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名胜古迹

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市
文庙
在楚雄市内东门街。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大成殿重檐歇山顶,面阔5间,进深3间。正面18扇屏门,雕刻各种民间艺术图案,雕工精湛;大成门外泮池呈长方形,建有3座石拱引桥,用白石护栏,造型优美。

雁塔
在楚雄市区南雁山之巅。塔始建于明初,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地震圮,四十五年重修。塔通高17.7米,七级方形密檐砖塔,底层四面嵌有鱼跃龙门的石质浮雕,二层以上四面皆设洞龛,塔顶正中有一铜铸亭阁,阁内有一魁星点斗铜像,亭阁造型十分精美;塔顶四角置金翅鸟。是云南重要的宗教建筑。

护法明公德运碑摩崖
在楚雄市区西约20公里薇溪山崖上。摩崖范围高约2米,宽约1.5米。正书。文字残泐较多。据考证,为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即大理国段正兴龙兴四年所刻。碑文为颂赞高量成而作。高量成是夺取大理国段氏王位而建立“大中国”的高升泰曾孙。其祖高泰明还政段氏。其父高明量被封在楚雄。后因高量成平三十七部叛乱有功,敕号“护法公”,晚年退居楚雄。

元谋县
元谋土林
在元谋县境内。有班果、物茂、新华士林等处。现已正式开辟为旅游的是物茂乡的虎跳滩土林。土木多属第四纪地层,经风化冲刷而成。由于砂土与粘土中含有钙质胶结物而形成千姿百态的土柱土峰等。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在冲沟中往往夹杂动植物化石。

土林

元谋猿人遗址*
在元谋县城东南约7公里大那乌村东。面积约2.5万平方米。1965年5月1日在该地一座高约4米的山丘中发现两颗青年男性个体的上内侧门齿化石。经古地磁法测定,元谋猿人的年代距今已有170万年左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猿人化石。还发现有旧石器和用火遗迹。县城建有元谋猿人陈列馆。

南华县
黑泥温泉

打雀山

仙人洞

石佛洞

牟定县
牟定孔庙

新甸乡罗旗屯:磨盘山清建南塔

武定县
狮子山
在武定县城西南约4公里。因山形如狮,故名。山高千仞,林木繁茂,溪水潺潺。山上的正续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明清时曾多次扩建、重建。全寺有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五十三参佛廊等大小殿堂楼阁百余间,塑像90多尊。相传明永乐元年(1403年)惠帝朱允炆避难入滇,在此为僧。殿前南边有一棵挺拔的孔雀杉,传为惠帝所植。藏经楼下塑惠帝像,身披袈裟,双手合十,左右各塑一太监和老臣,有联云:“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大姚县
白塔
在大姚县城西1公里宝伐山上。原有白塔寺,已毁。据《云南通志》载:塔“建于唐时,西域番僧所造,尉迟即梵僧名”;《大姚县志》则谓“唐天宝年间吐番所造”。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1975年维修。塔上大下小,形如磐锤,故俗称磐锤塔。为砖砌空心塔,高约15.55米。基座呈六方形,每边长2.5米。中部为六方形柱体,柱上砌十二层密檐。塔身用石灰涂抹,故名白塔。塔砖上多刻梵文、汉文经咒。此塔形制特殊,在我国古塔建筑中少见。

石羊文庙
在大姚县石羊镇。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清康熙年间(1662-1722),曾请昆明工匠铸成一高2.3米、重2000余公斤的孔子铜像,为他地所罕见。石羊镇是云南盐产地,镇上现存大理石刻6块,高2.22米,宽4.1米,叙石羊自唐至清煮盐的历史。

双柏县
青香树恐龙化石

禄丰县
禄丰恐龙博物馆
在禄丰县城。1991年建成。1938年,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发现并研究禄丰恐龙,禄丰即以“恐龙之乡”而闻名于世。禄丰恐龙生存于距今1.8亿年的中生代晚三叠纪地层,禄丰恐龙动物群是古脊椎动物化石最完整最丰富的动物群之一,目前已发现24个属、33种。禄丰恐龙博物馆恐龙厅内陈列了多具恐龙化石骨架(其中许氏禄丰龙标本是1986年在禄丰大洼发现的,身长6.9米)。馆内同时陈列了禄丰古猿化石及历史文物标本。

星宿桥
在禄丰县城西。俗称西门大桥。横跨星宿江。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清雍正五年(1727年)因水患及地震倒塌,后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重建为7孔石拱桥,全长118米,宽9.8米,高10米。桥身系红砂石砌成,用石灰掺糯米浆浇灌,坚硬牢固。桥两头各有蹲伏石狮一对,十分威武。东端建木枋一座,上有道光十年云贵总督阮元篆书“星宿桥”匾额,重檐翘角,如凌空凤凰。

禄丰古猿化石遗址*
在禄丰县城西北约7公里的石灰坝村。分布面积约5000平方米。1976年以来,经数次发掘,发现有禄丰西瓦古猿和禄丰腊玛古猿等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特别是腊玛古猿头骨化石,为世上所罕见。其地质时代,距今约800万年,属于上新世早期。填补了从距今1500万年前的开远古猿到距今170万年左右的元谋人之间的重要缺环。

永仁县

永定镇:菜园子新石器遗址

姚安县
龙华寺
在姚安县北光禄镇龙华山。蒙古蒙哥汗四年(1254年)大理国相高泰祥殉国,其女菩提痛国破家亡,乃出家于卧佛庵,并将印度僧人所赠菩提树籽植于寺后,以占兄弟之聚散。九植皆茁,后兄弟九人终得团聚,其兄高长寿仍受世职,任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总管,乃改建其寺,更名活佛寺。后僧人造菩提像供奉之。现寺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重修。其中圆通楼重檐硬山顶,为明代所建。其北有一四合院,徐霞客游滇时曾在此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