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同(1904-1980)

潘思同(1904-1980)原籍广东省新会,出生于上海四川路聚贤里。受他哥哥的影响,自幼酷爱绘画。他父亲是个商人,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继承父业,但后来发现他们迷恋于绘画,潘思同更是过于诚实敦厚,不善应酬,缺少商人的气质,便改变初衷,支持他们学画。潘思同早年生活在上海、广州这两个开放较早的城市。1922年,他考入上海美专西洋画科。1925年后,由于父亲沉溺于赌博不能自拔,以致家道中落,他不得不多处兼职谋生。他为书商作装帧,为店铺画广告,空余时间继续研究绘画,主攻水彩。1929年上海美专聘请他到该校西洋画科任教。他与上海美专的缘分虽不到六年,但对他日后的独立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抗日战争爆发,潘思同先是携家随商务印书馆走长沙,去香港。后因母亲在沪病重,返回上海。抗战胜利后,一批从后方回来的艺术家在上海组织了进步团体—上海美术作家协会,并举办美术展览。潘思同在五原路的家也成了主要聚会地点。他们在这里策划迎接解放军的工作。据陈秋草回忆,解放军进城时,挂在南京路最高建筑—国家饭店上的标语和毛泽东、朱德巨幅画像就是在这里制作的。

1952年,潘思同随同商务印书馆迁往北京,不久被任命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美术部负责人。刘开渠等朋友觉得出版社的工作不利于发挥他的才干,提出在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和在杭州的华东分院可以随意挑选。潘思同对出版社的工作已很满意,无意他就。朋友们善意地批评他缺乏进取心,与时代精神不符等等。1955年,他终于持着刘开渠的介绍信到杭州的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8年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报到了。

他在学校一共呆了17年。前十年对他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1973年,他从“牛棚”中“解放”出来不久,便被告知可以退休回家了。退休后,潘思同闲居沪上。这时,他虽然重新拿起画笔,但却落入“人情画”的陷阱之中。据他统计,仅在1975年至1979年之间,就赠画三百余幅。作品变得程式化了,缺少生活情趣。他意识到这点,于是尽量挤出时间,创作出一批实验性的作品。一位邻居看到他房中的灯光几乎彻夜通明,经常劝他:“你要注意休息,长此以往不能持久。”潘思同叹道:“我没有时间了!”1993年,在新加坡举办了潘思同水彩画遗作展,引起了轰动。观众甚多,反应热烈。新出版的《潘思同水彩画集》竞销售一空,还有不少人预约登记。

水彩《春晓》(19x27cm)1926年

水彩《浦江夜景》(21x27cm)1928年

水彩《南翔八字桥》1929年 已佚

铅笔画《树下》1929年 已佚

水彩《花果》(38x50cm)1930年

水彩《家》1931年 已佚

水彩《苏州河的早晨》(38x49cm)1945年

水彩《杭州放鹤亭》(30x40cm)50年代 潘耀昌藏

水彩《雨后》(38x55cm)1956年

水彩《竹径通幽》(26.5x15cm)1956年

水彩《水道》(24.5x36cm)1957年 潘耀昌藏

水彩《缆索桥》(26x37cm)1958年

水彩《半山钢铁厂》(37.5x54.5cm)1959年

水彩《工地(新安江水电站)》(38.5x52.5cm)1959年

水彩《细雨》(26.5x26.5cm)1960年

水彩《公社鸭群》(39.5x55cm)1961年 潘耀昌藏

水彩《黄山风景》(20.5x28cm)1961年

水彩《上海外滩》(36x50.5cm)1961年 新加坡袁伟民藏

水彩《渔舟逐水爱山村》(22x32cm)1962年

水彩《沈家门渔港》(39x54.5cm)1962年

水彩《渔村夕照》(25x33cm)1962年

水彩《桥头》(49x39.5cm)1962年

水彩《斜阳放牧》(35x39cm)1963年 潘耀昌藏

水彩《苏州河之夜》(24.5x34.5cm)1970年

水彩《黄山风景》(25.5x26cm)19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