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青海省
古为羌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在今湟水流域置“护羌校尉”,管理羌人事务。三国魏、西晋时东部黄河以南属陇西部,黄河以北及湟水流域分属金城郡和西平郡,其余地区仍为羌人驻牧。十六国时东部河湟地区历经地方割据政权更迭统治。西晋永嘉末吐谷浑自阴山南下,入据后建立了吐谷浑王国,历450余年。元代东北部黄河以北湟水流域属甘肃行省西宁州;黄河以南今循化、贵德县一带属陕西行省河州路之积石州和贵德州;广大牧区分属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直隶中央宣政院;西北部部分地属甘肃行省沙州路。
清雍正三年(1725年)东部隶于甘肃省西宁道西宁府;西部和南部广大牧区统隶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简称青海办事大臣,西宁办事大臣),直属中央王朝理藩院。1929年青海省正式建立,以境内全国最大咸水湖-青海湖得名,治西宁县(今西宁市)。境域范围与今相当。
- 人口:492万
面积:72万多平方公里
在柴达木盆地(1956年)
1954年春天,第一批探路队才来到这里,接着科学家和勘探队人员就一批一批地涌了进来,在各处找到了许多储油构造。这些构造不仅成排地聚在一起,而且每个都很大,有的大到1千平方公里。有些探井现在也都见了油了。
勘探队员之家。
到处都是油砂。
重磁力队可以探明地下几千公尺深处的地质情况。
地震队用人工爆炸的方法来了解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队乘着羊皮筏在尕斯库勒湖上测量湖深和水温。
有些采井已经见油,新开辟的第二采区又在安装钻机了。
勘探队员穆乃鹏(左)和张运达,两年前还在大学里读书。
青海省用安2型飞机撒种造林(1959年)
青海省用安2型飞机满载桦、云杉等树种在积雪的荒山上撒种造林。
青海通火车(1959年)
兰(州)青(海)铁路已在8月间通车到青海民和,从而结束了青海省没有铁路的历史。
大捕青海鱼(1959年)
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水面拔海3千米以上。据初步调查,湖里的鱼,如果不把繁殖量计算在内,每年捕捞5万吨,可以捕捉40多年。解放前由于人少,从未捕捉过;今年这里建立了几个国营渔场,人民公社也组织了捕鱼队。
新发现的水晶矿(1959年)
青海唐古拉山地区发现了又多又好的水晶矿藏,大部分分布在拔海5700米左右的悬崖绝壁上,采矿者必须爬过冰川,登上雪峰。
青海的珍禽(1959年)
青海高原的丛山密林里有大量的珍禽异兽,马鸡就是基中的一种。为了挖掘林区财富,繁殖珍贵的野生动物,青海各地兴办了不少饲养场。
青海的鸟岛(1959年)
青海省青海湖的西部,有一个形状象蝌蚪、长约两公里的小岛,上面鸟类成群,鸟蛋成堆,走中路时一不小心就踏在蛋上了。今年青海省商业厅在湖上建立了国营渔场,有了一批帆船,人们才第一次在夏季来到了岛上。现在商业厅已派人从岛上拾回七千多个大雁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青海工作站也捉回几十只小雁来饲养。
一踏上鸟岛,就进入了鸟的世界。
岛睥鱼鸥。
岛上鸟窝成片,鸟蛋俯拾即是。
小班头雁一出蛋壳就能凫水。
雁蛋大而且鲜,可供食用。
大江之源(1)(1977年)
长江之源——尕尔曲。
长江源头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西南侧的冰塔林中流出的溶水,形成为沱沱河。
这是出冰川后的沱沱河上游河道。
深入江河源头进行冰川考察。
通天河上游二大支流——当曲与布曲的汇合处。
设在沱沱河上游海拔五千米的科学工作者的高山营地。
二十多年来,江源地区牧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图为高原牧场。
沱沱河沿气象站的探空雷达站。
青海高山病防治研究队,深入牧民帐房,进行调查研究。
沱沱河穿过三十公里长的祖尔肯乌拉山峡谷。
科学工作者在江源地区进行径流资源考察。
流动售货的“牦牛商店”,来到了放牧点。
生产队有了小型放映机,居住分散的牧民,看电影方便了。
布曲源头也是由冰川融水形成的。
江源地区河流两侧多为沼泽地带。
藏羚羊。
野牦牛。
野驴。
猞猁。
黑颈鹤。
斑头雁。
大江之源(2)(1977年)
在冰川、河流、湖泊附近分别生长着雪莲及其它各种高原植物。
雪莲。
黄河源(1979年)

早在公元七世纪上半叶我国就有人认定巴颜喀喇山北麓各姿各雅山下小泉溢出的潺潺流水,是伟大黄河之源。
考察队来到星宿海北侧的玛卡日埃山下,这里曾经是清代探河源专使祭河神的地方。
卡日曲流至星宿海中部,和约古宗列曲会合,形成黄河最上游的干流——玛曲。
眺望黄河正源——卡日曲源头地区。
二十多年来,约古宗列盆地的泉水,曾被误认为是黄河的正源。
一九七二年本报记者登上了巴颜喇拉山最高峰——海拔5201米的雅拉达泽。发现它属于长江和格尔木河水系,和黄河毫无关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湖泊室的调查人员在作河源湖泊水样化验。
测量湖水的深度。
搜集河源湖泊鱼类标本。
观察河源地区水生生物标本。
扎陵湖,湖水浅,颜色灰白。
鄂陵湖,湖水深,颜色青蓝。
河源考察队营地。
黄河源头地区水草丰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良好的高山牧场之一。这是座落在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之间的曲麻来县麻多公社。
这次考察队在鄂陵湖上新发现的鸟岛。
是扎陵湖小岛上野生的白唇鹿。
河源地区许多河段,河宽水浅,游鱼成群。
青藏高原上第一条铁路(1979年)
青藏铁路的起点——青海省西宁市。
在盐湖盐溶地段,采取推开盐壳,回填卵石砂的新方法修筑路基。
架设关角沟六号大桥。
青藏铁路通过海拔三千七百米的青海湖北岸,迂回盘旋,上下交叉降低高度后进入柴达木盆地。
铺轨。
铁路沿线的高原牧场。
格尔木——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