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淮阴区

秦置淮阴县,以居“淮水右岸”故名。南朝宋泰始中侨置兖州,齐曰北兖州,梁为北雍州淮阴郡。东魏称淮州。北齐废为怀恩(一作淮恩)县。北周改县曰寿张,又侨立东平郡。隋开皇元年(581年)复改郡为淮阴,并立楚州,旋废郡改县曰淮阴。大业初废州又并县入山阳。唐初复置县。武德七年(624年)省。乾封二年(667年)复置。

宋绍兴五年(1135年)废为镇,翌年复置县。咸淳九年(1273年)分西北界清河军、清河县于大清口。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废清河军以县属淮安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迁县治于清江浦,仍名清河县。1914年复称淮阴县。1945年建清江市。1948年建两淮市,旋废,复称淮阴县。1951年析城、郊置清江市。1958年并入清江市,称淮阴市。1964年市、县分治,仍称淮阴县。1983年划归淮阴市。2000年12月撤销淮阴县,设立淮阴区。

邮编:223300
区号:0517

滑田友(1901-1986)1940年作,获1941年巴黎春季沙龙银质奖。


军民骨肉亲(1964年)

这事情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苏北敌后战场。1943年3月18日,日本侵略者集中了步骑兵三千多人,从淮阴城出动,向我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驻在根据地前哨淮阴刘老庄的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奉令进行阻击,以掩护人民群众转移。全连指战员与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战斗。战斗从拂晓到黄昏,打垮了敌人无数次进攻,胜利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群众转移的任务。在这次战斗中,有八十二名子弟兵为保卫人民而壮烈牺牲。当地的人民掩埋了烈士们的尸体,擦干了眼泪,挑选出八十二名优秀儿女,送到部队,补充四连,继续战斗。为了纪念八十二烈士,四连被命名为“刘老庄连”。

部队首长朱江上校是当年补进刘老庄连的八十二名战士之一,他拿着当年烈士用过的枪,勉励冯兴隆(右二)的新战士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把革命进行到底。

新战士蔡马春(左)在老战士伍仁添的帮助下,勤学苦练保卫祖国的本领。

连队报喜队代表在刘老庄分别到战友家里访问,这是和王怀玉老爷爷欢聚。

公墓公社陵园大队党支部委员葛文,在抗日战争时期,率领庄上的妇女支援前线,救护伤员。这次刘老庄连的战士回到刘老庄同乡亲们一起劳动时,葛文又给子弟兵送水。

连队报喜队代表们向青年介绍刘老庄青年入伍后迅速成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