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物

福州市

陈宝应(?-564)
晋侯官人。世为闽中著姓。侯景之乱,随父羽据郡起兵,故帝授以晋安太守,封侯官县侯。入陈,迁闽州刺史,编入宗室,子女并加封爵。娶留异女为妻,朝廷讨留异,遣兵助异,又资周迪兵粮,出攻临川。及留异、周迪兵败,朝廷遣章昭达督众军征讨,宝应兵败,执至建康被杀。

许将(1037-1111)
福州闽县人。举进士第一。历同知礼院、右正言、判吏部流内铨。契丹重兵压代州境,出使辽,指斥其欲占代州之谋。授知审官西院,坐事黜知蕲州。元祐四年(1089),拜尚书右丞。崇宁初,进门下侍郎。改奉国军节度使。告老,为佑神观使。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定。

林希
福州人。第进士。宋神宗朝,历同知太常礼院、著作佐郎等。元丰中,受诏修《两朝宝训》。哲宗朝,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等。为谏官所论,出知苏州,徙宣、湖、杭等州。绍圣初,复为中书舍人,修撰《神宗实录》。尽黜元祐群臣,密参与其议,起草贬司马光、吕公著、苏轼等数十人诏令,迁礼部、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罢知亳州。徽宗立,徙知大名等地。卒,追赠资政殿学士,谥文节。

王祖道(?-1108)
福州人。举进士,又举制科。历监察御史,知汀、泉、福、海诸州,左司谏等。蔡京开边,祖道以直龙图阁、知桂州,用官爵、金帛诱王江酋杨晟免等纳土,夸大其功,并建城邑,置黔南路,调兵镇守,输内地钱布、盐粟,以供其地。祖道因拓土设州有功,迁显谟阁侍制,擢龙图阁直学士,召为刑部尚书。卒,赠宣奉大夫。

余深(?-1128)
福州人。元丰进士。崇宁初,历著作佐郎、司封员外郎、殿中侍御史等。以蔡京力荐,骤至执政于大观二年(1108)以吏部尚书拜尚书左丞,旋以中书侍郎转门下侍郎。蔡京致仕,深感不安,累疏请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青州。政和二年(1112),京赴都堂治事,于是深复入为门下侍郎。七年(1117),拜少宰。又拜太宰,封卫国公。因事请罢,出知福州。谄附京,结为死党;京策划奸谋诡计,以深为首。为言者累章所奏劾,颇为畏惧,乞致仕。建炎时,降为大夫,临江军居住,遇赦,归乡而死。

黄洽(1122-1200)
福州侯官人。隆兴进士。历国子博士、太常丞、右正言、御史中丞等。久居谏官,尽言无隐,指斥朝政阙失,切中要害,拜参知政事,除知枢密院事。屡乞归田,遂于庆元二年(1196)致仕。卒,赠金紫光禄大夫。

黄斡(1152-1221)
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字直卿,号勉斋。少从朱熹读书,熹称其“志坚思苦”。后历官汉阳军、安庆府,多有政绩,安庆人称以“黄父”。后主管亳州明道宫,不久告老还乡。

陈志强
福州闽县人。淳熙进士。入都待铨选,除太学录,迁太学博士,数月转国子博士,又迁秘书郎。入馆半年,擢右正言。嘉泰三年(1203),拜右丞相,累封秦国公,为官贪鄙。见书无贿赂,则不阅,凡求进有请,必议价而后予。纵子、弟亲戚索取贿赂。罢相,累谪雷州安置,卒于广州。

郑性之(?-1254)
福州人。嘉定进士。历知赣州及隆兴、建宁府。端平元年(1234),召为吏部侍郎,入对,建请即开言路,国戒谗谄,整饬朝纲。擢左谏议大夫,又请理宗鉴古今天下安危之变,虚心纳善。官至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加观文臀殿学士。致仕,卒。

陈韡(1179-1261)
福州侯官人。开禧进士。嘉定中,献策遣将派兵,击败进犯安丰之金军。绍定中,以宝章阁直学士、知南剑州,以福建路兵马钤辖兼招捕使,攻破晏彪起事,镇压陈三枪农民起义,俘获三枪。淳祐四年(1244),升兵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后提举佑神观。致仕,终年八十三。赠少师,谥忠肃。

王伯大(?-1253)
福州人。嘉定进士。知临江军,赈荒有法。累迁枢密副都承旨兼左司郎中,进对,劝戒理宗知国家危亡,改革朝政,又极论边事。淳化七年(1247),拜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次年,拜参知政事。被论罢,以资政殿学士知建宁府。卒。

张磻(?-1257)
福州人。嘉定进士。历太常博士、国子祭酒、礼部侍郎、权兵部尚书等职。宝祐三年(1255),拜签枢密院事,升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五年(1257),拜参知政事,无所建树。守原官致仕。卒,赠少师。

常挺(?-1268)
福州人。嘉熙进士。累官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疏论边帅三事:辟实才,奏实功,招实兵;朝廷二事:选良吏,擢正人。历太常少卿兼国子司业,工部侍郎、给事中,吏部尚书等。咸淳三年(1267),拜参知政事,封合沙郡公。次年,致仕。旋卒,赠少保。

黄镐
侯官人。明正统十二年(1447)由进士试用都察院。因明习法律不久授御史。十四年巡按贵州,群苗尽叛。有固守平越功。升广东、浙江佥事。成化中,历任广西左布政使、吏部左、右侍郎、南京户部尚书。曾讨平高、雷、廉盗。总督南京粮储,有才识,敏于官吏事,理盐政,多所兴革,时论称赞。十九年致仕,死于道。赠太子少保。

林瀚(1434-1519)
福州府南郊林浦人。明成化进士。弘治元年(1488年)参与修《宪宗实录》兼经筵讲官,不久升国子监祭酒。上疏请开科广招人才,后任礼部右侍郎兼任国子监,历任吏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职。为人刚直,不畏权势。正德元年(1506年),改官南京兵部尚书。当时太监刘瑾乱政,南京给事中戴铣等上书弹劾,被刘瑾逮捕入狱,众人恐惧,惟林瀚独往探望并且赠送银两。因得罪刘瑾,被贬谪为浙江布政司、右参政,并罢归乡里。刘瑾被诛,他又复职,以年老致仕,卒谥文安。工书,善诗文。

林庭机(1506-1581)
瀚第三子。明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历官南京祭酒、工部尚书。穆宗立,调南京礼部。致仕归。万历九年死。赠太子太保,谥文僖。

林烃
庭机次子。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累官南京工部尚书。林氏三世五尚书,为当时所称颂。

许天锡
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明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吏科给事中。时言何天衢、倪天明与天锡并负时望,都人有“台省三天”之曰。十二年建安书林失火,大同失事,十七年天变诏求言,他都有疏言,与御史何深核查牛马房,建议改进十四事,每年节省刍豆费五十余万。武宗即位,疏请痛加修省,广求直言,升工科给事中。正德改元,使封安南,在道升都给事中。三年(1508)还朝,见朝事大变,敢言者皆贬斥,而刘瑾肆虐加甚,大愤。清核内库,得瑾侵吞数十事,知奏上必罹祸,遂自尽。或曰瑾惧发其罪,夜令人缢杀之。

张经(1492-1555)
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明正德进士。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患猖獗,受命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军务,负御倭全责。其时,朝廷派奸相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督视海防,意欲速战。他认为倭强我弱,战必败,须待檄召永顺、保靖兵至才能言战。文华不满,上疏诬劾张经“糜饷殃民,畏贼失机”。疏文尚在途中,永顺保靖兵至,他督师合围倭寇,大战于王江泾,斩倭首1900余级,焚溺死者无算,取得大胜,史称“东南战功第一”。时朝廷已下令逮捕他,捷报到达京师,严嵩诬他冒功,嘉靖帝听信谎言,把他杀害。直到穆宗隆庆初年才得昭雪。

邵捷春(?-1641)
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明万历进士。累官稽勋郎中。崇祯十二年(1639)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为人清谨,治蜀有惠政,张献忠陷剑州,屠绵州,逼成都,捷春坐失地,逮下狱,饮药死狱中。福王时,赠兵部右侍郎。

翁正春
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明万历中,为龙溪教谕。二十年(1592)进士第一名,授修撰、累迁少詹事。三十八年任礼部左侍郎,代理部事。极言时政缺失,献八箴筹等建言。被弹劾徇私,自是不安其位,以侍养归。天启元年(1621)起为礼部尚书。抗争违魏忠贤意,受责,乞归。不久卒。崇祯初,谥文简。

曹学佺(1574-1647)
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明万历进士。累迁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右参政、按察使。因抵制修建蜀王府,触怒宗藩,被罢官。天启二年(1622年),起为广西右参议。以撰《野史纪略》得罪魏忠贤党,被劾削职。家居二十年,专事著述。唐王朱聿键在闽中称帝,起授太常卿,迁礼部尚书。清兵入闽,自缢而死。

陈若霖(?—1832)
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乾隆进士。历官至工部、刑部尚书兼顺天府尹事。先后出任浙江等省巡抚,湖广、四川总督。疏请修筑浙江塘堤,勘察湖北京山黄家陵堤工,疏筹浚筑事宜,皆得准行。道光十二年卒。

林则徐(1785-1850)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嘉庆进士。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年底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输入。次年,他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协办走私商,严令英商缴出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并与邓廷桢、关天培合作,建炮台,组织民众,训练兵丁,多次打击英军的武装挑衅。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编成《四洲志》,并译外国科学、军事技术等著作,开创了近代研究西方的风气。二十年春,任两广总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广州防守严密,英国不能得逞,遂北上攻占定海,陈兵大沽,清朝政府妥协求和,林则徐受投降派诬害,革职充军新疆。在新疆仍督民垦辟屯田,兴修水利。后起用为陕西巡抚,擢云贵总督,先后镇压西北和西南少数民族起义。二十九年,咸丰帝即位,再充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途中病逝潮州。

王庆云(1798—1862)
福建闽县人。道光进士。历官至户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咸丰中,先后出任陕西、山西巡抚,四川、两广总督。熟悉时事,尤其精于财政。咸丰帝即位,上疏论时政,言及“国计”颇详。请禁庄头增租,定清查山西亏空章程,清厘江、苏、皖三省积欠。对山西、闽浙、广东、陕西盐务,新疆南、北路军费,东河、南河修防经费等皆有措置,多被采纳。同治元年卒。

沈葆桢(1820-1879)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道光进士。娶林则徐次女为妻。初任监察御史,咸丰五年(1855年)任九江知府,随曾国藩管营务。次年,署广信知府等职。参与镇压太平军,受曾国藩赏识。十一年,升任江西巡抚。同治五年(1866年)由左宗棠推荐,任福建船政大臣。十三年,日军寻衅琉球,窥视台湾,被派为钦差大臣,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沈葆桢率领舰队前往台湾,在台部署防务,修城筑垒,积极备战。日军退后,沈葆桢留台湾,进行改革,增设台北府,组织人员重修台南府城,开采基隆煤矿,修公路,以加强高山与平原之间的联系。光绪元年(1875年),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参与经营轮船招商局。大力扩充南洋水师,加强海防。

王有龄(?—1861)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道光中,捐纳为浙江盐大使。历官江苏布政使,浙江盐运使、按察使,巡抚。咸丰中,调赴上海议订通商税则。得两江总督何桂清信任,率兵与太平军战于余杭、严州。咸丰十一年,杭州城破自杀。

郭柏荫(?—1884)
福建候官(今福州)人。道光进士。官历给事中至护理江苏巡抚,署湖广总督。咸丰、同治中,会办福建团练,镇压两湖地区会党,筹办善后。同治十二年(1873)辞官,光绪十年卒。

林绍年(1849—1916)
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同治进士。官历御史至军机大臣兼邮传部尚书,度支部、民政部侍郎,弼德院顾问大臣。光绪中,上疏请停“进献”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先后出任云南巡抚兼署云贵总督、河南巡抚。措置云、贵、广西等地交边事务。曾上疏请预定立宪政体以维系人心,免州县丞吏回避本籍。

林泰曾(?-1894)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福建船政学堂毕业,管带北洋海军镇远舰。中日甲午战争时,参加大东沟海战,赐号“霍春助巴图鲁”。返航威海时,军舰触礁受伤,愤恨投海死。

刘步蟾(1852-1899)
字子香。福建侯官(今福州)人。近代海军将领。与邓世昌、丁汝昌齐名。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州福建船政局学堂。光绪初年,赴欧洲学习枪炮、水雷技术;会办北洋操防;赴德国购买定远舰,累官至海军右翼总兵。海军规制多出其手。1880年任北洋海军“镇北”舰管带。甲午中日战争时,任“定远”号旗舰管带,参加大东沟海战,击沉敌舰三艘,运送铭军八营登陆。赐号“格洪额巴图鲁”,升记名提督。次年,威海之役,壮烈殉国。

严复(1854-1921)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十四岁时,以第一名优异成绩,考入福州马尾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毕业后在建威、扬武等军舰实习。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随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到台湾,筹备海防。光绪二年(1876年)留学英国海军学校。五年回国,历任福建船政学堂教习,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总办,京师大学堂附设编译局总办。其早年主张维新变法,反对顽固保守,曾撰写《原强》、《论世变之及》、《救亡决论》等文,翻译《天演论》、《原富》、《穆勒名学》等名著,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激发国人救亡图存,对近代思想界影响极大。严复译文简练,态度严谨,首倡“信、达、雅”为翻译标准。辛亥革命以后,思想趋向保守。民国4年(1915年)参加筹安会,拥袁世凯称帝,晚年提倡尊孔,反对五四运动。

陈衍(1856-1937)
字叔伊,号石遗。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82年中举人。1905年曾提倡维新。变法失败后,到武昌湖广总督张之洞处任官报局总编纂。后任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入民国后,历任京师大学、厦门大学文科教授。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等创立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他是晚清宋诗派的理论家和同光体诗人,与郑孝胥同为闽派诗的首领人物。他通经史训诂之学,特长于诗。著作很多。

林旭(1875-1898)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光绪十九年(1892年)解元。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入京应试。康有为发动各省举人联名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林旭在福建举人中广为游说。成为“公车上书”的赤诚爱国志士。旋任内阁中书,慕康有为学说,遂受业于康。二十四年,倡立闽学会,成为实际领导人;与粤、蜀、浙、陕各学会相呼应,极力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保国会正式成立后任董事,在维新政坛上声誉日隆。六月,光绪帝下诏变法,九月,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谭嗣同、杨锐、刘光第等四人共同参预新政,掌握军机处大权。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的反扑,光绪帝被囚禁,军机四卿全部下狱。九月二十八日押赴菜市口斩者六人,临刑前,林旭迎天长啸:“君子死,正义尽!”然后放声大笑。视死如归,年仅二十四岁。

杨树庄(1882-1934)
福州市人。国民党海军上将。北洋政府时期曾任海军总司令。1927年3月,他率领海军归附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南京政府建立,他首任海军部部长,并兼任福建省政府主席。

萨福均(1886-1955)
福州市人。1910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1911年回国。曾任粤汉铁路局帮办工程师,川汉铁路局副工程师,个碧铁路局总工程师,胶济铁路局工务处处长,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参谋、工务司司长,滇缅、叙昆铁路工程局局长,粤汉铁路管理局局长,川滇铁路公司总经理兼川滇、滇越铁路线区司令,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技监兼路政司司长。建国后,历任西南交通部副部长兼西南铁路工程局副局长、铁道部参事室主任。是我国早期铁路建设与管理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林觉民(1887-1911)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考入福建高等学堂。于三十一年东渡日本留学,入庆应大学文科学习哲学,加入同盟会,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年)春,得黄兴、赵声通知,归国约集福建同志参加广州黄花岗之役。三月二十九日(4月27日),在黄兴领导下,率领一部分敢死队,猛攻两广总督衙门。进入后堂后,发现总督张鸣岐已经逃走,焚署而出;到东辕门,与包抄的清军展开血战,受伤被擒。审讯时威武不屈,就义时面不改色。年仅二十四岁。起义前,曾给其父和妻子书写《绝命书》,痛言为国、为革命牺牲虽“百死而不辞”。遗作《绝命书》,现藏福建省博物馆。

陈绍宽(1888-1969)
福建闽侯县胪雷乡(今福州市郊区)人。中国旧海军界耆宿。国民党海军上将。清末毕业于南洋水师学堂。1919年为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曾任国民党政府海军舰长、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出席联合国第一次大会,任中国代表团海军顾问,并作为中国海军代表接受日本投降。自清末到抗战,从事海军事业四十多年。1945年底,被蒋介石免职,愤而归隐家乡。解放战争后期,与中共地下组织建立联系,并策动一部分海军官兵起义。福州解放前夕,拒绝蒋介石去台湾的电召,通电拥护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福建省第一至三届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是第一至三民全国人大代表。

王冷斋(1892-1960)
福建福州人。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校。曾参加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运动。后任北洋政府陆军部谘议、亚东通信社总编辑、远东通信社社长、京津晚报社社长、北平市政府参事兼宣传室主任。1936年任河北省第三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时逢侵占丰台的日军以营舍不够居住为由,要求在宛平县管辖的丰台至芦沟桥地带建营房和飞机场,遭到王与当时北平市市长秦德纯的严辞拒绝。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坚持抗战。不久隐居香港。1946年定居北平。建国后,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历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芦沟桥事变始末记》、《芦沟桥抗战纪事诗五十首》。

周士观(1892-1984)
福州市人。1917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应用化学科。1922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青岛市卫生局局长。1933年参加我国第一部药典《中国药典》的编审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9年参加国民主建国会。建国后,任民建第三届中央副主任委员、第四届中央副主席。是第四至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刘崇乐(1900-1969)
昆虫学家。福州人。192代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1924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教授。1935年创办清华大学昆虫学研究所。1949年后,历任北京农业大学昆虫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中科院昆明分院副院长、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英国皇家昆虫学会会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我国发掘天敌资源进行害虫生物防治的倡导人之一。

傅鹰(1902-1979)
化学家。福州人。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28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东京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教授,厦门大学教务长、理学院院长。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委员。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的教育和研究工作,是中国胶体及表面化学的奠基人。

邓叔群(1902-1970)
真菌、植物病理和森林学家。福建福州人。1928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植物病理学博士及森林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37年后对我国西南、西北原始林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制订出一整套科学经营管理森林的制度,为黄河上游的水土保持和林业保护作出了贡献。1945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在真菌研究方面曾发现四个新属、一百二十个新种,均为国际公认。四十多年中亲手采集和鉴定的真菌标本数以万计。

胡也频(1903-1931)
小说家、诗人。福建福州人。1920年在当学徒时,因不满店主虐待逃往上海。后入大沽口海军学校学习。学校停办后到处流浪。1924年与友人合办《民众文艺》周刊,开始发表小说和诗歌。1929年与丁玲、沈从文编辑《红黑》月刊,开始接受马列主义,思想有较大进步。1930年因在济南学生宣传革命,受到反动当局注意,被迫返回上海。加入“左联”,任执行委员和工农兵通讯委员会主席。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17日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后被枪杀,是“左联”五烈士之一。

郭化若(1904-1995)
福建闽侯(今福州)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秋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炮兵科。参加南昌起义。后历任红四军军部参谋处处长、红一军团总指挥部参谋处处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代理参谋长,总司令部秘书长,红军教导师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中央党校军事教育处处长、延安炮兵学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全国解放后,历任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华东公安部队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十二大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林遵(1905-1979)
福州人。林则徐侄孙。1924年入烟台海军学校学习。1929年赴英国,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1934年回国。后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办公室海军参谋,驻美国大使馆海军副武官,西沙、南沙群岛舰队指挥官,国民党政府海防第二舰队司令。1949年率所属二十五艘舰艇在南京笆斗山江面起义。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军事学院海军教授会主任、海军系副主任,海军学院副院长,海军舰队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唐仲璋(1905-1993)
寄生虫学家。福州人。1932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系。1949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建国后,历任福州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专于寄生虫病病原的研究。在双腔科吸虫病的病原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方面,发现我国有多种陆地蜗牛、螽斯、针蟀和蚂蚁是本类病原的中间宿主,提出双腔科吸虫病的病区分布特点和流行规律。

高士其(1905-1988)
作家。福州人。1925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1927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化学系细菌专业。1930年毕业于芝加哥医学研究院。在美国从事细菌研究时,因病毒感染致残。1930年回国。1935年开始从事科普作品的创作。1937年到延安。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是第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著有科普著作《细菌与人》、《菌儿自传》,儿童科学诗集《我们的土壤妈妈》、《科学诗》。有《高士其科普创作选集》(上、下集)。

郑作新(1906-1998)
鸟类学家。福州人。1926年毕业于协和大学生物系。193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协和大学教授兼生物系主任、教务长、理学院院长,福建科学研究院、福建省科学馆生物系主任,中央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所研究员兼北京自然博物馆副馆长、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动植物种科学组长。中国动物学会和鸟类学会的发起人之一,曾任两个学会的理事长。长期从事中国鸟类研究。曾发现十多个中国鸟类新品种。所著《中国鸟类区系纲要》,列有鸟类一千一百八十六种和九百三十五个亚种,是最完整的中国鸟类专著。发表论文一百二十余篇、研究专著十四种、科普作品二百五十余篇。

林同炎(1912-2003)
生于福州市。193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学院,1933年获美国加州柏克利大学硕士学位,并获得国内外四年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33-1946他在国内任成渝铁路桥梁课长,滇缅铁路设计课长,工信公司总工程师以及台湾糖业铁路处长等职。1946年-1976年他任美国加州柏克利大学教授,结构工程系主任,全校教育改进委员会委员,并获得过全校多种最高奖状。1994年又荣获其校友会颁布的校友奖状,该奖每年从其三十多万校友中遴选出一名。他于1954年在美国创办“林同炎工程事务所”,并在南北美及亚洲各国设立分公司,员工共达五百名以上。

林氏曾任美国联邦政府、加州州政府及各大公司的工程顾问。他所设计的高楼大厦及各式桥梁(包括台湾原山、关渡、碧潭等桥),得奖状者不胜其数。他所建议的跨洲大桥有连接亚、美于白令海峡,以及贯通欧、非于直布罗陀海峡。他于1980年提出上海黄埔大桥方案,是在海外提出开发浦东的第一人。林氏所著工程文章共有百多篇,都具其创新理论及独特建筑风格。他所著建筑书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房屋与桥梁系统》),都已译成欧、亚各文,风行世界。

他所得的个人奖状接近半百,另获工程设计奖状也有数十。并于1986年荣获了由美国总统里根在白宫内颁布的美国科学奖状(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奖状上赞词是“他是工程师,教师和作家。他的科学分析、技术创新富于想象力的设计,不仅跨越了科学与艺术的壕沟,还打破了技术与社会的隔阂。”1987年他还得到美国咨询工程师学会的最高奖状,该奖自1952年起,规定每年只发给一人,获得者包括美国前任的两位总统胡佛(Herbert Hoover)及艾森豪威尔(Dwight Eisenhower)。另外,他并获得国际预应力协会 Freyssinet Medal 奖状,他是唯一的欧洲以外得到法国建设协会 Albert Caquot Medal 的获奖者。除此之外,他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时也是获选美国工程研究院院士的第一个中国人,在美国土木工程学会设立首届四个杰出奖项中,他又是第一名“设计类”奖的得主。

龚子荣(1914-1995)
福州人。曾任中共洪赵地委书记,晋西南工委书记、晋西北区委副书记。1943年后,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组织部副部长、秘书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处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国家机关党委书记、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是第四、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李铭新(1915-2005)
实验肿瘤学家。福州人。1940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1945年毕业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入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内分泌与肿瘤的关系。1947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副教授。建国后,历任协和医学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教授,肿瘤研究所化学病因室主任、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肿瘤专业顾问。是我国内分泌与肿瘤发生发展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沈元(1916-2004)
空气动力学家。福州人。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1943年赴英国留学。1945年获帝国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航空工程系主任。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院长,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

王世真(1916-2016)
核医学家。福州人。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9年获美国衣阿华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历任协和医学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我国核医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

林家翘(1916-2013)
美国应用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原籍福州,生于北京。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清华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布朗大学等校任教。对近代应用数学和流体力学的发展做出很多贡献。1962年以后致力于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提出准稳旋涡结构(QSSS)假说,1964年完成了星系旋涡结构的密度波理论,并用密度波理论解释了许多天文观测事实,在解决多年来悬而未决的星系旋臂研究中的“缠绕”困难方面,在促进星系动力学的发展方面做出贡献。

萧光琰(1920-1968)
物理化学家。福州人。1942年毕业于美国坡摩那大学化学系。194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后任芝加哥大学研究员、美孚石油公司研究化学师。1951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石油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是建国后最早从事石油化学研究的科学家之一。为我国石油工业和催化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王绶琯(1923-2021)
射电天文学家。福州人。1943年毕业于马尾海军学校造舰科。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天文台学习并工作。1953年回国。历任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上海徐家汇观象台(现为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天文台台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为发展我国天文事业,特别是射电天文作出了贡献。

何康(1923-2021)
福州市人。1946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农学院。先后在广西、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副部长,林业部、农业部司长,华南热带作物学院院长,广东省农垦总局副局长,农林部副部长,国家农委副主任,兼农业部副部长,农牧渔业部副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农牧渔业部部长,农业部部长。

郭可信(1923-2006)
物理冶金学家。福州人。194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47年起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从事冶金学的研究工作。1956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沈阳分院院长。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瑞典皇家工学院荣誉博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长。

王屏山(1926-2006)
福州人。194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无线电系。1951年岭南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华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长,华南师范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广东省第六届政协副主席。

陈景润(1933-1996)
数学家。福州人。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在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系统研究,为国际公认。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智慧,钻研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973年发表了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即1+2)。这一研究成果,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福清市
陈贵谊
福州福清人。庆元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金兵进犯淮、蜀,指斥“军中耻言败北,则阵亡者不恤;耻方弃溃,则逃窜者复招”。为史弥远忌恨,被论罢,奉祠。起知徽州。理宗即位,迁起居舍人,擢签书枢密院事。绍定六年(1233),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以疾致仕,卒。赠少保、资政殿大学士。

陈有定
福清人,迁居汀州。世代务农。为人沉着勇敢,喜游侠。元至正中,汀州府募兵镇压红巾军起义,他应募为巡检。因功迁清流县尹,累官至延平平章,占领福建八郡。多次招纳文学名士,作为幕僚。他略通文史,颇威严,部属有违令者,则安定制斩杀不容。威振八闽。对元能尽臣节,每年上交给元粮食十万石,明将汤和攻延平,城破,械送京城。与子海同被杀。时称“闽有三忠”。友定其一。

叶向高(1559-1627)
福清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擢南京吏部侍郎。三十五年,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神宗在位久,懒于政事,朝事多废驰。廷臣内部党派势力逐渐形成,榷税、开矿,大为民害。帝又宠爱郑贵妃,福王不肯赴封地。向高因宿望居相位,忧国奉公,每事执争尽忠效力。对国事有所匡正。多次讲时政得失,上疏要求整顿时弊,帝不能用,四十二年,遂乞休归。光宗立,天启元年(1621年),复召为首辅。魏忠贤数欲兴大狱,惮向高旧臣,不敢为所欲为。天启四年,魏忠贤阉党以他曾支持顾宪成、李三才等敢于揭发弊政的官员,指控他为东林党魁,遂被迫辞职归里。他认为时事终不可为,力求归。三年后病卒于家。崇祯时,赠太师。

林汝翥(?-1647)
福清人。乡举,授沛县知县。明天启中,以讨徐鸿儒、王普光功,升御史。巡视京城,杖阉党。魏忠贤大怒,削籍归。崇祯时,起琼州道守,坐事贬归。福王时,起云南佥事。鲁王至长垣,召为兵部右侍郎,与林垐攻福宁,战败被清兵所俘,不降,吞金死。

隐元(1592-1673)
福清人。俗姓林,名隆琦。日本黄檗宗创始者。二十三岁流落到浙江南海普陀山等地,投潮音洞主为茶头执事。明泰昌元年(1620年)归里,上黄檗山万福寺剃度出家。在金粟山广慧寺从密云禅师研究禅法,学大进,在禅宗界中,日渐知名。崇祯三年(1630年),密云禅师应请住持福清黄檗山,他随归万福寺。十年,由他嗣位,主持黄檗山法席。在寺时间,除潜心研究佛理外,大力修建堂殿寮舍,整顿禅门规制,使万福寺成为福建著名的佛寺。

南明永历十一年(1657年),应日本长崎华侨寺院兴福寺住持逸然的邀请,在郑成功的帮助下,从厦门到达日本,先后在长崎崇福寺、大阪普门寺等宣扬佛法,引起巨大回响,日本各界禅僧纷纷上门受教,连幕府官员也相继参谒。所率弟子三十多人,有的精通汉学、医学、建筑、书画、音乐及雕塑,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很大的贡献。日本宽文元年(1655年),经特许,在京都宇治妙高峰麓,创建寺院。以家乡黄檗山万福寺作为新建寺院的模式,亦名“黄檗山万福寺”。此后以此作为传教基地,被称为黄檗宗。圆寂前一日,日本后水尾天皇颁赐“大兴普照国师”的尊号。

林垐(1606-1647)
福清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授海宁知县。唐王用为御史。改文选员外郎,募兵福宁。及鲁王航海逃至长垣,与林汝翥共攻福宁,与清军力战死。

程序(1919-1998)
福清人。曾任中共福清县委副书记、闽江地委委员。1940年赴延安,先后入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共沈阳市工委民运部部长、沈阳市委组织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辽宁省委工业部部长,中共中央东北局科委副主任,中共抚顺市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第六、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玉娘(1946-)
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健将。祖籍福清。生于印度尼西亚。1960年回国,并入湖北队。1977年后任国家队教练、中国羽毛球协会副主席。是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长乐市
怀海(720-814)
福州长乐人。俗姓王。幼年出家,拜马祖道一为师。唐兴元元年(784年),居洪州百丈山(江西奉新),世称“百丈禅师”。从学者甚众。向来禅僧多居律寺,他以禅宗和律宗的习惯不同,创设禅院,制定“禅门规式”,后称“百丈清规”。并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卒后,唐穆宗谥“大智禅师”。因怀海之力,马祖派遂形成“洪州宗”。

张元斡(1091-1175)
福州长乐人。字仲宗,号芦川老隐,又号真隐山人。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兵围汴京,李纲任亲征行营使抗金,辟为属官。李纲罢职,他不久弃官而归。后任将作少监。语多慷慨悲愤。作《贺新郎》送主战派胡铨,触怒秦桧,除官贬新州(广东新兴县)。

郑丙
福州长乐人。绍兴进士。累官至吏部尚书。朱熹劾知台州唐仲友不法事,丙迎合丞相王淮,庇护仲友,攻击朱熹道学,欺世盗名,不可信用。尝知泉州,为政苛暴。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谥简肃。

陈容(?-?)
福州长乐人。字公储,号所翁。南宋端平进士。官至国子监主簿,曾出知兴化军。诗文豪放,尤善画龙。成为后世画龙的范本。

陈省(?-?)
长乐人。明嘉靖进士。嘉靖皇帝拟建行宫于湖北,全仿北京宫殿,费用亿万计,陈省直言进谏,行宫才得停建。万历初累迁右副都御史,揭露辽王及其子常冷之罪。后出抚陕、抚楚,楚中利病得以兴除,以功升兵部侍郎。首辅张居正死,被攻讦为张党,于是辞官归乡。一生刚直不阿,为民除害。

梁章钜(1775-1849)
福州府长乐人。嘉庆进士。历任江苏、山东、甘肃、直隶按察使、布政使。广西巡抚兼学政,江苏巡抚兼两江总督。晚年因病辞官。为官正直,整顿财吏和乡试弊端,禁止鸦片,提倡风雅。工诗文,精经学,喜作笔记小说,且能诗。著作颇多。

伍哲英(1884-1960)
护理教育家。福建长乐人。女。1915年毕业于九江但福德医院护士学校。1919年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1921年创办第一所中国人自办的中国红十字总会第一医院护士学校,并任该校校长。后任上海伯特利医院、济民医院、南洋医院附属护士学校校长,中华护士学会第一任华人会长。建国后,任上海市第二护士学校校长。一生致力于护理教育事业,为培养护理人才作出贡献。

郑振铎(1898-1958)
文学史家、考古学家。长乐人。早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与沈雁冰等人成立文学研究会。后在上海协办《儿童世界》。1923年主编《小说月报》。1924年后任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教授,1925年与胡愈之等人创办《公理日报》。1930年后任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35年后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并从事《世界文库》的编辑出版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文艺界抗协会理事。1945年后从事民主运动,创办《民主》周刊,并兼任国立中央图书馆顾问。

建国后,历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兼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8年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因飞机失事遇难。毕生致力于中国新文化事业,对考古学及古典文献整理工作作出重大贡献。著有《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等。

冰心(1900-1999)
女作家。长乐人。原名谢婉莹。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中文系,同年去美国留学。1926年获卫斯理女子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曾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抗日战争胜利后,到日本东京大学任教。1951年回国。历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民进第六、七届中央副主席和第八届中央名誉主席。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儿童文学集《小桔灯》。译有《印度童话集》等。有《冰心文集》(四卷)。

陈凯歌(1952-)
电影导演。长乐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导演的影片有《大阅兵》、《黄土地》等。

闽侯县
林纾(1852-1924)
福州府闽县(今福建闽侯)人。字琴南。清光绪举人,后弃举业,专治古文及绘画。曾先后在福州、杭州、北京金台书院、京师大学堂任教。晚年常住北京,专门从事翻译和绘画创作。他曾依靠旁人口述用古文翻译英、美、法、日、俄、希腊等十多个国家小说171种,270册,未付印的有十四种。其中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和斯考特《撒克逊劫后英雄传》等译笔流畅,影响深远。晚年反对五四运动,是守旧派代表人物之一。

萨镇冰(1859-1952)
侯官(今闽侯)人。1872年毕业于马尾船政学堂。后留学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曾任清“威远”、“康济”舰管带。参加了甲午战争,后任“通济”、“海圻”舰管带,北洋水师统领,广东水师提督,筹办海军大臣,海军统制。辛亥革命后,任吴淞商船学校校长,北洋政府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福建省省长,国民政府海军部高等顾问。1933年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后,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高等顾问,延建省省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曾赴南洋宣传抗日。后定居福州。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侨务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人民政府委员。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侯德榜(1890-1974)
化工专家。闽侯人。早年就读于清华学堂。1913年赴美国留学。1917年毕业于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化工系。192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同年被聘为天津塘沽永利硷厂总工程师。1934年后任南京永利硫酸铔厂厂长、总工程师。1937年任中国化学工程学会第五届会长。1942年被聘为印度达达公司硷厂顾问。1944年被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后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化工学会名誉会员。1945年后任天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建国后,历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公私合营永利久大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曾提出联合制硷工艺方法,对纯硷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唐铖(1891-1987)
心理学教育家。侯官(今闽侯)人。1914年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1920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心理研究所所长。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心理学会第一届理事长。长期从事心理学史与理论的研究,是我国最早研究心理学的专家之一。

李俨(1892-1963)
数学史家。闽侯人。唐山路矿学堂肄业。曾任陇海铁路局副总工程师。1955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历史研究所第二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主任、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是我国数学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收藏了大量古算书,发表中算史论文百余篇。

虞宏正(1897-1966)
物理化学家。闽侯人。1920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任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农学院教授。1954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科院陕西分院副院长,中科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委员。

陈长捷(1897-1968)
福建省闽侯县螺江乡人。国民党陆军中将。1919年保定军校毕业。先后在晋军担任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第七十二师师长、预备第一军军长、第六十一军军长、第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晋绥军第六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四行署主任。1940年追随傅作义投向蒋介石,曾任伊克昭盟守备军总司令、西北行营第八补给司令、天津警备司令。1949年1月被人民解放军俘虏。1959年获得特赦。1961年被任命为上海政协秘书处专员。

张钰哲(1902-1986)
天文学家。闽侯人。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天文系。1929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所长。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天文学会第一至四届理事长、第五届名誉理事长。长期从事小行星、彗星的观测和轨道计算工作,为我国的行星观测和天体力学轨道计算奠定了基础。二十年代曾发现一颗新小行星,四十年代发现一颗新变星。建国后,领导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研究室,成功地进行了七千多次小行星定位观测,在此基础上陆续发现了几百颗星历表上未有编号的小行星和冠以“紫金山”之名的三颗新彗星。1978年《国际小行星通报》第4420期宣布,将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编号为第2051号的小行星定名为“张”(“2051”CHANG)。

傅承义(1909-2000)
地球物理学家。闽侯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4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名誉所长,中科院地学部委员。长期从事物理和地球物理的研究工作。是我国地球物理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先后在北京地质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负责建立了有关地球物理学教研室,并任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及空间科学系主任。为推进我国地震学与地球物理学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著有《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地球十讲》、《地球物理学基础》等。

邓拓(1912-1966)
福建闽侯人。笔名马南村。1933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经济系。曾任中共上海南市区工委书记、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新华通迅社晋察冀分社社长、中共中央华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组组长。建国后,历任中共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著有《中国救荒史》、《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燕山夜话》、与人合著《三家村札记》,有《邓拓诗词选》、《邓拓散文》等。

方纲(1913-1981)
抗生素、微生物学家。福建闽侯人。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历任中央卫生研究院细菌室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抗生菌室主任、副所长、研究员。在痢疾杆菌的血清学分类、鼠疫微生物学以及新抗菌素筛选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绩。

林宗棠(1926-)
高级工程师。闽侯人。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历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科长,沈阳第一机床厂副厂长,国家计委副处长,上海重型机器厂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国家科委副局长,国家科委高能物理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清华大学教授,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机电产品出口办公室主任,国家经委副主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

林璎(Maya Lin)
福建闽侯人。当林璎还在耶鲁大学建筑系就读时,就因设计华府越战纪念碑而声名大噪,当时她才21岁。这座刻满越战阵亡将士名字、黑色大理石的扁V字型纪念碑,设计简洁有力,但因与世俗想象的纪念碑大异其趣,再加上林璎亚裔的背景,使它充满争议性,引起全国性的辩论,林璎也因而成为耶鲁最年轻的名誉博士。继越战纪念碑后,林璎设计了数个著名公共景观雕塑和纪念碑,包括阿拉巴马州民权运动纪念碑、宾州和平纪念堂、北卡体育馆前景观设计、麻州韦伯之屋、俄亥俄州玻璃碎石景观、耶鲁大学女性学生纪念桌、纽约市非洲艺术博物馆、纽约市宾州大车站巨型雕塑“消蚀的时间”等。林璎的父母来自中国,父亲曾任俄亥俄大学艺术学院主任,母亲教授英国及中国文学。林璎气质沈静,感觉敏锐,作品多与历史、公众、环保有关。1995年“时代”杂志评选美国未来领袖时,林璎是唯一上榜的华裔。华裔女导演李斐君(Freida Lee Mock)以她为主题的纪录长片“林璎:明亮清澈目光”(Maya Lin; A Strong Clear Vision)获得1995年奥斯卡金像奖。她姑母就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

连江县
郑思肖(1206-1283)
连江县人。字忆翁,号所南。宋诗人、画家。

吴文华
连江人。明嘉靖进士。历任两广军务总督、右都御史、兵部尚书。征讨南乡等瑶叛,擒江月照,平李珍。托病辞官归。起南京工部,力辞,虚位三年以待。卒,年七十八。赠太子少保。

平潭县
曾融生(1924-2019)
地球物理学家。平潭人。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曾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助理员。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从事地球内部物理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以及大陆地震的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等问题的研究,并取得成就。

永泰县
闽清县
陈旸(?-?)
福州闽清人。中绍圣制科进士,授顺昌军节度推官。徽宗初,进《迓衡集》,得太学博士,历太常丞,驾部员外郎,讲议司参详礼乐官,官至礼部侍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前撰成《乐书》二百卷,阐述儒家音乐思想,是历史上有名的音乐论著。

黄乃裳(1849-1924)
福建闽清人。著名华侨领袖。光绪举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会试落第,留京不归。二十五年,到新加坡办报,次年赴沙劳越,在诗巫开辟垦场,取名“新福州”,黄乃裳为港主,艰苦创业,对当地经济发展有极大贡献。三十一年,在新加坡加入同盟会。后回闽创办学校,大力推动福建教育。辛亥革命福建光复之日,他亲举大旗入城,并筹集侨汇支持革命政府。晚年致力社会事业,1920年赴广州任孙中山元帅府高等顾问。

罗源县

龙岩市

王源
龙岩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由庶吉士累官刑部郎中。任深泽知县时,修学校,筑长堤,劝民嫁娶,革争财俗。坐事被逮,民争先输纳,得赎还。英宗即位,任潮州知府。修广济桥,立“潮州知府王源除怪石”碑。杖死一人,其子告状,被逮入京,潮人相率叩宫门,复官。久之,乞休。

华喦(1682-?)
号新罗山人。福建临汀(今福建龙岩)人。家居杭州西湖。长期侨居扬州。擅长绘画、诗、书法,继恽格后又称“三绝”。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皆称善,不循时兴,力追古法;诗作古质清峭,书法亦不俗。

邓子恢(1896-1972)
福建龙岩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闽西特委宣传部部长兼闽西暴动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财政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兼第四师政治委员和中共淮北区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三书记、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全国解放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是中共第八、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曹菊如(1901-1981)
龙岩人。早年在印度尼西亚参加反帝大同盟。1930年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闽西工农银行科长,中央苏区国家银行处长、财政部局长。1934年参加长征。后任中央苏区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副行长,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财政厅厅长,中共中央财经部副部长,东北银行总经理,东北财经委员会秘书长。建国后,历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行长。

魏金水(1906-1992)
龙岩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九军第170团政委,福建军区分区政治部主任、独立第八团政委,闽西南抗日义勇军政治部主任,中共闽粤赣省委组织部部长,闽西南特委书记,闽粤赣区委书记,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政委。建国后,历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省监委书记、省委书记,福建省副省长、省长,福建省第二、四届政协副主席。

罗元发(1910-2010)
龙岩人。1928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第十二军军部特务连政委,第一军团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团政治处主任、晋察冀军区师政委、中共雁北地委书记兼雁北军分区政委。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旅长兼政委、西北野战军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军长。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和青化砭、蟠龙、羊马河、兰州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军长兼迪化军区司令员、中共迪化区委书记、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委顾问。是中共七大代表、第九届中央侯补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林海云(1911-2007)
龙岩人。曾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科长,八路军总司令部一科参谋、四科科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工商总局副局长,冀鲁豫银行行长,冀南行署工商局局长,中共冀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华北人民政府工商部副部长。建国后,历任对外贸易部办公厅主任、司长,海关总署署长,对外贸易部部长助理、副部长,国务院财贸小组副组长。

漳平市
长汀县
江庸(1878-1960)
福建长汀人。字翊云,号澹翁。1906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部法制经济科。1908年中举人。曾任大理院推事兼京师法律学堂临督,北洋政府京师高等审判厅厅长,司法部次长、总长,法律编查馆总裁,法政大学、朝阳大学校长。曾创办《法律评论》。是1936年救国会七君子案辩护律师之一。后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在渝执行律师业务。1946年在上海当律师。1948年被国民党政府提名为“国大代表”候选人,他放弃竞选。不久国民党政府公布“宪法”,宣布江为大法官,他力辞不就。1949年同章士钊、颜惠庆、邵力子等到北平与中国共产党代表商谈和平。同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大众法学出版社社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是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傅连暲(1894-1968)
福建长汀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瑞金临时中央政府红色医院院长、红军卫生学校附属医院院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医院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延安中央医院院长、中央军委总卫生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总卫生部副部长。全国解放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第一副部长。是中华医学总会第一届理事长、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黄亚光(1901-1993)
长汀人。1926年毕业于台湾高等农林学校。曾任中共汀连县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总务厅处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处长。曾设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纸币。1934年参加长征。后任中央财政部主任秘书,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财政厅副厅长,陕甘宁边区银行、西北农民银行行长。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西北区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杨成武(1914-2004)
福建长汀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政治委员。参加长征,率部担负前卫任务,参与指挥飞夺泸定桥、攻占腊子口等战斗。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一师政治委员,师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独立第一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中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全国解放后,历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军委防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代理总参谋长、福州军区司令员。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童小鹏(1914-2007)
长汀人。1930年参加中工农红军。曾任第四军、第一军团政治部秘书。1934年参加长征,1937年后任八路军驻西安、南京、武汉、桂林、重庆办事处机要科科长,中共中央南方局秘书处处长,中共中央驻重庆、南京代表团副秘书长。1947年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秘书处处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秘书长,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涂通今(1914-2023)
长汀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第三十二军师卫生所所长、中央教导师医务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41年毕业于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后任延安和平医院主治军医、松江军区卫生部部长、第四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参加了辽沈、平律等战役。建国后,任中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1955年获苏联医学科学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医学副博士学位。后历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1964年晋升少将。

何廷一(1916-2007)
长汀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第四军纵队政治部秘书,共青团汀州市委书记,少共国际师、中央军委二局参谋。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作战科副科长。1941年起,先后入延安军政学院、军事学院、中央党校学习。后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中央军委一局作战科科长,热河军区分区副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副师长,东北野战军纵队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兵团参谋处处长。参加了隆化战斗和辽沈、平津等战役。建国后,历任空军副参谋长兼空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吴岱(1918-1996)
长汀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第一军团连指导员、师直属队党总支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营教导员、团政委,东北野战军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副政委、军政委。回国后,任军政委。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旅大警备区政委,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副政委,中共天津市委第二书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武平县
刘亚楼(1910-1965)
福建武平人。1955年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小学毕业后曾当教员。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闽西红十二军连长、红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政治委员、红四军十一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二师政治委员。参加长征,率第二师担任前卫,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取得重大胜利。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1939年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2年11月起在苏联红军作战部队实习。1946年回国。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东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司令员、军委空军司令员。全国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通晓俄文,主要译著有《斯大林论克劳塞维茨》、《苏联红军野战参谋业务》等。

林默涵(1913-2008)
文艺评论家。武平人。1938年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曾任延安《中国文化》、香港《群众周刊》编辑,中共香港工委报纸委员会书记。建国后,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

上杭县
刘忠(1906-2002)
福建上杭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军三纵队十九大队政治委员、十一师三十三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治委员,曾荣获中革军委授予的“模范红五团”奖旗。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三八六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太岳军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第十五纵队司令员、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军长。全国解放后,历任西康军区司令员、川西军区司令员、军政大学副校长。

袁子钦(1909-1968)
上杭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连政委、师宣传股股长,第五军团师组织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入陕北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二分校政治部主任、总校组织部部长、六分校政委,太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纵队政委、第十八兵团军政委。参加了上党、平汉、太原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委。回国后,历任总干部部长、组织统计部部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罗舜初(1914-1981)
福建上杭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作战参谋、中革军委第一局作战参谋、红军总司令部第二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参谋处处长、山东纵队参谋处处长、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鲁中区委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辽东军区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军军长。全国解放后,历任军委海军参谋长、海军第二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丕显(1916-1995)
上杭人。曾任团中央儿童局书记,共青团闽赣地区中心县委书记、团赣南省委书记。坚持了赣南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后,任中共中央东南局青委书记、青年部部长,中共苏中区委副书记、书记。1945年后,任新四军苏中军区政委,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中共华中工委书记,新四军华中指挥部政委,苏北兵团、苏北军区政委。1949年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第四书记,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上海警备区政委,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第二至四届政协主席,上海市革委会主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革委会副主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湖北省革委会主任,武汉军区政委,中共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员会副委员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邱国光(1918-2001)
上杭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第一军团供给部会计、卫生部供管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野战医院、后方医院院长,东北民主联军纵队后勤部部长,东北野战军后勤分部部长,第十三兵团后勤部部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临江、辽沈、平津、广西等战役。建国后,任华南军区、广州军区后勤部部长。1961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后历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后勤学院副院长。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永定区
胡文虎(1882-1954)
祖籍永定,生于缅甸仰光。早年随父学中医。1908年继承父业,扩建永安堂药厂,生产万金油等成药。1914年永安堂总行迁至新加坡。1932年又从新加坡迁至香港,并在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及南洋各埠设立分行,成为著名的“万金油大王”。曾先后在南洋、闽粤及香港等地创办了十数家星系报业。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1年香港沦陷后,任“香港华人协会”主席。病逝于檀香山。

张鼎丞(1898-1981)
福建永定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闽西特委组织部部长、闽西特委军委书记、闽粤赣边红军学校政治委员、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是闽西红军和根据地主要创建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七师师长、中共中央党校第二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全国解放后,历任福建省委书记、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最高人民检查院检察长。是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

赖琏(1901-1983)
永定人。字景瑚。曾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央日报》总编辑,南京市政府秘书长,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主任委员,西北工学院、西北大学校长,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国民党中央海外部副部长。1948年赴美国。后任联合国秘书处中文部主任、华美日报社社长。1978年到台湾。是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常委。

赖际发(1910-1982)
永定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中共上杭区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第二十二军团政委,第一方面军师供给部部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晋中区军政委员会书记,八路军一二九师独立支队政委、后方政治部主任、旅政委兼中共太行二地委书记,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政委,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工业厅副厅长,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副部长。建国后,历任重工业部办公厅主任、副部长,建筑工程部副部长,建筑材料工业部部长,国家建委副主任。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

胡一川(1910-2000)
画家、美术教育家。永定人。早年入厦门集美师范学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曾参加一八艺社和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7年后任延安鲁艺教员、木刻工作团团长,天津美术工作队队长。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卢衍豪(1913-2000)
地质古生物学家。永定人。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5年至1946年留学美国。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科院地学部委员。所建立的十一个阶和三十二个化石带,已被国际公认可作为亚洲、大洋洲、南极洲的标准分成及对比依据。

卢仁灿(1915-2007)
永定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入瑞金红军学校学习。曾任少共永定区区委书记、中央军委直属政治处书记、陕甘支队连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后任第三十一军师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旅政治部主任,太行军分区政委兼中共太行六地委书记,晋冀鲁豫军区纵队政治部主任,皖西军区分区政委兼中共皖西一地委书记。参加了神头岭战斗、晋东南反“六路围攻”、百团大战和上党、邯郸、进军大别山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川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军政委,海军基地、海军舰队政委,海军副政委,中共海军纪委书记。是中纪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戴镜元(1919-2008)
永定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共青团永定区委书记、中央军委二局研究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中央军委二局股长、处长、副局长。1939年出色地完成了侦察任务,获毛泽东提词嘉勉。1948年任中央军委二局局长兼政委。在辽沈、淮海、平津等战役中,所部受中央军委传令嘉奖。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技术部部长。中共中央机要局副局长、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兼区长、总参谋部三部部长。

郑小瑛(1929-)
指挥家。永定人。女。1947年入金陵女子大学学习。1958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1963年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歌剧、交响乐指挥专业结业。同年回国。历任中央音乐学院讲师,中国京剧团一队乐队指挥,中国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教授。曾担任歌剧《托斯卡》、《第一百个新娘》、《卡门》乐队指挥。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荣誉勋章。

胡仙(1931-)
祖籍永定,生于缅甸。女。1954年接管其父胡文虎创办的星系报业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1972年改名为香港星岛报业有限公司,仍任董事长。

连城县
江一真(1915-1994)
连城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参加长征。中央红色卫生学校军医第四期毕业。曾任第四方面军总医院医务主任、八路军野战医院院长、白求恩卫生学校校长、晋察冀边区卫生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省长、卫生部部长、中共河北省委第二书记、河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项南(1918-1997)
连城人。曾任中共阜东县区委书记,中共仪扬、仪征县委书记,江淮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建国后,历任青年团安徽省委书记,安徽大学党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机械工业部农机局局长,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农业机械部副部长,中共福建省委常务书记、第一书记、福建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是中共八大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南平市

曹辅(?-1127)
南剑州(今福建南平)人。第进士。又中词学兼茂科,授秘书省正字。奏论徽宗多微行,不临朝理政,编管郴州。靖康元年(1126),召为监察御史。除御史中丞,旋拜延康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未几,免签书枢密院事。遇事敢言无隐,不肯阿附权贵。高宗即位,复原职,不久死。

建瓯市
曹修古
建成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举进士。迁秘书丞、同判饶州,授监察御史。上奏论四事:行法令、审故事、惜才力、辨忠邪。时崇建塔庙,议修金阁,用费很大,修古极论此风不可长。出知歙州,入为殿中侍御史。宋章献太后侄刘从德死,录其姻戚、厮役八十人将起授官秩,修古与杨偕等交章议论。太后怒,贬知兴化军。居谏官,遇事尽言,无所畏惧。以清廉著称。死,家贫,不能归葬。太后死,赠右谏议大夫。

杨荣(1371-1440)
建安(福建建瓯市)人。明建文进士,初授编修。永乐时入文渊阁,更名荣。以多谋善断为成祖所重,多次随帝北征。永乐十八年(1420年),晋文渊阁大学士。仁宗时,升迁工部尚书。英宗时,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朝政,时称“三杨”。正统五年(1440年),乞归扫墓,命中官护行,还至武林驿而卒。赠太师,谥文敏。

李默(?-1556)
瓯宁(今福建建瓯)人。明正德末进士。选庶吉士。嘉靖时,历官户部主事、兵部员外郎、太子少保兼翰林学士。曾被王宪弹劾贬官。严嵩执政,把持对官员罢免升迁大权。默常坚持自己意见,嵩怀恨,借故夺职为民。后召用,会试策问,以诽谤罪下狱,死狱中。复官,万历中,谥文愍。

刘德浦(1896-1979)
高级工程师。建瓯人。早年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1925年至1927年在美国海道测量局考察。回国后。曾任海道测量舰舰长、海道测量局局长。建国后,历任海军海道测量局技术顾问。是我国海道测量机构早期创建人之一。

邵武市
黄峭(873-953)
邵武人。后唐庄宗时任工部侍郎,晚年弃官还乡,创办和平书院。娶三妻,生二十一子。为使子孙自立,仅留三长子侍故里,其余诸子则分遣四方,任择胜地,自创家业。二十一股子孙繁衍,今后裔遍布闽、粤、赣、台湾及港、澳、东南亚各地,即是著名的“紫云黄氏”,黄峭为开基始祖。

黄履(?-1101)
邵武人。举进士。历知谏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同修国史,御史中丞。哲宗即位,为翰林学士。刘世安揭发其党附蔡确等罪,罢知越州。绍圣初,入为御史中丞,奏劾司马光废除新法罪,擢尚书右丞。以营救邹浩,罢知亳州。徽宗立,复为尚书右丞。旋罢,提举中太一宫,卒。

黄潜善(?-1130)
邵武人。举进士。宣和初,为左司郎。靖康初,康王开大元帅府,潜善为副元帅。高宗即位,拜中书侍郎,逐斥李纲、张所,杀害上书抗金的太学生陈东、欧阳澈。内侍邵成章、御史马伸先后奏劾黄潜、汪伯彦误国罪,俱被贬黜。潜善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郓、濮相继为金兵攻陷,高宗南渡,中丞奏劾,潜善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落职居衡州。又论潜善、伯彦误国罪,复贬置英州,旋卒于梅州。

李纲(1083-1140)
祖籍邵武,居无锡。北宋政和进士。宣和七年(1125年)任太常少卿。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围汴京(河南开封市),力主坚守,反对迁都。钦宗即位,以尚书右丞任亲征行营使,迫使金兵撤退。次年高宗赵构即位,李纲任右相,提出抗金建国十策,仅七十天,被劾遭贬。后任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多次上疏,陈述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以疾辞官。

施宜生(?-1160)
邵武人。博闻强记,未成年就由乡贡入太学。北宋末,为颍州教授。后降金属齐,上书陈取宋之策,授大总管府议事官。齐废,升太常博士。历翰林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正隆四年(1159)底,因暗喻金将伐宋,返金被杀。

杜杲(1173-1248)
邵武人。以父荫入官,摄闽尉,为江、淮制置使幕司。他率部解滁州围,败金兵。调江山丞,为庐州节度推官,知六安县,改知定远县及安丰军,屡与元军激战。进敷文阁学士,迁刑部尚书、兼吏部尚书。告老,进龙图阁。卒,赠同府仪同三司。

任希夷
祖籍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徙居邵武。淳熙进士。少刻苦读书。调浦城主簿。从朱熹学,笃信力行。开禧元年(1205),主太常寺簿。迁礼部尚书兼给事中,请谥先儒周敦颐、程颢、程颐。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后提举临安洞霄宫。卒,赠少师,谥宣献。

黄镇成(1288-1362)
邵武人。元延佑间赴试不第,遂历游江楚名山及燕、赵、齐、鲁各地,循海路而还。在邵武城南筑室名南田耕舍,潜心治学,隐居著书。其山水诗风情声韵,艺术成就较高。

武夷山市
柳永(约980-1053)
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原名三变,字耆卿,人以其排行称柳七。北宋景佑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亦称柳屯田。不久因作词忤旨,不复擢用。曾多次漫游,浪迹江淮、扬州、长安、成都、鄂州等地。卒于润州。词风委婉,善于渲染,被誉为宋词“婉约派”宗师。其作品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说。

胡安国(1074-1138)
建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早年徙居潭州(治今湖南长沙市)。北宋绍圣进士。曾任太学博士,提举湖南学事,因忤蔡京被除名。隐居衡山紫云峰下,筑碧泉书堂,专心著述。后为钦宗召对,除中书舍人;出知通州(江苏南通市),高宗召为给事中。官至宝文阁直学士。卒谥文定。平生笃志于经,著《春秋传》,借史事寄寓爱国情怀,自明初定为科举考试专用书。

刘夔
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举进士。补广德军判官,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权侍御史。历江西、两浙、淮南转运使,权三司度支副使等。桂阳监蛮唐和起事,以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率师镇压,败唐和于银江源,破其巢穴,蛮民远逃。迁工部侍郎,知福州。宋英宗即位,授吏部。终年八十三。

刘珙(1122-1178)
建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第进士。累迁礼部郎官。因事忤秦桧,被逐。桧死,召为大宗正丞。历知泉、衢、潭州,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等。因事出知隆兴府、江西安抚使,改知潭州、湖南安抚使,淳熙二年(1175),移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行宫留守。有政绩。以疾请致仕,临终前手书未能替国报仇雪耻为恨。卒,赠光禄大夫,谥忠肃。

丘辰(1900-1972)
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1931年毕业于法国波亚芝野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并加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后任广西大学讲师、教授。建国后,历任农工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主任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至三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建阳区
陈升之(1011-1079)
建州建阳人。第进士。历知封州、汉阳军,知谏院,侍御史知杂事,枢密副使等。熙宁二年(1069),同制置三司条例司,与王安石共事。数月,拜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请免条例司,得罪安石。升之为人深狡,善附会以取富贵,时人讥之为“筌相”。卒,赠太保、中书令,谥成肃。

游酢(1053-1123)
建州建阳人。世称存山先生。北宋元丰进士。历官太学博士、监察御史,曾任职齐州(山东济南市)、泉州(属福建),出知汉阳军(湖北武汉市)及和、舒、濠(安徽和县、潜山、凤阳县)三州。与杨时师事程颐。一次与杨时访程在门外雪地里等候程颐睡醒,后世有“立雪程门”的故事流传。与杨时、吕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

陈师锡(1057-1125)
建州建阳人。熙宁进士。调昭庆军掌书记。苏轼得罪下狱,亲朋多畏避,师锡为之饯行。历监察御史、秘书省校书郎、工部员外郎,知宣、苏诸州等。徽宗立,召拜殿中侍御史,为司马光等讼冤,劾蔡京、蔡卞之罪,出知颍、滑等州。坐党论,监衡州酒,又削官置郴州。卒。绍兴中,赠直龙图阁。

范致虚(?-1129)
建州建阳人。举进士。崇宁初,授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任兵部侍郎。入居要职,出典大郡十五年。附张商英,贬通州。后复官,历尚书左丞、知大名、河南府及邓州等。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犯,为陕西宣抚使,取潼关,金兵围京城,奉诏率步骑,号称二十万援京师,用僧人赵宗印为将,为金兵击败。高宗即位,知邓州。金兵犯境,遂循逃,贬安远军节度副使,安置英州,起知鼎州,行至巴陵卒。赠银青光禄大夫。

蔡元定(1135-1198)
建州建阳人。号西山先生。南宋乾道间,师事朱熹。年四十不就科举。先后随朱熹在云谷山、武夷山及考亭讲学。庆元二年(1196年),韩侂胄诬理学为伪学,兴伪学之禁,被谪道州。病逝谪所。

宋慈(1186-1249)
福建路建阳人。字惠父。南宋嘉定进士。曾任知县通判、提刑、经略安抚使等职,并四度担任法官职务,他据多年积累的医学和法医知识,于淳佑七年(1247年)在湖南提点刑狱任内,完成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详述了检验步骤,尸体勘别,四时尸变,死因以及凶杀、自刎、绳缢、服毒、火烧、水溺种种辨生前死后,真假伤痕诸种知识。博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骨科,以及生理、病理、药理、诊治、急救、解剖诸方面。此书刊行后,历为刑狱官必备之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的权威著作。先后被翻译成韩、日、法、英、荷、德、俄等文字出版。

蔡抗(1193-1259)
建州建阳人。绍定进士。疏论权奸不可复用,太子不可不早定。历枢密院编修官兼屯田郎官,宗正少卿兼国子司业等职。以同签书枢密院事,差兼同得举编修《经武要略》。擢同知枢密字事,拜参知政事,旋以端明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守本官致仕。卒,谥文肃。

松溪县
吴执中
建州松溪人。嘉祐进士。大观初,擢兵部侍郎,进御史中丞。正直不阿,不附权贵。劾刘炳兄弟、宋乔年父子,俱为蔡京客。徽宗怒,执中黜知滁州,以集贤殿修撰知扬州,复拜御史中丞。时京罢相,执中奏劾庞恭孙、赵遹开边,置梓、夔诸夷州,请惩治其罪等。其所论多施行,迁礼部尚书。张商英罢相,被劾夺职。卒于家。

光泽县
陈泰(?-1470)
光泽人。举乡试第一名,授安庆府学训导。明正统时,历官御史、四川按察使。巡抚贵州、山东,惩奸恶除贪官,威稜甚峻。参议陈敏弹劾他擅自杖责武官,打死舆夫,逮下狱,定罪问斩。景帝监国,赦出复官。令把守紫荆关。也先入犯,丢失,降为事官。景帝元年(1450)升为大理右少卿。曾把守白羊口。巡抚保定六府。监督治理河道,自仪真至淮安,疏浚渠百八十里,堵塞决口九处,筑堤坝三处,役夫六万,数月而毕。天顺间,历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莅淮三年,致仕归。成化六年死。

浦城县
黄震
建州浦城人。举进士。累迁著作佐郎、通判遂州。尝给两川军士緍钱,诏至西川,东川不及,震开州颙给钱如西川,军心安定,诏始至。擢尚书都官员外郎,提点湖北路刑狱,除江、淮发运使。李溥任发运使十余年,奸赃狼籍,为丁谓党羽,无敢言及其事。震赴职后,揭发溥奸赃数十事,溥坐罢去。徙广东转运使。广南岁进异花数千,至京师,枯死者十之八九,沿途之民颇受烦扰,震奏罢之。震在真宗朝数言事,多为众人所不敢言者。

杨亿(974-1020)
建州浦城人。年十一,太宗召试,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第,迁光禄寺丞。真宗即位,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官至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判馆事。为人耿介,喜诲后进。博学善文,擅长史学、典章制度。

杨紘
亿从子。以荫历官知鄞县。鄞滨海,恶少贩鱼盐,掠商人财物入海,吏不能禁。紘谕以祸福,再不敢为盗。以亿文进献,赐进士出身。提点江东刑狱,除转运、按察使。江东饥,开义仓赈济。对慕僚严正,常言不法之人不可贷,与王鼎、王绰号称“江东三虎”。官至太常少卿,卒。

章得象(978-1048)
原籍泉州,后居浦城。第进士。历知台州,直史馆,后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同知枢密院事等。后拜相,无所建树。庆历五年(1045),徙判河南府。得象在翰林十二年,章献太后临朝听政,宦官方盛,太后每遣内侍至学士院,得象必正色以待,或不交一言。在中书八年,其族人亲戚,皆抑而不进。死,赠太尉兼侍中,谥文宪。皇祐中,改谥文简。

吴育(1004-1058)
建州浦城人,一说建安(今三明建宁)人。举进士。历知临安、通判苏州、右正言。宋仁宗宝元间,元昊称帝建国,朝议出兵问罪,唯育言不可。除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徙知开封府。庆历五年(1045),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参知政事。后以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知河南府。育在朝,遇事敢言,常与宰相贾昌朝争论于帝前,左右为之失色,卒,赠吏部尚书,谥正肃。

吴充(1021-1080)
吴育弟。建州浦城人。举进士高第,调谷熟主簿,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作《六箴》(即视、听、好、学、进德、崇俭)以献。熙宁元年(1068),知制诰。八年(1075),进检校太傅、枢密使,代王安石为同平章事,反对推行新法。元丰三年(1080),罢为观文殿大学士、西太一宫使。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正宪。

张诜
建州浦城人。第进士。通判越州。擢陕西转运副使,以直龙图阁,知秦州。以前守边将吏贪功,多从羌地猎射,引起边患。遂申令不得再犯;获一人,斩于境上,羌民喜悦。迁天章阁待制、知熙州。元丰初,加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徙杭州。累官正议大夫。卒。

章楶(1027-1102)
建州浦城人。以荫得官。第进士。历知陈留县、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右司员外郎等。绍圣中,知渭州,帅四路师出胡芦河川,筑平夏、灵平城砦,天边拓地。西夏派重兵围平夏十余日。楶遣将夜袭西夏营帐,俘其骁将。擢枢密直学士。徽宗立,拜同知枢密院事。后为中太一宫使。

章惇(1035-1105)
祖籍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举进士,调商洛令,与苏轼游。熙宁初,王安石喜得其才,擢编修三司条例官。元丰三年(1080),拜参知政事。哲宗初即位,知枢密院事,与司马争论免役法不可废除于宣仁太后帘前,触怒宣仁太后。刘挚、苏辙等交章奏劾,黜知当州。哲宗亲政,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倡“绍述”之说,重用蔡卞、蔡京等,实行新法,报复仇怨,兴同文馆狱,穷治元祐党人,哲宗反对,才未能株连甚众。极力反对归还西夏城寨,断绝岁赐,推行浅攻之策,进筑汝遮等城,宋、夏之战复起。哲宗死,徽宗立,贬武昌军节度副使,安置潭州,卒。政和中,追赠观文殿大学士。

章谊(1078-1138)
建州浦城人。崇宁进士。历殿中侍御史、大理卿、徽猷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等。绍兴四年(1134),使金,与粘罕、兀室论事,不畏强暴。还,擢刑部尚书。五年(1135),以龙图阁学士知温州。立朝论事,秦疏近百篇,皆为经国济时之策。官至户部尚书。卒,谥忠恪。

真德秀(1178-1235)
建州浦城人。南宋大臣、学者。南宋庆元进士,曾知潭州、福州。知泉州时,整理吏治,发展经济,使泉州海外贸易得到很大发展。第二次出任泉州时,“士民迎者塞洛阳桥”,“深山百姓老人扶杖而出,城中欢声雷动”。官至参知政事。在朝对时政多所建言,奏疏数十万言。为政主张任人唯贤,治学提倡朱熹理学。卒谥文忠。

祖之望(?-1813)
福建浦城人。乾隆后期进士。历官太常寺少卿兼刑部郎中,湖北布政使,湖南、山东巡抚,刑部侍郎、尚书。熟悉律例,摘录律例民间易犯者为《三尺须知录》广为宣传。嘉庆十八年卒。

政和县
顺昌县
林特
南剑州顺昌人。仕南唐,授兰台校书郎。宋初,为长葛尉。后历大理寺丞、三司副使、修玉清昭应宫副使等。为人邪险,善附会,与丁谓、王钦若、陈彭年、刘承珪号称“五鬼”。仁宗即位,进刑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丁谓贬官,特亦落职知许州。还朝,病卒,赠尚书左仆射。长于吏事。奉诏撰《会计录》三十卷。

莆田市

江采苹(?-756)
福建莆田市天华村(江东村)人。女。唐开元年间被选入宫。玄宗见其才华横溢,姿容秀丽,温和淳朴,极为宠爱,因她爱梅入痴,便戏称她为“梅精”,号“梅妃”。天宝四载(745年)杨贵妃入宫,梅妃逐渐失宠,被贬迁上阳东宫。后死于安史之乱。梅妃善文能赋,所作《楼东赋》甚为当时传诵。

黄滔(840-911)
莆田东黄人。字文江。唐乾宁进士,国子四门博士。不久,因宦官变乱而归故里。唐天复元年(901年),闽王王审知待以优礼,荐授监察御史里行,嗣充威武军节度推官。

徐铎
兴化莆田人。熙宁进士第一。历给事中直学士院、礼部侍郎、御史中丞。徽宗立,以龙图阁待制知青州。坐佞事章惇,落职知湖州。崇宁中,受礼部尚书,进吏部尚书。卒。

陈俊卿(1113-1186)
兴化(今福建莆田)人。绍兴进士。不附秦桧,为睦宗院教授。桧死,任著作佐郎兼普安郡王(即孝宗)府教授。孝宗即位,疏论治国之要有三:用人、赏功、罚罪。迁中书舍人,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乾道元年(1165),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四年(1168),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知人善用,举荐虞允文才堪宰相。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告老,以少师、魏国公致仕,卒。赠太保,谥正献。

龚茂良
兴化军(今福建莆田)人。绍兴进士。历监察御史、右正言等。以江西转运判官,兼知隆兴府。江西连岁大旱,掌理一路荒政,颇有政绩。升礼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叶衡罢相,以首参行相事。主和议,不言兵事。被劾,贬英州安置,死于贬所。

方信孺(1177-1222)
兴化军(今福建莆田)人。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平章军国重事。韩侂胄伐金失败,次年四月孺被命以国信所参议官为通问使赴金求和。金人提出五项苛刻要求,并以死相协。其轻者从之,重者一一驳回,言词犀利置生死于度外,时年方三十。自初夏至秋,凡三往返,终不肯屈,和议不成。回报韩侂胄,言金所欲者五事,其五为欲得太师(韩侂胄)头。侂胄迁怒,夺其官三级,贬临江军(江西清江县临江镇)居。旋得赦,知韶州,累迁淮南东路转运判官兼提点刑狱公事。知真州(江苏仪征县),就北山匮水筑石堤长20里,人不知其故。后金兵来攻,守将决水匮以退敌,城乃得全。

刘克庄(1187-1269)
兴化军莆田人。早年拜名儒真德秀为师,二十二岁已“学贯古今”。南宋参加抗金活动。因作诗获罪,免官二十余年,后复用,历枢密院编修官、江东提刑、兼权中书舍人等职,劾权相贬知漳州。官终龙图阁学士。为官正直耿介,爱国悯民。才华横溢。为江湖派诗人。词风似辛弃疾,雄迈犷放,多感慨时事之作。

陈文龙(1232-1276)
兴化军(今福州莆田)人。陈俊卿后裔。能文章、尚气节。南宋咸淳五年(1269年),廷对第一,为贾似道所重。累官监察御史。似道失襄阳,他极论其失策,似道大怒。黜知抚州,旋被劾罢。后起为左司谏,寻迁侍御史,累迁参知政事。而国事已不可为。临安陷。景炎元年(1276年)益王即位福州,复为参知政事。元军至,建宁、泉、福诸州皆失守。兴化被围。招集义军,制“生为宋臣,死为宋鬼”两面大旗。激励士气,屡挫元军。文龙率兵民守城,元兵攻不克,使其姻家持书招降,文龙焚书斩使。通判曹澄孙开门降,被执不屈,械送杭州,到杭州拜谒岳飞庙后,绝食而死。

方征
莆田人。由乡荐举,被授任给事中。曾侍帝游后苑,与帝联诗句。改任监察御史,出外任为怀庆知府。遇事敢直言。因上疏讲风宪官不旌表廉洁选贤任能,专门罗织人罪。被贬为沁阳驿丞。洪武十三年(1380),因事被逮至京,死。

柯潜(1423-1473)
莆田人。明景泰二年(1451)进士第一名。升为洗马。天顺初,任尚宝少卿兼修撰。宪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参与撰写《英宗实录》成,升少詹事。性格清高耿直,精于文学。任学士时,在翰林院后花园建造“清风亭”,凿池莳芙蓉,种植二棵柏杨树于后堂,人称其亭为柯亭,柏树为学士柏。院中有井,学士刘定之所疏浚“柯亭”、“刘井”,翰林中传为美谈。奔父母丧归,诏起用为祭酒,未至,不久死。

翁世资
莆田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历户部郎中。天顺元年(1457)任工部右侍郎。建议减少苏、松、杭、嘉、湖增织彩币,下诏狱,贬为衡州知府。成化中,历任江西左布政使、户部尚书。曾建议征两广大军,并总督过仓场,十九年(1483),致仕。

陈俊
莆田人。举乡试第一名。明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历官户部主事、郎中。尚书濂认为他有才能,使主管诸曹章奏。天顺五年(1461),两广用兵,督军饷。放松盐商过境禁令,每引增加税米二斗,军兴赖以无乏。成化中,历任户部右侍郎、兵、吏部尚书。理钱粮,有功绩。二十二年乞致仕。加封太子少保。

彭韶(1430-1495)
莆田人。明天顺进士。官刑部员外郎。成化中,历官刑部郎中、四川按察使、应天巡抚、顺天、永平二府巡抚。与何乔新为郎中时有重名,一时称何、彭。曾在四川毁淫祠。孝宗立,历官吏部左侍郎、刑部尚书。曾整理盐法。与吏部尚书王恕审查人才,核查功劳实绩,仕路为清。与王恕及何乔新称三大老,被贵戚、幸臣所忌恨,意志不能尽行,乞休,卒。谥惠安,赠太子少保。

周瑛(1430-1518)
莆田人。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知广德州,以善政闻名。历知府、参政、右布政使,皆有善绩。以年老致仕。与陈献章友善,然献章学主于静,瑛学主居敬。学者称“翠渠先生”。

林俊(1452-1527)
莆田人。明成化进士。官刑部主事、姚州判官,上疏请斩妖僧继晓和治罪梁芳,贬官。弘治时,官云南副使、南京右佥都御史、江西巡抚。毁淫祠、修学宫减王府增岁禄、制裁宸濠贪暴。正德时,镇压廖惠、方四起义。世宗时,官刑部尚书,与杨廷和数争“大礼”。与修《明伦大典》成,罢官。卒。隆庆初,复官,赠少保。

宋端仪
莆田人。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历官礼部主客员外郎、按察佥事。督学广东,拒受贡使馈赠。慨叹建文朝忠臣埋没,乃搜集遗事,撰写《革除录》,建文忠臣有录,自其始。

方良永
莆田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广东佥事。在两广督收欠赋税时,坚决拒收馈赠。正德初,因不拜谒刘瑾,勒致仕,瑾诛,任按察使、浙江布政使。权幸钱宁把钱币二万卖于浙江,他告发其奸,宁自是不敢卖钱币。世宗即位,任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守丧期满,任命他以故官巡抚应天,至衢州发病,疏乞致仕,未报归,卒。谥文简。

黄巩
莆田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正德中,由德安推官升刑部主事,掌声诸司奏牍。十四年(1519)帝有诏地巡,他上疏崇正学、通言路、正名号、戒游幸、去小人、建储贰等六事。员外郎陆震见疏称叹,毁己稿,与他连署以进。帝怒甚,下二人诏狱,复跪午门,五日跪满,仍关监狱,杖五十,斥为民。江彬派人沿途刺杀他,有个治洪主事把他藏匿,方能乘机逃脱。既归,潜心著述,世宗立,召为南京大理丞。次年入朝庆贺,卒于京师。赠大理少卿。天启初,追谥忠裕。

张日韬
莆田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常州推官。武宗南巡,江彬纵其党横行州县。他乃兼绾府县印,召父老与彬党格斗,由是常州以南诸府得安宁。世宗即位,召为御史,席书以中旨任命他为尚书。嘉靖三年(1524),争“大礼”受杖,犹上疏弹劾奸人陈洸罪。不久,死。隆庆初,追赠光禄少卿。

郑一鹏
莆田人。明正德末进士。改庶吉士。嘉靖初,官至户科左给事中。性伉直,居谏敢言。伏阙争“大礼”,受杖责。言侍郎胡瓒、都督鲁纲督师讨大同叛卒,邀功冒赏乃不行。诸臣进言,多获误谴责,而他间右得谕旨,益发畅所言事,论奏颇多。以李福达狱弹劾郭勋,被指责为妄奏,拷打除名。久之,卒。隆庆初复官,赠光禄少卿。

林润
莆田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临川知县。授南京御史。帝用邹应龙言,戍严世蕃雷州,其党罗龙文戍浔州,世蕃留家不赴戍所;龙文一到戍所,即逃回徽州,常往来江西,与世蕃计事。四十三年,润按视江防,查访得其情状,驰疏上报。帝大怒,即逮世蕃、龙文至京师,诛杀。不久升南京通政司参议,历太常寺少卿。隆庆元年(1567)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持宽平,多惠政,吏民皆悦服。卒官。年刚四十。

郭应聘
莆田人。明嘉靖进士。隆庆时,累进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曾讨府江瑶、怀远瑶。万历中,历任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两广军务总督,掌南京都察院事。曾与总督刘尧诲奏设三镇隶宾州,以土巡检镇守,由参将思恩统率,十寨遂安。卒。赠太子少保。

朱继祚(?-1646)
莆田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编修。天启中,与修《三朝要典》。崇祯时,历官礼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官充实录总裁。南京失守,唐王召为东阁大学士。从王至汀州,王被擒,奔还乡。鲁王监国,举兵响应,攻取兴化。清兵丰城,死难。

彭鹏(1637-1704)
福建莆田人。历官至工科给事中、广西巡抚、广东巡抚。“三藩之乱”时,拒绝出任耿精忠部官职。康熙中,屡上疏劾不法官吏,论及吏治、考试。善治刑狱,主张轻徭减税,所至多有政绩,颇得康熙帝信任。康熙四十三年卒。

江春霖(1855-1918)
福建莆田人。光绪进士。授检讨,转御史。敢直言,不避权贵重臣,上奏章数十次。先后劾及都御史陆宝忠、袁世凯、庆亲王奕劻父子、醇亲王载澧兄弟,尚书徐世昌、总督陈夔龙、张人骏、巡抚冯汝骙等十数人,屡受斥责,遂称病归乡。

林兰英(1918-2003)
半导体物理学家。莆田人。女。1940年毕业于协和大学物理系。1955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固体物理博士学位。1957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协第二至四届副主席,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是第三、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制备及物理的研究。

黄维垣(1921-2015)
化学家。莆田人。1943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1947年获岭南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5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曾任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1955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所长,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科院化学部委员。早年从事甾体化学及中草药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二十余篇。1958年后同黄耀曾等创建了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氟化学研究室。为我国有机氟化学工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荔城区、秀屿区
郑樵(1104-1162)
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人。宋史学家。居浃漈读书著述,尝有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读尽辞去。博涉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音韵之学,无不深究,多有论著。以荐高宗召对,援右迪功郎、礼兵部架阁,被劾,改监潭州南岳庙,给札归抄所著《通志》。他提倡通史、贬低断代史。生平著作颇多。

林兆恩(1516-1598)
莆田县人。精究儒学,兼通道释,倡儒道释三教合一之说。人称三教先生,死后其学说流传益广。明嘉靖年间,倭寇多次进犯莆田、仙游,抢劫烧杀,百姓困苦万状。兆恩出资雇麻阳兵守城,并倾家财赈济难民。收埋尸首二万多具,教百姓用“民背法”治疗疾病。台湾和东南亚华侨聚居之地,都建有“三教祠”纪念。

仙游县
陈次升(1044-1119)
兴化仙游人。第进士。知安丘县,迁监察御史。劾蹇周辅经划江右盐法为害民。绍圣中,擢殿中侍御史。论章惇、蔡卞结党为奸,进左司谏。徽宗立,为侍御史。又论惇、卞等之恶,皆受贬谪。迁右谏议大夫。三居谏官。其论不苟合,忤权贵。崇宁中,坐事除名徙建昌,编管循州。卒。

蔡京(1047-1126)
兴化仙游人。北宋熙宁进士。任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绍圣初,任户部尚书。徽宗即位,被劾,夺职居杭州。崇宁元年(1102年),复起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省,侍郎,搜括天下,打击异已。将元佑旧臣,称为“奸党”,立党人碑。五年,罢职。大观元年(1107年)复相,加拜太尉、太师。四年,被劾,贬居杭州。政和二年(1112年)又复相。宣和二年(1120年)罢。六年,又复相。目昏不能视事,事皆决于季子蔡绦。由于穷弄权柄,态为奸利,徽宗罢其父子官爵。金兵南下,全家南逃,天下责其罪,指为“六贼”之首。被钦宗贬逐岭南,行至潭州(今湖南长沙)死。

蔡卞
京弟,王安石婿。熙宁进士。哲宗立,累迁礼部侍郎。出使辽,辽朝闻其名,颇受礼遇。历知宣、扬、广、润诸州。绍圣元年(1094),为中书舍人兼国史修撰。四年(1097),拜尚书左丞,以复“绍述”之说为名,欺上压下,逐斥异己。徽宗即位,为谏官陈瓘等奏劾其奸恶。累贬少府少监。池州居住。旋起知大名府,升知枢密院。时,蔡京为相,卞与之不合,京于徽宗面前诋卞,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素与妖人张怀素游,谓其道术通神,怀素事败,遂降职,后官至镇东节度使。卒,赠太傅,谥文正。

蔡攸(?-1126)
京长子。崇宁三年(1104),赐进士出身。仅二年内自秘书郎迁至枢密直学士。蔡京为相,加龙图阁学士兼侍读,与其父京各立门户,视为仇敌。历开府仪同三司、镇海军节度使、少保。出入宫禁,以市井秽语蛊惑徽宗。金兵南犯,攸探知徽宗欲内禅,并得其亲书“传位东宫”四个字,转告给事中吴敏,草诏传位。靖康元年(1126),从徽宗南逃。还都后,贬为大中大夫,安置永州,连徙浔、雷州。蔡京死,言者论其罪不减乃父,安置万安军,钦宗即遣使杀死。

蔡襄(1012-1067)
兴化仙游枫亭人。北宋天圣进士。官至端明殿大学士,曾因范仲淹被谪,作《四贤一不肖》诗,抨击权奸,万人争诵。两度出知泉州。工书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真行草隶皆精,尤以飞白草书为最,《宋史》称“为当世第一”。所著《荔枝谱》被誉为世界最早的果树载培学名著。

林兰友
仙游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临桂知县,升南京御史。因弹劾杨嗣昌忠孝两亏,贬浙江按察司照磨,与何楷、黄道周、刘同升、赵士春称为“长安五谏”。京师陷,南还。唐王肜为太仆少卿、佥都御史。事败,携家逃海隅,十余年卒。

刘思职(1904-1983)
生物化学家。仙游人。192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1929年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34年至1935年先后在德国、英国学习。曾任协和医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医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长期从事蛋白质化学与免疫化学的研究。1938年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抗原抗体的反应机理取得重要成果。

陈至立(1942-)
福建仙游人。196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电介质物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1980年至198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研究所访问学者。1982年至198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所党委副书记。1984年至1988年上海市科技工作委员会党委副书记、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1988年至1989年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89年至1991年上海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1991年至1997年上海市委副书记。1997年至1998年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1998年至2003年3月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2003年3月任国务委员。中共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泉州市

欧阳詹(?-?)
福建晋江人。字行周。自幼好学。唐贞元八年(792年)与韩愈同登进士,时称“龙虎榜”。詹为国子监四门助教时,曾率领师徒伏阙力荐愈为博士。卒时,韩愈为文记之。其文精于理,切于情。曾被誉为理学之渊源。诗名尤卓绝一时。

朱鑑
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事父孝。由乡举,授蒲圻教谕。明宣德二年(1427)召与各道御史观政三月,升御史,巡按湖广。正统五年(1440)巡按广东。七年升山西左参政。景帝监国,历任布政使、右副都御史。有建言。景泰元年(1450)巡抚山西有劳绩。二年召回辅佐院事。至京,致仕去。英宗复位,至京上表庆贺,帝令还。家居二十余年死。

蔡清(1453-1508)
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乡试第一。二十年中进士。自幼好学,熟读六经子史及周、程、张、朱之书。谓《易》为五经之首,生命之蕴,故尤尽心,深造独诣。所至必讲学,生徒满天下。正德三年卒,谥文庄。

吴文度
晋江人。明成化进士。历官知县、御史、左参政、布政使、巡抚、户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刘瑾屡次索要贿赂。他不给,适逢工部尚书李遂致仕。廷议推举他及王珩任工部尚书,改任南京户部尚书,突然又与王珩俱致仕。命下,举朝骇异。瑾伏诛,末及用而卒。

俞大猷(1504-1580)
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少好读书,善击剑,有文武才。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任汀漳守备。后历任署都指挥佥事、参将,署都同知,直至总兵官。一生转战江、浙、闽、粤、桂,善海战,屡以舟师破倭寇,其中三十三年(1555年)浙江嘉兴王江泾、四十二年福建兴化、四十三年广东海丰等役战功尤为卓著。与戚继光齐名,世称“俞龙戚虎”。万历初夺职。卒谥武襄。

王慎中(1509-1559)
晋江人。明嘉靖进士。为文初宗秦汉,后改宗唐宋,反对复古;诗主革新,有独到见解。与李攀龙、王世贞、唐顺之等齐名。为当时文坛“唐宋派”主要代表之一。世称唐宋派。

李贽(1527-1602)
名载贽,号卓吾、百泉居士等。福建泉州人。明思想家。他不承认有所谓“圣人”存在,认为尧、舜、孔、孟等“圣人”与一般常人无异,“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凡是讲道学的都是“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的伪君子。

黄凤翔
晋江人。明隆庆进士,授编修。《世宗实录》成,升修撰。万历五年(1577),张居正夺情,杖诸谏者。凤翔不平,诵言于朝,编纂章奏,尽载诸谏疏,屡升南京国子祭酒、礼部右侍郎。洮河告警,抗疏言帝宜屏游宴,亲政事。为今大计,惟在用人、理财二端。帝不能用。争建储君,帝怒,夺俸,又疏争,不报。遂请去。十二年,起礼部左侍郎。改任南京礼部尚书。以养亲归,卒于家。天启初,谥文简。

王用汲
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任户部员外郎。万历六年(1578)上言为赵应元鸣冤,得罪张居正,革职。居正死。补刑部。未上,升广东佥事。累迁南京刑部尚书,致仕,为人刚正,遇事敢为。卒,赠太子太保。

李廷机
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万历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要。二十七年典京察,无偏私。曾兼理户、工二部事,综理精密。代郭正域视吏部事,遇事有主见,尤为廉洁。但性颇刚愎,不识大体。闽人入阁,自杨荣、陈山之后,以语言难懂,近二百年无一人。廷机始与叶向高并命,数被弹劾,至四十年,疏已百二十余。上乞归,乃加太子太保归。乡居四年卒。赠少保。

黄克缵
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万历进士。历任副都御史、兵、刑、工部尚书、太子太师。有惠政,屡有平盗功。预受两朝顾命。清强有主见。持议与争“三案”者异,自是群小排东林,创《要典》,皆推他为首,时东林方盛,告病归。魏忠贤尽逐东林,召任官。崇祯初官南京吏部尚书。被弹劾,未任。卒于家。

张瑞图
晋江(治今福建泉州)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787)进士。善书法。官至大学士。由编修积官至礼部尚书。崇祯时,名列魏党逆案,坐赎徙为民。

吴淳夫
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魏忠贤义子,累官工部尚书。庄烈帝定魏党逆案,被逮论死。

徐缙芳
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官御史。他曾有先为顾宪成请谥,又弹劾天津税盐马堂九大罪,有敢言名声。巡两淮,受宾客贿赂,被弹劾,坐赃,明天启中,遣戍。

蒋德璟(?-1646)
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编修。崇祯时,由侍读累迁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御览备边册》、《诸边抚尝册》及《御览简明册》。凡九边十六镇新旧兵食之数,及屯、盐、民运、漕粮、马价尽有记载。帝语及练兵,他遂论练军、练将法。因追论练饷之害。帝震怒,责以朋比。罢官归,病卒。

黄景昉
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由庶吉士历官庶子,直日讲官。召对称帝意,与蒋德璟等并相。崇祯十六年(1643)加封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明亡后,家居十数年卒。

施琅(1620-1696)
福建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将,降清后隶汉军镶黄旗,从征广东、定顺德、东莞诸县。再从定远大将军世子济度击败郑成功于福州。因治军严整,善水战,迁水师提督。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率军灭郑氏政权,并建议在台置官设防,以免重被荷兰侵占,为清廷采纳。以平海功,封靖海侯。

施世纶(1658-1722)
福建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施琅子。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以荫生授江南泰州知州,以清廉正直,擢扬州知府。四十年,授湖南布政使,尽革徭役,减轻京费,以轻民困。四十四年,授顺天府尹,禁包揽词讼、捐纳、娼妓。五十四年,调漕运总督,力矫积弊,漕运皆及时解运。五十九年,受命赈济陕西灾民,亲赴灾区发放赈粮。一生为官清正。凡听断讼狱,多摘发如神。他邑有疑案者,辄移审理,民称“施青天”。小说《施公案》,即假托其名。

黄宗汉(?—1864)
福建晋江(今福建泉州)人。道光进士。历官浙江巡抚、四川总督、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内阁学士兼署刑部侍郎及顺天府尹。咸丰初年,分浙江兵协防江苏、安徽,办理漕粮海运,得赐“忠勤正直”匾额。后继叶名琛督两广,办理中外有关交涉,外怵强敌,内畏民众。因交结肃顺等,同治初被革职,同治三年卒。

王雨亭(1892-1967)
福建泉州人。1908年赴马来亚谋生。1912年加入同盟会。曾受派运送武器回福建,支援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1919年后任菲律宾《平民日报》、厦门《民钟日报》经理。1929年赴日本,入东京东亚学校学习。1937年后在菲律宾办《前驱日报》,任总编辑,并从事爱国抗日工作。1938年赴香港。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缅甸仰光国泰电影院、广西柳州聚兴泰行经理。1946年在香港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任民盟南方总支部工商委员。1949年陪同陈嘉庚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建国后,任全国侨联秘书长。是第一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庄长恭(1894-1962)
有机化学家。福建泉州人。字丕可。191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专门学校。192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24年获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任东北大学化学系主任、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大学校长。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科院数学物理化学部委员、学部副主任。长期从事有机化学研究工作,是我国有机化学界的先驱。对我国采用微量方法研究有机物结构和合成,并建立有机微量分析技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蔡镏生(1902-1983)
化学家。泉州人。192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3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燕京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吉林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主任。专于物理化学,对光催化合成和催化动力学尤有研究。四十年代将真空技术、示踪原子技术应用于物理化学的研究,对实验物理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庄明理(1909-1991)
福建泉州人。早年赴马来亚、印度尼西亚经商。1936年参与创办槟城《现代日报》。1940年参加南侨回国慰问视察团。后留居重庆。先后任旅渝华侨青年联合会主任委员。1946年重赴槟城参与创办《商业日报》,任社长兼总经理。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槟城分部副主席。1949年回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国家侨委副主任、全国侨联第一至三届副主席。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司马文森(1916-1968)
作家。福建泉州人。笔名林娜。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46年到香港,任《文汇报》主编、达德学院教授。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中国新闻社理事,中共华南分局文委委员,驻印度尼西亚、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

谢希德(1921-2000)
物理学教育家。泉州人。女。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1949年获美国史密斯女子文理学院硕士学位。1951年获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副教授、教授、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上海市第七届政协主席。是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专于固体物理。1981年、1985年先后被美国纽约市立学院、史密斯文理学院及英国理兹大学授予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王唯真(1923-2006)
泉州人。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延安《解放日报》编辑,新华通讯社翻译、编辑。建国后,历任新华社国际新闻编辑部组长、香港分社副总编辑、河内分社社长、巴西分社记者。1964年在巴西政变时被当局逮捕,坚持斗争,维护了祖国的荣誉。

倪志钦(1942-)
跳高运动员,运动健将。泉州人。历任中国田径队教练、福建省体委副主任。1960年以2.05米的成绩打破男子跳高全国纪录。1962年又以2.20米的成绩名列当年世界跳高第二名。1965年以2.25米的高度成为当年世界第一名。1970年在湖南长沙田径比赛中,以2.29米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

舒婷(1952-)
女诗人。福建泉州人。初中未毕业即去农村插队。1972年到厦门,当过泥水工、浆纱工等。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1982年后任作协福建分会理事。为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她是我国80年代崛起的“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其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诗集《双桅船》,曾分别获第一届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

石狮市
晋江市
陈从易
泉州晋江人。第进士。历彭州军事推官、大理寺详断官、侍御史。天禧中,坐荐进士失实,降工部员外郎。擢太常少卿、知广州,入为左司郎中、知制诰。再兼史馆修撰,预修《册府元龟》。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好学强记,喜辨别是非,多面折人。

曾公亮(999-1078)
泉州晋江人。举进士。历集贤校理、知制诰兼史馆修撰、知开封府。嘉祐初,擢参知政事,除枢密使。六年(1061),拜同平章事。仁宗末,与宰相韩琦请建皇储。英宗患疾,奉诏立太子,即为神宗。及即位,加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以老辞位,拜司空兼侍中,后判永兴军,以太傅致仕。卒,赠太师、中书令,谥宣靖。

曾孝宽
公亮子。以荫知桐城县,选知咸平县。民到府诉雨多伤麦,孝宽亲至田间,弄清灾情,蠲免赋税。除秘阁修撰、提点开封府界镇县。入知审官东院、判刑部。熙宁五年(1072),迁枢密都承旨。擢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以端明殿学士知河阳,后以吏部尚书召,卒于道。赠右光禄大夫。

曾孝广
公亮从子。元丰末,为北外都水丞。除京西转运判官,入为水部员外郎。黄河决口于内黄,诏孝广视察治河,疏苏村,凿钜野,导河水北流,解除澶、滑、深、瀛诸州水害,迁都水使者。出为陕西、京西转运副使,擢户部尚书。坐钱帛不够耗费,罢为天章阁侍制、知杭州。又因前聘契丹失奉使体,夺职。后历知饶州、广州、成德军、太原府。卒,赠正议大夫。

曾孝蕴
公亮从子。绍圣中,任管干发运司粜籴事,建请瓜洲、京口、犇牛,易堰为牐,以利漕运、商贾,公私称便。提举两浙常平,改知临江军,召为左司员外郎。以显谟阁待制知杭州。坐罪,贬安远军节度副使。宣和二年(1120),复为天章阁待制,知歙州。官至龙图阁学士。卒,赠通议大夫。

曾从龙
左仆射曾公亮从孙。泉州晋江人。庆元进士。历知信州、权礼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兼太子左谕德等。嘉定六年(1213),疏论修德政、蓄人才,饬边备。进参知政事,被劾罢。起知建宁府,改隆兴府。端平时,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朝议乘金亡收复三京,他极论宋师轻进易退。升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卒。

吕夏卿(?-?)
泉州晋江人。字缙叔。北宋庆历进士。官江宁尉。长于史学。皇佑元年(1049年)参与编修《新唐书》,历十七年。精通谱学,创为世系诸表,于《新唐书》甚为有功。嘉佑五年(1060年)书成,进直秘阁,同知礼院。英宗时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后出知颍州卒,年五十三。

吕惠卿(1032-1111)
泉州晋江人。举进士。为真州推官。熙宁初,为王安石所重用,擢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知制诰,与王雱同修《三经新义》。七年(1074),安石罢相,他升参知政事,继续施行新法。安石复相,犹与共事,为御史蔡承禧论其恶,出知陈州。哲宗即位,右司谏苏辙等奏劾其罪,贬建宁军节度副使,安置建州。绍圣中,以观文殿学士、知延安府,修筑米脂诸砦以备御西夏。拜保宁、武胜两军节度使。徽宗即位,范纯粹奏劾其欺罔冒功之罪,夺节度使职。坐事贬祁州团练副使,安置宣州,移庐州。复官至醴泉观使,致仕,卒。赠开府仪同三司。

蔡确(1037-1093)
泉州晋江人。第进士。谄附王安石,一旦王安石罢相,即疏论其过失。迁御史知杂事,又劾罢三司使沈括、参知政事元绛等,确自知制诰升为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皆以起狱夺位而代其职。元丰五年(1082),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掌理朝政。哲宗即位,擢左仆射。为御史刘挚、王岩叟所劾,元祐元年(1086),罢为观文殿学士、知陈州。后坐事夺职,徙知安州,尝游车盖亭,赋诗十章,知汉阳军吴处厚奏劾讥讪宣仁太后,贬英州别驾,新州安置,卒于贬所。

梁克家(1128-1187)
字叔子。泉州晋江人。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进士第一。历秘书省正子、中书舍人、给事中、签书枢密院事。乾道六年(1170),参知政事。次年,兼知院事。奏请用兵以财用为先,用度不足,不可对金用兵。八年(1172),拜右相兼枢密使。尝使金,不辱使命。力主抗金,请筑楚州城,环舟师以外,边境赖以安定。与秦桧相左。与张说不协,淳熙八年(1181年)出知建宁府。临行时,力劝孝宗无求其功。次年复相,封仪国公。以治地方史称于世。卒,赠少师,谥文靖。

许志猛(1909-1990)
福建晋江人。曾名许信、王全忠。1930年毕业于上海群治大学政治经济系。曾任小学校长。1935年去菲律宾,任鸿光学校教员、教导主任,华侨抗日锄奸义勇军总指挥,侨商公报社社长,菲律宾洪门致公党主席。1949年回国后,历任中国旅行总社副总经理,全国侨联第三届常委,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致公党第七、八届中央副主席和第九届中央名誉副主席。是第三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华侨委员会副主任。

李焕之(1919-2000)
作曲家。晋江人。1936年入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学习。1938年毕业于延安鲁艺音乐系。后任鲁艺教员。1945年后任华北联合大学音乐系主任。建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团团长。作品有歌曲《民主建国进行曲》、《社会主义好》,管弦乐《春节组曲》、《第一交响乐》,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

张高丽(1946-)
晋江人。197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茂名石油公司炼油厂党委副书记、书记,茂名石油工业公司计划处处长、公司副经理、公司经理,中共茂名市委副书记、广东省经委主任、广东省副省长、中共深圳市委书记、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中共天津市委书记等职。曾任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党组副书记。

南安市
李夔龙
福建南安人。由进士累迁左副都御史。魏忠贤党“五虎”之一。庄烈帝定魏党逆案,逮治论死。

洪承畴(1593-1665)
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明大臣。历任刑部主事、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入清,进位太傅,加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卒谥号文襄。

郑芝龙(?-1661)
南安人。明末为海盗,往返于日本、台湾和闽海之间。后为熊文灿招抚,官至都督同知。清顺治二年(1645年),拥立唐王朱聿键即位福州,建立并操纵隆武政权。翌年,清兵入闽,他不战而降,被迁往北京,后为清廷所杀。

何斌(?-?)
南安人。原为民族英雄郑成功父郑芝龙部属,早年随郑芝龙到台湾从事开发活动,后郑芝龙受明廷招抚为官离台,他仍留台。明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南部,他为荷兰人作通事(翻译)。他不忘祖国,反对荷兰人侵占台湾。多次到厦门请郑成功出兵收复台湾,并派人暗中进行测量,绘制台湾地图,献给郑民功。他还冒险替郑成功在台征收赋税,做为收复台湾费用。事被发觉,为荷兰殖民者通缉,并没收家产。后郑成功率军东渡,他坐船头引路,帮助大军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祖国故土。

郑成功(1624-1662)
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南明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改名成功。永历帝封延平郡王。隆武二年(1646年),反对其父降清,在南澳起兵,从事抗清活动。永历十三年(1659年),率十万大军与张煌言部会合北伐,围攻南京。后因轻敌大意,在南京城外战败,被迫退守厦门。十五年,率舰队渡台湾海峡,经澎湖,于台南禾寮港登陆,驱逐荷兰殖民者,经八个月,次年收复全岛。

陈永华(1633-1680)
福建南安人。精通儒术,有谋略。二十岁时为明朝诸生。后放弃功名,研习兵法。当时郑成功在厦门开府思明,谋恢复。他受聘入幕,极受赏识,封为参军。郑经在台嗣位后,擢谘议参军。他竭忠职责,辅嗣王,被喻为当时的诸葛孔明。清康熙三年(1664年)“三藩之乱”时,郑经引军渡海西征,曾任东宗总制。后为冯锡范等人所忌,自请解甲归田。十九年抑郁去世。

郑经(1643-1681)
郑成功长子。清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在台湾去世,他继承父业,任用陈永华辅佐政事。使台湾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三藩之乱”时,曾引军西渡,进兵福建、广东。失败后,灰心丧气,不问政事,沉湎酒色。康熙二十年卒。

郑克塽(1670-?)
郑成功孙,郑经次子。康熙二十年(1681)被冯锡范拥立,继郑经为延平王,继续占据台湾。大权掌于冯锡范。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水师攻台湾时,降清。授于公爵,隶汉军正红旗。

蔡仕舢(?-1730)
福建南安人。康熙中期举人。官浙江粮道、浙江巡抚。雍正六年(1728)曾以佥都御史充浙江观风整俗使。二年后卒。

叶飞(1914-1999)
福建南安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出生于菲律宾。1918年归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闽东红军独立师政治委员、中共闽东特委书记、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宣传部部长、闽赣军区司令员等职。领导闽东人民坚持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指挥、新四军一师一旅旅长、第一师副师长兼苏中军区副司令员、苏浙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司令员兼福建军区司令员。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省军区司令员、国务院交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八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王文教(1933-)
羽毛球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健将。祖籍南安,生于印度尼西亚。历任国家羽毛球队教练、总教练,中国羽毛球协会副主席,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理事。训练过汤仙虎、姚喜明、孙志安、栾劲等优秀选手。

惠安县
张岳
惠安人。好学,博览群书,善写文章,不喜王守仁学,以程、朱为宗。明正德进士。历官南京国子国正、两广军务总督兼巡抚、左都御史。曾与同官谏武宗南巡,受杖责,贬官。曾讨平封川、柳州、连山、贺县诸城及贵州苗龙许保、吴黑苗乱。卒于沅州。赠太子少保。

陈伯达(1904-1989)
惠安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任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秘书。1936年在北平中国大学任教。1937年到延安,任中央党校中国问题研究室主任,马列学院编译部主任,并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中央秘书处、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撰写了《中国四大家族》、《人民公敌蒋介石》,《窃国大盗袁世凯》等论著。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红旗》杂志总编辑。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73年被中共中央永远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8年10月刑满释放。

张文裕(1910-1992)
实验物理学家。惠安人。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38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39年至1943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后去美国,任普林斯顿大学、普渡大学教授。1956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从事核物、宇宙线和高能物理的研究。

王汉斌(1925-)
惠安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建国后,历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永春县
留正(1129-1206)
泉州永春人。绍兴进士。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等,以权吏部尚书,出知绍兴府。淳熙中。除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拜右丞相。绍熙元年(1190),进左丞相。宁宗即位,为谏官所论,罢相。复为言者所劾。嘉泰初,封魏国公,复少师、观文殿大学士。卒,赠太师。宝庆末,谥忠宣。

庄夏(?-1217)
福建永春人。南宋淳熙进士。后至兵部侍郎、焕章阁待制。知漳州(属福建)时,屯兵要塞,造桥(江东桥)柳洋江上。嘉定十二年(1219年),封永春县开国男。原居永春蓬莱山,宁宗赐第府城,始徙泉州。

林俊(1829-1858)
福建永春人。太平天国时期被天王洪秀全封为烈王,加三千岁。清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林俊领导红钱会在永春金峰山起义。先后攻克永春、德化、大田、永安、沙县区、尤溪、仙游、安溪等县。八年,率军北上,拟与太平军会师,途经顺昌仁寿桥,遭团练袭击,中弹阵亡。

尤扬祖(1891-1982)
永春人。1914年赴新加坡当店员。后在印度尼西亚经商。1953年回国后在家乡创办柑桔种植场。历任国家侨委委员,福建省副省长,福建省第三、四届政协副主席,全国侨联第一、二届副主席。

林一心(1912-2010)
永春人。1930年参加反帝大同盟。曾任中共金华、衢州、严州特委书记。1940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央党校秘书科科长、黑龙江军区政治部主任。建国后,历任中共厦门市委书记,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国家侨委副主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国务院侨办副主任。是中共七大、十二大代表,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亚琼(1956-)
女子排球运动员,运动健将。永春人。1978年被选入国家队。其所在的国家女子排球队曾获第二届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和第九届亚运会女子排球比赛冠军。

安溪县
詹仰庇
安溪人。明嘉靖进士。由南海知县征授御史。隆庆初,上疏谏户部购宝珠、陈皇后居别宫。巡视十库,复疏惩治逢迎君主者。宦官痛恨,指为大不敬。帝怒,廷杖,除名。神宗嗣位,授广东参议。不久乞归。家居十余年,起官江西。后历升为南京太仆少卿、左副都御史。初以直节负盛名,后为保位攀附权贵。被交章论劾。不自安,屡求去。帝慰留,众议不止。稍升刑部右侍郎。病归,卒。

李光地(1642-1718)
福建安溪人。清康熙进士。三藩之乱时,郑经从台湾向福建进军,李光地从家乡给朝廷上书献计,力主收复台湾。历官工部侍郎、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位至上宰。李光地潜心理学,奉康熙之命,编纂《朱子大全》并给校理。

李清时(?-1768)
福建安溪人。大学士李光地之从孙。乾隆早期进士。历官运河道、河东河道总督、山东巡抚。乾隆二十六年(1761)督修孙家集黄河决口。后续建微山湖滚水坝,改杨家坝为闸,改建何家坝,三空五孔桥,饬行汛期水情报告清厘河工征料诸弊端,颇有政绩。乾隆三十三年卒。

陈宗基(1922-1991)
岩士力学、流变力学、地球动力学专家。祖籍安溪,生于印度尼西亚。1949年毕业于荷兰德鲁浦科技大学。1954年在荷兰德鲁浦力学研究所获优秀技术科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比利时皇家科学、文学与艺术院外籍院士。是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和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五十年代初创立了土流变学,为土力学开创了新的研究途径。在应用岩石力学方面,为中国的南京长江大桥、葛洲坝工程等,解决了许多岩石力学问题。

罗豪才(1934-)
福建安溪人。1951年4月至1952年7月在新加坡被英殖民当局监禁。1960年在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毕业后在北京大学法律系任教。自1986年起,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1997年任致公党中央主席。1998年全国政协副主席。2000年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陈福接(1935-)
计算机专家。安溪人。195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历任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室主任、副教授、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是我国最早的专用计算机901及我国第一台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的主要设计者和领导者之一。

德化县
罗浪(1920-2015)
作曲家。德化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入延安鲁艺学习。曾任晋察冀军区战线剧社音乐队队长,晋察冀军区、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任军乐队总领队、总指挥。后历任华北军区军乐团团长,解放军军乐团、首都联合军乐团团长兼总指挥,训练总监部军乐处处长,中央广播乐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顾问。编配创作典礼、仪式用曲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分列式进行曲》、《哀乐》等。

金门县
洪丝丝(1907-1989)
金门人。日本东京大学肄业。1928年赴南洋。曾任印度尼西亚《新中华报》总编辑,马来亚《光华日报》、《现代周刊》总编辑,新加坡《南侨日报》经理兼社论委员会主席。194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0年回国。历任国家侨委委员兼华侨图书编委会主任,中国新闻社专稿部主任。新闻社理事长,全国侨联第一届常委兼副秘书长,全国侨联第二、三届副主席。是第一、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王应睐(1907-2001)
生物化学家。金门人。192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4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1年至194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回国后,曾任中央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筹备处研究员。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生物化学学会理事长,比利时皇家科学、文学和美术院国外院士,匈牙利科学院名誉院士。

三明市

永安市
明溪县
将乐县
杨时(1053-1135)
南剑州将乐(今福建将乐县)人。字中立,北宋熙宁进士。晚年隐居龟山,人称龟山先生。师事于程颢、程颐,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历知浏阳(属湖南)、余杭、萧山(浙江)、和荆州(湖北江陵县)教授,后以龙图阁直学士退居故乡龟山(福建将乐县北)。卒谥文靖。其哲学主张“致知必先于格物”,被东南后学奉为程氏正宗。

大田县
宁化县
孔俊彪(1917-2001)
宁化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五军团团俱乐部主任、第三十一军师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旅组织科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太行军区分区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十八兵团师政委。参加了百团大战和临汾、晋中、太原、扶郿等战役。建国后,任西康军分区政委兼中共雅安地委书记、军区政治部主任,西南军区公安部队政治部主任,军政委。196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云南省军区政委、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建宁县
郑赐(?-1408)
建宁人。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湖广、北平布政司参议,事燕王甚恭谨。因事贬戍安东屯。惠帝即位,任工部尚书。燕王起兵反朝,他督河南军扼阻燕兵。成祖攻占京师,逮至,笑而释放。后任刑、礼部尚书。为人颇和厚,然不识大体,缺才,帝看之甚轻。六年忧悸死。洪熙元年(1425)赠太子少保。谥文安。

尤溪县
清流县
谭渊
清流人。嗣父职为燕山右护卫副千户。骁勇善战,长于箭法。然性好杀。燕王起兵反朝,从夺九门,破雄县,伏兵月漾桥水中,擒潘忠等,累升为都指挥同知。夹河之战,阵亡。赠都指挥使。追封崇安侯。

泰宁县
沙县区
张廷发(1918-2010)
沙县区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第五军团排长、团通信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作战科科长、一二九师作战科科长,太行军区参谋处处长、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纵队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处处长。参与拟制出击陇海路、定陶等战役计划。后任桐柏军分区司令员,汉南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襄樊地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参加了宛西、宛东、襄樊等战役。建国后,历任副军长、空军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政委、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77年后连续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厦门市

苏颂(1020-1101)
北宋大科学家。祖籍同安县(今属厦门),幼年居南安外婆家。庆历进士。历经仁宗至徽宗五朝。从政五十余年,官至右仆射兼中书门下侍郎,封魏国公。熙宁间出使辽邦。元佑三年(1088年),创制世界第一座水运仪象台。七年(1092),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谏官奏劾,罢知扬州。以太子少师致仕。所著《新仪象法要》一书,叙述水运仪象台的结构和制造,附有六十多幅全图、分图、详图,绘制机械零件150多种。徽宗立,进太子太保,封赵郡公。学问广博,经史、天文、山经、本草,无所不通。尤明典故。卒,赠司空。

林希元(1481-1565)
福建同安(今厦门)人。明正德进士。历官南京大理寺评事、两京大理寺丞、钦州知州。在钦州任内,重屯田,劝农桑,立社学,钦民德之,为其立祠。时安南权臣莫登庸篡位自立,发生战乱。他力主征伐,因朝中意见不一,被罢官。嘉靖四十四年,卒于同安凤山。平生喜研经理,有“一代宗师理学名宦”之称。

蔡复一(?-1625)
同安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历任兵部郎中、山西左布政使。天启中,以兵部右侍郎总督贵州、云南、湖广军务兼贵州巡抚。有讨贼功。卒于平越军中。赠兵部尚书,谥清宪。

林轩
同安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编修。天启时,任国子司业。有监生强其倡建魏忠贤祠,他援笔涂抹,持寇经归,被魏忠贤矫旨削籍。崇祯时由礼部侍郎入阁,升为大学士。

蔡牵(1761-1809)
福建同安(今厦门)人。以佣工为生,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聚渔民、船工等活动于闽、浙、粤三省海面,截劫商船。于嘉庆七年(1802年)袭击厦门大、小琼清军汛防地。九年,两次攻下台湾鹿耳门,十年十一月十三日,指挥战船八十余艘登陆淡水,在沪尾被台湾各地反抗军拥为镇海王,清廷先后派出水师提督李长庚、钦差赛冲阿及德楞泰等,选调精兵赴台弹压。蔡牵于十一年二月率部分抗军突围,转战于闽、浙、粤海面,击毙李长庚。十四年亡于温州黑水深洋激战中。

陈化成(1776-1841)
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今厦门)人。近代爱国将领。行伍出身,历任金门镇总兵、福建水师提督。以勇猛著称。1841年调任江南提督,驻守吴淞,英军进犯吴淞,英勇杀敌以身殉职。

苏廷玉(1782-1852)
福建同安(今厦门)人。清嘉庆进士。道光九年(1829年)署松江、江宁知府。以百日鞫断五年不能结之案,有政声。历任山东按察使、四川按察使、四川总督加兵部侍郎衔、大理寺少卿。鸦片战争后,英兵拢上海,进犯厦门,苏廷玉招神枪教式于福州五虎门,以御外侮,并捐资筑堡于泉州,谨防突犯。

陈阿林(?-?)
福建同安(今厦门)人。马夫出身。上海小刀会成员,福建帮首领。清咸丰三年(1853年)与刘丽川发兵,九月七日占领上海,被推为大明国统理政教招讨左元帅。不久改称为太平天国统理政教招讨左元帅,表示接受太平天国领导。后与清军及英、法、美侵略军坚持战斗十八个月。五年二月十七日,因弹尽粮绝,从上海县城突围,流亡到南洋,不知所终。

辜汤生(1857-1928)
字鸿铭。福建同安(今厦门)人。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俄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早年留学英国,得博士学位。游历法、德、意、奥诸国。归国后再研讨中国学术,通《四书》、《五经》。将《四书》中的三书译为西文,传播西方。得张之洞等识拔,委以议条约诸事。历官外务部员外郎、郎中至左丞。认为中国礼教是不朽的,欲以欧美政治学说改造中国,是乱中国。将来世界争夺日烈,独中国礼教可加以消除乱祸。辛亥革命后,赴日本讲学数年。

陈嘉庚(1874-1961)
厦门市人。近代爱国华侨领袖。1890年赴新加坡,经营工商业与橡胶种植业。1906年后,在新加坡先后倡办道南学堂、南洋华侨中学、水产航海学校,南洋师范和南侨女中等学校。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捐资支持孙中山。1911年组织新加坡闽侨保安会,任会长。1913年后在家乡集美镇创办中、小学和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学校。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抗日战争时期,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任主席。1940年率南洋华侨回国慰问视察团回国慰劳各战区军民,并访问延安。抗战胜利后,创办《南侨日报》,支持中国人民解放战争。1949年应邀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954年后连续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曾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马约翰(1882-1966)
体育教育家。福建厦门人。191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1926年获美国春田大学体育硕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教授、体育部主任,全国体育协进会委员,第十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体育教研组主任,全国体总副主席、主席,国家体委委员。

庄希泉(1888-1988)
爱国华侨领袖。福建厦门人。早年在上海经商。1911年赴南洋为辛亥革命筹款。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5年在新加坡成立中华国货公司,任经理。次年参与创办南洋女子师范学校。1920年回国。1922年在厦门创办厦南女子师范学校。1925年任国民党福建临时省党部执行委员。1934年赴菲律宾创办《前驱日报》。1938年赴香港主持福建救亡同志会、香港台湾革命同盟会。1946年再度赴新加坡经商。194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回国。历任国家侨委副主任,全国侨联第一届副主席、第二届主席、第三届名誉主席,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第一届会长,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林巧稚(1901-1983)
妇产科学家。厦门人。女。1929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32年起,先后入英国伦敦医学院、曼彻斯特医学院学习。1939年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行研究工作。1942年回国曾任北平大学医学院、协和医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北京妇产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是我国近代妇产科学的开拓者之一。

叶渚沛(1902-1971)
冶金学家。祖籍福建厦门,生于菲律宾马尼拉。1925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冶金系。1933年回国。曾任国防设计委员会化学专门委员、资源委员会冶金室主任、重庆炼钢厂厂长。后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组副组长、联合国经济事务部经济事务官。1950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我国倡导发展了化工冶金学,并负责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曾呈奎(1909-2005)
海洋生物学家。同安(今厦门)人。1934年获岭南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42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任山东大学植物系主任、教授。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长期从事海藻研究。对紫菜生活史和海带养殖原理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主编有《中国经济海藻志》、《海带养殖学》。

高云览(1910-1956)
小说家。福建厦门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后在厦门、漳州教书、当记者,并开始创作小说。1932年在上海加入“左联”。1937年到马来亚麻波中学任教务主任,后转到苏门答腊,以经商为掩护,从事抗日进步活动。1949年被新加坡英当局驱逐出境。1950年回国定居天津。1952年起创作反映1930年厦门大劫狱事件的长篇小说《小城春秋》,直至临终前一小时还在写作。

黄祯祥(1910-1987)
病毒学家。厦门人。1934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1年留学美国。后任纽约哥伦比亚医科大学讲师。1943年回国。曾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院长。建国后,历任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学系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教授,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43年在美国首创病毒体外细胞培养滴定和鉴定的新技术。

黄克立(1910-2004)
厦门人。193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经济系。曾任集美中学校长,厦门大学会计主任,福建省同安县县长、福建省政府顾问、台中市市长、台湾长官公署财政处副处长。1948年后,历任香港集友银行董事,海外信托银行副董事长、董事长,香港工商银行副董事长,澳门国际银行副董事。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蔡启瑞(1913-2016)
化学家。同安(今厦门)人。193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教。1950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厦门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长期从事络合催化及固氮模型的研究。六十年代较早提出络合催化理论概念。

方毅(1916-1997)
厦门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厦门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建国后,历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上海市副市长、市财经委员会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主任,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国家科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黄强辉(1930-)
举重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健将。祖籍厦门,生于印度尼西亚。1952年回国。1955年赴苏联学习举重。同年入国家队。历任国家队教练、总教练,中国举重协会副主席,亚洲举重联合会副主席。1958年在全国二十五单位健将级举重比赛中,以155公斤的成绩打破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在中、苏、波三国举重比赛中,又以158公斤的成绩,再破该项世界纪录。1959年在全国健将级举重比赛中,以158.5公斤的成绩打破本人保持的世界纪录。任教练后,培养了一批优秀选手,其中有五人十一次打破世界纪录。

殷承宗(1941-)
钢琴演奏家。厦门人。1960年入苏联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学习。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后任中央乐团独奏演员。1959年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钢琴比赛金质奖章。1962年获第二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钢琴比赛银质奖章。参加创作钢琴协奏曲《黄河》、《中国民歌五首》等。

郭跃华(1956-)
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健将。同安(今厦门)人。1977年被选入国家队。1984年起任福建省体委副主任。并获第三十四、三十五届男子单打亚军,第三十六届男子单打冠军、男子双打(与谢赛克合作)亚军,第三十七届男子单打、混合双打(与倪厦莲合作)冠军,第一、三届世界杯乒乓球赛单打冠军。

郑达真(1959-)
女子跳高运动员,运动健将。厦门人。1978年被选入国家队。以1.88米的成绩获第八届亚运会女子跳高冠军,并创亚运会纪录。1980年以1.92米的成绩获美国田径赛女子跳高冠军并创亚洲纪录。1982年以1.93米的成绩获第九届亚运会女子跳高冠军。

漳州市

潘荣(1419-1496)
龙溪(今福建漳州)人。明正统十二年(1448)进士。犒军广东,还,授吏科给事中。景泰初,升右给事中。上疏言为致政治之要,莫切于纳谏。天顺六年(1462)出使琉球,还,升都给事中。成化中,任户部左侍郎、南京户部尚书。总督南京粮储,积粮数万石备荒。孝宗嗣位,致仕归。弘治九年死。赠太子太保。

颜继祖(?-1639)
漳州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历官吏科给事中、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多论劾,曾上疏言时事十大弊病。畿辅戒严,移驻德州。清兵攻占济南,俘德王。被交章论劾,逮下狱,斩于市。

彭冲(1915-2010)
漳州人。曾任中共漳州地区工委组织部部长,新四军团政治处主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建国后,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统战部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副部长,中共南京市委第一书记,南京市市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处书记书记、第一书记,江苏省革委会主任,南京军区第二政委,中共上海市委第三书记,上海市革委会第二副主任,上海市第五届政协主席,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市长。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五届全国协副主席,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是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和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

高庆狮(1934-2011)
电子计算机专家。漳州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家力学系。历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擅长巨型电子计算机总体功能设计、并行算法和人工智能。

龙海市
颜师鲁(1119-1193)
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绍兴进士。历知莆田、福清县,国子丞等,擢监察御史。遇事尽言,无所顾避,迁礼部侍郎兼吏部,累官至吏部尚书兼侍讲。告老,知泉州,恤民为政。卒于家。嘉泰时,追谥定肃。

周起元(?-1626)
海澄(今福建龙海)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历知浮梁、南昌,以廉著称。行取入都,注湖广道御史。时魏忠贤党攻东林,疏诋顾宪成,他乃抗疏驳斥,与党人牴牾。任陕西巡按,风采甚著。累升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十府。公廉爱民,丝粟无所取。诋忠贤党李实诬毁,魏忠贤遂怨恨。用矫旨把他革职。又诬他任巡抚时贪污库金,逮毙狱中。庄烈帝嗣位,赠兵部右侍郎。福王时,追谥忠惠。

何楷
漳州镇海卫(治今龙海东南)人。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崇祯时,历任刑科给事中、工科给事中。弹劾杨嗣昌,违帝意,贬南京国子监丞。福王时任户、工部右侍郎。南京破,走杭州。从唐王入闽,任户部尚书。博综群书,尤精经学。与郑芝龙兄弟有矛盾,告归。清兵破漳州,抑郁而卒。

颜思齐(?-1625)
海澄(今福建龙海)人。相传出身裁缝,身怀武艺,年轻时劫富济贫,得罪权贵,被缉拿,遂亡命日本平户。在日本结交义士二十八人。明天启四年(1624年),从日本到台湾西海岸,登陆笨港,落籍农耕。漳泉二州人闻调纷往,多达三千之众。从此带众开发,传颂至今。

林文庆(1869-1957)
祖籍海澄(今龙海),生于新加坡。1892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后回新加坡行医。并先后任新加坡市政局委员、立法院议员,中华总商会副会长。1900年参与营救被新加坡当局拘捕的孙中山等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卫生司司长。1921年任厦门大学首任校长。1937年重返新加坡。日军占领期间,任华侨协会会长。

许地山(1893-1941)
小说家。字地山,笔名落花生。漳州龙海人。早年曾在福建第二师范、缅甸仰光侨校任教。1971年考入燕京大学。1920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筹组文学研究会。1921年发表小说《命命鸟》等,开始创作生涯。1922年留学美英等国。研究宗教史和宗教哲学。1927年回国,仍在燕京大学。后去香港,从事进步文化活动,为抗战服务。早期作品有宗教哲学和宿命论人生观。三十年代后作品注意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有更多的现实主义精神。

林语堂(1895-1976)
作家。龙溪(今龙海)人。原名和乐,笔名宰予。191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曾留学美国、德国。1923年获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英文系主任。1926年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1932年后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1936年移居美国。1966年到台湾后,任台湾“中国笔会”会长、国际笔会总会副会长。著有长篇小说《京华烟云》、论著《生活的艺术》以及《开明英文读本》,有《语堂文集》等。

王德(1906-1996)
龙海人。曾任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1938年到延安。后任八路军120师旅政委。建国后,历任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候补书记。

苏静(1910-1997)
海澄(今龙海)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国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军团作战参谋、侦察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长征途中过草地时,完成侦察开路任务。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二科科长、东进支队司令部秘书长兼军法处处长、师保卫部部长兼敌工部部长,山东军区参谋处副处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陆房突围等。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作战处处长、第四野战军作战处处长兼队列处处长。参加了辽沈等战役。建国后,历任中南军区副参谋长、中央军委军务部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是中共第九到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平和县
黄梧(?—1674)
福建平和人。初为郑成功部将,顺治十三年(1656)以海澄降清,封海澄公,加太子太保。屡上疏论海防,请严海禁、绝接济,诛郑成功之父,推荐施琅可当大任,皆得准行。先后招抚郑氏将吏数百人,兵众达数万,康熙十三年卒。

吴风(1699-1769)
平和人。自幼随在台湾少数民族间经商的父亲吴珠居诸罗县(后改为嘉义县)打猫东堡鹿麻庄。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于阿里山当通事。阿里山有曹族十八社,每逢秋收季节,杀人头祭祀,谓之“出草”。吴凤劝说曹族改革这一陋习,取得成效,有四十年不再“出草”。但于乾隆三十四年五禾歉收时,当地人又坚持要“出草”,吴凤劝说无效,以身殉职。

南靖县
诏安县
林日瑞(?-1643)
诏安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崇祯时,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据守甘州,李自成破城,被杀。福王时,赠兵部尚书。

张贞(1884-1963)
福建韶安四都东峤村人。国民党陆军上将。曾任方声涛的福建靖国军营长、旅长、福建自治军前敌司令。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四师师长。张部被先后改称陆军暂编第一师、新编第一师和第四十九师,均由张贞任师长。人称其为“闽南王”。张贞还担任过福建“剿匪”司令,并多次参加“围剿”闽西苏区和红军的战争。抗战期间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风纪视察团第四团上将主任委员。1949年携家眷去台湾,曾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漳浦县
刘廷兰
漳浦人。与兄廷蕙、廷芥皆进士。有名声。被称“漳浦三刘”。

陈士奇(?-1644)
漳浦人。好学。有文名,不知兵。明天启五年(1625)进士,授中书舍人。崇祯时,由礼部主事累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卸任将行,京师陷,遂留驻重庆。张献忠破城,与瑞王常浩及副使陈纁、知府王行俭,知县王锡俱被杀。

黄道周(1585-1646)
漳浦人。明天启进士。崇祯二年(1629年)进右中允。为人耿正,敢于直谏,曾上疏指斥大臣杨嗣昌等,被贬谪广西。南明弘光帝召为礼部尚书。南京失陷,隆武帝擢为武英殿大学士。自请出兵北伐往江西募义兵九千余人,至婺源战败为清兵所俘。他拒绝清兵诱降,绝食七天,死于南京。临刑时,写绝命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扰”。

黄性震(1638-1702)
福建漳浦人。清康熙间,郑经踞守台、澎、金、厦,福建海滨战事不绝,黄性震熟悉海事,向闽督姚启圣条陈“平台十策”,提出攻心为上,招抚为主,廓清闽海,复界屯垦,收复台湾,善后安民等主张,姚启圣疏报清廷,均被采纳。平定台湾后,因功历任广西按察使、湖南布政使、永定河务总理、太常寺卿,军功加至正一品。

蔡新(1707-1799)
漳州府漳浦人。赠尚书蔡世远之族子。清雍正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历任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师。学问渊博,操行谦慎,深受乾隆帝敬重。充上书房总师傅四十余年,培养诸皇子。蔡新为乾隆任命的《四库全书》十六位总裁之一,该书网罗纪昀、戴震等著名学者360多人进行编辑,为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嘉庆四年卒。

华安县
汤晓丹(1910-2012)
电影导演。华安人。1932年入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任布景师。次年导演《白金龙》、《飞絮》等影片。1934年入香港大观影片公司,导演了影片《上海火线后》、《小广东》。1946年后在“中电”一厂导演了《天堂春梦》等影片。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中国影协第二至四届理事。编导的影片有《南征北战》(与成荫合导)、《渡江侦察记》、《红日》、《南昌起义》等。

长泰县
朱一贵(?-1721)
祖籍漳州府长泰。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到台湾,初为台厦道辕役,不久被革除。后在凤山县罗汉门(属台南市)以养鸭为生。秘密联络群众,图谋起义。六十年,率领群众反抗清朝贪官,得到各地响应,人数发展到三十万,一度占领全台,被推为中兴王。后来,遭到清兵大队人马围攻,事败被俘,亡于北京。

云霄县
陈吊眼(?-1282)
漳州云霄县人。元初福建汉族、畲族人民起义首领。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元将阿剌罕攻入福建,泉州招抚使蒲寿庚投降。他联合畲族首领许夫人助宋将张世杰攻泉州,因元大军援至而撤围。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亡后,占据闽南,连结粤东,继续抗元。至元十八年,元将完者都、高兴率大军围剿,他率部退据乌山十八洞坚持抵抗,后在附近千壁岭被俘,次年春就义于漳州。

方宗熙(1912-1985)
海洋生物学家。福建云霄人。193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1950年获英国伦敦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山东海洋学院教授、副院长,山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中国遗传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海藻遗传育种研究。

东山县

宁德市

林聪(1415-1482)
宁德人。明正统进士。授吏科给事中。景泰元年(1450)升都给事中,多建言。诸司惮其风裁,被弹劾,因专断,违法,定罪问斩。高谷、胡荧力救,止降国子学正。英宗复位,超升左佥都御史,出振山东饥荒,救活饥民一百四十五万。升右副都御史。捕杀江、淮盐盗。天顺四年(1460)讨曹钦反。急令禁止将士妄杀报功。成化时,巡视淮河南、北,清理京军,升右都御史。巡抚大同,升刑部尚书,加封太子少保。能持大体,秉公论,十八年卒于官。赠少保。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寿宁县
范式人(1909-1986)
福建寿宁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闽东独立师政治部主任、闽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抗日战争时期,任福建省委组织部长。胜利后,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兼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黑龙江省委书记。全国解放后,历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务院邮电部副部长、福建省政协主席。是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大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霞浦县
灵佑(771-853)
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县)人。俗姓赵。沩仰宗创始人之一。十五岁出家,学大小乘经律,到江西百丈山参拜怀海为上首弟子。唐元和末住潭州沩山(湖南宁乡县)七载,后建同庆寺,受相国裴休尊崇,前来受学僧人甚众,称沩山灵佑,为五宗第一。谥大圆禅师。

王都中(?-1341)
福宁州(今福建霞浦)人。自号本斋。十七岁时,为都中少中大夫、平江路总管府治中。在任浙东道宣慰使时,对强掠殴杀的豪民官吏,痛绳以法。为彬州路总管时,大治学舍,延请宿教学。先后任河南、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卒,谥清献。

王积翁
王都中父。仕宋为宝章阁学士,福建制置使。至元十三年(1276),以全闽八郡籍献于忽必烈,为刑部尚书、福建道宣慰使、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不久,又以国信使身份,宣谕日本,途经海上遇害。

杜星垣(1914-2011)
霞浦人。1936年参加上海抗日救国青年团。同年毕业于大夏大学教育学院。曾任中共热东地委敌工部部长、冀察热辽联合大学教育长。建国后,历任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共广州市委工业部部长,市委副书记,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经委副主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国务院第一副秘书长、秘书长兼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和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

柘荣县
屏南县
周宁县
古田县
张以宁(1301-1370)
古田人。伯父系县狱,他赋《琴堂诗》立成,使获释,由是出名。元泰定中进士。由国子助教,累升至翰林侍读学士。博学有才,擅名于时,人称小张学士。明军夺取元都,赴京,奏对称旨,复官侍讲学士。长于经学,尤专《春秋》。洪武中,奉命出使安南,称旨。还,道卒。

圆瑛(1878-1953)
古田人。法名宏悟。以字行。1897年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曾任宁波天童寺、福州雪峰寺、鼓山涌泉寺等九大名刹住持。1914年在北京组织中华佛教总会,任参议长。1920后到台湾、香港、杭州、上海、武汉等地讲《楞严经》、《法华经》等。并赴日本、朝鲜、菲律宾等国开堂说法。1929年与太虚法师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佛教会,连任七届理事长。1935年在上梅创办圆明讲堂。抗日战争期间,主持上海圆明讲堂。曾组织僧侣救护队、难民收容所。后赴南洋各地,向爱国华侨募捐,支持祖国抗日战争。1945年创办圆明楞严尊宗学院,任院长。建国后,任上海圆明讲堂住持、中国佛教协会第一届会长。著有《楞严讲义》、《大乘起信论讲义》、《一吼堂诗集》、《圆瑛法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