不是更好吗?这一倡议立即得到了团支部大会的同意,决定由同学自己造车。车子很快造成了。当同学把它交给张雅芳的时候,张雅芳激动得热泪盈眶。这辆简陋的木车,蕴藏着多少人的心意啊!

拾金不昧

图为拾金不昧的少年先锋队员马晓骏。

去年十一月六日,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灯火通明。有两位外宾从一家花鸟商店出来,谈笑着漫步前行。这时,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追上了外宾。孩子一把拉住陪同外宾的翻译,急促是问道:“请你问问外宾,是不是丢了钱?”一们外宾把钞票掏出来数了数,果然发觉少了十元钱。孩子找到了失主,高兴地笑了,马上将钱还给了外宾。他正要离开的时候,这位外宾非常激动,一把拉住孩子,急忙掏出一只钢笔,对孩子说:“我身上实在没有值得纪念的东西,把这支钢笔留下作个纪念吧!”孩子听完翻译的话,立刻摇摇手说:“不,我不要!”转身便向马路对面走去。

孩子远去以后,那位曾经丢钱的外宾忽然若有所思地说:“真是遗憾得很!这样好的孩子,我怎么连姓名都忘记了问?”

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孩子是谁?后来经过了解,他是上海江阴路小学五年级学生、少年先锋队马晓骏。

在业余的时间里(1964年)

上海机床厂的青年职工,有着丰富、健康的业余生活。

青年职工们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这是管瑞刚“五好”互助组在一起学习和讨论。

为了提高建设祖国的本领,青年职工们还进厂办业余学校学习。

职工业余民族管弦乐队正在练习。

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报刊发行员的设计科青年职工杨殿文。

大唱革命歌曲已成为青年工人的业余爱好之一,图为业余合唱队正在练唱集体创作的《机床工人之歌》。

上海提升一批中级医务人员(1965年)

上海各医院一百名护士、助产士、医士、防疫员、药剂士、技术员和检验士,最近被提升为高级医务人员。这次提升的中级医务人员中,有的是在专业工作中经过刻苦钻研,具备了比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医务理论知识,也有许多人经过业余医学院培训,达到了相应的水平。这是被提升为医师的上海国际妇婴保健医院原助产士孙菊芳(右)在给病人作妇科手术。

敢于革新、勇于创造(1965年)

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十二米深孔钻床是上海重型机床厂职工制造的。它可以钻出一般机床不能加工的细长圆孔,是加工重型机械、电机和船舶的大型轴类不可缺少的工作母机。

上海船厂创制成功的光电跟踪自动切割机。用这种机器切割钢板比用火焰割刀要省好几道工序,不仅效率高,而且质量好。

超声波脉冲式晶体管测厚仪已在上海中原电器厂成批生产并在船厂广泛使用。这是工人们用测厚仪检查钢板腐蚀情况,右为测厚仪的主要创造者杨君劲工程师。

上海宝石轴承厂的精加工车间,该厂生产的人造宝石轴承是精密仪表不可缺少的零件。

上海制造的电力遥控讯装置已经正常运行。

上海感光胶片厂片基车间,不久前已正式投入生产。这里的绝大部分设备是上海自己设计制造的。

上海永鑫无缝钢管厂最近生产一种手表型异型钢管,用这种钢管做表壳,可以大大节省用料,简化加工工艺,质量也比原来冲压的大为提高。

由上海许多工业、科学研究单位协作制成的二十万倍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

只要国家需要(1966年)

1953年,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于鞍山的无缝钢管厂,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无缝钢管的历史。但是,七十六毫米以下口径的无缝钢管还不能直接生产。1958年,第一根国产小口径(七十六毫米以下)无缝钢管的诞生地却是上海的一家小工厂,用的是土机器。当时,这家工厂设在一个弄堂里,全厂不足百人,没有技术人员,又没有技术资料,设备十分简陋。永鑫厂从生产圆型无缝钢管到生产各种异型无缝钢管,又是一个飞跃。这个勇于啃硬骨头,具有敢于胜利精神的小厂,用土洋结合的办法,到1965年底,已经先后生产出一百七十多种异型无缝钢管,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永鑫无缝钢管厂的冷拔拉管车间。

近几年生产的一部分异型无缝钢管。

又在试制一种新的异型无缝钢管。

技术革新的闯将、新产品试制组组长潘阿耀。

工厂领导干部经常和工人一起研究生产上的新课题。

每一根成品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

酸洗工段装上了工人自制的吊车后,代替了人力搬运,并且防止受酸液腐蚀。

金项链重归原主(1966年)

女教师陈韵清真没想到,丢失已经五年的一条金项链又找回来了。

五年前,她在上海和平浴室洗澡,她的一条金项链不慎随浴水冲进了下水道。当时服务员曾帮助寻找,但未能找到。陈韵清觉得没有希望了,在离开时,也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和住址。

五年来,和平浴室的服务员却一直记持着这件事。去年八月初,浴室翻修内部建筑物时,浴室经理要求利用拆除水管的机会,再仔细找一找那条金项链。经过大家认真地搜寻,终于发现了它。

金项链找到后,服务员又千方百计寻找失主。一位女服务员回忆起,丢失金项链的好像是一名教师。他们就根据这一线索访问了一些街道居民委员会、派出所、学校,但是都没有结果。后来,大家又在以路上张贴寻找失主。一个食堂的服务员王月英听到了这件事,忽然想起五年前邻居家一个姑娘曾说过,她姐姐在洗澡时遗失了一条金项链。经过了解,原来这个姑娘的姐姐就是陈韵清。金项链终于物归原主。

陆韵清丢失的一条金项链。

上海和平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