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名胜古迹

苏州市

北寺塔
在苏州市人民路香花桥北。寺传为三国吴赤乌时(238-251)始建,塔为梁代建造。现存建筑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遗物。塔高76米,八面九层,砖木结构楼阁式。全塔造型宏伟壮丽,为苏州诸塔之冠,有“江南第一家”之誉。

拙政园*
在苏州市娄门内。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也是全国四大名园之一。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时为大宏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成宅园,并借用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的语意,取“拙政”二字为园名。

1860-1863年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初建时规模很大,除正宅外,园内有31景,包括现在的东花园(明末的“归田园”)、西花园(清末的“补园”),以及北墙外大片土地。现园面积60多亩。此园以水为主,水面约占五分之三,建筑群多临水。全园分中、东、西三部分。布局采取分割空间、利用自然、对比借景的手法,因地造景,景随步移,成为具有江南特色的典型园林。

太平天国忠王府*
在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太平天国庚申十年四月二十三日(1860年6月2日),太平军攻克苏州后,就拙政园地基改建而成。当时太平天国以苏州为中心,曾就江苏南部的大部地区建置苏福省,忠王府即苏福省省府。太平天国失败后,曾为江苏巡抚李鸿章的衙署。忠王府的规模,以中路最为宏伟,包括二门、正殿、后轩、后殿等建筑。东路和西路系太平天国以前或以后所建。王府的最后部为花园,亦是在旧拙政园的基础上,由很多著名工匠精心设计建造的。忠王府为国内保存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太平天国王府旧址。

狮子林
在苏州市园林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元至正二年(1342年)僧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建菩提正宗寺,后易名狮林寺,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称画禅寺。狮子林即寺后花园。因园中有怪石像狮子,又因中峰禅师曾结茅天目山狮子岩,并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明、清以来,屡经兴废,后变为贝氏私园,1918-1926年经重修,始成现状。以假山著名,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全园布局,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廊壁嵌有《听雨楼帖》等书条石刻60余方,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书法;文于祥的《梅花诗》尤引人注目。

万寿宫
在苏州市民治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巡抚吴存礼主持创建。宫内供奉皇帝生位万岁牌,每当皇帝寿日的万寿节,全城官员聚集在此举行朝贺大典;平时作为恭迎皇帝诏书的处所;如遇皇帝驾崩,则在此设灵致祭。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同治九年(1870年)巡抚丁日昌重建。辛亥革命后通称旧皇宫,因年久失修而日渐颓败。建国初加以整修,一度改作人民文化宫。是苏州较为完整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

艺圃
在苏州市文衙弄。明代袁祖康始建,后归文震孟(文徵明曾孙),改名药圃。明末清初归姜贞毅,改名艺圃,又称敬亭山房。后曾为绸缎业七襄公所所在地。园内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以建筑为主,池南以假山为主。园景开朗自然,颇有山林野趣,较多地保存了明代园林的格局。

双塔
在苏州市定慧寺巷内。为郡人文罕兄弟二人所建,一名舍利塔,一名功德舍利塔,两塔结构和大小完全一样。双塔为砖建,外观模仿木结构形式。平面等边八角形,共7层。据考证,双塔兴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而落成于雍熙年间(984-987)。

罗汉院遗址
在苏州市定慧寺巷。始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年)。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增建砖塔一对。清咸丰十年(1860年)寺毁于战火,仅余双塔和正殿遗址。正殿遗址在双塔北,现存石柱、石础、石罗汉残像、碑刻等数十件遗物。其中北宋石柱、石础最为珍贵,通体浮雕缠枝牡丹童子、缠枝莲花童子等图案,雕工精致。明代石柱、石础也很精美。

全晋会馆
在苏州市平江路中张家巷。清末山西旅苏商人集资建立。苏州原有明、清时期创建的会馆和公所100余处,全晋会馆是其中保存至今较为典型的一座。布局严整,临街有东西鼓吹亭。第二进为戏楼,由戏台与东西看楼组成。戏台坐南朝北,三面临空。顶部正中为木构盘旋波纹穹窿藻井,俗称鸡罩顶,巧妙精致。是苏州现存古典戏台中最精巧的一座。与戏台相对处原为雄伟的大殿,惜毁于火。东西两翼尚有厅堂、客房等。

况公祠
在苏州市西美巷。是奉祀明代苏州知府况钟的专祠。况钟(1383-1443),江西靖安人。在苏州13年,执法如山,勤于吏治,廉洁奉公。正统七年冬(1443年),卒于苏州知府任上。苏州绅民为他立衣冠冢,并建专祠于府学内,以示崇敬。

沧浪亭
在苏州市南、三元坊附近。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是江南现存历史最久的古园林之一。传为吴越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别墅。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诗人苏舜钦买下别墅临水筑亭,园主因有感于渔父《沧浪之水》歌命名为“沧浪亭”,并作《沧浪亭记》。历来屡有兴废。南宋初年韩世忠辟为住宅,大加扩建。元代园废,改为僧庵。明代复建沧浪亭,并由归有光作记。清康熙年间(1662-1722)大修,布局为现亭主要基础。其特色是未入园林先成景。漫步渡桥,始能入园。全园面积约16亩。

可园
在苏州市沧浪亭前苏州医学院近旁。原宋代沧浪亭园址的一部分。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晚清梁章钜重修。后改学古堂,又改为存古学堂,最早的省立图书馆设此。园内一泓池水,萦绕著土阜小筑,花木扶疏,曲径回廊。

城隍庙
在苏州市景德路。府城隍庙本在子城(今体育场、城中公园一带)西南隅,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三年(1370年),就雍熙寺废基新建苏州府城隍庙,即今城隍庙之创始。城隆庙原规模甚大,现存较完整的惟有主体建筑工字殿;其前后两殿皆单檐歇山造,中以穿堂贯道,平面呈工字形,故名。这是苏州比较完整和有代表性的明代建筑。其后殿外墙嵌有清嘉庆二年(1797年)《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碑,刻有当时苏州城内的河道、桥梁、城垣和主要建筑等,是研究古代城市建设的珍贵资料。

环秀山庄*
在苏州市景德路。原为五代广陵王金谷园故址,宋为景德寺,明为宰相申时行宅,清为汪氏“耕荫义庄”的一部分,题名环秀山庄。乾隆年间(1736-1795)叠山名家戈裕良在园内堆叠的假山,保存较为完整,在苏州湖石假山中此处当推第一。此园虽面积不大(1亩余),但假山峥嵘峭拔,兀立其间。一池清水,回绕于山峰之下。全山形态逼真,结构严密。假山虽仅占地半亩,却辟有60余米山径,盘旋起伏。

开元寺无梁殿
在苏州市盘门内东大街、瑞光寺塔北。开元寺创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1)。是苏州历史上著名的佛寺之一,清咸丰十年(1860年)寺毁殿存。殿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是一座纯用细砖垒砌的无梁建筑。原名藏经楼,系楼阁式,上下2层,面阔7间,重檐歇山琉璃瓦顶。它和附近的盘门、瑞光塔成鼎足之势,为苏州市内西南角三座著名的古建筑。

瑞云峰
在苏州市第十中学校园内。是北宋花石纲遗物,江南园林湖石名峰之一。据记载,朱勉在太湖鼋山采得两块奇石,命名大、小谢姑。大谢姑先运往艮岳,小谢如未及启运,朱勉事败,遂弃置荒野。明时为乌程(今湖州市)董氏购得。董氏与苏州阊门下塘徐氏联姻,以此石赠嫁。徐氏置之半边街东园(今留园)中,更名瑞云峰。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移到织造府西行宫内,以迄于今。瑞云峰高3丈余,屹立潭心,全石清秀奇特,玲珑剔透,通体多褶皱孔窍,涡洞连接,具有米芾论石中瘦、漏、透等特色,为湖石中一绝。

耦园
在苏州市小新桥巷。因住宅东西各有一园,故名。东园原为清初陆锦所筑,名涉园,后为祝氏别墅,清末归沈秉成;沈聘请画家顾沄主持,大事扩建,始成现状。东园以山池为中心,北有重檐楼厅城曲草堂;南有阁跨水而筑,称山水间;东南角有小楼与古城墙隔内城河相望,名听橹楼。假山以黄石叠成。西园较小,以书斋“织帘老屋”为中心,斋前后庭院中构筑廊轩,杂植花木,间置湖石。

鹤园
在苏州市韩家巷。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洪鹭汀始建,以俞樾所书“携鹤草堂”而得名。后归吴江庞氏,又归严氏。全园以水池为中心,周围布置建筑、山石、花木,面积近2亩。

网师园*
在苏州市葑门十全街。原为南宋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号称“渔隐”,后荒废。清乾隆时(1736-1795)由宋宗元重建,借“渔隐”原意,自比渔父,故称网师园。此园建筑占地不大(约7.5亩),但保持著旧时世家一组完整的住宅群。住宅与花园结合贯穿紧密。园林位于住宅西侧。中部以水池为中心,配以花木、山石、建筑,形成主要景区。水池面积,虽仅半亩,但治理得当。此园布局,亭台轩榭与池水相互衬托,园内路径处处贯通。

织造署旧址
在苏州市葑门内带城桥东(今苏州第十中学内)。元时开始在此设织造局,清顺治三年(1646年)设总织局,康熙十三年(1674年)改为苏州织造衙门。康熙二十三年又于织造署西部创立行宫,供康熙、乾隆帝南巡时驻跸。织造署管理机户和征收机税,并自设机房织造,规模宏敞。

盘门
在苏州市城西南隅。始建于春秋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伍子胥筑城时。朝向东南。初名蟠门,门上刻有蟠龙,后因水陆萦回曲折,改称盘门。虽经历代改修和重筑,但位置基本未变。现存城门重建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水陆两门并列。城外大运河绕城而过,吴门桥飞架河上,气势雄伟。盘门是苏州较完整的古城遗址,水陆城门并存在全国也绝无仅有。

盘门水闸

吴门桥
在苏州市区南,横跨京杭运河上。是出入盘门的主要陆路通道。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建,后毁损,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重建,并改称今名;明正统年间(1436-1449)苏州知府况钟再修,后又损坏,同治十一年(1872年)江苏省水利工程总局重修。吴门桥是一座联锁式单孔石桥,用花岗石筑成。桥全长66.3米、宽4.8米,桥跨16米,拱券高9.85米,是江苏省最高大的单孔石桥。南北两坡各铺设石踏步50级。北端金刚墙左右两翼砌有宽约0.6米牵道,为牵夫登船穿越桥洞的便民设施。此桥高大壮伟,与邻近的瑞光塔、盘门城楼浑然一体,为苏州城南重要文物古迹。

瑞光塔*
在苏州市盘门内。寺原名普济禅院,三国吴赤乌四年(241年)孙权为康居国(在今中亚)僧人性康建造。赤乌十年建13层宝塔,宋代名天宁万年宝塔,后重修时改为7级,更名瑞光塔。八面,砖木混合结构,仿楼阁式。塔身高约43米,轮廓线条较优美。1978年在塔心内发现五代经卷,北宋真珠舍利宝幢等珍贵文物,证实现存塔身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所建。

真珠宝幢木函—通高124厘米,瑞光寺。1978年,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发现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真珠舍利宝幢,高122.6厘米,分别以木胎和夹□胎雕漆描漆制成,在水晶宝珠顶部饰以鎏金银丝串珠编成了九头龙和银狮,与其同出的还有珍贵的北宋刻经卷。

真珠宝幢—通高122.6厘米,瑞光寺。

留园*
在苏州市阊门外。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也是全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为太仆徐时泰的私园,称东园。清嘉庆三年(1798年)在东园旧址上筑寒碧山庄,因园主姓刘,又称刘园。刘与留同音,后叫留园。面积50多亩,分东、西、中、北四部。中部以山水为胜,池居中央,四周环以假山和亭台楼阁,长廊旋曲其中,廊壁上嵌历代书法家石刻300余方,为“留园法帖”。

东部以建筑为主,楼阁廊屋富丽堂皇。有著名的“留园三峰”,其中冠云峰是北宋花石纲遗物,高约9米,为江南最大的湖石。北部是小竹林和桃杏等树。“又一村”建葡萄和紫藤架,颇有田园之意。西部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北面桃园,称“小桃坞”。山前小溪,两旁桃柳。此园不仅建筑结构和装饰别致多采,而且以连绵不断的建筑如把景物分开,又使建筑物本身的窗樘沟通两面,将景物联成一体。

曲园
在苏州市人民路马医科巷内。为清末俞樾故居。清咸丰八年(1858年)俞樾到苏州,为久居于此,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友人的资助下,购买马医科巷潘世恩故居西边废地,营建住宅。光绪元年(1875年)四月迁入新居。俞樾(1821-1907),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浙江学政。为清代著名学者。曲园占地约5亩,中间5进,东边建有配房。1954年俞樾曾孙著名学者俞平伯将曲园旧居捐献给国家。

玄妙观*
在苏州市观前街。创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旧观范围很大,几经毁建。现存较大的建筑主要有正山门和三清殿。三清殿重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是当时名画家赵伯驹之弟赵伯骕设计。殿重檐九脊顶,下有高台,前有宽敞的月台,气势宏伟,为国内最大和较古老的道观殿堂建筑之一。殿平面长方形,长约45米余,宽约25米余;面阔9间,进深6间。虽经后代重修,但西南面还存宋代遗作。殿内梁架分明、暗两种。殿中砖制须弥座,高1.75米,分上中下三部,层次多,雕刻较华丽。座上是3尊三清像,泥塑,像外装金,神采俨然,亦系南宋旧物。

文庙*
在苏州市人民路三元坊。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创建,现存建筑除大成殿外,大部分为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大成殿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重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面阔7间,长30米,进深13间,高20.5米。内部系木构梁架,檐下有斗拱,殿前有宽敞的月台,宏伟壮观。

西园
在苏州市阊门外留园路,与留园东西相望。明嘉靖年间(1522-1566)西园与留园的前身东园同为太仆徐时泰的宅园。后其子工部郎中徐溶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原寺(归元寺始建于元代,明为徐时泰的西园)。明崇祯八年(1635年),茂林律师住持该寺,宏扬“律宗”,更名为戒幢律寺。清咸丰十年(1860年)寺毁于战火,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陆续重建。现在西园是戒幢律寺及其西寺园的总称,为一组完整的佛教建筑。

戒幢律寺为江南名刹之一,布局严整,殿宇宏伟,佛像庄严。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罗汉堂、观音殿、藏经楼等。大雄宝殿重檐歇山顶,七楹南向,端庄雄伟。殿西即罗汉堂,屋宇深广,共48间,呈田字形。以佛教四大名山塑座为中心,泥塑金身罗汉五百尊,分单双号对称排列。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疯僧、济公两尊塑像,形象逼真。香樟木雕千手观音,构思奇巧,技艺高超。罗汉堂后是宽广明净的寺园。全园以放生池为中心,环池亭台馆榭,曲槛回廊,掩映于山石花木间。

怡园
在苏州市人民路。本是明朝尚书吴宽旧宅,清光绪初年为顾文彬所得,邀名画家任阜长等参与设计,耗银20万两,费时7年扩建而成。面积仅8亩余,布局精巧。园分东西两部,中隔一道覆廊,廊壁漏窗,图样各异。东部以玉延亭、四时潇洒亭、拜石轩(岁寒草庐)、坡仙琴馆(石听琴室)和曲廊围绕的庭院为主,庭前载植松竹花木,点缀奇峰怪石,组成幅幅小景。西部以山水为主,山水之间布置藕香榭、金粟亭、碧梧栖凤、画舫斋、小沧浪等建筑。园内湖石多而美。全园廊壁镶嵌历代名家书法艺术珍品石刻数十方,称为“怡园法帖”。

五人墓
在苏州市阊门外山塘街、青山桥东。是明代义士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和周文元等5人之墓。苏州巡抚毛一鹭依仗太监魏忠贤的权势,为非作歹。天启六年(1626年),无故逮捕苏州进士周顺昌,激起公愤;颜佩韦等5人,为伸张正义,借哭送周顺昌之机,发动了反魏忠贤和毛一鹭的斗争。魏以吴民乱为由派兵镇压,颜等五义士被惨杀。崇祯元年(1628年),苏州百姓将5人遗骨合葬于魏忠贤生祠内。墓碑题刻“五人之墓”,是年仅8岁的韩馨所书。复社领袖张溥所作《五人墓碑记》一文,流传甚广。五人墓原已荒芜不堪。建国后,两次修葺。

葛贤墓
在苏州市山塘街五人墓旁。葛贤(1568-1630),初名葛成。苏州昆山人,一说吴县人。苏州手工业工人领袖。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神宗派太监孙隆到苏州增税。孙隆与地痞恶霸相互勾结,在城门渡口增关设卡,横征暴敛,敲诈勒索,是年又逢天灾,苏州丝织工场被迫停工,一万多工人失业。六月初三,葛成率领广大工人,进行抗税斗争。杀死了黄建节、徐怡春等税棍,并烧毁其住宅。孙隆逃往杭州。市民运动即遭官府镇压。葛成为保护群众,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致被关押13年。后又参加颜佩韦等五义士为首反魏忠贤、毛一鹭的斗争。他为表示对颜佩韦等5人的追思和崇敬,迁居五人墓旁。死后葬于墓西,文震孟为题墓碑“有吴葛贤之墓”。与五人墓合称六义士墓。

枫桥
在苏州市阊门外枫桥镇。始建于唐代。因唐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而闻名。南宋范成大编纂的《吴郡志》说枫桥“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自张继以下,题咏枫桥的诗篇不胜枚举。清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现有单拱石桥是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桥跨运河枫桥湾,铁铃关雄踞桥东。南面不远就是名闻中外的寒山寺。寺前的江村桥与枫桥遥遥相对,一派江南水乡风光。

江枫桥畔

寒山寺
在苏州市阊门外枫桥镇。始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19),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贞观年间(627-649)高僧寒山、拾得曾在此住持,遂更名寒山寺。屡建屡毁。清咸丰十年(1860年)全寺再次毁于战火,现存建筑均为清末重建。有大殿、藏经楼、钟楼、枫江楼、碑廊等建筑。建国后经两次全面修整。唐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写有《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因此名扬天下。

张继诗碑本为明代文徵明所书,历经劫难,字迹漫漶残缺,至晚清光绪年间(1875-1908)由俞樾重写再镌。此外碑廊及殿阁、走廊壁上还有清代名画家罗聘、郑文焯所绘寒山、拾得画像石刻以及历代名人题咏寒山寺的诗文碑刻数十方。寺院历经沧桑,张继诗中所咏古钟早已失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6)所铸寺钟传说流入日本。光绪三十年(1904年)寒山寺重建时,仿照钟式样新铸一口大钟。寺内另存一钟,为日本人士募铸仿唐式青铜乳头钟,现悬于大殿右侧。

虎丘
在苏州市阊门外山塘街。春秋晚期,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相传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虎丘”。一说为“丘如蹲虎,以形名”。东晋时,司徒王珣和弟王珉在此建别墅,后舍宅为寺,名虎丘山寺,分东西二刹;唐代因避太祖李虎讳,改名武丘报恩寺;会昌年间(841-846)寺毁,移建山顶,合为一寺。据记载,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寺院规模宏伟,琳宫宝塔,重楼飞阁,曾被列为“五山十刹”之一。

虎丘高仅30多米,占地不过200余亩,但一到千人石和剑池,便觉气势雄奇,仿佛置身于绝岩纵壑之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常游虎丘,“一年十二度,非少也非多”。山前塘河即白居易主持开凿,旁筑塘路即山塘街,号称白公堤。自隋代至清末,虎丘寺曾被毁7次;劫后幸存的古建筑仅五代所建云岩寺塔和元代所建断梁殿(二山门)两处,其他都是后来重建。

云岩寺塔*
在虎丘山南麓。俗称虎丘塔。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平面八角形,7层,砖建仿楼阁式,高47米。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至清咸丰十年(1860年),曾7次遭火灾。顶部和各层檐均毁坏,塔顶铁刹也不存,现存仅专砌部分。塔身结构复杂,色彩瑰丽。

阖闾墓
在虎丘剑池。阖闾是春秋晚期(前5世纪)吴国国君。古籍记载阖闾之葬“铜椁三重,倾水银为池,黄金珍玉为凫雁”。为营建阖闾陵墓,征调10万民工,使大象运土石,穿土凿池,积壤为丘,历时3年方成。陵墓在虎丘剑池下,因阖闾爱剑,下葬时以“专诸”、“鱼肠”等剑3000殉葬。剑池呈长方形,清泉一泓,深可2丈,两崖划开,峭壁如削。相传秦始皇和东吴孙权都曾派人到此凿石求剑,但均无所得,而凿处就形成深池故称剑池;一说剑池是冶炼宝剑淬火之处。

1955年夏疏浚剑池,先在崖壁上发现刻有明代唐寅、五鏊等人的记事,说正德六年(1511年)冬剑池水涸,见吴王墓门,以土掩之。经发掘,池底北端有石缝,上锐下宽,内有一穴,可容四、五人。穴北石壁以大青石板叠砌,为人工所作。此处与春秋战国洞室墓形制相像,可能即是墓门。

虎丘摩崖题刻
在虎丘峭壁磐石中十余处。题刻中,以“虎丘剑池”最著,字径逾3尺,分镌在两块并列的石碑上。据载原碑出于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手笔。千人石上有两处篆书,一为“生公讲台”四字,圆转秀丽,《姑苏志》说是唐代李阳冰所书;一为“千人坐”三字,坚韧有力,为明代苏州知府胡缵宗所书。剑池崖壁题刻最多,其东壁“风壑云泉”四字,神采飞扬,相传为宋代书画家米芾手笔。西崖篆刻“剑池”两字,宛转古拙,相传为晋代书圣王羲之所书。第三泉峭壁上的“铁华岩”三字,笔力遒劲,其大如斗,出自清初两江总督范承勋之手。

上方山
在苏州市西南,濒临石湖。山顶有楞伽塔。东麓有范文穆公(范成大)祠、普陀岩、潮音寺(石佛寺)、石池、石梁、治平寺、越公井、行春桥、越城桥等胜迹。上方山石湖一带,波光塔影,群峰映带,自宋代起就是游览胜地。

唐寅墓
在苏州城外横塘镇东北王家村边。唐寅(1470-1523),字伯虎,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墓原在苏州城北桃花坞,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移葬于此,占地约1亩,墓丘高2米余。墓前有石坊和石碑亭等。解放前墓地荒芜不堪,1957年整修石亭,整理墓道,重立石坊,额书“唐伯虎墓”。

横塘驿亭
在苏州市西南横塘彩云桥北侧。驿亭,面南背北,临水而筑。亭周筑砖墙,南北各辟一门,东西各开一窗。南门外左右石柱上刻对联一副:“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为江苏仅存的古邮驿。

越城遗址
在苏州市西南郊石湖与越来溪交接处的东岸。越城又称越王城]勾践城。越王勾践十九年(前478年),越王勾践进攻吴国,主力从太湖经石湖、越来溪达胥江,筑土城于石湖东岸,作为临时屯兵之所,是为越城。勾践二十四年,越军乘太湖水涨之机,直逼苏州城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土城遗址呈不规圆形,东西直径约100米,南北约80米。

吴中区、相城区
灵岩山
在木渎镇附近。海拔182米。山上有奇石,状似灵芝,灵岩山由此得名;因山石深紫,可制砚,又名砚石山。以远望如巨象伏地,故别称象山。奇秀挺拔,松林遍山,殿宇雄伟,怪石罗列。春秋时期,越王献西施,吴王夫差特在山上建馆娃宫,故有关吴王、西施的古迹和传说颇多。相传山顶灵岩寺及其花园一带是馆娃宫遗址。半山有西施洞,山下有采香泾、划船坞、脂粉塘等古迹。西南麓有韩世忠墓,为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和梁红玉合葬处。灵岩胜迹自古闻名,唐代诗人李白来此访古寻幽,曾有“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李商隐、范仲淹、苏舜钦、文徵明、唐寅、高启等历代文人,都有题咏灵岩的诗文传世。

灵岩寺
在灵岩山上。是中国佛教净土宗著名道场之一。寺基原为春秋时吴王馆娃宫遗址,东晋末陆沅舍宅为寺。清康熙时(1662-1722)重建,咸丰时(1851-1861)又毁于战争。现灵岩寺殿宇除一塔外,都为1919-1932年重建,该寺规模宏大,殿阁巍峨。多宝塔又名灵岩塔,梁代初建,五代吴越时重建,后又毁。现塔八面七级,是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重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遭雷击,腰檐焚毁,仅存砖砌塔身,此后日见残破。1977年整修。挺拔秀丽的多宝塔与飞檐凌空的钟楼遥相呼应,成为灵岩山的突出标志。

韩世忠墓
在灵岩山西南麓。墓地约2亩,封土高出地面3米,是韩世忠和他4位夫人的合葬墓。韩世忠(1089-1151),绥德(今属陕西)人。南宋抗金名将。宋孝宗即位,追封为蕲王,建筑陵墓、享堂,并书写碑额“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碑文长达1.39万多字,由赵雄撰文,周必大书写,碑高3丈。碑石旁现尚存石龟一只,高近一人,长约丈余,其镌刻极为精细。蕲王庙为宋代建造,以明清两代修缮,现在藏书乡灵岩小学内。

天平山
在灵岩山北。海拔221米。以枫、泉、石为著,并称“三绝”。山麓有成片枫林,大者年逾四百,秋日经霜,层林尽染,称“万丈红霞”。半山有白云泉,为“吴中第一水”。其西有两崖,对立如门,俗称龙门,又称一线天。山多奇峰怪石,山腰笔架峰后,岩石环回,人称“万笏朝天”。东坞有范仲淹祖坟,俗称“范坟”。山顶有望湖台,上有一圆石,面向太湖,称照湖镜。远观太湖,水天相接。

邓尉山
在光福镇。因纪念东汉太尉邓禹,故名。以种植梅花著称,山前山后梅树成林,构成“邓尉梅花甲天下”的胜景。每届残冬初春,前往邓尉探梅是苏沪一带传统习俗。种梅历史可远溯至汉代。早春时节,梅花盛开,弥漫10余里,千顷一片白。疑若积雪,故称“香雪海”。

石壁
在光福镇蟠螭山上。石壁似刀斩削,多名人题咏石刻。石壁精舍背山临湖,创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原为憨山大师结茅之地。附近有龙王井、憨山台、永慧禅寺诸胜。临湖有望湖台,山北湖边,还有夹石泉、仙人桥、熨斗柄等名胜。据传熨即唐伯虎绘太湖之处。

司徒庙
在光福镇。相传东汉司徒邓禹隐居在此,故名。庙内庭院中有古柏4株,传为邓禹手植。古柏曾遭雷击,形态奇特,被命名为“清奇古怪”。清者,挺拔清秀;奇者,主干折裂,一空其腹;古者,古朴苍劲;怪者,卧地三曲,状如蛟龙。古柏南面,有《楞严经》石刻,为明崇祯年间(1628-1644)名人王时敏、侯峒曾、张炳樊所书,吴门章懋德斋镌刻,是研究佛经和书法、金石艺术的珍品。

光福塔
在光福镇龟山上。龟山北面为虎山,故亦称虎山寺塔。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535-546),现塔为清乾隆时遗物。平面正方形,7层,砖木混合结构,高约20余米。塔身砖壁内外皆方形,底层仅西面开门,二至七层四面开门。塔内各层原有楼板和楼梯。因位于山顶更见雄伟壮观。登塔顶可近赏邓尉山梅花,远眺天平、灵岩诸山和东西淹。

伍子胥墓
在胥口镇西伍相国祠内。伍子胥(?-前484),名员,春秋时楚国人。其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至吴国,任相国。夫差时劝王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被谮,吴王赐剑自杀。墓封土高约1米多,冢以麻石砌成,墓前碑书“吴相国伍公之墓”。近处还有二妃墓、拜将台等古迹。

文徵明墓
在陆墓镇文陵村李家瓧。文徵明(1470-1559),明著名书画家。54岁以岁贡生荐试吏部,任翰林院待诏,三年辞归。他和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为“吴门画派”重要成员。他所绘山水、花鸟、竹果无不精工,以细致见胜,在我国绘画史上有特殊地位。文徵明墓穴保存完好,封土高约1米。墓前有照池。

沈周墓
在湘城镇沈周村西。沈周(1427-1509),明著名画家,出生于长洲县湘城镇的书画家庭。沈周勤奋作画70多年,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沈周墓地较大,约5亩多地,四周有小河环绕,并筑青石罗城,封土高约3米。墓前有墓坊遗迹青石柱二根。沈周后裔沈彦良于1928年重建歇山顶碑亭一座。

甪直镇
在原吴县市东南部。旧名甫里,唐文学家陆龟蒙尝居此,陆自称“甫里先生”。因镇东有直港可通6处,改称六直,后谐音为甪直。明、清为鼎盛时期,镇的主街道成“之”字形,全长约2公里,两侧现仍保留有明清风貌的店铺住宅。街坊临河而筑,为江南典型的水乡集镇。有创建于南朝梁的保圣寺,寺内珍藏唐塑罗汉像,闻名中外。寺西有陆龟蒙墓。镇区还有叶圣陶墓和纪念馆。甪直镇素有“古桥之乡”的美称,镇内到处都有桥梁,人称三步二桥,现存最早的有宋桥,还有很多明、清时建的桥梁。沿河筑有石驳岸,总长约2000米。

保圣寺天王殿
在甪直镇保圣寺内。寺创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年),唐至清五代均修建。天王殿是寺内保存最古的木构建筑之一,面阔3间,进深2间,单檐歇山顶。结构和造型都较精美,有沈厚的江南水乡建筑的特色。木构虽大部分为明代遗物,但还保存有宋代建筑传统的制作手法。

保圣寺罗汉塑像*
在甪直镇保圣寺内。塑像原有18尊,相传为唐开元时雕塑家吴县杨惠之所作。1927年寺遭火灾,大殿半壁坍塌,塑像受损,后经蔡元培、叶恭绰、顾颉刚等筹建古物馆,将残存的9尊移入馆内陈列。塑像附于塑壁之上,构成以山水云为背景的罗汉群像。罗汉形态逼真,形体比例适度,刀法浑厚有力,显示出不同的性格特征。据近代考古学家和美术家鉴定,认为这组塑像与唐代塑像的风格不完全相同,其形貌、衣纹以及雕塑的手法等均和山东长清县灵岩寺宋塑、四川重庆北温泉宋代摩崖有许多相同之处。部分专家则仍认为是唐代朔制的。

陆龟蒙墓
在甪直镇保圣寺西院。原白莲寺旧址内。陆龟蒙(?-约881),长洲人。唐文学家。曾任苏湖二州从事,后隐居甫里(今甪直镇),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一边赋诗论撰,一边从事农业。陆龟蒙墓园占地约1亩,坟高1.2米。

叶圣陶墓
在甪直镇保圣寺内。坐落于叶圣陶纪念馆展览厅后墙。墓台高1米,近10米见方;墓碑高3米、宽5米,面向东方,碑上横镌赵朴初敬书的“叶圣陶先生墓”六个鎏金大字。墓台上平放著一口花岗石棺椁,墓碑上方和墓台四周的石柱、台墀上都雕刻著桃花、李花和万年青,象征著叶圣陶桃李满天下,业绩峙千秋。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

天池山
在藏书乡。因山腰有池,横浸山腹,故名。池旁有寂鉴寺石屋。屋四周翠竹成林,苍岩蔽日,清池映峰,附近有钵盂泉、真彼岸、金蟾峰、比丘石、天灯楼、馒头石、寿星读经石等古迹。山顶有莲花峰。山的东半面称华山,山道陡峭,长松夹径,有五十参、虎跑泉、翠岩寺、接引佛、天洞、菩萨面等胜景。

寂鉴寺石屋
在天池山上。寂鉴寺据传创建于南朝宋,以后屡有兴废。寺内有石屋3座,两座佛龛式,座是殿堂式。西佛龛高约5.8米,重檐九脊顶,下筑须弥座,仿木结构形式,龛内凿阿弥陀佛像,高2.6米。东佛龛高约5米,背后是一座小山岩,龛内凿弥勒佛,高约2.55米。石殿在寺内,筑于半山腰;殿后与山岩紧贴,殿内供像在岩壁上凿成。殿面阔3间,进深2间。殿内顶部用6个大小形式不同的藻井组成。殿顶九脊硬山式。建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

万佛石塔
在镇湖乡西泾村。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平面作四边形,通高11.4米,全部用青石筑成。石壁凿有佛像。除北壁一尊高0.3米、宽0.2米较大外,余皆为高0.05米、宽0.03米的小佛像,佛像虽小,但衣褶、面目清晰可辨。每排约180尊,共60排,合有1.08万尊,“万佛石塔”之名由此而得。

蒯祥墓
在香山渔帆村。蒯祥,吴县人,明著名建筑师。永乐十五年(1417年)规划营造北京皇宫,正统中叶重建三殿及文武诸司,天顺年间(1457-1464)设计建成裕陵,被称为“蒯鲁班”。墓前有天顺二年(1458年)明英宗所赐的“奉天诰命碑”。

宝带桥
在长桥乡运河边。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相传为刺史王仲舒捐宝带助资建桥,又因桥形长若玉带,故名。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和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重建,现存建筑大部分是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的遗物。桥跨澹台湖口玳玳河上,全部石建,桥下由53个桥孔联缀而成,都是半圆形的券式拱。桥孔跨径一般都在3.9米左右,唯中部有3孔跨径大至6.95米和6米,桥两端拱脚之间相距约249.8米,总长316.8米。桥宽4.1米。

这种桥墩属于柔性墩,一孔受力波及全桥,故有连拱桥之称。工匠为防止一孔坍毁影响整个桥孔安全,采用“单向推力墩”,将桥北端起的第27号桥墩,改成由两个并立的桥墩,叫刚性墩。据传英军戈登与太平军作战时,曾拆掉此桥的最大一孔,使北部26孔全部坍倒,但刚性墩以南的26孔未遭破坏。它不仅是江苏保存最长而又完好的一座石拱桥,亦是国内有名的长桥。

东山镇
在区南部。因临太湖,故有“洞庭东山”之称。元、明时街道基本形成,民国前后,全镇已形成西、中、东三个热闹街道。其范围还有渡桥、杨湾和陆巷等几个小集镇。东山文物相当丰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0处之多,如紫金庵罗汉塑像、轩辕宫、明善堂、凝德堂、雕花楼等一批珍贵文物景观。现主街道东西两端仍保留原石板地面。街道两侧,尚保存有明、清建筑多处。杨湾村至今尚保存著比较完好的明代一条街,街道为青砖铺砌,两侧保留20多处,清代民居建筑保留更多,还有解元、会元、探花3个牌坊石柱。东山是江苏保存明、清民居较丰富的地区。

柳毅井
在东山镇东北翁巷村。传为神话故事“柳毅传书”的遗迹。附近还有龙女庙和白马土地庙,相传柳毅传书,曾系白马于此。太湖边有一石壁,传为柳毅叩壁问讯之处。井边有明正德五年(1510年)大学士王鏊题刻的石碑。井圈苔痕斑剥,陈旧古雅。泉水香甜津芳,是东山名泉之一。

洞庭东山
在区西南太湖沿岸。又称东洞庭山,俗称东山。与洞庭西山相对峙。原系太湖中小岛,元、明后始与陆地相连成半岛。主峰厘山海拔293.5米。气候宜人,四季花香,素有“花果山”之称,,并有“杨梅为夏橘为秋”的谚语。除盛产东山杨梅、洞庭红橘外,白果、楷杷、碧螺春茶叶亦驰名中外。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紫金庵的宋代泥塑罗汉像、杨湾的元朝轩辕宫、明代的砖刻门楼,以及近代的雕花大楼等。

莫厘峰
在洞庭东山。海拔293.5米。相传“隋莫厘将军居之”,故名。主峰巍峨崇立,支脉绵延伸展,有鞭蓉峰、翠峰、荷盘峰、碧螺峰、铁拐峰等胜处。有翠峰坞、西坞、法海坞等31个山坞。翠峰寺、古雪禅院、法海寺等均位于坞中。从峰顶登高眺望,太湖浩瀚无边。晨曦初上,在此看日出,别有奇观。

紫金庵
在洞庭东山西坞。相传建于唐代初叶,后废。据清康熙《苏州府志》记载,重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庵内大殿左右两壁的16尊罗汉像和观音像,相传是南宋民间雕塑名手雷潮夫妇的作品。后壁的8尊塑像为邱弥陀于明末增塑。罗汉等彩塑像经多次重装,最近一次在清光绪年间(1875-1908),经装銮彩绘。殿所是静因堂,堂前天井里金桂、玉兰,系800年前的古树。殿旁还有听松堂、白云居、晴川轩等建筑。

东山雕花楼
在洞庭东山光明村。原为金姓私人住宅。1922年兴工,历时3年,花去黄金3741两。楼前银杏成林,高墙耸立;背后雕刻门砖古朴雅致,有独占鳌头、招财利市、八仙上寿、鹿十景、尧王访舜、姜太公八十遇文王、郭子仪拜寿等借喻为“福禄寿”的立体塑像。墙对面的雕刻花楼更似琼宫仙府。楼北小花园,设计精巧别致。它吸取江南名园精华,以翠竹、石笋寓意春景,荷池、小桥点缀夏景,紫薇、玉桂渲染秋景,天竺、腊梅衬托冬景,四季景色时时佳美。

杨湾庙正殿
在洞庭东山杨湾蒉家山麓。杨湾庙创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年)。开始是祭祀吴国大臣伍子胥,称胥王庙,后改为汉祠,正殿供奉黄帝像,故名轩辕宫。现存建筑为元至元四年(1338年)所建。殿面阔3间,进深9檩,近于正方形。此殿居高临下,面对太湖。

法海寺
在洞庭东山法海坞。由隋莫厘将军舍宅而建。梁代名祗园,宋代有齐和尚在午门外断臂请封,朝廷敕名“法海”。明代改名丛林寺,庙宇宏大,寺僧开关山门,要骑马往返。后毁于火。现有殿廊十数间,是1931年重修。寺东有青白两泉,相距咫尺,一清一浊,传为莫厘将军屯兵汲水之地。

洞庭西山
在区西南太湖中。又称西洞庭山,俗称西山。是太湖中最大的岛山,面积95平方公里。岛上山峦起伏,主峰缥缈峰,又名杳眇峰,海拔336.5米,巍峨耸立在岛的中央,其支脉四向伸延,高低不一,突出于湖中。自春秋战国至明清,历代文人名士常到此消夏赏月。

林屋洞
在洞庭西山东部林屋山下,面对太湖。为一石灰岩溶洞,由太湖水冲积而成。深数百米。传说大禹治水时曾驻此。洞有3门,内有6个洞厅,顶平如壁,地面怪石林立,有瀑布、溪泉。洞外有灵佑观,建筑宏伟,为道教第九洞天。

三山
在洞庭东山西南太湖中。为一大二小的山岛,一为主岛三山,余名泽山、厥山。主峰海拔81.2米。相传因春秋末期有吴妃姊妹三人,各居一峰而名。唐咸通十三年(872年)建有三峰寺。岛上家家培植盆景。堪称水碧山翠小蓬莱。

常熟市
言子祠
在常熟市虞山镇学前街。是祭祀言子(孔子弟子)的专用建筑。始建于宋,重建于元,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从明伦堂北移建于文庙东。以后经康熙、乾隆、同治等朝代修葺。现祠内保存的正殿,木结构部分仍保持元代形制。殿单檐歇山顶,平面正方形,面阔和进深各3间,通长均为10米。殿柱均为金丝楠木制成。

王石谷墓
在常熟市西门外二条桥(程家桥)西。墓前碑石刻“清画圣王石谷先生墓”,为王石谷曾孙王玖所题。王石谷(1632-1717),常熟人。善画山水,时称“画圣”。康熙时尝绘《南巡图》及《长江万里图》,为清代杰出的艺术作品。

燕园
在常熟市辛峰巷灵公殿西面。为清乾隆台湾知府蒋元枢所建。园前叠湖石假山一座,玲珑剔透,状如群猴汇集,奔、跳、卧、立,姿态各异,人称“七十二猴大闹天宫”。假山旁有白皮松一棵,已数百年。园内有五芝堂、赏诗阁、三婵娟室、天际归舟、童初仙馆、过云桥等景。园后在五芝堂前堆砌黄石假山一座,名“燕谷”。

崇教兴福寺塔
在常熟市大东门内。寺初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重建于咸淳年间(1265-1274)。现寺毁塔存。塔高9层,约62米。底层室内为八角形,东、西、南、北四面辟拱门。二层以上皆方室,各层平面逐层缩小,高亦逐层减低,均为木楼板,扶梯位置各层相互交换。第七层内正中置顶刹木柱,穿过七、八、九三层至塔顶铁刹。

虞山
在常熟市西北。海拔261米,长约9公里,周围约23公里。原名乌目山,为纪念虞仲,改称虞山。南山以岩石为胜。北山以山涧著名。还有小云栖寺及言子墓、仲雍墓、王石谷墓、黄公望墓、读书台、辛峰亭等文物古迹。

言子墓
在虞山东麓。言子,名偃,常熟人。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擅文学和礼乐,开南方文化,故又称“南方夫子”。墓依山建造,由下至上用石阶连接。墓前为石牌坊,横额上刻“言子墓道”。过桥第二道石牌坊,正面横额“道启东南”,系清乾隆帝书。沿石级而上,至半山亭,亭悬康熙帝书“文开吴会”额。西侧各有石亭一座,亭内均立有御祭文碑。

仲雍墓
在虞山东麓。仲雍又称虞仲、吴仲,是周太王次子。因太王欲立幼子季历,与兄泰伯同避江南,泰伯成为当地君长。泰伯死后,由他继位。仲雍死后葬常熟的乌目山。吴人纪念虞仲,把乌目山改称虞山。墓前有4块墓碑,为明清时补立,正中一块为明崇祯巡按御史路振飞所立,上刻“商逸民虞仲之墓”。为虞山最早的古迹之一。

黄公望墓
在虞山小云栖寺东南。黄公望(1269-1354),常熟人。善画山水,与王蒙、倪瓒、吴镇,同为元代四大画家。清乾隆时修。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五月,其16世孙黄泰修墓建坊,筑罗城、墓道等。

读书台
在虞山东南麓书台公园内。是一座明代补建的方亭,传为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501-531)读书处。萧统是文学家,曾编成《文先》30卷,对后世颇有影响。亭内正壁嵌有3块碑石,当中一块草书“读书台”三字,为清觉罗雅尔哈善所书;右边一块是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邓韨撰文,上半部刻萧统像,下半部刻铭序;左边一块是“重建昭明读书台亭记”。

小云栖寺
在虞山西麓。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寺内原有望湖楼。寺后有一山洞,深丈余,左面有石崖覆盖如屋,右面泉从石坎中溢出,汇成池沼,碧水盈盈,泉水甘洌,故称洌泉,又名露珠泉。石壁上嵌有“天下名泉”、“露珠泉”两碑。洞顶出口处有百年怪树一株,横卧地面,形如醉汉跌石;又有古藤一枝,为明代所植,围粗一抱,分成数枝,曲结盘缠,攀援数十丈,洞顶都为青藤覆盖。

兴福寺
在虞山北岭下。寺创建于南齐。唐、宋时多次兴废,现寺内建筑多为明、清遗物。寺坐北面南,寺前有香花桥,过桥有门楼,上额书“毗尼法界”四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韦驮殿、大雄宝殿。此外还有救虎阁、空心亭、廉饮堂、印心石室、日照亭等。该寺为常熟市著名的佛教遗迹。

秦坡飞瀑
在虞山北。秦坡涧(又称“沉坡涧”)以乱石如云、飞瀑激泻而成为虞山胜景之一。涧身由山顶至山麓,长达数丈,声如沉雷。涧身由两峰对峙,巨崖压云,一条瀑布从崖壁挂下,呈现出各种异态:有一个石潭状如大锅,锅底半悬在石壁外,无数水柱从锅下注出。涧中部有一石桌形巨石,把秦坡涧的瀑布拦腰斩断,而巨石旁更有累累奇石,瀑布就在层层叠叠的石崖中跌宕而下。

铁琴铜剑楼
在常熟市古里镇西街。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原名恬裕斋。为镇人瞿绍基的藏书楼。他儿子瞿镛继续广搜博采,使所藏古籍日益繁富,并对古印文物也兼收并蓄。在金石古物中,瞿镛尤珍爱一台铁琴和一柄铜剑,故名铁琴铜剑楼。为我国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

张家港市
黄泗浦
在张家港市东。据古籍记载,唐天宝十二载(753年),高僧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即在此启航。1963年为纪念鉴真逝世1200周年,在鹿扬公路黄泗浦桥南侧,立一石制经幢。

太仓市
张溥故居
在太仓市区西门街。张溥(1602-1641)太仓人。明崇祯进士,官至庶吉士。曾组织“复社”,反对魏忠贤阉党余孽。他的故居现存房屋3进,第一进为大厅,第二、三进为两层楼房,前后回廊通连,后面是一精巧别致的小花苑。其建筑改动不大,基本完整,尚保存了明代建筑的风格。

天妃宫
在太仓市浏河镇北漕河口。始建于元,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今南海以西海洋及沿海各地)都选择刘家港作出海始发港,出海前都必须到天妃宫朝拜海神娘娘,祈佑航海平安。浏河天妃宫经明清多次修建现存后寝殿大楼一座,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重建。殿坐北朝南,重楼硬山顶,面阔20米,进深15米。郑和出使西洋返回时曾带回西域海棠、黄蔷薇和牡丹等名贵花木,种植天妃宫内。

昆山市
玉峰山
在昆山市西北部。周围1.5公里,海拔80米。形状如马鞍,俗称马鞍山。万顷平畴,一峰独秀。峰顶有华藏寺、凌霄塔、文笔峰、玉清亭和妙峰石塔(宋治平石幢),半山有仙鹤亭、半山亭和林迹亭(内有林则徐手书对联石刻),山下有宋词人刘过墓及东斋、明文华阁大学士顾鼎臣崇功祠。山中产玉石(昆石),洁白晶莹,玲珑剔透,是清供和园石佳品,玉峰山的名称即由此而来。园中松柏成荫,奇花异卉有聚八仙琼花、天竺名种并蒂莲等。

归有光墓
在昆山市金潼里。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明代著名散文家。墓地方广5亩多,墓有二冢,东冢为其高祖南隐公暨配俞氏之墓;西冢为归有光暨配魏氏、王氏之墓。墓穴用水泥浇成圆顶,并立“明太仆寺丞归震川先生墓碑”;墓左建御倭亭,纪念归有光嘉靖年间(1522-1566)入城御倭的功绩。

刘过墓
在昆山市马鞍山东麓。刘过(1154-1206)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卒后葬此,并立祠于墓东东斋之侧。东斋原为南朝梁慧聚教寺僧舍,宋、元以后改为刘过祠。1933年在原址重建,有中厅、两厢及走廊。祠后一片竹林。

顾炎武墓
在昆山市千墩镇蒋泾。顾炎武(1613-1682)昆山人。少时参加“复社”,反对宦官权贵斗争;后又参加抗清起义。学识渊博,为著名学者。病逝于山西曲沃,由子送回安葬。其墓地广阔,原有40余亩,墓前有“顾先生亭林暨配王硕人合墓”之碑,还有石牌坊一座,墓周筑短墙,外植翠柏。

周庄镇
在昆山市西南,与吴江市和上海市青浦县交界。位于白蚬湖、淀山湖环抱之中。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曾居此。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在此设庄,始称周庄。元代中期,江南巨富沈万三父沈佑由湖州南浔迁来,购买田地,开展贸易,人口兴旺,逐渐成为市镇。周庄水乡泽国,民居、商店多临水而筑。现存建筑大都为明、清时代建造,风格集苏帮、徽帮之长。有石拱桥10座,分布镇上。吴冠中教授曾赞“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周庄双桥
在昆山市周庄市河上。由世德桥和永安桥纵横相接组成,似古镇钥匙,故俗称钥匙桥。两桥均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世德桥为单孔石拱,桥拱共6道拱券。桥长16.7米、宽3米,孔高3.68米,跨径5.9米;永安桥为梁式小桥,桥横跨银子瓧上,长13.3米,宽2.4米,高2.81米。1984年著名画家陈逸飞把此桥绘成油画。是年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来访,将此为礼品赠送给邓小平。1985年被选为联合国首日封图案。

吴江市
同里镇
在吴江市东北部。镇四周五湖(同里湖、南里湖、叶泽湖、庞山湖、九里湖)环抱,镇内街巷连接,河道纵横,住户临水,相互通舟,到处都有明、清民居,保存了很多明、清桥梁,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镇中的两堂三桥(崇本堂、嘉荫堂、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是江南水乡典型群体建筑,层次丰富,古貌依旧。有著名的古代园林—退思园,更具有江南建筑的特色。同里镇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宋至清举人以上的就有119人。近代南社创始人之一的陈去病、《孽海花》前六回作者金松岑、《文汇报》创始人之一严宝礼等都是同里人。

退思园
在吴江市同里镇新填街。是一座清末建造的住宅园林。园主任兰生,曾任清朝兵备道,因贪污被参,罢官归里建此园隐居。有“退则思过”之意,故取园名为“退思”。面积约9.8亩。此园池水驳岸低矮,濒水而建的建筑物使它们紧凑而又互相衬托。是太湖北区著名的古园林。

柳亚子故居
在吴江市黎里镇中心街30号。原是清乾隆时工部尚书周元理住宅,旧名赐福堂。1898年柳亚子全家从北库大胜村移居黎里,1922年迁住于此。故居建筑有荣厅、大厅、起居楼和磨剑室书斋、复壁藏书楼等。他家的藏书楼,解放前藏书4万多册,建国后全部捐献给国家。

慈云寺塔
在吴江市震泽镇东。明天顺时(1457-1464)改为慈云寺,塔因寺得名;慈云寺塔为该寺现存唯一的一座建筑物。据地方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南宋咸淳时(1265-1274),但从现存塔的建筑来看,除塔身下三层部分构件为宋代形制外,其他均明代建筑形式。慈云寺塔为楼阁式塔,平面六角形。塔下有禹迹桥,塔桥相映,别有奇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