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絮谈

沙枫

西片译名中的“小”字

朋友谈起,讲西片译名的文章,有人喜欢看的。就看一九七四年圣诞放映的首轮西片吧。有下面十一部:

The Poseidon Adventure
《海神号遇险记》

Juggernaut
《皇家邮船爆炸记》

The Days of the Dolphin
《海豚妙破间谍网》

Digby, the Biggest Dog in the World
《乌龙博士大笨狗》

The Crazy Bunch
《疯狂贼世界》

The Great Gatsby
《大亨小传》

Gold Rush
《寻金热》

Freebie and the Bean
《鬼马双警》

The Birds Do It, The Bees Do It
《性生活》

The Little Indians
《天网恢恢》

Gone in 60 Seconds
《粉身碎骨飞车党》

圣诞期间,戏院推出的影片,都是阖府统请,老幼咸宜的。因此,没有色情凶暴的电影。

上述十一部片,中文译名使人有较深印象的,只有两部,一是《寻金热》,二是《大亨小传》。《寻金热》是旧片重映,这部片名的译名,在《译林絮谈》第二集谈过了。现在就只谈谈《大亨小传》吧。

影片原名“Gatsby”,是美国大亨,如果译音,仿“巴比龙”的译法,便译为“加斯比”。现意译作《大亨小传》,是依照小说中译本的译名的。

当然,可以译作《大亨传》、《大亨正传》,以至《大亨情史》之类。现在译作《大亨小传》,其中一个“小”字,与“大亨”中的“大”字,起强烈对照,是经过修辞推敲的。

仿此,则凡有“大”字的,都可加一“小”字了。例如,《大贼小传》、《大师小传》、《大帅小传》、《大官小传》,以至《大乜*小传》、《大物小传》了。

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美国有一部电影“The Story of G. I. Joe”,假如当时中文译名译作《大兵小传》,是合适不过的,似胜于译作《美国大兵传》。

西片译名,加一“大”字,可助声势,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如在适当之处,加一“小”字,也是不可小觑的。

至于采用有“小”字的成语来作西片译名,有时也很不错的,例如“Melody”之译作《两小无猜》便是。

*(编者注)“乜”在粤语中是“什么”的意思。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