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网
苏州市人物
- 吴王寿梦(?-前561)
- 姬姓。吴君仲雍后裔,周章十四世孙。继父去齐即位,用楚逃亡大夫申公巫臣训练军队,学习中原的车战方法,兵力日强,开始伐楚,并和中原各国通使往来。从此,吴国开始强大。吴君始称王。
- 吴王诸樊(?-前548)
- 名遏,号诸樊。寿梦长子。三弟季札贤,父欲立之,曾遵父意让让位于其弟季札,季札不受。伐楚,为楚所败。立十三年卒。
- 吴王馀祭(?-前530)
- 诸樊弟。继兄即位,齐相庆封奔吴,他以女妻之,封之于朱方,富于在齐。后楚灵王伐吴朱方,诛庆封。吴攻楚,取棘、栎、麻三邑。楚复来攻,不久在乾谿败退。
- 吴王僚(?-前515)
- 馀眜子,寿梦孙。继父即位。在位时,伯父诸樊之子光率兵伐楚,取居巢、钟离。楚亡臣伍子胥奔吴,相结于公子光。前515年,吴乘楚平王丧,举大兵攻楚,因国内空虚,被公子光派勇士专诸刺死。
- 季札
- 又称公子札。寿梦少子,诸樊弟。吴王诸樊与馀眜曾多次让位于他,他推让不受。封于延陵,称延陵季子。后又封州来,称延州来季子。馀祭时,曾多次出使于鲁、齐、郑、晋、徐等国,为各国贤士大夫所称誉。
- 阖闾(?-前496)
- 吴(今江苏苏州)人。名姬光。吴王诸樊子。周敬王六年(前54年),派勇士专诸刺杀吴王僚而自立为王。后任用伍子胥为谋臣,孙武为将,扩建都城(江苏苏州市),整军经武,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使吴国日益强盛。十四年,大举伐楚,五战五胜,一度攻陷楚都郢(湖北江陵县纪南城)。
- 夫差(?-前473)
- 吴(今江苏苏州)人。姬姓。吴国国君。周敬王二十五年至周元王三年(前495-前473年)在位。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在夫椒(江苏吴县洞庭东、西山)大败越兵,攻破越都,迫使越国屈从。又在艾陵(山东莱芜市东北)大败齐兵。三十八年(前482年),在黄池(河南封丘县西南)会盟诸侯,与晋争霸。越王勾践乘机击吴,攻入吴都,夫差自刎而死,吴亡。
- 严忌
- 本姓庄,东汉时因避明帝刘庄讳,改为严。西汉会稽吴人。初仕于吴,与枚乘俱以文辩著名。后见吴王刘濞阴怀邪谋,谏而不听,乃与枚乘、邹阳去吴至梁,为梁孝王门客。善辞赋,著有辞赋二十四篇,今仅存《哀时命》一篇。
- 严助(?-前122)
- 西汉会稽吴人。严忌子,一说严忌族子。武帝即位初年,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擢为第一,任为中大夫,参予谋议军国政事。前138年,闽越围东瓯,武帝命他以节发会稽兵赴救,未至,闽越退兵。后迁会稽太守,复归长安为侍中。与淮南王刘安交好,后安谋反事发觉,他被牵连,在张汤严劾下,被杀。善辞赋,著作辞赋数十篇,今佚。
- 朱买臣(?-前115)
- 字翁之。会稽郡吴(今苏州)人,西汉大臣。早年人称“书痴”,其妻不忍羞辱而离去。五十岁方为对策第一,武帝擢他为大夫,会稽郡太守。入朝任都尉,丞相长史之职。
- 孙破虏吴夫人(?-202)
- 孙坚妻,孙权母。因孙坚曾被袁术任为破虏将军,故名孙破虏。本吴人,后徙钱塘。孙坚慕其才貌,娶为妻。后孙权继位,年幼,她曾助权理政。
- 吴景(?-203)
- 孙破虏吴夫人弟。常随孙坚征讨,以功拜骑都尉,孙策时复任丹阳太守。与孙策等讨祖郎(黄祖),从袁术击笮融、薛礼。与刘备争徐州,术以景为广陵太守、扬武将军。
- 孙韶(?-241)
- 本姓俞,吴人,孙权爱而赐姓。历任承烈校尉、广陵太守、镇北将军。镇守边地数十年,御军严整,善抚士卒,极少失利,魏国边民归者颇多。
- 顾雍(168-243)
- 字元叹。吴郡吴县人。东汉末被州郡举荐为合肥长,有政绩。孙权时历任会稽丞、左司马、大理奉常、尚书令。后任丞相。执政十九年,处事公允,为权所重。卒后谥肃侯。
- 顾谭
- 顾邵子,顾雍孙。少与诸葛恪等为太子四友。历任中庶子、辅政都尉等。祖父雍卒,拜太常,代为平尚书事。与鲁王孙霸不和,被其党诬告,流放交阯。年四十二卒。
- 吾彦
- 吴郡吴人。初仕吴为小吏,迁建平太守。王濬从蜀乘船伐吴,用铁链锁江。吴亡,入晋,为金城太守。交州刺史陶璜死,代陶璜为交州刺史、南中都督。在镇,政绩宣著,南州宁静。死于任上。
- 陆绩(187-219)
- 字公纪。吴郡吴人。学者。孙权时历为郡吏、郁林太守、偏将军。博学多识,能晓算术。曾作《浑天图》,注释《易》、《玄》,流传颇广。
- 张翰(?-?)
- 字秀鹰。西晋名士。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吴大鸿胪张俨子。有俊才,善属文,纵任不拘。时人称为“江东步兵”。为大司马齐王司马冏东曹掾。后见秋风起,思念吴中故物,辞官归里。
- 顾荣(?-312)
- 字彦先。东晋大臣。世为南士显族。宜都太守顾穆子。初仕吴为黄门侍郎,吴平,与陆机兄弟同入洛阳,时人称为“三俊”。授郎中。“八王之乱”,周旋于诸王之间,终日饮酒酣醉,以避杀身之祸。陈敏据扬州叛乱,想割据江南,荣以为陈敏人微言轻,不足以谋大事,会同江南士族周玘等联兵讨平。永嘉之乱,回到江南,为司马睿军司,积极辅佐侨寓政权的建立。累官散骑常侍。永嘉六年死,谥元。
- 陆晔
- 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高平相陆英子。初仕为司马睿镇东军谘祭酒。预讨华轶功,封侯,迁散骑常侍。明帝病重,与王导等受顾命,辅佐皇太子,录尚书事。成帝初,与王导、庾亮等侍卫皇帝,共抗苏峻之乱。苏峻平,加卫将军、封公。咸和中,卒官,谥穆。
- 陆玩
- 陆晔弟。初仕为司马睿丞相参军,历侍中、吏部尚书。苏峻叛乱,与兄陆晔等共守宫城。累至光禄大夫、司空、尚书令。成帝时,卒官,谥康。
- 顾和(288-351)
-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侍中顾众族子。初为扬州刺史王导从事,历车骑参军、护军长史等,所历皆有显名。成康两朝,莅阶显位,强劾官员,匡弼朝纲。累迁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领尚书令。永和七年死,谥穆。
- 张瓌(?-505)
- 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朝宋末为骁骑将军,居丧归家。升明元年吴郡太守刘遐欲谋反,他率部曲杀遐,即授为吴郡太守,封义成县侯。南朝齐世历吴兴太守、雍州刺史、右将军。常称疾不问政事,优游自乐。齐末以前将军戍石头城。萧衍起兵围建康,他弃城还宫。梁朝建立,授以光禄大夫。天监四年卒。
- 张岱
- 南朝宋、齐时人,祖籍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宋孝武帝时,临海王、豫章王、晋安王年幼,岱历为诸王谘议参军,代诸王行事。处事得宜,为时人所称。后废帝时,迁为益州刺史,为官清直。齐朝时,历任吴郡、]吴兴太守,又以宽恕著名,官至南兖州刺史卒。谥号贞子。
- 张绪
- 祖籍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以清简寡欲知名,州举为秀才,南朝宋世历巴陵王文学,吏部郎,太常。齐时,迁为中书令、吏部尚书。善《周易》,为时人所宗,口不言利,有财辄散与故旧。年六十八卒,谥简子。
- 张僧繇(? -?)
- 南朝梁吴中(今苏州)人,画家。历官直秘阁、知画事、右军将军、吴兴太守。与顾恺之、陆探微并称魏晋三大画家。擅长人物、肖像、故事、花鸟,尤精画龙。
- 皇侃(488-545)
- 吴郡(今苏州一带)人,经学家。少好学,师事贺瑒,尽通其学,尤长于《三礼》、《孝经》、《论语》。初为国子助教,撰《礼记讲授》五十卷,因被召入寿光殿讲《礼义记》,迁员外散骑侍郎。性至孝,日诵《孝经》二十遍。大同十一年卒。所撰《论语义》,《礼记义》,并为当世学者所重。
- 顾野王(519-581)
-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精通经史、天文、地理,又善绘画。南朝时初仕梁,梁大同四年(538年),任太学博士监贺王府记室参军等职。侯景之乱,召募乡党数万人抗击。入陈后,曾任黄门侍郎、光禄卿。著作很多,有《玉篇》三十卷,为我国文字训诂学重要著作。
- 张旭(?-?)
-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开元间为常熟尉,后至京师长安,官至右率府长史,故又称张长史。工书,精通楷法,草书最为知名。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时号“张颠”。怀素继承和发展之,故世称“颠张狂素”。
- 顾况(约725-约814)
- 吴郡人。唐诗人、书画家。性诙谐,能歌诗,与李泌极友善。初为校书郎。迁著作郎后,郁郁不得志,不久以事贬饶州司户。
- 丁谓(966-1037)
- 苏州长洲人。北宋淳化进士。与孙何齐名。时称“孙、丁”。历峡路转运使、刑部员外郎、枢密直学士等。天禧三年(1019),为参知政事。次年,排斥寇准去位,升为宰相,封晋国公。暗中交结内侍雷允恭,左右朝政,又勾结女道士刘德妙,散布流言,贬崖州司户参军,徙雷州,又徙道州。明道中,授秘书监致仕。喜为诗,于图画、音律、博奕,无不通晓,为官机敏有智谋,狡猾过人。与林特、陈彭年、王钦若等,时称“五鬼”。死于光州。
- 程师孟(1009-1086)
- 吴(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景佑进士。历知南康军(江西星子县)、楚州(江苏淮安市),提点夔州路刑狱公事。又知洪州(江西南昌市)等地。注重兴修水利,治绩显著。熙宁元年(1068年),以光禄卿直昭文馆知福州。在闽其间,搜罗史迹,开辟很多游览区,百姓称颂,为他建立生祠。后移知广州、越州(浙江绍兴市)等地。致仕,以光禄大夫卒。
- 林摅
- 祖籍福州,徙居苏州。以荫至敕令检讨官,迁屯田、右司员外郎。建请大府宜择帅,边州宜择官,骄兵宜更戍,钱货、书籍杜绝出疆外,为宋徽宗称赞。赐进士第,擢起居舍人。进中书舍人,为翰林学士。使辽,还,出知颍州。后擢兵部尚书,进同知枢密院、尚书左丞、中书侍郎。为御史所劾,黜知滁州。起为端明殿学士。拜庆远军节度使,被劾,还姑苏。病死,赠开府仪同三司。
- 朱勔(1075-1126)
- 苏州人。与其父朱冲以善治园圃得名。结交蔡京、童贯,冒军籍得官。北宋时徽宗垂意花石,建御苑“艮岳”派至苏州设应奉局,于东南各地征调奇花异石,每岁增加,至政和年间为极盛。远送花石船队,往返于运河之上,称“花石纲”。朱勉从中渔利,苛虐百姓,流毒州郡二十年。其家势焰熏灼,时谓“东南小朝廷”,触发方腊起义。钦宗时削官归里,后编管循州(广东龙川县),遣使杀之。
- 明成祖王贵妃(?-1420)
- 苏州人。永乐七年(1409)封贵妃。有贤德,事仁孝皇后恭谨,被帝所看重。帝晚年好急怒。妃曲以调护,自太子诸王公主以下皆倚赖她。十八年死。
- 姚广孝(1335-1418)
- 长洲(江苏苏州市)人。十四岁出家为僧,曾从道士席应真学阴阳术数,工诗善画。明洪武时选通晓儒书的僧人辅导诸王,广孝受燕王朱棣器重,随燕王至北平(北京),住持庆寿寺,为燕王心腹谋士。他劝燕王起兵,并为筹画军事。成祖即位,他“论功以为第一”,授僧录司左善世,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
- 高启(1336-1374)
- 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博学善诗。洪武初,与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升户部右侍郎。固辞归。曾赋诗,有所讽刺,帝怨恨,又见所作上梁文,怒斩于市。与杨基、张羽、徐贲称明初吴下诗人四杰,以配唐朝王、杨、卢、骆。
- 蒯祥(? -?)
- 苏州府吴县(江苏苏州市)香山人。本为木工,初授职营缮,后官至工部侍郎,食俸一品。明永乐和正统年间,参与北京宫殿设计和建造,负责重建故宫三大殿。天顺八年(1464年),规画建造裕陵,其技艺之精,据传可两手握笔画双龙,合之如一。持尺准度,不失毫厘。年八十余,仍执技供奉,皇帝每以“蒯鲁班”称之。
- 练纲(1402-1477)
-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由乡举进入国子监。累官御史。郕王监国,上中兴八策。也先将入犯,言不可和议,不可南迁,惟有于谦、石亨可以主管中军。有才辨,急于功名。景泰改元。上言时政五事。巡视两淮盐政。应诏上言八事。次年出赞延绥军务。五年(1454)巡按福建,与按察使杨珏互相攻击,被贬为邠州判官。久之死。
- 沈周(1427-1509)
-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从小学业勤奋,聪颖过人,书习黄庭坚,文摹左丘明,诗词学白居易、苏轼、陆游。一生攻书,擅画山水。善诗,尤善长于画。评者谓明世第一。少承家法,后得宋元名手董源、巨然、黄公望、吴镇、王蒙精髓,能融会变化,自成风格。四十岁后始拓为大幅,景物葱郁深邃,笔墨坚实豪放。后人将他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为“明四家”。奉亲至孝。以母老辞仕。卒于正德间。
- 吴宽(1435-1504)
- 长洲人。以文才吕行有名于诸生间,成化八年(1472)进士。官修撰、右谕德。弘治时,历官少詹事兼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参与修《宪宗实录》,专门主管诰敕,他是当时词臣中最有名望者。卒于官。赠太子太保。
- 陆完
-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成化末进士。官御史,有名声。正德中,累官兵、吏部尚书。他甚被宁王宸濠器重,召参预曲宴。刘瑾命他以都御史试职视事。他惧怕,贿赂瑾。又曾统帅京营、宣府、延绥军镇压刘六、刘七、杨虎等起义。有才智,急于求取功名;善于巴结权势。因宸濠反爱牵连,贬戍福建靖海卫,卒。
- 吴一鹏(1460-1542)
-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南京刑部员外郎、侍讲学士、礼部尚书、太子少保。数次下尚书毛澄、汪俊与世宗帝力争“大礼”。集廷臣之议,上疏谏帝建兴献帝庙事。嘉靖三年(1524)偕中官赖义,京山侯崔元迎献帝神位于安陆。曾与修《武宗实录》,后被弹劾,乞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文端。
- 朱纨
- 长洲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历任右副都御史、浙、闽海防军务提督。在东南,治倭患,革渡船厂,严保甲,搜捕奸民,执法坚,势家怀惧。被弹劾擅杀,落职,命按问。闻知此信,他慷慨流涕,写绝命词,饮药死。朝野叹息。自他死,中外不敢言海禁事。不久,海寇大作,毒害东南十余年。
- 祝允明(1460-1526)
-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弘治五年(1492年)举人。后屡举进士不第,授广东兴宁知县。因有政声,迁应天府通判。不久,称病告归。他为文多奇气,尤工书法,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 文徵明(1470-1559)
- 字征中,号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从吴宽学文,从李应祯学书法,从沈周学画。名声显著。为人和而耿直。正德末,授翰林院待诏。世宗立,与修《武宗实录》,致仕归。乞诗文书画者,接踵而至。不肯与富贵、王府及宦官。
- 文彭(1498-1573)
-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征明长子,国子博士。能诗,善书画篆刻。
- 文嘉(1501-1583)
-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征明次子,和州学正。能诗,善书画篆刻。
- 陆粲
- 长洲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选庶吉士。七试皆得第一。张璁、桂萼尽出庶吉士为部曹、县令,有才,得工科给事中。偕御史郗元洪清核马房钱谷。抗疏折服马太监阎洪,宿弊为之一清。与同官刘希简争张福狱,帝怒,杖三十,释还职。张璁、桂萼专断朝政。他上疏言璁、萼之罪,被贬贵州都镇驿丞。稍升永新知县,奸猾屏迹。母死,哀伤过甚,未终丧而卒。
- 申时行(1535-1614)
- 长洲人。嘉靖进士。授编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字受知于张居正。万历五年(1577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翌年,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机务,旋进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张居正卒后,张四维与他相继执政。政务宽大,世称长者。欲收人心,罢张居正考成法,一切简易,亦数有献纳。务承帝意,不能大建树。因政治松弛,朝臣上疏弹劾。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有夺嫡之意。他屡疏请立太子,不听。被迫求罢归。万历四十二年卒,赠太师,谥文定。
- 申用懋
- 时行子。进士。历太仆少卿、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崇祯初,任兵部尚书,致仕归。卒,赠太子少保。
- 葛成(1568-1630)
- 苏州人。明代丝织工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内监孙隆在苏督税,滥设关卡,强征暴敛,致使机户杜门罢织,商人相约罢市。全市万余丝织工人无以生计。葛成愤起,带领群众与税监孙隆斗,用乱石击毙黄建节、徐怡春等税官十八人,孙隆潜逃杭州。抗争持续三尽夜,苛税由此而止。官府旋即派兵镇压,葛成监危不惧。被囚十三年获释。天启六年(1626年),又参与颜佩韦等人为首的抗争。失败后,五人被杀。他于五人墓旁结庐躬守,直至病终。
- 文震孟(1574-1636)
-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曾孙。天启二年(1622),殿试第一名,授修撰。时魏忠贤渐用事,数斥逐大臣。震孟愤,上《勤政讲学疏》。忠贤摘书中“傀儡登场”语,激帝怒,廷杖八十,不赴调而归,复斥为民。崇祯初,充日讲官,最严正。时称“真讲官”。得罪权臣,欲逃去,出封益王府,便道归,复出仕。以钱士升言,进讲《春秋》,称帝意。特升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预政。与温体仁有矛盾。遂落职闲住。半年而卒,崇祯十五年(1642年)追赠礼部尚书。福王时,追谥文肃。
- 冯梦龙(1574-1646)
- 通俗文学家。明末直隶苏州府吴县长洲(今苏州市)人。字犹龙,别号龙子犹,又号墨憨斋主人。著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 明庄烈帝愍周皇后(?-1644)
- 苏州人。迁居大兴(今北京)。天启中,选为信王妃。庄烈帝即位,立为皇后。性格严密谨慎。曾因寇患紧急而语帝,意在迁都南方。田贵妃受宠而骄,后以礼制裁她。帝与后曾因言语不合,把后推倒在地,后绝食。帝后悔,派遣中使问其起居。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帝令后自杀,后遂先帝死。清世祖谥后庄烈愍皇后。
- 周奎
- 苏州人。庄烈帝周皇后父。李自成逼京师,帝遣徐高秘密规劝奎输饷助军资。奎坚言无有。京师陷,抄其家得金数万计,人笑其愚。
- 葛乾孙
- 长洲人。父应雷。名医。乾孙传父业。然不肯为治病。或治之则奇效,名与金华朱丹溪相等。
- 宋德宜(1626-1687)
- 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顺治进士。历官左都御史、兵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康熙中,屡上疏论时政,请停捐纳,弛海禁,禁军兵殃民,释军中所获妇女。居官廉谨。康熙二十六年卒。
- 嵇曾筠(?-1738)
- 江南长洲人。嵇永仁子。康熙后期进士。雍正初年始理河道,先后任河南副总督,河南、山东河道总督,署江南河道总督并兼兵部尚书,浙江总督,文华殿大学士。协齐苏勒治理河道,尤于黄河著绩甚多。实施引河杀险法,顺河势开引河,筑部闸坝。乾隆初年,总理浙江海塘工程,疏请修建海宁尖山坝,建鱼鳞石塘七千余丈,修筑乐清海堤,皆得准行。在治河诸臣中,与齐苏勒齐名。乾隆三年卒。
- 沈德潜(1673-1769)
- 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四年(1739)六十七岁中进士。历官礼部侍郎,供职南书房,加衔礼部尚书、太子太傅。以诗文得乾隆帝优遇。被誉为与高启、王士祯齐名。乾隆十四年(1749)离休,二十年后卒。
- 彭启丰(1701-1784)
- 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翰林院侍讲彭定求之子。雍正五年(1727)状元。历官刑部侍郎、左都御史、兵部尚书。乾隆中,先后上疏言赈灾弊病,请疏浙江湖河、禁江南征米浮收等。乾隆三十三年(1768)告退。十六年后卒。
- 嵇璜(1711-1794)
- 河道总督嵇曾筠子。雍正进士,历官左佥都御史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十八年(1753)始参与河工,先后任南河副总河、河东河道总督。屡上疏论治理河、运,主张裁弯取直,移远为近,浚浅变深。建议黄河北流复山东故道。每巡视河工,皆身先属吏,不避艰险,多次亲督工程,颇得乾隆帝重用。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卒。
- 姜晟
- 江苏元和(今苏州)人。乾隆中期进士。历官至刑部、户部侍郎,刑部尚书。先后出任湖北、湖南巡抚,湖广、直隶总督。以治狱明慎著称。乾隆末、嘉庆初,用兵湘黔苗疆时,督理军饷,办理善后事宜。屡赴各省办理重要事务,赴南河查勘清口运道。后坐罪贬降。卒于家。
- 韩崶(?-1834)
- 江苏元和(今苏州)人。初由拔贡生授刑部七品小京官,历官至刑部侍郎、尚书。嘉庆中,多次赴各地审理要案。出任湖南布政使、广东巡抚、署两广总督。疏陈澳门防务及澳海战守形势。道光四年(1824)平反山西榆次县阎思虎一案。十年后卒。
- 彭蕴章(1792-1862)
- 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尚书彭启丰之曾孙。道光进士。历官至军机大臣、左都御史、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工部及户部三库事务。充上书房总师傅。道光末期,上疏论漕务弊端。请禁陋规。咸丰八年(1858)疏陈旗兵生计,请减兵饷发放折色加放兵米。后辞职官。同治元年卒。
- 陆润庠(1841-1915)
- 江苏元和(今苏州)人。同治十三年(1874)一甲第一名进士。授修撰。累官至左都御史、厘订官制大臣、吏部尚书兼参预政务大臣、东阁大学士,充弼德院院长。光绪中,先后主持湖南、陕西、江西、顺天各地乡试,充会试副总裁,出督山东学政。屡上疏论时政,主张以前古圣贤经传为根本,变通实行新法,请停新政之练镇兵、巡警、谘议局、中小学堂等项。清廷逊位后,仍照料毓庆宫,授太保。三年后卒。
- 顾颉刚(1893-1980)
- 历史学家。苏州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学门。曾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教授。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中国上古史的考辨。主编《古史辨》,为中国史学界“古史辨派”的创始人。倡导了中国历史地理和边疆地理的研究。曾主持“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的标点工作。著有《三皇考》、《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中国边疆沿革史》、《吴歌甲集》等。
- 颜文梁(1893-1988)
- 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苏州人。1922年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28年赴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作品《厨房》1929年获法国国家沙龙画全荣誉奖。1931年回国。曾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兼中央大学艺术系代主任,之江大学、上海幼稚师范专科学校教授。建国后,历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油画《枫桥夜泊》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荣誉奖。著有《美术用透视学》、《色彩顼谈》,有《颜文梁画册》、《油画小辑》等。
- 周瘦鹃(1894-1968)
- 作家。苏州人。曾任中华书局、《申报》、《新闻报》编辑。先后主编期刊《礼拜六》、《紫罗兰》、《半月》等。建国后,任江苏省博物馆、苏州市博物馆名誉副馆长,苏州市园林管理处顾问。从事小说、散文创作和盆景制作。著有《亡国奴日记》、《行公集》、《园艺杂谈》、《盆栽趣味》等。
- 叶圣陶(1894-1988)
- 教育家、作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1911年毕业于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曾任小学、中学教师。1921年与沈雁冰等创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入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30年入开明书店。先后主编《中学生》、《小说月报》、《开明少年》、《国文月刊》等杂志及中、小学语文课本。1931年参加组织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戏剧学校、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1949年初进入解放区,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同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馆馆长。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 管平湖(1895-1967)
- 古琴演奏家。苏州人。自幼随父习琴。北平汇文大学肄业。曾任北平国乐传习所古琴教师,北平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副教授、教授。建国后,任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发掘整理出《广陵散》、《幽兰》等琴曲。所奏琴曲《广陵散》、《流水》等已录成唱片。《流水》被录入美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片中。
- 戴戟(1895-1973)
- 苏州人。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第十九军参谋长、第二十六师师长、第六十一师师长及淞沪警备司令等职。同蒋光鼐、蔡廷锴一起组织和指挥了“一二八”淞沪抗战。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副省长等职。
- 顾廷龙(1904-1998)
- 版本、目录学家。苏州人。1931年毕业于持志大学国文系。1933年获燕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曾任燕京大学图书馆中文采访主任。1939年与人共同创办上海合众图书馆,任总干事。后兼任暨南大学、光华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馆长,上海图书馆馆长,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主编,文化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古典文献学、版本学和目录学的研究。
- 费穆(1906-1951)
- 电影导演。苏州人。1918年入北京法文高等学堂。后与人合办《好莱坞》电影杂志。1930年后任华北电影公司编译主任、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导演。1933年后导演《城市之夜》、《人生》、《香雪海》、《狼山喋血记》等影片。1937年率摄影队赴抗日前线拍摄纪录片《北战场精忠录》。后在民华影业公司导演《孔夫子》。1941年年创办上海艺术剧团、新艺剧团及国风剧团,编导《杨贵妃》、《秋海棠》、《浮生六记》等话剧。1947年创办上海实验电影工场,导演我国第一部彩色京剧戏曲片《生死恨》。1948年导演《小城之春》。1949年赴香港创办龙马影片公司,任总经理兼编导,拍摄《花姑娘》等影片。
- 王传淞(1907-1988)
- 昆剧演员。江苏苏州人。原名森如。十五岁入苏州昆剧传习所学。工丑。曾在江浙一带演出。建国后,历任浙江昆苏剧团副团长、浙江昆剧团顾问。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代表剧目有《十五贯》、《照镜》、《写状》等。著有《丑中美》。
- 费彝民(1908-1988)
- 苏州人。1925年毕业于北京高等法文学堂。曾在北京陇海铁路总公所工作。1930年后任天津《大公报》驻辽宁通讯记者。1945年后任上海《大公报》副经理兼社评委员。1948年赴香港参加香港《大公报》复刊工作,任经理、社长。1950年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三届副主席。1985年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 周传瑛(1912-1988)
- 昆剧演员。苏州人。1921年入苏州昆剧传习所学艺。工小生。曾在江浙一带演出。建国后,历任国风苏剧团副团长,浙江昆苏剧团团长,浙江昆剧团团长、名誉团长,全国昆剧研究会副会长。擅演剧目有《十五贯》、《长生殿》、《牡丹亭》等。
- 谢毓晋(1913-1983)
- 微生物免疫学家。苏州人。193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39年获德国弗赖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兰州西北防疫处技正,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院长。建国后,历任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总技师、副所长、名誉所长,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54年在国际上首先研制出冻干乙醚灭活人用狂犬病疫苗。研制成用絮状反应法测定破伤风毒素、类毒素、抗毒素的效价。1965年在国内首先研制成II型治疗用变性动物血清(人血浆代用品)。1982年在国内首研制成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 李竞雄(1913-1997)
- 作物遗传育种学家。苏州人。193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植物系。1948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林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 彭子冈(1914-1988)
- 苏州人。女。北平中国大学肄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妇女生活》编辑,《大公报》记者、特派记者。建国后,历任《进步日报》、《人民日报》记者,《旅行家》杂志主编。抗日战争时期,发表过宋庆龄、郭沫若等人物访问记。1945年采写的报道《毛泽东先生到重庆》,影响较大。著有《苏匈短笺》、《时代的回声》、《伟大的伴送》,有《子冈作品选》。
- 杨周翰(1915-1989)
- 翻译家、比较文学家。江苏苏州人。1933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后留校在外文系任教。1946年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50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2年转到北大西语系任副教授、教授、英语文学教研室主任等。“文革”后任外国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国外文学》副主编等。
- 陶金(1916-1986)
- 影剧演员、导演。苏州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艺术师范系。曾任上海业余剧人协会、上海救亡演剧四队、中国电影制片厂演员,演出话剧《雷雨》、《蜕变》等。后任昆仑影业公司演员。1949年后,历任香港大光明电影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武汉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导演。
- 汝龙(1916-1991)
- 文学翻译家。江苏苏州人。曾任中学教师。建国后,历任中国文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东吴大学副教授,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一、二届理事。译有[苏]高尔基《人间》、《阿尔达莫诺夫一家的事业》,[俄]列夫·托尔斯泰《复活》,[俄]《契诃夫小说选集》(一至二十七册)等。
- 钱寿易(1917-1991)
- 土力学家。苏州人。193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系。1946年获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土木系理学博士学位。1958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教研室副主任兼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83年起主持并参加了五个所联合对近海采油平台场址工程地质调查和评价的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 李敏华(1917-2013)
- 力学家。苏州人。女。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1948年获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 吴仲华(1917-1992)
- 工程热物理学家。苏州人。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1947年获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科学博士学位。1954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席,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五十年代初创立了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吴氏通用理论,所建立的方程被称为吴氏方程。这一理论,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于各种叶轮机械的设计中。
- 胡绳(1918-2000)
- 历史学家、哲学家。苏州人。北京大学肄业后在武汉、重庆、香港生活书店任总编辑。建国后,历任国家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副总编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历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兼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在历史、哲学、文化思想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 王守武(1919-2014)
- 半导体物理学家。苏州人。194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机电系。1949获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工程力学系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56年负责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研究室,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拉制锗的单晶炉,制成了我国第一批锗合金管和合金扩散管,并筹建了我国的晶体管工厂。1960年又负责筹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朱德熙(1920-1992)
- 教授。苏州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副院长,中国语言学会第一届副会长。1986年被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专于汉语语法学及古文字学。著有《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与吕叔湘合著有《语法修辞讲话》。
- 李德生(1922-2011)
- 石油地质学家。苏州人。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曾任中国石油公司上海戡探室助理地质师。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局、四川石油局、大庆油田和石油工业部石油戡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总地质师。是发现大庆油田的主要地质科学工作者之一。
- 冯端(1923-2020)
- 物理学家。苏州人。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专于凝聚态物理学,特别是晶体缺陷物研究。
- 王守觉(1925-2016)
- 半导体微电子学家。苏州人。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电机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为研制集成电路奠定了基础。
- 李政道(Tsung-Dao Lee)(1926-2024)
-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李政道1943年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人。1945年因抗战转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一年,师从吴大猷、叶企孙等人。1946年因在西南联大物理系表现出众,获奖学金赴美芝加哥大学留学,师从费米。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柏克莱加州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1953年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三年后,以29岁的年龄升任教授,为该最年轻的教授。1956年,他和另一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一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吴健雄实验验证宇称不守恒理论,因此理论在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对他治影响最大的三个老师是:束星北、吴大猷和费米。后李政道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 顾嘉辉(1931-2023)
- 作曲家。苏州人。1962年毕业于美国波士顿伯克利音乐专科学校。回香港后,在邵氏兄弟影业公司、国泰影业公司任作曲及配乐。1968年起任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音乐主任。1981年赴美国洛杉矶狄克·格罗夫音乐工作室深造。创作有电视广播剧集主题曲《万水千山总是情》、《上海滩》、《奋斗》等数百首。
- 潘承桐(1934-1997)
- 教授。苏州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1年该系研究生毕业。历任山东大学讲师、教授、数学系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副校长,青岛大学、山东大学校长。从事解析数论的研究,在均值定理及哥德巴赫问题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贡献。1982年与陈景润、王元合作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合作《哥德巴赫猜想》、《阶的估计》等。
- 徐寅生(1938-)
- 苏州人。1960年入国家乒乓球队。后任国家乒乓球队教练,国际乒联、全国体总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为第二十六至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与庄则栋合作获第二十八届男子双打冠军。
- 袁伟民(1939-)
- 苏州人。1962年入国家男子排球队。历任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副总教练,国家体委副主任,全国体总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国足球协会主席。后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委员,在任国家女排教练员期间,指导中国女子排球队获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冠军。在第三届世界杯赛中获得最佳教练员奖。
- 孙晋芳(1955-)
- 女子排球运动员。运动健将。苏州人。1971年入苏州业余体校学习。1976年被选入国家队。1983年后任江苏省体委副主任。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是冠军中国队的队长、场上进攻的组织者。
-
陆龟蒙(?-约881)
- 字鲁望。吴县人。文学家。举进士不第,往从张抟,历湖、苏二郡从事。后隐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时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甫里先生。
-
杨惠之(?-?)
- 吴人(江苏吴县)人。唐开元中,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学画,道子画名日著,惠居其次,遂焚笔弃砚,发愤专攻塑业,技艺猛进,与吴画同为当时第一,当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被誉为“塑圣”。
-
郑戬
- 北宋苏州吴县人。举进士,授太常寺奉礼郎、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事。历任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知审刑院,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枢密副使等。与参知政事宋庠,为宰相吕夷简所忌,俱罢。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有政绩,徙知永兴军。庆历时,为防御西夏,谋筑水洛等城,宣抚使韩琦以为筑城不便,刘沪等被械送德顺军狱。戬力争于朝,城终于建成。官至奉国军节度使。卒,赠太子尉,谥文肃。
-
范仲淹(989-1052)
- 苏州吴县人。北宋大中祥符进士。初任广德军(安徽广德县)司理参军,后迁大理寺丞。天圣三年(1025年)上书指责时弊,提出富国强兵建议。次年任秘阁校理。十余年间,历任右司谏,判国子监,权知开封府等职。忠直敢谏,三次遭贬。康定元年(1040年),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抚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市),负责防御西夏重任。治军安边有功,与韩琦齐名,时称范韩。庆历三年(1043年),召为枢密副使,旋拜参知政事,参与推行“庆历新政”,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被指为朋党,次年罢政,出任河东、陕西四路宣抚使。所作《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为传世名篇。皇佑四年卒。谥文正。
-
范纯祐(1024-1063)
- 仲淹长子。宝元中,西夏攻宋,随其父于陕西军中,防守边境,抵御西夏。筑马铺砦,西夏兵来犯,率兵驰据其地,且战且筑,数日建成,仲淹罢副相,以荫守将作监主簿,又为司作监。再随其父赴邓州,患疾十九年,卒。
-
范纯仁(1027-1101),
- 字尧夫。仲淹第二子。皇祐进士。知襄城县,殿中侍御史,京西、陕西转运副使。神宗询问西北边事,上奏称“愿陛下且无留意边功”。拜兵部员外郎,兼起居舍人、同知谏院。陈王安石变法扰民,出知和中府。哲宗立,进吏部尚书,旋任同知枢密院事。元祐三年(1088),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力谏蔡确“车盖亭诗”为诽谤宣仁后。次年,以观文殿学士知颖昌府。又加大学士、知太原、河南等府。哲宗亲政,忤章惇意,贬武安军节度使,永州安置。徽宗即位,起为观文殿大学士。以疾乞归,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忠宣。
-
范纯礼(1031-1106)
- 仲淹第三子。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历知陵台令兼永安县、知遂州、吏部郎中、给事中等。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废除苛政,处之要宽。拜礼部尚书,擢尚书右丞。为人正直沉毅,为王诜所诬,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崇宁中,贬静江军节度副使,徐州安置,徙单州。五年(1106),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卒。
-
范纯粹
- 仲淹第四子。以荫迁至赞善大夫,检正中书刑房,出知腾县,迁提举成都诸路茶场。元丰中,为陕西转运判官。宋师五路伐西夏,无功而返。神宗谋欲再举,纯粹上奏称公私因乏,不可兴师,为神宗所采纳。知庆州,时,与西夏议划江界,奏请弃所取西夏地,边境方得安宁。元祐中,除宝文阁待制。哲宗亲政,以弃地事降直龙图阁。又以“元祐党人”夺职,知均州。后以徽猷阁待制致仕,卒。
-
范正平
- 纯仁长子。绍圣中,为开封尉。户部尚书蔡京支持后戚向氏造慈云寺,占四邻田庐。正平实地考察,以为不可夺民业,京坐罚金二十斤,遂恨正平。蔡京掌政,诬正平矫撰父遗表,下御史府,入狱。后羁管象州。遇赦,得归颍昌。正平工诗,尤长五言。
-
朱长文(1039-1098)
- 字伯原。苏州吴人。未冠,举进士,因病筑室,名曰“乐圃坊”,专事著书。长吏至,莫不登门请教;士大夫以不到乐圃为憾,名闻京师。元祐中,召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卒。有文集三百卷。
-
叶梦得(1077-1148)
- 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进士。徽宗朝,累迁翰林学士,极论士大夫朋党之弊,以重内轻外。移帅颖昌府,散发常平粟赈贫民,抵制宦官杨戬搜刮,惩罚贪吏,戬怒,旋提举宫观。高宗朝,为翰林学士兼侍读,迁尚书左丞。绍兴间,除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宫留守,极力加强江防御金。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后拜崇信军节度使致仕,卒于湖州,赠检校少保。
-
范成大(1126-1193)
- 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人。南宋绍兴进士。孝宗初,入京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吏部员外郎。改知处州(浙江丽水县),修复通济堰,民得灌溉之利。旋召为礼部员外郎,迁起居舍人。乾道六年(1170年)使金,不畏强暴,全节而归,为朝野称道,迁官中书舍人。使金途中所作七十二首绝句,充满爱国热情。九年,出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兼知静江府,兴利除弊,改善民族关系,为边民敬重。两年后调任四川制置使,治兵选将,施利惠农,边防得以巩固。淳熙五年(1178年)回朝任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次年知明州(浙江宁波市),后在建康任上得疾,辞官退居故里石湖。与陆游、杨万里齐名。
-
陈镒
- 吴县人。永乐十年(1412)进士。由御史历任湖广、山东、浙江副使,皆有名声。正统时,任右都御史。镇守陕西。建议免赋役、修荒政,由是塞上都有储蓄。英宗被俘,也先将入犯,因于谦推荐,出抚畿内。升左都御史。景泰时,复镇陕西。至是三镇陕西,先后十余年,陕人拥戴他若父母。每还朝,必遮道护车哭泣。再至,则欢迎数百里不绝。加封太子太保,与王文并掌都察院。致仕,死。赠太保。
-
徐有贞(1407-1471)
- 吴人。宣德进士。授编修。多智数,喜功名。凡天官、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之书,无不研究。正统时官侍讲。曾上言兵政五事。土木之变后,主张国都南迁。景帝即位,官行监察御史。以首倡南迁议,久不得升官。景泰三年(1452)升左佥都御史。修广济渠、通源闸有劳,升左副都御史。因谋画英宗复位,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文渊阁事。诬告杀害于谦、王文等。独揽大权。与石亨、曹吉祥相恶,出任广东参政。复被亨等诬陷,诏徙金齿为民。成化初,复官无望,遂浪迹山水间,十余年乃卒。
-
范希正
- 吴县人。明宣德中,举贤良方正,授曹县知县。惩奸吏反被其诬,坐逮。县民八百余上京白冤,父老二百余遮道泣于侍郎许廓,事并报闻,帝乃释还任。正统中,山东饥。曹县历希正先积粟得无患。遂升曹县为州,希正为知州,政声益著。治曹二十三年,致仕。
-
王鏊(1450-1524)
- 吴县人。明成化年间乡试、会试皆第一,廷试第三,授编修。历任侍讲学士、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时宦官刘瑾专政,怀才不遇,辞官归里。议论明畅,文章典雅。
-
唐寅(1470-1523)
- 吴县人。字伯虎。性不羁,有才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乡试第一名,世称唐解元。入京会试,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被革黜,谪为吏,不就,远游闽、浙、赣、湘等名山大川。正德九年(1514年)应宁王宸濠之聘,赴江西南昌。后察宁王必反,心怀恐惧,以佯狂脱。翌年返回故里,筑桃花坞以居。饮酒怡乐,致力书画。兼收诸家之长,自创风格。最擅山水,兼精仕女、人物、水墨花鸟。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称为“吴中四才子”。
-
徐祯卿(1479-1511)
- 吴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号“吴中四才子”。其诗精警,时为吴中诗人之冠,卒年三十二。
-
袁洪愈(1516-1589)
- 吴县人。嘉靖进士,授中书舍人。历河南参议、山东提学副使、湖广参政,所在以清节著称。万历中累官礼部尚书。极谏屯田废坏之害,十五年(1587)致仕。做官四十余年,居宅不增一椽,出入徒步。卒,赠太子太保。
-
周顺昌(1584-1626)
- 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吏部稽勋主事。天启中,历文选员外郎,代理选事。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常呼魏忠贤名、骂不绝口,遂被忠贤党诬劾,削籍并逮。顺昌有德于乡民,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宣布逮捕时,不期而集者数万人,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旂尉东窜西奔,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墙逃走。顺昌自诣吏部,下诏狱。每拷打,必骂忠贤。椎落其齿,骂益厉。被潜毙狱中。庄烈帝即位,赠太常卿,谥忠介。
-
周茂兰
- 顺昌长子。刺血书疏,诣阙诉父冤,诏以所赠官推及其祖父。更上疏,请给三世诰命,建祠赐额。好学砥励品行。不就荫叙。明亡后,隐居不出,以寿终。
-
颜佩韦
- 吴县人。当周顺昌被禁卫吏役逮捕时,他与马杰、沈扬、扬念如及顺昌舆隶周文元等,为顺昌乞命,率众殴击旂尉,被定大辟罪。吴人感其义,合葬虎丘傍,题碑曰“五人之墓”。
-
金圣叹(1608-1661)
- 吴县人。原姓张,名采。明亡后改姓金,圣叹是其字。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以抗粮哭庙案被杀。少有才名,入清绝意仕进,专心著述,喜批书。曾以《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和《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种进行批改。所批改的《水浒》,把七十一回以后章节删去。批语有独到之见。
-
王武(1632-1690)
- 字勤中。江苏吴县人。以花草画著名,作品流丽多风,时称妙品,为学者所宗。
-
潘世恩(1769-1854)
- 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一甲第一名进士。历官侍郎、尚书、军机大臣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历事四朝,先后督云南、浙江、江西学政。议停黑龙江都尔特开垦,罢山东盐课归摊地丁。咸丰初年,上疏保荐林则徐可用。咸丰四年卒。
-
冯桂芬(1809-1874)
- 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广西乡试正考官。太平天国运动中,办团练,助官军攻占苏松一带,设广方言馆,求博通西学之人。官至右中允,加衔至三品。辞官后主讲金陵、上海、苏州诸书院,遇浚河、建学、积谷诸事务,多有条议规划。初擅长骈体文,后致力于古文辞。博览群书,对天文,地理、兵刑、盐铁、河漕诸政尤其留心。著有《说文解字段注考证》、《弧矢算术细草图解》、《西算新法直解》、《校邠庐抗议》等。
-
潘祖荫(1830-1890)
- 江苏吴县人。大学士潘世恩之孙。咸丰进士。官历光禄寺卿,左副都御史至工部、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历事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屡上疏论时政得失,参劾不称职官员,如钦差大臣胜保、直隶总督文煜等,以敢直言著名。光绪六年,偕惇亲王奕誴办理中俄交涉,筹理善后。上练兵、简器、开矿、备饷四事。通经、史学,收藏金石文物甚富。先后二次主持会试,三次主持乡试,与翁同龢并称“翁潘”。光绪十六年卒。
-
吴大澂(1835-1902)
- 苏州府吴县人。家世翰林。同治进士,授编修。翁同龢称其贤。官历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至河东河道总督,广东、湖南巡抚。敢直言。先后上疏请裁减繁费,停止颐和园工程。光绪中,参加办理西北边防,中俄珲春边界交涉等事务。曾以钦差大臣身份到吉林、珲春、宁古塔一带督办边务。反对澳门归葡萄牙管辖。中法战争时,会办北洋军务。出使朝鲜,定朝内乱以抗日本。光绪十年(1884年),驻天津会办洋务。光绪十四年参与河务,堵筑黄河郑州决口。中日甲午战起,吴大澄请缨杀敌,自请率湘军抗战,后兵败革职归里。精于金石学和古文字学。光绪二十八年卒。
-
洪钧(1839-1893)
- 字文卿。江苏吴县人。同治七年一甲第一名进士。历官内阁学士、兵部左侍郎至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先后主持陕西、山东乡试,出督湖北、江西学政。充出使俄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四国大臣。参与帕米尔地区边界交涉,译《中俄界图》。通经史,著有《元史释文证补》。光绪十九卒。
-
包天笑(1876-1973)
- 江苏吴县人。清末秀才,后为南社成员。1909年起,主编《小说时报》、《小说大观》、《小说画报》等刊物。早年翻译外国小说多种。1907年作歌颂秋瑾革命事迹的章回小说《碧血幕》。1936年10月,与鲁迅等共同签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晚年移居香港。他创作的各类小说计一百余种。他创作多以描写上海市民生活为主,是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
吴梅(1884-1939)
- 剧作家、戏曲理论家。江苏吴县人。自幼喜爱词曲。1907年与诗人陈去病等在上海成立神交社。辛亥革命前,他是南社开展戏曲革命的重要成员之一,后历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金陵大学教授。一生专事研究南北曲。时人称为“曲家泰斗”,并作有传奇三种、杂剧十种。作品富有思想性和现实性。
-
钱大钧(1893-1982)
- 江苏吴县人。国民党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909年到南京考入江苏陆军小学堂第四期。后递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正式开学前,钱大均与邓演达、何应钦、顾祝同、王柏龄等老同学一道来黄埔,奉命参加军校的筹建工作。他因精于兵器学,被任为中校兵器学教官。不久,升为代理上校总教官。同年,升任校本部参谋处少将处长,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1933年初,钱大钧被蒋介石任命为保定行营上将主任兼军政部保定编练处主任。日本投降后,他任胜利后的第一任上海市市长兼淞沪警备总司令。1949年,钱先后担任了重庆绥靖公署副主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950年去台湾,挂名“资政”。钱大钧喜爱体育活动,年青时就是足球队员。1973年,任台湾“中华全国”田径协会名誉会长。他培养了不少体育运动骨干,其中有担任“台湾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席”时间较长的徐亨和多次保持世界田径赛纪录的运动员纪政。钱大钧爱与文人雅士来往。也擅长书法,善写篆字。不管到什么地方,不管工作多忙,每天早上必做两件事:一是做体操,从不间断,二是写练字,坚持不懈。
-
贝祖贻(1893-1982)
- 吴县人。字淞荪。1913年毕业于唐山工业学院。曾任中国银行广州分行、香港分行、上海分行经理,中国银行副总经理、代总经理。1946的任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总裁。1947年后任驻华盛顿中国技术代表团团长。1950年定居美国。
-
郭绍虞(1893-1984)
- 文学批评史家。江苏吴县人。1920年参加新潮社。次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42年后在复旦大学、之江大学、同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兼主任。1952年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主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上海文联副主席、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语文学会副主席、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兼文学研究室主任、《辞海》副主编等。
-
郑逸(1895-未知)
- 散文家、剧作家。江苏吴县人。早年曾参加南社。二、三十年代曾主编过《消闲月刊》、《联益之友》、《金钢钻报》、《永安月刊》,并任上海影片公司编辑,写下《三生石》、《国色天香》、《桃花梦》、《万丈魔》、《新婚的前夜》等剧本。抗战初期任上海音乐专修馆教授。建国后,任中国法商学院教授,他的著述甚丰,多为文物掌故和名家轶事,兼及人情风物,山水胜迹。文笔简炼古朴。
-
柳支英(1905-1988)
- 昆虫学家。吴县人。192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生物系。1933年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院学习,1934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浙江大学、广西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是我国媒介生物学及其防治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
严家淦(1905-1993)
- 吴县人。192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曾任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材料处处长。1938年后任福建省政府建设厅、财政厅厅长。1945年后任重庆战时生产局采办处处长,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交通处、财政处处长兼台湾银行董事长,台湾省政府财政厅厅长。1950年后,历任台湾“经济部”、“财政部”部长,台湾省政府主席。1963年后任“行政院院长”。1966年任台湾第四任“副总统”兼“行政院”院长。1972年任第五任“副总统”。1975年任第五任“总统”。是国民党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常委。
-
王季午(1908-2005)
- 内科学家。吴县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留学美国。1941年回国。曾任贵阳医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院长。建国后,历任浙江医学院副院长,浙江医科大学校长、名誉校长,浙江省科协主席,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传染病、寄生虫病学的研究。
-
吴茵(1909-1991)
- 电影女演员。吴县人。曾就读上海城东女校国画科。1934年后在《新女性》、《压岁钱》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46年任昆仑影业公司演员。参加拍摄《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等影片。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在《宋景诗》等影片中饰演角色。
-
王为一(1912-2013)
- 电影导演。吴县人。1946年后任上海“昆仑”、香港“南国”和“五十年代”影片公司导演。1951年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导演。导演的影片有《珠江泪》、《铁窗烈火》、《南海潮》(合导)、《七十二家房客》、《三家巷》等。
-
沈昌焕(1913-1998)
- 吴县人。1933年毕业于光华大学政治系。1937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山大学教授、交通部公路总局专员、蒋介石英文秘书、国民党政府外交部礼宾司司长、行政院新闻局局长。到台湾后,历任台湾“外交部”部长、“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总统府”秘书长。是国民党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常委。
-
孔厥(1914-1966)
- 作家。吴县人。曾任《抗战日报》编辑。1938年入延安鲁艺学习。后任鲁艺研究员。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编辑、文化部电影局编剧、中国作协第一届理事。1953年后,专门从事创作。著有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与袁静合作)、《新儿女英雄续传》。
-
王大珩(1915-2011)
- 应用光学家。吴县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国从事光学玻璃研究。1940年获伦敦帝国理学硕士学位。1948年回国。历任大连大学应用物理系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吉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光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对中国技术光学、激光、光学计量、光学玻璃和光学工程等研究较深。指导研制成功多种光学观察设备。
-
贝聿铭(I. M. Pei)(1917-2019)
- 出生于广州。华裔著名建筑师。贝祖贻子。他在1990年宣布退休之时,亲自负责完成的作品达66件之多,是当今世上极少数能够纵横通俗与专业的建筑师。贝氏1940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1946年获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后留校任教。1954年加入美国籍。他以勤劳和智慧谱写出第一代移民在美奋斗并取得辉煌成就的篇章,而他的中国背景亦是影响其一生的主要因素。如今誉满全球的贝聿铭,事实上起步并不早,38岁那年才开设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真正打开知名度,则要等到1964年获肯尼迪遗孀贾桂琳的遴选,出任波士顿肯尼迪纪念图书馆的建筑师,才由没没无闻一跃而成纽约时报的头版新闻人物。1978年贝聿铭设计的华府国家艺术东厢书廊完成,将他提升为全球知名人物。贝氏在作品中完整呈现出其建筑思潮的演绎,同时也验证了专业建筑技法的成熟化历程。他的经典之作,包括北京的香山饭店、香港的中国银行,还有巴黎罗浮宫金字塔入口、日本办Miho美术馆,及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摇滚乐名人堂等。
-
程民德(1917-1998)
- 数学家。吴县人。194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42年获浙江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专于调和分析、逼进论、模式识别。1949年证明多重三角级数球形和唯一性定理。
-
朱伯禄(1917-1992)
- 高级工程师。吴县人。193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曾任重庆、南京电信管理局工务处处长。建国后,历任邮电部电信总局副局长、总工程师,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中国通信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理事。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提出了我国通信网络组织原则,为建立我国通信网奠定了基础。
-
汪闻韶(1919-2007)
- 水利学家。吴县人。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水利系。1949年获美国衣阿华大学硕士学位。1952年获美国伊利诺伊技术学院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副研究员。1954年回国。历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土工所工程师,抗震防护研究所工程师、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
袁水拍(1919-1982)
- 诗人。江苏吴县人。1935年入上海沪江大学学习,后在银行工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以后,在上海《新民报》、《大公报》任编辑。曾以马凡陀为笔名,以山歌形式写了不少政治讽刺诗。著有诗集《人民》、《冬天,冬天》、《向日葵》、《马凡陀的山歌》、《沸腾的岁月》等。建国后任《人民文学》、《诗刊》编委,《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文化部艺术研究所负责人。创作诗集《解放山歌》、《政治讽刺诗》,诗和通讯集《华沙·北京·维也纳》、《歌颂与诅咒》,论文集《诗论集》,译有[智利]《聂鲁达诗文集》和其他译作。有《袁水拍诗歌选》。
-
唐人(1919-1981)
- 小说家。原名严庆澍。江苏吴县人。抗战初参加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在邵阳战地文化服务处工作。后来辗转西安、宝鸡、成都等地,当过中学教员、银行职员等。1946年后在上海、香港《大公所》任职。1950年任《新晚报》编辑,从此专事写作。1978年被选为作协广东分会理事。他的著作甚丰,以蒋介石一生为题材的多卷长篇现代历史小说《金陵春梦》,及其续篇《草山残梦》,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还著有长篇小说《蒋后主秘录》、《劝君更尽一杯酒》、《贝贝的初恋》、《浮生八记》,小说集《爱情的俯冲》、《黑裙》、《香港风情》、《十年一觉香港梦》、《混血女郎》,电影剧本《华灯初上》、《阖第光临》等。
-
朱传千(1927-1979)
- 导弹制造专家。吴县人。194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历任株洲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技术秘书、总检验师、试验室主任、分厂副厂长、厂总工程师、副厂长。负责建设我国第一条空对空导弹生产线。主持试制成功两种型号的空对空导弹。
-
黄公望(1269-1354)
- 字子久,号太痴。常熟人。元画家。为中台察院掾,元延佑时因故入狱。事解出狱后遂隐不仕。信奉全真道。往来三吴间,以传教卖卜为生。善书法,工篆隶,通音律,精书山水。与吴镇、王蒙、倪瓒为元四大画家。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
-
徐恪(1431-1503)
- 常熟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官工科给事中。弘治时,官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抑制豪右,革除奸弊。他所巡抚地方多王府,持法严格,宗人多不悦。因进王府误走端礼门,命湖广巡抚韩文与他互其任。吏民为之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至岐王封地,居一年,被中旨改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十一年考绩入都,得病,致仕。
-
陈察
- 常熟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南昌推官。正德时,任南北御史。武宗与群小逸游误国。他偕同官请帝务讲学,节嗜欲,勤视朝,语甚切直,又请帝勿亲征宸濠反,且请下罪己诏。违帝意,夺俸禄一年。助何孟春讨定弥勒州乱。嘉靖初,按四川。请罢镇守中官,不听。帝亲自审讯杨言,断其一指。察大呼曰:“臣愿以不肖驱易言命,不忍言独死。”帝以目威胁他,不为之动。直声震朝野。升南京太仆少卿。疏请召用前给事中刘世贤等二十余人,帝怒,贬海阳教谕。后累升佥都御史、南、赣巡抚。因推荐前都御史万镗等十四人可用,责妄举,斥为民。
-
严讷(1511-1584)
- 常熟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历官编修、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严嵩当权。吏道污杂。嵩败,他与朝士相约,有事在朝房议事,毋谒私门。谨慎选择官吏,效先朝三途并用法,州县政绩卓异者破格升迁,吏政为之一新。勤于朝事,积劳成疾,久不愈,遂乞归。世宗死,不复仕。家居二十年卒,赠少保。
-
瞿景淳(?-1568)
- 常熟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二名,授编修。主管制诰。奉敕封郑王厚烷子载堉为世子,辞其贿赂。还京,言总督胡宗宪不足御倭。隆庆初召为礼部左侍郎。以总校《永乐大典》功,兼翰林院学士,修《嘉靖实录》。病,累疏乞归。逾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文懿。
-
顾大章(1576-1625)
- 常熟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授泉州推官,升刑部员外郎。魏忠贤欲借故株连刘一燝,大章力辩。忠贤大恨。被忠贤党徐大化弹劾,遂引归。起官礼部郎中、陕西副使。大化借汪文言狱连及大章,逮下狱拷掠。词气不屈,上吊死。崇祯初,赠太仆卿。福王时,追谥裕愍。
-
钱谦益(1582-1664)
- 常熟人。明万历进士。历官詹事府詹事兼礼部侍郎。后为温体仁所讦,罢官家居,以置田园自娱。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朱由崧立,因附马士英得起官礼部尚书。次年变节降清,受职礼部侍郎兼管秘书院事,充修纂明史副总裁。未几,即称疾告归家居,以诗词著作自娱。
-
瞿式耜(1590-1650)
- 常熟人。瞿景淳孙,汝说子。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吉安永丰知县,有惠政。崇祯初任户科给事中。所建言多合帝意。搏击权豪,大臣多畏其口。福王时,任右佥都御史,巡广西。唐王用为兵部右侍郎。清兵破汀州、与丁魁楚等拥立永明王朱由榔于肇庆,清顺治三年(1646年)拥立桂王,晋东阁大学士,兼掌吏部事。四年,清兵破肇庆,从桂王趋桂林,进文渊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自请留守桂林。与士卒同甘苦。城获全,封临桂伯。闻时政缺失,必疏谏,两广皆倚以为重。七年,清兵破城,被俘。与张同敝同囚民舍,赋诗倡和,得百余首。不降,被杀。
-
吴历(1632-1718)
- 号墨井道人。江苏常熟人。初从王时敏学画,晚年弃家从天主教,两游欧州。作画心思独运,参用西洋手法,别具一格,为六大家之一。康熙五十七年卒。
-
王翚(1632-1717)
- 常熟人。少时好画山水,被王鉴收为弟子;后转师王时敏,并吸取诸家技法,以南宗笔墨写北宗丘壑,合南北为一手,融古今于一炉。清康熙帝曾命主绘《南巡图》,遂有书圣之名。山水之外,偶写花卉。弟子众多,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为“清六家”。
-
翁叔元(1633-1701)
- 江南常熟人。康熙前期进士。历官国子监祭酒、工部尚书、刑部尚书。掌工部至半年,清理积案数十件。后病退。
-
蒋陈锡(?-1721)
- 字雨亭。江南常熟人。康熙中期进士。历官河南按察使、山东巡府、云贵总督。为政革弊除盗,出家资赈灾。康熙四十七年(1708),请缓征山东省逋赋,条陈海防三事,皆得准行。康熙五十九年运滇粮济藏,次年卒于途。
-
蒋廷锡(1668-1732)
- 清大臣、画家。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大学士。出身常熟豪门巨族。其祖父蒋芬是明末的礼部主事。其父蒋伊为康熙十二年进士,曾任御史、提学副使。其兄蒋陈锡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其子蒋溥为雍正八年进士,亦官至户部尚书、大学士。其孙分别官至兵部侍郎、台湾知府。实为一门显贵。其妹蒋季锡,子蒋溥、蒋洲,其女,一直到孙、曾孙,均能画。
-
蒋溥(1708-1761)
- 字质甫。大学士蒋廷锡之子。雍正进士。历官至湖南巡抚,协办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兼领户部。乾隆中,上疏请改进条奏会议制度;停止劝垦洞庭湖滨,皆被采纳。乾隆二十六年卒。谥文恪。
-
蒋洲(?-1757)
- 江南常熟人。大学士蒋廷锡子。初为主事,历官山西布政使、山东巡抚。乾隆二十二年,被参劾贪纵,亏库帑。被诛死。
-
蒋涟(?-?)
- 字檀人。云贵总督蒋陈锡之子。进士。历官编修至太仆寺卿。
-
蒋泂(?-?)
- 字恺思。云贵总督蒋陈锡子。进士。历官甘肃凉庄道、山西布政使,从军讨平多卜藏、玛嘉诸总逃人为乱,击破罗卜藏丹津部叛军。雍正十年(1732)加侍郎衔,经理肃州军营屯田,兴水利,建仓储,辟田十余万亩,公私皆饶。后病卒。
-
吴熊光(1750-1833)
- 江苏昭文(今常熟)人。历官军机章京、通政司参议,出任河南巡抚,湖广、直隶、两广总督。初受大学士阿桂倚任,屡从出治河、阅海塘、用兵、谳狱。嘉庆初年,率部与川楚白莲教军战于河南、湖广,奏定稽查寨勇章程。以功加太子少保。嘉庆十三年(1808),英舰十三艘开往澳门等地要求通商,清廷以其对敌怯懦被革职,遣戍伊犁。后召还。道光十三年卒。
-
翁心存(1791-1862)
- 江苏常熟人。海州学正翁咸封之子。道光进士。历官至工、刑、兵、吏、户诸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体仁阁大学士。道光中,先后督广东、江西学政,供职上书房,教惠郡王、六阿哥、八阿哥读书。咸丰中,屡上疏论军事,筹军饷,多有采纳。英法联军入侵天津,主张抗战,不签和约。后与肃顺不和而辞职。同治初年再起,教同治帝读书,受信任。不久卒。
-
庞钟璐(?-1876)
- 江苏常熟人。道光进士。官历内阁学士,礼、工、吏、户、兵诸部侍郎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咸丰中,任江南督办团练大臣,设局劝捐,集勇办团。请准失守地方官以罚款免治罪,蠲免被兵地方钱粮,皆得准行。同治六年(1867)疏陈荒政十事,督办京师五城团防。光绪二年卒。
-
翁同书
- 江苏常熟人。大学士翁心存子。道光进士。咸丰中,赴江南协助钦差大臣琦善军事,继协托明阿,再帮办德兴阿军务。屡上疏论战守,累官至候补侍郎。咸丰八年(1858)任安徽巡抚,帮办钦差大臣胜保军务,镇压淮南、北太平军,捻军。同治元年(1862)被参劾,论罪大辟,次年改戍新疆。卒后复原官。
-
翁同龢(1830-1904)
- (即翁同和)。大学士翁心存之子。江苏常熟人。清咸丰状元。曾为同治帝师傅,后为光绪帝师傅,深为光绪帝倚重。历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职。中法战争时,提出重兵抗法,反对李鸿章的妥协投降。中日甲午战争时,力主抗战。慈禧太后屈膝求和,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务约》后,他辅助光绪帝筹画新政,支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光绪帝接受维新派的改革方案,下诏“明定国是”后的第四天,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从人事上翦除拥护光绪帝的大臣,翁同龢被开缺回籍。戊戌变法失败后,又被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居常熟虞山,与寺僧为友。宣统元年(1909年)诏复原官。后追谥文恭。工诗文,其书法自成一家。
-
黄人(1855-1913)
- 原名振元,字摩西。江苏常熟人。出身贫寒家庭。光绪二十年中秀才,1900年与庞树柏等于苏州组织剑气文社,同年任东吴大学教授。1905年与曾朴创办小说林书社,并于1907年主编《小说林》杂志,他是南社的早期成员和主要作家之一。1912年袁世凯窃国后,他由苦闷而精神失常,次年死于苏州。黄人博学多能。除经学文史诗词外,还博通各种自然科学,编写《百科知识》。
-
张鸿(1867-1941)
- 苏州府常熟人。清光绪进士。出任日本长崎、朝鲜仁川领事。后无意仕进,遂回籍购燕园自娱终老,取号燕谷居士。并办学校,创设孤儿院、红十字会等公益事业。辛亥革命后担任常熟县图书馆馆长。抗战时期辟居外埠,拒绝参加日伪活动。
-
曾朴(1872-1935)
- 苏州府常熟人。自号东亚病夫。所撰代表作《孽海花》,被鲁迅誉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生平著译达四五十种,其中大部分为翻译法国文学,对传播西方文学有较大影响。曾参加预备立宪公会,旋为两江总督端方幕僚,后以候补知府分发浙江。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上海办小说林社,并编《小说林》月刊,及翻译外国小说。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财政厅长、政务厅长等职。未几即辞职至沪。民国16年(1927年)在上海创设真善美书店,并主编杂志《真善美半月刊》,翻译西方文艺。
-
宗白华(1897-1987)
- 苏州府常熟人。曾参加少年中国学会,编辑《少年中国》月刊。主编过《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发表了不少新文学作者的作品,在促时新文学深入发展方面有过贡献。他和郭沫若、田汉的通信,后编为《三叶集》出版。1925年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学习美学和哲学。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东南大学哲学系任教,建国后,长期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美学史教授。
-
钱昌照(1899-1988)
- 爱国民主人士。常熟人。1922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研究经济,曾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常务次长,国防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委员长,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47年辞去国民党政府内一切职务,组织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会。次年赴英国、法国、比利时考察。1949年回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建国后,历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兼计划局副局长,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
曾世英(1899-1994)
- 地图学家。常熟人。1919年毕业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科。曾任顺直水利委员会副技师,华北水利委员会和地质调查所技正、简任技正。建国后,历任新华地图社社长、地图出版社副总编辑、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三十年代与丁文江、翁文灏合编的《中华民国新地图集》及缩编本《中国分省新图》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被誉为我国划时代的作品。建国后,主要从事地名译写规范的研究。
-
夏坚白(1903-1977)
- 大地测量学家。常熟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34年至1939年留学英国和德国。1939年获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陆地测量学校教育处处长,陆地测量局处长,同济大学教授、教务长、校长。建国后,历任同济大学教授、校务委员会主任、副校长,武汉测绘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毕生致力于发展我国的测绘科学教育。
-
李强(1905-1996)
- 常熟人。上海东华大学肄业。曾任中共常熟县委书记。1931年赴苏联,任莫斯科邮电人民委员会研究所研究员,并在共产国际交通部工作。1937年回国。后任中央军委军事工业局副局长兼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军事工业局局长、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建国后,历任邮电部电信总局局长兼广播事业局局长、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对外贸易部部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共第九至十一届中央委员。
-
戴松恩(1907-1987)
- 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常熟人。193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36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兼麦作系主任、铭贤农工学院教授、湖北省农业改进所所长、北平农事试验场场长。建国后,历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三十年代在中、俄、美小麦品种杂交的遗传研究中,发现春冬性、小穗及叶片等十多个性状的遗传规律,提出中国小麦含有高抗赤霉病材料,为选取育抗病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淦昌(1907-1998)
- 核物理学家。常熟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留学德国,1934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
张青莲(1908-2006)
- 化学家。常熟人。1930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化学系。1934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1936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中央研究院上海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光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委员、化学部副主任。
-
张光斗(1912-2013)
- 水利水电工程学家。常熟人。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936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37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资源委员会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总工程师。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水利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技术科学部副主任,水利电力部水电科学院院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
郑国錩(1914-2012)
- 植物细胞学家。常熟人。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博物系,1947年获中央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植物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兰州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细胞生物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
陆宝麟(1916-2004)
- 医学昆虫学家。常熟人。1938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生物系。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教员,北京大学农学院讲师、副教授。1952年后,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
钱人元(1917-2003)
- 高分子物理学家。常熟人。193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1944年至1947年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生。1948年回国。历任浙江大学副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科院化学部委员,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是我国从事高分子物理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为我国高分子物理学科的创建和实验室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
宗福先(1947-)
- 剧作家。江苏常熟人。1964年中学毕业后,进上海热处理厂当工人。1973年开始文艺创作。1978年话剧《于无声处》问世,社会反响强烈,曾受到文化部和全国总工会嘉奖。1985年被选为中国作协理事、中国剧协常务理事。1980年又推出话剧《血,总是热的》(与贺国甫合作),荣获1980年至1981年全国话剧优秀剧本奖。
-
潘虹(1954-)
- 电影女演员。常熟人。197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演员。主演《杜十娘》、《寒夜》、《末代皇后》等影片。在《人到中年》中饰演陆文婷,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
许亚(1915-1982)
- 江苏沙洲(今张家港)人。原名徐耀华。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中共福州市委书记、副省长,中共福建省委候补书记、书记。
-
顾存仁
- 太仓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余姚知县,征为礼科给事中。十七年疏陈五事。首言宜广旷荡成,赦杨慎等,末云败俗妨农,莫过于释民,时帝崇道家言,以为刺己,且恶其欲释放杨慎等,遂责他妄指道士叶凝秀为释民,廷杖六十,编氓口外。往来塞上,几三十年。穆宗即位,官南京通政参议、太仆卿。不久,致仕。万历初,卒。
-
仇英(约1498-约1552)
- 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人。明画家,为明四家之一。
-
王忬(1507-1560)
- 太仓人。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官湖广、顺天按察使、右都御史。二十九年,俺答大举入犯北古口,他建议说潮河川有近道,一天一夜可达通州。因此需要尽快派兵到通州防守,还要把船只全部弄到河这边。半夜,寇果大至,不得渡,遂扎河东。由是帝大喜。提拔重用他。担任总督后多次打败仗,由是渐失帝宠。三十八年,寇大掠遵化、迁安、蓟州、玉田,京师大震。他被弹劾为失策者第三,可罪者第四。帝批论斩。次年受刑于西市。
-
王锡爵(1534-1610)
- 太仓人。嘉靖进士,授编修。累升至祭酒。万历五年(1577)以詹事掌翰林院。张居正夺情、廷杖吴中行、赵用贤等。锡爵至居正处切谏。居正刚归治丧,九卿即请召还,锡爵独不署名,后累官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首请禁诌谀,因抑三王并封旨,为言官所击,乃自劾乞罢去,不许,改吏部尚书,进建极殿,归。卒于家,年七十七。赠太保。
-
王衡
- 锡爵子。少有文名。万历二十九年(1601),父罢相久,始举会试第二名,廷试第二名。授编修,先父卒。
-
王世贞(1526-1590)
- 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刑部尚书。曾得罪严嵩,被调外任。父因滦河失事,被杀。他与弟世懋伏阙讼父冤,使父得复官。张居正执政,又曾被罢官归。王锡爵执政,又起官。后以疾归。始与李攀龙主持文坛,后独主文坛二十年,才最高,地位名望最显。其论,文必称西汉,诗必称盛唐。与其游者有前五子、后五子、广五子、续五子、末五子。
-
王时敏(1592-1680)
- 号烟客。江南太仓人。明大学士王锡爵孙。明万历进士。崇祯初,官太常寺少卿,世称王奉常。明亡后,家居不仕。少时得前辈董其昌、陈继儒指授,后师法黄公望。其作摹仿古人,妙于用笔,为时所重。开创娄东画派。奖掖四方后进,为一代画苑领袖。与王翚、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与王鑑、王翚、王原祁、吴历、恽格合称六大家。晚年隐居西田别墅。精鉴赏,工诗文,善楷隶。康熙十九年卒。
-
王鑑(1598-1677)
- 明尚书王世贞曾孙。王时敏族侄。明崇祯中,官廉州知府。辞官归乡,与王时敏研讨画学。其画以董源、巨然为宗,沉雄古逸。得后世尊重,与王时敏齐名。为六大画家之一。康熙十六年卒。
-
王原祁(1642-1715)
- 号麓台。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孙。康熙九年进士。历官任县知县、给事中、中允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擅长画,供职南书房,常为康熙帝作画,鉴定内府名画,充《书画谱》总裁,《万寿盛典》总裁。其画得王时敏亲授,深得元黄公望浅绛法,兼及吴镇墨法。为六大画家之一。中年后供奉内廷,弟子甚众。由于工诗、善文、精于画,遂有三绝之称。康熙五十四年卒。
-
王宸(1720-1797)
- 号蓬心。江苏太仓人。王原祁曾孙。乾隆中期举官至湖南永州知府。擅长画,自号潇湘子。罢官后,贫不能归乡,赴武昌依两湖总督毕沅,以诗画换酒。著有《绘林伐材》十卷。称为“画史总龟”。
-
李继贞
- 太仓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授大名推官,迁兵部职方事。天启中,典试山东,因试录刺魏忠贤,被革职。崇祯时历任武选职方郎中、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天津巡抚。为人干练精敏、强项。曾得罪周延儒及贵妃父田弘遇。因请求起用故巡抚梅之焕。惹帝怒,被革职。又曾督蓟、辽军饷。他大兴屯田,建经地、招佃、用水、任人、薄赋五议。使白塘、葛沽数十里间的田地大丰收。十五年(1642)召为兵部添注右侍郎。得病,死于途。赠右都御史。
-
王在晋
- 太仓人。万历进士。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天启二年(1621)以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筹划辽东、蓟镇、天津、登、莱诸事。崇祯初官刑、兵部尚书。坐张庆臻改敕书事,削籍归,卒。
-
吴伟业(1609-1672)
- 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崇祯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东宫侍读,南京国子监司业。福王时,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辞官归里。为复社领袖张溥弟子,抨击魏忠贤阉党。明亡后,乡居十载,清顺治十年(1653年),入京出仕,任秘书院侍讲,迁国子监祭酒。一年后辞归。工诗文,蔚为一代之冠。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为清初江左三大家。
-
王掞(1644-1728)
- 江南太仓人。明大学士王锡爵之孙。康熙早期进士。历官内阁学士,工、刑、兵各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中,督修高家堰工程;上疏请改刑部奏谳无汉文供状之弊,令满、汉文稿并具,先后充日讲起居注官,典会试。康熙末年,因屡上疏请立太子,被遣赴西部边疆军前效力。后复职。雍正六年卒。
-
毕沅(1730-1797)
- 江南镇洋(今江苏太仓)人。初充军机章京。乾隆二十五年(1760)状元。历官陕西巡抚、署陕甘总督、湖广总督。先后参与镇压西北回民起义、湘鄂黔地区苗民起义和川陕楚白莲教起义。为官重农事,所至兴水利、蠲逋赋。曾议兴西北畜牧业。进封二等轻车都尉世职。嘉庆二年卒。
-
钱鼎铭(?-1875)
- 江苏太仓人。湖北巡抚钱宝琛之子。道光举人。咸丰初年,在籍募勇从官军镇压小刀会,授任榆赣训导。后赴安庆乞曾国藩援江苏。同治中,参赞李鸿章军务,在苏、松镇压太平军;再从镇压捻军,驻清江浦主持军饷转运。历官直隶布政使、河南巡抚。简练河南马步兵,凿贾鲁河故道,浚勺金河、丈八河、永丰渠等。光绪元年卒。谥敏肃。
-
朱屺瞻(1892-1996)
- 中国画画家。太仓人。早年入上海图画美术学院学习西洋画。后在该校任教。1917年赴日本,入东京川端美术学校学习。回国后,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员、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建国后,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兼职教授。
-
朱石麟(1899-1967)
- 电影导演。江苏太仓人。曾在上海交通大学预科学习。1923年后,任华北电影公司编译部主任,联华影片公司编译部主任兼代经理、第三制片厂厂长兼编导。1946年赴香港,先后任大中华影业公司、永华影业公司、龙马电影公司编导。1952年参与创建凤凰影业公司。后任凤凰影业公司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中国影协理事。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曾编导影片百余部。
-
钱文极(1916-2006)
- 太仓人。同济大学肄业。1938年到延安。曾任中央军委通信局材料厂技术员、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通信局装配科科长。建国后,历任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器材处处长,通信部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防部五院二分院副院长,第四机械工业部通信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副局长。曾任地空导弹总设计师,完成了我国第一代地空导弹的仿制任务。1980年负责创建了北京信息工业学院。
-
钱抵千(1919-1989)
- 太仓人。1938年入陕北公学学习。曾任陕北公学分校支队指导员,抗大总校政治部宣传科干事,中原野战军旅宣传科科长、纵队宣传部部长。参加了渡江、广西等战设。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宣传部部长兼新华通讯社志愿军总分社社长。回国后,历任总政治部宣传部处长、副部长,昆明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解放军报社代社长,国防大学副校长。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
朱棣文(Steven Chu)(1948-)
- 江苏省太仓县人。1970年毕业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获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获加州大学伯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研究。1978年后,历任贝尔实验室电磁现象研究研究人员,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1987年后,任美国史丹福大学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1997年10月15日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朱棣文、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菲利普斯和法国科昂·塔诺季,以表他们发明了用激光冷却进行低温下俘获原子的方法。这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肈中和李远哲之后又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从事的是目前最尖端的激光致冷捕捉技术研究,为帮助人类了解放射线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深入理解气体在低温下量子物理特性开辟了道路。在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中,研究气体的原子与分子相当困难,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冷却。然而,一般冷却方法会让气体液体进而结冻。朱棣文等3位学者则利用激光达到冷却气体的效果,即能激光束(molassos)达到万分之一绝对温度,等于非常接近绝对零度(摄氏237度)。原子一旦陷入其中,速度将变得非常缓慢而变得容易俘获。该技术可以用来精确测量,特别是做“重力测量”;在生物科技上可以解读去氧核糖核酸(DNA)的密码;科学家还可以借此研究“原子激光”,制造精密物电子元件;也可以测量万有引力,进一步发展太空宇航系统,进行准确的地面卫星定位。朱棣文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一个学者之家。朱棣文的祖父朱祝年是江苏太仓城厢镇的一位读书人,十分重视培养后代。大姑妈朱汝昭早年曾留学日本;二姑妈朱汝华早年留学美国,是中国第一代化学家;三姑妈朱汝蓉,1943年留学美国攻读化学,也是一名化学教授。朱棣文父亲朱汝瑾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1943年留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1946年获该院化工博士学位,先后任美国圣路易、纽约及新泽西的3所大学教授,历任美国和欧洲60多家石油、化学、导弹、核子工程及太空公司的顾问,亦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其母李静贞出生于天津一名门之家,1945年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工商管理。朱棣文的外祖父李书田是20年代清华大学毕业生,1923年公费留美,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棣文父兄辈中至少有12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大学教授职位。
-
张胤(?-658)
- 昆山人。又名张后胤。唐高祖李渊镇守太原时,引居宾馆,教李世民《春秋左氏传》。唐武德年间,曾几次为燕王谘议参军,后转升为燕王府司马。永徽初,加金紫光禄大夫,赐并同职事。显庆三年卒。赠礼部侍郎。陪葬昭陵。
-
顾德辉(1310-1369)
- 字仲英,昆山人。家富,轻财善结纳宾客。筑别业于茜泾西,曰玉山佳处,与客赋诗其中。四方文学士皆至其家。为逃避张士诚授官,隐居嘉兴合溪,子为元官,故封钱塘县男,母丧归绰溪。再逃避士诚授官,断发庐墓,号“金粟道人”。后徙濠梁,卒。
-
卢熙
- 明昆山人。由推荐授任睢州同知,有惠爱,命掌管知府事。适逢御史奉命搜查旧军士,睢州百姓被滥收军队者千人。上司发公文令熙追查送至军队。熙百姓自己实报,只有旧军士数人送去。御史发怒,捆绑睢州曹史,务必尽得原滥入军队者千人,否则以抗旨论处。同官皆惧怕。熙自到御史处说:“州军籍尽此矣。迫之,民且散,独有同知在耳,请以充役。”御史怒斥熙回去,熙站立不动。御史无法,只得罢休。后熙卒于官,贫不能葬。只得官葬。丧葬归,安吏百姓拦官哭泣者塞道。
-
叶盛(1420-1474)
- 昆山人。正统进士。授兵部科给事中,也先逼近京师,三日间,章七八上,多中机宜。寇退,升都给事中。不久命安集陈州流民。时帝虚怀纳谏,凡六科联署建议,多是与林聪为首。廷臣议事,常先发言,反复争论,因呼为“叶少保”。升右参政,督饷宣府,协赞军务。天顺二年(1458)任右佥都御史,巡抚两广。成化中,历任礼部左右侍郎。生平崇敬范仲淹,设其像。志在君民,不为身计。十年卒。谥文庄。
-
周广
- 昆山人。从师章懋。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历任莆田、吉水知县。正德中,因治绩最佳被征授御史。疏陈四事,多斥宦官。钱宁见疏大怒,传旨贬为广东怀远驿丞。宁怒不消,指使人在道上刺杀。广知此情,乃改姓名,变换服装,潜行乃免。宁使郭勋用白金收买他,拒不受。窥伺他拜谒御史、摄致军门。过二年,升建昌知县,有惠政。宁又矫旨把他贬为竹寨驿丞。嘉靖时,历官福建按察使、江西巡抚、南京刑部右侍郎。曾被推举为治行卓异者。拒中官馈赠。平生严肃,面无笑容。当官公强,不受请托,贪官污吏望而生畏。暴病卒。嘉靖末,赠右都御史。
-
毛澄(1460-1523)
- 昆山人。弘治进士。历官修撰、右谕德、太子讲官、礼部尚书。正德四年(1509),刘瑾摘《会典》小疵,贬官。帝常微服私行、巡边,他屡谏不听。帝死,他偕大学士梁储等迎世宗于安陆。“大礼”议起,力持与帝不同之议,帝不听,帝欲推尊自己亲生父母,曾派中官告诉他此意,他仍不同帝意,力谏,帝怒,他遂托病辞官归。船至兴济而卒。赠少傅,谥文简。
-
朱希周
- 昆山人。徙居吴县。弘治九年(1496)进士。历官修撰、侍读学士,南京吏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与修《会典》及《孝宗实录》。刘瑾曾摘他修《会典》中小疵,降他官。嘉靖六年(1493),考核两京官员,南京六科无罢黜者。桂萼说他畏势曲解庇护。故称病乞休归。林居三十年,推荐他者达三十余疏,竟不复仕。卒年八十四。赠太子少保。
-
顾鼎臣(1473-1540)
- 昆山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第一名。授修撰。正德初,升左谕德。嘉靖时,历任经筵讲官、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武英殿大学士。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李时为首辅,夏言位次,鼎臣又次之。时卒,言当国专权,鼎臣素柔媚,不能有所为充位而已。嘉靖皇帝好神仙术,内殿设齐醮,他进《步虚词》七章,得到褒答。因此,世有“青词宰相”之称。讲授范浚《心箴》,很得帝喜欢。十九年(1540年)卒官。赠太保,谥文康。
-
归有光(1507-1571)
- 昆山人。明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他反对“文必秦汉”;重视唐宋文。其散文朴素简洁,情感深切。
-
顾锡畴
- 昆山人。魏国公女婿。万历进士。授检讨。天启四年(1624)典试福建,以呈策讽刺魏忠贤,被指为东林,革职。崇祯初复官。历国子祭酒、詹事、礼部左侍郎,代理部事。陈用人五失,论杨嗣昌疏请抚流寇,得罪嗣昌,被革职。后起为南京礼部左侍郎。福王立,升礼部尚书,摄吏部尚书事,时马士英当国,不与合作,勒令致仕。南京失守,赴闽。将论劾总兵贺君尧,被君尧杀害。
-
杜桐
- 昆山人。徙居延安卫。万历时,历任代理都督佥事、总兵官、右都督佥书后府,保定、延绥、宁夏总兵官。他以谋勇著称。有斩明安之役功,自偏裨至大帅,积首功一千八百,时服其勇。卒于家。
-
杜松
- 桐弟,有胆智,勇健绝伦。由舍人从军,累功为宁夏守备。后历任代理都督佥事、延绥、蓟州、辽东、山海关镇守。为将廉洁,尚气不能容物。在东北作战中,恃勇轻进。被清兵打败,阵亡。天启初,赠少保左都督。
-
杜文焕
- 桐子。以荫功,历延绥游击将军代理都督佥事、宁夏总兵官。有战守抚谕功。天启时,奢崇明围成都,总都令文焕前往赴救。偕诸军收复重庆。不久升为总理,尽统川、贵、湖广军。揣度不能制贼。遂谢病去。崇祯时,陕西农民起义军起。令他代理延绥镇事,兼督固原军。数次打败义军,义军亦日益增多。后起废者屡。谢病归。
-
杜弘域
- 文焕子。天启时,历任延绥、总兵、宁夏镇守、右都督。崇祯中,阻止农民起义军南渡,颇有功。移镇浙江。谢病去。明亡后,与父回原籍昆山,卒。
-
顾秉谦
- 昆山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天启初,为礼部尚书。魏忠贤用事,他与魏广微率先谄附,遂累官至吏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后为首辅。为人庸劣无耻,作恶多端,凡倾害忠直善类,皆他票拟。总裁《三朝要典》,使天下钳口。吹捧忠贤,事事徇其指意,崇祯初,被弹劾削籍,复名列魏党逆案,赎为民。寄居他县卒。
-
朱天麟(?-1651)
- 昆山人。崇祯初进士。授饶州推官,有惠政,改翰林编修。唐王时,任少詹事,代理国子监事。同郑芝龙跋扈,乞假至广东。汀州失守,走广西,入安平土州。永明王在南宁,任命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从王至浔州。时朝臣各树党羽,初有“自夸反正功”派与“自恃旧臣”派之分,复有吴、楚两党之分。天麟属吴党。被楚党疏劾,遂移居庆远。清兵逼南宁,从王抵广南,病卒。
-
朱隆禧
- 昆山人。由进士历顺天府丞。坐大计黜免。因陶仲文推荐,传长生秘术,帝喜,加封磁常卿致仕。后卒官礼部右侍郎。
-
顾炎武(1613-1682)
- 昆山人。明亡改名炎武。明末参加“复社”,反对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从昆山令杨永言等举兵抵抗。失败后,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诸省,考察山川形势,图谋匡复明室。曾拒辞清廷征召。晚年居华阳,致力著述。学问广博。
-
徐元文(1634-1691)
- 江南昆山人。与兄弟乾学、秉义号称“三徐”。顺治十六年中进士第一。历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左都御史,刑、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初任国子监祭酒,端正士习、文体,颇有成效。康熙间,充讲筵官,监修《明史》。屡上疏论时政,请罢大臣巡方,解散三藩军弁,革除三藩虐政:列广东有五,福建有四,云南有四;停止捐纳。多得准行。康熙三十年卒。
-
徐乾学(1631-1694)
- 江南昆山人。康熙初年进士。历官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康熙前期,结党与权臣明珠相倾轧。屡被参劾。康熙二十九年(1690)罢官归乡。学问渊博,曾充日讲起居注官、经筵讲官。修撰《明史》总裁官,《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副总裁官。主持会试。
-
王文显(1886-1968)
- 剧作家。江苏昆山县人。早年在英国读书。1915年在英国伦敦大学毕业后回国,曾任中国驻欧洲财政委员。1921年任清华学校英语教授,并担任副校长、代校长等职。1925年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任外国文学系主任。1927年去美国哈佛大学从戏剧理论家贝克教授学习编剧。次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外语系主讲外国戏剧、近代戏剧等课程。又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任教,培养了洪深、李健吾、曹禺等一批现代戏剧人才。1938年抗战爆发后去上海任圣约翰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去香港,后留居并逝世于美国。他的剧本均为讽刺戏剧,有用英文写作暴露中国高等学府腐败现象的《委屈求全》和揭露袁世凯称帝的《梦里京华》。
-
蒋英(1898-1982)
- 植物学家。昆山人。192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曾任中山大学研究院教授兼农林植物学部主任、台湾林业实验所技正兼台北植物园园长。建国后,历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华南农学院、广东农林学院、中南林学院教授,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毕生从事植物分析研究,尤长于热带、亚热带植物中夹竹桃科、萝藦科、和番荔枝科的分类。先后发现我国植物新十个、新种二百三十个,发现国外植物新种十个。
-
陈华癸(1914-2002)
- 土壤微生物学家。昆山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土壤学系主任,武汉大学农学院教授,华中农学院教授、院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土壤肥料研究会第一届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长期从事水稻土耕层营养元素的后物循环和水稻土的肥力研究。
-
顾明(1919-2008)
- 昆山人。日本东京法政大学肄业。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曾任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干事、榆树县县长。建国后,历任锦西化工厂厂长、鞍山钢铁公司秘书长、国务院总理办公室财经组组长、国家建委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兼国家进出口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
-
阿达(1934-1987)
- 美术电影导演。昆山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校动画班。历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术设计、导演,上海漫画学会会长,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导演的美术片有《蝴蝶泉》、《三十六个字》、《三个和尚》、《超级肥皂》等。
-
盛寅(?-1441)
- 吴江人。从王宾学医,得金华戴原礼医术,遂成名医。永乐初,为医学正科。坐累,服劳役天寿山。为太监治病愈,推荐于帝,授御医,治难症多愈。仁宗立,求出为南京太医院。宣宗立,召还。正统中卒。
-
周用(1476-1547)
- 吴江人。弘治十五年(1536)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官南京兵科给事中、福建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曾谏迎佛及中旨迁黜尚书、都给事中等官,治中官黎安罪。有预平番禺盗功。嘉靖中累官工、刑、吏部尚书。卒官。赠太子太保,谥恭肃。
-
周道登
- 吴江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由庶吉士历迁少詹事。天启时,任礼部左侍郎。崇祯初,入阁。无学术,奏对鄙浅,传以为笑语。被交章论劾,乃罢归。卒。
-
周宗建(1582-1626)
- 吴江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历官武康、仁和知县、御史。有异政,多论劾。天启初,首先抗疏极谏客氏复入宫,虽违帝意,清议却由此敬重。历陈四事,其一专攻魏忠贤。忠贤怀恨,指使其党弹劾。宗建抗疏力驳,且抗疏直攻忠贤。忠贤益怒,嘱其门生曹钦程诬劾他,遂矫旨削籍、逮治。不久被李实疏劾,下诏狱毒打审讯,毙狱中。忠贤败,赠太仆寺卿。福王时,追谥忠毅。
-
金之俊(1594-1670)
- 江南吴江人。明万历进士,官至明兵部侍郎。入清仍旧职。历官至国史院、秘书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左都御史,加太傅、太子太保衔。顺治初年,屡上疏请蠲京畿田租,安抚游民,速行漕政,按律审盗,皆被采行。参与校定清律例,撰明崇祯帝碑文。受顺治帝倚重,屡乞休未允。康熙元年(1662)致仕家居。九年卒。
-
柳如是(1618-1664)
- 吴江人。初为吴越间艺妓,能诗,善画,色艺冠一时。常服儒衣,故称为柳儒士。后归钱谦益,改名为柳如是。明亡,屡次规劝钱谦益殉节不仕清廷,钱不从,迎降清兵,柳如是即投池殉节,未遂。后留金陵为尼,数月以病告归,以诗书为娱。
-
吴易(?-1645)
- 吴江人。崇祯末进士。福王时,史可法用为职方主事,令监军。奉命征饷江南,未还,扬州、吴江相继失守。走太湖,与同邑举人孙兆奎,诸生自炳等,武进吴福之等谋举兵,得千余人,屯长白荡,出没附近诸县。唐王闻,任命为兵部尚书。鲁王时,授兵部侍郎,封长兴伯。清兵至,败走。自炳、福之等死难,兆奎被俘,全军覆灭。后周瑞复聚众长白荡,迎易入营,事泄,被俘杀。
-
王锡阐(1628-1682)
- 别号天同一生。江苏吴江人。精通天文历算,兼贯中、西学说。发明计算金星、水星凌日的方法,并提出精确计算日、月食的方法,不差分秒。有极高的成就,顾炎武称其为“学究天人”。常登屋顶观察天象,彻夜不眠。对郭守敬之历算法及西方利玛窦之历算理论皆有研究,评论甚详。与同时之青州薛凤祚齐名,有“南王北薛”之称。著有《晓庵新法》、《五星行度解》、《晓庵先生文集》等。
-
陆耀(1723-1785)
- 江南吴江人。乾隆前期举人,考选内阁中书。历官军机处章京、运河道、湖南巡抚。先后上疏请兴山东兖州、泰安水利,开修运道月河,办理运河堤防工程,平湖南盐价,停各州县捐谷。
-
金士松(?-1800)
- 原籍江苏吴江,寄籍宛平(今属北京)。乾隆中期进士。历官侍读、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先后供职懋勤殿、南书房,督广东、顺天学政,典福建乡试。校勘《石经》。嘉庆初期卒。
-
徐大椿(1693-1772)
- 苏州府吴江人。号回溪道人。清代医生。他继承明代医家理论,强调保护元气乃“医家治人大义”。又善于对症下药,治愈疑难杂症。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和三十六年两次奉诏进京治病。著有《难经经释》、《伤寒类方》、《神农本草百种录》等。在戏曲音乐方面,也有深入研究,所著《乐府传声》一书,颇受戏曲界重视。又善作道情,有《泗溪道情》三十八首。乾隆三十九年,赠儒林郎。
-
陈去病(1874-1933)
- 原名陈庆林,字佩忍,号病倩。江苏吴江人。早年在家乡组织雪耻学会,鼓吹维新运动。1903年赴日留学,加入拒俄义勇队。次年在上海任《警钟报》主笔,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提倡戏剧改良。1908年参加同盟会,1922年任孙中山北伐大本营前敌宣传主任。后历任南京东南大学教授、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等职。
-
金天翮(1874-1947)
- 诗人。原名懋基,字松岑,号鹤望,笔名爱自由者、天放楼主人等。江苏吴江人。早年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在家乡兴办学校。1903年去上海,参加爱国学社,与邹容等鼓吹反清革命,翻译宣传孙中山革命事迹的《三十三年落花梦》和俄国虚无党史《自由血》等。1905年创作《孽海花》前四回,后由曾朴完成。1932年,与章太炎、陈衍等在苏州创办国学会。他的诗继承“诗界革命”精神,或反映重大政治事件,或描述农家苦乐,或表现国际题材,才调纵横,雄健豪宕,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
蓝公武(1887-1957)
- 吴江人。191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1913年赴德国留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回国。1917年后任《国民公报》社长、《晨报》董事、北洋政府国会议员。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运动。1923年在中国大学任教。1931年后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因宣传抗日救国主张,曾被日本宪兵司令部拘禁。1945年到解放区,任察哈尔省人民政府教育厅厅长、北岳行署民政厅厅长、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兼民政部部长。建国后,任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兼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委员。1957年逝世后,根据其生前意愿被追任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译有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
柳亚子(1887-1958)
- 爱国民主人士、诗人。吴江人。清末秀才。1903年入上海爱国学社读书。1906年参加同盟会,主编《复报》。1909年与陈去病等创建南社,后任该社主任。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后托病至上海,任《天铎》、《民声》、《太平洋》等报主笔。五四运动后,组织新南社,任社长。1925年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从事抗日民主活动。皖南事变后,与宋庆龄、何香凝、彭泽民致电斥蒋,被国民党开除党籍。1944年在重庆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返沪。1947年抵香港,参加发起筹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8年任民革中央常委兼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善诗,所作慷慨激昂,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
王绍鏊(1888-1970)
- 江苏吴江人。字却尘。1911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同年回国。曾当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任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先后参加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大革命时期,与沈钧儒等组织苏浙皖三省联合会,支持北伐战争,反对孙传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参与发起组织中华民国国难救济会。后赴张家口参加抗日同盟军。1945年与马叙伦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任常务理事。1949年参加筹备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财政部副部长。是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
唐进(1897-1984)
- 植物分类学家。吴江人。1926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艺系。1935年至1938年任英国皇家植物园访问研究员。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植物分类研究。是中国单子叶植物,特别是兰科、百合科、莎草科等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与汪发缵合作,发表三个新属和大量新种、新记录,并编写兰科、百合科资料,为编写中国植物志兰科和百合科奠定了基础。
-
倪征燠(1906-2003)
- 法学家。吴江人。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1912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员。1930年回国。后任上海第一特区法院推事、重庆地方法院院长、国民党政府司法行政部参事。1947年在东京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检察处首席顾问。1948后,任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系主任、教务长,同济大学图书馆主任。1956年后,历任外交部专门委员、法律顾问(大使衔)、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国际法院法官。著有《美国和美国司法制度》、《国际法中的司法管辖问题》等。
-
柳无忌(1907-2002)
- 文学评论家。江苏吴江人。柳亚子儿子。1925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曾参加清华文学社。1927年赴美留学,攻读西洋文学,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后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德国文学史。1932年回国任天津南开大学英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爆发后,赴长沙、昆明、重庆等地大学任教。1946年赴美讲学,后定居美国,先后在耶鲁大学、哈脱威克、匹兹堡、印第安纳等大学讲授中国文学。
-
黄文熙(1909-2001)
- 水工结构及岩土工程学家。吴江人。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系。1937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中央大学教授、水利系主任,中央水利实验处研究员、土工室主任。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华东水利学院教授,南京水利实验处处长,清华大学教授,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专用于水工结构及土力学。
-
费孝通(1910-2005)
- 社会学、人类学家。吴江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全体会议。1952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务院民委副主任,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员会副委员长。1980年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凌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赫胥黎奖章。1982年被选为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荣誉院士。1988年获《大英百科全书》奖。
-
冯新德(1915-2005)
- 化学家。吴江人。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8年获美国诺脱丹大学化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感光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专于高分子化学。
-
沈善炯(1917-2021)
- 微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家。吴江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1950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生物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
-
刘建康(1917-2017)
- 水生生物学家。吴江人。193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1947年获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鱼类学会理事长。
-
项怀诚(1939-)
- 吴江人。196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历任财政部预算司副科长,综合计划司副处长、副司长、财政部副部长、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