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都水族自治县
1941年三合、都江2县合并,各取一字名三都县。1956年撤县置三都水族自治县,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邮编:558100
区号:0854
水族民居
响铃银项圈,为水族姑娘首饰。
水族盛装少女。女子穿大襟圆领衫,绣饰不多。日常用青布帕包头,系围裙,穿长裤,绣花鞋。盛装时配戴种类繁多的银饰物,有头花、梳、项圈、压领、腰篓等等。银饰物造型奇特,工艺精致,是水族女子的主要佩饰。
水族的家乡(1959年)
一千多年前,水族人民就定居在这里,他们讲的是属于侗、水语系的语言,有富于民族风格的口头文学、舞蹈、剪纸、刺绣、雕刻。1949年全国解放后,这个民族象国内其它民族一样,得到了复生和发展。
这里一般村寨都有三个公共场所:赛马坡、歌舞的跳乐堂和谈恋爱的姊妹坡。图为女骑手们去赛马坡。
解放后,水族地区出现了工业,图为机械厂水族女钳工王桂香。
铜鼓舞。
水族女副县长蒙吉花(中带项圈者)同水、苗族农妇在一起。
水族人民的新生活(1976年)
三都水族自治县三郎大队是贵州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之一。图为这个大队的社员们在抢收早稻,插栽晚稻。
水族女拖拉机手。
水族中学生。
水族女社员陆琼英,担任了县委常委、三郎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还被选为四届人大代表。
县委副书记陆道邦(水族、右二)深入田头进行调查研究。
勘测溪流河道水利资源。
大河水电站水轮发电机室一角。
水族产业工人队伍成长起来了。
赤脚医生在县医院实习。
县农机研究所在为各社队服务过程中,培训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