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省

商周时期,四川盆地东部和西部分别建巴、蜀2个奴隶制国家。巴都江州(今重庆),蜀都成都。战国时,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惠文王兼并巴蜀,置蜀郡和巴郡。汉初析蜀郡置广汉郡。武帝时增置沈黎、越西、犍为、汶山等郡;置益州刺史部以监察郡县,四川之称“益州”始此。东汉末置巴西、巴东、涪陵等郡,县已增至70多。三国时为“蜀汉”政权中心,在今四川地区辖15郡。唐以益州为剑南道,古梁州为山南道,后剑南道分西川道,东川道和山南西道,四川有“剑南三川”之称,是为“川”字来历。东南则属黔中道。凉山地区在中唐以后属南诏。西部山地民族聚居地区设有羁縻州县。五代为“前蜀”和“后蜀”所据,政区因循唐制少有改变。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于剑南东、西两道置西川路。开宝六年(973年)改山南东、西2道置峡西路。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并西川路、峡西路为川峡路。咸平四年(1001年)又分川峡路为益州路(后改成都府路)、梓州路(后改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四川路,是为“四川”得名之始。凉山地区为大理属下。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于四川东部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是为四川建省之始。川西高原北部属陕西行省,南部属云南行省。明代沿用行省,废路设府,省境已达川西高原和凉山地区。清顺治三年(1646年)置四川省。西部省境达金沙江以西,今四川省境界基本确定。

人口:8,529万
面积:48万平方公里

新近在四川中部又发现了一个大油区(1958年)

继克拉玛依油区之后,新近在四川中部又发现了一个大油区,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今年就准备生产1万吨。这是从探井中急速喷出来的原油,产量既大,质量又好。

遍地金黄菜花香(1959年)

向以物产丰富著称的四川省,也是我国油菜的主要产地之一。为了积极实现政府增加油料作物生产的号召,今年全省的油菜种植面积由去年530万亩扩大到了630万亩。

四川新都县桂湖人民公社盛开的油菜花。

花丛里的蜂箱。

社员朱文素在喷射追肥。

老年人看出了丰收的征兆。

意气风发的迎春播(1959年)

春风初动,春意渐浓,四川省千里盆地上,积肥运肥,灌溉小麦油菜,深翻土地,平整秧田……二千万人民公社社员在各地党委书记的率领下,投入了以迎接春播为中心的战斗。

四川内江县顺江人民公社的基本农田里,备耕工作已很繁忙。

郫县红光人民公社有了46台拖拉机,全部农田今春将实行机耕。

郫县红光公社在为小麦追肥。

华阳县上游人民公社农机厂创制的施肥车,一天可以施肥5亩,比过去节省不少人力。

内江县的一条灌溉渠道快要完工了。

宜宾县机械修配厂正在赶制的简易播秧机,是今春全省大量推广的新农具之一。

内江县胜利人民公社提前下种甘蔗。

长江沿岸的油菜花已盛开,宜宾县王场公社社员正在抓紧花期追肥。

内江县提早了平整水稻秧田的日子。

四川化肥厂(1959年)

正在安装设备的四川化肥厂。

汉代画象砖(1962年)

解放后四川省出土的东汉时期(公元一、二世纪)古墓中,发现一些画象砖。其中有浅浮雕和凸出线条的图雕。这些画象砖不仅反映当时贵族阶层的游乐射猎,也有反映一般社会生活的。在这方画象砖上,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小市场的容貌:右边房屋里二人在商谈;中间为市场,有三对人在交易;左边是一个人在灶上烧水或做饭。

川西植物考察(1962年)

四川西部的甘孜、阿坝地区,直到不久前,在植物学上还是一片默默无闻的大地,人们只能从一些旅行的零星记载中,窥其秘密。1961年,一行研究植物的科学工作者,来到这一带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发现这里是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

草甸草场风光。

马尔康县家业试验站,是干旱河谷地区试办的农业试验站中的一个。图为科学工作者参观这里农作物生长的情况,右第二人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

科学工作者在研究草甸区的土壤性质。

生长在甘孜地区草甸上的名贵药材,大黄。

远望阿坝地区杜河谷的云杉林。

甘孜地区的冷杉林。

夏季,高原草甸百花盛开。

高原地区的一种观赏植物—绿绒蒿。

在阿坝地区海拔3450—4450米之处盛开着的杜鹃花。

勘探磷矿(1963年)

为了给农业生产提供更多肥料,四川省地质局的一支磷矿勘探分队,正冒着严寒,在崇山峻岭中加速勘探矿藏。

千里嘉陵(1964年)

被嘉陵江三面环绕的古城阗中,现在这里已成为新兴的蚕桑基地之一。

嘉陵江边新建的一个水电站的拦河大坝。

苍溪县中学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参加劳动。这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孙宗秀在给梨树压枝。这个雪梨果园是学生们在一九五八年利用课余时间,开发了一片荒地建起来的,面积有一百四十余亩。

广元城是嘉陵江由陕南流入四川省后经过的第一个县城。解放后,这里通了火车,成为川北的水陆交通要道。这是广元城的新建筑。

在沿江各县,从县委书记、县长到一般干部都经常参加劳动。这是一个县的机关干部在试验田里收油菜。

清晨,小船待发。

大渡河上运材忙(1977年)

四川省大渡河木材水运局的广大职工,近年来对礁石林立、滩多浪险的大渡河进行了全面综合治理。在长达一千多公里的河道上,建立了许多集运木材的工程设施。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日纳良山南麓,上游原始森林密布,是中国南方主要林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