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新竹县

新竹最早是“竹堑社”平埔族-道卡斯族的生活居住地。新竹旧名‘竹堑’,是由平埔族语音译而来的。1626年,西班牙占据北台湾后,曾有西班牙人到竹堑传教。当地大规模的开发,是从1661年郑成功入台令部属屯垦算起,主要屯田蓬山、后龙地区,势力广及竹堑。隶属天兴县,并置通事管理竹堑番社。1683年台湾并入清朝版图(康熙二十二年),竹堑改属诸罗县。

1691年王世杰获准带领亲族180余人以暗仔街为中心垦植竹堑,广兴水利开发良田。而粤籍徐立鹏1725年带领族人进入新竹、竹北、香山、新丰等垦殖,形成客家移民聚落。雍正元年(1723年),淡水厅治设于竹堑。成为清朝时期北台湾的一个重镇。1826年,竹堑进士郑用锡等人兴建竹堑城获准,于1827年兴工,筑造砖石造城墙与四座城楼。清光绪元年(1875年),淡水厅废除,竹堑改称并设县治。

甲午战争后,新竹成为抵抗日军接收北台湾的重要据点。日本占领台湾后,将新竹划归台北县,并置新竹支厅管理。1920年9月合新竹、桃园支厅为新竹州,州治设于新竹郡(1930年新竹市自新竹郡分出,州自改新竹市)。台湾光复后,分原新竹州、桃园、中坜、苗栗等地改置八区一市,设置新竹县政府,设县治于桃园。国民党政府迁台后,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分为桃园、新竹、苗栗三县,此时的新竹县之县治设于新竹市。1982年,新竹市与香山乡合并升格为省辖市。

人口:48.18万(2006年6月底统计数字)
面积:1,427.6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