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
访问僮族自治区(1958年)
僮族总人口约700万,是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这个民族自称“布叶伊”,意思是用耙耕田的人,足见它很早就以农业为主了。在发展过程中,它和汉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长期而密切的接触和交流,并在革命斗争中建立了血肉般的关系。
广西僮族人民居住的地区有三条大河:右江、左江、红水河。这是红水河上游景色。
广西僮族自治区所产的杉木,有百分之三十在柳州集中后运往外地。
自治区已有湘桂、黔桂、黎(塘)湛(江)、来(宾)睦(南关)等四条铁路。
自治区的首府南宁富于热带情调,解放后面积扩大了28倍。这里过去只有3个小工厂,现在已有49个中小型的工厂。
桂平县的金田村就是太平天国革命时农民起义的发源地。
僮族革命领袖韦拔群曾任中国工农红七军第二十一师师长。1930年红军北上后,他留在故乡坚持斗争,被叛徒告密而英勇牺牲。
关于僮族的铜鼓,公元四十三年已有记载。它是作战、集会和祭祀时用的。这一个重达450公斤。右边是从鼓上拓下来的花纹。
自治区内的43种僮文或汉文的报纸。
自治区内新建现代化厂矿有107个。这是大厂锡矿的卷扬机操作室。
每年农历正月、三月和四月都有“歌墟”日,这一天许多人聚集在一个地方唱山歌、舞龙、舞狮;通过歌唱而发生爱情的青年人便相互敬酒,继续对唱情歌。
和僮族人民一起在自治区生活的还有汉、瑶、苗、侗、仫老、毛难、回、倮倮、水仡佬等10个民族。这是瑶族少女。
这是苗族少女。
这个山洞是解放前僮族农民林培华全家9口的“住宅”。
经过土地改革和组织合作社,他家不仅有了瓦房,仓里还有了余粮。
全家人都在农业社里各得其所,连老母亲(左)也帮助照顾下地妇女的孩子。
林培华现在是林绿高级农业社社长,也是自治区的人民代表。
3月5日—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的那一天成了广西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
广西在飞腾的一年里(1959年)
广西僮族自治区到今年三月已经诞生一年了。一年的时间并不算长,可是这里却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在农业战线上,使粮食产量从1957年的108亿斤猛增到了229亿斤,这个解放前缺粮的省分现在有大量的余粮。工业战线上的变化也是同样惊人的。这一年,全区炼出了15万多吨钢和铁,相当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生铁平均年产量的50倍左右。
广西僮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市。这座新建筑是广西僮族自治区经济文化成就展览馆。
一年中,高等学校由原来的3所增加至34所,各族青年有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新建的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化工系的僮族学生张瑞坤(左)和仫佬族学生潘杏珠(右)。
僮族老矿工隆秉祥(右)现在是田阳金矿技术学校的教师,和他在一起的是矿长刘书林(左)。
南宁新建的百货大楼和街头公园。
全区可资利用的河流很多,桂江上的昭平大型水电站正在进行勘测。
正在建设中的柳州电站。
制糖工业在迅速发展。贵县、桂平的两座日榨1450吨和一座日榨2000吨甘蔗的糖厂已先后投入生产。
自治区成立一年中,工业建设的投资比前一年增加了2倍半。新建的南宁钢铁厂已经投放生产。
区内民用航空事业已经建立起来,这是南宁、梧州间的第一次班机。
在隆林县幼儿师资训练班里学习的各族姑娘。
居住在自治区西部的彝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