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名胜古迹

乐山市

乐山大佛*
在乐山市东岷江东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峭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合流处。大佛为依凌云山栖鸾峰断崖凿成的一尊弥勒散跏趺坐像,故又名凌云大佛。大佛为唐开元元年(713年)名僧海通创建,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完成,前后工程进行了约90年;上覆13层重楼,名大像阁,宋易名天宁阁,明末圮毁。大佛头与山齐,脚踏大江,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眼长3.3米,耳长7米。耳朵中间可并立二人,头顶上可置一圆桌,赤脚上可围坐百余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其右侧有凌云崖九曲栈道,沿崖迂回而下,可达江上。俗谓“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乌尤寺
在乐山市东1公里乌尤山上。乌尤山与凌云山相连,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为避沫水之害凿开,故又名离堆。山上有寺,原名正觉寺,创建于唐,北宋改今名。大雄殿内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像系香樟木精雕细镂而成,全身镀金,高约3米。寺右有罗汉堂,内塑五百罗汉。寺侧有尔雅台,传为汉犍为郡郭舍人注释《尔雅》处。尔雅台右侧临江绝壁凿有“中流砥柱”四大字,字径5米。

尔雅台
在乌尤寺罗汉堂侧。相传是汉代郭舍人注释《尔雅》的地方。郭舍人所注《尔雅》虽早已失传,但在晋人郭璞注释中可见。1921年,住持传度和尚重建。

离堆
即乐山市东乌尤山,与凌云山并列。当沫水、青衣江、岷江汇流之处,水势湍急,舟行极险。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治水,在凌云山与乌尤山之间(今麻浩口处),凿一衢道,以分水势,绕乌尤山而下,再与岷江汇流,以利航行。

凌云寺
在乐山市东凌云山栖鸾峰侧,与大佛相邻。创建于唐代,后废。今寺为明、清所建。建筑雄伟,是古今游览胜地。苏轼诗云:“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岩壁刻有“苏东坡载酒时游处”题字,清晰可见。其上有建国后修复的苏东坡载酒亭。凌云寺右侧有灵宝塔,与嘉州城隔河相望。

灵宝塔
在乐山市东凌云山灵宝峰。塔建于宋,明、清均曾修葺。为砖筑、方形十三层空心密檐式,高29.27米。下层特高,以上层层收缩,直至塔顶。内实为5层,有通光小孔,每层设佛龛,有石刻佛像。自塔门入,可通塔顶,俯瞰嘉州景色。塔以灵宝峰得名,凌云山有九峰,灵宝峰最奇,峰以塔取胜。

乐山岩墓
在乐山市郊柿子湾、麻浩、萧坝、蕴真洞、车子等地。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在今四川流行的一种墓葬,前人称为“蛮子洞”。四川岩墓以乐山市为最集中。岩墓依天然岩石凿成,宽敞如室,高低参错,高的难以攀登,低的埋藏地下。大的深约90米余,小的约6米。有的岩墓中还保留著题字。墓内外浮雕,题材丰富多样。

麻浩崖墓*
在乐山市东1公里麻浩湾。为一座东汉崖墓。墓室由墓门、享堂、墓道和棺室组成,深29.93米,最宽处10.9米,最高处2.8米。墓内石刻图像丰富,雕刻精美,出土文物内容丰富。

白崖三洞
在乐山市北5公里。洞名白云、朝霞、清风。传为宋逸民程公望注《易》处。洞下有小溪环流,名竹溪,碧水浓荫,景色清幽。

老霄顶
在乐山市郊高标山上。公元6世纪的北周时期,就在山上建弘明观等宫观楼阁。隋大业末年又建飞天神王殿。北宋改该殿为万寿宫,又名神霄玉清宫,老霄顶之名由此而来。顶上现存古建筑有万寿观(又名万寿宫)、万景楼、灵官殿以及其他楼台亭阁,形成较大规模的古建筑群。万寿观位于高标山之巅,始建于北周。后屡经兴废。清康熙七年(1668年),又重修。该观为穿斗结构,重檐歇山式顶,琉璃瓦屋面。面阔三开间,宽13.1米,进深12.5米,高9.9米,建筑面积168平方米。

台基为须弥座式,均用条石砌成。梁、柱用料硕大。斗拱50多朵,雕刻精美,装饰华丽,出檐深广,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万景楼位于万寿观南面,现存万景楼为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建,为穿斗木结构,重檐歇山式顶,屋面盖琉璃瓦。四柱三开间,长10米,进深9.6米,高8.2米,建筑面积144平方米。灵官殿位于万景楼西南20米,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建于古代石砌城墙的城垛上。

嘉州小三峡
在乐山市北约23公里岷江上。又称平羌三峡。北为犁头峡,中为背峨峡,南为平羌峡,全长8公里。是古代成都地区赴嘉州(今乐山)及经水路出川的交通孔道。峡区河道蜿蜒,江水碧蓝,两岸峭壁,风光绮丽。峡内两壁水下多岩壑,盛产江团,素为嘉州名食。自平羌峡以下至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迹甚多,久负盛名,李白《峨眉山月歌》诗有“影入平羌江水流”句,即此。平羌峡南口东岸有小镇,名板桥溪,唐称青溪驿,系历代邑宰迎送大僚上司处,杜甫有《宿青溪驿怀张员外十兄》诗。板桥溪下游约5公里西岸的锦江山麓名荔枝湾,盛产荔枝,味美闻名于世。

郭沫若旧居
在乐山市东35公里沙湾场正街。坐北向南,背负绥山(即峨眉山第二峰),面对沫水(即大渡河),是一座三进中式木结构小四合院。院后有一座小花园。第一院的左侧房间,是郭沫若诞生处。中院右侧房间是郭沫若“结婚受难”时的新房;后院紧连小花园,有一间面对绥山的厅房,即为郭沫若4岁半启蒙受教的“绥山馆”家塾。

峨眉山市
峨眉山#
在峨眉山市区西南7公里。雄踞四川盆地西南缘,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并称“佛教四大名山”。因山势逶迤,“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故名。有大峨、二峨、三峨之分。今游览地即大峨。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麓至峰顶50余公里,石径盘旋,直上云霄。山上寺庙创建于东汉,后历代续有增修。初流行道教。唐、宋以后佛教日趋兴盛,至明、清臻于极盛,一时梵宇古刹,大小寺庙近百座,为佛教著名普贤道场。自清以降,日久荒芜,原有寺庙多破败,至民国年间所存不及半数。建国后国家曾两次大规模修葺,重点寺庙和园林已面貌一新。大体上低山区属亚热带,中山区属温带,高山区属亚寒带。植物呈垂直分布,多达3000多种,动物种类也非常丰富。

报国寺
在峨眉山麓。是游山的出入门户。明万历年间(1573-1620)始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重修并改今名。山门有清康熙帝御题“报国寺”匾额。同治五年(1866年)扩建后,有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藏经楼等五重,建筑面积10600平方米,自前至后逐级升高。建筑宏伟,气势轩昂,各殿佛像金灿夺目。寺内著名文物有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彩釉瓷佛一尊,高2.4米。

万年寺
在峨眉山。由山麓报国寺上行约15公里狮子岭下。为峨眉山主要寺庙之一。创建于东晋隆安年间(397-401)。明万历中敕改圣寿万年寺。原殿宇七重,规模宏大,后几度兴废。1946年大火,除明代砖殿外几乎毁坏殆尽。现有殿宇两重,系1953年重建。砖殿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为外部通高16米,每边长15.7米的穹窿顶方形无梁殿。殿内有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铸造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铜铸像一尊,通高7.3米(白象及佛身高约各半),重62吨。殿内四壁下部有小龛24个,各供铁铸佛像1尊;上部横龛6个,列置小铜佛像307尊。

白龙洞
在峨眉山低山区象牙坡上“古功德林”中。又称白龙寺。创建于明,现存庙宇系清代重建。建筑面积286平方米。寺后原有一洞,即白龙洞。当地民间传说,洞即《白蛇传》中白娘子修炼得道处。惜早已坍塞。寺外两旁林荫夹道,古楠参天,传为明隆庆时(1567-1572)别传和尚所植,按《法华经》口诵一字,植一株,共植69777株,时称古功德林。

仙峰寺
在峨眉山九老峰下。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本炯和尚创建。旧时殿宇四重,覆以锡板铁瓦,素称山中古刹。现存殿宇多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修葺重建。由财神殿、大雄殿、舍利宝殿及厢房组成两组四合院。建筑面积4450平方米。背负危岩,面向华严峰,林木葱茏。寺右数百米,即九老洞。深不可测,传说洞中有九老仙人,黄帝曾问道至此。洞右有三皇台。置身台上,极目百里,秀嶂平畴。寺周围为猴群栖息之地,常向游客讨食。

纯阳殿
在峨眉山赤城峰下华严坪。宋时名峨眉观。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建。崇祯六年(1633年)增修,并改今名。原为道教宫观,清初重修,改祀弥勒。殿坐南向北,木结构,复合四合院布局,有山门、正殿、藏经楼等建筑,面积1945平方米。四周古木苍翠。殿前不远处有一石,名普贤石,传为普贤登山憩息处。前行数百步山口,即慧灯寺旧址,在此可纵观峨眉山诸峰;仰望金顶,悬岩峭壁,离天咫尺。

伏虎寺
在峨眉山麓伏虎岭下报国寺西约1公里。始建于唐。寺为峨眉山大庙之一,几经兴废,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寺宇建筑纵横交错,构成若干四合院。占地百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殿堂宽敞,气势巍峨,四周楠木参天。寺虽覆于翠绿中,但屋瓦终年不败叶,清康熙帝曾题赐匾额“离垢园”,墨迹尚存。

神水阁
在峨眉山皇帽峰下。又称圣水阁。因阁前有玉液泉而著名。现存三合小院,建筑面积876平方米。泉出石下,清澈无比,终年不涸,俗称神水,清乾隆时(1736-1795)改今名。泉旁石壁有不少历代题刻,其中“大峨”二字传为吕纯阳书。

洗象池
在峨眉山钻天坡。明称初喜庵,规模甚小,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扩建为寺。因庙前有一六角形小池,传为普贤浴象处,故名。屋顶为锡瓦、铅皮覆盖。殿内祀观音、地藏、大势至。殿宇寓于一片冷杉林中,海拔约2100米。

遇仙寺
在峨眉山长寿坡。位于仙峰寺与洗象池之间,海拔1700余米。清同治元年(1862年)圣怀和尚兴建。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寺踞高岗,临深涧;溪水轰鸣,山峦掩映。传说古时有一游人,赴峨眉山求仙,到此盘缠用尽,正坐地休息,欲行不能之际,忽遇一打柴老叟,虽衣衫破旧,然童颜鹤发,气质不凡。游子求告老叟,得赐一竹杖,乘之化龙,始得还乡。后庙宇增修,遂名遇仙。

洪椿坪
在峨眉山天池峰下。系地名,亦系庙名。明楚山性一禅师开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峨云禅师重修,因寺前有洪椿古树,故易今名。殿宇崇宏,廊庑相连,佛像俱存。木结构三重殿宇,系复四合院组合。建筑面积为3320平方米。昔有康熙帝赐匾“忘尘虑”及对联,均佚,惟乾隆帝所赐对联一副,仍悬大殿。寺内有清末刻制七方千佛莲灯一具,高约2米,直径1米,刻龙纹7条,佛像数百躯,雕镂精细,工艺高超。古刹雄踞天池峰下,海拔约1100米,四周秀峰环立,两侧深谷溪涧,古木扶疏,幽清静雅。

雷音寺
在峨眉山玉女峰下解脱坡,距伏虎寺2公里许。明嘉靖时(1522-1566)名观音堂,万历初年改名雷音寺。清初名解脱庵,传说入山于此解脱尘凡,出山于此解脱险阻,故名。光绪十年(1884年)改建,更今名。现存一四合院,建筑面积1674平方米。山下有桥名解脱桥,跨瑜伽河上。

清音阁
在峨眉山牛心岭下,距山麓报国寺约15公里。为峨眉山胜景之一。现有楼、阁、亭、台等群体,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岭东有白龙江,岭西有黑龙江,两水汇于清音阁下,合流处有一石,色黑褐有光泽,高数米,状若牛心,名牛心石。石上不远处,有石拱桥2座,分跨黑白二水,名双飞桥。水出桥后,冲击牛心石,浪花四溅,晶莹如珠。清音阁西,有黑龙江栈道及“一线天”。断崖长数百米,两山壁立如削,形成夹缝;绿荫蔽日,天光一线。

飞来殿
在峨眉山市区北2公里尺来岗上。俗称大庙。殿建于宋、元时期。殿正面檐柱三开间,长18.28米,内柱分成五开间,进深五开间,长13.26米。明间左右两柱上塑金身泥胎蟠龙两条,栩栩如生,有宋、元时期风格。屋顶是歇山式,覆盖小青瓦,系明、清时改建。

伏虎寺铜塔
在峨眉山伏虎寺大雄殿左侧塔亭内。铸造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由永川信士万华轩施铸。塔身呈八方形,通高5.8米,为十三级楼阁式铜塔。正面设塔门,额铸正书阳文“南无阿弥陀佛华严宝塔”,两侧联文:“皇图巩固,帝道遐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佛日增辉,法轮常转,法界有情,同生净土”。联旁铸守门神像各一。其余七面均铸神像6排。上接十三级八角形重檐楼阁,各级均铸佛像,共4700余尊,像间铸《华严经》。

金顶
在峨眉山顶峰。海拔3065米。寺庙建于东汉,称普光殿,为峨眉山古寺之一。山多雷火,虽历代修葺,仍屡建屡废。正殿永明华藏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修。殿后最高处,原有铜造佛殿一幢,阔20余米,深数米,俗称金殿。中祀普贤菩萨。睹光台是观日出、云海、“佛光”之地。危崖凌空,前为万仞绝壁,俗称舍身岩。

夹江县
夹江千佛岩
在夹江县城西北3公里青衣江畔。两岸山势近逼,形若峡口。石刻分布在悬崖峭壁上,共150余龛。最突出的有净土变龛、毗沙门天王龛、弥勒坐佛龛、维摩变龛和观音像龛等。弥勒坐佛龛最大,高2.7米,造型精美。净土变龛,在2米见方龛内,镌270余尊各种形象人物,华美严谨。石刻年代可考者,有唐开元、咸通及大中十三年(859年)等题记。

杨公阙
在夹江县城东南约10公里双碑村。又称二杨阙。一为杨宗阙,一为杨畅阙。阙身以5块石垒成,高5.07米,宽1.33米。两阙相距12.9米。

金像寺石刻
在夹江县城西北5公里千佛山。寺已毁,寺后山上的摩崖造像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石刻有5龛、60余尊佛像。第二龛除正中千手观音外,上下两排刻佛像26尊。第四龛高5米,宽6米。千佛山,森林茂密,溪水潺潺。

井研县
三江白塔
在研城镇南15公里的三江镇,宋建。

明御史陈效墓
在研城镇东北12公里的研经湾。

千佛岩
在岩城镇南8公里的千佛寺,有多尊摩崖造像。

犍为县
全雅石贞节牌坊

清建蕊珠宫八角飞檐亭

“龙池春涨”

玉津镇:明代文庙

罗城镇:“山顶一只船”,镇区长200多米,呈船形。多清代建筑,古朴典雅。

沐川县
古城堡

沐溪镇:清建永济桥

黄丹镇:水观音、黄丹溶洞群

高笋乡:平顶寺和尚敦塔

凤村乡:桂香桥、千佛岩

马边彝族自治县
褚葛亮南征所筑“石丈空”险道

大佛岩

大竹堡
在民建镇西北20公里,四周林密,栖息大熊猫。

劳动乡:石牌子崖墓、芭蕉溪崖穴

荣丁乡:长川洞、东皇殿

峨边彝族自治县
马鞍山
一片连绵不绝的原始森林,面积广达180多平方公里。4288米高的马鞍山,生长著种子植物约3000种,其中珍稀濒危的30种,药用植物1500种,名贵花卉200种。

“黄花”伴“大叶”,黄花为驴蹄草,大叶为忍冬科荚迷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