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名胜古迹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个旧市
宝华山寺
在个旧市区东南1公里许的麒麟山西麓。始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为滇南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多数为重檐歇山顶,该寺现存玉帝、关圣、观音、文昌、灵官等铜像7尊,古铜大香炉2座,为他处所罕见。寺外古木青葱,寺宇回环曲抱。

开远市
云窝寺
在开远市区东中和营乡响水村北端。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创建,由龙王庙、孔庙、大雄殿等建筑组成。其中大雄殿建于悬崖峭壁之上。崖上历代摩崖题刻遍布。崖下有一深不可测的地下溶洞,俗称老黑洞,洞内地下水汹涌咆哮,声震数里,故地名称响水村,寺称响水庙。山门外一棵百年红豆树,为我国稀有树种。

南洞
在开远市区南12公里处。由大小不一的6个溶洞组成,其中南洞和通灵洞各纵深千米,石笋、石柱、石幔遍布。通灵洞有旱洞、水洞之分,水洞行舟可饱览地下景色。水洞尽头有明清时期开凿的南水东引的古水利工程。洞外幽谷箐深,古木参天。

弥勒市
白龙洞
在弥勒市西南。是一新开发的地下溶洞景区。洞分上下两层,全长1500米,自然形成40余座厅堂,可谓洞中有洞,洞中有山,被誉为“南滇一绝”。

孙髯翁墓
在弥勒市城西大街。墓圆形石砌,直径6米,高1.7米。孙髯(约1711-1773),祖籍陕西三原,生活于清康熙至乾隆年间,曾作著名的大观楼180字长联,一时轰动诗坛。

红河县
思陀土司墓葬群

西山公园

宝华乡朝阳村:明、清时落恐甸长官司治此。土司衙署尚存。

绿春县
蒙自市
南湖
在蒙自市城南隅。面积41万平方米。明代开掘成堰池,并在湖中建三岛,分别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为文人雅士会集之地,故又称学海。隆庆四年(1570年)凿渠引城东清果泉水入湖,又用石垒堤。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建瀛仙亭于湖东。咸丰八年(1858年)亭毁,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更名瀛洲亭。亭为六角形三重檐攒尖顶。宣统元年(1909年)筑南北长堤,堤上建石桥一座。

西南联大文法院旧址
在蒙自市城。抗日战争期间,西南联合大学迁至云南,其中文法学院曾设在滇南重镇蒙自。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等著名教授均在蒙自任教。文法学院包括蒙自租界址的蒙自海关、法国领事署和哥胪士洋行和武庙街原周柏斋的住宅“颐楼”等处,其中颐楼又名听凤楼,既是联大的女生宿舍,又是蒙自市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占地约2300平方米,主体建筑是单檐硬山顶三层楼房,院中古榕成荫。

缘狮洞
在蒙自市城东34公里的鸣鹫乡静灵山。山麓有一溶洞,因山岩如狮而名。洞口有云贵总督岑毓英的题刻“滇南第一洞天”,洞内有观音、罗汉、瑶池金母等石刻造像。洞外有清光绪五年(1879年)始建道教寺院,自山脚至山腰依山势排列,呈一“灵”字形。规模宏伟,错落有致。

泸西县
阿庐古洞
在泸西县城西北2公里。阿庐为彝语,意为“有水有石的山洞”,明徐霞客考察的泸源洞即此。阿庐洞主洞长1300米,上为旱洞、下为水洞,景观壮丽多变,水洞为1500米长的地下河,河水清幽,行舟可饱览两岸奇景。其右碧玉洞,长380米,洞内钟乳石晶莹透明。

建水县
文庙
在建水县城内文庙北街。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经明清两代仿山东曲阜孔庙的布局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占地75999平方米。庙门内有宽阔的椭圆形泮池,称学海,池中有小岛、亭台,景致极佳。中为先师庙正殿,为明弘治年间(1488-1505)重建。全殿由20根青石柱支撑,殿前廊两根楹柱上雕有云龙,技艺精湛,气势飞动。正门由23扇屏门组成,木窗上雕刻近百种飞禽走兽图案,形态各异,雕工细腻。

朝阳楼
在建水县城建中路东端。唐元和年间(806-820)曾在此筑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改建为砖城。朝阳楼建于洪武二十二年。楼为三重檐歇山顶,高24.45米,面阔26.8米,进深12.31米。城楼尚存一大钟,高2米,重3-4吨,声闻数里。

朱家花园
在建水县城建新街。为滇南民居建筑群,因规模宏敞,有“滇南大观园”之誉。全园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由若干“四合一天井”的民居建筑组成;右侧有祠堂、戏台、亭阁、花厅、园苑等。园主朱朝瑛,字渭卿,辛亥革命时参加昆明重九起义,被推为都统。朱家花园始建于清末,扩建于民国初。

指林寺
在建水县城西。始建于元元贞二年(1296年),为滇南最早的禅宗寺院,明永乐间(1403-1424)扩建,现存正殿、二庑及牌坊。殿重檐歇山顶围廊式建筑,台梁式结构,正脊与檐角起翘显著,具元代建筑特点。

双龙桥
在建水县城西5公里,横跨泸江、塌冲两河交汇处。因两河犹如双龙蜿蜒衔接,故名。桥北端三孔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相连。故俗称十七孔桥。桥身用石砌成,全长147.8米,中建三层楼阁一座,方形,边长16米,高20米,上两层覆以歇山式屋顶,雕梁画栋,飞檐交错,巍峨壮丽。底层为桥身通道,有梯可登楼眺望。桥两端各有桥亭一座(北端亭已毁),高13米,为八角形二层楼。与阁楼相互辉映,为我国古代石拱桥中的佳作。

燕子洞#
在建水县城东28公里群山环抱的峡谷间。系一溶洞群,开发始于明末清初。因洞内外岩壁上栖息著百万只雨燕,故名。洞分两处,一明一暗、一高一低,有泸江相隔。明洞在高处,为旱洞,两面透光,洞厅宽敞宏大,半依山势自成一组石殿、石台。沿绝壁建有凌空栈道和吊脚楼。暗洞在峡谷底,为水洞,泸江水奔腾入洞,地下伏流长4000余米。洞口高50余米,宽30余米,气势雄伟壮观。洞顶悬垂的钟乳上,挂有上千块匾额,都是清代以来当地农民徒手攀登陡壁挂上去的。洞内新辟千米长的游览线,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连接著大小洞厅数十个,岩溶景点数百个。旱、水两洞间有索桥相通,也可乘龙舟入水洞观光。洞内还发现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文笔塔
在建水县城南3公里拜佛山。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塔高31.4米,塔体为青石所砌,下呈四方八棱形,中部为方形,整体不分级,无装饰,拔地而起,造型独特新奇。

纳楼司署
在建水县南坡头乡回新村。为纳楼茶甸长官土司副长官普氏的衙署,建于1937年。署坐北朝南,位于回新村的最高点,占地5846平方米,建筑面积2951平方米,门前照壁高大,院场宽阔,两侧有石砌碉堡。署内有前厅、大堂,后院一字排列,两侧有厢房、耳房、书斋等,四周有土筑、石砌两道护墙。四角设堡,为滇南现存规模最大、保持最为完整的少数民族土司衙署。

元阳县
大坪古堡

石屏县
异龙湖
在石屏县城东南1公里。为构造湖,湖水清澈如镜,面积3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7米。中有三岛。末束岛上有来鹤亭、文昌宫等明清建筑。南岸有九曲,为五爪山伸入湖中形成,故有三岛九曲之胜。湖内特产干条鱼。

石屏秀山
在石屏县城西10公里宝秀镇南。山上青松遮胜境,古柏盈山道。明洪武年间(1368-1398)建真觉寺,清代多次重修。现存古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凌云阁等。建于殿后的凌云阁,为三层阁楼建筑,高约20米,飞檐翘角,气势轩昂。

陈氏宗祠
在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为清末进士陈鹤亭所建。祠占地3427平方米。祠门作牌坊式砖石结构,其前石狮一对,雕琢精湛;莲池上有三孔石桥,雕十二生肖图。陈鹤亭曾赴日考察,回国后历任天门、黄陂、宜都知县,受蔡锷召任参事,后任蒙自道尹、个旧锡务公司总理。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阿德博乡:分水岭自然保护区

河口瑶族自治县
河口督办署及炮台遗址

桥头苗族壮族乡:清水河畔孤山洞发现3万年前剑齿象化石。

屏边苗族自治县
莲花洞石刻
在屏边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灵宝山。洞居山峰,海拔高2100米,有前后两个洞口。洞体高3米,宽4米,洞内雕有佛教造像,如来佛、观音、地藏、金刚力士像等。为明末清初作品。其余道教造像为清光绪二十至三十二年(1894-1906)艺人万凌霄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