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名胜古迹

金华市

天宁寺*
在金华市。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创建,政和间(1111-1118)赐名天宁万寿禅寺,元延佑五年(1318年)重建。现存大殿一座,单檐歇山顶,面阔和进深各3间。梁架下墨书题记甚多。

太平天国侍王府*
在金华市内。1861年春,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由安徽、江西进军浙江,五月二十八日(农历)攻克金华。修葺原试士院,又在千户所旧址构屋数重,为侍王府。分东西二院,东院有照壁、大殿(议事厅)、穿堂、二殿和耐寒轩。照壁上有石雕和砖雕。西院共四进,内有壁画68幅,梁架彩画270余方。

八咏楼
在金华市南隅,面临婺江。南齐隆昌元年(494年)沈约为东阳太守时建成。分四进建筑,第一进为主体建筑,重檐楼阁,歇山屋顶。登楼放目,远处山峦连屏拥翠;俯视婺江,碧波茫茫。崔融、崔颢、严维、李清照等,都曾登楼揽胜,赋留名篇。宋元以来迭经毁建,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

通济桥
在金华市西南隅。建于元大德四年至元统二年(1300-1334)。长327米,面宽8米,高15米,13孔,拱券结构,桥墩12个,分水尖墩长7米有余。后屡修屡毁,今桥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建。建国后,桥面改为水泥路,可通车辆。

金华北山
在金华市北15公里。金华山、赤松山等的合称。金华山又名长山、常山,是我国道教的第三十六洞天;赤松山传为晋代黄初平得道之处,初平号赤松子,故名。最高峰1308米,面积约2.5平方公里。该区地质为流纹岩区域,水溶后形成许多千奇百怪的岩洞,著名的有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合称北山三洞;其他还有智者寺、鹿田书院等古迹。

双龙洞#
在金华北山。系北山三洞之一。有钟乳分悬洞口两侧,状若龙头,故名。洞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洞约1200平方米,洞内泉水清澈,常年洞温15度左右。内洞约2100平方米,满目钟乳。内外之间有一条12米长的水道,洞穴仅容一小船进出,游人必须仰卧轻舟,方能牵引入内。历来誉为水石奇观。

冰壶洞
在金华北山。系北山三洞之一。在双龙洞上行约200米处。洞口小、腹大、身长,形似冰壶,因名。洞深约50米,有磴道可下。洞中有瀑,从石隙中悬空而下,高约20米。瀑布无潭,潜流四散。

朝真洞
在金华北山,冰壶洞上行1公里处。又称真人洞,北山三洞之一。相传古代有得道真人栖居于此,因名。洞穴曲折起伏,分为4段。

金华观
在金华市区北双龙洞南侧。又名黄大仙观。相传仙师赤松子与道仙安期生在此登真。有黄初平叱石成羊的传说,始建于唐,系赤松宫下观,掌三洞香火。后毁于兵乱。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以洞天福地重建,并有“天下名山”匾额。1934年又重建。现金华观为1990年在原址重建。

法隆寺经幢
在金华市东南郊金钱寺村。寺宇早毁,仅存经幢。建于唐大中十年(856年)。平面八角形,残高6.30米。座上为幢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建幢记。

汤溪城隍庙
在汤溪镇。初建于明代,后圯。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前后共8进,长达150多米,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今大部分建筑保存尚好。

青瓷窑址
在雅畈镇。

唐婺州青瓷古窑遗址
在雅畈镇汉灶村西北。

安地水库
在安地镇。

铁店窑址群
在琅玡徐村。

石岩寺
在琅玡徐村。

白沙庙
在琅玡徐村。

琅峰山
在琅玡徐村。

兰溪市
告天台
在兰溪市解放南路天福山南麓。是北宋赵卞“日所为事,夜必冠衣露香以告于天”之处。现存建筑为清代复建,又称望衢亭。台高9米,44级石阶迂回而上,三面有回廊。告天台前是同治年间(1862-1874)建的赵景佑公祠,左边为附属建筑,后面是赵氏书院及民居。

兰阴山
在兰溪市区西3公里处。古时山上多兰花,故名。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形若苍龙,至三江汇合处直插江中,形成峭壁、深潭。山有兰阴寺,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寺前摩崖石刻“兰阴深处”四字,传为明武宗御笔。

六洞山
在兰溪市区东7公里处。为金华北山余脉,多石灰岩溶洞。山间有古刹栖真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寺内有石高数十米,类似一片孤云天外飞来,称小飞来峰。有泉从地中涌出,清澈可鉴,名天池。寺内藏经楼,曾珍藏我国佛教经典《北藏》6367卷(明永乐至正统年间钦定刻本)。1983年,在六洞山麓又发现一巨大天然溶洞。洞内钟乳遍布。

涌雪洞
在兰溪市区东南7公里处、六洞山西南麓。南宋吕祖谦题名“涌雪”,故称。洞体位置海拔406米,面积7000多平方米。有唐宋名人题刻多处。

白露山
在兰溪市区西北15公里。山腰有白岩酷似玉带,山下有镜潭清澈可鉴,山上有白露寺掩映翠竹丛中。寺建于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4)。寺左老鹰岩下有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墓。周三畏,河南开封人,绍兴十一年(1141年),秦桧命他诬害岳飞,他断然拒绝,弃官隐居此山。嘉定元年(1208年)后人建忠隐庵以为纪念,今圮。

通州桥
在兰溪市石埠乡塔山村,横跨梅溪之上。通州桥建自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初为木结构桥。嘉庆、道光、同治间几次修葺,光绪十二年(1886年)改为石桥。桥身用条石砌筑,六墩五孔拱券结构,全长约80米,桥上建有21间木构廊屋。通州桥自古就是“车马之冲衢,往来之要道”,为金华、义乌通严州的必经之路。

长乐村明清建筑群
在兰溪市诸葛镇。村内居民以金、叶两姓为主,金姓是宋元时著名学者、教育家金履祥的后裔。明清时,长乐村科甲不断,家族迅速发展,成为兰溪望族,陆续建造了许多规模宏大的祠堂及住宅。现仍保存几十处明、清建筑,其中包括大宗祠、象贤厅等祠堂,望云楼、金海土等住宅,以及牌坊、过街亭、骑楼等各种类型的建筑。

褚葛八卦村
全国最大的褚葛亮后裔聚居地。

义乌市
骆宾王墓
在义乌市东15公里枫塘。墓前石碑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重建。骆宾王(约638-约684),义乌人。唐文学家,为“初唐四杰”之一。曾官临海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死后葬于何处,说法不一。墓有几处,以枫塘骆墓最大。墓前置四柱三间门楼式石牌坊,明间嵌有清刻“唐侍御史谥文忠骆公赠淑人范氏合墓”墓碑。

古月桥
在义乌市东朱乡雅治街村。东西横跨溪上。建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为单孔五边形石拱桥,全长31米,宽4.5米。拱由6组五边形肋骨拱并列而成。其构造与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颇为相似。多边形拱桥是浙江省独有的桥梁类型。古月桥是现存多边形石拱桥中最早的实物之一。

黄山八面厅
在义乌市黄山乡。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十八年后落成,是火腿商陈寅公为庆贺五世同堂的老太太九十大寿而兴建的。现尚存3进建筑及两廊和左右跨院。院落中有天井、小型花园,各院相互贯通。第一进入口3个门上部的大型砖雕,高达3米,横宽17.6米,似一幅大型壁画。

朱丹溪墓
在义乌市东朱乡东朱村墩头庵。为元代名医朱丹溪与妻及长子合葬墓。后曾毁坏,1982年重建,用花岗石砌成圆形,墓前立有生平简介碑,墓碑文“元名医朱丹溪墓”由沙孟海题写。朱震亨(1281-1358),字彦修,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创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医学原理,治病注重“滋阴降火”,后人称为“滋阴派”,其医学理论影响甚广,并传入日本,形成汉医中的朱丹溪派。

吴晗故居

东阳市
卢氏大宅*
在东阳市区东门外1公里卢宅村。当地卢姓居民,八百年来在此聚族而居。自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族人卢睿成进士起,到清代中叶科第不绝。是典型的封建家族聚居点。祠内有工字形平面的大厅肃雍堂,建于明景泰七年(1456年)至天顺六年(1462年)间,建筑上有精美的木雕和彩绘。

大宅外景

明建花台门
在东阳市李宅。是李姓家族建筑群的大门楼,门楼和影壁砖雕极为精细。

永康市
方岩
在永康市区东23公里处。海拔400米,方圆5里。岩皆平地拔起,四面如削,惟南有一通道,至山腰而绝。垒石为磴,称百步峻。百步峻顶上建有步云亭。自此至天门沿岩架石为栈道,长数十米,称飞桥,十分险峻。登上天门,即到方岩顶。面上平旷,广数百亩,有广福寺、峰门、广慈寺、屏风阁、千人坑、听泉楼、金鼓洞、唐樟等名胜古迹。广慈寺建于唐大中四年(850年)。主寺面积800余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建筑极为宏传。山下北麓有前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烈士墓。

西津桥
在永康市区西南永康江上。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修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全长163米,计13个墩,桥宽4米。墩用条石垒砌,上建55间廊屋。

寿山坑
在方岩山。坑有五峰回合。五峰环抱的坑谷,旷约百亩,山溪清澈明净。固厚峰峰岩如削,绝壁千仞,犹如高墙固筑的城廓,绵延200余米,峰岩腰下,离地几十米处,岩脚忽而不见,形成大洞,洞中依山构筑重楼,为五峰书院、丽泽祠、学易斋等,楼层重叠,不施椽瓦,风雨莫及,冬暖夏凉。南宋朱熹、吕祖谦、陈亮等曾结帷峰下,讲学著书。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曾迁此办公。

步云亭
在方岩山半腰。亭下百步峻,石磴陡如升梯,70多级,从步云亭回首,便觉险峻无比。

金东区
赤松宫
在赤松乡钟头村。

卧羊岗
在赤松乡山口冯。传为赤松子黄大仙叱石成羊之处。

赤松山
在赤松乡钟头村。

古东村桥
在长山村。

张氏宗祠
在龙山村。为清数学家、天文学家张作楠故里,规模宏大、祠内石柱刻有满、蒙古、汉3种文字。

鸳鸯林
在曹宅镇。

石佛寺
在曹宅镇。

九峰山

龙盘古刹
在孝顺镇。

明清古建筑群
在中柔村和琐园村。

明建文昌阁
在浦塘村东。

积道山
在岭下朱。

慧明岩
在岭下朱。

武义县
熟溪桥
在武义县城内。创建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后屡有毁建。为悬臂式廊桥,九孔八墩,全长135.7米,宽4.8米。条石砌墩,上覆重檐廊屋,计49间,中部设神龛,桥头有石级踏道,门楼为高大封火墙形式。

延福寺
在武义县桃溪区陶村。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创建,元延佑四年(1317年)重建。明正统间毁于兵,仅存大殿。其余建筑系清代重建。寺周群山逶迤,峰峦环列,风光如画。

龙潭
在武义县白姆乡。以龙潭水库为主体。海拔900多米。植被繁茂,覆盖率90%以上。龙潭水库群山环抱,岸线曲折,面积21平方公里。库坝雄伟,高47米。盘山水渠穿洞过山,旁侧悬崖峭壁,深渊万丈。

大莱口
在武义县陶宅乡。幽谷深壑之间,高溪穿行,两侧巨崖壁立如削,且奇峰绵延,层层叠叠。山间溪流曲折流湍,两岸修竹浓绿欲滴。

浦江县
龙德塔
在浦江县城东龙峰山。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遭雷击,明正统年间(1436-1449)又遭火灾。万历年间(1573-1620)重修。现存砖构塔身,六面七级,是北宋遗物,经1979年重修。

郑宅
在浦江县郑宅镇。郑氏自宋至元逐渐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江南大族。郑氏以“孝义”治家,九世同堂,号称“郑氏义门”。现存郑氏义门祠堂,初建于元代,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扩建成现存规模。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祠内存元相脱脱题“白麟溪”碑,明万历“六侯锡祭之碑”,明崇祯“宋文宪公祠碑记”及清代碑刻多方。镇内有孝感泉、建文井。

仙华山
在浦江县城北5公里。高约500米,周10公里。传轩辕黄帝幼女修真得道于此。此山拔地而起,奇形伟观。

磐安县
明建昌文塔
在磐安县。

夹溪寨
在磐安县尖山镇。

蔡氏宗祠
在磐安县梓誉村。

钟英堂旧址
在磐安县。

“四奇八景”
在磐安县安文镇。有石印、石龟、石蜾、石牛及双溪合流,连木双莺等。

安福寺
在磐安县市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