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市

十二朝古都

周为王畿地。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置三川郡,治洛阳。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改置河南郡。东汉改为河南尹。三国魏、西晋均都此,并置司州。北魏改为洛州,太和十七年(493年)徙都,复称司州。河南尹仍治洛阳。隋初为洛州,炀帝徙都于此,称豫州,又称东京,后改为河南郡。唐初为洛州,显庆二年(657年)建东都,开元初年(713年)改洛州为河南尹。天宝初年(742年)定为东京。五代后晋称西京。宋仍为西京河南府,属京西北路。金废西京,兴定元年(1217年)称中京,改府为金昌府。元为河南府路。明、清为河南府。1913年废府,设豫西道。1948年析洛阳县城区置市。1952年改为省辖市。

邮编:471000
区号:0379

龙门石窟奉先寺。唐高宗(650-683年)时期,天王高10.5m,力士高9.75m。

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在今赵村)


发掘洛阳古墓中的宝藏(1953)

由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组织的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正在洛阳近郊进行大规模的挖掘古墓工作。

发掘队的工作人员在拱形的汉代大墓中绘图及挖掘殉葬器物。

地下博物馆—介绍洛阳出土文物(1957)

地下文物大量出土的洛阳向来是以古迹著名的。这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奉先寺,公元675年建成。

在建筑基地上的文物发掘工作。

考古工作者在研究一个七公尺深的汉墓的结构和墓内器物陈列位置。

在洛阳拖拉机厂工地上(1957)

1955年10月动工兴建的洛阳拖拉机厂,大部厂房已经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工程。

拖拉机停放场。

辅助工场的机器将首先转动起来。

吊装标准另件工场的金属结构。

锻工场在安装重型天车。

厂区外景。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土建工程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以上(1958)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土建工程已完成百分之九十以上,今年将开始生产发动机。

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生力军(1959)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投入生产了,它将加速我国农业的技术改造。

苏联帮助我国用先进的设备武装了这个厂。这是制造汽缸的流水线。

苏联专家彼德罗夫在指导我国工人工作。

工具车间姚长有小组是大跃进中全国千台时运动的创始者,现在已开始做1962年第三季度的工作。这是姚长有(左一人)与组内伙伴在探索新的技术。

拖拉机厂的总装配线。每19分钟就有一部拖拉机在这里诞生。

洛阳市郊的农民看了拖拉机厂的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对实现农业机械化更加充满了信心。

大批拖拉机正在源源运往全国各地农村,加速农业的机械化。

“东方红”拖拉机。

洛阳矿山机器厂(1959)

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936年间曾有9个朝代建都洛阳,为了保护古代文物和确保工厂的安全,工业区的建设者们在考古学家的指导下,首先把地下埋藏的三千多年的数以万计的古墓全部探测和发掘了出来。我们要访问的矿山机器厂就座落在一片迁走了一千多座古墓的地基上。这是一个为治金和煤炭工业制造设备的工厂,它制造各种采矿、起重和选矿机械,也制造冶炼和轧钢设备。

顾荣福不断改进工具,总想使机器按着自己的愿望去工作。

“青年姑娘小组”的先进生产者葛永曼。

洛阳矿山机器厂外景。

大型龙门铣床在加工轧钢机的底座。

装配一种新式的卷扬机。

为越南民主共和国生产制造水泥的制备。

“青年姑娘小组”用废料生产了1,350个螺丝钉。

古今二桥(1959)

河南洛阳城外的天津桥,又名洛阳桥,建于隋代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现在仅存一孔。后面是1955年修建的新洛阳桥。

洛阳轴承厂(1964)

洛阳轴承厂1963年以来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生产竞赛,新品种比1962年增长近百分之三十。这是厂里的热处理车间。

六种拖拉机定型生产(1965)

最近我国正式定型生产六种拖拉机。这是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正在装配东方红75型拖拉机。

打倒“四人帮” 轴承厂有希望(1977)

洛阳轴承厂是一个现代化大型业企,生产的各种轴承供应全国数以千计的厂矿企业。

厂党委副书记韩永丰(左二)和工人共同研究生产。

十八年如一日保持认真严谨工作作风的女工耿素珍。

一九七六年十月份以来,全厂轴承产量一月超过一月。

打倒“四人帮”后,锻工车间月月提前完成生产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钢球车间工人认真检验钢球。

迅速恢复生产的装配自动线。

始终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的先进班组——滚子车间终磨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