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
伊犁得名于伊犁河。秦汉之际伊犁一带先后为塞人、月氏、乌孙的游牧地。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属西域都护府管辖。隋为西突厥地,臣属隋朝。唐统一西域后置昆陵、蒙池都护府,下设都督府,先隶安西大都护府,后隶北庭大都护府。南宋属西辽。后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和三子窝阔台的封地。明至清初为瓦剌(卫拉特)游牧地,准噶尔部建王庭于此。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驻惠远城(今霍城县惠远乡),统辖新军政事务。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十四年(公元1888年)置伊犁府,驻绥定城,隶伊塔道。设阿尔泰办事大臣。1950年成立伊犁专区。1954年成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4501年10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伊犁专区。
-
邮编:835100
区号:0999
巩乃斯草原
伊犁河谷
哈萨克族妇女的精美辫饰
伊犁的俱乐部(1952年)
伊犁市中苏友好协会新疆分会俱乐部。图为伊犁市人民愉快地参加了这个俱乐部的落成典礼。
伊犁河畔(1957年)
新疆伊犁河畔。
天山牧区行(1957年)
“自由之路”牧业社分类合群放牧的马群。
“前进”牧业社的兽医治疗被隔离的病牛。
“前进”社的学龄儿童都进了本社的小学。
“前进”社种了大麦、青稞和小麦,社员的粮食和牧畜饲料都不成问题了。
打猎也增加了牧业社的收入。
图为捕捉野羊和狐狸的猎鹰。
哈萨克族社员到塔塔尔族社员家里作客。
小孙子诞生了,祖母欢天喜地地做手抓羊肉招待客人。
“幸福之路”社的两个顽童。
伊犁天山林场(1958年)
天山林场。(第一届全国摄影展览入选作品 王平摄影)
兴旺的伊犁(1964年)
维吾尔族老社员在尔东看见丰收的麦田,感到无限喜悦。
伊犁地区出产的“伊犁马”,是马中的名种,这是哈萨克草原上的伊犁马群。
收摘下来的苹果。
高山牧场的羊群。1963年伊犁地区的牲畜,发展到三百多万头,比1949年解放时,增加了一倍多。
各族社员们在劳动之余高歌欢舞。
在伊宁市红旗人民公社维吾尔族社员阿不都拉的家里。他正以丰收的鲜果招待前来探望他的老朋友、汉族干部晏恩溥和他的女儿。
伊犁各族人民的子弟,现在都有机会在中学学习。解放前,伊宁市只有一所中学,现在已有13所师范、专业和普通中学。这是市卫生专科学校的师生们。
在美丽的赛里木湖畔,一对哈萨克族青年拜克尔和丢芝肯举行了婚礼。这是参加婚礼的客人们。
巩乃斯草原(1975年)
红星公社的老阿肯达吾来提汗(中),不仅擅长诗歌,而且是劳动能手。左起第一人是阿肯买孜木汗。
未来的阿肯。
巩乃斯草原上的一次弹唱会。
红星公社定居点之一阿拉土拜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