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成都市
战国秦置蜀郡,置成都县为郡治。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益州,领蜀郡,州治成都县。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州。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州。贞观初属新置剑南道。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析成都县东部置蜀县。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升蜀郡为成都府。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蜀县名华阳县。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改府为益州路。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改为成都府路。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名成都路。二十三年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成都路属之,均治成都。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降路为府。九年属四川布政使司。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置四川省。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属四川省成绵龙茂道。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属川西道。1913年废成都府。1914年改属西川道。后道废,以省领县。1928年析成都、华阳两县城区置成都市。一市两县均治成都。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1952年撤行署区后复属四川省。
*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政府决定简阳市由资阳市划归成都市代管。
-
邮编:610015
区号:028
杜甫草堂
(汉)击鼓说唱陶俑,1957年成都天回山出土。
成都万佛寺梁中大同三年(547年)石造像。高44厘米、宽37厘米。
成都民族学院(1953年)
四川成都民族学院的藏族学员于课余时间在校园里跳弦子舞。
川西平原(1954年)
都江堰水利工程包括千百条人工开凿的沟渠。它控制了岷江的水流,使川西平原上14个县、市得到了灌溉的利益。
温江县农民徐尚文在插秧。去年,徐尚文互助组的水稻产量是全县最高的。今年,徐尚文和他的组员们已经参加了中坝村农业生产合作社。
5月的平原上,小麦开始收割了。
新繁县新民村农业生产合作社今年的小麦和菜籽又比去年增产1成到2成。合作社主任罗世发正在总结丰产的成绩与经验。
川西平原不仅是一个沃野千里的农业区,而且经过最近几年的勘查,证明地下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一座新的石油探井已在这里竖立起来。
当国营郫县机耕农场的拖拉机帮助犀浦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耕田时,附近的互助组组员前来观看。
新繁县新民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女社员在收菜籽。
川西平原4年来连获丰收,成都车站上堆满了等待外运的粮食。
金堂县供销全作社将收购来的甜橙进行分级,准备运销外省。
成都的早晨(1957年)
马路比从前干净了,这是感受最深的事件之一。
城墙上边还有不少女学生在聚精会神地看书,大概是准备考试。
凭一根竹竿就能管理几百只鸭子的赶鸭人。
成都的变化(1957年)
成都一条马路(人民南路)的历史。(1957年)
(1949年)
(1953年)
(1956年)
连接宝成、成渝二线的北门火车站。
成都将发展为工业城市,这是成都量具厂的一个车间。
人民公园内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御河原来是一条臭水沟,疏浚后已变成一泓清水。
明远楼是明朝的蜀王府,所以又名“皇城”,现在这里是成都市人民委员会。
四川文史馆的三位老先生。左起:馆长张宾吾(前清进士),馆员李元白(前清举人,老同盟会会员),毛书贤(前清拔贡)。
成都种植芙蓉有1千年历史,现在市区以这种名花作为主要街树。这是画家俞志占画的成都芙蓉。
蜀锦是成都特产,已有2千多年历史。解放前这种工艺品已经衰落,许多细致织法几乎失传。去年市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邀请老艺人和国画家组织了设计组,已试制出不少新图案。在染色和织法上也正力求改进。
银丝编织也是成都著名的工艺品,有果盘、烟具、套杯、领花等几十种。一件器具一般要用1万多根银丝。
成都郊外是沃野千里的川西平原。
成都的小吃向驰名全国。人们怀恋成都往往首先想到它的“龙抄手”、“赖汤元”、“荔枝巷水饺”……等小吃品。
历史悠久、乐调丰富的川剧是我国有名的地方剧种,成都市川剧团正在全国许多大城市巡回演出。这是团员廖静秋(左)主演的“杜十娘”,在拍摄舞台纪录片。
成都人喜欢喝茶,几乎到处都有茶馆,即在乡村,每隔三五里也有一个小小茶店。
风景绮丽的望江楼已辟为东郊公园。
我国伟大诗人杜甫(712-770)曾流寓成都,写下许多著名诗篇。这是后人在他的草堂故宅建的纪念祠。
薛涛(759-831)是唐代女诗人,和当时诗人元积、白居易诸人均有唱和。她自制诗笺,后世称薛涛笺。
相传薛涛汲水制笺的井。
新建的成都量具刃具厂(1958年)
新建的成都量具刃具厂已经部分开工。这个厂的设计虽与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相同,但由于贯彻了勤俭办工业的精神,采取了以国产设备代替进口设备等措施,投资减少了40.74%,产量却能增加50%。
成都花会(1959年)
四川成都一年一度的花会,已有千多年历史,是劳动人民为了交流物资、发展生产而自动举办的庙会形式的盛会。今年的会场是一个面积约三百亩的大花园,里面种植花木20多万株,分为15个风格不同的展览区,有茶花、兰花、杜鹃花,也有夏荷和秋菊。开幕以来,每天都要接待数万游人。
老中医傅金鉴献出了秘方656件(1959年)
四川成都市老中医傅金鉴献出了秘方656件。
成都新貌(1978年)
锦江之滨的望江楼远眺。
杜甫草堂。
青城山风光。
我国著名的古渠——都江堰。
离堆(宝瓶口)是都江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起到控制进入川西平原水量的作用。
武候祠一角。
宝光寺罗汉堂,建于公元一八五一年,寺内塑罗汉五百座,情态各异。
外国友人游览都江堰。