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自治州名胜古迹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库尔勒市
- 库尔勒旧城
- 在库尔勒市。有旧城三:一在回城南1.5公里,称玉子干旧城,周约1020米,城墙已颓,中有土墩,地面散布有粉红色陶片,类唐代遗物;一在回城东北约3公里,称羊达克沁旧城,周约330米,城中陶片作青灰色,无花纹;一在玉子干旧城南,称狭尔乱旦,城周1080米,中有土墩,城中陶片不多,亦作青灰色,与羊达克沁同。
- 铁门关
- 在库尔勒市城北。扼孔雀河上游长达14公里的陡峭峡谷的出口,是古代进入塔里木盆地的重要孔道。晋代在此设关,因其险固,故称铁门关。这里峭壁千仞,地势险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唐代诗人岑参的题铁门关楼真实地描绘出这段古代“丝绸之路”的艰险。关旁绝壁上刻有隶书“襟山带河”四大字。
和静县
- 巴音布鲁克天鹅保护区
- 在和静县境。以小尤尔都斯和大尤尔都斯草原为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四周高山环绕,环境条件适合天鹅等候鸟生存。天鹅湖海拔2500多米,为高山湖泊,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0公里,在冰山雪岭环抱之中,犹如一块碧玉。每年春天,数以万计的天鹅成群结队来此栖息繁衍。
尉犁县
- 库鲁克山岩画
- 在尉犁县兴地村南5公里的库鲁克山岩壁上。又称兴地岩画。岩画长约15米,高约6米,面积约90平方米,大小图像近300个。岩画题材广泛。据认为早期岩画为原始塞人所创刻,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
和硕县
- 曲惠古城
- 在和硕县曲惠乡西北半里许。传为汉危须国故地,城基犹存。为夯土筑,城周427米,墙高3-5米,有东西两门,门宽3米,城内已无建筑遗迹。地面散布有红泥陶片甚多。
- 马兰古城
- 在和硕县城东南40余公里的马兰村东南约5公里处。略呈正方形。城墙周长970米左右,高约6米。城墙四角有望楼,约高出城墙2-3米。城内有窑穴遗址,窑穴大小不一,但排列有序,大者直径约3米,小者约70厘米。据认为该古城可能是唐天山军下的张三城守捉。
且末县
- 昆仑山岩画
- 在且末县东南昆仑山脉木里恰河出山口南侧约5公里的河东岸山腰处。在20-80米高处的黑色岩石上凿刻著数千幅岩画,共分14组。最大一组面积为12.7平方米,一般为1-5平方米。岩画的题材极为广泛,可分为动物画、人物画、狩猎画和各种符号标记等。其年代据认为距今约6000-8000年左右。
- 莫勒恰河岩刻画
- 在且末县莫勒恰河东岸、昆仑山中。岩壁经流水长期冲刷,十分光滑。在2500平方米范围内,有岩刻画1000多处,包括人物、动物形象,内容丰富。技法为阴刻,深可达数毫米。岩刻画高于现代河床20-50米。
博湖县
博湖镇:巴格希恩随木庙、宝浪苏木栏河闸
乌兰再格森乡:博斯腾湖旅游点
轮台县
- 卓果特沁古城
- 在轮台县城东南约20公里。城为土筑,略作圆形,周约1200米,城垣已颓,仅余高6-7米的土岗。中有一环形小湖。湖中心有一高台,似为古代建筑遗址。南面有二小土丘,左边者似为仓库,右边者似为官署遗址。城东南隅有长方形土台,似碉堡残址。据认为该城即汉代屯田之校尉城。
- 轮台古城
- 在轮台县城东南约20公里。城略作圆形,周约932米,城垣已颓,仅余墙基。城中有土丘,高6米余。地表散布有红衣黑胎之陶片,亦间有红底黑花之彩陶片。传为汉代仑头国都城遗址。
- 轮台戍楼
- 在轮台县城西南的拉伊苏附近。为唐代屯田遗址。高约20米,巍然耸立于原野上,自15公里外即可望见。
若羌县
- 且尔乞都克古城
- 在若羌县城南稍偏东戈壁滩上,距县城约6公里。城为长方形,分内外两重。外城用卵石垒砌,周长720米,城墙宽1.5米,残高1米。内城用土坯垒砌,周长220米,宽近2米。内城西北角残存一土墩基址,发掘表明,为古代佛教寺院遗存。出土了印度笈多王朝时期书写的梵文贝叶经、灰陶、红陶片,大多为4世纪前后物。内、外城建筑风格完全不同,布局不协调,说明不是同一个时期的遗存。有人认为可能是唐典合城所在。贞观中,康国大首领康艳典来华,受封为镇使,重修典合城以居。胡人随康艳典而成聚落。因城为石砌,故后改称石城镇。
- 米兰古城
- 在若羌县城东约40公里,位于通敦煌大道上。城作不规则方形,周长308米。城墙夯筑,厚6-9米。四隅都有突出的墩台。本世纪70年代,曾发掘清理。出土了大量吐蕃文木简及兵器、漆皮甲片、粮食及毛丝织物。明显为唐代后期吐蕃入据新疆后的遗存。古城附近,东西绵延约4公里,有多处佛寺、佛塔。也有较大的古代屯田遗迹,灌溉渠系纵横。一说,这里是鄯善国都伊循城所在。
- 土垠烽燧
- 在若羌县东北罗布泊北岸。当为汉代通西域的“丝绸之路”北道之要冲,为汉代烽燧遗址。
- 古墓沟墓地
- 在若羌县境、罗布泊西约70公里。为孔雀河谷北岸一处古代居民墓地。1979年全面发掘,共有古墓葬42座。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竖穴沙室,有木棺类葬具,盖板上覆羊皮或毛毯。多为单身葬。因气候干燥,尸体及随身衣物大多未朽。另一类型墓葬,葬俗近同,但墓穴周围有七圈环形列木,时代较前者稍晚。据测定,其绝对年代在距今3800年左右。
- 罗布泊
- 在塔里木盆地东部、若羌县北部。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古称蒲昌海、盐泽、洛普池。面积300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768米,是我国内流区最大咸水迁移湖。地当古代“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为古代东西交通必经之地,沿岸至今还保存不少古迹。
- 雅丹奇观
- 在若羌县罗布泊地区。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是“险峻的土丘”之意,现通指干燥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粘土性岩层,因暴流侵蚀,再经强烈的风蚀作用而成。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顺盛行风方向伸长。自数米至数十米,长者数百米。形态千奇百怪,蔚为奇观。最典型的是罗布泊东北部的“龙城”,连绵起伏的高大土堆之间,广布坚硬的盐壳,形似游龙,均作东北-西南走向,故称龙城。
- 楼兰古城遗址*
- 在若羌县罗布泊西岸。初为楼兰国都,后为魏晋及前凉时期西域长史治所。是汉代通西域南路必经之地,在东西文化交流上曾起过重要作用,4世纪中叶以后废弃,后被沙漠堙没,有“沙漠中的庞贝”之称。1979年和1980年,考古工作者进行了数次考察。古城城周1316米,城垣部分残存。城东有佛塔一座,残高达10.4米,塔身用土坯、木料、柳条砌筑,是全城最高大的建筑物。城中有一条古水道。城北约四五公里处有一座古塔,已风蚀。城周围还有一些佛寺、烽燧等遗址、遗迹和古墓。
- 海头古城
- 在若羌县楼兰古城西南49.6公里处。海头城以举世闻名的李柏文书而著称于世。平面呈长方形。古城东墙长163米,南墙长82米,西墙长160年,北墙长87.5米,残高3-5.4米。瓮城房屋、城门依稀可见,地面散布有大量的木散件和铜、铁质遗物。(《李柏文书》是前凉唯一有史书可证的重要人物的文书遗迹,李柏是前凉时西域长史,文书为李柏于公元328年从海头--罗布淖尔湖畔给焉耆王等几个国王发出信函而留的草稿,是前凉简牍资料中最为集中、内涵最为丰富的文书资料。李柏书于晋咸和三年(328)。纸本墨迹。1908—1909年日本西本愿寺探检队在楼兰发掘。现存日本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
-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
- 在若羌县南部,东接青海,南临西藏。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综合自然保护区之一。1983年建立。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四周为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是高山环绕的封团性盆地。其中野生动物之多,密度之大,为国内所罕见。
焉耆回族自治县
- 四十里堡旧城
- 在焉耆回族自治县四十里堡西南。传为汉代尉犁国都城遗址。城为两重,均土筑,内城中有长形、方形土台,或为当时建筑遗迹。
- 哈拉木登旧城
- 在哈拉木登南约10余里的海都河北岸。有内外两城,外城周约1140米,内城周约360米,高6米,宽7米。内城中有土堆,似为建筑遗址。地面散布有红陶片。
- 唐王城
- 在锡克沁西北约2.5公里。为唐代屯戍遗址。城呈方形,周约450米,墙为夯土筑,高约5米,城中有房舍及仓库遗址,已残破不堪。这里曾出土陶器和陶纺轮等,类似内地唐代制品。此外还发现有铁斧、铁镰和铁犁等农具。
- 萨尔墩旧城
- 在焉耆回族自治县六十户西北约2公里处。城区面积约400亩。城有内外两重,外城不明显,内城周约388.5米,内城原有夯土所筑高大建筑物,已残毁,地面上散布有粗厚的红陶片。传为古代焉耆、危须二国遗址。
- 博格达沁古城
- 遗址在县城西南约12公里处。博格达沁,维吾尔语意为“宏伟高大的城”。为焉耆盆地古城遗址最大的一个。平面略近长方形,周长3000米。城墙已毁,墙基犹存,高2-3米,夯筑。古城近郊,有7处高大建筑物基址。城东0.5公里,有小城一座,周约1.5公里,城墙已圮。据考证,这里是汉焉耆国都城员渠城、唐焉耆镇城所在地。
- 锡克沁吉佛洞
- 在县城西南42公里。又称七格星明屋。为唐代寺院遗址。明屋是维吾尔语,即“千间房”之意。规模甚大,除顶部毁坏外,墙壁大致完整。靠东南的明屋有大小建筑90余所,发现有精美壁画及塑像。有前后两大殿,两侧及后面有甬道,殿中间有塔,为土坯筑,塔东南有眺望台,其西北又有六角形基座穹庐顶式塔,塔前有山门遗址。大殿左右及殿后高地有许多僧房及支提式窟;北面“明屋”后面并列有3所大殿,形式与东南的明屋相同。山门东西两侧有土台,高约10米,似为钟鼓楼遗址。西高台与山门之间有4个支提式窟。中大殿与东大殿后面有6个土塔遗址。从两处遗址曾发现不少泥塑佛头,制作极为精美。
- 霍拉山废寺
- 在焉耆回族自治县的霍拉山沟口。有废寺18处,系土坯建筑,墙基以石垒砌,皆遭焚毁。1907年,英人斯坦因曾来此盗掘,窃去不少写经残纸及泥塑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