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苏州市
春秋属吴。战国属越、楚。秦置会稽郡于吴(今苏州)。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置为吴郡。三国属吴。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简文帝改为吴州。大宝元年 (450年)复为郡。南朝陈祯明元年(587年)复置吴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因境内姑苏山改名苏州。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为平江府,属两浙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平江路,属江浙行省。明初改为苏州府,直隶南京。清仍名苏州府。1912年废府留吴县。1949年析吴县城、郊置苏州市。1983年苏州地区撤销,原辖吴县、太仓、昆山、吴江、沙洲5县和常熟市划入。
2012年,撤销苏州市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合并设立苏州市姑苏区;撤销吴江市,设立苏州市吴江区。
-
邮编:214502
区号:0512
《喜从天降》
《驱邪降福》
京杭大运河,与胥江相汇,连通环城河,流入纵横交错的苏州水巷。
虎丘
盘门,苏州唯一保留下来的水陆城门。
苏州灵岩山。(1965年)
千针万线话苏绣(1958年)
江苏苏州一带的刺绣是我国的许多绣派之一。它继承了历代的传统,以细、密、匀、整著名。它讲究劈线细,有时要把一根丝线劈成12股;它的颜色层次多,一种颜色往往从浅到深有十几种色调;它的针法有30多种,表现不同的对象就运用不同的针法,使成品的形象和色彩更加接近真实。
苏州刺绣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的顾文霞曾在伦敦国际手工艺品展览会上表演刺绣。
这个合作社的一角。
按照底稿的色彩配线。
观摩老艺人陆如慧(左)刚完工的作品。
反抢针法是传统法之一,适于绣花,蝶等图案。
以网绣法绣出的几何图案,用来装饰衣领、衣襟等,素雅美观。
散套针法着重光的表现,多用于绣花卉,成品神态逼真。
平金法用金线盘在形象的上面或周围,适于绣戏装。
乱针绣法能表现油画的风格,便于发挥作者的想象力。
综合各种针法绣成的仿古屏条。
春(苏绣)局部之一。
春(苏绣)局部之二。
“百花齐放”横屏。
绒线绣的靠垫。
清代官员补服上的云雀。
电力灌溉(1959年)
太湖四周海流纵横,是著名的水稻产区。湖的东北,在以苏州为中心的方圆几百里的原野上,最近几年兴建了不少电力排灌站。
湖宾人民公社社员费美姊已成为电力灌溉站的司机。
吴江县机械排灌站的流动抽水船。
湖水通过渠道,流入稻田。
留园(1964年)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留园又名寒碧山庄,由著名的迭山家周秉忠所设计,在明代中叶后(十六世纪末叶)开始创建,其后经过几次重修与扩建。解放后大规模的修建,才使这名园恢复了青春,并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风池馆一角。
雾中留园。
枫林小亭。
鸳鸯厅一角。
顺着山势建筑的爬山廊。
苏州风光(1979年)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之南,太湖之北,西面多山丘,美丽的江南水乡。苏州“园林之胜”闻名全国。附近古迹名胜甚多。
以精致著称的“网师园”。
寒山寺。
“狮子林”因园中很多石峰形似狮子而得名。
虎丘山的虎丘塔。
苏州水乡景色。
建筑精美的留园。
拙政园一角。
留园内的各种窗景。(1)
(2)
(3)
(4)
(5)
苏州刺绣闻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